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生英文书写如何速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书写没有速成的方法,只能坚持天天练习。《学习型字帖英语规范书写教程》高考11种书信体集锦这个字帖有书写指导。根据书写指导练习会快一点。
㈡ 如何指导高中生写好英语议论文
如何指导高中生写好英语作文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如何指导高中生写好英语作文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写作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教学策略,但是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赖于扎实的基础、写作策略和大量的写作实践,仅仅依靠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也是不够的。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如培养他们的写作构思策略、语篇衔接策略、修改策略等。这些良好的学习策略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写作任务。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夯 写作能力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转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新课标》的要求使得转变传统的重结果的写作教学模式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过程写作教学法
过程写作教学法是一种强调写作过程的教学策略。过程是结果的保证,没有过程中活动的有效展开,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提出过程教学法有代表性的学者是弗劳尔和黑斯。他们认为写作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有目标的、循环往复的活动。这种教学理如何指导高中生写好英语作文论文资料由.zbjy.提供,地址.论把重点放在关注学生本身及培养学生写作过程中各种策略的运用和认知活动上,如观察、描写学生的写作过程;在写作前和写作后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在完成某项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各个阶段出现的理由;系统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历史性的分析从而发现其发展进步的轨迹;从人文的角度研究写作教学的过程。按照这种理论,学生对想要表达的内容的认识通常是在写、修改、再写、再修改的过程中从模糊而不完整逐渐变为清晰而充实的。笔者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基于过程教学法理论总结了以下几个有效的课堂写作教学操作步骤:
㈢ 谈怎样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和许多国家合作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英语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英语写作是用英语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 因此, 我们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那么, 如何提高呢? 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番探索,
认为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许多学生来说,
英语的写作较之与“ 听”、“ 说”、“ 读”要困难得多, 有的学生甚至还没动笔就失去了信心。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及训练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白“Nothing is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 ! ”, 只要他们肯学、多练, 就一定能翻越写作这座“ 山”。教师要努力消除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畏惧心理, 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
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有了兴趣, 教与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所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抓好词汇教学,引导学生扩大词汇量,为写作创造前提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
语音、词汇、语法) 之一, 是语言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词汇贫乏的人在听、说、读、写方面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以致难以正确流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来学习词汇, 比如利用合成、转换和派生这三种构词法( 例:
学了school 后, 通过合成可以进一步学到schoolmate、schoolboy、schoolbook、school-
house、schooltime 等) 。教会了学生这些方法,等于交给他们一把金钥匙, 对扩大词汇量及写作必定是大有裨益的。
三、加强听说训练,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
说是口头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说的能力要在听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
听说能力的培养又有助于读写能力的提高。但是目前,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遍低下, 这给用英语写文章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听说训练,
为写作铺路搭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利用学生已学过的英语来解释或介绍新的教学内容, 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操练机会,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语言实践中来。我们要坚持先听后写、先说后写、听说与写作相结合的原则。比如, 在教授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
可先组织学生听课文录音, 然后教师就课文进行提问, 安排学生回答,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听写其中的个别句子或一小段。实践证明,
口头问答、听写、建立值日生报告制度或者复述课文等,都是听说训练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四、加强阅读训练,为写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曾说:“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广泛阅读和书面表达的关系。世界著名的外语教学理论家Stephen Krashen( 美国人)
在其1993 年出版的教学理论力作《Power of Reading- Insight from the research》中也指出: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 外语书读得多的人, 其写作能力比读书量少的人强。因此,
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多读。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英语简易读物, 尽量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体裁、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文章,
对好的文章、段落或句子要反复阅读、熟读, 甚至把它背下来, 变为自己的知识。通过所阅读的材料, 学生会接触到英语的许多固有的表达法,
习惯用法等, 这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所谓“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就是这个道理。
五、制定周密的计划,利用各种方法,进行写作训练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切记不能急于求成。在英语写作训练的过程中, 教师要制定周密的计划, 指导学生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有目的、有步骤、脚踏实地地进行训练。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训练方法:
1、改写范文, 活用所学知识。
改写范文是一项简单易行的能力训练,
它能有效地将所学的知识和新学的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可先针对文中的某一句或几句话进行改写, 然后再改写整个自然段,
而后尝试全文改写。为便于教与学, 教师可以采用一空一词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Why don’t you just wear a flower ?
可转化为: Why ____ just_______? ( 空格上可依次填上: not、a、flower)We enjoyed
ourselves there. 可转化为: We ____ ____ ________ there.(
had、a、good、time)这种教学方法目的明确, 针对性强, 能避免学生在写作中犯较大的错误,
且便于教师批改。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使用所学的单词、词组和句型进行改写练习, 从而将所学知识融为一体, 争取提高写作能力。
2、进行改错训练, 提高表达的准确度。
选几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
集中其中的典型错误, 设计成改错练习,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反复修改, 使学生明白“ 什么错”、“ 为什么”、“
怎么改”。这项训练最大的特点是针对性强, 因为这些错误来自学生自己的作业。通过这种训练, 学生对错误的改正方法会有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而避免在以后的写作中重复这些错误。
3、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练习写文章的概要。
写文章的概要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它要求学习者在深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 抓住文章的基本内容, 略去不必要的细节, 用自己的话, 简要地把它表达出来。首先,
必须训练学生把复杂的长句简短化( 例如:“Once upon a time there were six blind men who lived
in a village in India.” 可简写成:“Once,there lived six blind men in an
Indian village.”) , 或者把一段文字用几句话甚至一句话表达出来, 一段时间后,
再转入写文章概要。通常,写文章的概要须经过四个步骤: 细读课文、列出要点、组织要点、检查修改。
4、提供语言材料, 让学生多做“ 有米之炊”。
不少学生一提起笔就搔头抓耳,
觉得脑子里空空的, 不知从何下手。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在学生写作前, 为他们提供一些有用的语言材料。比如让学生写一篇以“Happy
SpringFestival” 为题的文章, 可以给他们以下短语作参考: traditional festival、clean and
decorate houses、lucky money、antithetical couplets、family reunion dinner
、last 15 days、visit close relatives and friends、Lantern Festival
等。有了这些词组, 文章就有了“ 主心骨”, 学生通过各自的想象、组合和发挥, 就可以写出一篇充满节日气息的文章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这样的训练,
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逐渐提高。
六、对学生的习作及时批阅,进行恰当的讲评对习作进行批阅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不可或缺的一环。批阅方式分为两种:
一是详批, 将全班作文收上来批阅, 了解全体学生的写作情况, 根据写作的具体要求, 详细记录好的方面及存在的问题, 以便在讲评时有的放矢;
二是让学生互相批阅, 找出对方文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教师要将作文收上来, 以检查学生互相批阅的情况。集体讲评作文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通常以优秀范文为例, 评精美段落, 赞优美词句, 同时也剖析一些较差的作文, 说明不足之处, 进行优劣的相互比较。
总之, 英语写作训练是综合能力的训练。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一定要勤写多练, 吃苦耐劳, 因为“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㈣ 怎样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写作和分析能力
一、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现状分析
1.学生写作基础薄弱
在高中生的英语作文中比较常见的错误有: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标点符号错误等。这些错误都可以归结为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单词拼错是个很普遍而致命的现象,这部分原因是由于小学初中阶段过于马虎的学习态度和不恰当的积累方法造成的。同时由于语法知识不扎实,基本句型掌握不牢固所导致的错误也不容忽视。语法能够使读者准确把握句子的含义,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元素之一。一旦句子的语法出现错误,可能会导致读者的阅读受到阻碍甚至误解。还有尽管高中生已掌握了足够的基本词汇,但如何在正确的语境中使用这些词汇,是高中生们比较薄弱的一个地方。也就是说他们的英语语用能力普遍不高。其原因也在于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忽略了这一点。
2.学生的畏难心理
不少高中生认为英语写作比较难而且见效慢。学生在提笔写作时往往感到自己的词汇量远远不够,想表达的意思往往不能用完整的词汇表达出来。因此,很多学生对英语写作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对英语写作产生厌烦心理。这一点还体现在,有的高中生的英语作文中几乎全是简单句。虽然没有语法错误,但这样的作文也是拿不到高分的。原因在于他们害怕出错,不敢选择有难度的句型或表达。
3.写作技巧不足
高中生写作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篇章意识不强。不少作文都是简单句子的堆砌,缺少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与连贯,并且不注重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导致整篇文章读起来感觉比较散乱,连贯性不够。一方面原因在于学生自身在写作过程中只顾匆忙完成作业任务忽略了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原因在于教师在进行英语篇章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篇章意识的培养不足,并且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之前未将足够的写作技巧传授给学生。
二、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技巧的方法
1.扎实打牢英语基本功
扎实地掌握英语写作过程中的基本句型,是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强化英语基本句的巩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基础句型的训练。让学生口头上加强训练,在具体实践中操作运用。尤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五个基本句型S+V,S+V+O,S+V+C,S+V+P+0,S+V+O+C以及“there be”句型的教学。然后让学生在牢牢掌握这些简单句型的基础上,逐渐在作文中对这些基本句型进行延伸,学会使用复杂句。同时要注重学生们的日常词汇积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把自己所知道的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教师也可以通过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比如在进行阅读教学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述课文;在口语课后,让学生将上课所谈论的话题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等方式来进行写作训练。这样做既可以加强写作教学的多样性,又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2.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写作的信心
多数学生不敢大胆进行创造性写作的原因在于害怕出错误受到老师的责备和同学们的嘲笑。作为教师应当经常鼓励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写作不是一件多麽难的事,只要坚持练习是可以提高的。此外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讲评作文,让学生每写一次作文就能发现一些自己写作中的问题,不断取得进步。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优秀作文的点睛之处,让大家学习一些写作技巧,一些表达方法。让学生们适当背诵一些优秀作文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背诵优秀作文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使学生掌握一些固定的句式和写作模式。
3.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技巧
有了扎实的基本功,还应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英语写作题材虽广泛,但在写作过程中仍有一定的普遍规律可遵循。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
(1)要仔细审题,分析题目要求,根据要求完成写作,不要遗漏题目中的要点。
(2)注意不同题材应选择不同的时态,如介绍信性文章,说明文,书信等写作时常用一般现在时,记叙文多用一般过去时。
(3)在整篇文章中避免只用一两个句式,要灵活使用多种句式,增加表达的多样性。
(4)注意篇章中的衔接与连贯以及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些规律要让学生时刻铭记于心,并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融会贯通。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在夯实英语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多练,多记,不断进步。
㈤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写作水平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1、积累词汇我们都知道没有词汇,我们无法表达我们的思想,无法与别人正确交流。丰富的词汇有助于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能够吸引读者。因此,我们要注意词汇的学习和积累。我们要设立一个词汇积累本,在平时的模块学习和复习中,在阅读训练和完型填空练习中,专门收集词组,短语,句型和特别的句子;并且要牢固掌握他们的用法,平时经常拿出来高声朗读,以防因时间长了而忘记以往所学。这样,我们需要用时才能够随时从记忆中抽调出来,也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了。在积累词汇时,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写作题材和词的用途,把词组分门别类地收集。例如,表示教育类的词组:graate from, department ofuniversity; at college, major in, receive a doctor’s degree, get higher ecation, go abroad for further studies.表示因果总结归纳的词组:as a result/consequence, consequently, generally speaking,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n short, all in all, in conclusion, in brief;常见的固定句型:As we all know that, I hold the point that ,There is every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main reason is that,Another thing we can’t forget is that, I can’t agree more,Everything has two sides./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这样,有利于我们学习和记忆,为基础写作积累丰富的词汇,为培养英语遣词、造句和谋篇的能力奠定基础。2、掌握句子结构
英语书面表达能够最真实地 反映出一个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水平。如果要写好一篇五个句子的短文,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培训;学生要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和写作训练才能掌握的技能。学生的写作训练应该从句子的写作入手,然后才到语篇。英语有自己的基本句型和固定搭配短语以及自己的句子结构。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子都是这五种句型的扩大延伸和变化。因此,要牢记这五种基本句型并不断地练习运用。掌握了句子的基本结构,也可以减少象There are many students very like the book .这种中国式英语的出现。当然, 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五种句子:1)S+V2)S+V+O3)S+V+O+O4)S+V+P5)S+V+O+C为了熟练掌握句子结构,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训练1)经常分析划分句子成分 2)扩充和合并句子 3)翻译句子。在此,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使用长短句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灵活运用各种句式结构。如倒装句、强调句、主从复合句、分词作状语等,这样能够增加文章的亮点,节奏和韵律美。3、背诵范文和行文模式
经典的语言模式则存在于范文中,背诵范文不仅可以加强语句记忆,积累语言材料,,而且可以定型语式句式,语套模式和行文模式。语言的具体句子和语篇是无限的,而其结构模式则是有限的。掌握一种行文模式就意味着具有生成无数语篇的能力。语言模式和行文模式就如同数学公式一样,非常重要。掌握了行文模式,学生写作时,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具有逻辑性,行文连贯,而且可以加快学生答题的速度,避免了因时间不足而无法完成写作任务。例如在训练学生写求职信时,我们可以给出求职信行文模式:
• 身份
• 个人特长
• 盼望回信,获得机会I am姓名
, male/female, at the age of , who
个人身份具体信息
. I am writing to apply to work assthand I believe I can do a good job for I am not only good at特长
, but also特长
. Besides,
特长
, which is useful for申请职位.
Please consider my request, and 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4、勤于动笔,熟能生巧
光谈写作而不去动笔,是写不出好作文的。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七级语言技能目标规定了高中毕业生在书面表达方面应该具备的能力:
1) 能根据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描述;
2) 能写出常见体裁的应用文,例如信函和一般通知;
3) 能描述人物或事件,并进行简单的评论;
4) 能填写有关个人情况的表格,例如申请表等;
5) 能以小组形式根据课文改编短句。
基础写作属于内容控制性的写作。对照课准,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各种体裁的写作训练, 设计出不同的文体练习,总结各种文体的特点和规律,不同的题材,我们要给出行文模式,然后反复写,使之熟练。 在训练写作时,我们应该定量限时,形成一种快速完成任务的习惯,改掉学生写作时那种拖泥带水的坏习惯。俗语说得好熟能生巧,因此,我们要坚持勤写多练,每星期固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训练,使学生经常处于英语思维状态,形成英语思维习惯,使学生写出的文章得体流畅。
㈥ 高一学生怎么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一、狠抓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初步写作能力
1、抓好句型训练 英语语言句型丰富,句型结构固定,掌握句型是学好英语的基本功。中学阶段句型不多,学生应学会总结、归纳学过的所有句型。我们应指导学生掌握句型,多作模仿练习,让学生适应英文的表达方式,为写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2、抓好时态、语态的训练 中学阶段有许多学生搞不懂时态、语态是怎么回事,其实中学阶段所涉及时态不过8—10个,如果每个时态练习造句一周(英汉互译各半)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就能较为清楚和熟练地掌握时态的用法,明白了时态的用法,再学习语态的用法就容易多了。
二、多读范文,逐步培养语感 多读范文,能起到启迪思路,开阔眼界的作用,在读范文时,我指导学生重点地背诵一些描写生动的句子,重要的句型结构,范文中精练语言或说明、描写、议论等名段,脑中有“货”,用时方可取出。
三、结合英语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 课文是学生学习英语,培养能力所依靠的主要内容。教师应结合课文,由浅入深,由零散到系统地指导学生掌握写作规律。如学了课文“A New Factory”教师可指导学生写一篇“Our Beautiful School”。教师可给学生提供写作中可能使用的词汇或限定使用一些简单的语法内容,进行模仿写作。
四、有目的、多形式地进行题材专练 学生仅限于模仿范文写作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有目的地训练学生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示情景的要求,正确理出思路,按不同文体的要求写出一定字数文字作文或看图作文。训练中,教师要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书写格式及方法等,有计划地进行半控制性的作文指导。从实际操作的经验看,3到5周练习一种题材,能循序渐进地掌握其写作技巧,领悟写作步骤,形成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水平。
㈦ 高中英语写作技巧
一是通过词汇教学训练写作能力。要写好文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必须从最基础的词汇入手。扩大词汇量,让你词不离句,强化写作训练。
二是通过一句多译练习训练写作能力。多做一些一句多译练习,这样有助于启发写作思路。写作时选择自己有把握的句子灵活地表达同一内容,减少失误,提高得分率。
三是结合课文进行各种体裁的写作训练。要学好英语写作就必须从课文练起,从一些常见的文体练起,由短到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
四是通过背诵训练写作。培养英语写作能力,以文章为中心训练写作能力非常重要,因为文章中的句子就是规范的英语范文。把词语放在句型、段落、篇章中去理解、记忆和体味,以至于能够仿写、改写。
五是通过仿写和改写训练写作能力。仿写也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模仿写作中,格式、构思、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可模仿。但要注意灵活变通,语句要通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另外,改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改写就是对文章材料的文体、式样、句式等进行改编的一种训练方式。无论是改人称、改时态,还是改对话材料为叙述文字,这都有助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你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还能起到提高写作能力。
我之前学的那个网络写作班,你也可以去申请一个免费的写作资料啊~报名还赠送语法讲座视频和电子英语杂志,挺好的啊~希望可以帮到你~
㈧ 如何有效引导高中学生进行英语写作训练
在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提及写作教学,学生有很多抱怨,有人说题目太难他们无从下手,有人说想不起与作文主题相关的表达方式,还有人说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帮助太少。如此等等,笔者有一个长期思考且不解的疑惑:该怎样设计一堂英语写作课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只有关注这些抱怨,我们才能真正了解问题所在,才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为学生开展写作训练课,并引入写作任务,以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但是,面对难度高于自己水平的写作任务,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畏惧情绪。那么,教师在写作课上应如何设计写作任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在学习了龚亚夫教授的四种设计写作任务模式后,即Experience tasks(经验型任务)、Shared tasks(共享型任务)、Guided tasks(指导型任务)、Independent tasks(独立型任务),对笔者的实际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让笔者懂得了在写作训练中为学生精心设计写作任务的重要性,也让笔者设计写作任务时有了更加明晰的指导思想。 我们指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是“教学生”,而不是“考学生”。也就是说,我们在写作课上给学生布置任务,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测试、评估学生的能力,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写作任务来提高个人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搭建“脚手架”,让他们觉得任务难度虽然有点高,但也并非遥不可及。新课改英语教学的宗旨是英语教育的多元化目标,知识的传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要让英语教学更多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思想情感和文化知识相结合,增加课程的人文性和社会性。 我们知道,无论哪一种写作任务都围绕一个话题来进行。Shared tasks(共享型任务)更适合我们农村中学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选用学生较熟悉的话题,以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当时的时事热点或者与学生相关的事件,这样,学生看到写作话题后不至于大脑一片空白。熟悉的话题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所积累的语言知识,有利于学生明确写作思路,并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 我们可能有一些疑问:如果有些话题不是所有学生都熟悉的,或者说学生对此话题了解很少,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其实,Shared tasks(共享型任务)要求教师在设计写作任务时,能够有效地使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教师涉及到教学任务不一定非要由学生个人完成,可以让学生小组来完成,每个小组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组成。这样,面对较难的写作任务时,由于小组内每个学生所具有的背景知识与语言知识不尽相同,他们可以通过讨论来确定作文的思路、框架及需要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最终通过小组协作共同完成写作任务。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活动中发现自己欠缺但同伴具有的知识,促进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正如语言学家Saragietal所说:Although learners may be of roughly equal proficiency,they will certainly have learned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language. 其实,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常常使用这种共享型写作任务,比如笔者在所任高二班级布置了这样的写作任务:高三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因此,同学们对是否参加学校各种文体活动有着不同的看法,请以Taking Part in School Activities为题,根据下列提示,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用英语写一篇120字左右的短文。 Taking Part in School Activities 把全班分两大组,一组又按四人小组去讨论,笔者指导提示这样的问题:“高三学生为什么要参加学校各种文体活动?”“学习书本是不是他们唯一的任务?”“通过参加活动去实践他们所学的知识”“也可以放松身心更好地投入学习中”等等。同样,另一组又按四人小组讨论,“高三学生时间紧,学习任务重,没时间参加。”“他们认为参加文体活动对他们的发展没有太多的帮助。”“还有人不感兴趣。”等等。确定作文的思路后,再讨论框架,明显的三段成文,最后一段讨论个人观点。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集合了全班写作思路和相关的词汇: school activities 学习活动 some practical knowledge 一些实践知识 take part in (join…in;participate in) 参加 spend … in doing something(spend … on something.) 花时间干某事(花……在某个方面) further development 深远的发展 However,firstly,besides,what’s more,in one’s opinion,as far as I’m concerned … 1.参加活动的优点: take every chance to get some practical knowledge 2.不参加的理由: take little interest in spend most of time on study make full use of time to study have little further development 3.个人观点: as far as one’s concerned,prefer the first view on one hand,learn a great deal from other students furthermore,the modern society requires of young students many qualities,so“bookworms” can’t keep up with the times any linger. 在设计共享型任务时,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由于学生的水平不一致,优秀的学生往往在小组活动中较活跃,而相对差一些的学生则根本没有参与讨论与思考,从而违背了设计这种写作任务的初衷。所以,教师能够把写作任务设置得更详细些,并要求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有所分工,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多做一些,但一定要保证差一些的学生也能得到一定的任务量,从而获得锻炼的机会。第二,即使以小组的方式完成任务,教师也要时刻注意学生讨论和思考的方向,及时引导他们,而不能对学生的小组讨论情况不管不问。在此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对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教师要注意哪些问题可以回答学生,而哪些只需要指出方向即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会遇到学生问某个单词的拼写或短语的表达方式,如果该词汇或短语属于课标要求范围之内,笔者就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指导他们通过使用词典或者通过其他的方式找到答案。或者还有没有其他同义词可以替代…… 总之,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写作方式,都是为了缩短学生现有的背景知识、语言知识、写作能力与写作任务要求之间的距离。如果写作任务中这种差距过大,写作任务的难度太大,会挫伤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得不到真正的提高。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县土桥中学
㈨ 高中生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英语作文水平
利用多媒体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作文其实是一个信息输入、储存、加工和输出的过程。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随着现代作文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多媒体辅助教育技术的日臻完善,作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也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利用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可以明显的提高习作教学的效果。
一、激活情感,诱发写作热情
多媒体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在渲染气氛、创设环境、再现情景等方面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它的内容都源于学生们的亲身经历和平时的耳闻目睹,或展现优美的画面,或展示感人的瞬间,或展现活动的过程,这样极易唤醒学生的情感,打开记忆的阀门,产生不吐不快的表达需要。如:写“爱心”话题,结合学校开展的“献给老师的爱”,“我为妈妈过生日”等活动,利用搜集、摄制的照片、录音、录像资料,制作合成多媒体课件,再现父母、老师关爱的场面,以及同学们活动的镜头。真实的场景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个个跃跃欲试,而此时让学生静心思考:你看了以上片段有什么感受?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自由选题,自主写作,《妈妈,我爱你》、《老师,我对你说》、《我为妈妈过生日》等等,学生有感而发,写来水到渠成。学生的感受不同,习作往往多彩纷呈。作文和育心有机结合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而借助多媒体,在作前点燃、激活学生的情感,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优化观察、丰富心智表象
观察是学生获取事物信息的重要渠道。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生动的画面、斑斓的色彩、逼真的声音和自由检索的功能,给学生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使事物的表象更加清晰,从而使表达更具体。同时,潜移默化的教会了学生观察的视角和方法。
1、有利于整体观察。小学生的观察不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不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特点,常常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如:写《参观马蹄寺》、《国庆节见闻》等题材的作文,学生往往是见人不见物或者是见物不见人。电视、录像等视频资料无一不是以最佳的视角真实的再现了生活的场景,用它们采集制作而成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快放、慢放、定格播放的功能,对指导学生全面、整体的观察是十分有效的。
2、有利于局部观察。小学生观察中的最大问题是粗枝大叶,抓不住重点和特点。如果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对观察对象加以展示,有利于学生养成定向观察的习惯,发现事物的特征和细节。如:描写《荷花池》,学生通过现场观察获得了许多感性的认识,但是都比较凌乱,琐碎。用媒体播放的形式,按荷塘全景——荷花——荷叶——蜻蜓、青蛙、蜜蜂的顺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一遍,特别是对荷花、荷叶等荷塘局部景物,用定格、放大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学生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已有的感知体验也会变得更加清晰、形象,描写起来会更细致、具体,达到“有骨有肉”的境界。
3、有利于过程观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学生写记事、活动类文章的特点,运用媒体制作成精彩片段回放的形式,让学生回顾活动、游戏或者生活的精彩片段记住重点内容;再进行快速回放,把握事情的主线,同时产生一些平时观察中不易获得的理性的思考。多种感官协同参与,长久训练,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和思辩能力,帮助他们挖掘生活中视而不见的的生活内容,从而发展他们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的能力。
三、再现场景,拓展想象空间
写作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充实、更生动感人。想象又是以已有表象为基础的。多媒体的具体形象性、强大的情景创设功能、动态演绎功能,在积累表象、发展想象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利用单幅图片,扩展想象。采用“留白”的形式,可以留头、留尾、留中间,分别提供相应的场景或图片。通过丰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来有效的烘托气氛,创设环境。学生边听边看边想,引发他们的联想开拓他们的作文思路,一步一步深入想象,该事物的来龙去脉、人物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最后写作就水到渠成了。如改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提供画面黄鹤楼上李白把酒向孟浩然,话外音《送别》。看着画面,受着音乐的感染,学生的联想展开了:为什么送别?怎样送别?李白怎么想、怎么说?孟浩然怎么想、说、做的?很容易的就写了出来。
2、利用多幅图片或场景,组合想象。可以提供完整的几幅画面或者故事的几个场景,然后由学生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以及故事发展的经过。这种练习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图片,不同的组合也就构成了不同的故事情节。如提供四幅图:一位先生、一群在街上散步的人、一朵云、一所房子,让学生自由组合图片,想象故事的情节。然后进行动画演示,使故事的情节更加清晰、具体。
3、练习写解说词。利用摄制的活动、游戏或者短剧的录象资料,抹去解说词、对白、配上背景音乐,让学生描述活动经过、练写解说词。因为画面主体形象突出,活动过程清晰,为知识迁移架设了桥梁,想象起来也比较容易。
四、直观评改,提高评改效果
评改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能指导和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素材,找出作文的优缺点,从而不断提高作文的质量。多媒体的运用更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来参与作文评改,将“你的一个思想、我的一个思想”揉合成了“我们的两个思想”,提高了讲评效果。一是作中评改。学生写完一段可以重新播放动画,让学生配乐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边听边记下修改意见,然后组织交流。这时,教师再从用词、炼句、主题等方面进行评改,“现炒现买”学生易懂易记,便于对照修改。二是作后评改。可以用充足的时间,挑选好、中、差不同的习作,制成多媒体幻灯片,在电子阅览室供师生共同评改,评改中同学间可以相互辩驳、相互讨论,也可以调阅其他同学的评改。再同媒体同步朗读,只要文从字顺、感情自然真实,一般都能获得同学的好评。这样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作文评改中,使学生分析、运用写作素材的能力得到增强,同时享受了习作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