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学生外语写作焦虑与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及其对写作
1.引言
随着外语教学研究领域的重点由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学”,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越来越受关注。相关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情感状态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成败与否的最大因素之一。其中,学习者的焦虑和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较大的两种情感因素。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学者们在焦虑这一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重要影响并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般认为,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强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
自我效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种动机理论(Banra, 1977)。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人们对自己能否有效地进行某一行为的判断,它能够将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转化为先行因素,对行为发生作用。自我效能感深化到自我价值系统就形成了自我效能信念,效能信念影响人们如何思维、感知、并激活行动等,它在个体的后继行为与影响源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和成就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自我效能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同时也得到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支持。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探讨了自我效能与学习动机、归因之间的关系,自我效能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等(董奇、周勇等)表明,自我效能感和归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且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
有关于大学生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关系的研究(张日升,袁莉敏,2004)也表明,优秀的语言学习者具有的一个重要特质是接受挑战的能,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胜任感强,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目标,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坚持性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则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容易放弃。因此,个体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学习付出努力的多少和接受挑战的数量大小。
另外,国内外很多研究都显示,智力在学习成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心理控制源及学习策略等)也对学习成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学习动机、智力和个性对学习成绩影响的交互作用(霍金芝等,2003),表明非智力因素通过中间环节对学习起作用等。也有研究表明心理控制源与个性、焦虑密切相关(孙喻 ,1997);学业优良者为高E低N,学业不良者为高N低E (霍金芝、蔡琰等 ,1997)。
纵观与自我效能感、个性特征、外语学习焦虑相关的文献之后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外语学习焦虑之间关系研究、个性特征与外语学习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试图探究[1]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外语焦虑的差异。 [2] 学习者自我效能与外语学习焦虑的关系。[3]学习者个性特征与外语学习焦虑的关系。 [4]学习者外语学习焦虑与外语成绩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帮助语言学习者提高语言学习成就的目的。
2 方法
2.1 被试
在佛山市南海许海中学选取初一两个班(男生60人,女生68人),初二一个班(男生29人,女生27人),南海桂江一中随机选取初一年级两个班(男生58人,女生52人),南海桂城中学随机选取高一年级两个班(男生51人,女生59人),高二年级两个班(男生52人,女生56人)。即初中学生294人,高中学生218 人参加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92份,回收率达到96%。
2.2 研究工具
2.2.1 EPQ量表 采用艾森克个性量表(简缩版 EPQ-RA)。量表共24个项目,包括P、E、N、L四个分量表。P量表代表精神质维度,反映被试个性中的倔强程度或反社会倾向,P量表高分者,通常被描述为性格倔强,孤僻,古怪,离群索居或冲动,冒险,不服管教;E量表反映个性中的内—外倾向性,E量表得分高的人被描述为外向,躁动,灵活而行为的稳定性差;N量表代表个性中的神经质维度,N量表高分者被描述为抑郁,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L量表为校正量表,高分者被认为答卷时更易于受到社会期望的胁迫,因此答卷的诚实性受到怀疑。
2.2.2 外语课堂焦虑量表 采用Horwitz E. K.(1986)编制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 , FLCAS), 量表共33个项目,采用Likert 5 点量表形式, 1 表示非常不符合,5 表示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焦虑程度越高。采用本研究采集的数据对该量表进行考察,结果显示Chronbachα系数为0.83 。
2.2.3 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R) 该量表包括努力、进取心、坚持性三个分量表。量表共12个项目,采用Likert 5点量表形式,1 表示非常不符合,5 表示非常符合,
『贰』 焦虑对英语写作影响研究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Test Anxiety proce and inner expectations, self attitude, nervous type, past exam experience, examination skills closely related to anxiety itself is not terrible, the most frightening thing is that the anxiety necessarily hinder our learning, so eager to rule out the tension, and stubbornly believe that as long as the exclusion of tension, in order to concentrate on the study and examination. Have some relaxation training methods to deal with anxiety adjustment (1) deep breathing mood: After eyes sitting in a chair, slow rhythmic breathing, stop for a few seconds, then slowly exhale rhythmically. You should do the inhale light and long, breath naturally go; (2) relaxation training method: Candidates sitting in a chair, relax, feet shoulder width apart, eyes Weibi. Hearts of meditation: head loose, loose face, neck pine, pine chest, back and loose, loose abdomen, waist loose, loose front thigh, back thigh loose, loose front leg after leg loose, loose feet, foot loose. Thu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er repeated meditation, the body can relax, relax mentally; (3) Music relax, exercise, communicate with their families, to communicate wi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lso can help relieve stress.
『叁』 如何降低英语写作焦虑
1.引言。在学习英抄语写作的过程中,学习者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他们写作前畏难,写作中急躁和写作后懒散。因此,在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降低焦虑情绪,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就成了写作教学的重点。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比较研究,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起脚手架,引导学生轻松写作文,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形式和评价方式,可以保证英语写作教学的效率。2.改革教学理念。没有理念的更新,就不会有方法的更新。在教学理念上,英语写作教学还停留在传统阶段。第一,教材使用多年,在教学理念上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写作结果阶段;所用例文离现阶段在校学生生活较远,学生没有兴趣;练习形式单调,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第二,写作教学方法多流于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气氛沉闷,缺少互动。学生写作锻炼机会较少,学习处于被动。作文评价以学生的习作为主,忽略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进步。第三,学生过多地依赖教师,教学效果欠佳。写作是一门实践课,需要学习者主动投入,进行频繁的、长期的训练。
『肆』 怎么才能考好试
保持平常心,缓解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临考前常见的内心感到紧张的情绪反应。心理学中有一个定律叫做叶克斯一多得森法则,是心理学家叶克斯和多得森发现的。该定律描述了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即二者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焦虑程度过高和焦虑程度过低时的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虑时的效率最高。所以,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一般而言,考试焦虑是由各种压力和个人的性格等因素造成的。
在考前10天:每个学生的实力已经定型,一般无论怎么用功,水平也不会有显著地提高。所以,考生在这个时段主要应该进行一些提纲挈领的复习,即考前复习要有所侧重,特别是检查一下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如老师明确指定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自己最薄弱的、经常出错的地方。所以,考前10天考生宜看书而不宜做题。通过看书可以温习已有的知识,增强自信心,而做题则不同,一旦题目太难,就会挫伤自信心。另外,考试前人的精神往往高度集中,理解力和记忆力在短期内急剧提高,因此在这个时段内应该加强记忆方面的知识,如历史、地理、政治、英语等,但是也不可过度紧张而耗费考试时的精力。
在考前1天:考试前1天仍然有许多准备要做,不要认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不要“破罐子破摔”,听天由命。在这天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注意自己的饮食,考前1天应该遵循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可以多加几个菜,适当增加肉蛋类食品,但不要为了补充能量而暴饮暴食,以免消化不良,直接影响第二天的考试;第二,不要参加剧烈的运动,以免体能消耗过大或发生其他的意外,从而影响第二天的考试。也不要长时间地玩棋牌、上网打游戏,以免过度兴奋。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应该是最后一天的主旋律;第三,熟悉考场,应该仔细考察通往考场所在地的交通线路,选择路程最短、干扰最少、平时最熟悉的路线,还应该考虑如果发生交通堵塞后的应对措施。对考场所在学校、楼层、教室、厕所以及你的座位位置都要亲自查看,做到心中有数,以防止不测事件的发生;第四,要认真检查考试时所使用的准考证、文具等,并把它们全部放在文具盒内,以保证第二天不出现慌忙现象;第五,如果有的同学不看书心里就不踏实,还要临阵磨枪,那就不妨把第二天所考科目的课本随意翻阅一遍,但不可太动脑筋。如果有的同学不愿再看书,那就听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以放松一下自己;第六,严格按照平时的作息时间上床睡觉,不应太晚,也不宜太早,以免成太早或太晚上床而又不能及时入睡。睡前可用温水洗脚,以帮助自己睡眠,如数数、深呼吸等。切不要服用安眠药,因为安眠药会抑制人的大脑,导致第二天考试不够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