A.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英语教师,在教好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善于把握机会,在恰当的内时候穿插德育容教育,使我们的学生不但学习好,身体好,思想心理也都好。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特别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态度技能、价值观念和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的发展,加强道德教育在英语课程中的渗透,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B.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英语作为初中阶段的一个主要科目,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义务注意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将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充分利用课堂这一载体渗透德育教育,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一、善于开发英语课本中的德育资源
教师若要恰当地利用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就应该认真地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找到知识结构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然后通过渗透、融合的办法,循序渐进地将德育落实到英语的日常教学中。比如,学习animal(动物)这一单元,会有很多描述动物的词汇,诸如cute(可爱的),lazy(懒惰的),scary(可怕的)等等。教师组织学生就动物这一话题进行讨论,让学生讨论喜欢哪种动物以及喜欢的原因,在讨论过后,教师适时提出动物和人类都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引导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同生存。这样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了热爱生活,热爱动物的德育思想。
二、善于抓住课堂中的德育渗透的契机
教材中固然有许多教育因素,但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潜藏着许多的德育教育契机,教师如果能准确地抓住这些契机,进行恰当地引导,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比如英语课课前五分钟,就是比较好的教育契机,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好,就等于每天都在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渗透。
此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英语教学中,如果仅仅依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多大效果的,应该适时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共同思考,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比如,如果发现孩子们都很喜欢表演,就可以用“英语才艺表演”这种形式。在表演中既能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找到自信与学习的乐趣,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都能够增强。学生们通过各种活动,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浓,不知不觉中他们就受到了品德养成教育,而且,在收听歌曲、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他们学会的积极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的品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
三、善于利用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以外设计一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外竞赛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并且这时如果能够适时进行德育渗透,肯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所以我在平时就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多项活动。此外,我还会经常播放一些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的视频,让学生从视听角度感受英文,感受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生活的激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应当遵循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又要及时捕捉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契机,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落实好德育教育。
本人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的。
C.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文昌市公坡中学刘庆苗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在传道授业的同时,逐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 赫尔巴特还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每一门学科的老师都有责任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试图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发挥英语课堂的德育功能。英语教学中的德育不同于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它是与英语知识教学结合进行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及道德规范的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英语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教师人格魅力进行熏陶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在育人。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这才是德育。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注重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自己的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比如,要求学生认真写好每一个单词,教师自己首先要板书认真美观。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教学中体现的激情和精神面貌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只有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接受熏陶,才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 二、在常规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课是一门语言课,它不像其他的科目那样摆事实、讲道理。而是要求教师在进行语言交流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在日常教学中利用教学常规培养学生谦虚、有礼貌、互相关心等好品质。如在课堂教学中,每节课前的师生问好(Nice to see you again, boys and girls等)就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告诉了学生见面应打招呼,有礼貌。老师在课堂上应经常运用这些礼貌用语并引导学生在对话中活用这些礼貌用语。如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Sit down, please. Your answer is right. Thank you. Sorry, I didn’t notice it. Time is up. Goodbye boys and girls!see you tomorrow! 课外老师也要以身作侧多用这些礼貌用语和学生用英语对话,不断地练习.如:Hi, Jerry, nice to see you again.Thank you for your help. Excuse me, I’d like to have a talk with you.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养成使用这些礼貌用语的习惯。另外,教师可以利用课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上一些固定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我的课堂上,每节课刚开始的时候都会有Everyday English 这一环节。也就是让大家轮流给同学们读英语习语或谚语,或者他们喜欢的篇章、句子(用英语)。此做法的好处有很多,除了锻炼学生的口语,还可以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学到很多课本之外的道理,以此也就受到了德育教育。再如,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的点评也值得注意。一句简单的Thank you.excellent, Good / Well done等就会给学生很大的鼓舞,同时也在无形中让学生学会赞扬别人,发现别人的闪光点,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三、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教材是寓德的重要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进行课堂德育的前提。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就应在研究教材上下功夫、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现行的英语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学习外国风俗习惯的时候,教师一方面传授给学生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国内外风俗习惯的异同,让学生了解中国更多的文化。比如,如果被人当面赞美You are a pretty girl!、或You look beautiful today.时,西方式的回答一般都是:Thank you.西式的回答直截了当,而中式的回答因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体现出谦虚谨慎的语气。同时,教师还应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体现英语课的实用性,以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引出我国的各地名胜古迹,培养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开阔眼界。 又如在人教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3的阅读材料。 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中讲到中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先让学生查资料,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述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如:中国的神州载人飞船来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国家在不断强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2008年的奥运会,先组织学生讨论学习运动员的事迹,让学生从中学习运动健儿甘于平凡,默默无闻,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祖国争取荣誉的精神,从而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明白体育无国界,世界大同的理念.这样的例子在英语教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教师应充分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利用日常交际用语,采取自然渗透的方式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达到外语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水乳交融。当然,英语教育的德育功能不仅仅是以上几个方面,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它与我们的各个教学环节和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的。
D. 如何在英语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
提起学校的德育教育,很多人认为这是辅导员的事情,似乎与其他任课老师关系不大。实际上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关键看是否能抓住有利的时机,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就给教师们提出了更深和更难的目标。
一、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找到思想教育和知识能力培养的结合点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这句话道出了一切教学的真谛。传统的英语教育割裂了英语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联系,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无法实现培养德才兼备的未来人才的目标。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应该如何利用教材内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在我八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如下几点与大家一起分享。
1、结合最常用的英语礼貌用语,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
从最简单、最常用的口语入手。我校中级工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通常在课堂上会讲到一些最简单的英语口语。如讲到“Thank
you!”这一最常见的礼貌用语时,教师可侧重于学生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并时刻加以提醒:如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赞美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礼物时也要说“Thank you!”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别忘了说“Thank
you!”。因为只有时刻对生活怀有感恩之心,才能真正体验心灵上的满足与快乐。
2、利用传统节日,组织活动,始终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有计划的加以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年的母亲节,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了一次名为“妈妈!我想对你说”的活动课,并请家长来参加。本次活动课的目的是在练习英语口语的基础上让学生敢于大声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众所周知,中国人在表达感情的时候非常含蓄甚至是羞于表达,就算是母子之间也很难说出“我爱你!”这类字眼,借这次活动引导学生用英语简单的表达他平时想说却不敢或不好意思对自己妈妈说的话。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多的想得到父母的关爱和理解,希望自己的看法能得到成年人的认同。不少学生家长在参加这次活动之后也意识到作为父母有些时候也应该扮演孩子的朋友这个角色的重要性。而作为老师,这个时候我就会不失时机的告诉学生及家长,在生活中应该善于用正确的方式和态度去和对方沟通。
3、巧用课文经典语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印象比较深的是在高级工使用的实用英语第一册的一篇课文中介绍到,在美国有一位老妇人(ROSE),年轻时一直梦想着要接受并完成大学教育,由于种种原因梦想一直未能实现。在他87岁高龄的时候终于有机会进入大学。老妇人像其他的年轻学生一样每天努力地学习,因为年事已高她甚至要花费比正常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学习。通过几年的努力她终于通过各项考试顺利毕业,但是在他毕业后一个星期她却在睡梦中安详地死去。有将近2000名大学生参加了她的葬礼,在他的葬礼上很多人都回想起ROSE在一次聚会上的演讲。
“We do not stop playing because we are old; we grow old because
we stop playing. There are four secrets to staying young, being happy
and achieving success.”
“You have to laugh and find humor each and every day.”
“You’ve got to have a dream. When you lose your dreams, you die.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growing older and growing up.”
“Have no regrets. We elderly people usually don’t
have regrets for what we did, but rather for things we
didn’t do. The only people who are afraid of death are those
with regrets.”
结束了这一课的学习之后,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展开了一场热烈了谈论。有的学生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后悔,有的学生为自己一直都有梦想而感到骄傲,也有部分学生觉得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这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选择人生目的,在实践中努力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寓德于教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要坚持几条原则:(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践结合起来。特别是针对一些有下厂实习经验的技校学生来说,这种德育教育更有说服力,更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教育效果才能收到成效。(2)疏导原则。进行德育教育要循循善诱,从提高学生的知识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勤奋刻苦、积极向上、自觉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学识水平。(3)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德育教育,要求教师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用希望和激励等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教学生们英语语言运用技能,也应注重对他们思想品德的教育。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德育教育方式,不仅教书更要育人。只有学习英语与提高思想素质有机的结合,学生们才能树立并发展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E. 如何在小学英语中进行德育渗透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需要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学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情操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接受品德教育,从而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有人认为英语教学主要是将语法、句型等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行了,德育则可以利用思想品德课进行.但在我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却深深地体会到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这里所说的“德育”,是把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品德的过程,也包括加强学生道德实践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赫尔巴特曾经说:“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爱国主义品质,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常寓德育于语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和谐环境.
德育是一种道德追求的活动,即德育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的过程中,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而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社会性交际能力的早期培养,是师生共同创造精神生活的活动.
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教师是朋友,是道德认识环境的创设者,同时亦是道德楷模,是道德导师,是施爱者,给予学生的是关心、接纳和尊重.我们要笑对每个学生,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
例如:我的课堂用语讲究文明礼貌,在叫学生回答时或坐下时,常用“Please ”;请学生帮忙时“Excuse me”;学生帮了我或回答时,不忘对他说“Thank you”;学生回答正确时别忘了“Good”、“Great”、“Wonderful”或“You are clever”等;学生不会回答时用“Don’t worry”来鼓励;叫错了学生名字,说声“Sorry”等.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英语课上,我正带着同学们朗读对话,一不小心,课本中夹着的一些卡片掉到了一位学生的桌底下.这位学生是刚外地转来的,她的老家还没有开设英语学科,虽说读四年级了,可是一点儿英语基础都没有,连最简单的日常用语都不会.而且,她十分内向,平时课堂上从不举手,即使有时开小火车读单词轮到她时,她也不愿说.可就在这时,她毫不迟疑地弯腰帮我捡了起来,并用双手递给了我.我感到很惊讶,但马上微笑地对她说:“Thank you!”她愣了一下.这时她的同桌马上小声提醒她:“Mr.…在跟你说谢谢呢!”同桌的提醒让她恍然大悟,我看到她害羞地笑了.从这以后,我发现她上课举手了,课间看到我还会主动向我问好:“Good morning,Mr.…/Good afternoon,Mr.…”更可喜的是,我发现同学们之间也越来越有礼貌了,“Thank you”、“Sorry”等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经常能在课间听到.
确实,教师这种彬彬有礼的态度,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对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到自己能与他人平等相处,能够被尊重,要求学生能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尊重同学的语言成果,不嘲笑别人.教学中,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
二、挖掘教材元素.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元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能否获得充分利用,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
例如,“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How are you?” “Hello! / Hi!”“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 !”“Sorry.”等礼貌用语,是三年级学生学习英语时最初接触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让学生懂得、明白:早上遇见同学和老师要学会说“ Good morning”;向别人道歉时要学会说 “Sorry”;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时要学会说“Thank you”;初次见面时要有礼貌,可以用:“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
在学习动物“dog、pig、ck、tiger、lion”等单词时,光学这些单词并不难,但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在教学实践,我采用戴动物头饰让学生扮演动物并学动物的叫声、模仿动物的动作,再通过活动挂图分析、对比,使学生能对保护动物的行为表示赞赏,对有文明行为的小朋友表示喜爱,对不爱护动物、不文明的行为表示不赞赏,并能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从而运用学会的新句型和语言知识培养起正确的道德情感和保护动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激发学生主动热爱小动物,并愿意和动物交朋友这种美好的感情和兴趣,培养了正确的道德情感.
在讲到西方节日Christmas Day时,可把Teachers’Day、National Day、Spring Festival、Mothers' Day、Fathers’Day、Women' s Day等相联系,让学生从比较中体会中西方人共同享受的家庭亲情和爱国豪情.
在学习 “What can you do?I can …”句型时,可引导学生用新的句型谈论自己能做哪些家务劳动.这时学生们会说:“I can sweep the floor.I can water the flowers/plants. I can cook. I can make mplings.”等,我于是适时评价道:“Great! You’re helpful! 我想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你能帮助父母做家务,真是一个热爱劳动又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你父母一定为你感到骄傲,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向他们学习.”在句型学习的过程中,我既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又教育了学生要养成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在教学A visit to Old MacDonald’s farm 中的句型“Don’t …”时,我引导学生说说我们在校园里有哪些事不能做.这时学生们会说:“Don’t draw on the blackboard/desk/wall. Don’t climb the window in the classroom. Don’t leave rubbish in the classroom. Don’t chase in the classroom.” etc. 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本课的句型,还学会了自己在校园里不能做的事情,而且是用英语表达出来的,他们学得很快,也很高兴.这时,知识的讲授、学生的交际练习,实际上成为德育渗透的载体.既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又达到了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课外实践活动.
德育强调:德育应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自我生成,它所努力实践着的是让学生在自己亲身参与的生活与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辨别、生成,这种精神的生成与建构只有让学生经历了体验、感悟的过程后才能实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将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所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而要将课堂上的德育内容扩展到学生的其它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入德育实践探索,使教育具有针对性,使情感体验达到最优化.
如在十二月份可开展主题为“Merry Christmas!”和“Happy New Year!”的海报和贺卡制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找来有关圣诞节的小知识和新年的祝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了一张张精美的海报和贺卡.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增长了圣诞节的有关知识(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袜……的由来),还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更为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制作海报的方式使学生乐于合作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新课程对英语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使学生在学好英语知识的同时,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实现育人的宗旨.虽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渗透点并辅之于有效的教学法,就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只要我们能细心捕捉教育契机,“人为本,德为先”的教育思想之花就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姿!
F.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百年育人,德育第一。英语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主要科目,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把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渗透德育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关键词:英语教学与德育渗透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可见,良好的思想品质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不要忘记育人的重要性。如今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宗旨,德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渗透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学好英语知识,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实现育人的宗旨。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科教学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接受了由之带来的相关的信息。如今是信息社会,琳琅满目的信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使英语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深刻挖掘文章的思想内容,仔细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所揭示的哲理,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思考,增长学生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同时,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变静态的书本知识为解决多变的实际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在教学中通过合作互动,不仅发展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德的认识在教师的“润物细无声”中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中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质的目地。那么因素呢?一. 深刻挖掘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我在英语教材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及人物事件的描写,深刻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让学生懂得是非善恶,知道哪些是为社会所崇尚的,哪些是被社会所摒弃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在教授《新目标英语》8A 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时,让学生了解如何提出委婉的要求以及征求许可的句型的同时,引出一个值得学生们关注的话题---作为家庭中的一分子,应该要积极主动地做家务活,教育学生从小应该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又如在教《新目标英语》8B Unit 6时,通过学习山顶中学的学生们以滑冰马拉松赛的形式,为慈善机构募捐的报道后,让学生讨论我们应该为“希望工程”的孩子们做些什么,有的同学说我们应该把平时的零花钱节省下来,捐献给“希望工程”,有的说把自己看过的书籍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同学们受到这篇报道的影响,个个都想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充满着爱。可见英语教学中无处不渗透着思想道德教育。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感,使学生愉快地掌握知识,还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正确引导,从而增强学生对道德品质的理性认识,提高道德意识。二. 把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我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课本中人物的优秀品质,更重要的让学生付诸行动,让学生把德育规范与行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道德意识来规范道德行为,使学生养成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好习惯。例如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多教一些礼貌语言,如学说, Excuse me. I am sorry. Thank a lot. May I do…? What can I do for you? Could you please…? Would you mind…? It doesn’t matter. Glad to help. It’s very kind of you. 等交际用语,不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自觉摒弃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与人交往的水平和能力。通过语言美的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增加交往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的日常用语趋向规范和得体。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4 Giant pandas are in danger! 的报道后,应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职责。人们为得到熊猫的皮,不断捕杀熊猫,农民们为扩大农田而占用熊猫的生存地,以至于大熊猫的数量在减少。动物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差,人类的生活环境也不近人意,我们应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所以我们要齐心协力,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保护环境应从自身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注意个人卫生,爱护公共设施,并互相监督,将起到好的效应。三、榜样示范,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教师是课堂德育的组织者、领导者,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为人师表更应注重的是自己的言行,而不是空洞抽象的说教。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最能打动学生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思想素质高的人,必须知识丰富,善于学习,必须具有号召力,影响力。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以自己的行为规范影响学生,利用自身的情意因素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楷模,给学生示范正确的行动导向。要求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真诚的人,遇上学生问候我微笑应答,学生帮我忙我一定说声“Thank you .”,教学中偶有失误我真诚说声“Sorry .”;要求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自己首先要有忘我的工作态度,在教学中我精神振奋,情绪饱满,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行为感染学生;要求学生热爱学习,自己首先要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我努力参加学历进修、师资培训等继续教育,学习教育理论,不断充实自己,更给学生做出表率。我们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自己心灵的亮点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教育也就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很出色,那么你尽管放心,学生全站在你的一边。”教育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作为人民教师就应自觉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识,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因为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有满意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面是极其宽广的,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只要我们善于挖掘,积极探索,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就会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下面就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举一个实例教学内容:1.教材:人教版初中《新目标英语》Book 8B2.内容:Unit 9 SectionB Come to the Hilltop Language School and change your life.教学对象:初二年级(第二学期)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所学的新单词、短语和句型,为实现自如讲英语奠定基础。2. 技能目标:能用英语了解和传递信息,通过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综合运用,培养用英语谈论过去的经历和谈论有关英语学习。3. 情感目标:以学生的某一种经历为依托,学会与别人交往,同时使学生们意识到世界已变成一个地球村,认识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国效力,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案特点:在教学基本步骤中渗透强化思想德育教育。无论在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还是在文化意识、情感态度方面都保证本课目标的实现,同时适当地进行德育渗透,各个环节的活动方式不同,在学生的各种回答中适时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德育点拨。 教案及点评:教学步骤及教育方法 教育理论及点评 The Third Period (第三课时)Step 1 Warming upGreet the students and do some oral work as usual.Revise what has been learned previously. “Have you ever…?”每天开始上课时,师生之间互相问候,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起到了稳定情绪的作用,让学生很快进入到上课状态,为英语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Step 2 Lead-inDo activity 1a and 1b: Ask the Ss whether they like learning English. Students should give simple reasons for their replies. Collect the reasons for learning English on the blackboard.Then students rank the reasons in 1a (1---5)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importance to them. At last the teacher should tell the students that English is a kind of tool like computers which can help us succeed in modern society and it is a bridge between Chinese and the people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With the help of it we can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nd different cultures. 该教学环节从问学生是否喜欢学习英语开始,自然地导入了本课的主题――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教师要及时让学生了解英语是一种像电脑一样的学习工具,英语是架起中国人了解世界人民及了解各国文化的桥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拓宽视野,增强祖国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Step 3 Listening Do activity 2a. Listen to a teacher interviewing a student. They talk about English study. Circle the questions you hear. Then do activity 2b: 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questionnaire in activity 2b. 加强听力训练,为下一步做口语训练做铺垫,教育学生要认真学好英语,为将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做准备,听过会话后,教师要抓住时机,进一步强调英语的重要性,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结合在一起。 Step 4 Pairwork Do activity 2c: Role play. Practice the interview in 2a. Pretend you and your partner are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 in the interview. Role play the interview with your partner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that is true for you and then change the roles. 该环节是在听过上述听力材料后,仿照听力内容做自己的真实会话。通过两两问答,既巩固了所学新知识,提高了学生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又有助于相互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互相合作,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Step 5 Reading Get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newsletters from Mei Shan and David Feng. While reading, find out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 What does Mei Shan do?2. How long has she had the job?3. Why did she want the job?4. How long did she study English?5. What kind of job does David want?6. Has he ever been to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7. How long has he been studying at the school?8. What other job is he thinking of doing?通过阅读两篇来自山顶语言学校通讯报的文章,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树立远大的理想。 Step 6 Writing Students have known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wo students’ school (the HilltopLanguageSchool). Now it’s their turn to write articles about themselves. Before doing the task, the teacher can give some guided questions to the students: Guided questions:1. What kind of job do you want?2. How long have you been studying English?3. When did you start to study English and why?4. What do you like best about studying English? 在阅读来自山顶语言学校通讯报的两篇文章后,教师要教育同学们,要像梅珊和大卫一样,将来要当机组乘务员和导游,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当志愿者,为外国朋友和外国运动员服务,为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做贡献,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Step 7 Homework Write an article with the name “Why to English Study”落实教学内容,把课堂上的听、说、读落实到笔头上,此步骤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教学效果:本课在教学过程中能落实好三维教学目标,在进行德育渗透过程中,也受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所有教学步骤都能按既定的目标顺利完成,其次,在听、说、读、写各个环节中,学生表现出来的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也是毋庸置疑的。值得一提的是第六个步骤的设计,在同学们读完《到山顶语言学校来改变你的命运》的文章后,教师引导同学们做拓展练习,谈论同学们自己的志向。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首都北京举行,要让学生知道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地位也在逐渐提高,被世人所瞩目。正由于中国强大了,奥运会才会在中国召开,这是来之不易的。到那时,五湖四海的朋友将会聚集北京,中国会需要大量的英语人才,所以,现在要让学生们努力学习英语,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到2008年奥运会时为祖国添光彩。培养他们要为祖国争光,做贡献的远大理想。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契机,选择好英语教学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进行有意的教育,使德育在课堂上得到切实的渗透,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G. 谈如何利用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英语教材是德育的来载体,书上有丰源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自然也就渗透了德育。如人教版高一必修一Unit1Friendship,德育核心就是“友谊”,这对高一刚入校的新生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Unit4Earth-quakes,德育核心就是“地震中如何逃生”,可以借此教会学生一些自救的方法;必修二Unit2TheOlympicGames,德育核心就是“学习体育健儿努力拼搏的精神”。像这样的能起到德育教育的课文范例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