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语写作 > 英语续写创意写作教学设计

英语续写创意写作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2-01 14:34:12

⑴ 创意写作有学姐学长了解吗

创意写作都说了是创意,你还怎么了解呢,这个词语很笼统的好不好,这个要靠自己的人生阅历,和良好的洞察力,才能发现与众不同的东西,我可以教你一个方法,自己多想想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达会与众不同,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我觉得创意是没有人能教你的,希望你能自己理解这个问题的本身

⑵ 英语创意写作,如果一个魔鬼给你三个愿望,你不能许愿要钱和要更多的愿望,你会要什么,为什么

The New Year is coming and I have good wishes for the coming year.Firstly, I hope my families will be happy and in good health. I want my father has more free time to company my mother and I. I don’t want him work so hard all the time.Secondly, I wish myself can have a good year and do well in my study.Study is my priority now and I hope I can work hard and make progress.Finally, I want a new computer for my study and enjoyment.

⑶ 假如你是李华。想参加一个英语创意写作活动,请给活动负责人写一封信

Creative design,the simple things again or continue to extend the idea to give another expression of creative design,including instrial design,architectural design,packaging design,graphic design,fashion design,creative,DC personal content.In addition to creative design of the "preliminary design" and "second design" factors,the need to integrate into "distinctive design - creative.

⑷ 初中英语写作课的讲法

初三英语写作公开课课教学设计

课型:专题复习课
教学内容:初三英语书面表达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书面表达语篇结构的组织技巧。
2.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连接词、过渡词和过渡句,提高文章的连贯性。
3.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构思、罗列提纲的能力。
4. 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评改学生习作。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连接词、过渡词和过渡句,提高文章的连贯性。
2. 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构思、罗列提纲及扩展成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连接词、过渡词和过渡句,提高文章的连贯性。
2. 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构思、罗列提纲及扩展成文的能力讨论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辅助手段:电脑(或实物投影仪)

学情分析:
1. 书面表达是写的一种途径,是英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对于英语写作的要求,实际上是“有指导的写作”(Guided Writing)。它通过提供情景(文字、图画、表格),让学生用学过的英语语言来描述事物或事件并表达一定的思想,以此达成和检验对所学英语语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客观地说,书面表达一直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应试的一个难点。
从中考英语试卷的抽样调查情况来看,英语写作是得分最为薄弱的一个题项。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写作练习的时间少,二是教师平时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知识的指导。(比如,如何用词、句、组段、谋篇等)。这些原因造成了学生从最初不会写盲目写到不愿写。惧怕写,直至最后拒绝写的恶性循环。
2. 学生分析 我校学生生源较差,学生英语学习两级分化严重,因此尽管经过3年的学习与训练,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得分在6-7分之间甚至更低。书面表达中式英语较多,连贯性较差。很多学生对书面表达中快速构思和罗列提纲能力较差。本堂课希望通过指导、帮助提高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连接词、过渡词和过渡句,提高文章的连贯性,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构思、罗列提纲能力。

二、教学流程设计
步骤 目的 教师活动/方法 学生活动/方法

1. warm-up Attract the Ss attention. Let them focus on the topic
Lead out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the conj.s properly in English writing. Ask Ss:
1. What do they think of the English writing? Easy or difficult?
2.What troubles them most in their writing? 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tell their feelings about English writing.

2. task 1 Ss compare two Ss’s writing and evaluate it
Let S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the conj.s
1. have Ss compare two Ss’s writing and evaluate it
2. tell Ss it’s very important to use the conj.s properly 1. compare the two Ss’ writing in pairs and evaluate it,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the conj.s

3. task 2

Lead Ss to learn how to organize a composition, how to use the conj.s and how to write a good composition 1. have Ss complete the exercises, underline the conjs , topic sentences, supporting sentences and conclusion sentences of a student’s composition
2. Analyze the composition together 1 Ss complete the exercises, underline the conjs , topic sentences, supporting sentences and conclusion sentences of a student’s composition
2..Ss learn how to organize a composition, and how to use conj.s properly.

4. task 3 Lead Ss learn to list the outline of the composition, and complete the writing. And evaluate it together
1. help Ss to learn how to list the outline of a composition.
2.Have Ss write the composition
3. have Ss evaluate their writings 1. Ss learn how to list the outline of a composition.
2. write the composition
3. evaluate their writings in pairs

summary
and homework 1. Summary how to write a good composition.
2. Homework
Rewrite the composition and complete the other exercises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从提问学生写作中最大的困惑入手,引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在写作中学会构思和使用连词。通过比较两篇学生的英语习作,让学生认识到连词在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一篇学生的范文,让学生了解怎样去运用关联词,怎样去组织一篇文章,最后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一篇习作,并互相评价,修改。
我认为本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得较好:
1. 课堂教学组织严谨,教学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很流畅,由提问引出主题,通过比较学生习作认识到连词使用的重要,通过分析学生习作教学生学会怎么运用,最后进行实践。
2. 学生书信写作练习的设计比较新颖。从一位学困生的角度,用广州话说出对老师的感激,及今后的打算,容易引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3. 考虑到本校学生生源的实际情况,写作任务经过了层层分解,从文章结构的构思,到语言的组织,时态的运用等给足了提示,使写作任务的难度降低了,让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完成写作任务。

不足方面:因时间关系,学生写作的时间不太够,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按时完成写作任务。习作的点评也不够时间处理,只点评了一篇习作,如果能找各个层次的学生习作进行点评就更好。

⑸ 综合素质里的写作题就是教学设计吗

同学们都理解错了,教师资格统考科目《综合素质》里面必考题有“写作题”,这和你考不考语文没有一分钱关系,只要你参加教师资格统考,就必考作文,其中“写作题”一共50分,直接决定你能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的问题。今天在这里全面指导同学们怎么应对这个写作题......写作能力
(一)写作的基础知识
1.写作的概念
写作是指人类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过程。
2.写作的过程分段
从现代信息论、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写作是一个收集、加工、输出信息的整体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写作活动是有阶段性的。大致可分为采集一构思一表述三个阶段。具体又可分为采集、立意、谋篇、用语、修改等五个环节。每个阶段和环节都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和要求。
(二)写作手法
1.写作手法的介绍
写作手法就是文章中用来表现主题、刻画人物,增强表现力,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手段。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2.常用写作手法介绍
(1)叙事角度
第一人称叙事法
文章的内容通过“我”传达给读者,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第一人称的作用:是事件的见证者,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体现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第二人称叙事法
常用于书信,一般记叙文中很少通篇采用,但在叙述过程中,为了直接表达情感,在文章的某个局部,转变为第二人称,可以增强文章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三人称叙事法
用第二人称叙事使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但第三人称叙事不如第一人称叙事亲切自然。
(2)叙事顺序
顺叙法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件,与事件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一致,文章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时,应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防止出现罗列现象和平铺直叙。
倒叙法
主要指除了将个别部分提前,其他仍以顺叙记录,而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同时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另外则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人胜。
插叙法
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而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人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补叙法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加以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在前面,以引起下文。补叙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分叙法
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交叉叙述。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3)叙事线索
以物为线索
叙事过程中让某物在事件发展各阶段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有意强化其形象,使物件起到过渡或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的作用。
以人为线索
以某人为叙事线索,将其统一形象贯穿全文,令某人成为全文重要关注点,或塑造人物,或推动情节。
以思想变化为线索
这种写法,思想发展的主线要分明。将思想变化的各个阶段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形成连接照应。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主要事件记叙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突出主旨,可使复杂事件繁而不乱。
(4)情感抒发
直接抒情法
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间接抒情法
间接抒情一般可以在客观叙述的同时,加入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使读者在叙述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通过议论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褒贬,或者在描写中渗透自己的情感,使文章语言富有感情色彩。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
(5)议论文体
先叙后议法
即先叙事后议论,达到叙事和议论的统一。议论的方法,可以通过文章的人物语言、心理活动进行议论,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议论。
先议后叙法
即先议后叙,首先通过议论,开门见山地提出记叙的要点和中心,以此统领全文,使全文所记事件的意义显得清楚明白。
夹叙夹议法
将叙事和议论穿插进行,写法上灵活多变,作者自由自在地表情达意。
(6)描写方法
写生法
写生法是美术术语,这里用来指描写器物注意按照一定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或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同时注意刻画细节,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转动法
从不同角度动态地对器物进行描述,准确运用正面、反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等方位词,对器物进行全方位介绍。中间要有详有略,切忌面面俱到、平均用力。
剥笋法
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器物,可以采取从外到里或从里到外的顺序把其结构描述出来,由里及外,突出中心和重点。
拟人法
找到人与一些无生命器物或动植物的某些特点的相似之处,进行细致的描绘。把动物比拟成人,首先要从整体上把它比拟成人,然后再找出与人的局部相似之处。
化动法
把器物描述从描写静态转入想象动态或从动态转入想象静态,动态与静态描写结合,使二者相映成趣。
说明法
对器物进行描写时,有时要说明它的特点或作用,也可说明物品的历史、特点或用途,增加读者对器物的了解。
“五官”法
运用人的五官感知能力,把各种不同感觉、感受写出来,使人对一定情感和器物的描写更具体、直接。
借物抒情法
在描写物品时将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借器物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使物与情相统一,使情有所依托。
托物言志法
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使器物与志向,器物与感情发生内在联系。常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
物品自述法
实则是拟人手法的通篇使用,准确地把握物品的特征.采用第一人称描述物品,使器物显得形象生动,吸引读者的兴趣,同时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11“三江并流”法
在主体部分中,用三个反问段落作为文章的主题部分,围绕主题并列展开。文章段落属于横向联系,运用并列关系将要写的东西分别呈现,使读者对文章主体一目了然。
(7)建筑描写法
远眺近看法
对建筑物可以远看,也可以近视。远眺可得到建筑物整体印象和整体轮廓。描写建筑物时,最好把远眺和近看的结果结合起来写,使读者对建筑物的整体和各部分情况有详细的了解,从而获得完整印象。
内外结合法
从外面看建筑物的轮廓,从内部看建筑物的构造和功能,重点是内部组成和功能,一般要按方位顺序依次进行介绍,这样才能条理清楚。
换步观形法
不断变换立足点和观察点,对建筑物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描写,得到不同侧面的完整印象。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一定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还要抓住建筑物最主要的特征来写。
说明介绍法
对建筑的特点、历史等可采用说明介绍法,紧扣文章中心简明扼要地说明介绍。
环境衬托法
通过对建筑物周围的景致进行适当描写,可使建筑物更加突出。在描写周围的景色时,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介绍清楚,便于读者了解建筑物整体位置。
(8)动植物描写法
对动物进行描写时,可对动物外形各组成部分的形状和颜色特点,采用总分结合法描述。要注意总述与分述之间的关系。分述部分要紧紧围绕总述所讲的特点描写。各分述部分要有一定的顺序和条理。
在描写植物的时候,可以对各个部分进行描述,也可以只对某一部分进行描述。描写时要重点突出,可以从最能体现这棵植物特点的部分的颜色、形状、气味等人手具体描写。
(9)景点描写法
对景区特征描写,既要逼真地再现具体的时令特征,又要表现景物本身的特征,使时令特征和景物特征融为一体。要注意观察景区不同时段的变化特征,体现景物所发生的任何细微变化。可采用定点或换点取景法,选择较能反应景区特点、特色的地点,按照一定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从左到右或从右至左等,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有立体感,给读者以如临其境之感。
(三)新闻文体类
新闻文体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其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经常使用的消息、通讯和新闻特写。
1.消息
(1)消息的概念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
(2)消息的分类
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
动态消息
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以及各项建设中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文体。重大新闻的简讯都属于动态消息。
典型消息
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
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
述评消息
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进行评说,要求观点正确,评论得当。
2.通讯
(1)通讯的概念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塑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经验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
(2)通讯的写作步骤
通讯的写作步骤一般分为如下几步:
首先是立意,确立主题。立意就是确定思想.提炼主题,立意的过程也就是找角度的过程。
其次是确定结构。可以运用按时间顺序来写的纵式结构,按逻辑顺序来写的横式结构,也可运用纵横结合的写法。
第三是选取材料。要选择最能再现人物或者一件事件本质的材料。
第四是明确语言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通讯的语言要具体,不要抽象,尽量少用形容词和数字,可以多用动词和群众语言。
最后是着笔写作,要注重创新写法。多作细节与环境的描写,把人物放到环境中去。写作时可以先分好几个小层次,做好小题目,分块去写。
(3)常见的通讯类型
通讯按内容分,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和工作通讯。通讯按形式分,分为纪实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调查、专题侧记、随行散记、记者手记、新闻花絮等。这里重点介绍以下几类:
人物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记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事件通讯
所谓事件通讯,就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新闻事件。写事当然离不开写和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画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了写好事而来写人。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中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
工作通讯
所谓工作通讯,就是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它是报纸上经常运用指导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有四条:一是把介绍工作经验和分析问题作为主旨;二是凭借事实,深入分析;三是生动活泼,讲究文采;四是不拘一格,形式多样。随笔、散记、侧记、札记、记事均可。
3.新闻特写
(1)新闻特写的概念
新闻特写,用类似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事件新闻现场采写的一种现场感较强、篇幅较短小的新闻文体,侧重“再现”。
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2)新闻特写的种类
新闻特写通常有以下几种:
事件特写: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
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
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工作特写: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杂记性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的生动再现。
(四)文学文体类
1.散文
(1)散文的概念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散文,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
(2)散文种类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将散文分为以下几类:
叙事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
抒情散文
以抒发作者主观感情为主的散文称为抒情散文。抒情散文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乍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
写景散文
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仅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
哲理散文
以散文的形式讲哲理、启迪人生的文章称为哲理散文。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悟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人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把握哲理散文体现出的思维方式,运用象征思维、联想思维和情感思维,去体悟哲理散文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
2.诗歌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较为多样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1)诗歌的概念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2)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
赋比兴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日雅,六曰颂。”“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中诗篇的内容,“赋、比、兴”就是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想象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但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具体包括:
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义表现为心灵的商接意象。比拟。比拟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实质还是“拟人”。
夸张。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夸张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
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把具体与抽象联系起来,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
3.小说
(1)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作者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分类
按篇幅长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
长篇小说。篇幅在十万字以上,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一般通过比较多的人物和纷繁的事件来表现社会生活,如《红楼梦》。
中篇小说。篇幅在三万字至十万字之间,反映生活的范围虽不像长篇那样广阔,但也能反映出一定广度的生活面,如《人到中年》。
短篇小说。篇幅在几千到两万多字,虽然篇幅较小.但结构相对紧凑完整、短小精悍,有些还具有深刻、丰富的社会意义,如刘心武的《班主任》。
微型小说。一般认为微型小说的篇幅应在两千字以下,题材常是生活经验的片段,能见微知著,字句精练。
按作品类型分为武侠小说、推理小说、悬疑小说、历史小说、军事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网游小说等;
按艺术表现分为文艺小说、类型小说(如武侠小说、推理小说、悬疑小说等);
按写作语言分为纯文学小说、通俗小说;
按作品内容分为现实小说、超现实小说(如魔幻小说、灵异小说等);
按写作风格分为传统小说、网络小说(包括网游小说、黑道小说、架窄小说等);
按文字语言分为古白话小说、当代古白话小说、文言小说、白话小说、地方语言小说;按作品载体分为平面小说和电子小说;
按写作人称分为第一人称小说、第三人称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记体小说;
按主义流派分为古典主义小说、讽刺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自然主义小说、形式主义小说、表现主义小说、存在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等;
11.按年代分为古典小说、现代小说、当代小说:
12.按进程分为连载小说和全本小说。

⑹ 谁有同济大学英语创意写作课的历年考题

明天下午就考了,同求- -

阅读全文

与英语续写创意写作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公的家教老师女演员 浏览:788
圆明园题材电影有哪些 浏览:806
欧洲出轨类型的电影 浏览:587
看电影可以提前在网上买票么 浏览:288
有没有什么可以在b站看的电影 浏览:280
今晚他要去看电影吗?翻译英文。 浏览:951
林默烧衣服的那个电影叫什么 浏览:133
哈莉奎茵与小丑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509
维卡克里克斯演过哪些电影 浏览:961
什么算一下观看的网站 浏览: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浏览:296
朱罗纪世界1免费观看 浏览:311
影院容纳量 浏览:746
韩国最大尺度电影 浏览:130
八百电影 浏览:844
手机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浏览:182
韩国有真做的电影么 浏览:237
欧美爱情电影网 浏览:515
一个女的去美国的电影 浏览:9
金希贞的妻子的朋友 浏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