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语阅读 > 英语高考说明文阅读技巧

英语高考说明文阅读技巧

发布时间:2021-01-27 08:40:26

1. 高考语文说明文记叙文的答题模式是什么

(一)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
说明方法的作用:
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_____ 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____ 和 ______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____ 的_____特点.
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七、人物描写的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二)典型题实战兵法
词曲小知识
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则限定词(或曲)的内容。
如《补算子.咏梅》,补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引号的作用:
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
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
3、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
4、表强调。
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主要有两种题型:
A、“××”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 事物的 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 ,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 ,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三)语文应试答题方法、技巧
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书写题:
1、认真规范书写;2、不出现错别字;3、不乱画涂改,在草稿纸写好后再誊写。4、学会审题。
二、选择题:1、直选法2、排除法
三、修改病句的原则:能改一处不改两处。
1、删减2、添加3、替换 4、换位5、重组
四、名著阅读: 《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
1、人物:姓名、绰号、外貌特征、性格特征、主要事迹2、故事情节:人物事例3、教育意义
五、语言运用:
1、语境表达:话题统一,句序合理,注意过渡、衔接和呼应。还要适应语言环境,注意场合、注意说话对象、注意文明礼貌。格式:礼貌用语+表达内容+询问
2仿写:与例句的结构、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保持一致;内容保持一致,语意连贯,话题统一。
3、缩句:满足压缩要求,要有概括性;找中心句、段;找出主要成分;排除干扰项。
4 句式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感叹句三者间的转换;直接叙述变转述。
阅读题技巧
(一)、记叙文阅读
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
(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
二、文章概括:
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 (抓要点概括,推动情节发展的要点必须要\首尾的关键句必须扣住)
中心思想概括:如:“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表达了作者对 __ 赞美与敬佩之情等,赞美了他(人物性格、精神品质)
三: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
四、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 ,表达了 情感。
排比:表现了 ,抒发了 ,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 ,使文章有起伏。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模式: (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 (2). 表现了什么内容(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如:此句运用了 ,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 ,表达了
五、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 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
六、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 (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
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3、写法上:气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
七、评价感悟类
评价:“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感悟:结合主旨、个人生活体验,提出对问题的看法。
启示从原文引出;评价表明态度及理由。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把题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
八、懂得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方法有:①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②侧面(间接)描写:其他的人或事③细节描写④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⑤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九、记叙文语言风格: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十、人称作用:
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的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宽广的活动范围。
六、材料作文应对策略
一、材料作文相关知识
1、材料作文的特点:
(1)读写结合,考生要通过阅读、分析、提炼、联想、表达之后,才能完成写作任务;
(2)自拟题目、不限文体,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写出个性与创意来。
2、材料作文的形式:
(1)文字材料,构思作文。(2)漫画材料,看图写文。(3)读后感等 。
二、材料作文应对策略:1、读懂材料;2、明确要求。
(一)、给文字材料作文
1、结构:材料+要求(必须与材料有关。看懂材料,确定主旨)。
2、审题和领悟:看清要求(拟题、文体、文字、内容等),确定立意、结构。
3、具体建议:合理使用材料,不避开材料,另起炉灶。
记叙文:分析材料内容,联系相关的人或事。开头:“读了以上材料,我想起了……”或“在我的生活阅历中,也有这样一个人”。结尾再用恰当的议论将所叙的人或事与材料中的人或事相比较,画龙点睛即可。
写读后感,要读懂材料并准确提炼论点。
围绕一个观点写感受,从"引_议_联_结"四个方面进行写作.
读是基础,感是重点!!
三、避免作文无谓(不是作文能力差等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
1、保持整洁的文面;不龙飞凤舞、东涂西抹、箭头乱飞、写不下去大笔一圈“不要”。
2、规矩写题。不忘拟题;写在第一行的正中央;不把话题当标题。
3、拒绝三段式。5-8段为宜,段与段详略分明、长短兼顾。
5、规范使用标点。标点符号要占格;不一逗到底;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要占两格,其它标点均占一格。还要注意:顿、逗、分、冒、句、问、叹等标点符号不在一行之首;书名号、引号前半边不在一行之尾。如遇特殊情况,让此标点“委屈”留在行未或移到下行。
6、注意保密。不透露真实姓名、地名、校名,要遵守考场规则和考场道德。

2. 山东高考语文阅读题会考议论文和说明文吗

随便一本高三复习资料就能解决你的问题,明年全国统一使用全国卷吧

3. 高考语文答题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问题

一、现代文小阅读(10分钟,阅读4分钟,做题6分钟)
读懂文章
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理清如下要点:
文章的话题(或观点)是什么;
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25分钟,阅读13分钟,做题12分钟)
1、浏览文章后,看第6题(关于内容的选择题),然后读文章,弄清楚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理解文章基本内容——人物关系与相关事件。
2、依次浏览题目(包括翻译),并将各题在文中对应处勾画出来。再读文章,思考这些问题点涉及的人与事。
三、古诗鉴赏(12分钟)
1、读懂诗歌
(1)用关注“标题、意象、注释、情思语、即时诗人”的办法读诗歌,并快速判明诗歌类别——写景或者写物或者写人,根据相应类别诗歌的特点进行解读。
(2)关注诗歌的艺术手法(内容上的描写手法、主题上的抒情手法、语言上的修辞手法和结构上的结构手法)
2、审读问题
(1)勾画题干(问题要求的——概括、分析、简析、赏析,问题范围——全诗、第几联、上片等等,问题对象——情感、意境、形象、艺术手法等等),明确问题要求。
(2)根据问题要求和对象,弄清楚题型,按照题型的基本模式与步骤组织答案素材。
四、默写(3分钟)
1、考纲规定64篇(点击查看: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要能逐一过关,后期注意做练习。
2、注意审题,题干上的提示语往往涉及句中词语与内容。
3、书写工整、字迹清楚、一笔一画交代清楚。
4、注意异体字、通假字、同义异形词的写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
说明方法的作用:
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_____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____和______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____的_____特点.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4. 如何在短时间内逆袭高考英语

英语不好,除了单词,就是语法。你说要不要学习语法?

阅读、写作、单选、完型,哪个离得开语法?

语法就好比你懂得如何做饭,做菜,单词就是你下锅的米、菜食材,少了哪一个都不行。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英语要学习语法,母语却不用学习语法?

就是因为母语是从父辈那里传承而来的,通过父辈的口耳相传,逐句逐字的纠正,我们从而形成了正确的语感。

而英语则没有了传承,我们得不到大量的练习和正确的纠正,从而无法内生出正确的语感。

所以我们只有通过学习英语的语言规律——语法,来保证我们正确的使用英语。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英语语法的原因,也是高效的学习英语的正确途径。

那么你可能会继续疑惑,我们学了数十年的英语、数十年的语法还不够吗?

其实如果把有效的英语学习使用输入输出时间压缩一下,很多人有效的学习英语时间也许连半年都没有。

而传统英语教育的语法是千疮百孔的,宏观上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系统,缺乏条理性,没有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微观上没有深入理解时态背后的原理,从而导致宏观上缺乏整体性,微观上缺乏深度,英语语法学的凌乱破碎,稀里糊涂。

幸运的是,该学的语法点都已经学了,而你所要做的就是快速理顺它们,宏观上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微观上进一步深入理解具体时态的原理和准确应用就可以了。

高效的学习语法请参考下面回答:

英语学习三步骤:

1. 学透语法,建立完整系统的语法框架体系,彻底消除听说读写的语法思维障碍;

2. 精学美剧,通过美剧构建原生态英语环境,每日两小时以上精看精学精听精说;

3. 实践检验,进一步融会贯通,全面提升自己对英语听、说、读、写、语言感知。

在看英语语法分成哪几块:

第一:句法知识部分, 包括英语的十大词类、两大句型、八大句子成分、主从句、单复句。

第二:语法知识部分,包括时态、语态、虚拟语气、非谓语、三大从句等等。

句法知识,是语法知识的基础,语法知识是英语学习的内核,在系统学习语法之前必须要有基本的句法知识!

句法知识让你知道句子的框架结构,语法知识让你知道句子表达的精细时空内涵,句法知识结合语法知识构成英语这座大厦的宏观框架体系,单词的深厚积累构成英语这座大厦的砖瓦水泥。

所以还是认真的在上面三点上下功夫,认真的掌握句法知识、语法知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英语语法框架体系后,在通过精看美剧细腻的学习单词。

具体学习步骤参考下帖:

英语不过单词和语法,听说读写能力都是基于这两者,如下图所示:

语法是内核,学透了语法,你也就彻底明白了英语。

阅读写作的时候,语法强悍,单词弱,查词典即可;反之单词强悍,语法弱,去哪里查语法词典。

语法强悍了,对你来说,任何文章都是可读可理解的,所谓的高中英语、大学英语,托福雅思英语,不过就是句子长点,生词多点而。同时语法是可以快速学透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的,而单词则不行,单词需要终身学习。

学习方法建议如下:

首先花一个月打造你的语法内核,语法体系通透会极大提升听说读写能力,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语法攻克以后,你就只剩下需要攻克单词了。单词的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读,把你没掌握的单词大量的读,在句子中读,对着词典读,效果会非常的好。

句法知识请参考:快速建立英语句法知识体系live,语法的框架体系请参考1小时建立英语时态框架体系、1小时掌握英语动词的秘密两个Live,看完后基本就把英语语法的结构体系理顺了,英语语法也就基本入门了。入门后,你就可以花数周时间系统的学习《英语思维:解密英语语法的原理》图书和《英语思维:十课建立完美语法体系》完整视频了。

学完以后,你将彻底明白什么是语法,语法是怎么来的,怎么回事,语法的框架体系是什么,语法的原理、思维是什么,你将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学透了语法,你也就彻底获得英语的自学能力了。

语法障碍消除后,这时才算真正进入进入英语学习的告诉公路,这时就可以通过精看美剧快速提升听说读写和单词量了。

5.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文章分几类

1、记叙文
记叙文又可分传记类和故事类。传记类文章在阅读中时间是全文的关键,根据时间我们可以找到相关的事件,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故事类文章情节性较强,阅读时要注意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发生的事件,这些都是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信息,对于准确理解文章十分重要。
2、说明文
说明文是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果或功用等进行介绍,解释或阐述的文章。把握所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是理解说明文的关键。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定义法、解释法、比较法、比喻法、数字法、图表法、引用法和举例法等。(1)数字说明文在阅读数字说明文时要特别注意文中数字的含义,从这些数字中可以找到文章的主要内容。(2)解释说明文解释说明文着重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功用等。许多科普文章都属于这一类。在阅读这类文章时要学会解决what,how,why等一类的问题。它们是文章的关键。如能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将会更迅速抓住文章的主题。(3)比较说明文比较说明文是通过对比方法说明问题。在阅读这类文章时要善于把握全篇陈述的基本倾向。作者在谈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时总要顾及到争议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作者的陈述总要倾向于某一种观点。
3、应用文
应用文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括广告、通知、书信等。应用文一般语言简洁,省略及不规范的句子较多。阅读时一般要求考生全面掌握文章中提供的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去解决问题。因此对题干的理解尤为重要。

6.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应用文和说明文有哪些区别

阅读理解的文章体抄裁多样袭,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题材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地理与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一些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图表、表格和广告类,如火车或飞机的时刻表、电视节目表、课表、活动日程表、各种情况的比例图、事物发展变化(增减)图、各类标志图、广告等实用类文体。 判断就简单啦,跟语文差不多。

7. 安徽高考大阅读考说明文吗

不知道你指的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安徽语文卷现代文阅读有两篇,文言文阅读专有一篇。属下面这是我做语文阅读理解的一些小经验,希望能帮助到你

第一篇现代文阅读通常都是些议论文,科普说明文,且都是选择题。遇到这类文章你首先需要通读一遍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然后再看题目,对照原文看题目的选项与文章的差别,并仔细斟酌.

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理解一般都是小说或者散文.做这类文章你也要先阅读文章把握文章主旨.像小说和散文的问答题虽然每篇每个问题都不会相同,但每类问题都大同小异,多做一些题多总结你会发现的.

文言文阅读最难的.但是常考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是必须掌握(你们老师会总结的吧).做文言文我通常都会先做倒数第二题一般都是判断对文章的理解这种问题我们可以根据选项去更进一步了解文章的.

这只是我的一些简单的方法,在以后的做题中你们老师会慢慢总结的,另外多读,多练,培养语感很重要的.

8. 高考科技说明文阅读怎么提高啊题目的答案选项和我想的总不一样....每天做一篇能提高吗

我是安徽的考生,今年毕业。语文水平不怎么样,但是我的语文老师很厉害。回
……
是不是社科类文答章的三个选择题?
那就是了。
如果你想短时间内提高的话,比如,你想在一个月内提高,就像是在期末考试前一个多月的样子,想要迅速提高,那么,强烈建议:买一本天利38套语文高考专题卷。(声明:我不是天利公司的员工。)找到后面的专题,有社科类文本阅读。起初,每天做一篇,做完就对答案,然后把自己没想到的东西抄在题目的旁边,或者抄在选项的旁边。简单看一看即可,无需复习。前五天的样子每天一篇。然后接着每天两篇,按照这样的方法,再稍等段时间,接着每天三篇,直到做完为止。一个月也就这么结束了,你会发现,随便找一篇给你读,都挺有感觉的,因为,这种感觉已经不知不觉的侵入你的思维,不自觉中就会用了,已经提高了。
你要清楚:熟能生巧!还有一个阅读的方法:每读完一段,就做短暂的总结,这段讲的是什么东西啊?入题,介绍,还是说明?开始时这样比较慢,但要耐着性子往下做,一段时间之后,就OK!

9. 怎样答好高考语文说明文阅读

提高语文说明文阅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多读多做(最好能够保证一天练习一篇阅读理解),在读的过程中学会归纳、分析、总结、反思。下面分享一点阅读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先,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阅读理解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具体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提高阅读速度5倍左右,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阅读、学习效率,取得好成绩。

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并养成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的习惯,使我们在阅读时善于发现重点、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材料。在读书的过程中或读完一本书的时候,要学着做点读书笔记,记录一下书本的脉络主旨、主要人物、事迹、以及阅读感悟等,一些优美词句也可以摘抄一下。比如,段落:掌握段意最方便的办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说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其次,抓住文章的脉络主旨:有的文章,标题就说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点明中心思想,有的则通过主要事件来表达中心思想,只要根据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确定中心思想。其三,对于文章、书籍中的主要人物、事迹、观点、中心思想等一些重点,要有意识的进行记忆,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促成更好的理解。

阅读全文

与英语高考说明文阅读技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公的家教老师女演员 浏览:788
圆明园题材电影有哪些 浏览:806
欧洲出轨类型的电影 浏览:587
看电影可以提前在网上买票么 浏览:288
有没有什么可以在b站看的电影 浏览:280
今晚他要去看电影吗?翻译英文。 浏览:951
林默烧衣服的那个电影叫什么 浏览:133
哈莉奎茵与小丑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509
维卡克里克斯演过哪些电影 浏览:961
什么算一下观看的网站 浏览: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浏览:296
朱罗纪世界1免费观看 浏览:311
影院容纳量 浏览:746
韩国最大尺度电影 浏览:130
八百电影 浏览:844
手机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浏览:182
韩国有真做的电影么 浏览:237
欧美爱情电影网 浏览:515
一个女的去美国的电影 浏览:9
金希贞的妻子的朋友 浏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