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说课稿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生活动的大量时间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那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既能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指导学生更好的探求新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崇高理想,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作风,顽强意志等道德品质修养。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到知识传授与德育渗透的有机结合呢?对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以及所观所感,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利用教学内容中的德育材料,直接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与英语课堂教学的互相渗透是休戚相关、无处不在的。有德育功用的英语课文比比皆是,不胜枚举。《“A Farming Pioneer”———JiaSixie》一文中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各种情况和农业技术,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增长劳动意识,珍惜劳动成果,为生长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世界闻名的农业大国而感到自豪和骄傲。《My Teacher》一文让学生学习本文主人翁身残志不残,自强、自立和她的老师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认真理解,培养学生助残为乐的思想品德,帮助残疾人树立自强、自立、平等参与的精神。《At the Tailor’s Shop》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所具有的以貌取人的虚伪性和金钱至上的丑恶性,教育学生要做金钱的主人,不要做金钱的奴隶。《Albert Einstein》和《Madame Curie》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献身科学事业,热爱和平,以及他们从事科学事业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毅力和献身精神,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愿望。
英语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不但要求教师重视课文,切不可脱离课文,漫无边际地高谈阔论,而且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遵循英语教学原则,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自觉地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协调起来。为了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教师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细心深入发掘教材中的育人素材,找到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英语知识的传授中。
二、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行德育渗透。
我们作为教语言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鼓励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揭示并解决自己的价值冲突,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别人交流,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教师通过诱导,反对呆板的说教和僵硬的灌输式教育;用小组道德讨论模式,启发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作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答案。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考虑他人的观点和意识,协调与他人的分歧。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面向全体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创造条件,给后进生以更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不断增强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正确并合理使用奖励和惩罚,在教师期望的良好行为出现后,就要立即给予奖励,不要耽搁太长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德育教育的目的才会充分得到实现。
三、深入钻研教材,挖掘隐含的德育因素,寓德与教
英语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其中不少对话、日常用语、阅读文章都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在传授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自然也就渗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因此,教师困在组织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完成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任务。另外,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到并确定教材中训练的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以防止德育空泛化。例如,在讲授SB I Unit 10 sports 这一单元时,教师可结合我国申奥成功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政治地位的提升,综合国力的增强,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教学如果一味地采用老师单调的讲解和空洞的说教,学生会感到乏味,更谈不上德育渗透。而使用多媒体,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这样能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例如,讲授War and peace时,屏幕上那一幅幅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历史战争画面与那一帧帧壮丽山河的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再配上富有感情的演说录音,就能激发学生对侵略战争的仇恨、对侵略者的愤慨,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世界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进入了意境,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育。
五、抓住教学过程中的契机,进行德育渗透。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思想教育的某些契机,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会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如英语课堂上,在教美国儿童欢度圣诞节的课文时,在考虑单词,句型,课文的同时还要考虑不要让学生产生美国儿童非常幸福的误解。教师可以从刊物或网上找一些美国贫穷儿童写给圣诞老人的封信,希望圣诞老人给自己的礼物分别是:给父亲找工作,给我面包,不要让我露宿街头---把这些信打印出来,让学生翻译,做练习,使学生了解美国社会的另一侧面。如果能像这样抓住机会,有意识的强化德育,效果十分显著。
六、利用英语课堂活动的延伸,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课外活动可采用与课内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就课文进行活动:如快速阅读、复述口述、口头表达、背诵段落及课文。此类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2、配合课文的活动:如角色扮演(role playing)指人依照他自己的角色来行事,如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便是在扮演他自己的角色,也指模仿别人的角色来行事,如老师不在,学生干部代替老师管理班级,也是一种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中所花费的在实际的教育情况里,角色扮演也常常产生神奇的力量。一位对外语不感兴趣,学习外语消极被动的学生,一旦扮演外语课代表的角色,很快就会产生与外语课代表身份相符的行为模式,学习外语的态度,就会显得格外认真和努力,甚至学习外语的成绩也会显著进步。3、延伸课文的活动:如日记荐评、办英语小报、英语角活动等。这些活动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个性,在实际操作中活用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成功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总之,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应该努力作到的。渗透只是手段,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目的。作为一名教师,要真正使德育落到实处,使德育溶于教材,教师除了有极大的热情,广博的知识,高超的艺术,较强的德育能力,还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在教学中,既要强调语言知识的讲授,又要注意德育的有机渗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好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素质。
『贰』 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生活动的大量时间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那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既能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指导学生更好的探求新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崇高理想,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作风,顽强意志等道德品质修养。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到知识传授与德育渗透的有机结合呢?对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以及所观所感,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利用教学内容中的德育材料,直接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与英语课堂教学的互相渗透是休戚相关、无处不在的。有德育功用的英语课文比比皆是,不胜枚举。《“A Farming Pioneer”———JiaSixie》一文中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各种情况和农业技术,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增长劳动意识,珍惜劳动成果,为生长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世界闻名的农业大国而感到自豪和骄傲。《My Teacher》一文让学生学习本文主人翁身残志不残,自强、自立和她的老师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认真理解,培养学生助残为乐的思想品德,帮助残疾人树立自强、自立、平等参与的精神。《At the Tailor’s Shop》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所具有的以貌取人的虚伪性和金钱至上的丑恶性,教育学生要做金钱的主人,不要做金钱的奴隶。《Albert Einstein》和《Madame Curie》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献身科学事业,热爱和平,以及他们从事科学事业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毅力和献身精神,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愿望。
英语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不但要求教师重视课文,切不可脱离课文,漫无边际地高谈阔论,而且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遵循英语教学原则,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自觉地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协调起来。为了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教师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细心深入发掘教材中的育人素材,找到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英语知识的传授中。
二、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行德育渗透。
我们作为教语言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鼓励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揭示并解决自己的价值冲突,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别人交流,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教师通过诱导,反对呆板的说教和僵硬的灌输式教育;用小组道德讨论模式,启发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作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答案。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考虑他人的观点和意识,协调与他人的分歧。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面向全体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创造条件,给后进生以更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不断增强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正确并合理使用奖励和惩罚,在教师期望的良好行为出现后,就要立即给予奖励,不要耽搁太长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德育教育的目的才会充分得到实现。
三、深入钻研教材,挖掘隐含的德育因素,寓德与教
英语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其中不少对话、日常用语、阅读文章都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在传授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自然也就渗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因此,教师困在组织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完成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任务。另外,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到并确定教材中训练的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以防止德育空泛化。例如,在讲授SB I Unit 10 sports 这一单元时,教师可结合我国申奥成功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政治地位的提升,综合国力的增强,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叁』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
瑞格叔叔的自然拼读法共分五级,其中第一级的自然拼读如下:
A a 要发好这个音,保持上下唇开与半开之间,形成半微笑状,嘴唇绷紧。这是一个元音,发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
B b 要发准确这个音,保持上下唇紧贴,完全阻止气流,声带要振动。
C c 要发好这个音,把舌后部贴住软腭,完全停止气流,然后释放气流,但不要让它发声。
D d 要准确发这个音,舌尖贴住上齿龈,声带振动发音。
E e 要发好这个音,下巴稍稍向下降,保持嘴唇绷紧,向外伸展呈一个半微笑状,上下唇介于半合半开之间。
F f 发这个音时,上齿紧紧贴住下唇,然后释放气流,声带不振动。
G g 这个音的发音方法和c一样,只是声带振动发声。
H h 要发好这个音,舌头不需要和其它部位接触,气流从喉咙流出,但声带不振动。
I i 要发这个音,稍微降低下巴,放松嘴唇,呈半合状。
J j 要发好这个音,舌头中部贴住硬腭,完全阻止气流,然后突然释放气流,声带振动发声。
K k 要发好这个音,把舌后部贴住软腭,完全停止气流,然后释放气流,但不要让它发声。
L l 要发好这个音,舌头向上卷曲,把舌尖紧紧贴住你的上齿龈,声带振动发声。
M m 要发好这个音,闭上双唇,然后声带振动发出m的声音,气流从鼻腔流出。
N n 要发好这个音,舌头贴住硬腭,并且停在那里,声带振动发声,气流从鼻腔流出。
O o 要发好这个音,下巴下垂至上下唇接近全开,保持放松。
P p 要准确地发这个音,上下唇紧紧地在一起,完全停止气流,然后双唇发出砰的一声,并张开,声带不振动。
qu 发kw的音,注意,这是一个不送气音。
R r 要发好这个音,把舌头后缩,不要把舌头碰到口腔中的任何部位,嘴巴呈圆形,并向外突出,声带振动发声。
S s 要发好这个音,把舌头中部贴住硬腭,然后慢慢地释放气流,但不要停止气流,也不要振动声带发声。
T t 发这个音的时候,舌尖贴住硬腭,完全停止气流,然后释放气流,声带不振动发声。
U u 要发好这个音,保持嘴巴稍稍张开,上下唇介于半开和开之间。
V v 要发好这个音,发音方法和f一样,但声带要振动。
W w 要发好这个音,放松舌头,嘴唇呈圆形,稍微抵住牙齿并向后缩,然后声带振动发声。
X x 发音为ks。
Y y 要发好这个音,把舌头变平,与硬腭齐平,但不要让舌头接触硬腭,嘴唇做一个大的微笑状,舌头向前伸,声带振动发声。
Z z 发音方法和s一样,但声带要振动。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肆』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百年育人,德育第一。英语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主要科目,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把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渗透德育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关键词:英语教学与德育渗透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可见,良好的思想品质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不要忘记育人的重要性。如今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宗旨,德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渗透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学好英语知识,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实现育人的宗旨。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科教学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接受了由之带来的相关的信息。如今是信息社会,琳琅满目的信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使英语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深刻挖掘文章的思想内容,仔细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所揭示的哲理,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思考,增长学生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同时,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变静态的书本知识为解决多变的实际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在教学中通过合作互动,不仅发展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德的认识在教师的“润物细无声”中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中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质的目地。那么因素呢?一. 深刻挖掘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我在英语教材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及人物事件的描写,深刻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让学生懂得是非善恶,知道哪些是为社会所崇尚的,哪些是被社会所摒弃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在教授《新目标英语》8A 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时,让学生了解如何提出委婉的要求以及征求许可的句型的同时,引出一个值得学生们关注的话题---作为家庭中的一分子,应该要积极主动地做家务活,教育学生从小应该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又如在教《新目标英语》8B Unit 6时,通过学习山顶中学的学生们以滑冰马拉松赛的形式,为慈善机构募捐的报道后,让学生讨论我们应该为“希望工程”的孩子们做些什么,有的同学说我们应该把平时的零花钱节省下来,捐献给“希望工程”,有的说把自己看过的书籍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同学们受到这篇报道的影响,个个都想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充满着爱。可见英语教学中无处不渗透着思想道德教育。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感,使学生愉快地掌握知识,还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正确引导,从而增强学生对道德品质的理性认识,提高道德意识。二. 把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我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课本中人物的优秀品质,更重要的让学生付诸行动,让学生把德育规范与行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道德意识来规范道德行为,使学生养成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好习惯。例如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多教一些礼貌语言,如学说, Excuse me. I am sorry. Thank a lot. May I do…? What can I do for you? Could you please…? Would you mind…? It doesn’t matter. Glad to help. It’s very kind of you. 等交际用语,不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自觉摒弃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与人交往的水平和能力。通过语言美的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增加交往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的日常用语趋向规范和得体。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4 Giant pandas are in danger! 的报道后,应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职责。人们为得到熊猫的皮,不断捕杀熊猫,农民们为扩大农田而占用熊猫的生存地,以至于大熊猫的数量在减少。动物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差,人类的生活环境也不近人意,我们应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所以我们要齐心协力,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保护环境应从自身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注意个人卫生,爱护公共设施,并互相监督,将起到好的效应。三、榜样示范,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教师是课堂德育的组织者、领导者,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为人师表更应注重的是自己的言行,而不是空洞抽象的说教。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最能打动学生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思想素质高的人,必须知识丰富,善于学习,必须具有号召力,影响力。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以自己的行为规范影响学生,利用自身的情意因素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楷模,给学生示范正确的行动导向。要求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真诚的人,遇上学生问候我微笑应答,学生帮我忙我一定说声“Thank you .”,教学中偶有失误我真诚说声“Sorry .”;要求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自己首先要有忘我的工作态度,在教学中我精神振奋,情绪饱满,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行为感染学生;要求学生热爱学习,自己首先要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我努力参加学历进修、师资培训等继续教育,学习教育理论,不断充实自己,更给学生做出表率。我们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自己心灵的亮点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教育也就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很出色,那么你尽管放心,学生全站在你的一边。”教育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作为人民教师就应自觉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识,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因为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有满意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面是极其宽广的,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只要我们善于挖掘,积极探索,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工作就会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下面就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举一个实例教学内容:1.教材:人教版初中《新目标英语》Book 8B2.内容:Unit 9 SectionB Come to the Hilltop Language School and change your life.教学对象:初二年级(第二学期)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所学的新单词、短语和句型,为实现自如讲英语奠定基础。2. 技能目标:能用英语了解和传递信息,通过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综合运用,培养用英语谈论过去的经历和谈论有关英语学习。3. 情感目标:以学生的某一种经历为依托,学会与别人交往,同时使学生们意识到世界已变成一个地球村,认识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国效力,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案特点:在教学基本步骤中渗透强化思想德育教育。无论在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还是在文化意识、情感态度方面都保证本课目标的实现,同时适当地进行德育渗透,各个环节的活动方式不同,在学生的各种回答中适时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德育点拨。 教案及点评:教学步骤及教育方法 教育理论及点评 The Third Period (第三课时)Step 1 Warming upGreet the students and do some oral work as usual.Revise what has been learned previously. “Have you ever…?”每天开始上课时,师生之间互相问候,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起到了稳定情绪的作用,让学生很快进入到上课状态,为英语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Step 2 Lead-inDo activity 1a and 1b: Ask the Ss whether they like learning English. Students should give simple reasons for their replies. Collect the reasons for learning English on the blackboard.Then students rank the reasons in 1a (1---5)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importance to them. At last the teacher should tell the students that English is a kind of tool like computers which can help us succeed in modern society and it is a bridge between Chinese and the people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With the help of it we can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nd different cultures. 该教学环节从问学生是否喜欢学习英语开始,自然地导入了本课的主题――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教师要及时让学生了解英语是一种像电脑一样的学习工具,英语是架起中国人了解世界人民及了解各国文化的桥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拓宽视野,增强祖国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Step 3 Listening Do activity 2a. Listen to a teacher interviewing a student. They talk about English study. Circle the questions you hear. Then do activity 2b: 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questionnaire in activity 2b. 加强听力训练,为下一步做口语训练做铺垫,教育学生要认真学好英语,为将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做准备,听过会话后,教师要抓住时机,进一步强调英语的重要性,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结合在一起。 Step 4 Pairwork Do activity 2c: Role play. Practice the interview in 2a. Pretend you and your partner are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 in the interview. Role play the interview with your partner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that is true for you and then change the roles. 该环节是在听过上述听力材料后,仿照听力内容做自己的真实会话。通过两两问答,既巩固了所学新知识,提高了学生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又有助于相互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互相合作,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Step 5 Reading Get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newsletters from Mei Shan and David Feng. While reading, find out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 What does Mei Shan do?2. How long has she had the job?3. Why did she want the job?4. How long did she study English?5. What kind of job does David want?6. Has he ever been to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7. How long has he been studying at the school?8. What other job is he thinking of doing?通过阅读两篇来自山顶语言学校通讯报的文章,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树立远大的理想。 Step 6 Writing Students have known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wo students’ school (the HilltopLanguageSchool). Now it’s their turn to write articles about themselves. Before doing the task, the teacher can give some guided questions to the students: Guided questions:1. What kind of job do you want?2. How long have you been studying English?3. When did you start to study English and why?4. What do you like best about studying English? 在阅读来自山顶语言学校通讯报的两篇文章后,教师要教育同学们,要像梅珊和大卫一样,将来要当机组乘务员和导游,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当志愿者,为外国朋友和外国运动员服务,为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做贡献,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Step 7 Homework Write an article with the name “Why to English Study”落实教学内容,把课堂上的听、说、读落实到笔头上,此步骤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教学效果:本课在教学过程中能落实好三维教学目标,在进行德育渗透过程中,也受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所有教学步骤都能按既定的目标顺利完成,其次,在听、说、读、写各个环节中,学生表现出来的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也是毋庸置疑的。值得一提的是第六个步骤的设计,在同学们读完《到山顶语言学校来改变你的命运》的文章后,教师引导同学们做拓展练习,谈论同学们自己的志向。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首都北京举行,要让学生知道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地位也在逐渐提高,被世人所瞩目。正由于中国强大了,奥运会才会在中国召开,这是来之不易的。到那时,五湖四海的朋友将会聚集北京,中国会需要大量的英语人才,所以,现在要让学生们努力学习英语,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到2008年奥运会时为祖国添光彩。培养他们要为祖国争光,做贡献的远大理想。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契机,选择好英语教学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进行有意的教育,使德育在课堂上得到切实的渗透,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伍』 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现在是素质教育时代,它通常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核心,德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渗透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科教学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具有很特别的作用,因为英语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英语教师的工作一方面表现在对学生传授英语知识,重视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对学生品格的培养,力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的作用.
教师在注意并利用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正面影响的同时,必须在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让学生自觉地克服环境因素对英语学习造成的影响,努力学习好英语.教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国家,弘扬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高度责任感.英语作为基础学科更加要重视德育教育,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达到提高教学成绩的目的?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通过课堂教学渗透,言传身教,进行养成教育
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往往从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着手,注重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并能把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德育教育内容自然渗透在教学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很强,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外,还要具备较强的道德品质.在教师为学生树立的所有道德榜样中,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感染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不断的加强道德修养意识,提高道德水平.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优美的语言、得体的行动、高尚的情操能引导学生的审美观;通过自身字迹优美、重难点突出的板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富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感知学生,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与学习习惯,以营造严谨的学习氛围与团结友爱的班风班貌.
二、结合初中教材的特点,挖掘德育素材,寓德于教
英语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其中不少对话、日常用语、阅读文章都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在传授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自然也就渗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完成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任务.另外,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到并确定教材中训练的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以防止德育空泛化.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Unit3Thisismysister.本单元围绕“家庭成员”这一主题展开听、说、读、写等多种教学活动.教学核心是用英语介绍家人和朋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家人及朋友,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描述,介绍家人和了解朋友的家人,增进彼此的了解,建立友谊,从而更好地尊重对方,理解家人.再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Unit4Where’smyschoolbag?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谈论房间里物品的位置,学习材料涉及到物品摆放不整齐、平常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教育孩子不能每件事都要父母帮着做,自己应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初中生在自主认识过程中,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的情况下,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活动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让学生主体本质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也增强了学生对德育的亲身体验,使其留下深刻的记忆.所以应充分挖掘课外时间,开展第二课堂,以增加学生知识面,多方面、多层次渗透德育,如英语兴趣小组、英语角、英语广播、观看一些适用性英语录像等等,让学生在各种气氛和多种情景下接受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例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三、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的人物美
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力量.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努力创造感染的氛围去陶冶学生,让作品所展示的鲜明、真实、感人的形象,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如:“Teachers′Day的教学,通过结合“Women′sDay、Mothers′Day等节日系列活动,要求学生用英语向父母及祖父母(外祖父母)献上祝福,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学以致用,又学会关心身边的人.新目标英语七年级Unit2Isthisyourpencil?其教学内容是“寻找物主”.在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以小组活动方式寻找物品主人和失物招领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团结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既学到了英语知识,又领会了与他人合作的带来的乐趣.
四、课堂生活气氛的道德感染力
教师在课堂生活中,如果采取民主的方式领导学生集体,对待学生,学生将向着情绪稳定、态度友好、具有领导能力等方向发展;如果采取专制的方式领导学生集体,对待学生,容易导致学生情绪紧张、态度冷漠、攻击性强、自治能力差;如果采取放任方式领导学生集体,对待学生,将易于使学生向无组织无纪律方向发展.可见,民主教育的最佳方式,是教师以民主作风对待学生.同样的道理,教育学生平等待人的最好方式是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教育学生关心他人的最有效方式是教师关心学生.教师在课堂生活中对待学生的态度和作风,对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远胜于他们口头上的道德教导的影响.
道德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团结友爱的课堂中,耳濡目染,将团结他人、谅解他人、乐意合作、乐意分享等作为自己道德行为准则.相反,学生长期生活在人际关系不和谐、相互抵触、充满敌意和排他性竞争的课堂气氛中,久而久之,形成的将是自私、狭隘、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相互攻击等破坏性品质.
我们应当遵循英语学科的教育规律,擅于捕捉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贯彻思想品德教育.总之,初中英语教师,应自觉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识,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因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有满意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的.
『陆』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教学的心抄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要保持教学是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课前应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
『柒』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现在是素质教育时代,它通常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核心,德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渗透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科教学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具有很特别的作用,因为英语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英语教师的工作一方面表现在对学生传授英语知识,重视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对学生品格的培养,力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的作用。
教师在注意并利用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正面影响的同时,必须在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让学生自觉地克服环境因素对英语学习造成的影响,努力学习好英语。教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国家,弘扬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高度责任感。英语作为基础学科更加要重视德育教育,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达到提高教学成绩的目的? 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通过课堂教学渗透,言传身教,进行养成教育
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往往从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着手,注重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并能把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德育教育内容自然渗透在教学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很强,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外,还要具备较强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