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语写作中的过程写作法有哪些
1.(失去生命)die:
dieofillness;
病死
beattodeath;
打死
Hediedplacidly.
他平静地死去。
Hediedin33B.C.
他死于公元前33年。
Shediedfromacutepneumonia.
她死于急性肺炎。
1.(不顾生命;拼死)tothedeath:
fighttothedeath
死战
2.(达到极点)extremely;todeath:
beextremelyhappy;
高兴死了
beparchedwiththirst;bedyingforadrink;
渴得要死
betiredtodeath;bedog-tired;
累死了
terriblysalty;
死咸
muchtoosweet;
甜死了
adeathlystillness;
死一般寂静
Oh,I'mdyingoflaughing.
啊,笑死我啦!
3.(不可调和的)implacable;deadly:
swornenemy
死对头
4.(固定;死板;不活动)fixed;rigid;inflexible:
arigidrule;
死规矩
lifelessdogma;
死教条
Thewindowhasbeennailedfast.
窗户钉死了。
5.(不能通过)impassable;closed
⑵ 英语翻译 这几个词怎么翻啊 倒叙的写作手法 为后文作了铺垫
倒叙的写来作手源法 the flashback writing method
历史厚重感 the massiness of the history
为后文作了铺垫 make preparation for subsequent text
⑶ 关于英语学习用分类法写作 汉语即可
分类法
在阐述某一概念的段落中,常用分类法。通过对概念中所包括的事物进行分门别类,分别加以叙述,使读者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如:
Ever since humans have lived on the earth, they have made use of various forms of communication. Generally, this expression of thoughts and feelings has been in the form of oral speech. When there is a language barrier, communication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sign language in which motions stand for letters, words and ideas. Tourists and the people unable to hear or speak have had to resort to this form of expression. Many of these symbols of whole words are very vivid and exact and can be used internationally; spelling, however, cannot. Body language transmits ideas or thoughts by certain actions, either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A nod signifies approval, while shaking the head indicates a negative reaction. Other forms of nonlinguistic language can be found in signal flags, Morse code, and picture signs.
在该段中为了说明topic sentence中的 "various forms of communication",作者将其分为oral speech, sign language, body language及other forms of nonlinguistic language,并逐加阐述。
采用这种方法的段落并没有标志突出的连接词,所述各项均为平行并列关系,所以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⑷ 如何用过程性写作的方法进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创造一个快乐、高效的英语写作课堂,一直是广大英语教师所关注的问题。过程性写作教学流程分四阶段:写前准备阶段(prewriting),写作阶段(composing/drafting),修改阶段(revising),编辑阶段(editing)。
(一)写前准备阶段(pre-writing)
这个过程有时伴随着阅读资料和调查人物及分组讨论的活动,作者要对题目进行探索,调动自己原有知识并认识自己的缺口和不足, 从而吸纳新的知识,从而在活动中深化主题,聚集素材,打好腹稿,为下一步写作做好准备。此阶段通常分两步进行,即“热身活动”与阅读欣赏范文活动。
1.“热身活动”。
“热身”时,师可采取一些激活学生思维的策略与技巧,在知识和情意上为学生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集束法(clustering)、快速自由写作法(rapid freewriting)、“5W1H”提问法(questioning)等。
(1)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 即全体组员将所有与主题(topic)相关的观点和盘托出, 不必考虑流露出的思想正误与否。先从具体、熟悉的信息源入手,然后转向抽象、陌生的信息源。如: 要让学生写Should students beallowed to use mobile phone? 可以让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讨论what can mobile phone do for you?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下一步的写作训练理清思路,列出提纲。
(2)快速自由写作
要求每位学生在一两分钟内自由而快速地写下与主题有关的单词和短语。对时间加以限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的大脑快速运转和思维。如:让学生介绍一个熟悉的人。可以问:Who do you like to writeabout? What do you like to write about? 要求每位学生在一两分钟内自由而快速地写下与这个人物介绍有关的单词和短语。比如hobby,appearance,personality,habits 等,并能够就每个方面写一两句,并给以及时的鼓励。
(3)集束法
即以主题为主轴, 将与之相关的词汇缀集在一起。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因为“可视词汇”可以刺激学生的“联想流”,这对那些有话说不出的学生来说极为奏效。如:让学生写school rules,可以以school rules 为主轴来提供与之相关的词汇。比如:school uniform,in class,homework,in the library,classmates,然后让学生由单词联想相关的规则。
(4)“5W1H”提问法
即要求学生根据主题就who,what,where,when,why,how 等进行提问。问题的大小详略视需要而定,不能千篇一律。如:让学生an unforgettabletrip 就可以围绕这么五个问题:Who did you gowith? What did you do there? Where did you go?When did leave? Why did you go there? How did you go there? 让学生把这些问题串在一起就是一篇短文。
除了以上所述四种技巧外,还可借助多媒体(如印刷物、电脑、录像和影视)、人物专访、谈话、考察和问卷等手段搜集素材。如果在写作前准备阶段给学生提供较多获取信息或材料的途径,他们就会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阅读欣赏范文。
先读后写,为发挥“范文”的“示范”作用,不能满足于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一般掌握,而是要深入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以及谋篇布局,写作手法和技巧。然后让学生运用范文的框架,写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
(二)写作阶段
写作阶段是学生独立把自己的思想用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过程。教师最好结合课堂活动和具体的写作话题,当堂找出写作的切人点,列出提纲。若有可能可即时进行口头作文。另外,还要提醒学生需注意的问题,为其提供必要的语言素材。例如,教师可针对本次写作的具体内容,给出一些相关词汇(如:写作常见的表示启、承、转、合的习惯用语和套话)并配合图片和示例。这样,在实施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信手拈来的成就感。
(三)修改阶段
1.自我纠错:制定基本批改标准
在一开始让学生写短文,就制定评分标准,并让学生熟知这个标准:①作文长度100-120单词;②作文结构:是否有开头与结尾;③作文内容;是否覆盖所有要求的要点;④语言表达:是否运用丰富的词汇与句型结构;⑤语法:是否有语法错误;⑥书写规范:注意拼写、大小写符号、标点。
比如, 在模仿上述案例中的范文写一篇My favorite school day 的小短文,就可以针对欣赏范文中总结的三点写作特点确定修改的标准: ①是否有主题句;②是否按时间先后顺序写;③是否添加丰富内容的句子。
2.组内互改。
教师轮流与每个小组一起重点讨论一篇文章。分组时宜将好、中、差生混合编排,以便学生互评互学。评价活动中通过对他人文章的评论,强化写作知识,发现他人的长处与不足,便于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3.教师点评。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或黑板选择不同层次代表性的文章或句子当堂点评。点评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找出这篇短文“闪光点”, 打开写作的情感关,再让学生找出文章的欠缺之处。标出精彩的词、句、思想的亮点等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四)编辑阶段(editing)
编辑阶段是写作的最后整理和润色阶段,指学生在多次反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对文稿进行反复修改最终成稿的过程。在此阶段,教师可选择优秀习作打印上作者的名字并利用投影或张贴方式呈现给全体同学,以表示对习作作者的鼓励和为其他同学提供学习借鉴,也可以选择每位学生最好的一句合成一篇范文供大家互相学习参考。
实践证明:“过程写作法”有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阅读以及听说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过程写作法”重视学生的写作过程,鼓励学生在不断地修改练习中进步提高,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过程写作法”将写作过程视为一个循环往复的、复杂的心理认知、思维创造和社会交际过程,符合写作教学的实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⑸ 英语写作法国不同的待客之道
Most of Chinese people are friendly and polite to their visitors.That is,perhaps,the Chinese tradition for Chinese people to treat their friends and guests friendly.Children are taught to be polite a
⑹ 英语写作方法
英语写作方法六大原则:
1. advanced words (高级词汇原则)
2. adverbial advanceed (状语提前原则)
3. phrases preferred (短语优先原则)
4.compound sentence, composite sentence and sentence of special kind (并列句、复合句和特殊句式原则)
5. long and short sentences alternately (长短句交替原则)
6. passages in paragraphs(短文分段分层原则)
高分作文的五大特性
1. sense of order (条理性: 段落完整,层次分明)
2. accuracy (准确性: 语法准确,用词精当)
3. fluency (流畅性: 层次清晰,行文连贯)
4. conciseness & variety (简洁、多样性: 语言简洁,不重复)
5. ideological content (思想性: 文章立意高,表达个人观点内容积极向上)
过渡词的使用
过渡词是一种关系指引词,一般由副词或起副词作用的短语承担。此外,代词、连词、上下文的近义词等也可作过渡词。过渡词犹如“桥梁”,在文章中发挥着连接上下文的作用,学会恰当地运用过渡词会使文章结构紧凑,启、承、转、合,过渡自然,融会贯通,连成一体。
1、根据意思和作用的不同,过渡词可以分为以下十六类:
(1)表并列关系的过渡词:
and, also, as well, as well as, or, too, not only…but also, both … and, either … or, neither…nor等。
(2)表递进关系的过渡词:
besides, in addition(加之,除……之外), moreover(此外,而且), what’s more, what’s worse等。
(3)表转折对比的过渡词:
but, however, yet, instead,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although, different from, despite, in spite of, whereas, unlike, nevertheless, not only…but also, here…there, years ago…today, this…that, the former…the latter, then…now, the first… whereas the second, once…now, on the one hand … on the other hand, some…others等。
(4)表原因的过渡词:
because, because of, since, as, for, now that, thanks to, e to(由于), for this reason, owing to, as far as, considering that, seeing that等。
(5)表结果的过渡词:
so, thus, therefore, as a result, so that, then, thereby, hence, so…that, such…that?, accordingly等。??
(6)表条件的过渡词:
if, unless, on condition that, as/so long as等。
(7)表时间的过渡词:
when, while, after, before, until, as soon as, later, afterwards, soon, lately, recently, since, from then on,? eventually, in the meantime, then, suddenly, at the same time, next, early this morning / year / century, after a while, in a few days, now, presently, finally, at last, all of a sudden, form now on, at present, immediately, the moment等。
(8)表特定的顺序关系的过渡词:
first, firstly, second, secondly, third, thirdly, above all, first of all, then, next, finally, in the end, at last, afterward(s)(后来), meanwhile(几乎同时), thereafter(在那以后), last, finally, eventually(终于)等。
(9)表换一种方式表达的过渡词:
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 to put it another way等。
(10)表进行举例说明的过渡词:
for instance, for example, take … as an example, namely, such as, like, 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 that is等。
(11)表陈述事实的过渡词:
in fact, actually, as a matter of fact, to tell you the truth等。
(12)表强调的过渡词:
certainly, indeed, above all, surely, most important, in fact, no doubt, without any doubt, truly, obviously, of course, actually, as a matter of fact, chiefly, especially, primarily, in particular, undoubtedly, absolutely等。
(13)表比较、对比的过渡词:
like, unlike, in the same way, similarly, be similar to, rather than, on the contrary, by contrast, on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otherwise 等。
(14)表目的的过渡词:
for this reason, for this purpose, so that, in order to, so as to等。
(15)表总结的过渡词:
in a word(总之,简言之), in general, in short(总之), above all, after all, generally speaking, to sum up, finally, in conclusion, to conclude, at last, in summary, on the whole等。
(16)表增补的过渡词:in addition, furthermore, again, also, besides, moreover, what’s more, similarly, next, finally 等。
2、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由过渡词来完成,在修辞中称为启、承、转、合。“启”就是开头, “承”是承接,“转”是转折,“合”是综合或总结。
(1) “启”。
用于表示“启”的过渡词或过渡性的语句通常用在段落或文章的开头:
过渡词: first, first of all, at first, in the first place, firstly, to being with, to start with, recently, now, at present, in recent years, in general, generally speaking, at present, lately, currently,
过渡句:It is often said that…,
As the proverb says…,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It is clear/obvious that…,
Many people often ask …
(2) “承”。
表示“承”的过渡词或过渡性的语句通常用在段落中的第一个扩展句中:
过渡词: second, similarly, in addition, besides, then, furthermore, moreover, what is more, what
is worse,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certainly, surely, obviously, in other words, especially, particularly, in particular, indeed, still, third, truly, in fact, at the same time, no doubt,
过渡句:It is true that…,
Everybody knows that…,
It can be easily proved that…,
No one can deny that…
The reason why …is that …,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o take…for an example (instance) …,
We know that…,
What is more serious is that…
(3)“转”。
用于“转”的过渡词或过渡性的语句通常用在段落中的第二个扩展句中:
过渡词:but,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in contrast, in any case, at any rate(无论如何), nevertheless(虽然如此), otherwise, or, or else, while, whereas, but, despite, inspite of ..., yet, instead,
过渡句:I do not believe that…,
Perhaps you’ll ask why…
This may be true, but we still have a problem with regard to…,
Though we are in basic agreement with …, yet differences will be found,
That’s why i feel that…
(4) “合”。
用于“合”的过渡词或过渡性的语句通常用在段落的结论句或文章的结论段中:
过渡词: in a word, in general, in short, above all, after all, generally speaking,to sum up, finally, in conclusion, at last, in summary, therefore, as a result, above all, thus,after all(毕竟), eventually, hence, in short, in conclusion, in a word, in sum(总之), on the whole(就整体而言), to sum up
过渡句:From this point of view …
On account of this we can find that …
The result is dependent on …
Thus, this is the reason why we must…
长短句结合
(1)句子既要生动,又要简明扼要。
(2)在写作中应避免使用相同长度的相同句型,而应注意句式的变化,如长短句结合,简单句、复杂句和复合句并用,还可以使用简化句等,一些较复杂的结构如独立结构,分词结构等也可以使用。
(3)可以使用一些特殊句式,如强调句、感叹句、倒装句等,增强语句的表现力,以增加文章“亮点”。强烈建议:在文章第一段(开头)用一长一短,且先长后短;在文章主体部分,要先用一个短句解释主要意思,然后在阐述几个要点的时候采用先短后长的句群形式,定会让主体部分妙笔生辉!文章结尾一般用一长一短就可以了。(这是我上初中时英语老师给我的,帮助了我,希望也能帮助你。。)
⑺ 请问英语写作中,常用的八种写作手法是哪八种,除了列举法,举例法,还有什么方法
列举法和举例法(Listing and Exemplification)
叙述法(Narration)
因果法(Cause and Effect)
类比一对版比法(Comparison and Contrast)
分类法(Classification)
定义权法(Definition)
⑻ 英语作文的写作方法及技巧
您好!
一般应做到
内容切题:不能走题、偏题
表达清楚:要让别人知道你想说什么,不要用你认为能看懂的汉语式英文句子
意义连贯:中英文化差异造成思维方式和文字表述方式的不同,英文表述更注重事实,所以写英语作文不要过多的进行心理、环境描写,120个字的作文结构要缜密,理由和例子要简洁有力,说明问题,不要东拉西扯。
句法多变:为避免文章平淡、呆板,可使用不同的句式:强调句、倒装句、否定句等等
语言正确:不要犯低级的语法错误
英语作文其实不难,如果你的英语底子不好,不太擅长使用比较复杂的语法,词汇量也比较有限的话。建议用最简单的句子表达意思,句式越简单越好,能表达意思就好,一些生辟的单词如果不会不需要直译,可以用些词组。能表达意思就好,如果不会用用多了反而容易出错,平时作业时可以慢慢积累,可以试着用些当作练习,考试时就不必了,原因就不多说了。我觉得要写好英语作文还是平时多积累些,加上一些练习,比如平时可以多看些英语美文,如果有时间也可以刻意记些,时间长了语感自然就出来了,考试时有可能不知不觉的就闪出了平时的记忆。
多用连接词!
递进型:besides
;what's
more
;let
alone解释型:that
is
(to
say);in
other
words转折型:however;but;yet;otherwise列举型:for
example;such
as
;on
the
other
hand因果型:since;therefore;as
a
result并列型:and;or;also;as
well
as总结型:in
a
word
;in
short;
on
the
whole;in
conclusion见解型:in
my
opinion;speaking;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祝您成功
⑼ 关于英文写作中模仿的方法
还可以参考这个网页。
我们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坚持以知识为指导,以范文为借鉴,以能力综合为重点,坚持知识、范文、习作相结合,注重抓好范文这个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模仿环节。我们认为:首先,我们所说的模仿不是片断的,而是完整的模仿,是使范文在学生大脑里形成一个完整鲜明的印象,以便作为模仿写作的具体榜样。其次我们所说的模仿是符合英语写作教学本身的发展规律。高中的英语写作教学主要是短文和专门文体训练,其模仿包括从文章样式到立意、选材、结构及表现手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较高层次的。根据不同文体和题材,“以例示人”进行训练,其效率将会是快速的。第三模仿符合高中生培养对象的实际需要。那一定会受到社会的欢迎,我们的写作教学也将被证明是成功的。例如: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写作“快乐的一天”(Ahappyday),我们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范文例如:“我的美国之旅”(MyjourneyofAmerica)等类似的记叙文。通过模仿“我的美国之旅”(MyjourneyofAmerica)等类似的记叙文学生就会明白“快乐的一天”(Ahappyday)是记叙文,而且能模仿到整个文章的框架结构,以及一些承上启下的常见短语等等。而且在立意上学生可能会通过模仿产生创新的地方,在表现手法上也可能会各有不同,当然这就需要一个长期的模仿过程,是不能过急的。
三、模仿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1在写作中要善于抓住模仿的转化功能
模仿不是抄袭,关键是要抓住模仿的转化功能。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善学者,得鱼忘鉴;不善学者,刻舟求剑。”我们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如何教会学生进行模仿借鉴,并在模仿借鉴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先得“规摹变化之诀”,然后才有“化腐为新之功”。因此,正确运用模仿,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首先要创造模仿的前提,掌握模仿的步骤和方法。模仿的前提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写作知识和一定的表象储存,使他们对自己所写的文章占有较充分的材料,对主题和体裁也有较明确的确定。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模仿才能得以施行。因此,写作教学中有必要逐步介绍并让
学生掌握基本写作知识,即从标点符号的使用,到连词造句、造句成段、连段成章及写作技巧等,还要认识和识别不同文体和体裁的短文,并了解它们的基本特
征和模式。
我们运用模仿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是:首先,精心挑选不同体裁和题目的范文,并确定模仿的内容、形式及类别。好的范文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某一篇作文该写什么和怎么写,这比对学生作反复解释都还要清楚得多。一般同一体裁的题目提供两篇以上的范文,让学生懂得即使是同一现象,也能有不同形式的描绘,以激励他们独立思考,进一步培养独立写作的能力。其次,充分理解范文。模仿以理解为基础,同时加速理解到使用的过程。我们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一般地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详细地介绍范文的体裁、写作手法和技巧、它的主题思想、情节发展顺序或关系等,教会学生对范文充分理解和体会,从而把握其中的思想脉络、构造网络及写作技巧,并不断从范文中得到启发,产生创造的欲望。“范文启发”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第三,加强模仿训练。主要办法是“一对一”模仿写作,熟记多练。一般计划是:一个星期安排一个题材、一至二篇范文,先教师课堂讲解,然后学生课堂上或课外模仿范文写短文,这中间,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教师课外批阅学生习作,最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评,挑选优秀习作张贴出来作示范,供学生欣赏学习,对差的习作,一般个别指导,安排重写。通常,写作教师可以在每星期安排一种类型的写作,数量在3-6篇不等,根据不同的要求来制定。比如在一个星期中指定要求写说明文,就可以定很多不同的题目,比如:我的母亲(Mymother),我的朋友(Myfriend)等等,象这种类型的范文特别容易找,所以可以给出很多的范文,首先应该使学生懂得在同一种说明文中也可以有不同形式的描绘,比如在描绘母亲时,可以写母亲的勤劳也可以写母亲的慈祥等等,在技巧运用中既可以使用事例(example)也可以使用抒情(expressone’semotion)等等。其次应该让学生多多甚至多背诵有利于写作的范文,这样才能做到烂熟于心,并最后融会贯通。最后老师应该在范文的模仿过程中时刻指出学生的不足,指出是哪里不足,应该怎样模仿、怎样修改。
2.2培养模仿思维,提高模仿质量
人们常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写作?一种回答是学生需要学习写作(learningtowrite),另一种回答是学生需要通过写作来学习(writingtolearn)"对许多教师来说,后者已经取代了前者,他们认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努力发现意义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写作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认识,发现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模仿思维也要靠长期的努力发现,在熟悉原有模板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更新、更合适的模板来应用于写作,在写作中应用模板而又高于模板,用心磨合,大胆取舍,提高模板质量,培养模仿思维。模仿写作也是英文写作的一种有效途径,模仿思维的培养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种有益补充。也许有人会认为模仿只是承袭别人的旧说,不会带来进步和提高,这是低级模仿才会有的情况,只有我们形成模仿的思维,真正抓住模仿的精髓,才能避免走上形式主义的岔路,做到高级的模仿。
2.3谈“模写”训练
模写主要训练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它们是框架模写、结构模写、表达法模写和短语模写。框架模写是指对文章的整体布置进行模仿,但在作这一模仿前,学生应首先确定文章的体裁,假定一篇文章的题目是“HowtolearnEnglish”从题目上判断,这是一篇说明文体裁的文章,全文的中心是“How”文章共分三大部分,即:引言(Introctorypart)、主体(Body)、结论(Conclusion)。在引言部分,作者应以开门见山的风格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的观点并推出解决问题应具有的方法,进入文章主体时,作者以置主题句(TopicSentence)于段落开头的形式,从时间到空间,从简入繁,以适当的事例来推进作者对所列举方法的阐述,在结尾部分即结论部分,作者以再陈述的手法形成首尾呼应,再一次点题。了解这几点之后,当我们着手写这篇文章时,我们可模仿教材上说明文的框架,这种框架模写能确保文章扣题、主题鲜明、层次分明、逻辑性和说明力度强。结构模写(Imitatingofstructure)结构模写是指对句子各部分如何形成一体的方法模写,这里的结构主要指文章的篇章结构,篇章结构可分为线性结构(LinearStructure)和层次结构(HieraticalStructure),句子之间在意义上无主从关系,而是直线发展的线性结构,日常对话通常是一种线性结构,而层次结构则指句子之间在意义上有一种主从关系,主题句和辅助句(supportingsentence)的关系就是一种语义上的主从关系。所以同学们在模写训练过程中无论是框架、结构、表达法还是短语都应该先思考,先找出模写的对象,之后才合适地模写,而不能模的文不对题。而且在模写过程中应用脑模写而不是用手模写。真正做到模写一次学会一种方法。这样才能使模写训练得到一定的效果。否则也只是做无用功。
结语:
模仿写作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国内外语言习得和二语习得研究也表明模仿在语言习得中的功能,包括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适当使用模仿对提高英语的各项技能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指导的模仿写作训练还可以弥补学生平时写作训练时量的不足。模仿写作由于有范例的制约作用,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母语思维习惯的干扰。学生可以随时从范例中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这样就可以帮助他们越过翻译那道障碍,直接用英语思维作写,在用英语组织自己思想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范例的分析和模仿,学生不仅会很快掌握英语文章的思维模式,还会较为牢固地掌握文中涉及到的语言知识,特别是词语的搭配习惯。因为实践运用是最强化的记忆。在应用中记单词比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通过模仿写作熟悉了英语文章的结构模式和展开方式,掌握这一点也能提高阅读能力。再难的文章只要掌握其文体特点,也能理清思路,抓住文章要点。当然,模仿写作也有其局限性。其中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模仿和抄袭的区别。模仿绝不是抄袭。抄袭是不加分析地照搬别人的东西,特别是内容,并当作是自己的东西以获取某种利益。抄袭是一种欺骗行为。模仿则是一种学习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某种技能。外语学习中的模仿写作是为了跨越不同语种之间的思维和其表达方式的障碍,达到掌握另外一门语言的目的。两者的出发点的目的截然不同,学生模仿的只是一种风格,一种表达方式。即使有时学生会照搬范例的原句,只要用得恰当,仍不失为一种学习方式,和整段照抄不可等同起来。
总之,模仿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而实现正确模仿写作教学主要靠我们广大的英语教师。所以整个模仿写作过程应该由我们的英语教师来控制,做到适当、适度原则。
⑽ 如何把英语语法运用到写作中
语法有很多种啊,孩子~
至于如何运用,可以说,在写作中你的每一句话都内包含了语法容,比如说:I am a student...当中就有语法,我觉得你的意思应该是,运用那些较为难的从句语法吧?
我来告诉你,从句要是运用好了,你的作文会非常漂亮,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最好先把自己认为很好的句子的中文想好,在翻译成英文时加入短语,最后整理时态,这样不仅保证句子的质量,又避免了许多由于马虎出的错误。。。希望我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