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交通工具是各种各样的 用英语怎么说
There are all kinds of commuter tools.
❷ 英语的重要问题(急……)
初中阶段,一般用by+交通工具表示交通方式,而且交通工具前不用the,如,by bus,by bike等。这是英语里的固定结构。但是,如果交通工具前出现了the,就说明不是by构成的固定词组了,此时就不能再用by,而要视情况来选
介词,如,on the bicycle,on the bus,in the train等。
及物动词,顾名思义,即要涉及人或物的动词,它的后面可以直接跟宾语,如,read English,ride a bicycle里的read和ride都是及物动词。而不及物动词却是后面不跟或不能直接跟宾语的动词。如listen to the radio, 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里面的listen ,look都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要加上一个介词才能跟宾语。不同的不及物动词搭配不同的介词,这需要记住。当然,有的动词既可以是及物动词,又可以是不及物动词,如I am reading.此时,read就是不及物动词。而你说的look只能作不及物动词。关于这一点,要靠你多阅读,在阅读中记忆。又如reach和arrive的区别。
❸ 帮忙翻译一篇英语文章好么,急!!!
D .阅读理解 A (2012·南京二模)“Choo, Choo!” Here comes the Chunnel train.Get aboard if you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this undergrou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is is an unusual form of transportation, because it is a tunnel that trains travel through and not an actual form of transportation. The Chunnel is actually the English nickname for the Channel Tunnel. In French, it is called Le tunnel sous la Manche. It is a rail tunnel beneath the English Channel at the Straits of Dover. It connects Cheriton in Kent, England with Sangatte in northern France. It is the second longest rail tunnel in the world. Did you know that the British and the French had a race while they were building the Chunnel? The race was to see who could get to the middle of the tunnel first. The British won by a little bit. It took 15,000 workers over seven years to dig the tunnel. The tunnel was finished in 1994. The completed Chunnel cost about $21 billion. But it all paid off, because it became very popular, very quick. Millions of people use it. Now it is getting even more popular. There are three complete tunnels in the Chunnel. The two outside ones are the passenger trains. The small inner one is a guidance train. The guidance train is not used for transportation. Each track is exactly parallel to each other. There are four different train systems in the Chunnel. The Eurostar is a high speed passenger service that connects London, Paris, Brussels, and Lille. The Eurotunnel shuttle is a rail ferry service. These shuttles carry cars and vans. These are railcars that allow drivers to drive their vehicles on and off.There are also two Eurotunnel goods service trains. Now you know more about the Chunnel. Everybody off, this is the last stop. 语篇解读:英吉利海峡隧道,又称海峡隧道或欧洲隧道,它的规模之大,耗时之长,费用之巨,设计之巧,让世人叹为观止。 1.The Channel Tunnel links ________ with ________. A.London; Paris B.Cheriton; Sangatte C.Lille; Brussels D.Dover; Kent 解析: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段倒数第二句中的内容可知英吉利海峡隧道连接的是英国的Cheriton和法国的Sangatte。答案:B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structure of the tunnels in the Chunnel? 解析: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五段中的“three complete tunnels;two outside ones;The small inner one”可判断A项是隧道的构造图。答案:A 3.The Eurotunnel shuttle is intended to carry ________. A.passengers B.drivers and their vehicles C.goods D.staff members of the Chunnel 解析:细节理解题。根据倒数第二段第三句、第四句和第五句中的内容可知这种隧道用来运载司机和车辆。答案:B 4.The text can most probably be ________. A.found in a guidebook B.read in a magazine C.broadcast on a train D.heard in a railway station 解析:推理判断题。结合第一段第二句中的内容以及最后一段中的内容可推断本文是列车上的广播内容。答案:C B
❹ 上学的交通方式用英语写作文字数不限交通方式是步行
I go to school on foot
i go to school by bike
i go to school by bus
i drive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by boat
i go to school by train
❺ 我今年高二 想在高考时 参加美国高考 到时去美国读大学
考点介绍 SAT考试在中国大陆不设考点,只在香港和台湾有考点,另亚洲的新加坡,日本,韩国,泰国,越南也设有考点。因此大陆的考生要到香港或台湾去考。 香港共设有六个SAT考场,分别如下: 1. International Christian School 2. SHA TIN College 3.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School 4. Yew Chung International School 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School 6. Chinese International School 以上的六个考场有些在2007年下半年开始就已经不对非大陆学生开放了,新增了一些考场名单如下: HKEAA WAN CHAI ASSESSMENT CTR 6TH FLOOR (SAT1) HKEAA WAN CHAI ASSESSMENT CTR ROOM 503 (SAT2) HKEAA TSUEN WAN ASSESSMENT CENTER(SAT2) HKEAA SAN PO KONG OFFICE 1ST FLOOR(SAT1) HKEAA SAN PO KONG OFFICE 4TH FLOOR(SAT1) HO FUNG COLLEGE(SAT1) COGNITIO COLLEGE(HONG KONG) (SAT1) PUI KIU COLLEGE(SAT1) PUI CHING EDUCATION CENTER(SAT2) CCC FUNG LEUNG KIT MEM SEC SCH(SAT2) Hongkong City University(SAT1)
内地学生赴香港参加SAT考试的优化行程
我们中国的高中生以国际生的身份申请美国大学读本科,要参加相当于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SAT。目前美国在我国的台湾和香港设有SAT的考点。因此到香港参加SAT考试成为大陆学生的首选。 香港共设有五个SAT考场,其中American International School (AIS)是交通最方便的、管理也是相当不错的。由于具有多年组织SAT考试的经验,对AIS的美国、英国和香港的老师来讲,一切轻车熟路,准备工作有条有理,如期开始;如期结束。 到香港参加考试,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先在考生所在地办理香港自由行的“通行证”。然后在考试前一天到达香港,住下后,留出时间去AIS看看,熟悉环境和行车路线,这样第二天心情轻松,有利于考出好成绩。 具体而言,出罗湖关过罗湖桥经香港警察验证检查后,先不要下安检大楼乘火车,而是在售票处每人买一张“八达通”卡。每张卡押金50港币,再加上个人在港期间的其它交通费用就是买卡的总费用。通常,只是赴港考试和一般地购物游览,买200 港币的卡就够用了。这个卡可在常用的交通工具上刷卡使用,如大巴、中巴、地铁、火车、天星小轮等,方便快捷。从香港返回大陆时在过罗湖关前,问一下香港警察,他会告诉你退“八达通”卡的地方(使用不超过3个月要付手续费 不会全退)。然后就可轻松回来了。 当买了八达通卡乘上火车后,注意要到“九龙塘”站下车,但不要出站(要出站 然后再进地铁站 两个站不相通)。九龙塘是香港火车与地铁交汇的唯一地点(尖沙嘴站也可以换地铁 就是走得比较远不推荐),由此去香港的其它地方非常方便。这也是选中AIS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了火车在九龙塘站内,根据墙上的标识找到A2出口。当然,也可以问警察。香港的警察就向我们周围慈祥的老大娘一样,会详细地告诉你如何走。而且发须干净、服装整洁。出了A2站口,眼前豁然开朗。这时右手侧有两条中巴车道,但你要做的是穿过车道。这时要注意,香港的交通规则是靠左行驶,与我们的习惯不同,切记安全。 穿过车道左转,顺着车道前行20米左右,就到了刚穿过的车道与“窝达老街” (WATERLOO ROAD)的交汇处,然后右转,顺着WATERLOO ROAD一直前行,约10分钟左右就可到达AIS。途中有些建筑比较有特色,可边走边欣赏。当你看到黑褐色大门时,恭喜你,已到了AIS。 考试那天要早点到。在大门的内侧摆放着一个小条桌。通常情况要排队报到登记。一般是两个人,一个是来自英国的男老师和一个香港的年轻女老师;另一个是美国的年轻女老师。他们检查你的通行证和从电脑上打下来的TICKET。他们都非常活跃、认真。特别是那美国女老师,眼睛瓦蓝,那美语让你听得真舒服。 这时需要留意的是,就在他们的小桌后,就是通往SAT I考场的通道。登记完考试前,这几个老师会分别用英语招呼大家先上厕所,再分别到SAT I、II的考场入座。考生坐在长条桌的两头,考卷一般有两套,每个考生与旁边的考生考的应该不是一套题。 考生选座前要留意考场白板的位置,因为上面要写考试每部分的开始、结束时间等信息。考试共分7部分,前两部分连续考,然后休息五分钟。考生可出来方便等,入场时要再次验证。再连续考两个部分后,允许在座位上休息一分钟。之后的三个部分,一气考完。 监考的老师仍是那几个。他们根据考试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正式考试开始后,监考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与全球其它考场监考老师说的一样,以示对全球每一个SAT考生的公平。他们依据的就是由ETS统一配发的《SAT Program Associate Supervisor’s Manual》,不多说一句;也不少说一句。一切井然有序。 SAT II的考场在学校的篮球场旁,由于考SAT II的考生不多,所以考场是一个小一些的教室。监考老师的做法与上述基本相同。但SAT II同一天最多考三门科目,所以少于三门的考生陆续先走。 SAT考场: 全部考试8:30开始,大约在12:30 结束。 AIS的校园很小,有小学、初中及高中三部分。他们的部分高中毕业生直接参加SAT考试,与大陆的学生比没有高考的压力,可以从容准备。 AIS有个大肚弥勒佛,笑口常开,个头不大,放在校园内一个极不显眼的位置,有兴致的可以找一找,或许能够保佑。 在AIS的老师中有一个来自上海的女老师,听她说姓郑,端庄秀丽、干练热情。大家如果需要可与她联系答疑解惑。好像只有她会说普通话,当然也会上海话。只是我不会说上海话,所以未曾用上海话对话。在这里我再次向她表示感谢!建议与她联系过的考生去时带点上海小吃,以示答谢。我就是这样做的,可惜那天她不在,就留个条,放在她的办公桌上。 AIS办公室的电话是:00 852-233 638 12, 记得要用英语讲呦,然后再要求找郑小姐即可。 如果有陪考的家长,在孩子考试时您可以在校园里等待;也可到香港最大的综合娱乐购物中心“又一城”去“避暑”。那有好几个国家风味的菜馆;有世界名牌服装的专卖店;有室内电影院以及香港最大的室内真冰滑冰场。是个消磨时间的好去处。只要步行重回九龙塘A2站口,下到站内,找到或问到去“又一城”的出口(C出口)即可。 或者也可以参观一下旁边的香港城市大学,校园虽然比较小,但是环境很幽雅,而且学校也不错,国际排名145。 :) 下面是SAT老师结合学生取得最高2320分并且作文11分的辅导总结的备考经验,供大家提前准备时参考: SAT I 首先关于词汇: 1,并不是要记住所有的SAT考试出现过的单词,只需记住常考的单词即可。因为要想记住所有的单词,结果往往是最后所有的单词都没有记住,而且记忆的过程容易打击信心。因此,SAT词汇最好的准备并不是什么很泛的词汇书,而是有针对性的SAT高频词汇书; 2,SAT单词需要区别对待。比如,如果仅是为Critical Reading中词汇题的单词准备,并不需要记忆完整的拼写和意思,只需模糊记忆即可。词汇题中5个选项意思差别非常大,只需知道词语的基础意思,就完全可以把题目做出来。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词汇记忆的效率。 3,记忆方法推荐词根词缀联想式记忆法。英语单词量大了以后,自然会发现英语大吃并不是简单的26个字母的随意组合,而是像中文的汉字一样也存在类似的偏旁部首,只是在英文中成为词根词缀。用词根词缀记忆单词,可以事半功倍,突飞猛进,更关键的是,即使在考场上遇到没有背过的单词也不会束手无策。不变应万变,这才是最猛的方法。 关于词汇先讲这些先讲这些基础的方法吧。 关于阅读: 首先,词汇是基础;然后,要有正确的阅读习惯或者解题程序,以尽量节约有限的时间;具体解题的时候,千万不要按照顺序解题,而是要精准抓住“题眼”。只要能够抓住题眼,SAT的阅读就会势如破竹,一举突破,就像把线一拉,所有的结就都打开了。所以,华老师经常和学生说,SAT的阅读就是“纸老虎。而华老师的学生SAT阅读部分拿到650分以上是常事,当然前提是学生自己认真努力。华老师在这个单项上对学生的要求是650-700分。 关于语法 语法题更是“纸老虎”。看似长句子,并且有不少的生词,其实,出错的或者常考的往往就是常见的语法错误。华老师建议学生善于总结和发现错误,然后温故而知新。华老师在这个单项上对学生的要求是800分。 关于写作 写作第一步,审题是关键。相当大比例高中生的英文议论文其实是离题作文,这是华老师在多年SAT和雅思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的问题,即使是英语基础不错的学生也常犯这样的错误。在确保题目不离题的基础上,华老师才要求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常用理由,写作词汇,写作句型等等细节问题。华老师的学生在写作上曾获得11分的高分。华老师在这个单项上对学生的要求是10-11分。这个单项一定要拿高分,因为这个单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SAT分数,还在于申请文章。 关于数学 这是华老师不屑于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因为华老师每年辅导的学生都是在华老师的辅导下取得高分后希望冲刺世界顶级名校的优秀学生。华老师给学生这个单项的准备上除了最多留一次课集中答疑之外,只有一句赠言:数学考得其实不是数学,而是英语,因为只要把题目读懂了,或者翻译成中文,那SAT的数学其实就是高级心算。华老师在这个单项上对学生的要求当然是800分。事实往往是,学生都觉得数学很简单,时间也足够,甚至检查一遍也够用,却总还是会由于不够仔细而最终拿780这样的分数。 华老师的方法很简单易学,因为华老师觉得难的方法一定是无用的方法,因为在考试那么紧张而且时间那么有限的情况下,学生怎么想得起复杂方法的那么多步骤和类型呢?简单的方法,再加上学生用华老师历次参加考试的学生反馈的真题加以反复练习,顺利获得高分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SAT三大块华老师全程5人小班教学,精准把握学生各项基础和学习进度,不仅仅着眼于各个单项突破,更为总分的提高做全盘考虑。 SAT II 首先,SAT II选科问题:建议选择数学II(如果学艺术等数学要求不高的专业并且自己数学不好,就选择容易一些的数学I)、物理和化学,因为这三科中国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生物需要记的专业词汇太多,而且很长,难记,所以不建议;学文科的学生如果英语不错,可以尝试历史,据华老师的学生反馈,世界历史反而比美国历史相对容易。 然后,SAT II的准备。SAT II的准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看懂题,第二是在看懂的条件下会做题。一般来说,只要看懂题,SAT II就应该没有问题,所以,SAT II首先是语言和专业词汇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绝大多数的学生就应该可以没有问题了;接下来的问题就只需要找一些练习来熟悉题目即可。华老师这边免费提供所有的SAT II教材的复印,学生只需要自己借去教材复印完之后还回书即可。 如果问题出在第二阶段,学生可以将经常做错或者不会的知识点摘录出来,找一位相应的有经验的老师集中答疑即可,根本不需要专门听一轮完整的SAT II课程,费钱更费时间。
❻ 初一英语练习
初一英语练习
A).情景反应。 A).从Ⅱ栏中找出与Ⅰ栏相应的答语。
Ⅰ栏 Ⅱ栏
26.Excuse me
❼ 英语周报答案网
2017 2018 第7期报纸答案
❽ 以往的“南外”试题
1、郑和是pp朝人(选择)
2、哪一种交通工具出现最早?(飞机、船、汽车、自行车)
3、海鸟的脚印(选择)
4、在打雷的天气里应该怎么做(选择)
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6、在《大红灯笼高高挂里》有哪个英文单词:lantern
7、正六边形(图)是什么英文单词:hexagon
8、每个队只有6名运动员的体育运动是(填空)
9、儿歌(课本上的)
10、英语书中(6B)刘涛的笔友Peter的基本情况
11、(7、7、3、3、1)从中选4个数字进行+、-、×、÷运算,结果为24。
12、大脑的哪一部分用来学习(选择)
13、一年四季地球的变化情况(选择)
14、一个男孩夹着一个球在飞快地踏滑板,突然球掉了,问球掉落的方向(选择)
15、看图,选择与图意相符的句子(关于急救、在家注意安全的)
16、找规律p1、4、13、40、?、121
17、找关系pA、BobpispillpppB、Hepispstaypatphome
18、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距今已有ppp年历史
19、逻辑推理
20、容斥原理
21、三视图
22、玻璃碎片的规律
23、俄罗斯方块
24、新版人民币一元硬币反面的图案(选择)
25、What pinsectpfliesplikepapdragonp?p(选择)
26、那种乐器是中国乐器(选择)
27、认太极图(选择)
28、晚上睡觉头放在哪里(选择单词)
29、南京什么地方可以划鸭船(地点选择)
30、玩火柴棒应该怎么挑(选择)
2007年南外语文小升初毕业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zī xún jué xǐng cán kuì
( ) ( ) ( )
zhān yǎng róu nèn
( ) ( )
二、用√标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波涛(pō bō) 供不应求(gōng gòng)
看守(kàn kān) 猜度(dù ó)
三、查字典,按要求填空(5分)
1.“詹”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2.“释”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第8画名称是( )
四、圈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括号里。(4分)
好意难确( ) 调兵遗将( )
盛气凛人( ) 高瞻远主( )
五、选词填空。(5分)
指望 渴望 期望 希望
1.凡卡( )回到爷爷那儿去,因此给爷爷写信,在信中,他哭诉:“我的生活没有( )了。”写完信后,他满怀( )去寄信。
即使……也 尽管……还是…… 虽然……但是……
2.( )自己生活艰苦,桑娜( )把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来抚养。
六、把画线部分改成成语,填在括号里。(1分)
雷锋叔叔为了别人,为了集体而放弃个人利益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教育了我。( )
七、按要求填空。(8分)
1.“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是( )句,改成叙述句是;( )。这句话选自课文《 》,作者是( )我们还学过他写的《 》。
2.“梅子黄时日日晴,( )”,是《 》中的诗句,这首诗抒发了作者( )心情。
八、造句。(4分)
推测——
与其……不如……——
九、改病句。(4分)
1.雷锋精神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扩句和缩句。(4分)
扩句:小朋友讨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人们的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按课文内容填空。(3分)
遇到( ),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 )的,( )一定要把他( );否则,不但惹外国人( ),而且会使中国( )信心。
十二、调整下面排列错乱的写作顺序。(在括号里标出序号) (2分)
(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 )列作文提纲
( )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 )草稿写好后,要认真修改
十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1 春节前的一个早晨,我提着装满书册的书包,沉甸甸(di1n di4n)的,刚走到车站旁,一辆(蓝,篮)色的漂亮的公共汽车到站停住。我跨上车,只觉得后面有人把我的包(托,拖)了一下,回头看时,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我谢谢她,她笑笑,没应声。快到下一个停车站时,却听得她响亮地报着站名,还请要下车的乘客提早准备,注意随身携带的东西。我怀疑了,就问她:“你是售票员吗?”
2 她一摇头。轻声回答:“不,我是一○八中学的学生。”
3 我更怀疑了,眼睛直直地(钉,盯)着她……
4 旁边坐着个(戴,带)眼镜的教师,他似乎了解的,用表扬的口吻说:“三好学生嘛!春节期间公共汽车乘客拥挤,售票员忙不过来,他们自己组织分批轮班上各条路线去服务。”说完又补充一句。“咳,怎不叫人看了心里甜?”
5 我要下车了,姑娘不由分说替我提了包,自己先跳下去,把包递给了我,随后帮着售票员(捡,检)票,帮着怀抱婴儿的母亲下车,又帮着老大爷带着小孙子上车,等到乘客全部上车完毕,她最后一个又上了车……
6 我看在眼里,喜上心头。“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7 我转(zhu3n zhu4n)身进了胡同。没走多远,便望见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儿童,挽着袖子,卷着裤腿,兴高采烈地在大扫除。他们把200米长的胡同打扫得一干二净,胡同面貌焕然一新。几个年龄较大的,还在给军属、烈属家扫院子,擦门窗,洗刷墙壁,运垃圾……干得干净利落。我望着他们笑。他们(察,擦)着流汗的脸,也笑了。我几乎要大喊出来了:“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8 我穿出胡同,又遇到二三十个生气勃勃的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小旗,站在街头宣传“讲文明,讲卫生”。他们用扬声筒起劲地说着、唱着。我不由自主地停住脚步,凝神地望着他们,直到耳边响起报时的钟声,才快步向前走去。走了不远回头望了他们一眼,只见在阳光照耀下的这支小分队正在热烈地挥动彩旗,响亮地呼着口号,还唱着“讲卫生,最光荣”的歌。这时,我觉得手中那只沉甸甸的包一点儿也不沉了,我用力地点了点头,“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
1.据词定音、定字(在文中打√)。
2.用‖划分文章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这篇文章记叙了春节前的一个早晨,作者亲眼看到的几件中小学生
( )的事,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 )的优秀品质。
4.“好呀!春节期间义务劳动。”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这样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手中那只沉甸甸的包一点儿也不觉得沉了。”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作文(30分)
以《记一次……活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思想健康、内容明确、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详略得当。
❾ 2011年马鞍山市五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试卷加答案
一、 读拼音,写汉?每空0.5分,共6分)
mián zhān dàn kāng kǎi
连( ) ( )仰 ( )生 ( )
liú jǐn shèn jiǎng luán
( )览 ( ) 船 ( ) 峰( )
zhòu yàn
( )然 ( )语
二、 比一比,先注音,再组成词(每空0.5分,共6分)。
暇( ) ( ) 檐( ) ( )
瑕( ) ( ) 瞻( ) ( )
协( ) ( )
胁( ) ( )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每个词语1分,共6分)
五( )四( ) 五( )十( ) 善( )善( )
泪眼( ) ( )密布 ( )勃勃
四、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5分)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 母亲觉得叙利奥的脸色比平常更坏了 她说 叙利奥 你不舒服吗 说着又对她丈夫说 叙利奥不知怎么了 你看看他脸色发青呢 叙利奥 你怎么啦
五、将下列语句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8分)
1、“五岭________,乌蒙________”,是毛泽东主席在《_____》中的一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力之生物有大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常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常不足。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长江,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3分)“画龙点睛”是一个成语,请写出三个带有“龙”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
七、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歇后语(每个2分,共4分)
1、现在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有的还开上了汽车,人们的生活真是_______________
2、发明创造课上,老师让我们_______________,创造出构思新颖的作品来。
八、解释句中词语,再写出句子的意思(词语0.5分,句意2分,共6分)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俱 ______ 弗若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为汝多知乎?”
孰____ 汝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4分)写出《第一场雪》中的一句谚语_____________
请你写出预示天要下雨的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句子(4分)
1、 战士们冒着暴风雨和泥泞艰难地前进。
2、 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十一、课内阅读(1题每空2分,2题3分,共7分)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读了《鹿和狼的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理解(11分)
从背后照来的灯光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灯光,在我心里也有一道永不熄灭的灯光。
一个寒风料峭的冬夜,万籁俱寂,我急匆匆地向数学老师家走去——一道题难住了我。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
我惭愧地提出了问题,老师慈母般的脸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笑意:“坐,坐下。”她虽然和蔼地笑着,可我却觉得老师在责备我,不由惭愧地低下了头。老师移开身旁一摞作业本取出纸,认认真真地给我讲解。这时候,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忽然发现,粉笔灰已染白了老师的头发,老师那装满智慧的额上,也被岁月碾出了条条深沟……
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也不放松:“自己再做一遍!”我吃惊地接过一张雪白的纸做起来。不一会儿,顺利地做完了,我抬起头来,望着老师批改作业的侧影,不禁想起那堂不平常的课。
那是新年后的第一堂课,铃声响了,老师走上讲台,刚说了半句话突然哽住了。大家这才发现她脸上还流着泪痕,教室里顿时安静了。她似乎发现了什么,立即恢复常态,认真地上起课来。但我们总觉得她在抑制自己,她借着在黑板上写字的机会,擦起泪水,用书本挡住同学们询问的目光。下课了,我们才明白,老师的父亲在元旦之夜突然病倒,经抢救才略有好转,第二天她就从医院准时赶到课堂。老师就这样用全部心血浇灌着我们……
“做完了?”“唔!”老师脸上浮现出赞许的笑容。我向老师告别,思绪万千地走出老师的家。
前面一片黑暗。忽然,背后有一道光照来。我回头一看——是老师!她擎着台灯,倚在门口。灯光照亮了我面前的道路。我觉得好像有一股暖流通过全身,我激动不已。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从此,这道从背后照来的灯光,始终亮在我心中,时刻照耀着我前进!
1、 短文写了老师的哪几件事?简要概括出来。(2分)
2、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并回答问题。(5分)
①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忐忑不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撸?
“我忐忑不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第一个“光”指的是__________
第二个“光”指的是__________
这句话赞美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多处写了我的心理活动,下面两处心理描写表现了老师怎样的品德?(4分)
①“我知道,虽然这么晚了,……但这个时候老师不会休息。”这些描写表现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也不放松……”这些描写表现了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写作。(30分)你上小学以来,与同学间、老师间、父母间一定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或者目睹、听说过许多事情。回想一下,以《感动》为题,把最让你感动的事情写下来,文中出现的校名或者人名一律用“××”代替。字数500—600之间。
参考资料:www.yuwen.com.cn
一、字词基础
(一)听写词语
惧怕 支撑 慈祥 衰老 判断 嫌疑 奇迹 剧烈 操纵 争辩
沮丧 废墟 挖掘 颤抖 歧途 谨慎 崎岖 眺望 庄严 瞻仰
毫不犹豫 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 小心翼翼 依依不舍
欢声笑语 举世闻名 诗情画意 斩钉截铁 排山倒海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梳( ) 娇( ) 玷( ) 洋( )
流( ) 桥( ) 沾( ) 样( )
琉( ) 骄( ) 贴( ) 祥( )
二、语言积累
1.默写《泊船瓜洲》或《秋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中,有____________的殿堂,也有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____________。园中很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糊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____________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____________,饱览着中外____________;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与习作
短文一:
声波都是沿着直线进行的,如果它碰到障碍,就反射回来,变成回声。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的回声。山谷里的回声是谁都知道的,那是高耸的山峰把声波反射回来的缘故。另外,在空旷的原野里,也会出现回声。那是由于牛、羊的叫声,被覆盖着的云层反射回来的缘故。还有我们在下雨天听到的隆隆雷声,都是由于雷声在层层浓厚的云层中,被反复反射所造成的一连串回声。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回声的秘密,认识到了回声的原理,而且也会利用回声。天坛里的圜(yuán)丘,是在四百多年前明朝时候建造的。它全部用青石砌成,最高一层平台的中心,是一块鼓形的青石,它距离四周的石栏杆都一般远。如果一个人站在中心的青石板上叫喊,他自己立刻就能听到比较沉重的回声,这是因为四周整齐光滑的石栏杆把声音反射回来的缘故。因为回声都在中心汇集,听起来就会更沉重、更响亮。
1.文章里介绍了大自然的哪几种回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波碰到障碍反射回来,就会形成回声。文中的“障碍”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
A.山峰 B.云层 C.青石 D.石栏杆
3.文中的几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哪些内容?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二:
如果有人告诉你:“水声可以卖钱。”你大概会说:“那不可能。”
然而,美国有位名叫费涅克的人就突破了这“不可能”。他用录音机录下许多潺潺的水声,复制后贴上“大自然美妙乐章”的标签高价出售,大赚其钱。
其实,整个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部从不可能到可能,再从可能到现实的不断创新的历史。6000年前,没有人认为手中的石器会被更为坚利的铁器所取代;1000年前,没有人认为火药会造就一个新时代;500年前,没有人认为水蒸气会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200年前,没有人认为人类会实现“飞天”的梦想;100年前,没有人认为计算机会极大拓展大脑的功能……如今,这些先人眼中的许多“不可能”,已经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那么,今天在我们眼中的许多“不可能”,也必将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
在人类的历史上,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正是那些奋力冲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勇敢挑战“不可能”的人。
1.文中的“不可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顺序来举例说明的。
3.“今天在我们眼中的许多‘不可能’,也必将成为后人眼中的寻常之事。”请用一个例子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写这篇短文,是为了鼓励大家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习作:
我们熟知的交通工具有自行车、火车、飞机等等。想一想,在未来还可能有哪些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有什么特点?以“未来的交通工具”为主要内容,写一篇想象作文,要求想象有根据,表达清晰,字数400字左右。
短文三:
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鸟。
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风力,加快奔跑速度。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提到鸵鸟,人们往往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来不及逃跑,就会把自己的头和颈平贴地面,钻进沙堆,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经过研究人员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息死亡。有时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1.文章介绍了鸵鸟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鸵鸟真的会把头藏进沙里吗?为什么?
3.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写鸵鸟善于奔跑?举例说一说。
方法一:___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三:____________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四:
鱼儿问水底的鹅卵石:“我看到的石头都有棱角的,怎么你却是圆圆的像圆卵一样?”
鹅卵石笑道:“我过去也是有棱角的呀!”
“那么,你现在怎么变成这样圆圆的了呢?”
“是水把我们冲刷成这样的。”
“什么?”鱼儿惊讶地说,“水有这么大的力量,能把你冲洗成这样?”
“是呀!水不断地冲刷着我们,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大约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我们才被冲刷成这样。所以有一个诗人说:
小小的鹅卵石,
在你上面,我看见了
水的力量和时间的痕迹。”
1.联系短文内容,说说你对画线部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两个成语概括这篇文章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了什么?请写在下面。
习作:
请以“我真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横线部分可以是表示心情的词语,如“高兴”“烦恼”,也可以是表示能力和特点的词,如“行”“勤快”“能干”。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字数400字左右。
四、快速阅读
文章一
放大你的优点
一位十分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使。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
青年羞涩地摇头。
“历史、地理怎么样?”
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
“那法律呢?”
青年窘迫地垂下头。
“会计怎么样?”
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
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他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须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金矿,只要肯挖掘,哪怕仅仅是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沿着它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发?
文章二
抗战,我何惜此头
1918年8月,西北军冯玉祥部到河南郾城招兵。一个宽脸庞、大眼睛、体格魁梧的青年,跟在一行青年后面接受体格检查,一下就被选中了,当了一名士兵。他就是吉鸿昌,当年18岁。吉鸿昌当兵后打仗机智勇敢,很快就由士兵提升为旅长,被士兵们称为“吉大胆”。
1931年,蒋介石为阻挠吉鸿昌抗日,逼他去美国“考察”。一天,吉鸿昌和国民党驻美使馆的一个参赞去一家邮局寄包裹回国,邮局职员却以轻蔑的口气说:“中国?我不知道中国!”随同的参赞对他说:“你干吗要说你是中国人?你可以说你是日本人,这样你就可以受到礼遇。” 吉鸿昌怒不可遏地一把抓住参赞的衣领说:“你觉得做一个中国人丢脸吗?我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得很!我吉鸿昌誓死不当洋奴!”他回到住处,当即在一块小牌上写上“我是中国人”五个字,佩于胸前。
1934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华北并吞中国告全国民众书》,号召建立反帝统一战线。吉鸿昌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他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广泛联络各界爱国人士,继续准备武装抗日活动。吉鸿昌的所作所为早已被蒋介石恨入骨髓。为了除掉这一极其危险的政敌,国民党策划暗杀吉鸿昌。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被特务刺伤被捕,后来又被押往北平受审。在法庭上,吉鸿昌慷慨陈词,历数蒋介石的卖国罪行,并将上衣解开,袒露出抗日作战中所负的累累伤痕。反动派慌忙结束了会审,并决定处死吉鸿昌。
11月24日,吉鸿昌披上斗篷,从容走上刑场。就义前,他在刑场上用树枝做笔,在地上写了气壮千古的诗句: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写毕,他喝令敌人:“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椅子来,我得坐着死!”他高呼抗日口号,英勇就义。
本文讲了吉鸿昌的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在这学期,我看了不少课外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二: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字词基础
(一)听写词语
测试时,教师用中等速度,每个词语读两遍,使每个学生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完成听写。所有词语写完之后,教师再完整地读一遍,让学生检查订正。
写对28-30个词语,可评为“优”;写对24-27个词语,可评为“良”;写对20-23个词语,可评为“合格”;写对19个以下(含19个)的词语,评为“不合格”。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组对11-12个评为“优”;组对9-10个评为“良”;组对7-8个评为“合格”;组对6个以下(含6个)的评为“不合格”。
二、语言积累
正确答案见教材中相关课文。
古诗部分四句算四处,文章部分一处横线为一处。11-12处全部填对评为“优”;填对9-10处评为“良”;填对7-8处评为“合格”;只填对6处(含6处)评为“不合格”。如有错别字,酌情降低等级。
三、阅读理解与习作
提供的四篇短文,任选一组(两篇文章)对学生进行测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如下。(学生回答出意思相近的内容,应视为正确)
短文一:
1. 山谷里的回声、原野里的回声、雷声
2.A、B、D
3.(1)回声的形成原理。
(2)大自然中有很多种回声。
(3)天坛里的圜丘是我们的祖先利用回声的原理建造的。
短文二:
1. 不可能完成(或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2. 时间
3. 视学生回答的合理性给予评定。如,今天我们觉得不可能乘坐火箭上天,未来有可能成为现实。
4. 冲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勇敢挑战“不可能”(或其他相近意思的表达,如“勇于创新”等)
短文三:
1.生活在沙漠地区、体形大、奔跑快
2. 不会,因为把头埋进沙里,鸵鸟很快就会窒息死亡。
3.(1)列数字。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
(2)打比方。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
(3)作比较。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短文四:
1.鹅卵石的形状是水长期冲刷的结果。
2.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锲而不舍(或其他相似意思的成语)
3.视学生回答的合理性进行评定。
每组文章共有6-7道题,每题算1处。答对6-7处者,可评为“优”;答对5处者,可评为“良”;答对3-4处者,可评为“合格”;答对0-2处者,评为“不合格”。
习作:
教师可以从阅读后的两个习作要求中选择一个,对学生进行测试。习作测试时间为40分钟左右。
在评价时,建议按以下标准酌情评级。
1.表达清楚,语句通顺,没有明显的病句,错别字不超过1%;想象合理,感情真实,达到或超过400字,可评为“优”。
2.表达基本清楚,明显的病句不超过2句,错别字不超过2%,达到可评为“良”。
3.以下四种情况占两项的,可评为“合格”。
(1)表达不很清楚。
(2)病句超过2句。
(3)错别字超过2%。
(4)字数不到350字。
4.上述四种情况中占三项或四项的,可评为“不合格”。
(注:“病句”指有明显错误的句子;相同的错别字只算错一个。)
❿ 我想问几个英语基础问题
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 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字专成分。介词后面一般属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作它的宾语。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表语,补语或介词宾语。
副词是一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
英语中按动词后可否直接跟宾语,可把动词分成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 字典里词后标有vt. 的就是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后必须跟有动作的对象(即宾语),并且可直接跟宾语。
不及物动词:字典里词后标有vi. 的就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后不能直接跟有动作的对象(即宾语)。若要跟宾语,必须先在其后添加上某个介词,如to,of ,at后方可跟上宾语。
动名词是一种兼有动词和名词特征的非限定动词。它可以支配宾语,也能被副词修饰。动名词有时态和语态的变化。
解释:动词的ing形式如果是名词,这个词称动名词。
其余的你到网络去查吧,直接输入“主语”或是“谓语”,以此类推。
其实这种东西弄得很清楚没有什么用的。毕竟你又不是研究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