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可以给孩子们讲一些简单而又有意思的故事啊生么的,可以提起孩子们的兴趣
⑵ 英语情景教学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详细点的,最好是关于情景教学法在口语中的运用
国内首家做情景教学的时新航道的派乐多英语培训,概括来讲,分为这么几块:回一是教学答环境,机构或学校必须为学员营造一个优美的学习实景环境,比如,邮局、小火车房、花园、酒吧等等;
二是必须研发设置相关的教材及教辅设备,要使学员所学的内容和教学环境相匹配,学员在看到教材的时候能够在周围看到实实在在的物体。
三是相关教师的培养,必须针对课程设置需要,在招聘和培养的时候对教师进行多角度的考核,除教师专业素质外还得加上心理素质、性格、教学技巧等方面进行考核。
我就这么点意见,希望对你有帮助。
⑶ 英语口语教学环境的创设一般有哪些便于操作的方法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学习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教师若能把呆板的语言同生动的情境结合起来,产生动感和美感,无疑会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重视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呈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实现语言的感知、理解、内化、运用,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会探索、会学习、会运用英语。
一、抓住课堂导入,积极营造适当情境
课堂导入是新课的序曲,不仅给学生带来亲切、新鲜的感受,还能诱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进入想学的最佳心态。而且课前三、五分钟是学生由心理准备到进入角色的时刻,是营造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兴致的关键,也是学生练习听、说的一次机会。因此,在开课之即就常以“free talk”、“a daily report”、“tell a story”或“talk about a topic”等来开始新课。例如,在教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我通过作自我介绍:I’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from today. My name is….First, welcome to be back to school. We had long summer holiday. Did you…?(同学生交流暑假的一些活动和今天返校及班级的情况),进而引出:Thank you all for telling me about our school)Who knows schools in some other countries? For example, in Canada, their schools are bigger or smaller? You can guess the answer. We’ll get the answer after we learn this lesson.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英语思维的轨道。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又为下一步语言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用实物演示情境
在教学中仅靠语言文字这些抽象的东西,来唤起学生记忆的鲜明性和完整性,是远不如实物的。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利用实物教学,既可节约大量课堂教学时间,又可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接收语言信息,使学生不通过翻译手段就能直接理解所学英语,而且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记忆。例如,教学七年级“what color is it?”单元时,老师可以用“某种颜色的粉笔写某种颜色的单词”。例如:红粉笔写“red”,白粉笔写“white”。教完单词后,再收集学生的一些特定颜色的学习用品,巩固“颜色”单词,一堂课下来,七种表颜色的单词学生都有很好的记忆和运用。又如,在教“be made of”的用法时,可以拿出一些小刀、书、铅笔、书包放在课桌上叫学生运用句型“what’s this in English? What’s it made of?”进行操练。在这些真实的语境、语意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加强,反应敏捷,回答正确。
三、用图片、简笔画来呈现情境
图片、简笔画具有简便易操作、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等特征。运用简笔画进行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易于学生加深印象,理解所学内容。例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时,可以画几个简单的动作,让学生猜“what is he/she doing?”,还可以让学生上黑板画出和演示某一动作,让学生猜,这样既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节省了时间,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用多媒体手段来丰富情境
多媒体具有容量大,信息多,趣味浓,效率高的优点。多媒体手段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复杂、抽象的概念。例如,在教形容词good的比较级和最高级“better--best”时,教师可以制作三张幻灯片,分别是三位同学在考试中的成绩:A、80分,B、90分,C、97分,不同的分数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他们会说出:A is good. B is better. C is the best. 这就说明了学生们在所给语境下能理解运用所教的知识。又如,在教有关“birthday party” 时,学生对外国人的待人接物方式以及文化背景不甚了解,而且文中生僻单词较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课文的全过程录像,让学生看图像简述,这样,学生都会被party 的活跃气氛所感染,也学会了待人接物的社交方法。总之,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利用多媒体教学,讲解清晰,声情并茂,动静并蓄,使学生能更快地接受教学内容。
五、用游戏激活情境
游戏教学是“寓教于乐”的具体体现。因为游戏教学,既适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增添了课堂教学的魅力和气氛,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天地。例如,在教学“names of body ”时,可以做一个“poly says”的游戏,教师先讲解要求,然后让学生用手指身体的部位,并试说出名称。在游戏中,学生个个情绪高涨,积极配合教师,学会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告诉其它同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认知的自信心,也学会了教材的内容。
六、用形体动作创设情景
要使学生热情、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满怀激情,以丰富的体态语言与面部表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应把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形体动作,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及动手的综合能力。例如,在教“big”时,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在讲授run fast/faster/fastest,jump far/farther/farthest时,可以叫三位同学上台来比赛“跑步、跳远”,同学们争先恐后,表演得就像真的在赛场上一样,不甘落后。于是教师就问“Who runs fast/faster/fastest? Who jumps far/farther/farthest?”学生的回答脱口而出。这种教学形象逼真、生动,学生容易理解,乐于接受,印象深刻,达到记忆的最佳效果。
七、用语言描述情境
对于某些难以用画、动作和直观展示来表现的情境,可利用语言进行简洁易懂地描述,并可以配上表情、手势,做到绘声绘色,使学生进入情境。如在教“have to do”时,可先提供这样的语言情境:Today is Sunday. I want to see an interesting film. But my mother is ill, so I have to look after her at home. 在这种语境中,学生很容易理解“have to”的确切含义,再通过一些提供上下文情境的练习,学生很自然地学会了它的用法。
实践证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能恰当地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把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便利快捷地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教学目标,从而大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⑷ 如何运用交际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一目前,中小学外语教学普遍重视语法和语言知识,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经过七八年学习,听说能力仍然很薄弱,仍是“哑巴”英语,而部分大学毕业生也存在这种现象。新编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都有speaking,操练语言功能和语言结构。这种编排的目的,主要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应用能力。由此可见,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更侧重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语言环境英语口语的语言环境对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影响。由于外语学习者不是生活在所学语言的语言环境中,他们并不需要为了交际而实践其所学语言,也不必为购物或交通等实际生活问题产生的语言障碍而颇费心思。因此,外语学习者的英语口语环境除课堂外,使用口语的环境很少。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把精力集中在语法规则或词汇的学习上,而语言形式的测试又恰恰在各种测试中占相当重要的部分。而有一部分教师则认为,既然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为外国人直接交流,花功夫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是浪费时间,应当集中精力搞英语阅读能力和语法、词汇的训练。而有41%的学生认为想练习口语,但没有环境,而为学生创设环境又非易事,故对学生练习讲英语带来困难。
2.现行测试制度的负面作用
由于现行中学英语测试仍以结构大纲为主,而结构大纲考查的主要是考生对语言知识、形式及某些技能的掌握情况。在考查中,使用语言的准确性往往比流利性和得体性更重要。在实践操作过程,由于一些错误的理解,交际法又往往重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轻语法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流利性方面的进步大大高于准确性,这就造成了教与考的矛盾。这样,测试的负面作用必然导致“应试教学”———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教学法只能靠边站。有25%的同学是因为考试不考,而不愿花时间练习口语。
3.学生的心理障碍
第一,与听、读、写不同,讲英语要对听众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学习者常常不愿意在课堂内用外语表达,担心犯错误,害怕受批评或丢面子,常有意无意地使用母语,因而口语能力较低。
第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开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愿意发言,积极参与,但由于所掌握的词汇、句型有限,往往无话可说,到后来就只有个别基础较好的同学发言。
第三,一年一度的中考和高考始终指挥着整个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路与走向。中考不测试口语,许多学生在初学时没有重视口语,久而久之,没有形成语感,到了高中学习难度增加,学生更不愿开口。二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相应对策。
1.创造使用英语的环境,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
语言重要特点之一是交际性,而交际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者,而是根据需要具有多元性特征,应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进行活动时的帮助者,学生表演时的参与者,评价者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更利于教师能力的培养和开拓,真正体现出教学相长的特点。
2.选择难度适中的内容
教师在课前应充分准备。把活动内容控制在相对容易的语言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学生讨论的内容,所需要的语言水平应低于整个班级集中使用语言学习的水平,应该使参与者容易回顾和发挥,以便学生能流利地交谈,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前复习或预习相关词汇,以便达到最佳效果。 3.小组活动
利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可增加学习者在有限时间内的参与量,也降低学生在众人面前不愿开口谈话的压抑感。小组活动过程中虽然教师不能与每位学生交流,学生表达也可能会犯错误,偶尔使用母语,但参与时间多,实用的口语练习远比教师与学生的单个问答有效的多。
4.两分钟演讲
5.提高学生对教材的运用能力
对每单元的对话先进行操练,然后把对话改编成间接的叙述,对课文进行复述,对有些课文让学生加段落,让学生针对课文互相提问等。
6.过好口语三关
发音关:发音的正确清晰,是口语的第一关。学发音要有一个阶段狠劲地注意口形和部位。不妨“勉强”一些,“夸大”一些,像京剧道白那样“过分”地咬准。正确的发音习惯之后,会逐渐变得自然。
句型关:掌握句型的方法是背诵和即席发言。学习外语的人一定要背诵好文章、好句子,一条好句子可以创造出许多好句子。背诵五十条句子,你的口语会好起来;再背五十条句子,你的口语会上一个台阶;如果再继续背诵五十条句子,你的口语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不是要求学生细微地捉摸、详尽地分析每一课每一句,而是要求背诵到滚瓜烂熟的程度。其实并不是完全背诵,常常背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在脑海中形成了外语的语境,建立了语感。即席讲话就是要求学生克服自卑与羞怯,大胆张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用英语进行交谈,将所学句型用于谈话当中,将话题引入自己所熟悉的话题和表达法中。
词汇关:提高口语能力的第三关是“词汇”。词汇量是解决表达“好不好”的关键。在掌握句型的基础上扩大词汇才有意义。在扩大词汇方面,需要记一些常用词、急用词。按使用频率、使用范围,大约5000左右的词汇就足以进行日常口语交流了。教师要尽量用一些小词、短句和教过的英语教英语、解释难句和课文意思。学生用学过的英语学英语,听得清楚,理解得准确,这样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必将有所提高。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除以上谈到的几点外,还有许多颇见成效的方法。例如:组织课外英语演讲会、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故事会、英语角、英语诗歌朗诵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大大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了英语视野。聘用外籍教师来校讲学、授课,更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大好时机。外籍教师人讲英语语音、语调比较地道,谈话轻松、自然。经常与外籍教师一起聊天,口语能力将会有很大提高。
⑸ 浅谈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创新 这个用英语怎么翻译啊 要最准确的啊
on the innovation of oral teaching methods in primary schools.
很尽力的翻译了,希望能够帮到你~
⑹ 交际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帮助好,开题报告不难是的。
⑺ 如何运用交际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1.运用儿歌,带入情境。
一首欢快的英语歌曲能让学生轻轻松松地进入学习英语的氛围。一首恰当的英语歌曲,可起到引入、新授、复习等作用。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一些单词和课文编成顺口溜或歌曲,让学生易学、乐学。在学习traffic light 一课时,我把traffic light,Stop , Wait, Go这四个词带入编写的儿歌里面,Traffic light’s red, Stop, Stop ,Stop, Traffic light’s yellow, Wait, Wait, Wait, Traffic light’s green, Go, Go, Go,在学习日常生活短语get up ,go to school, come home ,do my homework, watch television, go to bed 一课时我整节课都以歌曲贯穿其中。get up, get up, I get up at …o’clock.我把所有的短语都改编入了这首儿歌中,还编了一些相应的动作,让学生边动边唱,学生很容易地就记住这些短语了。通过儿歌演示情境,让学生边演边唱,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记得牢固、持久。而且在歌曲的对唱中得到了语言交际的训练,这些如顺口溜般流畅的歌曲,学生始终记忆犹新。
2. 语言描述,引入情境.
教学中,教师可用简单易懂的话语,作绘声绘色的描述,引导学生进入情景。 在学习Kitty’s new uniform 这课时,我做了这样的描述,Kitty’s uniform is old ,she wants to buy a mew uniform ,she and her mother go to a big shop …看着学生的表情我知道学生已经投入到这个情景当中了,然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哪怕只说一个单词。大部分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得到了语言的锻炼。
3.利用实物,巧设情境。
小学英语中的大部分单词是表示具体事物的,表示想象的不多,所以,教师在教有关学习用品、交通工具、动植物等类别的单词时,应尽量通过实物或实物模型来呈现单词, 而且小学生还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利用实物教学最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兴趣。根据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语义变得更简
⑻ 初中口语教学中如何活用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迄今为止,英语教学经历了从教形式到教功能的过程.传统的外语教学法中,经典的模式是3P模式,即Presentation(讲授);Practice(操练);Proction(产出).这种方法同样在口语教学中长期使用,并且很受教师们的喜爱.这种仅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的方法,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死的,不能活用.因此,这样的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了.
此外,目前口语教学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学校课本里所学的知识和内容与今后所用的知识严重脱节.这样,就给口语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在传统的3P教学法已不太适应英语口语的教学要求,而交际教学法还存在许多不足的情况下,使用一种既切实可行又符合中师生今后学习、工作要求的口语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由此应运而生.
一、任务型教学的定义
关于"任务"一词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任务"其实是指人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重复的各种活动.但是,在外语教学中,特别是在谈到任务型教学时,"任务"这一概念通常是指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
关于语言教学中的"任务",众多学者给出了各不相同的定义,这些定义各有侧重,既反映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大致特征,又体现了这一理论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演变与重塑.斯坎翰则客观地提出了任务的五个主要特征:(1)意义是首先的;(2)有某个交际问题要解决;(3)与真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有一定关系;(4)完成任务是首先的考虑;(5)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估任务的执行情况.
任务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能力是发展的,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即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建构是建立在原有的经验(已知的语言、概念和活动)的改造和重组上的.在英语学习中,它通过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交际语言能力,为学生提供互动机会,挖掘他们运用语言的潜力,激发他们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活力.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在完成一系列任务中提高交际语言能力,强调通过口语或书面语交际的训练掌握语言技能,非常适合口语教学.此外,它对设计的任务不仅要求意义完整,可作为交际行为独成一体,还应与社会需要密切结合起来,既要突出科学性、交际性和拓展性,又要突出趣味性、可操作性和语言数据的真实性.操练时着眼于"意义的交流",把学习者的注意力放在思想内容的准确表达上,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用外语解决现实问题并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任意组合,自由发问,师生平等,属于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任务型教学法已被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工作者普遍接受,并成为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它以任务组织教学,以参与、体验、互动、合作等方式,利用学生已有的语言文化知识,通过交流获取信息,完成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和要求,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材料,精心设计一系列难度适宜且体现语言教学要求的教学任务,并在各项任务的准备、实施和反馈上制定具体方案,努力探索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下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就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交际练习的兴趣,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任务型教学有如下特点:强调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环境: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试图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社会的语言活动结合.以前外语学习关心的只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不关心学生,不清楚学生学习语言到底是个怎样的过程.70年代发生了重心转移,认为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同样重要,研究的重点"明显转移到学习主体和学习过程的研究上来",开始关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兴趣、情感以及认知力的发展,关心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任务型教学既注重过程,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体现了教学途径的综合性和折衷性.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学生在完成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而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仅是语言知识点.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不断提高.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越趋于自动化和自主化,学生也愈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最终使学生从学英语是教师"要我学"的状态转变到学英语是"我要学"的状态.
三、中师生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具体原则
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事先需要学生自主地收集相关的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种手段,增加趣味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创设语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知识获得的关键是理解,而理解的实质是学生弄清知识的关系,形成认知结构.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自主练习口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学任务的设计就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首先,教师在内容上要创设一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较真实的交际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联系社会生活设计真实的任务情景,旨在刺激学生输出与课文有关的目标语,所以趣味性和真实性是首要因素.根据任务教学法的原则,任务设置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任务教学法中的任务就是人们每天在工作、生活、娱乐中所做的事,而这些人并不是应用语言学家."因而,在确定学生喜欢的话题后,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将话题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学生"所做的事"上.其次,大量的小组活动被认为是它的特点之一.设计任务时,不仅要有独立完成的任务,还应有更多的小组活动.小组讨论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团结互助以求最大化他们个人和他人的学习成果而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的组织模式.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研究和互相探讨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以更主动、更积极的态度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经常以4至5人为一组在课上进行讨论,组员轮流作主持人,或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编写对话,表演话剧,进行竞赛等活动.为了使讨论得以顺畅的进行,教师可事先将主持人用语及讨论中的交际用语印发给学生.在讨论中,学生们纷纷以事先准备的材料为辩论依据,各种新的观点在思想碰撞中又相继产生.最后,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全班做主题发言,总结小组观点,并接受同学的提问.通过这样的合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学会理智地协调相互合作的关系,达到学习与做人两丰收的双重目的.传统的口语教学由于教材单一,教法学生参与性不高,有时候口语课竟成了教师独自训练口语的课堂.口语教学也应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使口语教学时尚化和多样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动态的网络为口语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英语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任务.媒体图文并茂、音、像俱全的优势,特别是动画技术的使用,大大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学空间,它使课堂语言交际的真实性得以实现.如,多媒体课件能模拟出三维的动态交际环境,创造逼真的言语交际环境,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激发了学生的言语交际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交际活动,由"让我说"变成"我要说",加强了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口语表达的能力.另外,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利用其容量大的特点,提供大量变换的人物动态的交际场景,带给学生新鲜感.并且,教师还可以变换形式,让学生与画面上的人物进行对话,让学生为画面配音乐等.活泼多样的形式,将学与练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形式有效地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
任务型教学是以语言意义和语言运用为中心的教学,不是单纯基于语言形式的教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建构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的需要选择其感兴趣的和实用的话题,并设计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活动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和个性特点组织各种小组,并把不同的任务恰当地分配给不同的小组或个人,使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及组与组之间的友好竞争和相互支持取长补短,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蔡仕英.中学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结构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8,10(4).
[2]戴炜栋.试论影响外语的若干重要因素-外语教学理论系列之一[J].外国语,1994,(6).
[3]黄菲菲,毛军社.任务型教学模式与口语教学任务的设计原则[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4]卢喆.运用任务型教章法,走出英语语法教堂困境[J].甘肃科技纵横,2005,(6).
[4]袁昌寰.任务型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