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英語語法 教案!
名詞
(一)概述
名詞是表示人、地方、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稱的詞,可以說名詞是萬物之名稱。它們可以是:
人的名字 Li Ming, Tom
地方名稱 China, London
職業稱呼 teacher, doctor
物品名稱 pencil, dictionary
行為名稱 study, invention
抽象概念 history, grammar
(二)普通名詞和專有名詞
1.普通名詞
凡不屬於特定的人名、地名、事物名稱或概念名稱的名詞,都屬於普通名詞。這類名詞在所有的名詞中占絕大多數。普通名詞大致有以下四種類型:
1)個體名詞
個體名詞指作為個體而存在的人或物。可以指具體的人或物,例如:
He has two aunts.
他有兩個姑姑。
Most classrooms have computers.
多數教室里都有電腦。
也可指抽象東西,例如:
We』ve lived here for twenty years.
我們在這里住了二十年了。
I had a dream last night
我昨晚做了一個夢。
個體名詞有復數形式,如:weeks, problems;單數形式可以和a/an連用,如:a week, a problem, an old man.
2)集體名詞
集體名詞表示由個體組成的集體,下面是一些常見的集體名詞:
family(家,家庭) army(軍隊) company(公司;全體船員) enemy(敵人) government(政府)
group(小組,團體) public(公眾) team(隊;組) police(警方)
作單數看待 作復數看待
His family isn't large.
他家人不多。
The government is planning to build a dam here.
政府打算在這里建一座水壩。
The public was unlikely to support it.
公眾支持它的可能性不大。 His family are all music lovers.
他家的人都喜歡音樂。
The government are discussing the plan.
政府在討論這個計劃。
The public were deceived by the newspaper.
公眾受到報紙的蒙騙。
集體名詞有時作單數看待,有時作復數看待。一般說來,視為整體時作單數看待,想到它的成員時作復數看待:
例如:
有的集體名詞通常用作單數,例如:
Our company is sending him to work in Berlin.
我們公司將派他去柏林工作。
有的集體名詞多作復數看待。例如:
The police are looking for him.
警察正在找他。
3)物質名詞
物質名詞指無法分為個體的東西,我們學過的常見的物質名詞有:
beer, cloth, coal, coffee, coke, cotton, ice, ink, jam, juice, meat, medicine, metal, milk, oil paper, rain, salad, salt, sand, snow, soup, steel, sugar, tea, water, wine, wood, wool等。
一般說來,物質名詞是不可數折,因而沒有復數形式。但有一些特殊情況:
a.有些物質名詞可用作可數名詞,表示「一份」,「一杯」:
Tree beers, please.
請來三杯啤酒。
A chocolate ice-cream for me.
給我一份巧克力冰淇淋。
b.有此物質名詞可作可數名詞,表示「一種」:
It was a special tea which tasted of orange blossoms.
這是一種特別的茶,有桔子花葉。
It was a delicious wine.
那是一種美味的紅酒。
c.個別物質名詞可用於復數形式或有特殊意義:
It was now the time of the spring rains.
現在是春天雨季的時候。
Here are the snows of last year.
這是去看的積雪。
d.抽象名詞
抽象名詞主要表示一些抽象概念,一般不可數,因此沒有復形,前面也一般不加不定冠詞a/an。常見的抽象名詞有:
age, anger, beauty, childhood, death, ty, fear, fun, happiness, health, help, history, instry, joy, labour, love, luck, music, nature, peace, pleasure, power, safety, silence, sleep, time, training, travel, trust, truth, waste, weather, work, worth, youth等。
在多數情況下,這種名詞常用於單數形式,不加任何冠詞。例如:
safety first!
安全第一!
It』s wonderful weather.
天氣好極了。
但有時也加定冠詞the,或不定冠詞a/an.
例如:
I shall never forget the beauty of that lake.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湖的美麗。
There』s a beauty in simplicity.
朴實之中有一種美。
2.專有名詞
專有名詞主要指人名、地名及某些類人和事物專有的名稱。例如:
1)人名:Mary, Mrs Green, Zhanghua
2)地名:Beijing, West Lake
3)某類人的名稱:Americans, Russians
4)某些抽象事物的名稱:English, Chinese
5)月份、周日及節日名稱:May, Saturday, Easter
6)書名、電影及詩歌的名稱:Cone with the Wind
7)對家人等的稱呼:Mum, Dad, Uncle Tom
專有名詞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
(三)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
名詞按其所表示的事物的性質分為可數與不可數名詞兩類。可數名詞有復數形式,不可數名詞一般沒有復數形式。
單數 復數
a country
a class
a sheep
a tomato countries
classes
sheep
tomatoes
普通名詞中的個體名詞和集體名詞一般是可數的,所以它們又可稱為可數名詞。可數名詞單數往往要同不定冠詞a或an連用,復數則要使用其復數形式。例如:
普通名詞中的物質名詞和抽象名詞及專有名詞一般是不可數的,這些名詞又可稱為不可數名詞。不可數名詞不能用不定冠詞修飾,也不存在復數形式,如ice (冰),water (水), rice (稻子)等。
在英語中個別名詞既可以作不可數名詞,又可以作可數名詞。但由於用法不同,它們的意思往往也不大相同,對這些名詞要特別注意。
例如
作不可數名詞 作可數名詞
glass 玻璃
paper 紙張
time 時間
work 消息 玻璃杯;鏡子;眼鏡
報紙;文件;考卷
次數;時代
單詞;話語
一般說來,漢語和英語對某一個名詞是否可數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也有不少名詞在漢語中常被用作可數名詞,而在英語中卻絕對是不可數名詞,對這些名詞也要特別注意,發如:fun ,work ,advice ,weather ,homework ,news ,money ,information ,bread ,hair ),chalk ,furniture 等。
(四)可數名詞復數形式的構成
可數名詞的復數形式通常是在單數形式後加-s或-es,現將其復數的一般構成方法及讀音列表如下:
情況 構成方法 例詞 讀音
一般情況 在詞尾加-s desk→desks
map→maps -s在請輔音後發[s]音
day→days
girl→girls -s在母音私濁畏音後發[z]
以s, x, ch, sh結尾的詞 在詞尾加-es bus →buses
box→boxes
watch→watches
fish→fishes es發[iz]音
以輔音字母加y結尾的詞 變y為I再加-es family→families
factory→factories
party→parties -ies發[iz]音
以母音字母y結尾的詞 在詞尾加-s day→days
boy→boys
key→keys -s發[z]音
以f或fe 結尾的詞 變f或fe為v再加-es knife→knives
life→lives
wife→wives
half→halves -ves發[vz]音
以輔音字母加o結尾的詞 在詞尾加-es potato→potatoes
tomato→tomatoes
hero→heroes -es發[z]音
以母音字母加o結尾的詞 在詞尾加-s radio→radios
zoo→zoos -s發[z]音
少數以輔音字母加o結尾的名詞變為復數時只加-s。如:photo→photos, piano→pianos 等。
有些以f結尾的名詞變為復數時也只加-s。如:handkerchief→handkerchiefs, roof→roofs等。
英語中還有不少名詞的復數形式是不規則的,必須把它們牢記在心。如:man→men, woman→women, Frenchman→Frenchmen, child→children, tooth→teeth, foot→feet, goose→geese, mouse→mice, sheep→sheep, deer→deer, fish→fish等。
(五)名詞的所有格
在英語中,有些名詞的詞尾 可以加上』s,用來表示所有關系,這種結構稱為名詞的所有格。
1.名詞所有格的構成
名詞所有格的構成一般有以下三種情況:
1)如果名詞是單數,只在詞尾加』s。
例如:
the boy』s schoolbag 這男孩的書包
the worker』s shoes 這個二人的鞋
2)復數名詞如果以s結尾,只加』(在s的右上角)即可
如:
the teachers』 office 老師們的辦公室
the students』 classroom 學生們的教室
3)復數名詞如果不以s結尾,則在詞尾加』s
如:
Women』s Day 婦女節
the People』s Park 人民公園
2.名詞所有格的用法
名詞的所有格主要有以下五種用法:
1)表示人成動物與其他的人、動物或事物的所有關系。
例如:
He is Mary』s younger brother.
他是瑪麗的弟弟。
They are reading Lei Feng』s Diaries.
他們在讀雷鋒的日記。
2)表示時間、距離、國家、城市等名詞與其他事物的所有關系。
例如:
Our school is half an hour』s walk from here.
我們學校離這兒步行有半小時的距離。
Beijing is China』s capital.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3)表示無生命東西的名詞的所有關系,一般使用與of構成的短語結構。
例如:
The front door of the house was painted red.
那屋子的前門被漆成了紅色。
There is a map of the world on the front wall of our classroom.
我們教室前面的牆上有一幅世界地圖。
4)名詞所有格後面跟地點,往往要將地點名詞省略。
例如:
My sister often goes to my uncle』s.
我的妹妹經常到我叔叔家去。
You look ill. You』d better go to the doctor』s.
你臉色不好,最好去看看病。
5)被名詞所有格所修飾的詞,如果前面已經提出到過,一般可以省略。
例如:
I am using my dictionary. You can use Tom』s.
我們字典我正在用,你可以用湯姆的。
Our bedroom is much larger than John and Dick』s.
我們的寢室比約翰私迪克的大得多,
(六)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的數量表達
1.兩種名詞都有能修飾的數量詞有:some, any, plenty of, a lot of, lots of等。
例如:
Please give me some paper.
請給我一些紙。
I don』t want to borrow any magazines.
我不想借什麼雜志。
2.用來修飾可數名詞的數量詞有:many, several. hundreds of, a number of, a pair of, a few, few等。
例如:
You have made quite a few spelling mistakes in your composition.
你的俄文中有很多拼寫錯誤。
Several days later, a group of students went to help the old man.
幾天以後,一群學生去幫助了那位老人。
3.用來修飾不可數名詞的數量詞有:much, a great deal of, a bit of, a drop of, a piece of, quite a little, little,等。
例如:
I want a piece of red chalk.
我想要一支紅粉筆。
Please give her a bit of bread.
請給她一點麵包。
(七)名詞的用法
1.作主語
例如:
The radio says that it may stop raining later.
廣播說一會兒雨可能會停。
2.作表語
例如:
Class 3 were the winners.
三班獲勝了。
3.作賓語
例如:
I told him a story.
我給他講了個故事。
4.作賓語補足語
例如:
He named her Jenny.
他給她取名詹妮。
5.作定語
例如:
We are discussing the population problem.
我們正在討論人口問題。
6.作狀語
例如:
He sat here a long time.
他坐在這兒很久了。
7.與介片語成片語
例如:
I am working hard on my Chinese.
我正在努力學習漢語。
8.作介詞賓語
例如:
Give the money to your sister.
把錢給你姐姐。
❷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如何進行
新教材已經普及了很長時間了,我們發現新教材一改過去以語法為綱,而以交際功能為主線來編寫教材,課本里語法現象分散,相對不系統,語法配套練習題又相對少。傳統的語法教學方式是精講多練,採用的是先理論、再規則、再練習的教學模式,所以就經常出現這樣一種令人尷尬的場面:教師講得口乾舌燥,學生聽得一頭霧水.,學生和教師都興致缺缺,教學效果往往事倍功半。針對這種情況,我嘗試改變,摸索了這樣一套語法教學方法:1、情境教學法。英語對於我們來說畢竟是一門外語,在初學時,學生會覺得不習慣,而且由於平時生活中沒有去使用,學過的知識往往容易忘記。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中模擬具體的交際情境,通過講解-練習-點評的方式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隨著課程內容的深入,逐漸出現動詞的時態和語態等語法現象,這些語法對英語交際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指導學生在情境中操練它們的用法非常有必要。如「I am closing the door.」、「I have closed the door.」、「I will close the door.」這樣把語法現象和具體生活的情境聯系起來,學生必然能夠學得快、記得牢,還能引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課外試著去使用英語。這樣,以後在類似情境下,學生必能脫口而出地說出相似的句子來。2、歸納教學法。歸納是指從大量具體現象中總結、提取出其中的規律。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先列舉出幾個的例子,讓學生接觸一系列的語言現象,然後,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一定的語法規則。初中大多的語法句子先是在課本中出現,並逐漸增多,再作歸納總結,並輔之以大量練習。教學實踐證明,歸納教學法是一種適合我們中國學生特點的教學法。本人認為,在歸納教學法的基礎上,適當結合演繹法,對加深學生的記憶是種不錯的方法。3、句型和對比教學法。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大量的句子,英語當然也不例外,句型就是從大量的句子中概括出來的典型句式,是語言的結構和模式。初中英語教材中的句型和語法都滾雪球式出現的,某個句型或語法會一次出現――再次出現――反復出現――,由少而多,由淺入深,課文就是對已學句型語法的實際運用,每課所配的練習就是用來鞏固句型、語法、詞彙的。因而,在初中階段,必須扎實地搞好句型教學,每一個句型都要通過模仿、替換、擴展和活用等步驟的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每一個句型。句型與一般句子相比具有典型性,但是與語法相比,它具有局限性,句型操練代替不了語法學習。為了進一步掌握聽、說、讀、寫的能力,還必須進一步去學習語法,句型練習是語法學習的起點,語法學習是句型練習的深化和提高。對於初學者來說,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句型才能為較系統地學習語法提供感性材料的前提准備,為以後的語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句型操練的基礎上,進而學習詞法和句法,在學習詞法和句法時,又藉助句型操練,變語法知識為運用英語的能力,語法教學和句型教學互相結合、互為補充。對不同句型、類似句型進行對比分析,使學生分辨其異同之處,加深理解,這是有助於他們正確運用這些句型的有效方法。語法教學需要通過實踐來實現,其教學效果也要由實踐來檢驗。一成不變的教學法是不可取的,絕對最優的教學法也是沒有的,教學方法是否可取,是由其是否能實現預期的教學目的來決定的。語法教學需要根據學生的水平、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可支配的時間等具體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相對最優的結合。我們初中英語教師應盡量使用英語講課,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並在教學過程中分析所用方法的得失,不斷予以改進。
❸ 淺談如何上好初中英語語法課
如何上好初中英語課?這一直是廣大初中英語教師和英語教育工作者所不斷探求的問題。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對於該問題的探討更凸顯其重要性。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體驗、調研、分析和理性的思索,我認為,要想上好初中英語課,作為教師除了要仔細研讀新課標,加強理論學習,充分理解和把握新課改的理念, 並把全新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運用於教學工作的實際,以提高教學工作的實效。更重要的是,我們在教學實際操作過程中還要切實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 切實把握教材實質內容,准確定位教學目標是上好初中英語課的前提
課程目標的整體實現要體現在各個單元和每節課的教學目標的設計上。教材是英語課堂教學的的主要文本,因此,要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教師的首要任務是鑽研教材、准確把握教材並逐步使自己具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和處理教材的能力。那麼,教師該如何把握和處理教材呢?我想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 通讀教材把握教材內容,確定整體教學目標。為了達到教學目標,必要時在跳出教材但基於教材的原則下,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整合。
2. 准確把握每單元的教材內容,了解與其聯系的前後內容,確立該單元的教學目標.
3. 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進度的要求,合理劃分課時,准確把握每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確定課時教學目標。在分課時備課時要注意以下四點:①具體確定課時目標;②准確定位教學重點、難點;③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優化選擇教法、學法;④根據需要設計活動形式,選擇實用的輔助教具。
下面我們就以《新課標初中英語補充教程》中的Unit 3 Numbers 的第一課Lesson 11中 的Part A為例加以說明。 (原文: Unit 3 Numbers Lesson 11
A. Listen, read and say
1. Li Jun: What』s that over there, Zhou Bin?
Zhou Bin: It』s a football. And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Li Jun: Then let』s go and play it. OK?
Zhou Bin: All right.
2. Zhou Bing: I』m tired, Li Jun. What』s the time now?
Li Jun: It』s six
Zhou Bin: It』s late. Let』s go home.)
在拿到本課的教學內容時,我們首先要確定本課所在的單元的教學內容是什麼?通覽該單元內容後,我們不難把握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本單元的教學,學生將熟練掌握Numbers:1?15英語表達法,並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確運用這十五個些數字來表達:時間/刻、年齡、數學運算中的加/減法及其算式。而本課又是本單元的第一課,其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非常貼近,它是關於兩個孩子談足球和踢足球時所發生的事情,其中心內容是:詢問時間及建議某時該做某事。根據本課教學內容,可以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讓學生學會在適當的情境中使用「?What』s the time ?--It』s…」來詢問和表達時間;以及用--Let』s…… ---OK./ All right」.來建議聽話人與說話人一起做…及其應答。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根據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和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的要求,我們可以利用學生已經掌握1--10這10個數字為基礎,再使用一個大鬧鍾作為直觀教具,讓學生讀出鍾面上的整點來復習數字1?10,同時也可以教授其後的兩個數字11、12。然後自然引出「?What』s the time?---It』s…」讓學生利用各種有效的手段操練,並在操練「?What』s the time now?---It』s…」的同時又可呈現「---Let』s.... ---All right/OK.」然後,再利用Lesson3中的四幅圖畫為素材製作多媒體課件,創設情景指導學生整體操練「---What』s the time now?---It』s …am./p.m.---Let』s get up/go to school/ go home/ go to bed.」在學生熟練掌握上述句型之後,再創設情境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句型「?What』s this/ that?--It』s …」來談論足球及整體呈現Part A1的內容,再利用「---What』s the time now?---It』s …am./p.m-----Let』s go and play football」整體操練Part A. 我想以這樣的方式處理教材比直接按照教材編排的順序從第一個對話教起更能突出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也顯得自然、水到渠成,同時鍛煉學生思維使其日臻系統和縝密。
二.教學活動的設計具有明確的目標指向,是激發學生興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保證
在教學中任何形式的活動都應該是為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而設計的,因此,這些活動應該指向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如果教學活動偏離,或者脫離了教學目標,再好的教學形式也不會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為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善於把教學活動的形式和英語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訓練緊密結合起來。
下面我想用我所聽過的兩節課例加以說明。
課例1. 教學內容: 《新課標初中英語補充教程》中的Unit 1 Lesson 3 Part C
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生詞:shirt, coat, jacket, dress, apple, orange的聽、說、讀、寫。
活動形式:讓學生到黑板上畫出表示上述單詞的圖畫
教師的操作過程:教師請會畫男式襯衫的、外套的、 夾克衫的…的學生在到黑板上畫出,其他的同學在座為上畫。這樣有7--8個學生到黑板上畫了起來,其餘的學生在座位上畫,該活動一直延續了10分鍾左右。當黑板上的學生全回到座位上之後,教師和學生的活動是,師生共同評價黑板上的畫兒的優劣。當教師發現黑板上沒有人畫出男襯衫時,她又叫了一位學生到黑板上畫出男襯衫,其餘的學生在座位上無所事事,畫完之後她又和學生一塊又對該畫作一番品頭論足,這又用去了5分鍾左右。然後,教師並沒有很好地利用黑板上的畫,利用其直觀性來輔助教授以上新單詞,在教完單詞之後,她不是利用學生手裡的畫來鞏固所學的生詞,而是又叫學生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再練練這些畫兒。
我們都知道,新課標倡導學生的體驗與參與,在教學中提倡活動或任務型教學途徑,因為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使用語言做事,這樣既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於科學、合理的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有些教師就認為「任務型教學途徑」就是「讓學生活動起來」對於活動的內容和效果是否真的有利於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發展能力,是否真正體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等實質性問題卻忽視了。正如在本節課的課堂上學生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了多次畫畫的任務,但教師並沒有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與本節課的重點教學內容發生緊密的聯系,學生把課堂上大量的寶貴的時間浪費在毫無目的的畫畫、評畫上,使這節課幾乎變成了美術課。學生畫畫的活動幾乎完全脫離了英語語言教學的實踐,未能達到通過畫畫以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學習、鞏固語言知識的目的。可見,這樣的活動和任務,是為活動而活動,並沒有真正體現「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的原則,所以它是無效的、徒勞的。
課例2. 教學內容: 《新課標初中英語補充教程》中的Unit 4 shopping Lesson 17
教學目標: 使學生學會在實際購物的場景中正確使用: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What About you?; How much…? 等常用的購物交際用語。
活動形式:在學完本課新內容後,讓學生設置模擬商店,每3---4人組成一購物小組,進行自由購物。
操作過程:師:Boys and girls, take out the things you have brought here on your desks.(拿出你們帶來的各種東西,放在你們的課桌上) Let』s open some shops, and your classmates will go to your shops to buy some things they need.(你的同學將到你的店裡來買他們所需的東西),3 or 4 students can make up a group freely, each of you must be the shop assistant once, and you must serve your coustomers well.(你們可以3?4人自由組成小組,每人都要扮演一次售貨員,一定要好好為你的顧客服務喲!)Ten minutes later, I』ll ask some of you to act your dialogues out.
(在教室布置完任務之後,學生們都饒有興趣地在組內練習起來,教師在教室巡視、傾聽,並時而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10分鍾後學生們都積極地要求到教師前面去表演、展示。有的同學表演的購物場景與課文內容相同或相似,更有部分同學進行了創新,把所購物品擴大到生活中各種他們可以涉獵的范圍,學生非常興奮,課堂氣氛相當活躍。)
從這一課例可以看出,該項活動的目標指向明確,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真正體驗了用所學語言可以做事的成就感,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這樣的活動不僅富有情趣,而且更富有實效。
三.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創設較為真實的、有意義的情景,是使課堂充滿活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情景又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情景是指用語言進行聽說和讀寫交流信息的社會環境。狹義的情景是指語篇或語段中的上下文語境。交際功能是語言的本質功能。任何運用語言的交際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進行的。沒有情景的言語交際活動是難以實現的,或者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英語要在情景中學,要在情景中教。沒有情景的英語教學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難以提高學生理解知識的能力,更不利於使學生實現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所以,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該盡力利用實物、圖片、詞語卡、簡筆畫、投影儀、錄音、場景、體態語言、多媒體等手段,創設呈現、講解、操練和運用英語的情景。在情景中呈現新知識,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他們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的慾望;在情景中講解語言知識可以使語言知識化難為易,生動形象並且利於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在情景中操練知識可以訓練學生快速反應的能力,易於學生形成嫻熟的技能;在情景中運用語言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和表情達意的正確性和流利性,又可以訓練學生邏輯思維的條理性和得體性。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英語教學中,只有真實的、有意義的情景才能真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才能激發並保持學生參與語言活動的熱情,英語課堂才能充滿活力,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我曾經聽過這樣的一節英語課,授課內容是:譯林版初中英語第三冊 Lesson 11 中的Sample B,(原文內容是:
April: Tom, what do you think of my picture?
Tom : Do you call that a picture?
April: Yes. I think it』s a nice picture. It』s better than yours.
Tom: Well, the house and the fruit trees are nice, but the horse is not.
Jack: Oh? I don』t think so. I like the horse and the cows in her picture. They look so real and the tractor is good, too.
April: Oh, thank you, Jack..)
該教師在呈現本課內容時也創設了情景,他是這樣做的:師:同學們,大家都看過中央電視台一套剛剛播出的電視連續劇《靜靜的艾米河》吧?生:看過!(大部分學生回答道)師:好看吧?生:好看!師:故事發生在何處?生:在內蒙古大草原。師:草原美不美?生:美!師:我知道我們班所有的學生都非常善於速描。下面請大家畫一幅大草原的圖畫好嗎?生:好!師:下面開始畫吧。5--6分鍾之後,教師叫部分學生把自己畫好的畫進行展示,並評價誰的畫像與不像。學生各抒己見,課堂氣氛相當活躍,甚至顯得有點無序。但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到與本課的教學內容相關的只是利用學生的作品來呈現:horse,cow和tractor三個生詞。接下來,教師就讓學生聽本課的錄音。聽完之後,讓學生回答以下幾個問題:1.你們聽到那幾個東西? 2.錄音里有哪幾個生詞你們能聽出來嗎? 3.你們的畫中有沒有錄音里聽到的東西?如果沒有,請把他們給補上。4. 我讓你們畫這幅畫的目的是什麼?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確是為學生創設了情景,但是,仔細研究他的情景創設的整個過程我們不難發現,他浪費了學生那麼多的時間只為呈現三個生詞,這種情景的創設是否真的有意義?不禁令人質疑。其實教師是完全可以使這一創設情境的的過程變得生動而十分有意義的。他不妨試著這樣操作:在和學生談論美麗的草原之後,讓學生放飛思維,用自己的筆描繪出自己頭腦中的美麗的草原。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畫中的內容呈現本節課的生詞,對於自己畫的東西,再學慣用英語來表述它學生肯定興趣盎然。到此並非情景的終結,我們仍然藉助於談論不同學生的作品來呈現、講解、操練本課的重點教學內容:1.----What do you think of (that piture)?---It』s (a nice picture). 2.It』s better than (yours). 3.--- Do you call that a picture?這樣課堂的場面肯定會很熱烈,更重要的是學生能根據實際情況在較為真實的情景中參與語言實踐活動。
而另外一位教師在教授《新課標初中英語補充教程》中的Unit 5 Lessson 21 的 Part A2
(原文內容:Li Jun:
Welcome to our party!
Li Hong:
All : Happy birthday, Li Jun! Happy birthday ,Li Hong!
Li Jun:
Thank you!
Li Hong:
Bob : Here』s a present for you, Li Jun.
Li Jun : Oh, it』s a lovely toy car. I like it. Thanks.
Bob : That』s OK!)
她是這樣創設情境的,首先用兩幅圖畫呈現 party和birthday party 的場景讓學生感受,同時呈現和操練生詞及短語:party,at the party, have a party, a birthday party。接著教師又創設下一個真實的情景:師:---Whose birthday is it today in our class ?(今天我們班誰過生日?)Please stand up.這時,有一個名叫高東的男孩站了起來。該教師立刻走到那個男孩跟前,並面帶微笑說道:---Happy birthday, Gao Dong!高東也馬上反應道:---Thank you! Miss Wang!所有的學生都認真地看著、聽著。雖然---Happy birthday, …!---Thank you!…!是本課的新內容在這個真實的情景中學生一下子就可以理解,教師再把稍加點撥,學生就可以掌握,並且教師又有學生剛剛掌握的「---Shall we …?」鼓勵學生使用它。教師啟發說:「---Shall we say 『Happy birthday to Gao Dong together?』」於是學生很興奮地齊聲說:「『---OK! Happy birthday, Gaodong!」高東也很激動地答道:「?Thank you!」接下來教師又為呈現和操練「贈送生日禮物」,創設了情景。師:---Boys and girls, today is Gao Dong』s birthday. What shall we do for him? 學生們興奮地獻計獻策,並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地使用「?Shall we….?」當有的同學建議到:「---Shall we have a party for Gaodong?」老師立即答到:「--- Great!Let』s have a birthday party for Gao Dong!」同時,教師里響起了同學們熟悉的「Happy Birthday Song」,教師拿出預先准備好的生日蛋糕、蠟燭、糖果、水果、飲料、小禮物等。這樣,在濃郁的生日聚會的氣氛中教師很容易地教、學、練、運用了有關生日聚會時常用的用的交際用語。課堂氣氛生動、真實、親切、充滿活力,教學效果相當理想。
四. .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地能力,對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學習和使用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英語及英語的運用,對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利用教科書之外,還應積極開發、利用其他教學資源,如:直觀教具和實物、錄音錄像資料、報刊雜志、多媒體光碟資料,…甚至是課堂中參與觀摩的教師們…等等,以拓展學用渠道,提高教學的實效。如何積極開發與合理高效地利用多種教學資源資源呢?除了依靠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外,教師和學生也應該努力合作,共同開發。因此,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根據學習內容及學習目標的需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和自己共同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
我曾經聽過這樣的一節課,授課的內容是:譯林版,初中英語第五冊 Lesson 11 Sample C。在導入新內容之前,教師首先讓學生展示自己搜集來的有關澳大利亞的信息資料。只見同學們自己搜集的資料,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有地圖、圖片、照片、明信片、郵票、…文字資料等等。同學們採集這些資料的途徑各異,有的是從網上下載的、有的來源於報紙和雜志、有的是從朋友、親戚處借來的…。資料搜集的過程,也就是學生了解和學習澳大利亞有關知識的過程。所以,當教師讓學生介紹一些自己所知道的有關澳大利亞的情況時,許多學生說的倒真有那麼回事。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呈現課文內容就顯得水到渠成了,因為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相關的背景知識作基礎了。在學完課文知識以後,教師又讓學生拿出預先要求他們所帶的旅遊照片和旅遊紀念品,引導學生以導游的身份,結合本課所學的知識以「Travel in…」為題,簡單地介紹一下自己曾旅遊過的某一地方。許多學生有切身感受和直接的體驗,又有已學會的語言知識作為支撐,所以在陳述的過程中充滿自信,充分發揮了各自的潛能,提高了他們參與語言實踐的興趣和效益。
總之,教師應該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英語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有效利用,指導學生利用教學資源進行語言實踐,並抓住各種機會,使英語教學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成為促進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英語的過程,這對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課堂教學為學生的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留出空間, 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靈魂
使學生能自主學習和交流是每節英語課的靈魂。由於學生各具特點,只有實現自主學習,才能真正使每一位學生得到發展。使學生能自主學習並不等於讓其放任自流。要使學生真正達到自主學習的程度,教師首先要使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條件,即為學生提供學習的語言材料,並培養學生逐步形成理解、學習和運用這些語言材料的能力。教師還要根據所學的語言內容設計出能夠使用所學語言的情景,讓學生在較為真實的語境中運用所學的語言材料完成交際任務。所謂給學生留出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空間,就是要為他們留出足夠的自主解決問題的時間。因為時間和空間是相互依存的,要使學生有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空間,那麼在有限的一節課的時間里,教師就不能占據大部分的課堂時間用來講解有關語言的知識,讓學生失去可實踐的時間和可動腦的餘地。一般來說,教師佔用大量時間來講解語言知識的目的無非是:「疑難解析」、「加深印象」、「鞏固基礎」…等。事實上要達到以上目的,講解並非是唯一的途徑,教師應充分估計學生的能力,不必事事躬親,只要是學生能通過上下文理解的內容教師就不必「疑難解析」;只要是通過活動能讓學生掌握的內容就可省去講解;只要學生經過努力就可求解的教師就不必急於公布答案。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時能准確把握教材,發現可留給學生的空間,在課堂上努力通過設計應用性的交流活動給學生充分表現自我和發展自我的機會。只有留給學生充分的空間,才能使學困生有彌補不足的機會,使學有餘力者有發展特長的時機,才能真正實現面向全體,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
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情感氛圍,是成功教學的重要因素。
成功的教學依賴於真誠的理解和彼此信任,依賴於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師生間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至關重要。教師與學生之間應是一種民主、平等、和諧、合作的夥伴關系。情感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因此,教師要尊重和熱愛每一位學生,尊重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傾聽他們的心聲,建立起師生間溝通的綠色通道。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狀態中互學互幫、樂學善學,教師則樂教、愛教、會教。「愛其師,則信其道」,所以,每一位教師都應當充分發掘自身的優勢,用自己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教藝,高尚的人格,樂觀向上的精神,樹立起自己在學生心目中崇高的形象,用愛心喚起學生對自己所教學科----英語的興趣,點燃學生對英語的熱愛的火花,並且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對英語的熱愛的火花形成燎原之勢。
要上好初中英語課除了做好以上幾點之外,我想在我們實際的教學實踐中還有許多許多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去發掘,去總結。用正確的理論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以全面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❹ 如何制定合理的初中英語教學目標
學習了初中英語教學目標的設計和案例分析這節課受益頗深,我認為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目標制定要依據總體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確定,與具體教學情景相關,它體現的是具體的、個別的教學需要。它的制定要以教學目的(由國家或政府制定)和課程目標(由學科專家制定)為依據。只有把握了總體方向,才有可能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從而使其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二、目標制定要體現課程改革精神 《英語課程標准》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這三個方面體現了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一方面,三個維度全面發展,缺一不可;另一方面,三個維度內在統一,不能分離。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除了列出各單元的語言知識目標(與單元主題相關的詞彙、語法功能以及話題知識)外,還應充分挖掘其文化知識目標(主題所涉及的文化現象)和情感態度目標(主題所蘊含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達到新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 三、目標制定要符合學生實際情況 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知識水平,在了解學生已經會了什麼、學生對所要學的知識的背景知識掌握多少的基礎上來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以發展學生的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 四、目標制定應留有動態生成的空間 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中師生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和標准。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案,並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但活動的實施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誰也無法預知在教學活動中會出現什麼不可預設的因素,而且教學的對象是人,再好的預設也無法預知課堂中的全部細節。因此,教學需要預設,但預設不是教學的全部,教學的生命力在於預設下的生成教學。目標制定應留有動態生成的空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拘泥於自己的教學設計,機智地應對課堂上發生的種種意外,靈活地調整教學預設,思考如何有效地進行課堂的「再設計」,並生成新的超出原計劃的教學過程。最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的互動交流生成,使教學目標得以落實、得以完善,教學重點得以突出。 總之,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目標是英語教學得以順利開展的首要條件。英語教師要注重挖掘每個單元的編寫意圖,在深入分析和把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從學生的興趣和已有的知識結構出發,根據新課標中的相關內容以及教材中的單元教學目標制定出科學、具體、明確的多維度教學目標來指導英語課堂,從而切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❺ 初中教師資格證英語語法課怎麼設計
可以大概參考下,中學英語語法「if」從句的用法教學設計(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 Students can know the basic rules of subjective mood, and build up a network of the grammar.
Ability aim: Students can use the subjective mood correctly and flexibly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Emotional aims: Students can develop a sense of cooperation and be ready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in study.
Teaching Key Points: Students can sue the subjective mood correctly.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learn how to use the subjective mood in their real life.
Teaching Methods: Communicative teaching approach;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Teaching Proceres:
Step 1 Warming-up: Sing the song 「If You Are Happy 」
Step 2 Presentation:
Set 3 situations to show some sentences and lead students to do a summary.
Situation1:I am a fan of Justin Bibber. I am going to the concert held by Justin. Now I image…
If I had his voice, I would sing from morning till night;
If I sang as well as him, I would sing a song for you now;
If I were Justin Bibber, I would hold a concert for you.
Situation2: A week ago, Justin Bibber held a concert in Hong Kong, I didn』 buy a ticket in advance, so I had to wait for hours to buy it. It suddenly rained heavily. Unluckily, I didn』t take my umbrella. At that time, I was thinking…
If I had bought a ticket in advance, I wouldn』t have waited so long;
If I had taken an umbrella with me, I wouldn』t have been wet all over.
Situation3: After the concert, I took a taxi home. Unluckily, I found I had left my wallet and keys in the taxi, I was very worried. But very soon, the taxi driver returned my bag to me, and he left hurriedly before I could thank him. I wish…
If I saw the taxi driver one day, I would thank him face to face;
If I were to see him, I might give him 500RMB as a reward;
If I should see someone in help, I would give him a hand without a second thought.
Summary:
Concept: Subjective is to express the speaker』s wishes or hypothesis, not facts.
The structures are like below:
Step 3 Practice:
Cloze:
1. If I ___(be) a tree, I ____(provide) shelter for my family.
2. If I ___(have) a lot of money, I ___(travel) around the world.
3. If there ___(be) no water and air, there ___(be) no living things in the world.
4.If there were no living thing in the world, the world ___(come) to the end.
5.If he ___(not eat) so much watermelon, he ___(not suffer) stomachache.
6. If he hadn』t been sent to hospital in time, he ___(die).
Step 4 Proction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如果他的爸爸還在世, 他一定會好好聽話;
如果我是男人,我就參軍了;
如果我昨天去了車站,就能看見他了;
如果我好好復習了英語,我就不至於不及格了;
如果我能成為百萬富翁,我就會捐錢去幫助貧困兒童;
如果我將來能見到吳亦凡,我一定會上去擁抱他。
Step 5 Summary and homework
Ask a student to do a summary about what we have learnt today. And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passage about their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and their wishes about future, using the subjective mood.
Blackboard Design:
❻ 初中英語教學應達到怎樣的目標與要求
1、合理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學科教學計劃的制定要基於對《課程標准》的學習、《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具體學情的分析,科學制定合理、有效、彈性的教學計劃。
2、掌握《課程標准》的核心理念與基本理念。明確《課程標准》關於初中階段3—5級有關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分級標准。
3、認真理解依據《課程標准》理念所編寫的教材的特點、整體體例。熟練掌握教材的全部內容,明確各個環節的設計意圖。對教材中出現的「四會」詞彙、常用短語、重點句型、基礎語法等要了如指掌。
4、科學地分析和把握教材,更好地把握 「用教材教」的理念。准確把握教材重點與難點,並能夠嘗試開發和使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優秀教學資源。
5、熟練掌握與教科書相配套的各種資料,如《教師用書》、《評價手冊》、光碟、磁帶等教輔材料。
6、堅持教研組集體備課。建立學校教研組和備課組集體備課制度,發揮校本教研的實踐引領作用。
7、精心規劃教學設計方案。能夠依據學科《教學設計評價標准》設計教學方案,科學、合理地設置課堂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設置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符合教學規律、符合課程標准、具有全面型、階段性、可選擇性和可調整性。教學設計要有一周的提前量。
❼ 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教學目標及聽說教學設計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初中英語聽說教學教學目標:基於《新課標》理念下的英語聽說課,是以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為主,兼顧讀寫,並包括詞彙、語法、語言學習活動的一種課堂。聽說課教學模式遵循「聽、說、讀、寫」語言學習認知規律,通過創設情景,不斷增加學生的聽說能力。通過循序漸進的練習,使學生的聽力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逐漸加強,並逐步促進學生的讀寫,使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得到切實提高。
在英語聽說教學設計中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但同時也要兼顧讀寫。在聽說課的各個環節中,注意以下幾點:
一、情景導入。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根據已學單詞和句型來導入新課。在情景設置過程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利用實物或多媒體課件提高學生對新授知識的期待和好學意識。
二、詞彙學習。要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來幫助學生掌握好新單詞。如音形結合法、直觀教學法、動作輔助或游戲教學等。思維導圖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詞彙。
三、操練質量。在操練的過程中,為了提高操練的質量,在設計時要注意練的有層次,機械操練、意義操練和拓展操練相結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穩步提高,達到操練提高的目的。
四、聽說訓練。設計時要注意聽前引導學生預覽標題、插圖、練習和相關信息;聽中注意聽全文,抓主旨大意;聽細節,完成練習或任務;聽後注意讓學生跟錄音復述聽力材料,模仿聽力材料完成對話。
五、拓展延伸。設計時要時刻牢記各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是為了促進學生語言知識的掌握和語言技能的提高。在課堂上幫助學生把所學知識及時進行應用練習。對於層次較低的學生,可以做模仿練習;對於層次較高的學生,可以做深層次的拓展練習。當然在聽說充分的基礎上,讀寫也要跟上,以此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
六、歸納總結。在一節課的最後,要幫助學生歸納總結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幫助學生了解語言規律,掌握語言知識,發展語言能力。
此外,還有注意以下幾個關系的處理:
一、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關系,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共同構築一堂完整的課。要注意導有藝術,講有特點,教有策略,問有指向,練有效果。
二、語言輸入與輸出的關系。「聽」屬於語言輸入,「說」屬於語言輸出,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在這不斷有意義的輸入和輸出過程中得以提升。
三、體驗與應用的結合。體驗與應用是促進學習者掌握一門語言的有效策略。教師要盡可能的為學生創設有利的聽說條件,為學生有效接收和輸出語言知識搭建」梯子」。化難為易,引領學生在體驗的環境中去聽語言材料,在無數次體驗中提高表達英語的能力。
四、聽說與讀寫的結合。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聽說課側重於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和提升,但從不排斥讀寫能力的跟進。四種技能要均衡發展。
在聽說課上也應注意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拓展聽說的空間和時間。給予學生充分的組內、組間和班級交流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積極的語言展示運用中達到聽說能力的大幅提升。
❽ 初中英語的幾種課型、基本教學環節及教學方法
一、課型分類
英語課不同於其他學科,如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它是語言學科,但又有別於語文課,鑒於其特殊性,故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研究幾種基本課型及其教學方法是勢在必行的。
課型:1、對話課(基本句型課) 2、詞彙課3、語法課4、試卷講解課5、閱讀課二、各課型的教學主要目的及教學基本環節
1.對話課(基本句型課):目的:操練句型,以達到熟練。
教學基本環節: ① 句型呈現
②機械操練:聽說
③創設情景應用句型④鞏固練習主要教學方法:機械操練為主基本模式: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2.詞彙課:目的:記住單詞的音、形、義
教學基本環節: ① 詞的讀音 ② 詞的拼寫形式③詞的釋義
主要教學方法:音、形、義相結合,初期利用直觀教學法基本模式: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3.語法課:目的:了解兩種文化的差異,區別兩種語言的不同之處
教學基本環節 ①基本結構
②分析語法的重、難點
③利用直觀手段講解語法
④語法教學與句型教學相結合
主要教學方法:比較法基本模式: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4.試卷講解課:目的:對某一單元或某一段教與學的總結.
教學基本環節: ①總體評價學生的答題情況 :總結 、反思
②分析某一部分的答題情況
③進步的學生④重點講解5.閱讀課:目的:訓練閱讀技能,培養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基本環節①預學 ②導學③聽讀④設疑⑤復述⑥解難⑦查測
主要教學方法:聽、讀、寫基本模式: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初中英語應充分結合這些課型以及調配好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題,認真上好英語課。
❾ 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目標與描述
1.高度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改革英語閱讀的教學方法,使教學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現代語言教學理論認為,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單純是要學生學習掌握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獲取信息、學習文化、發展閱讀技能和策略,為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英語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體,他們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認知方式、學習方式、英語水平、性格特點、情感態度、對老師的態度,學習環境等方面。這些因素決定了學生的英語水平及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因此,從初一開始,我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就特別注意,難易一定要適度。材料過分容易,學習起來沒有成就感;過難,學生就會喪失興趣和閱讀信心。我會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為他們選擇難易不同的讀物。而且閱讀材料的內容必須多樣化,故事、傳記、歷史、地理知識等都能培養初中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開闊了眼界,了解了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及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從而極大的增加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課文教學與閱讀教學是有區別的。課文一般是一個主題一個篇章。在教學中,老師常會對課文進行很細的分解,以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而純粹的閱讀,我們可以更多的去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教材中的那些淺顯易懂的課文,我從不花大量時間去精講,通常會通過一些活動讓學生自己去領悟;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可以讓學生排成課本劇進行表演;一些有難度的文章,可以讓學生帶著任務分組討論後在全班進行講解,有時候也會要求學生寫英文的讀後感。這樣一方面可以使聽、說、讀、寫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日後的高層次學習打下了基礎。
2.抓好課堂教學,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獲。
從初一起,教師就應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明確初中階段閱讀教學的目標和應採用的措施。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把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細化到每一個教學模塊,避免閱讀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在組織課堂教學時,無論是哪種課型,我們都必須首先明確教學目標,其次才是針對這些目標考慮採取哪種教學模式。閱讀有多種目標,包括尋找信息(read for information)、提高閱讀技能(read for skill)、獲得語言知識(read for language)、增加生活樂趣(read for enjoyment)等。對於中學階段的英語課程來說,其閱讀教學的首要目標應該定位於培養學生read for skill和read for language兩種能力,這是英語教師首先必須明確的①。在初中階段,從初二下冊及初三的教材才開始出現較長較難的閱讀材料,在處理這些文章時,應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去設計一些活動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初中學生的語言知識有限,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分析課文中的語言現象及其內容,對課文中的詞、短語和語言現象進行有重點的分析和講解,不能過於復雜,必須帶領學生一步一步的去閱讀。可以在上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及語言有一定的了解並帶著一些疑問來到課堂。
在閱讀教學中,設計不同的活動來培養學生不同的閱讀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的閱讀要在精確性和速度方面逐漸加強對學生的要求,由於初中學生年齡較小,知識儲備和學習習慣尚有欠缺,因此就需要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想方設法的去設計一些新穎的課堂活動來完成閱讀任務。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給課堂帶來活力。
3.閱讀教學要堅持常抓不懈
3.1教師備課要充分,既要備教材也要備學生,課堂活動重「熱身(warming-up)」
3.1.1介紹與閱讀內容有關的一些背景知識。
3.1.2簡單介紹部分有礙文章理解的生詞。凡是學生可能猜得出的生詞一定要讓學生在閱讀時去猜測。
3.1.3要善於引導學生根據文章標題、插圖和有關信息來預測文章內容。
3.1.4最好准備一兩個有深度的問題,使學生讀有所感,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3.2閱讀過程要讓學生有明確的「目標(goal)」,帶著任務進行閱讀。
3.2.1要求學生快速閱讀指定的內容,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3.2.2提問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提前設計好的問題,問題的設計要圍繞中心思想(main idea),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難易不同的問題;
3.2.3提出細節性問題,讓學生獲取有關what, where, when, why, who, how等基本要素以及start, process, end總體過程脈絡的信息,幫助他們在寫作方面也有所積累;
3.2.4分小組討論問題答案,然後全班檢查答案。
3.3注重閱讀教學的擴展——「表達(express)」
3.3.1鼓勵學生用簡單的語言表述他們對文章的見解,而不是復述課文。不要總是糾正學生的語音、語法錯誤,鼓勵學生盡可能流利的用英語說出自己的想法。
3.3.2在學生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檢查學生對生詞的猜測情況。只要能猜到大意就行,對一些高頻率出現的詞彙可以對其用法作一些必要的分析並要求學生記憶。
3.3.3做相應的閱讀理解練習。
3.3.4對一些較長的文章,可以幫助學生分析語篇結構和文體特徵,圍繞文章開展各種形式的口筆頭活動,如復述課文、問題討論、角色扮演、仿寫、續寫、改寫等。並要求學生積累文章中的優美詞句,為他們的自由寫作打下基礎。
4.培養學生閱讀方面的「自學(self-studying)」能力
閱讀能力是不可能完全在課堂上培養出來的,因此培養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自學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4.1根據學生的不同的閱讀興趣指導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
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千差萬別的。我們不可能滿足學生的所有興趣,而應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去制定閱讀計劃、選擇閱讀材料、開展閱讀活動。比如想要拓展知識的學生,可以指導他們選擇網路類的圖書、報紙、網站等;希望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的學生,可以告訴他們去選擇專門的圖書、材料;對於喜歡文學的學生,則應引導他們選擇由淺入深的文學讀物。
初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形成自己的閱讀興趣,教師應適當的對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進行指導,避免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