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一英语必修一五篇reading文章翻译
第一单元 友谊Reading安妮最好的朋友你是不是想有一位无话不谈能推心置腹的朋友呢?或者你是不是担心你的朋友会嘲笑你,会不理解你目前的困境呢?安妮·弗兰克想要的是第一种类型的朋友,于是她就把日记当成了她最好的朋友。安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住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她一家人都是犹太人,所以他们不得不躲藏起来,否则他们就会被德国纳粹抓去。她和她的家人躲藏了两年之后才被发现。在这段时间里,她唯一的忠实朋友就是她的日记了。她说,“我不愿像大多数人那样在日记中记流水账。我要把这本日记当作我的朋友,我要把我这个朋友称作基蒂”。安妮自从1942年7月起就躲藏在那儿了,现在,来看看她的心情吧。 亲爱的基蒂: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我长久无法出门的缘故,我变得对一切与大自然有关的事物都无比狂热。我记得非常清楚,以前,湛蓝的天空、鸟儿的歌唱、月光和鲜花,从未令我心迷神往过。自从我来到这里,这一切都变了。……比方说,有天晚上天气很暖和,我熬到11点半故意不睡觉,为的是独自好好看看月亮。但是因为月光太亮了,我不敢打开窗户。还有一次,就在五个月以前的一个晚上,我碰巧在楼上,窗户是开着的。我一直等到非关窗不可的时候才下楼去。漆黑的夜晚,风吹雨打,雷电交加,我全然被这种力量镇住了。这是我一年半以来第一次目睹夜晚…… ……令人伤心的是……我只能透过脏兮兮的窗帘观看大自然,窗帘悬挂在沾满灰尘的窗前,但观看这些已经不再是乐趣,因为大自然是你必须亲身体验的。 第二单元 世界上的英语Reading通向现代英语之路16世纪末期大约有5百万到7百万人说英语,几乎所有这些人都生活在英国。后来,在17世纪英国人开始航海征服了世界其它地区。于是,许多别的国家开始说英语了。如今说英语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他们有的是作为第一语言来说,有的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即使他们所讲的语言不尽相同,也可以互相交流。请看以下例子:英国人贝蒂:“请到我的公寓(flat)里来看看,好吗?”美国人艾米:“好的。我很乐意到你的公寓(apartment)去。”那么,英语在一段时间里为什么会起变化呢?事实上,当不同文化互相交流渗透时,所有的语言都会有所发展,有所变化。首先,在公元450年到1150年间,人们所说的英语跟今天所说的英语就很不一样。当时的英语更多地是以德语为基础的,而现代英语不是。然后,渐渐地,大约在公元800年到1150年期间,英语不那么像德语了。因为那时的英国的统治者起初讲丹麦语后来讲法语。这些新的定居者大大丰富了英语语言,特别是在词汇方面。所以到17世纪,莎士比亚所用的词汇量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大。在1620年,一些英国人搬迁到美洲定居。后来,到了19世纪,有些英国人也被送往澳大利亚,两个国家的人都开始说英语了。最后,到20世纪,英语才真正定形。那时,英语在拼写上发生了两大变化:首先,塞缪尔·约翰逊编写了词典,后来,诺厄·韦伯斯特编纂了《美国英语词典》,后者体现了美国英语拼写的不同特色。现在,英语在南亚也被当作外语或第二语言来说。比如说,印度拥有众多讲英语很流利的人,这是因为英国于1765年到1947年统治过印度。在那期间,英语成了官方语言和教育用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非洲其它国家,比如南非,人们也说英语。目前在中国学习英语的人数正在迅速增长。事实上,中国可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英语学习者。中国英语会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吗?这只能由时间来回答了。 第三单元 游记Reading沿湄公河而下的旅程第一部分梦想与计划我的名字叫王坤。从高中起,我姐姐王薇和我就一直梦想作一次伟大的自行车旅行。两年前,她买了一辆昂贵的山地自行车,然后还说服我买了一辆(山地车)。去年她去看望了我们的表兄弟——在昆明读大学的刀卫和宇航。他们是傣族人,在云南省西部靠近澜沧江的地方长大,湄公河在中国境内的这一段叫澜沧江,在其他国家(境内)叫湄公河。很快,王薇使表兄弟也对骑车旅游产生了兴趣。大学毕业以后,我们终于有了机会骑自行车旅行。我问我姐姐:“我们要去哪儿?”首先想到要沿湄公河从源头到终点骑车旅游的是我的姐姐。现在她正在为我们的旅行制定计划。 我很喜欢我姐姐,但是她有一个很严重的缺点。她有时确实很固执。尽管她对去某些地方的最佳路线并不清楚,她却坚持要自己把这次旅游安排得尽善尽美。于是,我就知道这个尽善尽美的方式总是她的方式。我不停地问她,“我们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回来?”我还问她是否看过地图。当然她并没有看过——我的姐姐是不会考虑细节的。于是,我告诉她,湄公河的源头在青海省。她给了我一个坚定的眼神——这种眼神表明她是不会改变主意的。我说,我们的旅行将从5, 000多米的高地出发,这时她似乎显得很兴奋。当我告诉她那里空气稀薄,呼吸困难,而且天气很冷时,她却说这将是一次有趣的经历。我非常了解我的姐姐,她一旦下了决心,什么也不能使她改变。最后,我只好让步了。在我们旅行前的几个月,王薇和我去了图书馆。我们找到一本大型地图册,里面有一些世界地理的明细图。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湄公河发源于西藏一座山上的冰川。起初,江面很小,河水清澈而冷冽,然后它开始快速流动。它穿过深谷时就变成了急流,流经云南西部。有时,这条江形成瀑布,进入宽阔的峡谷。我们俩惊奇地发现这条河有一半是在中国境内。当流出中国,流出高地之后,湄公河就变宽了,变暖了,河水也变成了黄褐色。而当它进入东南亚以后,流速减缓,河水蜿蜒缓慢地穿过低谷,流向生长稻谷的平原。最后,湄公河三角洲的各支流流入中国南海。 第四单元 地震Reading地球的一个不眠之夜河北省东北部的农村不断有些怪事发生:三天来,村子里的井水升升降降,起起伏伏。农夫注意到,水井的井壁上有深深的裂缝,裂缝里冒出臭气。农家大院里的鸡,甚至猪都紧张得不想吃食。老鼠从田地里跑出来找地方藏身。鱼缸和池塘里的鱼会往外跳。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左右,有些人看到天上一道道明亮的光。即使天空没有飞机,在唐山城外也可以听到飞机声。在市内,有些建筑物里的水管爆裂开来。但是,唐山市的一百万居民几乎都没有把这些情况当一回事,当天晚上照常睡着了。在凌晨3点42分,一切都开始摇晃起来。世界似乎到了末日!二十世纪最大的一次地震就在唐山市正下方11公里处发生了。100公里以外的北京市都感到了地震,全国1 / 3的地方都有震感。一条8公里长30米宽的巨大裂缝横穿房舍、马路和渠道。地上一些洞穴冒出了蒸气。石头山变成了泥沙河,在可怕的15秒钟内,一座大城市就沉沦在一片废墟之中。人们遭受的灾难极为深重。2/3的人在地震中死去或受伤。成千上万个家庭遇难,许多孩子变成了孤儿。死伤的人数达到40多万。幸存的人们又怎么能相信这是自然现象呢?人们无论朝哪里看,哪里的一切都几乎被毁了。所有的市内医院、75%的工厂和建筑物、90%的家园都消失了。残砖就像秋天的红叶覆盖着大地,然而它们是不可能被风刮走的。两座大坝垮了,多数桥梁不是塌了就是无法安全通行了。铁轨如今成了一条条废钢。好几万头牛再也挤不出奶来。50万头猪和几百万只鸡全都死了。井里满是沙子,而不是水。人们惊呆了。接着,在下午晚些时候,又一次和第一次一样的强烈的地震震撼着唐山。有些医生和救援人员被困在废墟下面。更多的房屋倒塌了。水、电和食物都很难弄到。人们开始纳闷,这场灾难还会持续多久。不是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地震后不久,部队派了15万名战士到唐山来协助救援人员,数十万的人得到了救助。部队人员组成小分队,将受困的人们挖出来,将死者掩埋。在唐山市的北边,有一个万名矿工的煤矿,其中多数人得救了。援救人员为那些家园被毁的幸存者盖起了避难所,用火车、卡车和飞机向市内运来了水。慢慢地、慢慢地,这座城市又开始出现了生机。 第五单元 纳尔逊·曼德拉—— 一位当代英雄Reading伊莱亚斯的故事我的名字叫伊莱亚斯。我是南非的一个穷苦的黑人工人。第一次见到纳尔逊·曼德拉的时候,是我一生中非常艰难的时期。(当时)我才12岁,那是在1952年,曼德拉是我寻求帮助的一位黑人律师。他为那些穷苦黑人提供法律指导。他十分慷慨地给予我时间,我为此非常感激。由于我所受的教育很少,所以我需要他的帮助。我六岁开始上学,我仅仅在那里读了两年的学校有三公里远。我不得不辍学,因为我的家庭无法继续支付学费和交通费。我既不太会读,也不怎么会写。几经周折,我才在一家金矿找到一份工作。然而在那个时候,你要想住在约翰内斯堡就非得要有身份证不可。糟糕的是我没有这个证件,因为我不是在那里出生的,我很担心我是不是会失业。纳尔逊·曼德拉给予我帮助的那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日子。他告诉我要想在约翰内斯堡立住脚,应当如何获取所需证件。我对自己的未来又充满了希望。我永远也忘记不了他对我的恩情,当他组织了非国大青年联盟时,我马上就参加了这个组织。他说:“过去30年来所出现的大量法律剥夺我们的权利,阻挡我们的进步,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处在几乎什么权利都没有的阶段。”他说的是真话。当时黑人没有选举权,他们无权选择他们的领导人。他们不能做自己想要做的工作。他们所能住的城区都是由白人决定的。他们被打发去住的城外地区是南非最贫穷的地区。在那儿,没有人能够种庄稼。事实上,就像拉尔逊·曼德拉所说的:“……我们被置于这样一个境地:要么我们被迫接受低人一等的现实,要么跟政府作斗争。我们选择向法律进攻。首先我们用和平的方式来破坏法律,而当这种方式也得不到允许时,……只有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决定用暴力反抗暴力。”事实上,我并不喜欢暴力,……但是在1963年的时候,我帮助他炸毁了一些政府大楼。那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如果我被抓住了,可能就会被关进监狱。但是,我乐于帮忙,因为我知道,这是为了实现我们的黑人和白人平等的梦想。
2. 英语阅读训练 - 高一必修一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翻译这篇英语
通往现代英语之路
到16世纪末,大约有五至七百万人讲英语。他们几乎都生活在英格兰。后来,在下一世纪,人们从英格兰移居到世界其他地方,因此,英语开始在许多其他国家被使用。今天,把英语作为其母语、第二语言或外语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可以理解对方,即使他们讲的不是同一种英语。让我们看看一下这个例子:英国的Betty问“你想看看我的公寓(flat)吗?”美国的Amy会说, “好的。我愿意上来看看你的公寓(apartment)。 ”
那么,为何英语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你?实际上,当不同文化相互交流渗透时,所有的语言都会有所发展和变化。一开始,英格兰人在大约公元450年到1150年
之间所说的英语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英语很不一样。实际上,当时的英语更多地是以德语为基础的,而现代英语不是。后来,大约在公元800年至1150年之间,
英语慢慢变得不那么像德语,因为统治英格兰的那些人开始是说丹麦语,后来说法语。这些新的定居者大大丰富了英语语言,特别是在词汇方面。所以到17世纪初
的时候,莎士比亚能够使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丰富的词汇。1620年一些英国定居者来到了美洲。后来到了18世纪的时候,一些英国人还被带到了澳大利亚。英
语也就开始在这两个国家使用。
最后到19世纪的时候,英语这种语言就变得稳定了。当时,英语的拼写发生了两个很大的变化:先是塞缪尔•约翰逊编写了他的英语词典,后是诺亚•韦伯斯特出版了《美国英语词典》。后者使得美式英语的拼写有了其独特的个性。
现在,英语在南亚也被当作外语或第二语言。例如,印度有很多人的英语说得很流利,因为大不列颠曾经在1765年
到1947年期间统治印度。在那段时间,英语成了印度政府和教育所用的语言。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一些非洲国家,如南非,人们也说英语。目前,在中国,学
习英语的人数正在迅速增长。中国可能有人数最多的英语学习者。中国英语是否将成为世界上其中一个英语?只有时间会告诉我们。
3. 高一必修一英语阅读理解A篇 路过必看
看图
4. 高一英语 人教版 必修一 unit1 阅读的全文
1
Anne’s best friend 安妮最好的朋友
Do you want a friend / whom you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 like your deepest feelings and thoughts? 你是不是想有一位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呢?
Or are you afraid / that your friend would laugh at you, or would not understand / what you are going through?
或者你是不是担心你的朋友会嘲笑你,会不理解你目前的困境呢? Anne Frank / wanted the first kind, so she made her diary / her best friend.
安妮•弗兰克想要的是第一种类型的朋友,于是她就把日记当成了她最好的朋友。 Anne / lived in Amsterdam / in the Netherlands / ring World War II. 安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住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Her family was Jewish / so they had to hide / or they would be caught by the German Nazis. 她一家人都是犹太人,所以他们不得不躲藏起来,否则他们就会被德国纳粹抓去。 She / and her family / hid away for nearly twenty-five months / before they were discovered. 她和她的家人躲藏了差不多25个月之后才被发现。 During that time / the only true friend was her diary. 在这段时间里,她唯一的忠实朋友就是她的日记了。
She said, “I don’t want to 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 in a diary / as most people do, but I want this diary itself to be my friend, and I shall call my friend / Kitty.”
她说,“我不愿像大多数人那样在日记中记流水账。我要把这本日记当作我的朋友,我要把我的这个朋友称作基蒂”。
Now read how she felt / after being in the hiding place / since July 1942. 安怩自从1942年7月起就躲藏在那里了,现在来看看她的心情吧。 Thursday 15th June, 1944(读法:15th of June, 19, 44.) 1944年6月15日 星期四 Dear Kitty, 亲爱的基蒂:
I wonder / if it’s because I 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doors for so long / that I’ve grown so crazy / about 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我长久无法出门的缘故,我变得对一切与大自然有关的事物都无比狂
2
热。
I can well remember / that there was a time / when a deep blue sky, the song of the birds, moonlight and flowers / could never have kept me spellbound.
我记得非常清楚,以前,湛蓝的天空、鸟儿的歌唱、月光和鲜花,从未令我心迷神往过。 That’s changed / since I came here. 自从我来到这里,这一切都变了。
…For example, one evening / when it was so warm, I stayed awake / on purpose / until half past eleven /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look at the moon / by myself.
……比方说,有天晚上天气很暖和,我熬到11点半故意不睡觉,为的是独自好好看看月亮。 But as the moon / gave far too much light, I didn’t dare / open a window. 但是因为月光太亮了,我不敢打开窗户。
Another time / five months ago, I happened to be upstairs / at sk / when the window was open. 还有一次,就在五个月以前的一个晚上,我碰巧在楼上,窗户是开着的。 I didn’t go downstairs / until the window had to be shut. 我一直等到非关窗不可的时候才下楼去。
The dark, rainy evening, the wind, the thundering clouds / held me entirely in their power; 漆黑的夜晚,风吹雨打,雷电交加,我全然被这种力量镇住了。
it was the first time / in a year and a half / that I’d seen the night / face to face… 这是我一年半以来第一次目睹夜晚……
…Sadly… I am only able to look at nature / through dirty curtains / hanging before very sty windows.
……令人伤心的是……我只能透过脏兮兮的窗帘观看大自然,窗帘悬挂在沾满灰尘的窗前。 It’s no pleasure looking through these any longer / because nature is one thing that really must be experienced.
但观看这些已经不再是乐趣,因为大自然是你必须亲身体验的。
Yours, 你的Anne安妮
求采纳
5. 英语阅读训练 - 高一必修一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这篇英语短文
你是否能把这篇短文照下来 我再帮你翻译
6. 高一必修一 两篇英语阅读 求助!!!
11.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解释了到底要不要自己创业。选C 文章通过举DAVID PAIK的例子版
12.根据文章,paik的职权业是 选D
13.作为一个商人,paik遇到的一个最大的困难是:选A
14.根据williams,她创业的一个好处是:选D
15.从文章中我们了解到;选C
后面的稍等会ok?
7. 求英语人教版必修一的五篇reading文章
http://www.pep.com.cn/ge/jszx/pg/bxy/dzkb/200707/t20070716_403612.html
http://www.pep.com.cn/ge/jszx/pg/bxy/dzkb/200707/t20070716_403619.html
http://www.pep.com.cn/ge/jszx/pg/bxy/dzkb/200707/t20070716_403621.html
http://www.pep.com.cn/ge/jszx/pg/bxy/dzkb/200707/t20070716_403634.html
http://www.pep.com.cn/ge/jszx/pg/bxy/dzkb/200707/t20070716_403647.html
8. 人教版英语必修一阅读课文原文word版 可打印的Unit 1是Anne日记
ANNE’S BEST FRIEND
Do you want a friend whom you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 like your deepest feelings and thoughts? Or are you afraid that your friend would laugh at you, or just can’t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going through? Anne Frank wanted the first kind, so she made her diary her best friend.
Anne lived in Amsterdam in the Netherlands ring World War Ⅱ. Her family was Jewish so they had to hide or they would be caught by German Nazis. She and her family hid away for nearly twenty-five months before they were discovered. During that time the only true friend was her diary. She said, “I don’t want to 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 in a diary as most people do, but I want this diary itself to be my friend, and I call my friend Kitty.” Now read how she felt after being in the hiding place for over a year.
Thursday 15, June, 1944
I wonder if it’s because I 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doors for so long that I’ve grown so crazy about 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 I can well remember that there was a time when a deep blue sky, the song of the birds, moonlight and flowers could never have kept me spellbound. That’s changed since I was here.
…For example, when it was so warm, I stayed awake on purpose until half past eleven one evening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look at the moon for once by myself. But as the moon gave far too much light, I didn’t dare open a window. Another time five months ago, I happened to be upstairs one evening when the window was open. I didn’t go downstairs until the window had to be shut. The dark, rainy evening, the wind, the thundering clouds held me entirely in their power; it was the first time in a year and a half that I’d seen the night face to face.
…sadly…I am only able to look at nature through dirty curtains hanging before very sty windows.It’s no pleasure looking through these any longer because nature is one thing that really must be experienced.
安妮的最好的朋友。
你想要一个朋友都可以告诉你,象你最深的感情和想法?或者你担心你的朋友会嘲笑你,或者只是不能明白你正在经历吗?安妮•佛兰克希望第一种,所以她把她的日记,她最好的朋友。
安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Ⅱ第二次世界大战。她的家庭是犹太人,所以他们不得不躲起来或者他们会被德国纳粹。她和她的家人躲掉了将近25个月,才被发现。在这段时间内,只有真正的朋友在她的日记。她说:“我不想放下在日记中像大多数人那样,但我想这篇日记是我的朋友,我打电话给我的朋友,凯蒂。“现在看到她感觉如何在隐密处后一年多了。
1944年6月15日星期四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我没有在能在户外太长,我变得这么疯狂对一切与大自然。我记得非常清楚,有一段时间,湛蓝的天空,鸟儿的歌唱,月光和鲜花,永远让我茫然。这是自从我在这里。
例如,当它…是那么温暖,我呆到11点半故意不睡觉,一天晚上,为了好好看看月亮一次。但是像月光太亮了,我不敢打开了一扇窗。另一次5个月之前,我碰巧在楼上一天晚上,窗户是开着的。我没下楼到窗口被关闭。黑暗中,夜晚,风,雷电交加,我完全在其权力范围;这是第一次在一年半的时间,我会看到夜面对面交流。
可悲的是,……我只是能看看大自然肮脏的窗帘挂在窗户前很灰…它的不愉快的综观这不再是一件事,因为大自然真的必须经历。
多给点分吧,写的很幸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