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语口语 > 论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堂互动模式

论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堂互动模式

发布时间:2021-01-03 19:31:51

『壹』 如何互动英语课堂

山东淄博市桓台县唐山中学 孙翠萍
现代教育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所以说在英语课堂中没有教学交往,没有课堂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如何提高互动课堂的效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是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的前提
1、转变角色,双向互动
互动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互动的课堂,乐于平等对话。传统的课堂,教师是知识的支配者、控制者和传授者,学生是“认知体”、“知识的容器”,教学活动是单向的、封闭的。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而互动的课堂,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学的过程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可以变成教师式的学生,师生间互教互学。对学生来说,互动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教师与学生真心交流,分享快乐,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互动教学过程要由单向“灌输”转为双向的“对话”和“互动”。师生在“对话”和“互动”中要形成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我常常在教学中采用与学生greeting,free talk,say a chant,play a game,sing a song等活动来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放松学生绷紧的神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相信尊重学生
教学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在互动课堂里,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鼓励的课堂气氛非常重要,它能使学生在一种充分放松的状态下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互动的课堂要做到“三尊重”,“三鼓励”。即尊重学业不良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鼓励学生不懂就问。
3、帮助学困生在互动学习中获得成功
我们的互动课堂,不能变成少数尖子生的表演舞台,应当关注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这些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英语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生在英语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鲜活起来。
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
4、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探究中学习
在互动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因此,我经常在课堂上让学生practice in pairs,discuss in groups of four,you can ask your friend等等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注重创设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互动的平台极为重要,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真实情景法
利用真实的环境或设计模拟的情境进行语言教学,使之更趋形象化、直观化、真实化和趣味化。如教学《牛津初中英语》Food and drinks 这一Mole中的单词时,课前我预先准备了食物及相关图片。先通过看图片学习单词,接下来通过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等方式,让学生猜单词、记单词。
2、实验观察法
-ing分词与-ed分词是英语语法中的重点和难点,许多学生难以分辨两者的差异。我采用实验演示方法让学生观察其差异。课堂上,我演示水被烧开的过程,当水沸腾时,呈现短语boiling water;待水降温不沸腾时,呈现短语boiled water,并作喝水状。在这生动有趣的氛围中,学生对此印象深刻,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的区别。
3、多媒体演示法
同样,在学习两种分词的区别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图中上方一位老人正在看窗外树上徐徐飘落的树叶(The old man is looking at the falling leaves.);下方有一位清洁工人正在打扫落在地上的叶子(The man is collecting the fallen leaves.)。多媒体课件中优美的画面,逼真的情景,巧妙的构思,为学生发挥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了条件,使知识渗透更为形象、直观。
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是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的关键
1、在认真倾听中善于发现
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我们的英语课堂,应注重学生的感悟和建构,再也不能“死水一潭”。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中教师也不再是课堂提问的垄断者,原先的“一问一答”的模式变成了互问互答。学生对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出的不同回答,也并非与教师预先估计的完全一致。这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组织好动态的课堂教学。
2、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
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在课堂中,我们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不能代替学生感知、观察、分析、思考,不能代替学生理解内容、感受事物,只是他们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如学习单词时,让孩子们自己读准音,想办法了解词义。学句型、对话时让学生自由对话并给自己的朗读打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等等。总之,课堂上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的参与,这样的互动课堂才会有高效率。
3、及时把持适度的评价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动态变化和发展,而情感的交互作用更具有偶发性和动态性,恰恰这些动态生成因素对课堂效果的影响更大。比如,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可能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想,甚至比教师预想的更多更深刻更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把握和利用这些动态生成因素,给予适度的引导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时刻把握每一个发展学生的契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鼓励为主,尤其是对后进生,我总是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good”,“great”,“clever boy\girl”已经成为了我的口头禅。有时侯,哪怕是我的一个表扬手势都会在孩子的心中荡起涟漪。

『贰』 教学互动的常用形式有哪些

有效互动不是任由教师控制、单向影响的活动。从师生互动的信息传递方式来看,有效的教学互动有以下三种形式:     

1.双向型      

在这种互动方式中,师生之间信息互送、互收、互相反馈。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等的师生对话形式。     

2.多向型      

这种互动形式与双向型互动不同的是,互动过程中除了师生之间有相互作用之外,学生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和信息的双向流通。它强调信息的多向传递反馈。在课堂上的常见形式是:同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赛等。     

3.网状型      

在这种互动中,学生和教师构成一张紧密联结的网,每位学生、每个老师都是这张网的一个结点。能够牵一点而动全网,互动的辐射范围非常广。这种互动强调师生平等参与学习活动,信息全面开放,教师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源。这种互动的载体往往是大型的数学游戏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网上互动活动。

(2)论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堂互动模式扩展阅读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这个问题就是预期目标,有了预期目标,师生互动就不会只流于形式,它能使互动过程有序化。在此基础上的师生互动,才能产生效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师生能超越预期目标,产生新的问题,对问题的理解就更加深入、全面,更能体现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总之,有效的师生互动能使师生在互相学习中相互尊重,共同发展。教师美好的师德是这种关系建立的基础。

因为学生的心扉总是向那些他们认为值得敬重,品德高尚的教师敞开。所以,我们既为人师,就应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居高临下俯视学生,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师生互动这座桥梁,进入素质教育的新境界。

第一、师生互教互学,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探讨、丰富课程的过程。在互动中,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能力。

第二、师生间的交流信息面十分广泛,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交流,通过这些交流,师生间能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教学过程也就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三、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能够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提高课堂效率,达成教学的最优化。

『叁』 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好处有哪些

动教学模式的好抄处袭有哪些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教师应以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为己任,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热情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肆』 互动教学在英语课堂中应用形式有哪些

一、设置高质量的问题
互动教学中的问题必须是师生互动的结果,问题不仅由教师提出,引起学生的思考,而且要求学生自己能够提出实质性问题,并极力去解决问题。问题的设计既要紧扣本课的重点、难点和训练目标,又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设计问题时要考虑:1.问题要有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问题的提出要依据教学目的,有一定的方向性,因人而异,因材而异,因时而异,设计各种不同的问题,努力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2.问题要使学生有兴趣,使学生愿意说。3.问题要有层次性,使不同层面的学生抢着说。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他们的思路,启发他们的思维,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例如人教版英语Book 4 Unit 4“Body language”本篇文章主要谈论了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礼仪,可以给学生多举几个例子,或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说。例如:在中国,人们初次见面会问好并握手,而在西方国家,人们会问好并拥抱或亲吻前额。在中国,人们常问:“Have you eaten dinner?”而在西方国家,人们不会问诸如“How old are you”、“Where do you work”、“What’s your address”等私人问题,这是不礼貌的。在激起学生的兴趣后,可引导学生自己说一说“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ultures”;也可以用问题引导:In China, when we receive the present,will we open it in front of the guest or later?How about western countries?Can you give more examples?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能马上回答,而且这些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打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发扬民主,促进师生有效互动
在课堂上,我们不妨学会宽容,学会民主,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从成人文化中走出来,真诚地走进学生的文化,走近学生的身边,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独到见解,给学生提供一个质疑讨论的空间。同时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做到生生平等,既不能将部分学生确立为垄断师生互动的“贵族”,更不能让其他学生沦为师生互动的“奴隶”。要从心灵深处平等对待学生,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三、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促进有效互动
教师应坚持以启发、点拨为指导思想,做好顾问,当好参谋,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调控。要通过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合作、讨论,激发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会从知识的探索与对比中提出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与探索的空间,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从事思维活动,加深自己的理解。

『伍』 如何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

生互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歌曲、游戏、故事、多媒体运用等.下面我就以歌曲及游专戏两种方法为例:歌曲互属动儿童英语歌曲大多数歌词具有口语话和生活化的特征,形象鲜明,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富于童趣.与儿童短诗一样,儿童歌曲也具有基本相似的与人功能,它可以营造美好活泼的课堂互动气氛.使用儿童英语歌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一边拍一边唱也,可以一边指实物一边唱,还可以让学生边跳边唱

『陆』 论文:谈如何实现英语课堂互动教学

第一,过于重视英语知识。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大多数小学英语老师乐于将内自己头脑容中的英语知识一股脑儿地传递给学生,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师从没有将学生视为课堂中的主体,而学生也习惯了教师的单向传授,并在英语学习中依赖于教师。过于重视英语知识讲解,抵制了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发展。

『柒』 高中英语课堂如何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

1.改变教学模式,活跃英语课堂
2.结合兴趣话题,增强师生交流

3.进行分组学习,促进生生互动

『捌』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什么

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代教学论中的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其核心是用系统、结构和功能等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方法,考察其理论的或实践的基础,从而形成一种系统化和多样化相统一的教学模式体系。理论界对教学模式的理解很不一致,有多种认识。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转化形式,它是用于设计课题、选择教材、揭示教师活动的基本框架。
就语文学科而言,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也一直是有识之士研究的课题。目前比较被人们认可的有以下几种模式:(1)中学语文教学“三、五、七”模式。其核心内容是打好三个基础,建立五条常规,注定七项禁忌。(2)语文目标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是教材有明确的目标,教师为实现一个个特定的目标而教,学生为达到一个个特定的目标而学,教学领导人员以及招生考试部门的组织者和命题人员,以同样的学习目标为基本依据进行教学测量、考核、评估、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检验老师的教学效果。(3)语文“训练式”教学法,其核心内容是教师讲授新课时,把一篇课文的内容根据教学目的化解为各种题型的训练题,让学生当堂完成这些习题,教师当堂评讲这些习题,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内容,应用课文内容的目的。(4)“情知对称”四分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借助教材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不能把语文只作为单纯的知识达标课程,而应该让它成为培养学生 “情知对称”的人格与智能双向平等发展的黄金三角洲。“四分”的含义是指情知分类,能级分层,训练分步,教材分型。
以上这四种语文教学模式,对我国的语文教学影响极大,毋容置疑,它们对推进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而出现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教师、学生的各种不同特点,都决定了教学模式不可能是绝对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可能适用于一切教学活动,它都具有针对性。否则,教学模式就失去了自身的特点和作用,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到目前为止,语文教学理论上和实践中没有一种教学模式能够涵盖语文教学的所有,即使最先进的语文教学模式也只能是用于语文教学的某一侧面或某一角度,甚至某一类型的课文教学。如果我们将某种语文教学模式用于语文教学的全体,那么势必会失真,会失实,于教学无益。语文教学是发展的,特别是随着课程、教材、考试制度的改革深化,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等,语文教学更呈现出新的发展,而发展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的涌现与新的教学方法与程序的出现,这势必会使原有的教学模式受到影响或冲击,使其不断地修正、充实、改造。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会不断地呈现新的模式,产生新的活力。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中,对学习方式变革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在课程结构调整、课程标准制订、教材编写、教学过程、学习与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是说,当今时代,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在对合理的传统模式的继承基础上,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思想,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使模式稳中有变,常教常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多少年后的今天,我们思考这段话,应当仍然会有所启迪。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要突出“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加快发展自身的主体性。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导向功能,其中,既要有认识目标,更要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根据这一要求,本人认为当前只有改革教学活动中的要素关系,才是发展与建构语文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教学形式而存在的。离开了一定的教学形式也就不存在着所谓的教学模式了,教学形式又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教师、学生、媒体(即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如果在教学中能实现以下四个转变,我想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一定会到来。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权威型转变为伙伴型
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的是师道尊严,教师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只是绝对的顺从,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导致的是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缺失。一种积极的教学模式首先应该是一种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发展的教学形式。人的存在,人的发展,是现代教学最根本的理念,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民主、平等、互动、合作更应成为师生关系的新的理念。这种理念是先进的教学模式建构与发展的基础。据此,教师要由学生的权威变为学生的伙伴,在与学生的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中完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2、学生地位的转变: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
教学要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教学的最大成功。但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到不合理的地方性的评价机制的影响,学生的地位是受老师的操纵的,带有强烈的被动性。教师要学生学什么,学生就应该学什么,教师要学生怎么学,学生就得怎么学。这种现状制约着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形成,若不改变,学生就不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可能发展个性,不可能有学生的自主性,进而,教学模式的更新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从属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个主体地位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上)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3、媒体作用的转变:由演示工具转变为认识工具
教学媒体的运用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无论是传统的教学媒体(如实物、图片等)还是现代的教学媒体(如录音、录像、电脑课件等),都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工具,或是一种手段。事实证明,课堂上恰当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地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具体、生动、直观、形象地获得知识技能,以求学得快,记得牢的效果,是现代课堂教学重要的学习策略。如果在学生观察了媒体的演示或借助媒体而创设的情景后,教师不是越俎代疱式地分析、说明、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探究蕴含其中的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抽象、概括得出理性的结论,这样就使媒体的作用发生了质变,由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识工具。
4、教学过程的转变:由传授型转变为引导型
传统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学的过程,因而对教学原则的探讨多局限于对教师做规定,而没有对学的指导,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方的活动,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不应再是服从,而是如何调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教学原则的研究趋向于与学习策略的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提倡学生的独立探索。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教学过程教师应从讲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去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从知识的直接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体现在讲授上,也不再体现在对知识的“讲深讲透”的直接形式上,而是体现在进行周密、科学的教学设计和精心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更高层次的间接形式上,或是体现在帮学生将无序的知识整理为有序的知识上,体现在帮助学生将错误的知识修正为正确的知识。这种转变是教师的教学责任,也是模式构建发展的必要条件。
以上就语文学科中的教学模式问题谈了个人的一点思考。我想,研究语文教学模式,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目的在于改革自己的教学,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由于模式本身的非定性和教学经验的个人性,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解放思想,扬己之长,避己之短,灵活运用各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或创造适宜的教学模式

阅读全文

与论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堂互动模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公的家教老师女演员 浏览:788
圆明园题材电影有哪些 浏览:806
欧洲出轨类型的电影 浏览:587
看电影可以提前在网上买票么 浏览:288
有没有什么可以在b站看的电影 浏览:280
今晚他要去看电影吗?翻译英文。 浏览:951
林默烧衣服的那个电影叫什么 浏览:133
哈莉奎茵与小丑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509
维卡克里克斯演过哪些电影 浏览:961
什么算一下观看的网站 浏览: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浏览:296
朱罗纪世界1免费观看 浏览:311
影院容纳量 浏览:746
韩国最大尺度电影 浏览:130
八百电影 浏览:844
手机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浏览:182
韩国有真做的电影么 浏览:237
欧美爱情电影网 浏览:515
一个女的去美国的电影 浏览:9
金希贞的妻子的朋友 浏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