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语口语 > 英语歌曲对小学生英语口语论文

英语歌曲对小学生英语口语论文

发布时间:2021-01-25 23:22:40

⑴ 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论文

小学生提复高口语能力制其实还是需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越来越多的英语培训都在宣传兴趣教学,其实个人觉得,所谓兴趣不过是好奇心。我们可以让孩子觉得用另一种语言学习是一种很好玩的事情。这样孩子才可能又兴趣,洛基英语的英语演讲就是利用这一点,当然对于提高口语来说,我们还是需要教会孩子的二十六个字母,还有音标。这是最基本的。就跟我们学习汉语是一个道理。这样对于孩子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⑵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内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容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⑶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口语

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上,有很多学生不愿开口说话,担心自己开口会说错,会遭人耻笑。这样“回不语”的学生在课堂上答始终处于被动位置。根据这一点,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可渐渐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渐渐地让学生产生想用英语表达的愿望。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高于抽象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事或物比较了解,而对只限于书上看到,学到的容易忘记。基于此英语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门从“零”开始的学科,教师要绞尽脑汁把这虚无缥缈的东西在学生脑中留有深刻印象,就得靠依靠现实的生活情景了。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另一方面,增强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在教What are you doing?时,设置一个情景:让一个学生捧着本书,然后回答:I’m reading 。这样既实际又贴近生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

⑷ 英语高手我的论文是浅谈小学生英语口语的培养 要先写开题报告 那个文献综述怎么写啊

原则上是的,但是各个学习哦可能在一开始开题的时候不会这么要求。不过如果你参考的是中文书目的话,只写中文就可以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课程,在里面也可以学到多的东西,而且你也可以成为宣传员的。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医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临床科研选题及进行临床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述”,“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疾病、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特别是实习同学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复。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文献综述范文之一

制度与经济发展和增长理论综述

摘要:
关键词:(略)

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制度的起源、制度变迁与创新、国家制度供给一起被称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四大支柱”,而且,在很大意义上,制度的起源、变迁与创新、供给与需求都与经济发展和增长相关。从结论上说,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回瞻
1.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制度的论述
马克思认为,没有抽象的生产,也没有离开制度(马克思的提法是生产关系,实质上就是制度)的生产力及其发展。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组织和运行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一个持续一定时间跨度的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制度框架)为生产力提供了一个相应发展的制度“空间”,这对许多经济学家研究制度与经济增长和发展关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启示。
2.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流派的论述
(1)模型派
他们认为:社会经济的增长或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配置、叠加和质变的结果。他们将各种增长要素作为自变量,把经济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收入等表示)作为因变量,确定函数关系,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解释经济现象。最著名的有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即索洛=斯旺模型)以及卡尔多、罗宾逊、帕西内蒂等人倡导的剑桥经济增长模型。这些经济增长模型实质上只是说明了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中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力求使得产出决定的总需求的增长要与生产产品的总生产能力匹配,逐渐强调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忽视了制度因素的作用。
(2)结构派
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既是一国经济量(总量与均量)和能力的增长与扩张过程,也是一国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主要有刘易斯等的“二元结构论”;纳克斯的“贫困循环论”;由“投资不可分性”而产生的罗丹的“大推进论”;钱纳里等人主张的“发展型式”理论;以及“两缺口理论”,以及“平衡与不平衡增长”的理论等等。在这一流派中,已经隐含着制度这一因素和背景。其中,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尤为明显。因此,有人甚至将刘易斯划为新制。
(3)阶段派
代表人物是罗斯托,他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准备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不难看出,制度背景的框架越来越明显。
(4)因素派或起源派
这一流派中,丹尼森将经济增长的因素划分成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细分为八个方面,(有人归纳为7个)即:使用的劳动者的数量及结构;工作小时;使用劳动者的教育程度;资本存量的规模;知识的状态;分配到无效使用中的劳动的比重;市场规模;短期需求压力的格局和强度。
丹尼森在1967年出版的《为什么增长率不同:战后几个西方的经验》中利用了因素分析方法。习惯称为丹尼森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引发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各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通过模型进行计算,但是,是什么原因(因素)将这些因素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个问题:将应该计算的因素计算之后,仍然存在“剩余”或“余值”,即所谓“剩余溢出”,那么,这些“余值”应该归入到哪个因素?
而库兹涅茨强调需求结构的高改变率对现代经济增长中生产结构的高转换率影响巨大。它会引起创造新产品的技术高新与发明,促进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最终促进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速度。
(5)新增长理论派
主要有罗默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式”;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鲍依德的“动态联合体资本增长模式”;阿温杨的“创新与有限度的边干边学模式”等等。这些理论不仅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增长理论确认了制度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并总结出了一套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例如,支持教育;刺激物质资本的投资;保护知识产权;支持研究与开发工作;实行有利于新思想形成并在世界范围内传递的国际贸易政策;避免政府在市场上的大的扭曲等。
(6)劳动分工演进派
杨小凯为代表的这一学派首先指出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先天不足,即,将社会的产业结构或分工状态当作固定不变的因素,然后研究资源在其中的最优配置,然后构建了分工演进模式解释经济增长。他们认为,当人们经验不多时,生产率低下,因此付不起交易费用,人们只有选择自给自足。通过实践学习,生产率提高,能够付得起交易费用,因而,人们开始选择高一级的分工与专业化水平。而这种通过专业化学习会加速学习速度,从而可以支付更高的交易费用。这个正反馈(良性循环)将使劳动分工自发地演进。分工之所以能提高生产力正是因为专业化造成了某种信息不对称,卖者对于自己生产的产品知之甚多,而作为买者却知之甚少。
杨小凯等人的分工演进理论模式给我们有两点启示:
启示一:促进分工与交易以及知识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极为重要。
启示二:一国的制度创新,应当朝促进分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方向发展。
(7)“反增长”或“零增长”派
以米多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经济增长和发展付出的代价太大,因此主张反增长或增长价值怀疑论;米多斯将人口增长、粮食供给、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5大因素连接成为一个“反馈回路”,建立了“世界末日模型”。为了避免世界末日来临,就必须使主要的经济增长因素实现“零增长”,因此,该理论被称为“增长极限论”或“零增长论”。
二、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论点
1.诺斯的观点
(1)制度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派对制度与经济发展有创造性贡献的是诺斯。他关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核心论点简明扼要,即,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是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在制度因素中,财产关系的作用最重要。其依据是,在传统经济学中,市场的运作被假定为完备的信息、明确界定的产权条件和零成本的运行过程。人们在市场交易的过程被过滤为单纯的价格机制的操作,就连为达成交易而搜寻信息的费用也不存在了。在这一模式分析逻辑下,其它一些协调组织与组织经济活动的“制度”和“组织”被看成无足轻重。如果用传统经济学分析方法无法解释1600年到1850年海洋运输业在技术上并无多大进步的情况下,生产率却有较大幅度提高的现象。因此,制度因素不可忽视。制度的功效在于通过一系列的规则来界定交易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减少环境中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进而保护产权,增进生产性活动,使交易活动中的潜在收益成为现实。
诺斯指出: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会、法律规则,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规则,而制度本身是“一整套规则,它遵循的要求和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用以约束个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制度不同于体制,它是一系列被制订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制度框架约束着人们的选择集。既然这些规则不仅造就了引导和确定经济活动的激励系统,而且决定了社会福利与收入分配的基础,那么,制度结构在静态上就决定了一个经济实体及其知识技术出路的增长率。诺斯认为:许多经济学家将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和知识进展等等归入经济增长的原因,其实就是经济增长本身。而引起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是制度的变迁。制度变迁是从均衡到不均衡又回到均衡的过程。在各种因素使潜在的外部利润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无法实现时,新的制度就有可能建立以降低成本。他认为,除非现行的经济组织或制度安排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发生。进而,诺斯对制度的供给与需求进行了分析,当制度的供给与需求相一致时,达到制度均衡。这种制度均衡的实现条件是制度供给者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据此,诺斯提出了构建有效率的新制度的基本(理想)标准或原则是使得新机制(制度)下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相等或接近。
(2)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国家并非“中立”的,国家决定产权结构,而经济增长有赖于明确的产权,但在技术和现有的组织制约下,产权的创新、裁定和行使代价都极为昂贵,因此国家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提供产权保护与强制力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以维护经济增长和发展,并最终对造成经济的增长、发展、衰退或停滞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
(3)意识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的特征有三个:
第一,意识形态是节约机制,通过它,人们认识了他们所处环境,减少了“试错”成本。
第二,意识形态会通常与个人观察世界时对公平、公正所持的道德、伦理评价交织在一起,也就是说有时会在相互对立的理论和意识形态中作出选择。例如,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评价等。
第三,当人们原有的观念或经验与意识形态不符时,他们就会改变试图其意识形态,来发展一套更加适合其观念或经验的新的理性选择。
因此,意识形态是影响制度安排和经济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国际经济增长中心的最新研究表明:
(1)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维持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率两大难题,而问题的根源在于基本制度框架,例如,寻租。
(2)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首先,制度通过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塑造力以及建立社会交易的基本规划而扩展了人类的选择,即经济发展的目标。其次,制度“矫正价格”的努力成效,即对经济发展的基本的和长期贡献。再次,尽管技术创新会推动经济发展,但在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依赖于促进创新、界定产权和契约关系或分担外在风险的各种制度安排。
(3)从制度的供给与需求方面研究,制度创新需求产生于经济中无效率的增多、技术变化、市场特征以及确立个人与集团维护自身利益方式的立法秩序;而制度供给依赖于立法秩序、制度设计成本及寻找可选择目标的知识基础。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确立以立法秩序为核心的制度环境,塑造市场力量以驱动创新。
(4)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根本问题是缺乏发展市场经济的制度背景。如法律和秩序、稳定的道德、产权的界定、人力资本的供给、公共品的提供、支配交易和分担风险的法规等。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如何使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制订一套公开、透明的规则体系,防止寻租、以权谋私和欺诈行为,为市场经济运作制造出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才是实现市场经济顺利转型并高效运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简单的评述及问题
1.诺斯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框架,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应用现代产权理论说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使制度研究和分析更加成熟,对经济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2.新制度经济学派方法的应用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许多原来对制度不以为然的经济学家广泛地吸收和利用了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的分析方法,普遍认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不仅只关注资本积累、技术引进、资金筹集、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的改善等等纯经济方面的因素,而更加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制度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上。
3.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研究的范围内,大大扩大了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视野,而研究对象也由以前的以资本主义发展中小国家或地区为主转向发展中的大国。
4.几个应当深入研讨的问题
(1)在许多人看来,制度仍然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如何将制度因素进一步量化。
(2)既然制度变迁在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怎样才能加快制度变迁的步伐,促进经济的发展。
(3)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获取已经非常容易,那么,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基石之一的交易费用的地位是否会动摇。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许多观点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上述这些问题仍然困扰着新制度经济学派及其追随者,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C诺斯,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2][美]科斯、诺斯等:《财产、产权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3]国际经济增长中心V奥斯特罗姆和D菲尼,H皮希特编,王诚等译:《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选择》,商务印书馆,1992
[4]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5]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林业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7]李悦:《产业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9]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1985

⑸ 英语口语对小学生的重要性

由于英语本身是一来种语言,因此自要求我们不仅仅是笔头上的“行水流云”,还要求我们能用口表达出来,甚至能出口成章。曾经有许多人把中国人学的英语称为“哑巴式”英语,言下之意是我们的英语太死,只注意笔头而忽略了口语。当然,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长期练习。这就是所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我们就应该这方面有所突破,当我们进入小学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到这点的关键性,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小学就要把小学英语口语练习好。做到最好的基础。但是,对小孩子学习英语我们最先开始的是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一开始就对英语产生一些好感,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点,坚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爱好。因此,在小孩子在学好小学英语口语的关键是要他们自己开口说英语。把一些最基本的问候语言能够很容易的说出来,而不感到吃力等

⑹ 英语歌曲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的探究

英文歌曲对英语学习的激发作用
一、 研究背景
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不少学生在初学英语中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好奇、喜欢、讨厌、憎恨。他们能体会到学英语的乐趣不过短短的两三个月。大量的单词语法、考试就会压得他们嘴不过气来,最终让他们丧失了学英语的兴趣。学习英语使他们吃力,熟练地掌握英语更显得遥不可及。有人不禁疑问:我们能否让英语学习变得有趣而生动,从而使英语学习更加得应手呢?
与此同时,随着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的发展,音乐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一些英文歌曲也逐渐被中国人所熟知。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把英语学习的目光由原本呆板的书本上转为更为生动有趣的英文歌曲上。歌曲向来被称为是开启人类心扉的钥匙。捷克作家伏契克曾说过:“没有歌曲就没有生命,像没有太阳也就没有生命一样。枯燥的英语学习,一旦加上了优美动听的旋律,会变得怎么样呢?
二、 研究目的
探究英文歌曲对英语学习的激发作用,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英语。 三、 研究方法
1、网上资料搜索 2、网上问卷调查 3、查访周围的同学 4、相关书籍的查阅 四、 研究过程
1、 我们首先从专家学者的角度来看待英文歌曲对英语学习的作用
教育专家——英语语音、语调的训练及朗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音高、音长、重音、节奏、语速变化、连读、不完全爆破(或失去爆破)等知识和技能。英语歌曲融上述知识、技能于一体,其独特的愉悦身心,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的青睐,成为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和提高学生英语素质的寓教于乐的有效手段。可以说,英语歌曲是英语教学的有效载体。歌曲辅助英语教学有利于巩固所学语言材料,有利于语音和朗读技能的训练(发音、词句重读、连读、节奏和语调),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
从语言知识角度看,英语歌曲可以辅助字母教学、词汇教学、日常用语教学、句型和语法教学、文化教学。从语言技能训练的角度看,歌曲欣赏、歌词朗读、歌词的记忆和翻译,甚至创编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因此说,英语歌曲在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美妙的旋律和朗朗上口、富有哲理和情趣的词曲会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教育。
从英语教学的角度,通常把英语歌曲分为两类:教学歌曲和欣赏歌曲。英语教学歌曲是指为达到某一教学目的如教学字母、词汇、句型等而选教的已有歌曲以及处于教学目的而改编或创作的英语歌曲。英语欣赏歌曲可以是为提高学习兴趣,陶冶情趣,欣赏异域文化等而选教的曲调优美,广为流行的英语歌曲。英语欣赏歌曲也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在帮助学生掌握音高、音长、重音、节奏等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心理学家——(1).符合生理学原理。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右脑主管形象思维,是音乐的脑、感情的脑。音乐形象是开启右脑的金钥匙。听、唱英语歌曲可陶冶学生的情绪,刺激大脑,激活右脑神经,引起高度兴奋,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感。尽兴唱又可激活主管抽象思维和语言的左脑,使其兴奋。这样左右脑交替兴奋,不仅使思维与语言引起共振,使口语通畅、自然,而且可以大大开发大脑的潜力,学生不会感到疲劳,反而感到头脑清晰、思路敏捷。
(2).符合心理学原理。听、唱英语歌曲,就为学生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调动起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奋点,使其迸发出潜在的能量,这就为学生轻轻松松接受知识奠定了心理基础。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3).符合美学原理。欣赏英语歌曲,融入优美的旋律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身心受到了陶冶。有时在无意中、在艺术欣赏中学到的东西,反而记得牢、效率高,这正是艺术的魅力,完全符合美学原理。

2、通过在网上的问卷调查,我们也从一些英语学习者的角度了解到英文歌曲对英语学习的有利作用。
我们的问题主要有:
⑴请问你喜欢听英语歌吗?
⑵你会唱英文歌曲吗?有哪些?
⑶在课堂上,老师会给你们播放英文歌曲吗? ⑷在课外,或休息时,你会自己哼唱英语歌曲吗?
⑸你喜欢什么种类的英文歌曲?
⑹在你所喜欢的英文歌曲中,有哪些是有益于英语的学习的?能不能举些例子. ⑺英文歌曲有什么特点?
⑻你觉得听英语歌对你的英语学习有帮助吗? ⑼你觉得你的英语成绩怎样?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英语学习者都反映,英文歌曲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不容小视的作用。网友反映,通过听英文歌曲可以帮助他们扩充词汇量,锻炼听力,增强语感等等。从歌词中他们可以学到单词的用法,语言的表达,从音乐旋律中可以帮助放松心情、愉悦身心,同时在学唱英文歌曲时也能够更加快速而清晰的说英语,学会连读等一些技巧。以下两位网友向我们叙述了他们切身的体会:
Zhouhedeai:
我就是一个例子,一开始学英语时兴趣平平,后来无意买了本英语磁带,自己听。听熟了旋律再看着歌词唱,学得还很快。那时班上会唱英语歌的人很少,自己会唱英文歌也觉得很高兴 ,兴趣自然就上来了。
风_邪:
当初刚学英语的时候很迷茫,后来建立了一个英文交流的qq群2855104,目的都是为了交流英文,以及好听的英文歌,现在我听过的英文歌曲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了,当然收获了很多!
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音乐,歌词记住了很难忘记,所以学了很多英文歌后对自己英语提高有了很大帮助。
说一个刚学英语时候的例子吧。
记得刚学英语时做一道英语选择题,题目是:There is no need_______选择项目是
1 to do 2 doing 3 do (现在当然是很简单的题目了)但是当时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结果我想起了迈克尔 杰克逊《heal the world》这首歌,有一句歌词就是“there is no need to cry”于是我就很正确的写出了答案to do 。当时全班都没几个对的,我因此也受到了表扬。
还有一件事情。初一的时候,我就努力的学唱一些英文歌曲,最早会唱的是capenter乐队的yesterday once more ,有一次在班上完整地唱了那首歌后,我的自信心和学习英语的劲头就更足了,而且有了很多人的关注,我努力的学了更多的歌,这样给自己了压力,同时也给了动力。
现在我仍然和喜欢英语歌曲,虽然英语没有继续学习,但是基础也算是不错了,都是学习英语歌带给我的好处。
3、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得出的现象
并不是所有喜欢英文歌曲的人都能够很好的学习英语。有人反映,他喜欢英文歌曲并不是因为喜欢英语,只是纯粹的喜欢英文歌曲的旋律而忽略英文歌曲本身。也有人反映,他们听英文歌也学唱英文歌曲,但英语水平仍然没有什么提高,成绩依旧平平。对于以上,我们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听英文歌曲

(window.cproArray = window.cproArray || []).push({ id: "u2280119" });

并不代表就能学好英语,还要注重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些英语老师对英文歌曲和英语学习有效结合的方法和建议。
⑴在情景中学习歌曲
英文歌曲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或者歌词本身就讲述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相关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的来源以及有关歌手的介绍。在情景中学习英文歌曲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歌词含义,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而且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产生精彩观念,提升学习质量。
⑵听音乐学歌词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听音乐学歌词就是让我们能够在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之中,把英语学习同音乐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富有情趣。文歌曲主题多样,涉及面广,大量的单词、词组、习惯用语、固定句型及语法结构呈现在英文歌曲之中。因此,在感受与鉴赏音乐同时,我们还学到许多在书本上不常见到的许多大众化口语。许多本来枯燥无味的单词、词组、句型结构、语法现象或我们不熟悉的俚语、俗语,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被我们深深地印记脑海中。随着听音乐学歌词活动的持续发展,我们的词汇量不断扩大,语法知识也在不断地加深,由此有效内化了所学的英语知识,同时也帮助提高了听力水平。
五、研究成果
经过这次的研究学习,我们了解到英文歌曲对英语的学习起到很大的作用,它影响到我们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占据了不小的地位。但是我们也得出结论,尽管英文歌曲产生了如此多的作用,但是听英文歌唱英文歌并不一定就代表能够学好英语。要结合个人的方法和技巧。如不能只注重英文歌旋律还要从多方面去了解,从歌词,从歌手,从创作背景等等,这些都可以使我们受益匪浅。不但提高了英语水平,也增加了知识面。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英语学习并不只是英文歌曲的学习,英语学习还得靠我们平时的努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英文歌曲只是帮助我们找到一个学好英语的捷径,更多的是自己平时的学习。
六、 启示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也得出一些小小的启示。学习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得来知识。学习可以有多种途径。在生活的点滴中都可以学到不少。就如英语学习,不但可从英文歌曲上,在大街小巷中,广告杂志中,新闻中等等都能够获取一些英语的信息。可以是一个单词,一个句子。只要我们多做有心人。其他学科也是,只要我们拥有热爱学习的心,做一个有心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我们都可以学到很多。
(指导老师:夏万华)

⑺ 论文写《歌曲与英语教学》,谁知道关于这题目的一些参考文献资料

1 利用英文歌曲促进英语教学 张洁 职业技术 2006/20
2 挖掘潜力 激发活力 提升功效——英文歌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马兰芳 科技资讯 2006/29
3 浅谈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丛爱农 教学与管理 2006/31
4 小学英语中的韵律儿歌教学 胡维明 全球教育展望 2005/05
5 用英文歌曲促进英语教学 王爱莲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6/03
6 试论音乐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常永才 民族教育研究 2006/05
7英文歌曲教学语言文化分析 卢宁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09
8浅谈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李解人 山东教育 2006/Z5
9广开渠道 轻松交际——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实践 李广艳 山东教育 2006/Z4
10浅谈英语歌曲在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听说课中的运用 甘丽华 科教文汇(下半月) 2006/02
12文化素质课《英文歌曲欣赏》与英语教学 王琴琴 大学时代(B版) 2006/06
13英语歌曲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廖英 宜宾学院学报 2006/05
14英文歌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妙用 李琳 中等职业教育 2006/06
15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刘计萍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6/04
16英文歌曲与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探索 梁昆 卫生职业教育 2006/08
17英语歌曲与高职英语教学 朱伟芳 文教资料 2006/05
18利用英文歌曲加强听力教学 郑爱仙 中国科技信息 2006/03
19谈有效发挥英文歌曲在听力教学中的作用 黄文洁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06
20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黄敏 湖南教育 2005/24
21试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开妙方——初探英语歌曲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王灵祖 贵州教育 2005/18
22英文歌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侯艳萍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5/03
23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 方芳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05/03
24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李斯洁 中国轻工教育 2005/03
25让歌声伴随小学生学习英语 张小英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05/Z1
26英文歌曲教学效用的探析 陈金莲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5/03
27英语教学中实施教唱英文歌曲的实验研究 邵玲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5/04
28对一节课的课堂评析 徐月筠 河北教育 2005/Z2
29英语歌曲与大学外语教学 邓昌勇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30西方歌曲,我们是否应该把它们列入英语教学计划(英文) 胡甜甜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2005/02
31英文歌曲在多媒体大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马俊波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4
32唱着歌儿学英语 吴幼琦 教育文汇 2005/06
33体验成功 享受乐趣——《快乐英语》第二册 Lesson 8 教学 王玉梅 小学教学设计 2005/12
34高校英文歌曲教学探讨 孙博 内江科技 2005/02
35用英语歌曲辅助英语教学 李湖江 教学与管理 2005/13
36英文歌曲在教学中的作用 蔡晓莉 教育艺术 2005/03
37如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有效应用英文歌曲 邓春燕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02
38外语歌曲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蒋南 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1
39浅谈英语歌曲与英语教学 贺岚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03
40英语听力课教学方法浅谈 惠霞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4/03
41英语的语言与歌曲 马英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06
42英语教学中音乐的选择与应用 李德新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4/07
43论英语歌曲及其教育功能 马英莲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4/03
44英文歌曲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 袁京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02
45英语歌曲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作用 叶桦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4/02
46寓英语教学于优美的旋律中——漫谈听歌学英语 陈小花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4/01
47英语歌曲中蕴含的语言潜能和实践机会 陈文觉 小学教学研究 2003/02
48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居加妹 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3
49从歌曲的强弱拍看英语语音教学 廖建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3/04
50歌曲及歌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李锋伟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3/07
51歌曲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李慧杰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3/06
52英语歌曲在教学中的作用 魏文清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06
53简论学唱英语歌曲对英语学习的作用 冯永莉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3/07
54论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杨晓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13
55英文歌曲教学与英语口语的提高 苏玉洁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03
56赏析英文金曲 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质 鲍汉峰 山东教育 2003/Z5
57英语教学的“学、说、逗、唱” 管培军 山东教育 2003/13
58从二语习得看多媒体英语歌曲教学 吴雪花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1
59运用歌曲教英语 袁聪林 湖南教育 2003/06
60英文歌曲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陈玲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3/01
61谈英语歌曲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英文) 张立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62挖掘英语教学中的音乐元素 陆越 辽宁教育 2002/05
63论英文歌曲在培养素质型英语人才中的作用 李群艳 零陵学院学报 2002/06
64英语歌曲教学 诸光 国外外语教学 2000/04
65听歌法在英语听说课上的有效应用 王红 国外外语教学 2000/04
66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孙丽华 教书育人 2000/01
67音乐在英语教学中的妙用 郑立雁 甘肃教育 2000/09
68英文歌曲在初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张榕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S3
69通过英语歌曲进行英语写作教学—— 一种独特而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 寿建颖 社科纵横 1999/01
70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点滴谈 郝爱云 山东教育 1999/Z1

够多了吧,也不知道你要写得具体范围,你自己慢慢筛选吧!希望对你有用!这些文章在中国期刊网上都能找到!

⑻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们这样抱怨:“某某学生作业、考试都不错,就是上课不举手,不喜欢发言。”我们也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却很糟;在交际活动中,吞吞吐吐、结结巴巴等等。分析起来,大都是以下原因:学生对口头表达不感兴趣,表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的个性差异。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学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呢?
一、培养口语表达的兴趣
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我们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最大障碍就是不敢开口说。学生只有在自己能开口说英语并能驾驭所学的语言知识时,才会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成了教师的首要任务。 二、在课堂中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组织好课堂教学
(1)教师应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开口说话”。一开始学生不习惯教师用英语讲课,这时,教师要坚持用英语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说的速度可慢些,要多次重复,让学生反复听,反复感受。渐渐地,学生熟悉了教师的语言,就能融入英语的氛围。 (2)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图片、模型和实物等,是极好的非条件刺激,其教学效果之佳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教水果单词一课时,把水果放进包里,让学生Touch and guess,张嘴抢着说,教完后,通过速记、快速浏览所学的水果单词和图片,然后很自然地说出。在教英语单词时,让学生眼看图片和词形,口读耳听词音,就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因为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都参与了学习活动。
(3)活化教材,让学生体验生活。课文多以对话为主,结合生活实际,可以利用教材,创设情景,开展情景教学语言实践活动。如,学了Asking The Way后,我利用教室的桌椅,布置成为一条条马路,让学生像走到马路上一样,使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练习对话,这样的交流体现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有机结合,使初学者在体验了生活的同时,自然习得语言知识。
(4)多媒体教学进入英语课堂。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了英语教师一个大忙。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响的不断冲击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另外,他鲜活的画面,可爱的动画,都吸引了孩子的眼球。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给学生提供,“敢说”的氛围

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和胆量。因此,教师应把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大胆地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培养和训练学生要敢于表达。我在教学中,组织了以下活动: (1)听听、说说、做做
例如,在教完1-10的数字后,我让孩子们拿出篮球,如果老师发出的指令是:“Ten”,则学生边拍球边用英语数数,这样既玩了球,又复习了数字,一举两得。 (2)演演、说说、唱唱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适时地教一些英语歌曲,既可以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可以增强记忆,活跃气氛。 (3)听听、说说、画画
例如,在学习hot, cold, rainy, windy等表示天气情况的单词的同时,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图画来表示单词的意思。如:戴草帽或摇扇子表示hot,打伞或穿雨衣表示rainy。

阅读全文

与英语歌曲对小学生英语口语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公的家教老师女演员 浏览:788
圆明园题材电影有哪些 浏览:806
欧洲出轨类型的电影 浏览:587
看电影可以提前在网上买票么 浏览:288
有没有什么可以在b站看的电影 浏览:280
今晚他要去看电影吗?翻译英文。 浏览:951
林默烧衣服的那个电影叫什么 浏览:133
哈莉奎茵与小丑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509
维卡克里克斯演过哪些电影 浏览:961
什么算一下观看的网站 浏览: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浏览:296
朱罗纪世界1免费观看 浏览:311
影院容纳量 浏览:746
韩国最大尺度电影 浏览:130
八百电影 浏览:844
手机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浏览:182
韩国有真做的电影么 浏览:237
欧美爱情电影网 浏览:515
一个女的去美国的电影 浏览:9
金希贞的妻子的朋友 浏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