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师资格证的议论文怎么写
主题:浅析议论文写作
一、考情分析
写作是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分值50分,字数要求一般为-1000字左右。从历年的考情可以看出,命题人一般会命制一段材料,这段材料的呈现方式可能是一则小故事,也可能是名人名言等,并且多数具有启发性。写作的题目要求也主要是围绕材料展开,让考生根据材料中的蕴含的道理或者教育理念,结合自身的实际,来谈谈如何将相关的教育理念或者道理落实于教育实践。
二、议论文介绍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需要证明什么)
总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
论据(用什么来证明)-----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论证(怎样来证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为了使考生能够快速高效地掌握小论文的写作方法,中公教育把议论文写作分为审题立意、结构布局、拟写标题、开头写作、主体部分、结尾写作等环节来进行详细讲解。本篇文章重点介绍如何进行审题立意。
三、审题立意详解
(一)立意的基本要求
1.贴切、2.健康、3.集中、4.新颖。
四、立意的基本方法
1.关键词分析法
找关键词
找逻辑关系
解析关键词涵义
确定立意
示例1:作答要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花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花,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也不管是否有人停下来观赏,他们总是那么自信、那么骄傲地悄然绽放。从这些绽放的花儿身上,我们能得到很多启迪。
请以“绽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立意具体思路:
(1)找关键词:鲜花;肥沃;欣赏;绽放
(2)找逻辑关系:没有优越的条件,鲜花也要绽放
(3)解析关键词的含义:①鲜花-梦想;事业②肥沃、欣赏-困难;挫折③绽放-坚持;自信
(4)立意:
逆境也能成长,也有收获
不畏艰难让梦想绽放
2、主体分析法
抓主体(主人公)
找做法(具体行为)
找结果(目的)
引申义(确定立意)
示例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十分注重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香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些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面对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叫工友将自己所有的烟取来,当众销毁,还打断来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立意具体思路:
1.抓主体:张伯苓
2.找做法:与同学共同戒烟
3.找结果:教育学生
4.引申义:
要想教育好学生,自己要首先做好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小提示:积累张伯苓的故事作为写作素材
根据关键词法和主体题分析法便可以确定文章立意,保障不跑题,进而可以开始构思文章结构,希望大家对这两种方法加深理解,熟练掌握。
以上,希望能帮到同学们!
2. 议论文的写作手法
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①文题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
②开篇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
③文章中间 如《拿来主义》《论积贮疏》
④结尾 如《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
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
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3、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也即: 引论 本论 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
《简笔与繁笔》:举洋洋洒洒百万言的《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片断,景阳岗的山神庙,一个“破落”使境界荒芜之景全出。这里两个字对百万言,可谓用简到了极点。同样作品里作者写繁笔的好处时,却又举了短篇小说《社戏》中的例子,也不得不说是极为典型。
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注意并列的几个事例的顺序,还要注意安排的详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写,不熟知的要详写。
b、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
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把文化遗产喻为一所大宅子,列举一个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来表达作者对文化遗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形象、生动,给人们以很深的印象。
c、对比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今年高考一则优秀作文题为《四幕剧》,其中的第二幕剧写了这样一个内容:
背景:一个小餐馆中,一张桌子,面对面坐着两个人,他们面前的盘子里各有半个甜面圈。
A:唉!天哪!只剩下半个甜面圈。(A一脸的无奈)
B:上帝!真是太好了,还有半个甜面圈。(B一脸快乐状)
文章中写的这段话对比鲜明,对待生活的悲观和乐观跃然纸上,正如该文作者说:乐观的人在被玫瑰刺伤后仍会说多美的花,悲观的人在看到刺时就会说多糟啊。我选择玫瑰的美,因此我选择前者。
d、引证法,除引用名人名言以外,我建议同学们应该多积累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近两年高考没有考查名句,全给高中生造成一种误解,不考就不积累是不对的。
浙江一考生在2000年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与人如此的不同。信手翻着宋人话本《碾玉观音》,不由得这样想。话本的开头是这样的疑问,“春已归去,不知哪搭是春住处?”秦观说: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苏小妹说,春是被带走了。”燕子衔将春色去,沙窗几阵黄梅雨”。还有苏轼说、秦观说……(《—花—世界》)
我只是选取了该文的一个部分,议论文中部分名句或古典诗词曲的引用的效果就不用再说了罢。
论证方法还有引申论证、因果论证,我们也不再细说了。
二、议论文逻辑性的具体体现。
写议论文必须注意逻辑性,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一方面要依靠语句表达出逻辑性,另一方面要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突出逻辑关系。
一个语段的内部之间也需要有严谨的逻辑关系。
严密的逻辑关系必须反映出作者的行文思路。
注意议论文中的“但”“但是”等转折连词的作用,俗语有“‘但’字后面有文章”的说法,它的后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标明了文段或文章的中心,使文章的论点更醒目、更突出。
注意要善于运用“固然”“诚然”等词语,一个短短的600—700字的议论文,有时很难全面地表述清楚,为了使论证更加全面,更加有针对性,同学们要善于使用这样词语开头的
语句表达。以前的高考曾经考过“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的辩论段,这样的文章就极容易失之片面。写作时,选其中的任一题目都要注意“补全”。比如,若选写“近墨者未必黑”,主体论述这一观点以后,在收尾的时候,就应该以这样的结尾段收束:诚然,我们主张近墨者未必黑,但也并不否认近墨者黑的观点,我们只是说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自我控制能力,我们就有“近墨不黑”的条件。
三、议论文写作更需要哲理的思考。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思想渐趋成熟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渐渐走向成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不断走向成熟。正如此,高考才十分注重对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在1998年以前,高考作文始终围绕着哲理的深层次思考来命题,像《树木?森林?气候》就明显涉及了普遍联系的观点,《“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考查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玫瑰园》考了全面性的观点,等等。
高中生不爱学政治,是很常见的现象,这很不合适。政治课上有许多哲理及原理会为我们写作所用,它会起到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思想的作用,同学们应该善于用一些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实中的一些问题。
四、材料议论文的写作。
高考中,常见的议论文写作是材料议论文,很少有命题作文的考查。材料作文以现实针对性强,不易猜题、押题等优点深得命题教师青睐。
材料议论文的写作审题是关键。近几年的高考并不在立意上给考生造成太多的障碍,但是立意除了准以外,还有一个新颖的问题,“言他人所未言,写他人所未写”才是写作得以出新的关键。
材料式议论文的写作要充分利用好所给的材料,首先我们要读懂材料,然后我们以此为基础,根据写作要求去构思为文。
3. 如何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怎样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和议论水平
这个还得靠自己多抽时间阅读。
多看一看韩寒,石康,王朔,李承鹏,孙睿。老一点的比如鲁迅,钱钟书,张爱玲。
国外的书也要看,比如吉英奥斯汀、卡夫卡、春上村树。
他们的书都比较有自己的风格,文笔独到有力,深度可见一斑,对写议论文绝对有帮助。
别人说写议论文要统一规划、循规蹈矩、板板六十四……我觉得这是对笔者的不负责。有自己的写作风格,不临摹是最好的。别看议论文是个死板的的文体,如果这么觉得你就错了,议论文写好写活是非常厉害且精辟的。怎么写?
1.就事论事,选材要新颖真实可靠。要有生活气息。
2.赞扬好的要重情节,抨击差的要注重幽默(其中要埋伏笔的,最好不要写的太直白。)
3.文章整体性要好,叫你用自己的风格并不是说有文化底蕴就行,注意,要善于设计的艺术框架,你的独到的构想,然后再写内容——有骨头,才有肉。
4.最后,告诉你写东西要有“情怀”。这个自己体会,我没法告诉你。
我能说的也就是这几点,本人的水平有限,不对的地方可以不看,希望你你能采纳!祝你写作愉快!高一的小朋友。
4. 议论文写作逻辑缺位如何矫治
如图
5. 考研199管理类联考里的作文能用高考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写吗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是招收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比如MBA、MPACC、MPA、MAUD)而设定的全国性联考科目,其科目编号为199。与之对应的是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科目编号为396。
考试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学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
1、考试时间:3小时,180分钟(上午考试)。
2、总分:200分(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
3、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4、考查目标: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5、考试科目:数学、逻辑、写作三部分。
数学, 题目内容为高中和初中数学,不包括大学高数,和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的数学题目相似,25题,75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
逻辑,也和公务员行测考试的逻辑部分题目相似但是难度大些,30题,60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以及相应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试题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写作,有两篇,论证有效性分析(600字,30分)和论说文(800字,35分),其中论说文。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若干要点,评论该论证的有效性。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每次考试为其中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命题或材料所给观点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6、考试试卷结构和题型。
一、数学基础,75分,有以下两种题型:
1. 问题求解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 条件充分性判断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二、逻辑推理,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三、写作,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
6. 语文考试答题技巧
不是很难,不要太紧张,多看些作文啊,日记啊还有一些很有名的文章(在基本的课内知识都能理解了,背会了的情况下)
把语文课本里的那些作者被熟,读写例话积累运用上的读读背背,成语
下面的给你做个参考
一、仔细审题:多想想题目到底要你答什么(内容),怎样答(形式),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必须读三、四遍;
二、用好草稿:用草稿的目的在于反复修改,力臻完美。
三、认真书写:工整规范,一目了然;清晰美观,百看不厌。
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资料
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十二、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十四、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十五、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
3、结论:解决问题
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十七、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7. 港中深考试中文议论文写作是逻辑关系、论证思路更重要还是要文采堆加
作为议论文,当然是逻辑关系,论证思路更加重要。他最主要的是考察文章写作者 论点的正确性和对论点论述的严密性。
8. 议论文写作格式套路
1.议证类的比喻论证三层式。
〔套路特点〕
通篇比喻 三层分析
本式要求开篇使用日常生活现象来喻社会哲理,确立全文中心论点。然后使用正面实例来证明阐释比喻的喻体和本体各是什么意思。再针对社会现象分析,指出反面借鉴;进而联系实际,正面证明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的中心论点。
〔套路模式〕
立——用常见现象,喻社会哲理,确立中心。
释——列举实例,正面证明中心,阐释出本体与喻体的含义。
析——反面举例,分析弊端。
联——联系现实,正面阐发见解。
结——深化中心论点,点明本文主旨。
〔套路口诀〕
找准喻体才顺利,抓住“相似”好作比。一释二析三联系,深化做结见真谛。
2.阐释类的三元归一式。
〔套路特点〕
三元归一假设说理
“三元归一”是指文题是由三个概念构成,它们之间在某一点上又必然能统一起来。如《立志·工作·成功》三个概念间凭着互相作用这一点统一起来,形成文章的中心论点。
〔套路模式〕
总——分析概念,阐释关系,提出论点。
分——逐条证明前文阐释出的关系。
总——归结到一点上做结论。
解——解决问题,发出号召。
〔套路口诀〕
开篇分析抓总提,分条证明抓统一。
归一作结要严密,号召一定扣主题。
3.评析类的开篇见旨条分缕析式。
〔套路特点〕
开篇见义 条分缕析
本式要求开门见山,亮出观点。然后一条一条地加以论述分析,即“条分缕析”。
〔套路模式〕
述——简述评论对象,亮出观点。
评——恰当引用原句,逐条评析。
结——结尾引申,归纳出哲理。
4.批驳类的摆辩商榷式。
〔套路特点〕
对友商榷 互相切磋
本套路要求全文以“摆”、“辩”为主,语气要真切平和,虽自己所持观点鲜明,却带有商量探讨色彩。
〔套路模式〕
摆——摆出对方观点,作为全篇商榷的内容。
辩——进行驳论剖析。这是文章主体,又可分如下几层:
引——引名言格言作理论根据。
归——通过归纳推理提出与对方相异的观点即全文中心观点。
演——运用演绎推理,由一般到个别,把自己的观点发散开去。
结——经过反复论证作出结论,使对方论点站不住脚,从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9. 议论文写作要不要注重形式逻辑
《文章作法》“议论文”的章节涉及过多形式逻辑学科方面的知识,现在高中的议论文写作都不再强调严密的逻辑性了。
窃以为,脱离形式逻辑基础的议论文常常是表面化的,是令人心潮澎湃但经不起理性的检验和冷峻的推敲的。这恐怕很容易成为滋生“愤青”的温床。看看中国人的辩论,再看看欧美的辩论,高下立见,差别在哪里?恐怕就在于是否经历过真正科学严谨的理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