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語……
反義疑問句(The Disjunctive Question) 即附加疑問句。它表示提問人的看法,沒有把握,需要對方證實。 反義疑問句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是一個陳述句,後一部分是一個簡短的疑問句,兩部分的人稱時態應保持一致
二.附加疑問句的類型
附加疑問句的類型為:陳述句 + 反意附加疑問。該類型又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闡述:
① 當陳述句為肯定式時,附加疑問句用否定形式,即肯定的陳述句+否定的附加疑問句。
例句:
It's very hot today, isn't it ? Yes, it is . 今天天氣很熱,是不是? 是的,很熱。
That clock is slow ,isn't it? Yes, it is. 這鍾是緩慢的,不是嗎?是的,它是。
You want to get your TV set back , don't you ? Yes , I do.
你想您的電視機回來,不是嗎?是的,我是這樣想的。
② 當陳述句用否定式時,附加疑問句用肯定形式,即否定的陳述句+肯定的附加疑問句。
例句:
It isn't very hot today, is it ? 今天不是很熱,是嗎?
That clock isn't slow ,is it ? 這鍾不是緩慢的, 是嗎?
注意這一類型的附加疑問句的回答,不管問題的提法如何,若事實是肯定的,就要用yes,事實是否定的,就要用no,這與漢語不一樣,應特別注意。
例句:
She isn't a teacher , is she? 她不是教師,是嗎?
Yes , she is. 不,她是。
No, she isn't .是的 , 她不是。
三.附加疑問句的構成
1.當陳述部分的主語是everybody, everyone ,someone, no one, nobody, somebody 等指人的合成詞時,附加疑問部分的主語在正式語體中通常用he,在非正式文體中則往往用they。
例句
Nobody likes to lose money , does he? 沒有人願意賠錢,那麼他呢?
Everyone enjoyed the party, didn't they /he ? 每個人都很喜歡這個舞會,他們不是嗎?
2.當陳述部分的主語是everything ,anything, something, nothing 等指物的合成詞時,附加疑問部分的主語只能用 it。
例句
Nothing is difficult , is it ? 沒什麼難的事情,不是嗎?
Everything seems all right , doesn't it ? 所有的事情都好了,不是嗎?
3.當陳述部分是there 引起的句時,附加疑問部分的主語也用there。
例句
There is a boat on the river, isn't there? 河上有一隻船, 不是嗎?
There stands a house and a lot of trees , doesn't there? 那有一座房子還有一些樹,不是嗎?
4.當陳述部分含有seldom , hardly, scarely, no, not,never, rarely,few, little, nothing, nobody , nowhere 等否定詞或半否定詞,附加疑問部分採用肯定形式。
例句
Nobody phoned while I was out ,did they ? 當我在外面的時候沒有人來電話,是嗎?
Few people know him ,do they ? 幾乎沒有人認識他,是嗎?
He has never been to Beijing ,has he? 他從來沒有去過北京,是嗎?
5.當陳述部分含有un- ,in- ,im-, il-, ir-, dis-等否定前綴或less等否定後綴構成的派生詞時,附加疑問則用否定形式。
例句
It's unfair, isn't it ? 那不公平,不是嗎?
She dislikes it , doesn't she? 她不喜歡它,不是嗎?
6.當陳述部分含有no one , nobody , none ,nothing ,neither等作動詞的賓語時,附加疑問部分採用肯定形式。
例句
He has nothing to say ,does(n't) he? 他沒什麼可說的,是嗎?
You got nothing from him, did(n't) you? 你從他那什麼都沒得到,是嗎?
四.18種特殊的反意疑問句語法總結
祈使句:祈使句後一般加上will you 或won't you 構成反意疑問句,用will you 多表示「請求」,用won't you多表示提醒對方注意。
感嘆句:感嘆句後加反意疑問句時,其反意疑問句需用be 的一般現在時態的否定形式。
當陳述部分謂語動詞是need , dare, used to 且這些詞被用作實義動詞時,其反意疑問句需用do 的適當形式。
陳述部分主、謂語是I am … 時,反意疑問句用aren』t I 或ain』t I, 而不是am not I (可用am I not )。
陳述部分的主語是everything ,nothing,anything 或something時,反意疑問句的主語應用代詞it 。
陳述部分的主語是everybody, everyone, anybody, anyone, somebody, someone ,nobody, no one, none, neither時,其反意疑問句的主語需用復數代詞they 。
陳述部分的主語是指示代詞this 或that 時,反意疑問句的主語用it , 當陳述部分的主語是指示代詞these 或those時,其反意疑問句的主語用they 。
陳述部分的主語是不定代詞one 時,反意疑問句的主語可以用one,也可以用you (美式英語用he )。
當陳述部分含有以下這些含有否定意義的詞時:few, little, seldom, hardly, never, not , no, no one , nobody ,nothing ,none, nether等,其反意疑問句需用肯定結構。
當陳述部分所含的否定詞是通過加前綴或後綴構成的,其後的反意疑問句依然有否定結構。
含有否定含意的詞在陳述部分做動詞的賓語時,其反意疑問句用肯定結構,也可用否定結構。
當陳述部分主語是從句、不定式(短語)、動詞-ing 形式時,反意疑問句的主語應該用it。
當陳述部分含I think (believe ,suppose…)that…結構時,其反意疑問句須與從句的主、謂語保持一致,注意主句的主語必須是第一人稱。
have(has) 不是表示「有」的意思,並在句中做謂語時,其反意疑問句的助動詞要用do, does, did。
陳述部分有have to 時,其反意疑問句要用助動詞的否定形式。
陳述部分是there be 句型時,其反意疑問句中要用there .
陳述部分有had better 時,其反意疑問句要用hadn』t.
當陳述部分含有情態動詞must時,我們最好分析一下must的含義。如果must作「一定;要;必須」講,反意疑問句須用mustn』t或needn』t;而當must作推測意義「一定是;必定」講時,反意疑問句則需根據must後的動詞原形選相應的形式。
句型解釋
1.陳述部分肯定式+疑問部分否定式 可記為 前肯後否定.
2.陳述部分否定式+疑問部分肯定式 可記為 前否後肯定.
They work hard, don』t they?
句子類型:一種是反義的附加疑問句,一種是非反義的附加疑問句。
讀法規則
附加疑問句陳述部分用降調,問句部分可升可降。提問者對陳述部分把握較大時,問句部分用降調;反之用升調。
主語
一般詞語
附加疑問句中主語用和主句一致的主語,用主格。 附加疑問句隨從句。
不定代詞
當陳述部分的主語是
( 1 )用one時,後面的疑問句可用one/he.
(2)everything,anything,nothing,something時, 附加疑問句中主語用it 不用 they
(3)this,that,或those,these時,附加疑問句中主語用it和they.
(4)everyone,everybody,someone,somebody,anyone,nobody等,附加疑問句中主語一般用he(書面語)/they(口頭語).
(5)不定式,動名詞,其他短語,附加疑問句中主語一般用it。
(6)在there be句型中,附加疑問句中主語一般用be/[1]/助動詞+there。
特殊句型
否定意義的詞
否定意義的詞
(1)當陳述部分有never,seldom, hardly,few,little,barely, scarcely, nothing,none,rarely 等否定意義的詞彙時,後面的反意疑問句則為肯定形式:
There are few apples in the basket, are there?
He can hardly swim, can he?
They seldom come late, do they?
(2)當陳述部分含有否定意思的詞是unhappy,dislike,unfriendly等含有否定詞綴的派生詞,也就是有un-前綴、-less後綴等含有詞綴而意思否定的詞,當做肯定句處理,疑問部分要用否定形式。如:
He looks unhappy,doesn'the?他看上去不高興,不是嗎?
The girl dislikes history,doesn'tshe?這女孩不喜歡歷史,不是嗎?有less,fewer等詞視為肯定詞,疑問部分用否定形式。如:There will be less pollution, won't there?
表示主語主觀意願的詞
含有think, believe, suppose, imagine, expect等動詞後接賓語從句構成的主從復合句在構成反意疑問句時,視情況不同有兩種不同的構成方式。
(1.)當主句的主語為第一人稱時,其後的簡短問句應與從句相一致。例如:
I expect our English teacher will be back this weekend, won't she/he?
We suppose you have finished the project, haven't you?
值得注意的是,當這些動詞後接的賓語從句的否定轉移到主句時,其仍屬否定句,故其後的簡短問句應用肯定式,而非否定式。例如:
I don'tbelieve that he can translate this book, can he?
We don'timagine the twins have arrived, have they?
此類句子的回答同"前否後肯"型反意疑問句一樣,如上述後一個句子,若雙胞胎已經到了,則回答為"Yes, they have.";若尚未到達,使用"No, they haven't."。
(2).當主句的主語為第二、三人稱時,其後的簡短問句則應與主句相一致(此時,否定只看主句,與從句無關...)。例如:
Your sister supposes she needs no help, doesn't she?
You thought they could have completed the project, didn't you?
They don't believe she's an engineer, do they?
She doesn't expect that we are coming so soon, does she?
(3)但如果主句的時態是過去時等等,疑問句應和主句的人稱時態保持一致。
had better或have
陳述部分有had better,或其中的have表示完成時態時,疑問句應用hadn』t等開頭:
You』d better get up early, hadn』t you?
其他情況句中有have時疑問句應用don't等開頭
如have表示「有」的時候,有兩種形式:(have 表示有 可用do或 have來改寫)
-He has two sisters,doesn'the? =He has two sisters,hasn't he?
-He doesn't have any sisters,doeshe?
祈使句
當陳述部分是祈使句時,疑問句要根據語氣來表達,分三種情況:
1)一般情況下用will you 或 won't you。
e.g. Give me a hand,will you?
Leave all the things as they are,won't you?
2)以Let's開頭的祈使句,前肯後可肯可否,前否後只可,疑問句必須用shall we;只有以Let us(聽話人不被包括在「US」裡面)或Let me開頭的祈使句,問句才用will you。
e.g. Let us know the time of your arrival,will you?
Let」s try again,shall we?
Let me help you,will you?
Let』s have a look on your book,shall we?
3)當陳述句是否定的祈使句時,問句可用will you 或 can you 。
e.g. Don't make much noise,will/can you?
There be句型
There be 句型中,反義疑問部分必須為be 動詞 + there
There are some apples in the basket, aren't there?
There isn't any milk left, is there?
must
.當陳述部分有情態動詞must,問句有4種情況:
(1)mustn't表示「禁止,不可,不必」時,附加問句通常要用must.
You mustn't stop your car here,must you?
你不能把車停在這地方,知道嗎?
(2)must表示「有必要」時,附加問句通常要用needn't.
They must finish the work today,needn't they?
他們今天要完成這項工作,是嗎?
(3)當must用來表示對現在的情況進行推測時,問句通常要根據must後面的動詞採用相應的形式。
He must be good at English,isn'the?
他英語一定學得很好,是嗎?
(4)當must+have done表示對過去的情況進行推測(一般句中有明確的過去時間狀語),問句要根據陳述部分謂語的情況用「didn't+主語」或「wasn't/weren't+主語」;如果強調動作的完成(一般沒有明確的過去時間狀語),問句要用「haven't/hasn't+主語」。
She must have read the novel last week,didn't she?
她上星期一定讀了這本小說,是嗎?
You must have told her about it,haven't you?
你一定把這事告訴她了,是嗎?
非反義疑問句
非反義疑問句的陳述部分和疑問部分要麼同是肯定的,要麼同是否定的。這類反義疑問句有時帶有感情色彩,表示驚奇,憤怒,諷刺,不服氣等。例如:You call this a day's work,do you?你說這就叫一天的活兒,是嗎?
回答
反意疑問句的回答:前肯後否,正常回答;前否後肯,根據事實從後往前翻譯。如:
(1)They work hard,don』t they?他們努力工作,不是嗎?
Yes, they do.對,他們工作努力。/No, they don't.不,他們工作不努力
(2)They don』t work hard, do they? 他們不太努力工作,是嗎?
Yes, they do. 不,他們工作努力。/No, they don't. 對, 他們工作不努力
否定反義疑問句的回答
當陳述部分為肯定式,反義疑問句為否定式時,其回答一般不會造成困難,一般只需照情況回答即可:
"It』s new, isn』t it?" "Yes, it is." 「是新的,對嗎?」「對,是新的。」
"He wants to go, doesn』t he?" "No, he doesn』t." 「他想去,對嗎?」「不,他不想去。」
此時,"Yes"即是,對前面"It's new."的肯定。
回答反義疑問句的原則
回答反意疑問句通常應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如有人問你You are asleep, aren』t you? 你應回答No, I』m not. 因為既然你能回答,肯定你還沒有asleep。但如果別人問你 You aren』t asleep, are you?(你還沒有睡著,對嗎),你也只能回答No, I』m not.(是的,還沒有睡著),而不能回答為Yes, I』m not. 也不能回答成 Yes, I am.
「It is a beautiful flower,isn't it?」 「It isn't a beautiful flower,is it?」
上述兩句句子的回答肯定均為「Yes,it is."否定為「No,it isn't."
由上述例子可知,反義疑問句回答與句子本身所包含的中文肯定與否的含義並無太大關聯,只需注意事實,肯定即用yes,否定用no,無需考慮句子原本是前否後肯或是前肯後否。
編輯本段
重點歸納
快速記憶表
陳述部分的謂語 疑問部分
I aren't I/are I
no,nothing,nobody,never,
few, seldom, hardly,
rarely, little等否定含義的詞 肯定含義
含有un-,in-.dis-,im-等否定意義的前綴構成的詞語
時,視為肯定含義 否定含義
ought to(肯定的) shouldn't/ oughtn't +主語
have to+v.(had to+v.) don't +主語(didn't +主語)
used to+v. didn't +主語或 usedn't +主語
had better + v. hadn't you
would rather + v. wouldn't +主語
you'd like to + v. wouldn't +主語
must 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感嘆句 be +主語
指示代詞或不定代詞
everything,that,
nothing,this 主語用it
並列復合句 謂語根據鄰近從句的謂語而定
定語從句,賓語從句
主從復合句 根據主句的謂語而定
think,believe,expect,
suppose,imagine等引導 與賓語從句相對應的從句
everybody,anyone,somebody,nobody,no one 復數they, 單數he
情態動詞dare或need need/needn't (dare/daren't ) +主語
dare, need 為實義動詞 do/don't +主語
省去主語的祈使句 will/won't you?
Let's 開頭的祈使句 Shall we?
Let us 開頭的祈使句 Will you?
there be 相應的謂語動詞+there(省略主語代詞)
否定前綴不能視為否定詞 仍用否定形式
② 語言符號的形式是
語言符號
語言符號是由音、義的結合構成的。「音」是語言符號的物質表現形式,「義」是語言符號的內容,只有音和義相結合才能指稱現實現象,構成語言的符號。語言符號包括口頭語和以書寫符號文字形態出現的書面語;非語言符號包括圖像、顏色、光亮、音樂和人的體語等等。語言符號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際的工具,而且是人類社會中最重要的傳播媒介之一。人們藉助語言符號來使思想得以表達、感情得以傳達、知識得以交流。「從哲學意義上來看,思想是通過語言表達的。思維是語言的『內核』,而語言是思維的『外殼』」。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語言符號
外文名
linguistic sign
拼音
yǔ yán fú hào
定義
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際的工具,而且是人類社會中最重要的傳播媒介之一
類型
語言
展開全部
定義
作為語言符號,它跟其他符號的不同主要有兩點:一是復雜性。在現有的符號系統中,語言符號最為復雜。二是曖昧性。這主要表現在「符號語言本身意義的模糊」和「符號語言的多義性」,指同一符號具有兩種以上的意義,有時判斷不準是哪一種;同音異義詞彙是另一方面。
定義1:語言符號是指涉一定的事物表達一定的意思的。玄學家王強在《老子指略》中也說:夫不能辯名則不可與言理。
定義2:語言符號是指口頭發音和筆頭書寫的符號.意義是指用語言形式表情達意.由於語言是表達意義的體系,所以不論是感知、記憶詞語和句子,還是聽、說、讀、寫,意義起著核心作用。
定義3:符號的提喻性索緒爾(2001:66,67,101)說:「語言符號不是指物和名之間的聯系而是指概念和音響形象之間的聯系。」語言符號由兩部分構成:音響形象和概念。
定義4:語言符號是指稱存相的,存相作為被指稱者,應與語言符號所標志的指稱相符合,在事實上卻存在差異,這便是「應然」與「實然」的關系。
語言符號
語言符號
定義5:「言」即意境生成的語言物質材料,或稱為語言符號,它是意境的有機組成部分。從修辭學上說, 這種語言符號具有為某一語言集團全體成員共同理解的抽象意義。「意」有兩個層次,淺層的是與語言符號相對的語義,深層為詩人以感知感悟為特徵的題旨意義。
定義6:人們將以這種方式進行的形式與含義的組合稱為語言符號。語言符號的一個重要的事實就是:詞語的形式與意義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約定俗成的——這就是現代語言學原則之一:詞語的無理據性(non-motivation)。
定義7:語言符號是指記錄各種語言的文字,如漢字、英文、日語、法語、俄語等。「文字記載有聲語言,通過語言承載思維。」「它同思維的聯系是通過語言的間接聯系,即『思維——語言——文學(此處文學似乎應該為「文字」二字)』」。
定義8:語言符號是指代中介而非反映內容。使用符號中介的認識活動使映象與物質對象徹底區分了開來,當人們藉助符號來反映外在對象時也就可以超越人與對象的實際相互作用。
簡介
著名語義學家瑞恰慈的「語義三角」理論
著名語義學家瑞恰慈的「語義三角」理論
語言符號包括口頭語和以書寫符號文字形態出現的書面語;非語言符號包括圖像、顏色、光亮、音樂和人的體語等等。語言是群體共同約定的符號系統,不同民族的語言呈現不同的面貌與結構,「每一種文化的詞語都有各自的特徵,即怎麼用和指什麼。」在21世紀初世界上有3000多種語言,而有文字的文化超過450種, 各國語言的差異很大。在跨文化廣告傳播的諸多變數中,首當其沖的也是最直接的障礙就是語言文字的隔閡。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每一種語言符號都蘊涵著約定俗成的意義——它們都與文化有關。在文化溝通方面,語言與非語言符號都是習得的,「是社會化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就是說,象徵以及意義是由每一種文化教給它的成員的」,比如「龍」字,英語通常把「龍」翻譯為dragon,是一種很可怕的動物,這與中國人心中的那個神聖不可侵犯的圖騰的「龍」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文化既教我們符號,也教我們符號所代表的意義,每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在吸收某種社會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符號的意義。跨文化傳播在語言符號方面的難度就在於「理解任何文化的語言意味著必須超越這種文化的詞彙、語法和范疇。擴大我們對文化的理解角度而達到一種宏闊的視野。」
特性
語言符號自身有許多特性,主要是:
1、語言的有聲性。它有一些語音是按一定的規則組合成為表達的符號系統。
2、語言中語義和聲音結合的偶然性。或者約定俗成性、任意性。
3、語言結構的層次性。語言結構是生成的,而且有一定的模式。
從傳播媒介的角度來看,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的信息傳播,有各自不同的特點:
首先,語言傳播是共時性的。不能保存和延續。而非語言傳播則是歷時性的,整個過程可以跨越很大的時空范圍。
其次,語言傳播渠道是單一的和線性的。話只能一句句的說,不能兩句話同時說。而非語言傳播則可以是多渠道的互動與疊加。
語言符號
語言符號
4、語言是以符號系統來執行其交際職能的。語言符號與其他符號相比,有自己的特點。這些特點是:
線條性
語言符號是由發音器官發出的一個一個的聲音。這一連串的語音在同一說話時間里,始終是而且只能是以一根線的形式伸展開來,即一個聲音接著一個聲音相繼出現,好像一條鎖鏈一環扣一環,而不能同時發出兩個聲音。這就是語言符號的線條性。
任意性
一種語言社會集團的人們,最初用什麼樣的語音去標記客觀事物,從而指代該事物獲得意義,這是任意性的。比如能製造勞動工具的動物,漢語叫人rén(人),維吾爾語叫adem,英語叫man。所以馬克思說:「物的名稱,對於物的性質,全然是外在的。」這就是語言符號的任意性。
語言符號的任意性是指人們最初用什麼樣的語音形式去標記客觀事物而說的,不是指人們對語義內容的任意解釋。語義內容是客觀事物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客觀事物本身的特性賦予的,是人們思維活動的結果,認識活動的成果。如果語義內容也是任意性的,沒有共同理解的基礎,那麼,人類社會中的思想交流就成為不可能的事了,語言也就喪失了交際工具的作用。
不變性
人們最初用什麼樣的語音形式去標記客觀事物是任意性的,但一經社會約定俗成,在使用該語言集團的人們中間通行之後,便失去了「自由」,個人不能任意改變它。比如說,使用漢語的社會集團,一經把「人」叫做rén之後,個人就不能自由地任意改叫別的什麼名稱。事實上,語言一經置於社會領域,作為人類社會共時性(Synchrony)的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個人無權改變語言符號。你只能按照社會通行的名稱去指稱事物,按照社會共同理解的語義去使用,才能達到交際目的。在這一方面,語言不同於人為的、契約性質的符號。語言無法通過多數人的決議,改變某些規則或移植某些規則。人們只能依照現存的母語這樣說,這樣用。所以說共時的語言符號具有不變性。
可變性
可是,只要我們把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拿來一比較,就會發現它們之間有質的差別。比如現代漢語叫「眼睛」,古代漢語卻叫「目」;現代漢語說「下棋」,古代漢語卻說「弈」,等等。可見,語言符號又具有可變性的一面。
語言符號的不變性和可變性,看起來是一種矛盾現象,其實,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既呈現出相對靜止狀態,又顯現出絕對變化狀態,這是矛盾運動的普遍法則。
生成性
人們說出的具體句子是無限量的,而一種語言的句子模式卻是有限的。說話人掌握一種句子模式,就可以生成無限量的具體句子,這就是語言符號的生成性。比如剛學會說話的小孩,從他爸爸媽媽那裡學到「小明吃糖」這句話,他就可以生成(創造)「媽媽煮飯」、「爸爸喝茶」等許多具體句子。盡管生成這些句子的語詞不同,具體意義不同,但都是同一個句子模式。簡單地說,人們說出和理解新句子,因為這些句子與過去聽到過的句子相類似,它是通過類化作用生成的。
語言符號的各個特點表現為錯綜復雜的關系,形成矛盾的統一體。在這個矛盾統一體內,語言符號各個要素,各個方面既互相對立,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系,互相制約,構成一種關系網,具有嚴密的系統。
結構演變
雅克·德里達
雅克·德里達
事物是不斷發展演變的,語言也是如此。在考察語言演變的研究中,從語言的最本質結構開始,即語言符號的結構下手。越是對語言作深入的微觀研究,就總會發現語言的基本單位結構有著活躍的生命力和豐富 的表現形態。從結構主義到解構主義,都是語言符號結構變遷引起的哲學界波動。索緒爾、拉康、巴爾特、德里達,每一位語言學大家都是哲學大師。
索緒爾的符號結構是從語言符號中引發出來的,在他看來,「語言符號聯結的不是事物和名稱,而是概念和音響形象,而音響形象也不是純粹物理的東西,而是聲音的心理印跡,語言符號是概念和音響形象結合的心理實體。為此,索緒爾選用所指和能指分別代替了『概念』和『聲響形象』作為一個語言符號的兩個面」。正如巴爾特所說的,「索緒爾在考慮了意形與意子(此處意子似乎應該為意指),形式與觀念,形式與概念之後,終於選定了能指與所指,二者的結合構成了符號……能指面構成表達面,所指面則構成內容面。」
法國精神分析學家拉康認為語言是人的無意識行為。在他的語言符號中同樣存在者所指和能指,然而與索緒爾不同的是,他認為在一個語言符號中,能指在所指之上,能指具有至上統治地位,沒有能指就無法引出所指。而且他還指出,沒有確定的所指,能指與所指的結合關系並不是緊密,是一種松動的任意性關系。在漂浮的能指下面是滑動的所指,永遠也達不到說話人的所指境界,語言行為本質上在進行著「能指游戲」。拉康語言符號中,「漂浮的能指」和「滑動的所指」思想對隨後的解構主義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解構主義之父雅克·德里達,法國哲學家,文字學家。在他的文字學中,創造了「異延」這個概念,用卡勒的話說就是,「『異延』既指作為意指條件的某種先已存在的『被動的』差異,又指某種產生各種差異的散播行為。」其實,皮爾士也早就認為,解釋符號並不等於為它找到了一個寄居的意義,不是為它解碼,而是引出一串無窮無盡的符號鏈,「一個符號產生另一個符號,解碼過程同時也是編碼過程。德里達的解構主義符號學,在將意義放逐到無邊無際的異延之後,實際上也就把符號的內涵掏成形式的空殼,而任何意指過程就變成了一場能指的游戲了。
語言符號從索緒爾到拉康,其中的意指都是含混不清的,而在巴爾特手中,意指被確認為是一個符號化的過程。「符號是音響,視象等的一塊(雙面)切片。意指則可以被理解為一個過程,它是將能指與所指結合成一體的行為,該行為的產物便是符號。」並且他還認為意指具有無限化性質。因此,「他在葉爾姆斯列夫等人的有關符號觀念的基礎上對引申意義層作了新的闡釋,認為如果用E代表符號的表達面,用C代表內容面,用R代表二平面的意指關系,這樣就得到ERC意指關系系統。假若讓ERC系統變成另一系統的單一部分,這個第二系統因而成為第一系統的引申,也就是說,第一系統ERC可變成德爾系統的表達面,可以書寫為(ERC)RC。可以看出式中第一系統構成了直接意指平面,第二系統構成了引申意指平面。於是一個被引申意指的意指系統是一個其表達面本身由一個意指系統構成的系統。假若再引申,第二個ERC就成了引申系統的意指表達面,第三個ERC就會變成第二個意指系統的引申部分。」符號可以在意指過程中無限引申下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語音是語言的符號,語言是文字的符號,文字是文學的符號,文字、文學是文化的符號,文化是人類的符號,人類是宇宙的符號。
從索緒爾到拉康、到巴爾特、到德里達,反映的不僅僅是語言符號的本體演變,更反映了科學哲學對語言學的不斷滲透和作用,線性、非線性、分形、混沌,每一個概念的標志性建立,都包含了深刻的哲學內容。語言符號本體意義的每次變革都反映了科學哲學在語言學領域的作用過程。科學哲學給語言符號以新的內涵,語言符號也為科學哲學概念的定義與詮釋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是語言學與哲學的永世不解之緣。
層級體系
語言符號看起來零零散散,好像是一堆亂糟糟的材料,但實際上它們相互間存在著規律性的聯系,組成一個嚴密的系統。可以從兩方面來認識這種系統:一是組成規則,二是運轉規則。
語素
語素
語言系統的組成規則主要表現為結構的層次性,就是說,語言是一種分層的裝置,可以從低到高、或者從 下到上分出若干個層次,使音、義以及由音義相結合而組成的符號「各就各位」,各得其所,但每一種現象又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間處於一種互相依存、彼此制約的關系之中,形成一個嚴密的系統。我們可以從下到上去觀察語言系統的結構層次。
語言符號是音與義的結合體,因而音與義自然處於最下層。「音」本來是一條混沌、模糊的線性音流,猶如笑聲哭聲、虎嘯狼嚎,分不出音的結構成分來;「義」的情況也是如此,混沌、模糊,分不出意義的界限。一種語言的音位是有限的,一般只有三、四十個,但這些有限的音位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組合而構成語音,基本上就能滿足意義表達的需要,構成語言符號。音位本身沒有意義,但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意義如果不經語音的包裝,也是無法顯示和表達的。音位處於語言系統的下層,其特點就是單面性,因為它本身沒有意義。音位經組合而與某種意義相結合就能構成語言的符號和符號的序列,這是語言的上層。這一層又可以分若干個級:第一級是語素,這是語言中音義結合的最小結構單位,第二級是由語素的組合構成的詞,第三級是由詞的組合構成的句子;詞和句子都是符號的序列。
網路流行
豐富的網路語言符號
豐富的網路語言符號
「網路語言符號」是通過計算機在網路傳播領域中使用的符號形式。它與一般日常生活的交際有密切聯系, 又有明顯區別。一般來說,廣義的網路語言符號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一是與網路技術有關的專業術語,如滑鼠、硬體、軟體、病毒、寬頻等。二是與網路活動有關的特別用語,如網民、網吧、短消息、電子商務等。三是網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詞語和符號,如美眉、大蝦等。前二者可以統稱為「網路術語」。第三類是狹義的網路語言符號,是「網路慣用語」。
網路語言符號作為一種靈活變通的表達方式,與傳統語言符號相比具有新奇、簡單、淺白、生動幽默等的特點,但它的流行對傳統語言符號和中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雙面的影響,既促進了傳統語言的發展和更新,給語文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活力,也影響人們規范地使用傳統語言,並沖擊傳統語文教學。有鑒於此,有關部門應加強對網路語言的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同時,應加強對網民,尤其是青少年網民的正確引導,促使其使用規范性的語言文字。
我們應該用公正、客觀、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網路語言符號的影響,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不加甄別地全部拿來。網路語言雖然給語言的規范帶來了某些負面影響,但同時也給語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語言是以交流和溝通為目的的,而追求交際效果的最大化永遠是語言發展的原動力;網路語言彌補了傳統語言在網路交際上的不足,使之發揮出了更廣泛的交際作用。
語言符號本來就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網路語言符號如果能經歷時間的考驗,約定俗成後就可以為社會所接受,從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用語。語言本身是一個開放系統,其詞語需要不斷的豐富,需要有來源,需要有創新;而網路語言不僅代表了高效率,更充滿著一種求新求變、不斷突破陳規的潮流感。這種創新精神正是網路語言發展的強大力量,也是網路語言存在的真正意義。畢竟語言是生活中產生的,「語競網擇,適者生存」,還是讓網路語言自身去接受歷史和公眾的檢驗。網路語言符號的產生與其說是為了迎合網民的需要,倒不如說是語言發展的必然。
值得一提的是,網路語言符號這種獨特的文化現象不僅給人們提供了交流溝通的語言符號形式,也為學界開辟了新的研究空間。隨著網路語言符號研究的深入和拓寬,一門新學科——網路語言學應運而生。它是由中國知名學者周海中教授於2000年首先提出的;在其《一門嶄新的語言學科——網路語言學》一文中,他對網路語言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任務、學科屬性和定位問題等作了精闢闡述。此後,網路語言學引起了國際學界的關注和研究。近年來,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學者出版了多部關於網路語言學的專著。目前這門新興學科已成為當代語言學中最有活力的分支學科之一。
③ 語文語法分析符號
主語:========(底下劃兩橫) 謂語:________(底下劃一橫) 也可以不劃兩橫和一橫,直接在主語和賓回語之間用兩答豎( 「//」 )表示,而且一般常用的表示方法是這種. 賓語: (底下劃波浪線) ~~~~~~~~~~ 定於:( ) 狀語: [ ] 補語: < >
④ you do is eat and sleep這句話的語法分析do後面為什麼有is
All I do is eat and sleep and sing 這句歌詞符合英語語法
當主語有do時,表語直接用動詞原形。
如果改成All I do is eating,sleeping and singing也對,但不是回地道的英語。答
這里是ALL I do做主語。所以後面是+的is
⑤ 語法分析符號大神們幫幫忙
主語:========(底下劃兩抄橫) 謂語:________(底下襲劃一橫) 也可以不劃兩橫和一橫,直接在主語和賓語之間用兩豎( 「//」 )表示,而且一般常用的表示方法是這種。 賓語: (底下劃波浪線) ~~~~~~~~~~ 定於:( ) 狀語: [ ] 補語: < >
⑥ 語法分析器的任務是分析單詞是怎樣構成的
在編譯原理中,語法規則和詞法規則不同之處在於:規則主要識別單詞,而語法主要版識別多個權單片語成的句子。
詞法分析和詞法分析程序:
詞法分析階段是編譯過程的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任務是從左到右一個字元一個字元地讀入源程序,即對構成源程序的字元流進行掃描然後根據構詞規則識別單詞(也稱單詞符號或符號)。詞法分析程序實現這個任務。詞法分析程序可以使用lex等工具自動生成。
語法分析(Syntax analysis或Parsing)和語法分析程序(Parser)
語法分析是編譯過程的一個邏輯階段。語法分析的任務是在詞法分析的基礎上將單詞序列組合成各類語法短語,如「程序」,「語句」,「表達式」等等.語法分析程序判斷源程序在結構上是否正確.源程序的結構由上下文無關文法描述.
語義分析(Syntax analysis)
語義分析是編譯過程的一個邏輯階段. 語義分析的任務是對結構上正確的源程序進行上下文有關性質的審查, 進行類型審查.語義分析將審查類型並報告錯誤:不能在表達式中使用一個數組變數,賦值語句的右端和左端的類型不匹配.
⑦ 編譯原理中詞法分析器的輸入是單詞符號串,為什麼不是源程序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詞法分析器的輸入好像就是源程序吧
⑧ C語言描述的單詞符號的詞法分析程序
啥意思?沒看懂,一頭霧水
⑨ 英語數詞語法用法解析
http://ke..com/view/84313.htm
很詳細的
⑩ 【英語語法成分分析的符號】
http://wenku..com/view/f5e380d25022aaea998f0f64.html
這個抄上面很全 符號不太好復制看這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