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網路協議三要素「語法」、「語意」與「時序」的含義與關系
他們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的關系更是並列的關系,語法,語意與時序,三個協議是不可缺少的,缺少任何一個都無法形成網路協議。
協議是一個規則術語,用於描述進程之間的信息交換。在計算機網路中,兩個通信實體位於不同的地理位置,其上的兩個進程彼此通信。它們需要協調它們的行動,並通過交換信息實現同步,而交換信息必須按照先前商定的程序進行。
語義:指定通信各方相互「什麼,也就是說,確定協議元素的類型,例如指定通信各方希望發送什麼控制信息,它們執行什麼操作,以及它們返回什麼響應。
語法:指定通信雙方如何交談,即確定協議元素的格式,如數據和控制信息的格式。
時序:規定了信息交流的次序。
(1)英語的語法語義時序擴展閱讀:
協議是一個規則術語,用於描述進程之間的信息交換。在計算機網路中,兩個通信實體位於不同的地理位置,其上的兩個進程彼此通信。它們需要協調它們的行動,並通過交換信息實現同步,而交換信息必須按照先前商定的程序進行。
語義具有領域的特徵,不屬於任何領域的語義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語義異質性是指同一事物在解釋上的差異,這也反映了不同領域對同一事物理解的差異。
在計算機科學中,語義通常是指用戶對用於描述現實世界的計算機表示(符號)的解釋,這是用戶將計算機表示與現實世界聯系起來的方式。
語義是對數據符號的解釋,語法是對這些符號之間的組織規則和結構關系的定義。信息集成,數據往往是通過模式(模型不存在或隱含的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數據。
通常需要定義它們的集成模式)組織、數據的訪問是通過作用於模型,語義是指模式元素(如類、屬性、約束等),語法的意義的結構模型元素。
B. 網路協議的三個要素是:語法.語義.時序 其具體意思是什麼
語法是數據和控制信息的結構和格式;語義是控制信息的含義;同步是指雙方相互應答的次序。
C. 如果一個協議規定數據應以mbps發送,這是一個什麼問題 a,語義 b,語法 c,時序 d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 C 時序
分析:
協議的核心要素是語法,語義和時序。
1)語法(syntax)。語法指的是數據專格式的結屬構,即它們是以何種順序 表示的。例如,一個簡單的協議可能將一個8位的作為發送者的地址, 第二個8位作為接收者的地址。信息流的其餘部分作為報文本身。
2)語義 (semantics)。「語義」指的是每一個比特片段的含義:如何解釋一個特別的位模式,基於該解釋應該採取什麼操作?例 如:地址是否標志了路由,是否標志了報文的最終目的地址。
3)「時序」(timing)指的是兩個特性:報文發送的時間和發送的速率。例如,如果發送者以100Mbps的速率發送而接收者只能以1Mbps的速率處理數據,那麼傳輸中會使接收者 過載而造成數據的大量丟失。
從上面分析可知,應該選擇C選項,這是一個規定數據發送速率的時序問題。
D. java代碼轉時序圖或抽象語義樹 ,下面是java代碼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SHA512 shaM = new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SHA512Managed(); 是個類是抄.net的類,要java中也有相關類要自己去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