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前言(一)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意义作文是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之一,也是最能体现语文水平、能力的板块,作文教学能否成功,决定着整体语文教学的成败。同时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也在整个在作文教学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兴趣被激发,学生就会对写作产生强烈的欲望,并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曾指出:“那些对学习有兴趣、能主动学习的学生会比那些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愿学习的学生,学习得更好,学习得更快。”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就这一问题,阐述些个人的见解。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1、兴趣兴趣指兴致,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解释为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二、兴趣的培养在写作中的作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同样,要想在语文中的写作中有所提高,做出成效,就必须先要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兴趣有了,写作的动力也就随之而来,学生才会文思如泉涌。三、培养学生在写作方面兴趣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阅读,唤起兴趣。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我们身边写作教学的最好材料。对于这些美文、片段,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等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一篇好文章,单单让学生去背这些美文、片段还不够,还要扩大他们知识面,引导他们在课外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等,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二)引导学生观察,丰富写作素材。有一位作家说:“不必给你种子,你有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是你作文的种子;不必给你土壤,你有自己的生活积累,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是你作文的土壤。”大纲也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所谓“内容”就是素材。要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生活,让他们将生活中的趣闻一一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生活”,写作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是学生写作无从下笔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写作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作文做好“开源”工作。我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让同学们讲讲他们小时候是怎么玩的。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说:“我们玩的样数多着呢,捕蝴蝶、掏鸟蛋、捉螃蟹、钓鱼……”我微笑地听着同学的叙述,开心地看着同学们那兴奋的笑脸。最后我说:“既然我们有这么美好的回忆,何不用笔把它写下来呢?咱们今天的作业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结果这次作文学生都写得很成功。(三)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有人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个导演,用他那渗透情感的语言,用他那富于激情的动作,将“演员”带入预想的境界。也有人说:“语文教师应该像一个演员,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我认为都有道理,语文老师既像个导演,创设合理的情景,将学生带入其中;又像个演员,将自己的情感示范性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受到感染。在一节要求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课上,我烦恼着如何去教学生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正好学校举行了拔河比赛,我们班二战二败,非常沮丧,我就抓住这件事情先自己谈谈比赛的感受,营造一种“论战”的氛围,接着让参赛的同学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和想法,再让旁观的同学说说从比赛中看到的问题。大家侃侃而谈,整个班级融入了讨论“拔河比赛感受”的情境中,接着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所谈的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从作文情况反映,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由此可见,提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必须要制造一些适合的情境和气氛。(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古人说:“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偏不下手者。”这句话指的是为文时要有新意,要别出心裁。只有多角度、多形式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提高他们的作文素质。在我们现今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往往就是陷入了“一成不变”的写作手法里,才会显到枯燥乏味,没有写作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同样的事物中发现不同的“新鲜点”或让学生去发掘不一样的写作素材,都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再写作文时,就不会再唉声叹气了。 (五)作文互改,提高能力。我认为,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学生作文互批互改,必须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地读,找出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不好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就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受到启发,让自己的水平得到提高;同样,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吸取到教训。众多的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互相评改作文会使他们逐渐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也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日久天长,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了。 (六)及时、积极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在作文教学中,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不要对每一篇文章都求全责备,要善于发掘学生的作文里的“闪光点”,哪怕用正确了一些标点符号,一个成语,一句修辞,也要给他们适当的鼓励。而且,教师也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提高学生的“闪光点”的层次,不要让他原地踏步,要把鼓励的“苹果”挂在跳起来也只有跳起来才可以摘到的高度。对于一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我们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提出稍微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作文课后,老师还可以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让学生当堂读出或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也可以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总而言之,要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无数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如何,能培养起学生写作的兴趣,能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都会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1] 刘卫华..吉林教育,2009(32)[2] 付蓉.让每个学生都乐于表达——.教育革新,2008(04)[3] 张永华.创设写作氛围,培养写作兴趣.成才之路,2007(11)[4]王金良.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5]王云.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2004[6]苗承恩.培养中学生写作兴趣的理论与对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3
Ⅱ 如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由于小学生在写作时,读书少,写作经验不足,所以写起作文来,一般都会遇到种种困难。长期以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费时费力,收效甚微,因此如何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小学语文老师经常探讨的问题。现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作文教学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小学生普遍感到写作困难,甚至有的学生谈“文”色变,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厌恶写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如果老师不及时引导学生,那么作文教学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应清除学生写作文时的畏难情绪,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乐于写,勤于写,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物,写自己最深、最真的感受,让他们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这精彩的世界,以此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比如在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篇作文之前,我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如:举行跳绳和拔河比赛等。写作时,先在班上进行口头训练,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把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让他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讲出来,以此消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书面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作文,写作兴趣随之而来。
因此在实践性活动中应以活动本身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为学生提供信息,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就掌握了写作材料的过程。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发挥主动性越投入,占有的材料就越多,对客观事物才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也才有可能写的具体。
二、做好写作前的积累工作
1、词语的积累
写好一片文章最基本的是要掌握大量的词语。否则写作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源”与“本”,即丰富多彩的词语积累。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词语的基础上,才能写出自己要说的话来。教师要加强词语教学,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学会将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进行字词句的教学,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积累词语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用。如无论是语文课本还是课外读物,我都要求他们把学过或读过的优美词句抄写在笔记本上,汇成语句集锦,由他们自己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讨论其意义和用法,逐步掌握并学以致用。对于学生词语积累这项工作我坚持天天检查,并在全班内进行评比交流。通过日积月累,学生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
2、素材的积累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慧的主要能源。”素材的积累需要训练学生平时认真观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学生学会了观察,在观察中积累素材,写作文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通过写日记,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日记的写作格式、选择日记的内容等,指导学生写简短的日记,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样学生就能经常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认真地分析、判断自己的所见所闻,然后将自己的所观、所感、所想写成日记。从而不断地积累素材,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因此在平时我特别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要求他们每天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都可以写成日记,为以后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开始时,我并不限制日记的内容和字数的多少,表达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抄几则格言;记一段妙语;写一件趣事;描写一处景物;可以洋洋千行,也可以寥寥几语,但是必须做到每天检查和批改。在交来的日记中,有不少佳句,但也有的像流水账,马虎应付,但不管怎样,只要学生动笔就给予鼓励,勤写就是一个进步。这样学生们就由老师统一要求写逐渐养成了自觉写的良好习惯,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消除了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通过多年的尝试,我发现学生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在不断增强,由此可见,写日记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增加阅读量,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写是不能与读分开的,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肯定不会提高,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教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本校学生大多数是从宁夏南部山区吊庄移民过来的,学生知识面狭小,家庭条件又差,基本没有什么课外读物。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紧抓教材,以教材内容为突破口进行作文教学。小学生作文大多以记叙文为主,在教学中我首先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理解课文,培养学生有条理、有层次的叙事能力。例如,《人物描写一组》这一课,我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学习:作者是抓住人物的什么来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当加以点拨,并参照课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动笔写《一个熟悉的人》运用课文中的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学生情绪高涨,写出的作文也能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了导航的作用,但它毕竟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能读到更多的课外读物,我的做法是:首先,每周周末到市图书馆为学生借一些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多读此类对作文指导有益的书籍,并倡导他们互换彼此的课外读物,达到资源共享;其次,每个学期都精心设计好“班级图书角”,为学生订阅读《小学生作文选刊》《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创新作文》等,并号召学生踊跃捐书。除此之外,还与其他班级友好合作,定期交换课外读物。平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阅读课外读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课外阅读材料中,既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文字,又从中学到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在作文课中,针对有代表性的优秀文章,我组织全班学生阅读交流并写出读后感,而且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享受进步、收获的喜悦。
四、教授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
学生写好作文还有一些重要方法,如多观察、多体验、多写、多说等。这些方法都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实际观察与生活体验是获取一切知识的门户,也是学生直接运用感官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的重要途径。教师指导学生实际观察、体验生活中的点滴情趣是培养与训练他们写作基本功的重要方法,这一训练应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生通过处处观察和体验周围生活的人、事、物,将会得到许多作文的好材料,也将会把文章写得更生动、更细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各种动植物,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学生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和亲身体验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真正体会到了写作的无穷乐趣。
多说多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以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多说多写。写是积累,说是提高,只有说与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要达到多说的目的,首先培养学生敢说、爱说的能力,克服胆小怕事的性格。我的具体做法是:通过每堂语文课的说话训练让优等生说出读过的文章主要内容以及自己的感受等;中等生可以说出文章中的精彩片断、优美词句等;后进生则不同,他们只要能说出几个好词佳句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其次鼓励学生写好日记,写出身边发生的事,记录文章中自己认为有意义或优美的语段,写出读后感或观后感。这样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促使学生养成了爱写的习惯。
五、传授学生一定的作文知识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作文要求也随之不断的提高。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除了多读多写,还应掌握一定的作文知识。这方面的训练我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的。一是每两周一期的黑板报。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每期的板报内容都能熟读背诵,因此我以板报的形式安排了一定的作文知识,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学生。二是通过组织的阅读课借助阅读的文章向学生教授作文知识。小学生最常见的是记叙文,而记叙文又分为记事和记人。这两类文章小学生都应掌握其写法。于是,利用阅读课,我提供了几篇典型的记叙文,如《这件事真令我难忘》,《一个我最敬佩的人》等。经过一段时间,学生逐步懂得记人、记事的方法。但问题又来了,文章写的不具体,不生动,人物性格不鲜明。为此,结合学生的作文写作实际,开展《怎样使文章写具体》、《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来写》等专题供学生讨论和交流。这样一来,例文加讲解,学生作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
六、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
作文交上来后,我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地批改。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常用一些激励性的评语,把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如别致的题目,好的开头和结尾,一个精彩的词句等,都给予肯定的赞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对写作的信心。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等等,用上固定的修改符号给学生标出来,让学生自己修改,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批改过程中,认真推荐出本班的“代表作”以供其他学生学习和借鉴。
批改结束,及时讲评。讲评分为简评和详评两种。简评部分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委婉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方案。详评班里的“代表作”,我引导学生讨论,说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修改?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达到取长补短、以优带差、共同提高的目的。
作文教学无固定的模式,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也非一朝一夕可造就的。只有循序渐进、大胆改革创新,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Ⅲ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写作兴趣
中学生生对写作文很怕,尤其是一提起写英语作文就唉声叹气。消除学生的作文专畏难情属绪,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可以让学生轻松地写好英语作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学生的写作兴趣需要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剩余761字)
Ⅳ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
多阅读是学生增加接触英语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回一种途径,同时也是答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强语感、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一种好方法,有利于促进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在阅读训练中,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指导阅读方法,分析文章结构、中心思想、段落中心句、写作方法等,帮助学生掌握各类文章的结构及写作方法。二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通过推敲优秀的文章来学会写作方法和选词用词;通过大量的泛读来吸取信息量,扩大词汇量。三要扩大阅读量。提供阅读的材料涉及面要广,才能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适应各种题材的写作。
Ⅳ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积累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 纸上得来终觉浅。写作的过程,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紧密版结合的过程。学生害权怕作文,常常是因为没有鲜活的材料可写,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向课外,感受大自然的情趣和奥妙;学感受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领悟人生的意义和真谛。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思维。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触动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拥有了自己的灵魂。
三、合理评价,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 在作文批阅过程中,不仅要合理评价,更要针对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或困惑,给予更多的鼓励,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
Ⅵ 谈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关键性的因素。而我们不少的学生见到作文就感到“头疼”,叫苦连天。他们害怕、讨厌写作文,甚至谈作文色变,更谈不上兴趣了。写出来的作文尽是毛病,结结巴巴,语句不通顺,重点不鲜明等,写好作文的同学已经微乎其微了,对作文感兴趣的更是罕见。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关键性问题,下面就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不断充实生活,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生活是作文的主要源泉。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种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一篇不用笔写出来的文章。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有所见所闻,有所思所感,才能产生作文的念头,正因为这样,学生们才有了写作文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不断充实学生的生活,把他们引入生活,诱发他们在生活中产生“想写”的意识和欲望。 首先,丰富生活,诱导作文。丰富学生生活,使作文教学寓于富有情趣的活动中,为学生写作接通生活的源头,学生就能喜欢作文。如有计划地开展活动,举办讲故事,词语接龙,或者是让学生为妈妈过一个有意义的母亲节,为汶川的小朋友加加油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既受到教育,又积累了素材,更为写作提供了材料。 其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就是多样化。”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们好奇的心理特点,大胆地将游戏引入到作文教学之中,学生玩的开心了,印象就颇为深刻,然后把起因、经过、结果写出来就不觉得难了。二、博览群书,培养作文兴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书读得多了,写起来就轻松容易,像有神仙相助。因此,学生只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和他们一起共同多读课外书,然而现在很多学生对打游戏机,看电视非常入迷,但对课外书却不感兴趣。我们知道,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激发培养来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首先,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无穷的水。所以教师自己应该长期坚持饱览群书,利用课外时间把书中优美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讲到高潮时停下来,给学生留一些悬念,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激发他们自己去读书的欲望。 其次,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形成之后,教师要及时引导,使他们体会到生活不难写,作文并非可怕,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1、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为作文准备素材。只是靠不断地积累,但人的记忆力有限,读过的书,时间一长,印象就淡薄了,甚至遗忘的一干二净了。因此,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专门设一本读书笔记,边读边摘抄自己认为有用的内容,并进行分类。通过不断积累,学生就拥有一个小型的知识材料库。读的越多,写的越勤,积累的材料品种就越多,作文的素材就越充足,从而解决了写作时“无米下锅”的问题。 2、借助范文,让学生的作文有话可写,多读可以让学生积累素材,或者产生类比联想,感到有东西可写。常言道见多识广,只有多读才能识广,才能手到拈来。例如,我们在教《第一次真好》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许多个第一次,比一比看谁讲的第一次最感人,最精彩。 3、要写好的作文,离不开广阔的思路,而多读正是拓展学生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之源泉。多读了,准备作文的“米仓”丰富了,选择的空间也就开阔了,写出来的文章就更新颖了。 当然,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要教好学生作文,并非易事,但关键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我认为,“培养阅读兴趣——积累作文素材——借助范文习作”这一流程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Ⅶ 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语文教师很怕教作文,也害怕改作文。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感到头疼,每次作文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所写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感情。后进生更是不会动笔。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然后才能慢慢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那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作文的评改注重激励机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文,首先得让他们对作文产生兴趣。而要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得让他们尝到写作文的甜头,因此,作文评改中的激励机制是最关键的。学生写完作文后,老师要及时进行评改,而且在评改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励机制。即使是学生的作文写得一无是处,你也要能以火眼金睛,找到他的优点之处,并写上几句鼓励、赞扬的话,以提高他们对作文的兴趣。特别是评语要注意使用激励机制,这样学生才会对作文产生兴趣,他们才会想写作文,而不是怕写作文。我班有几名后进生,起初写的作文字迹潦草,狗屁不通,根本就不知道他在写些什么,而且篇幅也极短,完全是应付了事。我并不气恼,认真在文中找到几个字写得端正之处,写上“此处写得好!”“这个字写得真端正!”“这个词用得好!”而且评语我会这样写:“呵呵,真不错哟,能写这么长的作文啦,有进步,如果字再端正一点,少写点错别字,就更好啦!”“不错呀,你的作文有进步啦,继续努力哟,下次你一定会写得更好!”如此一来,下次他们的作文就有很大的进步啦。现在我班的后进生再也不怕写作文啦,如今的作文能够语句通顺、连贯,能将一件事讲清楚啦,这不就是激励机制发挥的作用吗?对于其他的学生同样得讲究激励机制。我鼓励学生互相评改作文,首先找出人家作文是的优秀之处,然后写上激励的话;然后再去文中的错别字、语句不通顺之处,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这样学生才会乐意将自己的作文交给别人修改,同学之间也懂得了鼓励的重要性了。对于那些优秀作文,我让学生抄好或由我打印出来,贴于班级展览角中,让全班同学欣赏,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时写得好的片段、好的句子也可以上展览角。如此一来,后进生的作文也有可能去展示,他们对作文就更有兴趣啦。
Ⅷ 如何激发中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和动机
如何激发中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和动机
【摘 要】动机是英语学习成败的关键,作为英语教师了解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对指导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是笔者通过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英语教学实践,针对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动机所作的粗浅的论述。
【关键词】动机 新课标英语写作
英语写作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写作通常被学生们所忽略,他们把英语写作看成是一种“折磨”,甚至害怕写作,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缺乏英语写作兴趣和动机,因此,我认为如何增进中学生的英语写作积极性即英语写作动机就成了目前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中外语言教育学家们都认为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他们经过调查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因素中,动机占33%、才能占33%、其它占14 %。在英语教学中,动机一直被认为是教学的关键,不仅是听说读写还是语法教学,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动机,教学则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什么是“动机”呢?根据牛津辞典修订本的解释,动机是激励人行动的强大内驱力量,是人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活动。人的任何一种有意识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活动动机。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不例外,它总是在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下进行的,学习动机强烈,学习行为就积极,学习效果就好。学习动机缺失,学习行为消极,学习效果就不好。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写作动力。如果英语作文教学在缺少内动力的情况下进行,学生采取消极、被动、应付的态度是必然的。而真正的写作动力来自于学生主体——真情实感的抒发、表达与交流的欲望,这是生命的本能冲动,是生命活力的释放。《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写作教学的尝试:
一、明确写作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性
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笔者今年担任高三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对于高三学生,除了写作兴趣外,为高考作准备是一个相当清楚的目的。因此大部分学生目标明确、学习自觉、作文练习主动。
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抒发学生心声
学生感兴趣的往往是贴近他们生活的,如熟悉的人物、喜欢的明星、宠物、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理想等。选题越是贴近他们的个人需要和兴趣,他们就越觉得有东西可写。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如有位同学在My Mother中写道:“I think she is the best mother. She takes care of me. She washesclothes for my father and me. She makes our house clean and tidy. When I failin the exam, she never gets angry with me. She likes laughing. She likes doingsports to keep healthy. She has many beautiful clothes and shoes….”文章中,学生对母亲的尊敬、感激与欣赏,已跃然纸上、不言而喻。又如有篇作文题为:假设现在是2015年的春节,你们正在开同学会,每个同学都有了不同的工作和生活,为了大家更好地交流,请想象一下你的情况,向大家介绍自己。同学们有的写自己是教师,有的是医生,有的是作家,有的是旅行家,有的是警察,……有的是NBA的player,还有的是cleaner。有的到了香港,有的住在美国。有的“is the richest inthe world”,也有的“live a hard life and only make800 yuan a month.” 有位同学这样写:“…I have a computer company in Shanghai. I work hard every day and Ihave made a lot of money. I have two sons. I have a beautiful and clever wife.She helps me a lot with my business. I love her and she loves me…”
阅读着这一篇篇饱含同学们理想与憧憬的文章,我为他们的大胆、好奇、浪漫、幻想喝彩。我们的教学不正是要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吗?作文教学可以引领他们进入他们想要的那种生活情境,帮助他们进行对未来美好人生的种种设计,使他们在人生未来的大海里高悬起明灯,使之成为自己航行的目标和动力。
三、注意作文批改方式,保护学生写作积极性
在传统的英语写作评价中,比较注重对英语语法知识、句法结构、表达逻辑等方面的评估。书面表达部分的考查目标在于测试考生的写作能力、语法知识、词汇知识、造句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因此,许多批改后的作文布满了圈圈点点。看到自己辛苦努力的作文不仅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还被老师改得面目全非,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伤害。试想,一个在写作上屡写屡败的学生,哪还有写作的积极性可言?为此,在作文评改中我尝试以下做法:
1、同伴批改。同伴批改指的是学生通过互相阅读同伴的作文,对同伴作文提出修改建议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2人一组,让他们在作文初稿完成后先互评修改,共同讨论,然后再把作文抄到要上交的本子上。同伴批改以检查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为主。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呢?我有时按就近座位把学生分组,有时按号次分,有时按对应组分,有时按男女分,有时让他们自由组合,上交作文时同组的两位同学本子夹在一起上交。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新鲜感,让他们对分组充满期待。而不时变换组合对象,还能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尽管同伴批改还存在着不少缺点,如提出的建议不够全面等,但同伴批改让学习的主体——学生走入了作文评改这一教学过程,每个学生都成了老师,这有助于他们发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学生之间面对面的讨论、互相修改通常比教师批改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深。这样犯重复错误的概率就会减少。同伴批改可以帮助学生内化英语写作要求,提高他们独立评判他人和自己作文的能力。同伴批改使学生形成了一种互相合作的氛围,学生互相合作、互相探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伴批改还能减轻老师的工作量。
2、教师评价。学生的写作应该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互协助,相互作用的过程。作文评价不仅仅是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作文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的理念,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把评价定位在激励学生的进步上。如果教师的评价给学生以理解和激励,学生的作文就成为一种真实的写作,使学生处于觉醒之中的自我意识得到体现;教师也会在学生积极而真实的写作中体悟到教育的生命性价值。所以评价学生作文时,不应把重点放在拼写和语法结构上,而应放在它所表达的思想及表达方式上。
在写作教学中,我把评价语言知识的任务交给了学生的同伴评价。在教师评价时,尽量少触及语法知识,每次语法错误只挑两到三处(有时面对学生作文中的许多错误,要做到这一点很难!)。这样做既节约了教师的批改时间,又使学生有订正的重点(如果学生真把这两三处错误都解决了,长此以往,该是多大的收获啊!),同时还保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觉得自己写得不错,没什么毛病!
在评价学生作文时,笔者努力做到透过作文内容,真正地关注学生日常行为中的情感态度,让学生觉得写作是有价值的交流活动。对每篇作文都尽量找出它的闪光点,给予恰当的表扬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并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希望以后的写作精确与流畅兼具。每一次肯定、欣赏的评价,都是帮助学生挖掘其内动力的最好催化剂。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我还注意使用评语。作文评语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恰当的评语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消除消极情感。评语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表扬式评语,即教师用赞美和鼓励的语言表扬学生不断努力的评语。例如:
Excellent /Great /You did a good job. /Veryimpressive
You’ve made great progress! I’m proud ofyou.
Congratulations! You’ve got it right.
That’s amazing. / I enjoy this sentence./Good description .
(2) 委婉式评语,即教师用委婉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努力保护学生的自尊。例如:
Would you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yourhandwriting ?
How I wish you could spend more time onEnglish!
More details are needed here? An examplewould have made this clearer.
(3)劝勉式评语 指教师用委婉的劝语,劝勉学生努力学习,使学生树立信心,不断进步。例如:
Never lose heart!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success!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四、重视作文讲评,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可以忽视一些语法错误,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不重视英语语言知识。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作文讲评时间,对普遍的语言知识错误进行集体分析订正,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同时,选读一些优秀作品,点评好词好句、好见解,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这样,既表扬了优秀作者,又对其他学生进行了一次情感教化。
作文批改时,我会认真地记下习作较好的学生名单,对于基础较差,而本次作文有进步的同学,也详细记录,在讲评课上,一并在全班面前予以表扬。每次我都会表扬至少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并且特别注意表扬基础弱的同学。常有学生会问:“老师,今天(表扬)有我的名字吗?”这看似简单的一次举动,却能让学生充满期待。为了这一刻,需要他们事先的刻苦努力,精心准备。我认为:表扬比纠错重要,过分的纠错有伤学生自尊,而表扬却能换来他们无穷的写作动力。表扬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五、适当地开展竞赛,诱发写作动机
竞赛是激发学习动机,调动自身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因为竞赛能呼唤起优越感和满足学生受他人承认、赞扬等心理需求,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证明,在竞赛过程中,威信性动机或获得自尊和自我求成的需要更强烈,由于在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大,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要好得多。竞赛的形式要注意采取自己与过去的竞赛、个人之间的竞赛和集体之间的竞赛相结合。例如,学生每次月考成绩超过上一次的,要给予表扬并根据进步的程度分别进行奖励;每次月考后要求学生自己寻找一个略高于自己的竞争对手,并将对手的名字秘密交给老师,以便到时进行鼓励和指导积极归因;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小组之间或个人之间进行限时的竞赛,当场公布名次。在班里造成你追我赶,以赶上或超过对手为最大满足,激起强烈的学习动机。此外,要多开展小组或班级等集体之间的竞赛或自我竞赛,以促使其互相帮助,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共同努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少开展个人之间的竞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优秀”与“落后”,让“落后者”避免产生焦虑或者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其在过去与现在的进步中看到希望、获得动力。然而过于频繁的竞赛或统测,不仅会失去激励作用,反而会制造紧张气氛,使学生产生怯场的心理状态,从而加重学习负担,有损学生身心健康。故采用竞赛必须慎重、适量,注意方式,以强化其正确的学习动机,纠正错误的学习动机。
六、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实践表明,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例如在班级墙报上开设 “Excellent Writing”专栏。每次选出一些优秀文章,让学生抄写到统一的作文纸上,再由教师写上点评,张贴到专栏里,供全班欣赏。等到下一期作文贴上去时,学生把换下来的作品存放到自己的成长档案袋里。对此,学生积极性很高,许多同学希望老师每次都选他的作品张贴。这样“Excellent Writing”专栏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以上是笔者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英语教学实践,对英语学习与动机的激发作了初浅的论述,但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是很复杂的,涉及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社会背景和课堂教学艺术等。因此,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途径也不尽相同,但笔者认为只要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就能激发学习的动机。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潘菽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张冬玉“外语学习motivation刍议”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年第期10
4、徐倩“关于外语学习中动机因素作用的调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年第8期
5、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研究” 《外语界》1998年第3期
Ⅸ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英语写作是英语听和说在写方面的进一步延伸,写作能力的高低最能体现出学生英语综合素质。
然而,英语写作却是大部分学生感到最苦恼的事情,是个大难题。学生往往感到没有思路,无从下手,很多人按照汉语习惯写出汉语式的表达,词不达意,也缺少整体上的谋篇布局,文章结构凌乱,语篇缺少连贯性。
造成学生写作困难或恐惧的原因很多。从老师方面分析,在进行学生语言技能训练时,很多教师都是重视听说读,轻视写作。不少教师将教材中训练写作的部分走走过场,不了了之;老师也很少上写作课,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指导;还有的老师只是让学生背诵范文,从来不分析范文好在哪里,是否还有可改进的地方。老师的这些表现一方面是因为自身教学能力不高,一方面是懒惰,嫌麻烦;还有一方面是写作教学是比较费时的教学环节,而且老师短时间内看不到写作的效果。从学生方面看,一些学生原本英语基础就差,而英语写作是一项综合考查语言知识掌握及运用能力的方式,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之上的,他们连简单的句子都写不好,更何况要完成一篇小作文呢?结果,因为师生双方的原因,学生在思想上也产生了轻视英语写作的想法,也使学生在写作时感到无从下手,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马马虎虎应付了事,久而久之越来越不感兴趣,形成恶性循环。
写作是英语学习和考核的重要部分,也是未来社会中的立足之本,我们没有人能够否决它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要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力争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
一、消除恐惧心理
学生在写作时,担心没东西写和不知如何写就会紧张、害怕,会产生拒绝心理,我们也就很明白为什么每次考试时总会出现不少的写作空白。告诉学生写作不是很难的事情,简单的写作就是简简单单的说话,就是把几个句子放在一起。学生过了心理关,写作时就会有话可说。
二、 紧扣教材,过好基础关
老师必须加强学生对课本中出现的英语基本词汇、习惯用法及语法规则的学习与掌握,为英语写作奠定基础。当然,仅仅掌握一定量的语言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提高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加强写作教学,指导写作技巧
英语写作有许多技巧,如怎样选词、造句,怎样展开段落,各种体裁的英语作文应怎样布局谋篇等。只有对这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加以掌握,才能在英语写作时得心应手。在指导写作技巧方面,我使用的回答问题法对初期的写作培养比较有效。
如对题目为my friend 的写作指导。
我首先创设了如下问题:
1. Who is your friend ?
2. Is your friend a boy or a girl?
3. How old is he/she ?
4. 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 ?
5. Does he/she have any hobbies ?
6. What do you often do with him/her ?
7.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her ?
我先让学生将这些问题答案以完整的句子写下来,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将这些句子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在一起,以及还需要那些词或句子将这些内容串联起来,需要哪些变化等等,之后学生需要在重写一遍定型。
四、 利用教材,加强仿写和改写
教材中选用的都是一些优秀的范例。在教学时,可以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仿写,如把教材中的my friend 如何写成自己真正的my friend,或者写成my sister等;再如,听力教学之后,要求学生把听力内容写成记叙文。在我的课堂中,学生对仿写和改写 很感兴趣。仿写和改写的多了,自己创作的兴趣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五、 培养阅读兴趣
读写不分家。阅读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自然就提高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不止适用于语文上,英语学习上也是一样的。因为读得多了,在写作时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读过的句子,使用其中的修辞和写作方法。老师在阅读课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分析文章如何布局,怎样围绕中心句而写等,这对学生的写作很有帮助。
总之,英文写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训练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老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一定会产生好的写作教学效果。
Ⅹ 我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的
不少学生一遇到作文便叫苦连天,或感到无话可写,或生编硬造,应付了事。使我们的作文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使作文成了学生的包袱。如何让学生从怕写作到爱写作文,从苦恼地作文到快乐地作文?我认为,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推动力。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写作兴趣是学生积极作文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心理保证,它贯穿写作的过程。因此,要重视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我在作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让学生体验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
学生写作文难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可以用来写作的素材。作文的内容来源生活,并用语言问字把生活体验表达出来。要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就必须以他们的学习,生活为起点,为中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去体验生活,丰富他们的感受。为此,我在让学生写作文之前,有目的地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带学生参观访问,组织班会,让学生去野外观察游戏,从而扩展学生视野,培养观察力,想像力和热爱生活,热爱打自然的情感。在作文之前让学生先进行些作材料的选择,如:把学生带入社会,带进自然,让他们走进市场,走进商场,进行一些交往购物的活动。让他们在山坡上,田野里活动。采集,喂蚂蚁,捉蜻蜓。激发生活的情趣,回到课堂,把经过情感说出来,按说的写出来,写出活生生的生活,这才使真正意义的作文。这样也才 激发起作文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写日记积累作文素材
我们周围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但由于我们没有养成观察习惯,没有观察而使很多好的素材从身边溜走。因此,教师要跟据每次习作和练笔的要求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如有一次,我让学生写《早晨》先有意识不把学生带入自然,坐在教室里写,学生大写不出个名堂来,大多是早晨的景色是迷人的,怎样的迷人就写不出来了。然后,我把学生带到田野,带到山坡,观察秋分时节的早晨,从东方天空颜色变化,鱼肚白变为紫灰色,变红,红霞满天再到红日冉冉升起。这样通过观察学生再写,就比前次具体,生动得多了。有个同学观察很仔细,他写有这样一句话:"······向东方看去,只见东方的天空露出鱼肚白,周围的白云先由黑色变为紫灰色,又慢慢地变红了,红霞越来越艳丽,万物也渐渐地被这红色的云霞笼罩着,像是穿上一套崭新的衣裳······"。所以,我认为要使学生作文不感到头痛,必须有意识让学生积累素材。
三、作文课堂教学体现师生情感交融
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学生的情感之中。孩子们年龄虽小,但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也有欢乐和痛苦,他们的心底也有着许多由趣新奇的经历,我 用心去体验他们的情感,善于激发学生写作激情,让学生的情感如潮水般奔涌。当学生在作文中遇到困难时,我就给予引导和帮助,给他们从鼓励和激励;当学生在作文中并发出智慧的火花时,我为他们的每点进步,每一次成功而喜悦,为他们喝彩。我创设的平等,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写作
四、体验成功,使学生在肯定中得到写作的乐趣。
调动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好方法,莫过于使学生的写作得到认可,这时,他的写作欲会不断膨胀,即使老师不做要求,他都会主动写,因此,我在进行作文评改时,注重对学生的肯定,通过教师热情,真诚的赏识,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作文的成果,从而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不断提高作文的能力。
我觉得评改一篇作文时,首要任务是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真诚而不吝啬的激励学生,在评分时宜宽不宜紧,用赞扬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对优秀作文尽量打高分,甚至打满分,还可以"百分+超优分"进行评价,在不断的肯定中使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喜悦。
总之,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