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語教師如何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更新學科專業知識,提高語言素養。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掌握並不斷更新學科專業知識。英語教師應具備的學科專業知識包括系統的英語語言基本知識,如英語語法、詞彙、語音、語篇等知識,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和較好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師應能用英語實施課堂教學,閱讀專業文獻,參加學術交流。同時,教師還應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並能隨著社會和語言的發展不斷更新語言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語語言素養。
不斷積累學科教學知識,提高教學實踐能力。英語教師的專業知識不僅包括學科專業知識,還包括學科教學知識,即教師通過有效教學幫助學生建構語言知識、發展語言能力的知識。教師要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根據兒童和青少年的認知發展特點和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環境,探索學生學習英語的客觀規律,並以英語教學理論和方法為指導,確定合理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目標,設計合理、連貫、清晰的教學步驟,創造性地選擇和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合理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有效組織和實施課堂教學,發展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與能力。在教學中,教師還應注意觀察教與學的過程,監控教與學的效果,根據需要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提高實踐教學能力,達到有效教學的目標。
開展教學反思,促進專業可持續發展。教學反思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實踐與反思,教師有機整合學科知識和學科教學知識,加深對教育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過程的理解與認識,形成自主的專業發展意識和能力。
2. 教師可以從哪些方面提高語法教學的技巧
其實語法方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最明白曉暢的例子,把他都帶出來,這樣的話就會易於理解也易於記憶。
3. 提高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的學習方法
教育心理學中關於學習的基本規律之一,就是參與學習的感官越多,學習效率就越高。聽、說、讀、寫結合,也就是聽覺、發音動覺、視覺
4.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性課題方案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其中語法是語言知識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通過觀察、感悟、探索和運用內化語法知識,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可以為真實語言交際打下基礎,提高語法教學的有效性。
一、目前初中語法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1、填鴨式教學
有些教師在讓學生模仿操練後,生怕學生不能記住語法知識,於是採取「先操練後講解」。在學生操練之後,教師直接講解語法知識,單向灌輸,學生被動記憶。學生雖然在較短時間內似乎掌握了目標語法,但沒有經過思維,被動獲得的知識難以內化為語言能力。於是,就出現了雖經多次講解的語法,學生仍不會准確運用的現象。
2、語法訓練形式單一
語言實踐是提升語言運用能力的必要途徑,這一途徑的實現必須以具體的語境為依託。在模仿操練的中,很多教師仍僅關注語言的形式,訓練形式單一枯燥所設計的操練形式和內容往往存在「為了訓練而設計」的現象,忽略運用語言時所需的語境。在特定的言語環境中學生表面順利實現了語言的准確輸出,但在具體語境中仍不會靈活運用。
3、課堂操練僅留於形式
教師在語法教學中要求學生一味進行機械模仿操練,不引導學生觀察語言結構、歸納語法規律,表面上學生通過操練能較流暢地表達,但學生並沒有真正理解掌握語法知識,在實際交際中不能運用准確和得體的英語進行口頭表達,也寫不出幾句完整的句子,難以實現語言高質量的輸出。
5. 幾種有效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方法
(一)加強語境教學方法應用
英語語法的學習情況是通過學生在語言應用中體現出來的,英語語言是以其獨有的文化和環境背景為依託的,因此語法的教學也要注重情景的創造和介紹。初中英語教學中隊語法的教學一般都是從理論結構上進行講授,但是每一語法都是有其語境的,語境的運用實際上非常重要。初中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突出文章的背景介紹,語法教學中突出語境的分析,從而幫助學生認識到何時應用何種語法,從而真正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
(二)應用情景對話模式開展英語語法教學
語言的最強大功能就在於交流,我國中小學的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也在於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對語法的學習必須要積極主動才能真正的學進去和掌握住,依照初中生的水平,只有通過生動的實際的情景才能學到兼具理論和實踐性的英語語法。初中英語教師要改變傳統僵化的課堂教學氛圍,營造生動的充滿互動的情景開展英語語法的教學,讓學生張口進行英語對話,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用英語表達,在情境中學生更加能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成為主體,也能得到更多的知識和信息。
(三)教學中應用現代多媒體
英語學習尤其是語法學習是十分枯燥的抽象的,因此有必要在教學中利用課件展示圖片或者播放動畫、視頻等方式來提高學習的趣味性,通過經典外文影片的觀影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語法的實際應用。Look
at the picture.What are they
doing?同時,多媒體還可以用來展示內容豐富的課件,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做好課程設計,力求讓學生在課件中可以看出清晰的語法結構體系。多媒體課件還可以應用在練習等多方面,多媒體教學能夠使枯燥無味的英語語法教學變得富有趣味性,對於提高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英語語法教學還可以應用精講精練、經典美句賞析背誦、游戲學習等多種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應用上述對策開展英語語法教學時,需要注意結合初中生的年齡和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等因素,要選擇與初中生生活相關的並能夠引起初中生興趣的話題和情境,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能力為目標開展教學。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6. 淺談如何提高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
這勢必會影響教師的英漢對比翻譯能力,影響教師利用對比方法解釋英漢詞彙、內語法和句法知識異容同,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其結果是教師的英語教學很難有深度,更不用說能夠通過英語教學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中西方文化素質、培養學生具有較高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了。英語知識、技能和綜合運用能力是英語教師專業知識的根本,沒有堅實的英語語言基礎,要勝任英語教學工作是難上加難。而作為一名中國的英語教師,對於漢語基本知識的掌握也是理所當然的。英語教師必須要學習一些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基礎知識,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更好地掌握中國學生不同於其他國家學生的特點,了解他們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難點,了解語言學習過程中的正遷移和負遷移,對於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做到心中有數,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游刃有餘,事半功倍。
7. 小學英語教師怎樣對教學方法進行提高
一、要熱愛教育事業, 樹立堅定的教育信念
現代社會的人們都提倡務實,厭倦理論性的說教,但是我覺得從事一項偉大的事業,首先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才會有為之奮斗的行動。只有熱愛教育事業,才可能在市場經濟大潮里甘於清貧,保持一份淡薄寧靜的心態, 忠於職守, 刻苦鑽研業務知識,才可能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的高尚情操, 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才可能 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把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學方法主動運用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做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工作量大,任務重,沒名沒利,其中的辛苦更是不言而喻,沒有無限的熱愛,是很難做到的。
二.要有高尚師德,深愛自己的學生
教師要有高尚的師德,要有慈母般廣闊的愛的胸懷,去愛自己的學生,要保持一顆和學生一樣鮮活的童心,愛學生眼裡的一切,才能走進學生的心裡,做他們的良師益友,從而打開他們的心扉,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基礎和紐帶。 英語教學由於沒有真實的語言環境,學生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會感覺到困難,這時候教師要用自己的愛心去關心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戰勝膽怯和害羞的心理,樹立學習自信心,使學生敢於開口說英語。學生在說英語的時候如果出現錯誤,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教師要循循善誘、態度親切地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培養學生勇於戰勝困難的良好品格。教師要善於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發掘培養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思想品質得到升華。比如,在學習過程中滲透愛的教育,教育孩子不要嘲笑學習能力差的學生,要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在對話練習中,教師不要綳著臉說教,而要融入到學生中間,和學生一起積極地參與合作、互動,教會他們怎樣與別人友好合作,做他們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在這種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里,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有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會有更高的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
教師 也是人 , 難免會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但是我們肩負著教育人的歷史重任,我們 必須 能 正視 並不斷反省 自己的言行, 嚴格要求自己, 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身教重於言教, 教師的言傳身教, 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比如,教育學生要守信,那麼教師答應學生的事情教師自己一定首先要做到;教育學生守時,教師自己要做到不遲到;教育學生學習認真,教師自己也要率先垂範,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書寫要規范、認真,我首先自己做到,在平時的課堂板書,給學生的批註,甚至在課外指導學生的時候,都注意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認真地書寫字母、單詞和句子。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發現自己的示範作用效果很明顯,我所帶班級的學生的英語書寫水平都很好,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會自覺認真規范地書寫英語內容,這已經成為他們英語學習的習慣。
教師的一言一行當中都滲透著教育 。 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不斷學習新知識,縮短自己和學生的距離,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學生。學生欣賞你,尊敬你,喜歡和你做朋友,你的英語課他們也會學的更認真。 我覺得 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還應該把自己堅強樂觀、積極進取的健康的精神面貌傳遞給學生,影響他們的品行,培養他們正確的學習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為我們教書的最終目的是更好地育人。
三、要 熱愛學習, 具備廣博的知識素養和扎實的英語方面的專業知識
「 學高為師 」 。做為一名傳授知識的教育工作者, 教師自己首先要有廣博的知識。 「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 」 , 要求教師堅持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多讀書,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自己擁有較寬廣的知識面,才能把更多的知識教給學生。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 英語教師必須有很好的漢語表達能力, 更要具備扎實的聽、說、讀、寫和翻譯等英語方面的專業技能。新課標明確指出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小學英語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 要求教師要有很強的口語表達能力, 發音要准確、流利、地道。怎樣才能有過硬的語音基本功呢? 憑自身的經驗我覺得主要靠平時的勤學苦練, 比如每天堅持收聽收看地道的英語國家的廣播、電視, 每天要求自己跟著發音純正的磁帶模仿朗讀半個小時等。持之以恆地堅持練習, 一定能很好地提高自己的語音基本功。口語表達能力是一種利用語言表達思想、進行口頭交際的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是要求教師不但要有過硬的語音基礎,還要有豐富的詞彙量。詞彙量的提高需要平時的積累, 平時多看英語書籍, 多閱讀英語刊物, 在閱讀的時候要堅持做閱讀筆記, 每天堅持寫英語日記等, 不但能積累大量的詞彙,而且對自己在英語的聽、說、讀、寫和翻譯等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具備廣博的知識和扎實的英語方面的專業技能,是做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必備的知識技能。
四.要善於學習,不斷 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一名合格的小學英語教師,必須了解孩子的心理, 必須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技巧, 必須具備全面的教學技能,這些都是教師辛勤實踐和智慧的結晶。教師必須善於學習新理念、新方法,並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總結、反思、改進,不斷探索, 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並能 通過教學活動展現自己的教學能力。
1、學習兒童教育心理學理論,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我們要多看兒童教育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了解小學生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掌握他們敏感、好動,好強,好奇心強、好模仿、自我控制力差等特點,知道小學生對與自己生活有聯系的事物感興趣,色彩鮮艷事物更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等。這樣便於我們利用他們的特點進行教學安排,因勢利導,發揮他們的優點,克服缺點,最終達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2、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上好每一節課
小學生活潑好動,有意識注意時間短。教師必須能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精心進行教學設計,科學合理地安排課堂內容,上好每一節英語課,讓孩子覺得每一節英語課都很有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 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現在的英語教材內容豐富多彩,課本中旋律優美的歌曲、節奏明快詩歌和繞口令等是孩子們喜愛的內容。教師要能熟練掌握教材,根據自己教學的實際活用教材,廣采博引,做適當的調整和改編,把別人的長處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達到熟練駕馭教材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的能力,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單詞教學中,呈現單詞以後,在鞏固練習的時候,把枯燥的單詞編排成節奏感強烈的chant,配上音樂,帶著學生一起說,比教師單調的領讀效果更好,學生更容易記住所學內容,課堂氣氛更活躍,學生也更喜歡。
學習英語是一件艱苦事情,我覺得在一節課的開始、中間和結束部分分別巧妙加入一些歌曲、歌謠、游戲或律動等活動,能使課堂節奏感更強,課堂氣氛更活躍,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影響非常巨大。比如,課前的熱身的時候來一段簡單的英語對話,唱一首動聽的英語歌曲等,能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 保持輕松、愉快、穩定、協調的情緒 。 良好的心理狀態,使 他們的 整個心身處於積極向上的狀態 , 有助於 他們 發揮自身的內在學習潛能,提高學習 效率。 課程中間還可以加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小游戲,能緩解學生的疲勞,讓學生繼續保持求知熱情,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使他們感覺到學習英語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一節課結束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隨著節拍邊聽英語邊律動,會使學生對英語課懷有意猶未盡的留戀。總之,一切教學設計要抓住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 緊扣培養和保持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的指導目標,才能使英語課堂有聲有色,才能讓學生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
3. 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在教學中高明的教師教給學生「漁」,拙劣的教師教給學生「魚」。新課標的核心思想是: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生發展奠定基礎。明確指出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通過英語學習讓學生掌握學習外語的方法和策略,並有良好的心態,為他們的終生學習奠定基礎。教師要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讓他們學會學習。在教學單詞時候我要求學生要仔細觀察我的口型、模仿教師的發音,注意總結發音規律。比如教學bike的時候我示範發音後,又出示單詞book,desk讓學生認讀,學生很快總結出字母k的發音特點。在PEP小學英語第二冊Unit6 At the zoo的教學中要求學生能區分和運用It has a long nose. It has small eyes等句子。我首先教學描述數量是「一」動物身體部位的句子,我出示大象的圖片,指著鼻子說:It has a long nose。指著它的尾巴描述說:It has a small tail … ,學生很快能理解並會運用該句型描述數量是「一個」的動物的身體部位。然後我出示數量是「兩」的大象的耳朵圖片強調說: It has big ears. 出示白兔的一對大耳朵描述說:It has long ears.學生很快能理解該句子的意思,並自己總結出當數量大於一個的時候不能用a並且要在身體部位名稱單詞的後面加-s。學生理解後自己觀察和總結出來的規律,他們會記憶的更深刻,運用的時候也不容易犯錯。我立即出示動物的眼睛請學生描述,學生很容易就能說出:It has big(small)eyes. 學習的方法就是這樣在教學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教給了學生,為他們以後的終生學習奠定了基礎,也培養了他們快樂自信、細心觀察、勤於動腦的好品質。
4、善於學習,及時做好課後反思
教師自己要勤於和善於學習,才能與時俱進,不斷進步。教師平時要多閱讀英語教育教學方面的書刊,多和同行探討交流英語教學方面的問題,多看優秀英語教師的課堂錄像等,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都會有所促進。我在看優秀教師的課堂實錄之前,首先想一想我會怎樣設計和教學這一課,帶著比較去觀看,找出自己和優秀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和課堂教學上存在的差距,學習他們的優點,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對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幫助很大。
「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的 教育教學 行為、 方法、 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 ,它包括教學過程反思和教學實踐反思兩部分」。教學反思是教師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能力的一種重要途徑。每上完一節課我都會從這幾個方面進行自我反思:(1) 教學設計是否以培養和保持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為教學目標;(2)有沒有把掌握的各種新的理論和方法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3)制定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是否科學合理;(4)教學內容是否難易適度; (5)教學過程是否生動有趣;(6)教學手段是否靈活多樣;(7)重、難點的突破是否到位等。好的地方我會保留,需要改進的地方我會積極尋找更好的方法去改進,從而使我的課堂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得到更快的提升。我還會徵求學生的意見,調查學生的想法:(1)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2)哪些教學方法你喜歡?(3)哪些教學方法你不喜歡?你認為用什麼方法更好?這樣不但改進了我的教學方法,而且增進了對學生的了解,使我的課堂教學更貼近學生。每次上英語課,學生都會一邊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一邊開動腦筋尋找更有效的學習,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不斷提高,無形中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五、要多才多藝,能歌善舞
現代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不但要學有所長,還要多才多藝。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而英語學習最大的障礙是缺乏真實的英語語言環境。教師要能克服困難,給學生創造語言環境,要求教師既要有演員的表演能力,又要有導演的創設情境的「導」的能力;多媒體教學的 形象、生動、趣味的畫面優勢,一走進課堂就得到學生們特別喜愛,教師要能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造出更多的英語學習機會,製作出更生動的與教學內容配套的課件的能力,使多媒體更好的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服務;色彩鮮艷,造型可愛的圖片和簡潔誇張簡筆畫直觀、實用,一直是英語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教具,要求教師要有繪畫功底;英語歌曲和歌謠的教學要求教師要能認識和使用簡譜等等。這要求我們要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全面提升自己的素養,以勝任於未來社會對教師的要求。
小學英語教師的崗位是平凡的,但是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學習,勇於實踐,善於總結,勤於鑽研,敢於創新, 使自己在平凡的崗位上不做一個平庸的教書匠,而做一個有思想,敢創新的新型教師,讓我們的英語課堂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讓小學英語教學永遠充滿生機和活力。
8. 初中英語教師如何提高教學基本功
做到備教輔改。備:既備學生,又備教材。教:面對全體,因材施教。輔:查漏補缺,及時反饋。改:批改及時,認真負責。
9. 怎樣提高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
1、更新學科專業知識,提高語言素養。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掌握並不斷更新學科專業知識。英語教師應具備的學科專業知識包括系統的英語語言基本知識,如英語語法、詞彙、語音、語篇等知識,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和較好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師應能用英語實施課堂教學,閱讀專業文獻,參加學術交流。同時,教師還應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並能隨著社會和語言的發展不斷更新語言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語語言素養。
2、不斷積累學科教學知識,提高教學實踐能力。英語教師的專業知識不僅包括學科專業知識,還包括學科教學知識,即教師通過有效教學幫助學生建構語言知識、發展語言能力的知識。教師要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根據兒童和青少年的認知發展特點和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環境,探索學生學習英語的客觀規律,並以英語教學理論和方法為指導,確定合理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目標,設計合理、連貫、清晰的教學步驟,創造性地選擇和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合理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有效組織和實施課堂教學,發展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與能力。在教學中,教師還應注意觀察教與學的過程,監控教與學的效果,根據需要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提高實踐教學能力,達到有效教學的目標。
3、開展教學反思,促進專業可持續發展。教學反思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實踐與反思,教師有機整合學科知識和學科教學知識,加深對教育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過程的理解與認識,形成自主的專業發展意識和能力。
10.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性
方秋連 (江西新建五中)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其中語法是語言知識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通過觀察、感悟、探索和運用內化語法知識,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可以為真實語言交際打下基礎,提高語法教學的有效性。
一、目前初中語法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1、填鴨式教學
有些教師在讓學生模仿操練後,生怕學生不能記住語法知識,於是採取「先操練後講解」。在學生操練之後,教師直接講解語法知識,單向灌輸,學生被動記憶。學生雖然在較短時間內似乎掌握了目標語法,但沒有經過思維,被動獲得的知識難以內化為語言能力。於是,就出現了雖經多次講解的語法,學生仍不會准確運用的現象。
2、語法訓練形式單一
語言實踐是提升語言運用能力的必要途徑,這一途徑的實現必須以具體的語境為依託。在模仿操練的中,很多教師仍僅關注語言的形式,訓練形式單一枯燥所設計的操練形式和內容往往存在「為了訓練而設計」的現象,忽略運用語言時所需的語境。在特定的言語環境中學生表面順利實現了語言的准確輸出,但在具體語境中仍不會靈活運用。
3、課堂操練僅留於形式
教師在語法教學中要求學生一味進行機械模仿操練,不引導學生觀察語言結構、歸納語法規律,表面上學生通過操練能較流暢地表達,但學生並沒有真正理解掌握語法知識,在實際交際中不能運用准確和得體的英語進行口頭表達,也寫不出幾句完整的句子,難以實現語言高質量的輸出。
二、解決方法
1、在游戲語境中感悟語法意義
為了引導學生對所接觸到的語言材料進行更進一步觀察,筆者鼓勵學生對三個人物的其餘新年願望進行猜測。在設計接龍猜測游戲中,筆者根據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注意游戲難度的坡度,由易到難逐漸提升。
〔教學片斷1〕
在對最後一個人物Andy的新年願望進行猜測時,筆者沒有給學生任何提示,要求他們獨立造句。由於有了先前的鋪墊,學生思維活躍給出了各種答案。
T: What about Andy』s next wish? If it snows next month, Andy』s school will probably be closed. If his school is closed, he will „
Ss:If his school is closed, he will have a longer winter holiday.
If his school is closed, he will stay at home and play video games all day. If his school is closed, he will feel sad. „„
2、讓語法教學情景化
讓語法教學情景化,以模擬情景為主,通過設計或利用某一情景進行操練。
模擬情景的范圍很廣,可以是語言描述、出示圖表、播放錄像帶、演示直觀教具、動作模擬表演、特殊環境的布置以及教室情景的利用等。模擬情景是教師據語境的需要而模擬相應的情景,用以幫助學生更准確、更快速地推斷語境,從而收到更好的理解和記憶效果。模擬情景既要切合教材的需要,又要適合學生的需要。
例如,在教學現在完成時之前,我們可以將本班同學的一節課外活動的情景錄制下來,然後在學習過去進行時語法的課堂上播放錄像,讓學生互問互答,訓練過去進行時的句型結構。如:
S1
:
What have you done?
S2
:
I have played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
S1
:
What have you done?
S2
:
No
.
He has played with a yo
—
yo
.『
2 這一情景的設置生動形象地呈現了過去進行時的情景,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交談的慾望,非常適合學生操練,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過上述情景的操練之後,我們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以一對或小組的形式相互詢問對方及其家人在過去動作。如: What have you done?
What has your mother done?
Have you been to BeiJing before?
在教學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班級同學的外貌特徵(高、矮、胖、瘦)進行比較。如:Li Qiang is taller than Xiao Hong,but he is shorter than Jiang Quan./Yao Lei is very tal1.He is the tallest boy in our class? 也可以給學生提供各種不同的圖片,讓他們對圖片中的東西進行比較。如:There are more people in Picture 1 than in Picture 2.The apples in the basket are bigger and redder than those on the table„„
3、在競賽語境中探索語法規則
初中語法教學應採用「歸納為主,演繹為輔」的教學策略。歸納法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分析和歸納能力,也有助於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學生做出了各種猜測後,筆者給出了含有Andy四個願望的一個語段,鼓勵同學即興背誦,然後歸納「if」條件狀語從句的特點,最後筆者加以點評小結。
〔教學片斷2〕
T: Please read Andy』s wishes and try to memorize his wishes. Then I want you to recite his wishes. Let』s see who has got the best memory?
S: If it snows next month, Andy』s school will probably be closed. If his school is closed, he will havea longer winter holiday. If he has a longer winter holiday, he will go to Beijing to visit his grandparents. If he goes to Beijing,
he willcertainly take a chance to see the Bird』s Nest and the Water Cube. He』s sure it will be an unforgettable trip.
(背誦時,筆者隱去上述斜體動詞片語,給與學生提示,引導學生關注語段中的時態變化,鼓勵學生探索語法規律。)
T: When you use if Present Real Conditional,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ense in the if clause. What tense do we usually use in 「if」 clause, the simple future tense or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S: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T: In if clause we usually use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instead of the future tense. We call this rule 「主將從現」.
4、讓語法教學活動化
新課程標准要求我們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主,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學習語法,即在運用中學習語法,為運用而學語法。這就要求我們將傳統的傳授式語法教學轉換為以學生親身體驗為主的探究式語法教學。因此,使語法教學活動化成為一種活動性的語法教學。
語法課活動化就是通過為學生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所學的語法知識,真正做到以運用為動力,以運用為目的,以運用為核心,也達到了用中學,學中用的效果。
三、結束語
設計趣味性強、貼近學生生活、適合目標語法的語境,讓學生在語境中探索語法規律,運用語法規則,內化語法知識,有助於學生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打下基礎。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習者綜合運用語言能力,提高交際能力。語法是語言知識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者正確理解和准確輸出的前提。
(來源:《中國教育科學》2015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