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談談如何開展英語語法教學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語法教學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如何講解語法知識開展語法教學,使枯燥乏味的語法變得易懂有趣是高年級英語課堂教學中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文章從形象、趣味、分層、靈活四個角度對語法教學進行闡述。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解釋語法現象,如何講解語法知識,如何開展語法教學,使枯燥乏味的語法變得易懂,有趣?
一、藉助媒體,創設情境,形象學語法
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時態是一個很重要的語法項目,但是學生難以掌握,尤其在交際的時候容易出錯。如果僅用孤立的句子去理解和說明這一語法現象,或者讓學生去死記,他們會感到學習語法很枯燥,太抽象。我們可運用多媒體,通過場景的快速切換,有效地調動和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先幫助他們形成直觀的表象,再設計一些有一定信息溝的會話練習,喚起學生的求知慾。例如,在教be動詞的一般過去時態時。
1、鋪墊。媒體出示一卧室,內有一張床和一張課桌,床上有兩件毛衣,床下有一雙鞋,桌上有一隻手機和一些鮮花,牆上掛著一隻風箏。
T:Where』s the mobile
phone?
S1:It』s on the
desk.
T:Where』re the
shoes?
S2:They』re under the
bed.
媒體出示下列句型:
It is on the
desk.
They are under the
bed.
2、導入。隱藏上圖中的手機和鞋,媒體出現兩幅圖,讓學生進行對照。
T:Where』s the mobile
phone now? Is it on the desk?
Ss:No.
T:But it was there
just now.
T:Where are the shoes
now? Are they under the bed?
Ss:No.
T:But they were there
a moment ago.
媒體出示下列句型:
It was there just
now.
They were there a
moment ago.
由學生已知的一般現在時作鋪墊,引出be動詞的一般過去時,兩種時態對比使用,教師作適當解釋。
3、操練。隱藏毛衣和風箏,兩圖對照,讓學生分小組模仿操練。
4、總結。
一般過去時表示過去某時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其謂語動詞要用動詞的過去式。在漢語中不存在這樣的現象,這是中英文的區別之一。還要向學生講清is, are的過去式分別是 was和 were。
5、運用。分組自由創設情景,活用以上所學知識,用英語進行交流。
這樣,藉助媒體,通過對話感知,模仿訓練,歸納語法現象,活用知識進行實踐等一系列活動,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了be動詞一般過去時的用法。
二、歸納總結,提高效率,趣味學語法
詞法是指詞形的變化規則及用法。小學階段講到了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介詞﹑數詞﹑冠詞和連詞等的用法。數詞分為基數詞和序數詞,序數詞的構成與基數詞有一定的關系,但構成方法又不盡相同,如果要讓學生去死記硬背那麼多的序數詞,學生會感到厭煩。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為了使這一語法項目簡單化,我為學生總結了這樣一則順口溜:「一,二,三特殊記,四以上加th, 八減t, 九去e, f來把ve替,ty須變tie.若是碰到幾十幾,改變個位就可以。」 本來很難掌握的內容,通過這么一則富有節奏感,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學生很快便學會了1—100序數詞的構成,可以說是事半功倍。又如在教「是」動詞am,is,are在人稱代詞中的用法時,也可以這樣總結:「我用am, 你用are, is用在他,她,它,凡是復數都用are.」這樣處理簡單易懂,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就連平時學習能力較差,不肯開口說英語的同學,也都說得津津有味,很輕松地理解並掌握了這一重要的語法項目。再如
「物主代詞」。學生容易混淆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不懂分辨。我教學生這樣記:「名詞性物主代詞比別人多點東西,所以單詞比較長,派頭比較大,不允許『東西』跟著它。」又如:在一般現在時結構中,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動詞要用第三人稱單數形式,但很多學生不易記住,我們可以教學生這樣記:「第三人稱單數,勢單力薄,需要一個幫手,你就在動詞上給它加上絲絲(s或es)力吧!」現在進行時中動詞的正確運用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學生用了動詞的現在分詞形式,會缺少be動詞;或有了be動詞,動詞只用原形,少了ing。我們可幫學生這樣形象記憶:「主人正要干大事,要找比比(be動詞)當保鏢,保鏢出門不簡單,後面帶著英英(ing)跟屁蟲」。用這種趣味的學習方法不僅幫助學生掌握了語法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有的學生還學會了自己編順口溜,歸納總結語言規律。
三、設置梯度,正確引導,分層學語法
語法教學要注意梯度,正確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解開謎團。不能要求學生一下子就得到答案。我們要強調的是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在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與他人對話、交流、討論來達成理解,形成共識,構建自己的知識。我們經常可以採取以下方式設置梯度:
1、教師舉例,師生一起完成例句。
2、學生仔細觀察,討論,分析,比較例句,初步歸納出語法規則,教師適時點撥,解答學生疑問。
3、教師對學生歸納的語法規則給予客觀的評價和補充。
4、學生進行操練,教師提供多種形式的題型,如選擇;填空;筆譯和文章理解等,以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四、系統歸納,適當集中,靈活學語法
② 求英語語法動詞用法
兩類其後是否帶有賓語: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縮寫分別為vt和vi,同一動詞有時可用作及物動詞,也可作不及物動詞。
根據是否受主動的人稱和數的限制分別是:限定動詞,非限定動詞。
2
/9
英語中共有三種非限定動詞,分別是:動詞不定式(to do..),動名詞(doing..),分詞(doing ,done..)。
動詞可分為三數:單詞,短語動詞或動詞短語。
The English language contains mang phrasal verbs and verbal phrases.
contains是單字動詞
Students should learn to look up new words in dictionaries.
look up是短語動作
The young ought to take care of the old.
take care of 是動詞短語
3
/9
五種形態:原形,第三人稱單數形式,過去式,過去分詞,現在分詞,
系動詞(聯系動詞),作為系動詞有些不具詞義,有些具有詞義,但不能單獨用作謂語,後面必須跟表語(補語),構成系表結構說明主語的狀況,性質,特徵情況
4
/9
狀態系動詞:表示主語狀態,只有be一詞:
如:He is a teacher . is 與補足語一起說明主語的身份。
持續系動詞用來表示主語繼續或保持一種狀況或態度,keep,remain ,stay .
如:He always kept silent at meeting
感官系動詞,feel ,smell, sound , taste
如:This flower smells very sweet .
表像系動詞,seem, appear ,look ..
如:He looks tired
5
/9
最常用的助動詞有:be ,have ,do, will,shall, should ,would.)協助主要動詞構成謂語動片語的詞,叫且動詞。)被協助的動詞稱作主要動詞,且動詞自身沒有詞義,不可單獨使用。He doesn't like English.
(doesn't 是助動詞,無詞義,like是主要動詞,有詞義)
When shall we see you next?( shall是助動詞)
6
/9
短語動詞:動詞後跟名詞,介詞,副詞,代詞等構成固定片語,在意義上和原來的動詞不同,這種詞叫作短語動詞或動詞短語。短語動詞可以由兩個片語成:take out 也可以由三個片語成。
動詞+副詞,如 back out
動詞+介詞,如 look into
動詞+副詞+介詞,如:look forward to
7
/9
情態動詞,有一定詞義,表示能力,允許,許可,可能,必須,勸告,意願等概念或態度,它不能單獨用作謂語,需要和其他動詞一起構成謂語,動詞沒有人稱和數的變化,其後跟動詞原形。
can ,could 表示能力,能,會;表示許可;表示可能,表推測
may , might 表示許可,請求。表示可能,表示信念和希望。表示推測。
must表示義務,強迫,是說話人的主觀看法;表示強烈的禁止;表示必然結果,表示推測。
8
/9
need 和dare 主要用於疑問名和否定句和條件句
shall表示將來,暗指未來要發生的事情是自然之結果,主觀的意志,主語常用第一人稱。
need to do....
dare to do....錶行為動詞
給表示說話者將來的意思,陳述其命令,決心,警告,允諾,堅持,規定等含義,常與第二,三人稱連用。
在問句中表示徵求對方意見,主動提出做某事,用於第一,三人稱,常用句型」shall,we/I ?" Let's+肯定動詞,shall,we?
9
/9
should表示應當,應該,表示推測,表示委婉,謙遜的語氣,要與提出意見。
ought to 表示應該,如應該承擔責任,義務, 表示對過去,現在,將來的推測。
will表示即將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
表示主觀意志和願望 ,表示堅持 (肯定句)和拒絕;表示請求拜託或勸說;表示對現在的推測。
would是will的過去形式,可以表示過去的願望 ,過去的堅持和拒絕以及過去的習慣等。
在陳述句和疑問句中表示請求,願望 ,個人看法時,比will更客氣,也有表示表示推測的情況。
情態動詞在表示對現在動作的推測時,常用「情態動詞+動詞原形 」的形式 ,用於對過去動作的推測時常用」情態動詞+have+動詞過去分詞 「的形式
must do .......; must have done......
情態動詞表示推測時,其區別在於說話者對所說內容的把握的大小,情態動詞表示推測的把握性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
must- will- would- ought to- should- can/could -may/ might動詞時態,:時態是英語中謂語動詞的一種形式,動詞發生的時間和所處的狀態,英語中的時態是通過動詞形式本身的變化來實現的
③ 例談怎樣有效進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
一、歌訣法學習be動詞
Be動詞的用法是學生進入初中階段的第一個語法項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切忌反復強調什麼是語法、語法的重要性、語法是學習的難點等,以免學生對語法感到高不可攀,從一開始就對語法望而卻步,無所適從。
對於be動詞的用法,教師可以深入淺出,由學生脫口而出的常用句子,如I am Lily. What is your name? He is 11 years old. How are you?等,通過自我介紹,或向其他同學介紹自己的好友等開始,在使用中強化am、is、are的用法,再引導學生使用兒歌的形式歸納其用法,最後教師集眾家之長給予總結:我(I)用am, 你(you)用are,is用於他、她、它,我們(we)你們(you)他們(they)是復數,無需考慮都用are。也可以歸納為兒歌:一單用am二單are,is連著三單他她它,復數後面跟著are。學生在短時間內記住這幾句簡單有趣的歌訣,用起來更是簡單易行。因此,在做用be的適當形式填空時,就可以杜絕有些學生不問青紅皂白清一色填am、is或are,憑運氣或許能懵對一個的應付做題或隨便答題的不良現象。
二、歌訣法學習現在進行時
現在進行時是七年級學生易錯的語法項目之一,要麼是使用時丟掉be(am /is /are),要麼動詞後不知道加-ing, 這一語法錯誤在書面表達中出現率最高,在口語中也不少見。由此,現在進行時的用法教學中不容小覷。
現在進行時表進行,結構be(am /is /are)加動-ing; am /is /are用哪個,隨主語人稱而變更。現在分詞動-ing多變化,多數直接加-ing。兩種情況要記清:啞e結尾應去e、重讀閉音節要雙輔,之後再加-ing。三個動詞(die、tie、lie)是特例,dying、tying和lying要牢記。現在進行時很重要,學習切莫當兒戲。
這首兒歌雖然冗長了點,但全面概括了現在進行時的重要地位,蘊含了這一語法的結構和現在分詞的構成變化,點出了易錯點和難點,且拓展了die、tie、lie的現在分詞形式,內容全面,能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並實現高效學習的目的。
三、歌訣法學習名詞復數
名詞的單復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另一大重點,也是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對於可數名詞、不可數名詞已經夠麻煩的了,可數名詞還得兼顧單、復數,復數形式的變換雖有規律但也千頭萬緒,如果一一讓學生記憶,會事倍功半,更容易混淆。如果將知識編成故事性、趣味性於一體的學生喜聞樂見的歌訣,不僅可以避免費時、低效,而且可幫助學生輕松愉快學語法,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
初中英語中,以f(e)結尾的名詞眾多,其復數形式又變化不一:有的直接加-s,有的要變f(e)為-ve,再加-s。教學時可以藉助一個兼具故事性的兒歌:妻子持刀去殺狼,小偷嚇得心發慌,躲到架後保自命,半片樹葉遮目光。藉助兒歌學生可以輕松記住以f(e)結尾的名詞wife、knife、wolf、thief、shelf、self、life、half、leaf,這些名詞要變f(e)為-ve,再加-s,其他的都直接加-s即可。
再如,有關「某國人」的復數形式有時也讓學生舉棋不定。其實只需要讓學生記住三句兒歌即可解決這個棘手難題:中(Chinese)日(Japanese)不用變,英(Englishman)法(Frenchman)原音遷(將man改為men),其它(American、Canadian)-s添。
教學中,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也不難發現學生總是在photo後加-es的屢見不鮮。其實,只需要讓學生記住「兩人(黑人Negro、英雄hero)吃兩菜(西紅柿tomato、土豆potato)」加-es,其餘的都直接加-s就萬事大吉,這樣學生就不會見到字母o結尾的名詞,就習慣加-es構成復數形式了。
教學英語中藉助歌訣法學習的內容不止這幾個語法項目,其他的語法如感嘆句、祈使句、句法結構、過去進行時、現在完成時等都可以編成兒歌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誦讀兒歌,輕松學英語。也可以結合其它學生所喜愛的形式如游戲法、表演法、競賽法等進行教學,使課堂增趣加味,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促其樂學。
「英語新課程標准」要求教學不斷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教師也應該敢於創新,走出循規蹈矩的模式,採用學生易於接受的方式,探索出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的獨特的教學風格,從而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一個又一個障礙。希望各位同仁善於探討和總結出類似於「歌訣法」的良葯,治癒學生英語學習的不治之症。這些方法從教學中來,再回到教學中去,讓我們的學生學得快樂,學得有效,天天進步。
④ 英語語法教學!!!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什麼是主語,謂語,狀語,定語,賓語
如:
I
love
you.中I是主,內love是謂,you是賓
注意,在句子中第一個出容現的動詞一般作謂語(包括Be動詞和助動詞)
Who's
that
girl
on
the
red
bicycle.這里,on
the
red
bicycle表示的是一種狀態,我們稱之為狀語(狀語有地點狀語,與時間狀語),這個句子就是典型的狀語後置句.
那麼什麼叫定語呢,在語文中定語是用來修飾名詞的,英語中也一樣。(a
red)
apple
這個片語中括弧內部分就作定語用.
副詞是用來修飾動詞的詞語,如
He
moves
so
slowly.這里的slowly就充當副詞
形容詞是用來修飾名詞的,這里我就不多說了.
代詞如:
it
,him
,her,them
,they,you,I.we.us.he.she,....用來代替人的代詞我們叫作人稱代詞,用來指物的我們叫作指物代詞,別的代詞,如:Which
one?
這里one
就是一個代詞
我也只能講到這,以後上課的時候的時候少開點小差,你會聽到這些知識的
⑤ 如何開展小學英語語法教學
根據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結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2011年版)的教學建議,英語語法教學應該在情境中進行,在情境中提高語法教學的有效性,學生通過觀察、感悟,從而領會和運用語法知識,為真實的語言交際打下基礎。
1、藉助媒體,創設情境,形象學語法
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時態是一個很重要的語法項目,但是學生難以掌握,尤其在交際的時候容易出錯。如果僅用孤立的句子去理解和說明這一語法現象,或者讓學生去死記,他們會感到學習語法很枯燥,太抽象。我們可運用多媒體,通過場景的快速切換,有效地調動和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先幫助他們形成直觀的表象,再設計一些有一定信息溝的會話練習,喚起學生的求知慾。
2 游戲情境教學法
小學生喜歡游戲,愛好活動,在游戲中學習英語語法,讓游戲來承載教學,這是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之一,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例如,在教授進行時What are you doing?時,便可以設計游戲,listen and do the action。 由學生自己做出相關的的動作,操練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m 。。。 但是,我們要意識到游戲是為了教學,所以游戲的選擇應特別關注其有效性和操作性,不宜過多過雜。
3. 生活情境教學法
小學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比較差,處於具體運算階段,這就要求我們要設計各種情境,藉助體態語、表演等,利用圖片、多媒體和實物等具有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造一個真實生動的情景,輔助他們理解語法,實踐運用語法。語言學習離不開語言環境,只有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進行的交際才有意義,也只有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才會在所學的語言真正的理解。我們雖然沒法把真實的情景直接搬進課堂,但我們能盡可能的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語言環境,激發他們的興趣。例如,剛才教授進行時的案例,在學生理解進行時的意義及基本形式後,教師便可以進行情景的創設,例如,呈現情景,It』s Sunday today. And you can describer your day with your actions. Then ask others to guess or describer. 通過學生自身的周末生活對語法知識進行鞏固和操練,具有很強的真實性。
4. 歸納總結教學法
歸納法即教師先向學生逐步滲透具體的語言現象,然後讓學生觀察分析並找出規律納和總結法規則,這樣就能使語法知識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理解和掌握。 詞法是指詞形的變化規則及用法。小學階段講到了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介詞?數詞?冠詞和連詞等的用法。數詞分為基數詞和序數詞,序數詞的構成與基數詞有一定的關系,但構成方法又不盡相同,如果要讓學生去死記硬背那麼多的序數詞,學生會感到厭煩。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為了使這一語法項目簡單化,我為學生總結了這樣一則順口溜:"一,二,三特殊記,四以上加th, 八減t, 九去e, f來把ve替,ty須變tie.若是碰到幾十幾,改變個位就可以。" 本來很難掌握的內容,通過這么一則富有節奏感,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學生很快便學會了1-100序數詞的構成,可以說是事半功倍。又如在教"是"動詞am,is,are在人稱代詞中的用法時,也可以這樣總結:"我用am, 你用are, is用在他,她,它,凡是復數都用are."這樣處理簡單易懂,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就連平時學習能力較差,不肯開口說英語的同學,也都說得津津有味,很輕松地理解並掌握了這一重要的語法項目。總之,小學英語教學中應多設計一些趣味性強,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並且適合目標語法的情景,激發學生的交際願望,有助於學生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