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苏高考英语阅读干扰项出题套路是什么
就是中间加一个词或者减去一个词,对付这种,最好的方法就是跟原文做比较。
还有一种就特别坑爹了,中间有一项是你的常识,但文中根本没有提到,十分有可能凭着感觉就选错了……
2. 考研英语阅读题中选项干扰项都有什么特点
总的来说,干扰抄项从语言和内袭容两方面欺骗大家。虽然花样很多,但总是有些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错误答案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偷梁换柱:即对文章不同内容的嫁接;
2、扩大或缩小范围:即对文中提到的内容通过更改形容词等方式放大或缩小处理;
3、断章取义;
4、因果倒置;
5、具体事实罗列;
6、无中生有;
7、相似但不同性质词语的替换;这种方式最具迷惑性,如2002年text1中第41题D选项,把“insympathywith(赞成)”换成“showsympathyfor(同情)”、2006年39题C选项把“livewith”换成“enjoy”等。
3. 经历过江苏高考的英语学霸们,请告诉我: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如何拿满分
英语阅读题技巧,我个人的经验,三步:
1.迅速将整篇文章分解,理出文章结构;
2.迅速抓住文章叙述的主题;
3.迅速找出各部分的中心意思,并找出表达中心意思的句子。
做到这3步,基本上这篇文章不用逐字读完就可以答对接下来的题目。
先说一下,英语文章,尤其是用于考试的阅读文章,其结构都有非常明显的典型性,一般结构为主题段,论述段落,总结及结论段,乃至超长的江苏卷也不过是在这个大框架内。
以一篇文章5段为例:
一般第一段为主题段,也就是说,整篇文章要表达的主题一定会出现在这里,你要做的就是迅速把中心句找出来,一般来说,中心句会出现在倒数第2句或第1句,简单一点的文章会在第1句就出现,如果考题出得比较难,也可能需要自己总结,但就算需要自己总结中心句,也一定能在该段落中找出代表中心意思的词;
接下来第二、三、四段,各段将对第一段提出的主题意思进行论述或分步骤分析,也就是说,每个段落都会有进阶的主题,即个各分论点,所以你要做的同样是迅速把它们找出来,位置和方法相同;
最后一段为全文的总结,并会对结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或做推测,或作评论,这也是一个出题点,你要做的就是抓住总结的主旨和对其进一步分析的结论。
当然并不会所有文章都是5段,例如有的主题段落会有2段甚至更多,论点段落可能只有2段或多达4段以上(但一般不超过3段),难一点的文章里每个分论点也可能不止一段,我这里只是以5段为例,解释的是文章的结构,或者说一般构成,通过这个规律可以迅速将文章进行分解,进而掌握各部分的要点。
下面分析一下出题要点,或者说出题规律(如果题不会出得很偏的话),以一篇阅读文5题为例,一般为1个主题、1个分论点、2个细节题、1个结论或对结论的分析、推测。
可见掌握文章主题、分论点及结论分析就可以答对3/5,这是不需要逐字逐句读完全文的,而2个细节题怎么办呢,就需要通过题目提供的信息迅速分析出其所在的分论点,然后回到该分论点段落找到与这题相符的句子,一般如果题出得简单的话会是原句照搬,难一点的话会换个表达方式,再难一点则会绕个圈设个陷阱,这就需要非常小心,一定要舍得多花2秒钟把这句话和前后两句反复阅读,挖出陷阱。这样的话5道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这就叫针对性解题。
说一下我的阅读答题习惯吧,一般我第一时间会先看题,并且非常认真的理解每道题的意思,提取有用的信息,虽然一般并不容易只通过问题一下子就找出文章主题,但一定能找到跟主题有关的词和信息,并且至少知道文章是在讨论某个东西还是在叙述某件事,也就是说是议论文、说明文,还是叙述文,然后迅速按上面的三步走,这样带着问题扫读全文,连细节题也可以非常迅速的找出来,最后将问题一一对应,全部解决!
方法交给你了,接下来就是多多练习,只有多练才能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最后做阅读题简直是轻松+愉快!
好了,说了这么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4. 英语阅读,CLOZE会安排哪些干扰项
说说我的经验啊,首先你想干扰项的目的就是扰乱你的思维,使你不能轻易或仅凭胡乱猜测就能找到答案。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总结了几条干扰项的特点:
(一)以假乱真,即文章中根本没有此意思,硬是编造一个信息,组成一个选项,以假乱真,以迷惑和干扰考生,它具有两种表现形式:
1) 欺骗性的信息是利用文章中出现的一些词。
2) 欺骗性的信息是利用基本常识和一般的看法。
例:比如文章说姚明比乔丹伟大,后面提问你谁是NBA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一般人想都不想就选乔丹,实际文章中说的是姚明。例子有些极端,就是要告诉你,一切以文章为准,别加主观东西,他说地球是方的,你也要选方的
(二)偷梁换柱,即用原文的结构和大部分的词汇,只是在不起眼的地方换了几个词,造成意思的变化。
例:比如is变成isn‘t,he thought变成she thought等等
(三)张冠李戴,亦即将文章作者的观点与文章中他人的观点混淆起来。
例:比如问地球是圆的是不是A教授提出的?原文一看,地球是圆的这句话附近果然有A教授的名字,就选对了,实际是B教授说的。意思是做题要看准了,切忌一扫而过,一般答案在原句的前后不远处,但也要看清了,一般迷惑的选项也在原文的前后不远处哦
(四)以偏概全,亦即在猜测文章或段落大意、标题以及释义题中,干扰项总是以偏概全,具体表现为:
1) 把文章中的次要观点、细节混进体现文章主要观点、中心思想的选项。
例:这个就要记住开头结尾点出文章主旨,又是中间大篇幅介绍一个观点,但其并不是主旨
2) 把超过文章讨论的东西亦作为归纳或结论混进选项。
总的来说就是搂住在做归纳性、概括性题目时,要注意选项的归纳分寸,不要被归纳不够或归纳过头的选项所迷惑。
最后还有一句话,要多练多做,才能领会出题人的一贯思路,对于历年真题,期末考题可以较较真,其余的课外练习有些不要太较真,练练手就行,现在市面上的垃圾阅读理解练习题太多了,做他们就是练练语感,增加些词汇量,有些涉及文章主旨的题答案也不是十分严谨,搂住不必在他们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
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啦
是我没说清楚,我的意思是要服从原文,原文说啥就是啥,即使和你得一贯看法有出入,搂住作阅读不能太钻牛角尖,英语本来就是和汉语有很大不同的语言,我们讲阅读理解时要用汉语解释英语的答案,肯定不能让每个人信服,除非用英语来讲,但一般学生没到那水平,更听不懂,所以重在多做多捉摸出题者的思路,不要锱铢必较,好像每个字都要理解是的,那样是不行的
那搂住就真的要多练习啦,首先什么时候该钻什么时候不该钻这根本解释不清楚,也不是文字能够表达出来的,其次,用我告诉你的,对那些期中期末考试,中考高考,会考,四六级考(不知道你多大哈)历年这些考试中的阅读要弄明白,吃透,这些题的答案一般来说绝对有理可循,不用说钻不钻牛角尖,绝对有根据的,要不也不会成为这么重大的考试的阅读理解题的,那些市场上千奇百怪的阅读辅导振的建议你少做,做多了就会产生困惑的,我以前就是,同样方法者提适用,那套就完全不对了,不客气地说,他们的题出的不严谨,不必太较真的,还有啥问题补充啊,我再帮你解决,凭我现在的经验,英语得阅读作文者得天下,这两部分分值比例最高,完型单选慢慢已经被淘汰了,学好阅读确实很重要啊
5. 江苏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怎样提高
江苏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技巧性很强!
我个人的经验,三步:
1.迅速将整篇文章分解,理出文章结构;
2.迅速抓住文章叙述的主题;
3.迅速找出各部分的中心意思,并找出表达中心意思的句子。
做到这3步,基本上这篇文章不用逐字读完就可以答对接下来的题目。
先说一下,英语文章,尤其是用于考试的阅读文章,其结构都有非常明显的典型性,一般结构为主题段,论述段落,总结及结论段,乃至超长的毕业论文也不过是在这个大框架内。
以一篇文章5段为例:
一般第一段为主题段,也就是说,整篇文章要表达的主题一定会出现在这里,你要做的就是迅速把中心句找出来,一般来说,中心句会出现在倒数第2句或第1句,简单一点的文章会在第1句就出现,如果考题出得比较难,也可能需要自己总结,但就算需要自己总结中心句,也一定能在该段落中找出代表中心意思的词;
接下来第二、三、四段,各段将对第一段提出的主题意思进行论述或分步骤分析,也就是说,每个段落都会有进阶的主题,即个各分论点,所以你要做的同样是迅速把它们找出来,位置和方法相同;
最后一段为全文的总结,并会对结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或做推测,或作评论,这也是一个出题点,你要做的就是抓住总结的主旨和对其进一步分析的结论。
当然并不会所有文章都是5段,例如有的主题段落会有2段甚至更多,论点段落可能只有2段或多达4段以上(但一般不超过3段),难一点的文章里每个分论点也可能不止一段,我这里只是以5段为例,解释的是文章的结构,或者说一般构成,通过这个规律可以迅速将文章进行分解,进而掌握各部分的要点。
下面分析一下出题要点,或者说出题规律(如果题不会出得很偏的话),以一篇阅读文4-5题为例,一般为1个主题、1个分论点、2个细节题、1个结论或对结论的分析、推测。
可见掌握文章主题、分论点及结论分析就可以答对3/5,这是不需要逐字逐句读完全文的,而2个细节题怎么办呢,就需要通过题目提供的信息迅速分析出其所在的分论点,然后回到该分论点段落找到与这题相符的句子,一般如果题出得简单的话会是原句照搬,难一点的话会换个表达方式,再难一点则会绕个圈设个陷阱,这就需要非常小心,一定要舍得多花2秒钟把这句话和前后两句反复阅读,挖出陷阱。这样的话5道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这就叫针对性解题。
说一下我的阅读答题习惯吧,一般我第一时间会先看题,并且非常认真的理解每道题的意思,提取有用的信息,虽然一般并不容易只通过问题一下子就找出文章主题,但一定能找到跟主题有关的词和信息,并且至少知道文章是在讨论某个东西还是在叙述某件事,也就是说是议论文、说明文,还是叙述文,然后迅速按上面的三步走,这样带着问题扫读全文,连细节题也可以非常迅速的找出来,最后将问题一一对应,全部解决!
这些就是我的阅读题经验,方法交给你了,接下来就是多多练习,只有多练才能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最后做阅读题简直是轻松+愉快!
好了,说了这么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6. 江苏省英语三级A的考点归纳,,, 谢谢了,马上就要考试了,最近也在看,但就是抓不住重点啊,,,
第一部分:三级笔试试卷
笔试试卷(120分钟)分四部分:听力、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口试试卷(10分钟)分三节考查考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听力部分
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考查考生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每段录音材料只播放一遍.问题不在录音中播放,仅在试卷上印出.听力考试进行时,考生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后,考生有三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1上.该部分所需时间约为25分钟(含转涂时间).
A节(10题):考查考生理解事实性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10段简短对话(总长约400词,总持续时间约3'30"),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择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题有15秒答题时间 (5秒用作听前读题,10秒用作听后答题).
B节(15题):考查考生理解总体和特定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4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平均约200词,持续1'40"-2'10",总长约800词,持续8'30"),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择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题有20秒答题时间(5秒用作听前读题,10秒用作听后答题.每篇对话或独白的听前读题和听后答题时间,都按题数累计给出).
二、英语知识运用
该部分考查考生对语法结构、词汇知识和表达方式的掌握情况.共20小题.在一篇200-250词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择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其中有13-15道题考查词汇和表达方式,5-7道题考查语法结构.该部分所需时间约为15分钟.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
三、阅读理解
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考查考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该部分所需时间约为40分钟.考生在答题卡1上作答.
A节(15题):考查考生理解总体和特定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3篇文章的内容(平均长度为350词左右)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择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B节(5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约长350词)的主旨要义的能力.考生须从七个选项中排除两个干扰项,将正确的概述与五段文字逐一搭配成对.
四、写作
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该部分所需时间约为40分钟.考生在答题卡2上作答.
A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英/中文)写出约100词(不计算标点符号)的简单信件、便笺等.
B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写出一篇不少于120词(不计算标点符号)的文章.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文字等.
第二部分:PETS三级口试试卷
口试分A、B、C三节,测试考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每次口试采取两名口试教师和两名考生的形式.一名口试教师不参与交谈,专事评分;另一名主持口试,随时与考生交谈并评分.专事评分的教师所给分数的权重占考生口试成绩的三分之二,主持口试的教师所给分数的权重占考生口试成绩的三分之一.
A节:考查考生提供个人信息、回答有关他们日常生活、家乡、家庭、工作、学习等问题的能力.该节约需3分钟时间.
B节:考查考生就信息卡上的图片或文字讨论有关问题的能力.该节约需3分钟时间.
C节:要求考生就信息卡上的图片或文字作简短描述,之后另一考生就同一话题阐述个人观点.该节约需4分钟时间.
7. 中考英语阅读干扰项怎么排除啊
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一、择优选择法
即根据所读材料内容或文中某个句子来比较各个选项,从中选出最符合文意的答案。这是做阅读理解最普通的一种方法,尤其适合于做难度不大的阅读理解题。
二、错误排除法
有些题目从正面无法择优选择,此时可考虑用排除法来试试。所谓排除法,就是指根据文章内容排除错误选项来确定正确答案的方法。一般说来,对于那些与文意明显不符或与文章内容不相关的选项比较容易排除,但有些选项与文章内容相符,却与题干问题不吻合,即属答非所问的情形,也应作为错误选项予以排除,尤其是那些从文章中摘录的现成句子,要特别小心,它们很有可能是干扰项。对于这类选项,要特别小心处理,除了验证其是否能回答所提问题外,还要看它是否回答了问题的主要方面,也就是说看它是不是最佳答案,如果它只能回答所提问题的一个侧面或还有比它更合适的选项,都要毫不犹豫地将其排除。
三、跳读查找法
这是做事实细节题的常用方法。一般说来,事实细节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某句话或某几句话的理解,此时同学们只要根据题干内容从原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或内容,然后进行比较、分析、推理、判断等,便可确定最佳答案。运用跳读查找法时,同学们要特别注意试题(包括选项)与原文之间的适当变换。经验告诉我们,命题人不太可能从原文中找个句子直接用于试题测试,而是要进行一定的处理。这个“处理”是多方面的,它可能包括对原文进行同义变换、对概念进行解析、对事实进行归纳、将具体问题抽象化或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将文中提到的原则或规则进行实际运用等等。
四、画图列表法
即根据所读文章内容草拟图表,以帮助理清思路,把问题条理化。此法尤其适用于所读文章涉及的人物、地点、事件、活动、数字等比较多或事件比较复杂的场合。比如一篇关于地理的文章,在介绍方位时,可能讲到A在B的东面,B在C的南面,而C又在D的北面,如此东南西北地转来转去,你一定晕头转向了,但假若我们根据文章内容边读边画个草图,那就清清楚楚了。
五、推理判断法
即要求考生根据所读材料的字面意思以及文章的逻辑关系,揣测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领悟作者的言外之意。推理判断题属于主观性较强的高层次阅读理解题。做这类题目时,要严格依据作者所陈述的细节、事实以及作者的措词,找出能够表露作者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的词语,然后利用自己已获得的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运用此法时,同学们一定要忠实于原文,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千万不能凭空想象,更不能以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
六、常识背景法
有些题目可能在看了文章之后,答案还是不很明显,这就需要运用一些基本常识甚至借助有关的背景知识来得出正确的答案。运用此法时,同学们应特别注意一些西方国家的首都和主要城市及其地理环境,一些主要的历史事件、主要历史年代及一些著名人物的轶事,英语国家的主要节日及主要风俗习惯等。另外,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为人处世的常识、主要的道德规范等也可能在做题时用得着。顺便提醒一点,考虑到试题的导向性,英语阅读理解命题除应与阅读文章内容吻合外,还应符合历史背景和生活常识,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向上,所以那些不合历史事实、有背生活常识、品位格调低下的选项通常是错误的。
七、先文后题法
“先文后题”即指先把文章读懂,然后再做题目,与下面讲到的“先题后文法”的做题顺序相反。如果一篇文章不长,但题目较多,可考虑使用此法。因为,若文章不长,先读它也不会用很多时间,再说若试题较多,则其信息也会较多,显然,要先记住较多的试题信息再去读一篇不长的文章不是太恰当。运用此法,同学们通常还可根据题目特点综合使用前面讲到的择优选择法、错误排除法、画图列表法、常识背景法、推理判断法等。
八、先题后文法
“先题后文”即指先看题目,然后再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这与上面的“先文后题法”的做题顺序相反。如果遇上文章很长但设题不多的场合,可考虑使用此法,因为先把试题看了,再去读一篇长文章,可以加强阅读的针对性,减少处理无关信息的时间,此时若能结合跳读查找法,有意识地带着试题问题跳读文章,从中查找出与试题相关的词句,则更会提高做题效率。
采用以上的方法来解答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就会取得好成绩,阅读理解能力差的人不妨来试一试以上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答题8大技巧吧,一定能够帮到你。
8. 为什么我做英语阅读时总是差一点就对了总是被干扰项干扰要不就是理解有误怎么办啊
这个时候要看原文
在文中找近义词
其次,说的比较绝对的答案一般都是错的
范围不加限定的一般是错的
看清文中每个结论的条件,答案中往往把条件去掉,这个比较烦,一不小心就搞错了
不要主观臆断以文章为主
9. 10江苏高考英语阅读理解B篇63题为何不选A详细解答,谢谢
本题属于推测题目来,源难度比较大,C项可以直接排除,因为它明显不符合本段的意思。D项不符合正常思维理解,人类不会因为狼群而离开居住的地方,毕竟在现代社会,狼群对人类居住区域构不成很大的威胁了。A项和B项都有道理,但是B项更符合显示,加入狼群威胁人类,人类必然杀死他们,至于家禽牲畜因为狼群被运走不符合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