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语阅读 > 村上春树英语阅读

村上春树英语阅读

发布时间:2021-01-03 21:18:34

❶ 村上春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1949年1月日,村上春树诞生于京都市伏见区,不久就搬到兵库县西宫市夙川定居。村上的父亲是京都和尚的儿子,母亲则是船场商家的女儿,套句村上常用的表现,他可说是100%的纯关西种。由于父亲是国语老师,而且很爱看书,所以除了不准买漫画和周刊志外,村上自幼即可以买自已爱看的书来读。当时村上家每月向书局订购世界文学全集,因此村上所接触的都是外国文学,日后他也坦承到目前为止涉猎的日本文学有限,是因为小时候的环境决定了往后的阅读倾向。
村上求学时对学校没什么好感,不过他特别爱看书,一有空就一头栽进文学作品的世界里。结果国语的成绩不错。至于英语,村上一上高中就开始阅读英文版的外国文学,他对自已的英文阅读能力颇有自信,不过这毕竟和会考试不同,因此英文成绩在班上是中上的排名。村上还自嘲说,要是当时的英文老师知道我翻译不少外国作品,大概会摇头吧!
村上高中毕业后当了一年浪人(重考生),第二年考上了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的演剧科。村上几乎不到学校去上课,他在新宿打工,空闲时僦到歌舞伎町的爵士咖啡厅去。村上还是大学生时(22岁)就和夫人阳子结婚。25岁时,夫妻两人以日币五百万圆的资金,在国分寺车站南口的地下一楼开了一家名为 "Peter Cat" 的爵士咖啡厅,当时村上养的猫,名字就叫Peter。之后店面迁移到千驮谷去。
村上26岁从早稻田的演剧科毕业论文的题目是「美国电影中关于旅行的思想」。
村上一边经营爵士咖啡厅,晚上还继续在厨房的桌子上写作,准备参加由「群像」杂志主办的群像新人文学赏。结果村上初试啼声的「听风的歌」,一举摘下桂冠,那一年是1979年,村上30岁,「听风的歌」一书并旋即由讲谈社出版。
翌年(80年),村上又有新作问世,即《听风的歌》的姐妹作《1973年的弹珠玩具》。一直到写《寻羊冒险记》之前,村上所写的作品都是在蜡烛两头烧的情况下完成的。当时写作的意义愈来愈重要时,村上不得不有所抉择。为了能更专心于写作,他卖掉经营七年的爵士咖啡厅,并搬到千叶去住。《寻羊冒险记》也就是村上成为专业作家后写的第一本小说。
成为专业作家后的村上,生活的内容和作息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往到凌晨二、三时都还未入睡的村上,现在却过着晚上十时就寝,早上六时起床的规律生活,而且养成每天早晨慢跑的习惯,甚至在第二年就可以跑完全程的马拉松。
村上算是相当多产的作家,从1979年耕耘至今,长篇、短篇小说、随笔、翻译作品等,加起来超过四十部。村上写作的节奏通常是长篇和短篇交替进行,唯一的例外是长篇的《挪威的森林》后,接着又继续另一长篇作品《舞.舞.舞》。
村上的个性可以说非常执着而且单纯,他简朴而有规律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写照,就好比他数十年如一日地慢跑(后来加上游泳)、稿子绝无迟交记录,甚至他自嘲从出生到现在从没有过宿醉、便秘、头痛和肩酸的记录,难怪外界会觉得他特立独行,不易亲近。

❷ 看过村上春树三种中文翻译的进

如果是香港版和台湾版的话。推荐你选香港版(难道这是两个不一样的版本?)大陆回版的话。怎么说,也不是答不好。主要是林少华译得太有个人特色。就是那种作者没说几句他却说一大啪啦那种感觉。我看他译的书之头疼。1q84换了个译者,个人觉得还不错。但无论怎么说。语言地域的不同多多少少会减掉日文原文的一些味道。但是,还是大爱村上~

❸ 村上春树的作品好在哪里

你听过村上春树这个人吗?他是谁?如果你知道他是日本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你读过他的作品吗?你是否喜爱他的作品?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不妨一起来探讨所谓的“村上春树现象”是怎么一回事。
台湾的“村上春树”,至少在报章、电视媒体上非常热门,这个现象一方面归因于出版界对村上作品的译介相当快速也颇完整,一方面来自于那种“感觉很村上”的文学作品社会现象化的因素。村上的作品所呈现的风格和感觉,已经变成一种意识型态式的形容词,常被用来诠释现代人无以莫名的感受,因此,我们会看到广告词上写某人的音乐或作品“很村上”等等。
其实“村上春树现象”在日本也是存在的,只是这种现象并不特殊。大致在50年代以后,日本的纯文学作品跳脱小众的封闭社会,尤其《太阳的季节》这本小说获得芥川被广为讨论后,纯文学作品的读者层逐渐扩展到一般大众,自此以后,获得各类文学奖的得奖作品、作家的一举一种等,都变成媒体关注的话题。
而村上本身不喜欢和媒体往来,拒绝作品拍成电影,甚至和文坛绝缘的性格,者如此类反文学作品社会现家化而行的作为,反而更加速了所谓的村上现象。
自从1979年讲谈出版村上的第一篇长篇小说《听风的歌》以来,村上一直拥有一群忠诚的“村上迷”。直到《挪威的森林》一书出版,销售量超过370万册,村上的名气瞬时达到颠峰。一部纯文学作品的读者可以轻易超过10万人次,个中奥妙确实值得探讨。
作品的“心情”很现代
若问村上的读者村上的作品魅力何在?他们的第一句话都是:“那种心情(感受)吧!”村上作品最大的特色在于故事中的主角没有名字,主角通常都以“仆(日语中男性自称的代名调)”自称,而村上可说是第一个只用“仆”这个人称代名词的作家(只有《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例外)。读者所说的“心情”,也就是村上作品中常出现的“仆”,对所有事情表露出的非决定性的人生态度。虽然作品中“仆”的年代和当下年轻的一代有时空上的距离,但那种生存方式所呈现的“某种”人格特质和心情,却和这一代的属性相契合。
村上迷中有很多少女喜欢写作,而村上作品中的语汇相当简洁,而且不用艰涩的汉字,不过使用相当多片假名(日语在表现外国事物时用片假名)。另外村上非常喜爱用数字来表现一种状况或概念,而且惯用阿拉伯数字来表记。例如:《1973年的弹珠玩具》(《听风的歌》之后,第二部长篇小说),这在当时以直写行文的文艺作品来说,简直是破天荒的创举。
村上初试啼声的第一部作品《听风的歌》节勇夺第23届群像新人赏,为喜爱创作的年轻人树立一个典范。目前在日本不仅文学作品、文艺杂志卖况不佳,部分历止悠久的文艺杂志,如《小说中公》、《野性时代》等也相继停刊。不过,像《文学界》、《群像》等文艺杂志所主办的新人赏参选人数,却有增无减。尤其村上龙、村上春树得奖后,这十年间参选人数持续增加,去年的人数已高达2000人。这种大众化的作家热潮同时也形成一股小说写作范本的出版热,不知道未来日本还会出现几个村上春树?
村上特有的修辞法,或者可以说是隐喻,也是形成村上作品风格的要因。村上所用的比喻总是天马行空、不按牌理出牌,即使这种隐喻的方式不在读者的经验范围内,但由于语汇本身就能营造画面,这种现实和幻想互相交错、融合的文字表情、反而成了村上迷们爱不释手之处,或许村上的文字能说出他们说不出的感觉吧!
村上立足美国文坛
村上的作品深受美国现代文学的影响,这一点是村上本人也承认的事实。村上十几岁的时候,每个月都固定阅读家里向书店订阅的河出书房的《世界文学全集》及中央论社的《世界的文学》,因此他所读的清一色都是外国文学,日本大部分的近现代 文学反而不曾涉猎。而美国的作家中,村上尤其推崇费滋杰罗,村上作品的舞台始终离不开都市,而且主题总是和丧失的东西--亦即“失落lost”有关,也许不是纯属巧合。
村上的作品对美国人来说是很亲切的,因为村上作品中的人物生活品味时美国。例如:“仆”和老鼠喜欢去爵士酒吧喝啤酒(《听风的歌》)、“仆”喜欢一个人享用意大利面等。村上爱在酒或用餐上着墨,因此从他的作品中可以获得 丰富的洋食知识。
有人形容村上的作品是日式抒情风味的美式小说,真是恰到好处。由于村上的文体深受欧美作品的影响,而且他所描写的世界及小说中的人物,都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例如每一部作品都少不了音乐,因此外国人即使不懂日本人特有的纤细或想法, 一样能融入小说中的情境。
村上作品在美国受观迎的程度,由美国最具公信力的文艺杂志 “New Yorker” 屡次刊载村上的作品可见一斑。而这个意义在于村上是美国文坛能直接以英语鉴赏其作品的作家,而非只是美国文坛的日本作家而已。自已作品能刊登在 “New Yorker” 上,是无数年轻作家的梦想,这在日本就好比 获得芥川赏,而村上则是唯一获此殊荣的日本作家。

❹ 村上春树是个什么样的作家作品特点是什么《挪威的森林》有什么样的写作背景

村上春树是日本一个非常特别的作家。如果查网络你可以得到很多答案,我就不复制黏贴了,说说我的看法吧。

说村上春树特别,是因为他小说的元素和同时代的日本作家都不相同。他从小喜欢美国等西方文学,对于西方文化了解也非常深。如果读一下他的作品,就会发现其中的生活方式非常西方化,基本没有日本本土的影子,比如爵士乐、古典音乐、威士忌和意大利面是他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元素,而且他对于性的观点也非常开放,而且是非常西方化的开放,这与其他同时代的日本作家都不相同,所以村上春树也被认为是战后的作家,没有其他日本作家文章中阴郁的感觉。反而轻松有趣,内容非常阳光。
而在他的语言方面,他的语言非常有特点,有人说他的语言是按照英语习惯组织的,所以他在西方有很多读者。他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比喻常常让人匪夷所思但又拍案叫绝,这些都可以在他早期的作品中体现出来。
而关于挪威的森林,则是他众多作品中比较特殊的一部。村上春树是超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大都有很多隐喻超现实的东西,如《1Q84》、《海边的卡夫卡》、《寻羊冒险记》等等作品都体现出他超现实主义的特点,而《挪威的森林》则是他唯一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对我个人而言这部作品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朋友的影子。
至于《挪威的森林》的写作背景,则需要了解一下村上春树的生平。他的大学时代正好是日本比较动荡的年代,大学生罢课什么的,结果村上的大学读了7年。在大学时代他认识了自己的妻子,之后结婚,并且以大学生的身份开了爵士乐酒吧。后来毕业,有天突然想写小说,就写了处女座《且听风吟》,还获了奖,于是走上了职业作家的道路。他的前几部长篇(如《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内容是相通的,都出现了鼠、杰等人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写长篇的间隙他也写过短片和其他的杂文什么的,其中短片集《萤》基本就是《挪威的森林》第一章。后来他去了希腊,在那里写出了《挪威的森林》,目的是为了缅怀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纪念几个朋友,结果这部小说取得了连村上都没有想到的成功,于是后来几年他的心情略有低落,这是后话。
在读村上的小说的时候,不要刻意去想这部书的意义,而是要带着村上一样缅怀的轻松的心情去阅读。当你完全沉浸在小说内容里面的时候,你会发觉里面有自己的影子,也有自己朋友的影子。至于小说要给我们讲述什么,可能你读完之后很久也想不明白,不过我们可以用村上春树的心态看待他的小说,不用管其意义,重要的是阅读本身。而《挪威的森林》这部书,我个人觉得主要是想纪念一下自己曾经的青春,里面的主题是性,许多人因为性而“消失”了。
村上春树的小说真的非常优秀,除了《挪威的森林》之外,《海边的卡夫卡》《斯普特尼克恋人》《奇鸟行状录》《1Q84》都是非常优秀的长篇,强烈推荐。
以上是我的个人原创观点,肯定会有很多局限,请各位方家勿喷。打字辛苦,求采纳。

❺ 村上春树为什么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

个人理解:
川端康成之所以为世人关注是因为他唯美曼妙的文字与其独特的情愫和对时代,个人的理解,他写出了自己的悲伤和时代我的悲伤。他的伟大无可怀疑
然后,村上春树了。的确,他观察时代和个人以及哲学问题的角度深度都令人称叹,他对语言的运用,惊艳的非现实小说的把握都迷人而出色。但是,我想作为一个小说家或者一个文学家,对于世界的理解他把太多的个人情感融入其中,致使主旨带有偏激而显得浅薄甚至把批判和反面色彩表露无疑,而非现实所带来的哪一把握也是面对读者的一个硬伤。
当然,村上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令人着迷和崇拜
当然,正如楼上所说,诺贝尔不代表一切
这~个人的理解吧

摘自:译林 2014年2期
《挪威的森林》让我们熟知了作者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从去年莫言获诺奖前后,又让我们再度关注到村上春树已经是多次被认为是最有望获诺奖的人选,可是结果总是失之交臂。近日,读了《译林 》2014年2期 刊登的日本文学评论家黑古一夫2013年10月15日在中国华中师范大学的演讲稿《村上春树为什么不能获诺贝尔文学奖》,转发如下,看一看可以对村上春树获诺奖和创作情况大致有个了解。
黑古一夫: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者、文艺评论家,日本筑波大学名誉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湖北省首批聘任的“楚天学者”。黑古长期研究日本近现代作家,特别是对大江健三郎和村上春树的研究。黑古对当今的诺贝尔文学奖,尤其是日本的文学奖项的看法和解读,体现了他的真知灼见。2013年10月15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5天后,黑古在华中师范大学进行了一场演讲,对村上春树不能获奖的原因进行了解读。演讲由华中师范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李俄宪教授主持。本演讲文本根据录音整理而成,有删节。

村上春树为何被寄予厚望
今天是10月15日。5天前,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了。中国虽然没有因此有何喧闹之事,日本却不同。在开奖的一个月前整个日本就开始激动不已。“村上春树拿诺贝尔文学奖就在今年了!”英国是个很奇怪的国家,博彩公司用诺贝尔奖候选人进行公开押宝赌博。据说今年村上春树高居博彩公司预测排行榜首位。2012年,村上春树居第二位,莫言第三位。结果第三位的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今年村上春树在排行榜上遥遥领先,比第二位高出很多很多。在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后,日本的“村上迷”们非常失望。
今年不行,去年不行,前年也不行。去年和前年,作为在日本研究村上春树的“小学者”,我在诺贝尔文学奖开奖前接受了日本一些新闻媒体的采访。日本的电视台也有对村上春树能不能获诺贝尔文学奖进行预测的节目。由于去年(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开奖时我还在华中师范大学工作,电视台对我进行了长时间的国际电话采访。日本的TBS电视台有个早间节目,我上了那个节目。节目中有三人:一个是认为村上春树肯定能够获奖的学者,一个认为绝对不能获奖的学者,还有个中间派。我就是那个认为绝对不能获奖的人。节目主持人问我:谁能够获奖?我回答:可能是莫言。果然,2012年我的预测成真。
去年我为什么能够预测到是莫言获奖呢?日本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叫大江健三郎。在中国,大江健三郎的作品有不少中译本。我和大江先生关系不错,他每次出版新书都会签名后寄给我一本收藏。我和大江先生交谈,阅读他的作品。大江对莫言评价很高,所以,我也开始阅读莫言的小说。因此,有着两位作家作品阅读经验的我就莫言和村上春树比较来看,认为还是莫言获奖的概率大。我预测莫言获奖的理由之一就是:莫言对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现实——山东高密东北乡,进行了深刻而又充分的表达。读者看过莫言的作品之后就能够了解中国的现实。可是村上呢?他的早期作品,对年轻一代的本真面貌、行为和思考等进行了很充分的表达。然而,他最近的作品却脱离了日本的现实。我对这两个人的作品进行了阅读和比较,了解得比较透彻,所以能够准确预测是莫言获奖。
再往前一年来看,即2011年的状况又如何呢?有家日本电视台问我谁能够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我回答:“不知道。但我知道村上春树绝对获不了诺贝尔文学奖。”我之所以预测村上春树不能获奖,还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村上春树的作品有很多英译本,我认识两位村上春树作品的英文译者。听说《挪威的森林》在中国也很受读者欢迎。有个跟我读博士的中国学生在撰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就中国大学生对村上春树作品的阅读、接受状况进行过细致的调研。看到支撑她博士论文的真实数据,我就了解了村上春树文学在中国的接受状况。村上春树就是被全世界的人如此喜欢。
在美国,《挪威的森林》的译者是个硕士生,译本中错误频出,村上春树对此十分不满。在村上春树成为世界著名作家之后,美国哈佛大学日语系主任杰·鲁宾教授翻译了《村上春树和音乐》,在美国出版发行,并送给我一本。在我日本的家里,这本书的英译本和日文本都有。鲁宾重新翻译了《挪威的森林》,村上才总算释怀了。就是这样被全世界人都喜爱的村上,2006年获得了捷克颁发的卡夫卡奖。卡夫卡奖类似于日本的芥川奖,被日本人称为国际芥川奖。此奖一般颁发给诺贝尔文学奖的后备军。2006年荣获卡夫卡奖后,村上被大家认为终于具备了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资格和实力。日本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期待村上春树会成为日本第三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村上和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成为日本社会的一大热点。

《1Q84》是失败之作
获得卡夫卡奖之后,村上春树好久没有再发表作品。后来终于在2009年至2010年接连出版了《1Q84》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也许村上春树本人和周边的人都清楚出版此书的目的,我也觉得这是他为冲击诺贝尔文学奖而特意推出的作品。我认为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之间在故事的展开上有一些问题,是比较失败的作品。第一部和第二部几乎是同时出版,《北海道新闻》邀我就这两部写写评论,那时大家谁都没有想到会有第三部出版。
前两部书中出现了1995年奥姆真理教制造的“东京地铁沙林事件”,另有之前的“松本沙林事件”,这说明村上春树把社会事件融进了自己的作品。他以前的作品以描写年轻人为主,大多远离当代日本真实世界,缺少社会性。因此,那些作品被称作“青春小说”。和以前的作品不同,《1Q84》第一部、第二部使用了很多社会素材,直面了日本社会现实。
谈到《1Q84》第三部,我觉得真的很过分。假如村上春树不是深受大家爱戴的作家,日本社会至少日本文坛会对他进行指责和非难。因为这部作品中出现了职业杀手。这是个美女杀手,平日里做健身教练。职业杀手如何实施杀人呢?就是用长针插进人的后脖颈,据说那里是人最危险的部位。若是被针扎到的话,受害者会当场毙命。小说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杀手。可是这样的杀手不是村上春树发明的。日本有位叫池波正太郎的作家,曾写过一部叫《杀手藤枝梅安》的小说。梅安是个职业杀手,平日里做按摩师,看起来像个盲人,实际上却不是。平日里他的工作是按摩,可是一旦有活送上门,他就成了杀手。我喜欢这位作家,读过他的不少作品。他的作品被拍成电视剧在电视上播放,在日本是很有名的。村上春树却把这个“杀手”形象用在了自己的作品中。若是平常人,这会被看作偷盗行为而被大家鄙夷。但由于他是村上春树,大家都默不作声了。对此进行批判的人只有我一个。在《1Q84批判》这本书中我详细写过此事。这不是很奇怪吗?若是从杀手梅安那里得到启示的话,在文后说一下也算是有个交代,为什么要装作没事似的呢?虽然我指出来了,但大家还是都默不作声,村上春树本人也不出来辩解。关键是大家都清楚、都知道,却都装聋作哑。对此,我很气愤也很失望。 由于村上春树声名在外,出版他的作品会很挣钱,像日本出版社巨头讲谈社、新潮社等,都赚了个盆满钵满,职员的奖金也很丰厚。在中国,《1Q84》也马上有了译本。中国出版方向日本新潮社支付了8400万日元的版权费。韩国更多,支付了1.4亿日元的版权费。英语圈子我不知道。总之,《1Q84》出版后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村上春树和新潮出版社挣了几亿日元。所以,大家尽管都知道他盗窃了梅安形象,却都默不作声。出版社和编辑是没有理由不知道的。因为新潮社也出版过池波正太郎的很多作品。编辑虽然发觉不对劲,但为了公司的利益,却故意闭紧了嘴巴。
第一部、第二部涉及社会问题,第三部却变成了一部恋爱小说。更不可思议的是,在第二部中已经饮弹自尽的女主人公,在第三部中却复活了。这样也可以,毕竟是小说。可原本反映社会问题的严肃小说,却突然变成卿卿我我的恋爱小说,这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之间的落差,让我觉得村上不行。这就是我对《1Q84》的解读。
村上春树的两次演讲

《鸡蛋和墙壁》(2009年2月)
2009年2月,村上春树获得了耶路撒冷奖。这个奖项主要颁发给“将个人的自由、尊严以及社会作为主题进行创作的作家”。村上春树作为这个奖的获奖者,在演讲中明确表示自己不支持强权,永远和弱者站在一起。这个演讲发生在以色列攻击巴勒斯坦加沙地带不久。我认为去不去领奖是个人的自由,他能够获得丰厚的奖金很不错,我也替他感到高兴。他就是吃作家这碗饭的,能够有奖金送上门自然是最好不过。村上春树现在是富翁了,当时若是他能够拒绝这个奖项就完美了。即使不拒绝也犯不着亲自跑到耶路撒冷去领奖啊。在那里,他发表的获奖感言就是《鸡蛋和墙壁》。
“鸡蛋”碰到“墙壁”的话,“鸡蛋”会碎得一塌糊涂吧。“鸡蛋”代表弱者,“墙壁”代表强者。村上是弱者吗?以色列是弱者吗?由于以色列的攻击,加沙地带死了很多人,伤者遍地,加沙地带的难民们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强者以色列颁发给自己的奖项,村上亲自跑到耶路撒冷说自己是支持弱者的,这不是很奇怪吗?既然如此演讲,为什么不拒绝这样的奖项,把自己“声援”的声音传递给“弱者”巴勒斯坦呢?我认为这样的村上春树是矛盾的、言行不一的。
作为和村上同时代的批评家,对他进行批判,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我的第7本书《村上春树:转换中的迷失》,卖得非常好,1.2万本。我的第22本书《从“丧失”的故事到“转换”的故事》,写的是“村上春树变了”。
阪神大地震,神户一带损失惨重。村上春树是神户土生土长的人。他父亲是高中老师,喜欢读书,把村上春树培养得很有教养。对于养育了自己的故土,村上春树决心转换自己的创作方式。他毕竟和这个社会紧密相连,对自己生活其中的社会不是该做些什么吗?所以,我觉得他真的有了转变。他本人声称要从“对社会无关心”转到“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在以前,他本人对社会缺少关注,作品中的主人公也是如此。恋爱故事写得倒是可以,但却和社会脱节。阪神大地震之前他的创作主要是这个类型的小说。后来,他在公众面前宣言,自己要积极地参与社会。到底他有没有做到呢?我们从《1Q84》第一部和第二部中稍微能够感觉到他的社会参与意识。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必须在这个社会里才能生存下去的理念有所展现。第三部却回到了《且听风吟》、《挪威的森林》这样的“青春小说”中去,他又开始写恋爱小说了。村上又变了!我觉得村上春树这种状态用一个词形容最合适不过了:“迷走”的村上。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村上春树似乎“找不到方向”了。这样的状态,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也能觉察到。尽管评委们阅读的是英译本的村上春树文学,但毕竟是能够进行判断的人在进行奖项审查工作。
《非现实的梦想家》(2011年6月)
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东日本大地震。6月,村上获得了加泰罗尼亚国际奖。对他的获奖演讲《非现实的梦想家》,不少人很生气。他在演讲中说到“日本人有无常观”,基于佛教的无常观,日本会重新站立起来;还讲到日本人对“核”从未有过拒绝等内容。不少人觉得“拥有无常观的日本能够从废墟中站立起来”这样的说法很有问题。我也觉得有些不妥。强震过后,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引起更大的骚动。7级放射线,这是放射线中最强最厉害的一种。就连日本电视台现在每天都在关注福岛核电站无法处置的核污染水的问题。不会流进大海了吧?有没有从容器里流出来呢?当地的“除染”工作为何一直推行不力?诸如此类的问题日本各大电视台和报纸每天都在报道。村上在演讲中却说:我们对核一直没有说拒绝。
看到他的发言,我一下子愤怒了。你这可不是开玩笑?!1945年8月6日,广岛!9日,长崎!50年代的“比基尼事件”,当时去打鱼的渔民受到辐射后连命都没了。鉴于以上问题,日本一直在进行反核运动、氢弹禁止运动、反原爆运动,并且从未间断。虽然我出生在战后,但是,作为反核运动的参与者,作为一个文学评论者,我和原爆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年华中师范大学日语系的硕士毕业生就有写林京子的原爆文学的,文学院还有以原爆文学为主题进行研究的博士研究生。今年12月份,北京外国语大学将邀请我去讲学,主要围绕日本的原爆文学。对核(原爆·原发)文学进行比较研究,中国方面显示了特别的关注。事实上,全世界的人都对反核运动和原爆文学特别关注,日本人对核也一直是拒绝态度。日本人,我说的是老百姓、普通民众。不拒绝的只有那些政府高官,躲在美国的保护伞下,察看美国人的脸色过日子。在九州,美国的航空母舰一年到头转来转去。日本政府不敢说反核、反氢弹等问题。 1945年8月以后,日本的老百姓一直都在坚持自己的立场,要求无核化!村上春树也应该说“不”,不可对此笑谈。我们不是一直在拒绝吗?没有拒绝核的人不就是你村上春树一人吗?因为是在中国,我可以悄悄地讲:大江健三郎也很气愤。大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现在依然坚守在反核运动的最前线。他参加在国会门前进行的反核抗议集会,并且在大型场合公开发表演讲。我觉得大江在心里对村上春树的发言也有不满吧。大江一直在对核说“不”,村上却否定了大江的思想。这个问题我写进了我在2013年出版的新书《文学者的核:“福岛”论》中。对村上春树的这次获奖演讲,我一直觉得非常遗憾。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的失败
2013年,村上春树推出了新作:《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这有可能也是为冲击诺贝尔文学奖而推出的作品。这部作品我认为依然是失败的。“没有色彩”这样的题目就很奇怪。“没有色彩”这个词看起来颇有深意,实际上却毫无意义。在这部小说中,红、黑、白这样的色彩都出现了,只是主人公多崎没有色彩。多崎毫无色彩,而他的朋友们却有自己的色彩。在他的众多朋友中,有一个死了,为什么死了呢?多崎感到自己突然被好友孤立了。10多年后他开始对自己被孤立的原因进行调查,就是这样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作品意义不大。村上春树都60多岁了,又开始了“青春小说”的创作,我认为他该收敛收敛了。你们不这样看吗?重拾逝去的青春这样的话题,不应该再写了。日本人有“什么样的年龄干什么年龄的事”这样的话。村上对东日本大地震没有怎么作出自己的努力,若是能为这事做点什么的话,大家都会赞赏他吧。写点东日本大地震的事情不是很应该吗?他却没有这样做。我写了一篇长文对他的新作进行了批判。该文收录在《国际村上春树研究》中,2013年10月刚刚出版。

结论:村上春树文学中缺少日本的“现实”关照
村上春树的小说一直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小说,反映了后现代社会的现实。他的创作果真直面了“高度发达的日本资本主义社会”和先进工业国的实情吗?没有!他的作品中“玩物丧志”趣味蔓延,忘记了与社会的“共生”;他没有正视日本社会的“差别问题”,忽视了应该受到保护人群的增加和中产阶级的现实。他的创作没有涉及的问题太多:东日本大地震后福岛复兴、冲绳美军基地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等;新民族主义、新法西斯主义等充斥读者眼球。总之,村上春树现在没有“真挚地表达日本社会”是他不能获奖的最根本原因。
其实,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非常注重现实叙事与描写的。一个作家如果脱离了读者和文学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他就很难为世界接受;而诺贝尔文学奖最注重的恰恰是对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地域或民族或群体的“真挚表达”。渐渐脱离日本社会现实,显示出某种明显目的性的村上文学,目前不能为诺贝尔文学奖接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❻ 村上春树的书,有没有不是林少华翻译的版本啊

你可以看台湾作抄家赖明珠女士翻袭译的版本。
较之林少华而言,赖明珠的语言更贴近于村上先生。主要的特点是简洁干练的文字,和原著村上先生想要给读者的感觉是一样的。村上第一部小说就是为了不带有日本语的黏黏糊糊的感觉,特地先用英语写,再翻回日文,起到的作用很明显。
村上春树的森林http://www.cunshang.net/main.htm
里面有在线阅读,论坛等内容

村上的最新作《1Q84》已经有赖明珠翻译的繁体版本。而林少华先生这次可能无缘此作的翻译,因为上海译文出版社有可能得不到版权。。

总而言之,林少华先生翻译的村上春树是显而易见的林家村上,已非村上本身。显然这是翻译工作不可避免的。但是相较之林少华版本,日本方面都更加认可赖明珠版本,看赖明珠的版本可能会更贴近于原著吧。

但是真的要看原汁原味的村上,那就好好学日语吧。。

这两天在读林先生版的《舞!舞!舞!》,和楼上一样,觉得林少华的文字还是相当优美的,仅此而已

❼ 英语小短文译中文 请求各位帮助

我真的很喜欢小说

在我的学校获得过很多阅读的奖项

我很酷吧?

你不想去学校?

也许去回中国是很难答 因为中国的汉字的确很难

是吗

我真的很不喜欢中文写作班

但是我不讨厌中国

圣诞节的时候

教堂有孩子表演

在我小的时候 我也参加过

崇拜 赞美 祈祷

每个星期天我和家人去教堂

你想听听吗

中国人不去教堂

又或者说那儿根本没有教堂

在韩国有很多汉语学校

并且在大学我们也有汉语的一部分

所以, 如果你学习真的很刻苦 你就会是韩国大学的中文教授

在中国 你能找到韩国的书吗?

是不是真的是很著名的书呢?

我喜欢日本的小说

比如Bernard Werber的书
和吉本香蕉和村上春树的书

而且我很喜欢音乐

我们有很多男子高中和女子高中

因为人们都认为 女孩和男孩的关系对学习有坏处

但是我的学校不是这样

我们有校服 而且我们必须要穿着它

而且必须要短发 还有不能穿颜色太深的衣服

但是我喜欢短发

但是钱呢

天天快乐

我会把音乐发送给你

下载音乐是免费的 而且是允许的

但是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

所以我会把我在电脑里的音乐发送给你

好累啊 打了半天~

❽ 英语书虫系列读物 好句摘录

 What the devil is the matter ? (搞什么鬼?)
 Here I am, sir, as I promised! (我来了,先生,我说过我要来的!)
 To the devil with you. (见鬼去吧)
 How dare you speak of her to me? (你怎么竟敢对我说起她)
 Really, Becky,how can I know? (说真的,我怎么知道)
 Don′t make me suffer like this! (别让我这样受苦)
 There′s no need to get excited. (没有必要激动)
 But please, I beg you to be friends with him now. (但求求你,我岂求你现在跟他做朋友)
 I have been too weak with her. (我对她一直太纵容了)
 I am wild with anger. (我气疯了)
 You don′t come when you′re wanted, and now you come when you′re not wanted! (需要你的时候你不来,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倒来了)
 I want no further advice from you. (我不再想听你的意见)
 I no longer think of her as my sister. (我不再认她这个妹妹)
 I′m not going to be soft with her. (我不会对她来软的)
 He′s dying of love for you. (他会因为爱你而被折磨死的)
 What a trick you played on him! (你对他施了什么花招)
 You can judge for yourself. (你可以自己判断)
 With the devil′s help I will make you swallow this. (看在魔鬼的份儿上,我要让你把它吞下去)
 He is more myself than I am .Our souls are the same! (他比我还是自己!我们心心相印)
 Will the shock be too much for her? (这会不会对她太突然了?)
 I′ve thought of you more than you′ve thought of me. (我想你要比你想我多)
 You know your words will burn forever in my memory after you have left me. (你明白在你离开我之后,你的话仍将会烙印在我的记忆中)

这是我在书虫系列里<呼啸山庄>的摘录.

阅读全文

与村上春树英语阅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公的家教老师女演员 浏览:788
圆明园题材电影有哪些 浏览:806
欧洲出轨类型的电影 浏览:587
看电影可以提前在网上买票么 浏览:288
有没有什么可以在b站看的电影 浏览:280
今晚他要去看电影吗?翻译英文。 浏览:951
林默烧衣服的那个电影叫什么 浏览:133
哈莉奎茵与小丑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509
维卡克里克斯演过哪些电影 浏览:961
什么算一下观看的网站 浏览: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浏览:296
朱罗纪世界1免费观看 浏览:311
影院容纳量 浏览:746
韩国最大尺度电影 浏览:130
八百电影 浏览:844
手机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浏览:182
韩国有真做的电影么 浏览:237
欧美爱情电影网 浏览:515
一个女的去美国的电影 浏览:9
金希贞的妻子的朋友 浏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