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語語法 > 英語每日一句語法

英語每日一句語法

發布時間:2021-01-21 17:21:22

❶ 每日一句早自習該怎麼做

一早自習完成的任務。許多學生不知道早自習要做什麼事.我經常觀察到一些學生一到專早自習就對著單詞表背屬單詞,好像英語學習就是念單詞。結果還是抱怨單詞記不住。其實,掌握一定的詞彙量是很重要,但是英語學習不僅是記單詞,還要進行語法學習,語篇的理解,語感的獲得,語言的運用等等。那麼英語早自習做什麼呢?在英語早自習上,學生們可以記單詞,念課文,念語法,記典型的句型,背英語範文,復習鞏固做過的錯題目,然後歸納總結,聯系其它知識點,遇到疑難點, 可以查相關的資料,請教老師和同學等等。另外, 如果覺得沒有什麼可念了,沒有什麼可記了,也可以拿一些習題來做做。同學還要對同一知識反復復習.這樣才能符合記憶的規律,幫助學生克服遺忘。除此以外,要鼓勵學生完成新授課的任務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對舊知識不時的復習,以達到溫故而知新。

❷ 英語語法和翻譯小問題(四級以下水平)

why don't we have a break?
Don't we just have one?
如果改為 have some bread(不可數的),那麼don't we just have____?填什麼?
不知道你想寫的是break還是bread,算了,反正都是不可數名詞。
這里填代詞some比較好,指代前句中的some break(bread)。而且因為後一個問句是希望得到肯定回答的,所以填some不填any。

翻譯以下幾個句子或短語:電腦大規模走進生活本來會使人們更加的閉門不出.......
It might have made people stay indoors more frequently that the computers enter our life on a large scale. 這句中文中主語太長,所以英文翻譯過來把中文主語放在了後面,以使句子平衡,防止頭重腳輕。

常去圖書館的人從9%下降至7%,常看演出的人從24%降至22%,常看展覽的人從25%跌至20%,常參觀文化遺產的人從18%減少到16%。
The number of the people who often go to the library drops from 9% to 7%. The number of the people watching the performances frequently falls from 24% to 22%. The number of the people who always go to the exhibitions dips from 25% to 20%. The number of the people visit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regularly declines from 18% to 16%.

即將退休的人和已經退休的人。
the retiring and the retired

選擇並請解釋:
some high school students may be ______to have any interview with representives of the university.
A.acquired
B.considered
C.required
D.ordered

選A.acquired acquire意為: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習得
而其它選項中,consider意為:考慮 order意為:命令 最有迷惑性的require意為:命令 它與acquire形近義不同。
整句意思為:一些高中生有可能被要求參加大學代表們的面試。
參加大學代表們的面試這樣的好事當然沒有人強迫你參加,所以其它選項講不通。
其實這句也是我的逍遙軒吧的一個帖子英語沖刺,每日一句中的例句。見:http://tieba..com/f?kz=188983034 4月16日第六句

❸ 有道詞典的每日一句能加入英語作文里嗎,詞典語法正確嗎

有道是一款坑爹又封閉的垃圾詞典.一點都不開放,不吸收大家的精華.而且廣告超多啊,卡死人啊對不對!用開源的吧,我給你推薦,我也不賺錢,開源意味著你有編程基礎,你都可以開發,沒有人管你版權,

安裝goldendict詞典軟體,開源詞典軟體,免費,無版權,隨意更改,速度快,無廣告,簡潔,詞庫自由分享,手機電腦通用詞庫(軟體本身不自帶詞庫,原因是維護團隊搞不好要賠錢),詞典軟體支持Windows,Mac,Linux,Android,IOS.網上很多可以用的詞庫,與普通詞典的內容一樣,而且還可以下載到離線的wi-ki-網路並且使用.同類軟體有Mdict(國內開源詞典軟體,功能不全,只是英語,東亞,東南亞語種詞庫多),Bluedict(國內開源軟體,同樣功能不全,而且支持格式少).找詞庫可以通過google搜索(全部語種),可以去babylon(簡版詞典,專業詞典),可以去PDAWIKI論壇(英語,東亞語種,東南亞語種,包括漢語);搜索詞庫可以用英文搜索,可以用中文搜索(中文搜索的小語種詞庫資源少);專業詞典要去babylon和某些國內網站還有某些俄羅斯論壇去下載.詞庫有無圖片無發音的詞庫,很小,20M左右;有圖片有發音的詞庫至少500M.正版牛津,正版朗文,正版柯林斯,正版麥克米倫,DRAE西班牙皇家詞典,用心去找,什麼都有.不能說太多,我被封了兩次了

❹ 我需要一些名言,每日一句!

成語:三人行,必有我師

【解釋】:⒈ 在一起行走的三個人當中,必定有可以作為我的老師的人。指應該虛心地向一切有長處的人學習。
⒉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學習的老師。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對他們的缺點,參照自己的情況加以改正。這表達了一種極為謙虛的學習態度。不管什麼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長,一得之見,就應該向他學習,對於別人的缺點和錯誤也要引以為戒,不要重犯。

【出處】:《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語法】:復句式;作分句;含褒義

【讀解】

三人行必有我師。那麼,天涯何處無老師?真正好學的人是 不拘於專門固定的老師的,隨處都可以不恥下問。
從另一方面說,「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 是《里仁》篇里所說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老師 的優點固然值得我們學習,老師的缺點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借鑒,關 鍵是不要盲目崇拜。
當然,說是這么說。事實上,老師在我們的眼中多少有些理 想化的色彩,有的還環繞著神聖的光暈,使我們恰恰難以分辨哪 是他們的優點,哪是他們的缺點。所以也就只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回答者:黃南光 - 試用期 一級 6-18 19:25
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解釋:
這句話出字(論語.學而),意思是:見到遠方來的朋友,不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
回答者:冰雪幽幽可 - 試用期 一級 6-18 20:41
【原文】
子曰:「不憤不咎,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
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裡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復地給他舉例了。」
孔子名言及解釋

學而時習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王肅註:「誦習以時,學無廢業,所以為悅。」王釋「學」與「習」為一義,似專指誦讀。但孔子教人學「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誦習」僅是「一端」(見劉寶楠《論語正義》)。皇侃疏「時習」說:「凡學有三時。」一指年歲,二指季節,三指晨夕。近人蔣伯潛認為「學是知新,習是溫故」(《十三經概論》)。

敏於事而慎於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又《論語·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義相同。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朱熹註:「敏於事者,勉其所不足。慎於言者,不敢盡其所有餘也。」(《論語集注》)又釋:「事難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謹。」(《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韓詩外傳》、《說苑·雜言》等篇都有孔子語子路「慎言不嘩」的記載。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迷惘。鄭玄註:罔,猶罔罔無知貌。「殆」有兩義:一為危殆,疑不能定。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當從前解。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近人楊樹達註:「溫故而不能知新者,學而不思也,不溫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學也。」(《論語疏證》)孔子首倡學思並重,對孔門弟子有很深影響。如子夏言博學近思,《中庸》言博學慎思,都認為學思不可偏廢。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鄭玄註:「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國註:「言人而不信,其餘終無可」。朱熹說:「人面無真實誠心,則所言皆妄。」(《朱子語類》卷二四)近人蔣伯潛區分信有二義:「說話必須真實;說了話必須能踐言。」(《語譯廣解》)孔子及後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訥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包咸註:「訥,遲鈍也。言欲遲而行欲疾。」朱熹引謝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論語》中尚有許多同義之句:「慎言其餘,則寡悔」(《為政》)、「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參見「敏於事而慎於言」。

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予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說苑·尊賢》記孔子言曰:「夫取人之術也,觀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觀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禮記·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語言取人,於予邪改之。』」也即此章義。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語聽言觀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謹於言而敏於行耳。」(《論語集注》)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文子,衛大夫。「文」是他的謚。朱熹註:「凡人性敏多學不好學,位高者多恥下問。故謚法有以『勤學好問』為文者,蓋亦人所難也。」(《論語集注》)又說:「古人謚法甚寬」,「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節此一惠,則敏學下問,亦是它好處」足見孔子「寬腸大度,所以責人也寬」(《朱子語類》卷二九)。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按字義,文,文采;質,質朴;彬彬,雜半之貌。南宋朱熹《論語集注》:「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質有文。質者,本也。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系,亦即禮與仁的關系。於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亦不主張偏勝於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子曰:『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文質得中,豈易言哉?」(《禮記·表記》)

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朱熹註:「專用力於人道之所宜,而不惑於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論語集注》)清劉寶楠則釋此句為:「謂以禮敬事鬼神也」(《論語正義》)。《禮記·表記》:「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結合上述孔子告樊遲語,可看出孔子持與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觀,並教樊遲從周道。孔子在承認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對鬼神既不輕慢亦不要予以親近,這與其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中強調先人事,後鬼神(《論語·先進》:「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態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孔子答子貢問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朱熹《論語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於此觀之,可以見天理之周流而無閑矣。」清阮元《研經室集》:「為之不厭,己立己達也;誨人不倦,立人達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達者,如『在邦必達,在家必達』之達。」此句猶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應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體現孔子所倡導的「恕」之道,亦即關於「仁」的實踐途徑與方法。以己所欲譬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標准,即從積極意義上實踐「仁」其低標准則是推己所厭及他人而不惡加,即從消極意義上實踐「仁」(見《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認他人之價值,關心他人之生存與發展,從又一側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義特徵。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書·儒林傳》:孔子「究觀古今之篇籍」敘《書》、稱《樂》、論《詩》、因魯《春秋》、好《易》,「皆因近聖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論語集注》:「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其句意謂傳述舊章而不創作,對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與「好古」,系孔子對終其一生之教學與學術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時亦體現出其整理歷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及其對上古文化的基本態度。所謂「不作」,朱熹認為孔子「其事雖述,而功則倍於作矣」(同上)。然後世學者認為實際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又見《孟子·公孫丑上》:「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呂氏春秋》亦記載:「孔子曰:『吾何足以稱哉!勿已者,則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謂:默默將所見所聞記於心間,發憤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學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論語集注》:「三者已非聖人之極至,而猶不敢當,則謙而又謙之辭」。近人錢穆認為「或以本章為謙辭,實非也。」(《論語新解》)孔子於此所舉三事:其一,重在言識(記憶),不在言默,所謂「多聞,質而守之」(《禮記·緇衣》),「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論語·述而》),其二、三,則表達了孔子於求知學問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熱忱,同時也是孔子從認識和方法對「學」與「教(教誨)」的合理總結。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漢鄭玄註:「富貴而不以義者,於我如浮雲,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論語集注》:「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雲之無有,漠然無所動於其中也」。意謂:以不義手段佔有的財富與官位,對於我如同天際的浮雲。又見《論語》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里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孔子於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貴的具體原則,即須合於「義」與「仁道」,違此而獲,則被視如過眼煙雲之不足取。同時亦表明其於清貧生涯甘之如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與襟懷。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漢鄭玄《論語注》:言此才,勉人於學也。南宋朱熹《論語集注》:「未得,則發憤而忘食;已得則樂之而忘憂;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數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學之篤耳」。近人康有為《論語注》:「忘食,則不知貧賤;忘憂,則不知苦戚;忘老,則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謂:發奮用功連吃飯也不記得(學有所獲),便高興得忘了憂慮,連入老境也未覺察。此實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辭。《禮記·表記》:「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其一生好學不倦,倡導積極有為,對所創立學說的實現孜孜以求,「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禮記·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強不息,終老不疲與明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註:「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焉。是二人者,皆我師也。」(《論語集注》)劉寶楠引舊說,又提出兩解:一謂「我並彼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為善,我則從之;二人以我為不善,我則改之。是彼二人,皆為吾師。書洪範雲: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此之謂也。」一謂「三人行,本無賢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隨事所見,擇而從之改之。非謂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既從其善,即是我師。」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說文》:「坦,安也。」盪盪,廣遠之稱。戚戚,時時憂慮之稱。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盪然無私。小人馳兢於榮利,耿介於得失,故長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見《論語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與此義同。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罕》:「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雕,凋謝;松柏,喻棟梁之材。朱熹引謝上蔡注曰:「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論語集注》)荀子則把松柏喻君子:「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見君子無日不在是。」(《荀子·大略》)《莊子·讓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省而不窮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名言。《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正義》引《申鑒·雜言下》注曰:「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審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懼。」又《論語·憲問》所記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自謙其不具備知、仁、勇三者達德,而自子貢視之,孔子三道盡備,故曰:「夫子自道也。」(《憲問》)

民無信不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此即孔子對子貢問政之答。民信之與足食足兵為孔子治邦強國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無信;民信則為本。此也即與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捨身取義有相通這處。後朱熹有曰:「民無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為安。故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不失信於我也」。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孔門名言。語出《論語·顏淵》:「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魯哀公所問「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時所言。也即是發揮孔子「政在使民富」(《說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認為,民富在於薄稅斂「詩雲:『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見『其子富而父母貧者也」(同上)。朱熹注為:「民富,則君不至獨貧;民貧,則君不能貧。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止公之厚斂,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論語集注》)《荀子·富國》曰:「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如是則上下俱富,多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朱熹注曰:「成者,誘掖獎勸以成其事也。」《大戴禮·曾子立事》:「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己能,亦樂人之能也。」與孔子之意相近。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雖令不從。」儒家一貫認為: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漢書·公孫弘傳》)「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為檢式儀表,故令行於天下。」(《淮南子·主術》)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朱熹《集注》:「見小者之為利,則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又引程子言曰孔子深知弟子「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以切己之事告之」(同上)。《論語正義》引荀子曰:「利謂便國益民也。為政者見有大利,必宜興行,但不可見小耳」。《大戴禮記·四代》:「好見小利,妨於政。」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憲問》亦有此語。其旨「欲各專一於其職」(劉寶楠《論語正義》)。也是儒家一貫的處世態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後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與此文相近。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荀子·大略》雲:「先事慮事,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御。」而人宜遠慮歷為儒家所重。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此即施「仁」於人。西漢董仲舒作了發揮:「以仁治人,義治我,躬自厚而薄責於外,此之謂也。」(《春秋繁露·仁義法》)《呂氏春秋·舉難》又曰:「故君子責人則以仁,自責則以義。責人以仁則易足,易足則得人,自責以義則難為非,難為非則行飾。」朱熹注曰:「責己得厚,故身益修;責人薄,故人易從,所以人不得而怨之。」(《論語集注》)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名言。《論語》凡四見,旨同而文小異。《學而》載:「子曰:『不患人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為不必擔心別人不知我,該擔心的是我不知人。《里仁》作:「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上句意同,下句意為:該擔心我有什麼可為人知道的。《憲問》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衛靈公》又作:「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朱熹註:孔子「於此一事,蓋屢言之,其丁寧之意亦可見矣。」(《論語集注》)王夫之註:「能奪我名而不能奪我志,能困我於境遇而不能困我於天人無愧之中,不患也。」(《四書訓義》)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包咸註:「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舉人也。」王肅註:「不可以無德而廢善言。」意謂不因某人之言中聽而舉薦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棄其言。孔子這種穩重、全面的舉人之術、聽言之法為後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孔子此即言仁。《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釋「仁」。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貢所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公冶長》)以後儒家都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實施「仁政」。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朱熹《論語集注》:「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說:「婦人之仁,不能忍於愛;匹夫之勇,不能忍於忿,皆能亂大謀。」(《朱子語類》卷四五)近人楊樹達又分不忍有三義:「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義割恩」;「吝財不忍棄」(《論語疏證》)。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為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來廓大人。王肅註:「才大者道隨大,才小者道隨小,故不能弘人。」朱熹註:「人外無道,道外無人。然人心有覺,而道體無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論語集注》)董仲舒天人對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亂廢興在於己。今人楊伯峻認為與願意不合。

當仁不讓於師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當仁不讓於師。』」「當仁」有兩解:一為面臨仁德;一為擔當實現仁道之重任。朱熹註:「當仁,以仁為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蓋仁者,人所自有而自為之,非有爭也,何遜之有?」(《論語集注》)「師」字一般訓解為「師長」。近人錢穆訓為「眾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之「知」,同智。朱熹註:「子路好勇,蓋有強其所不知以為知者,故夫之告之。」(《論語集注》)《荀子·子道》所記可為佐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又說:「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又《儒效》篇雲:「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賢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罕》:「子曰:『三軍要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安國註:「三軍雖眾,人心不一,則其將帥可奪而取之;匹夫雖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奪也。」朱熹引侯氏曰:「三軍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帥可奪而志不可奪。如可奪,則亦不足謂志矣。」(《論語集注》)《禮心·緇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志,死則不可奪名』。」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陽貨》:「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皇侃疏:「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師人必當溫故而知新,研精久習,然後乃可為人傳說耳。若聽之道路,道路乃即為人傳說,必多謬妄。所以為有德者所棄也。亦自棄其德也。」近人錢穆說:「道聽,聽之易,途說,說之易。入子耳,即出於口,縱聞善言,亦不為己有,其德終無可成。」(《論語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則不言,未問則不言,道遠日益矣。」與孔子反對道聽途說之義相近。

道不同,不相為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史記·伯夷傳》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老莊申韓傳》曰:「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耶?」近人錢穆之釋有兩說,一為「君子亦有意見行跡之不同,然同於道則可相與謀。惟小人賊道者,有善惡邪正之分,斯難於相謀矣。」一為「道指術業,如射與御,各精其重,不相為謀也。」(《論語新解》)
回答者:zqbeijing134 - 試用期 一級 6-20 13:55
孔子名言
不學禮,無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則匆憚改。
不遷怒,不二過。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巧言亂德。
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聽其言而觀其行。
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禮之用,和為貴。
放於利而行,多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❺ 我想提高英語成績,我想每天記一個重點句型可是沒有資料誰有高中英語每日一句的資料(最好300句以上)

我建議你用用 星火英語
我買過 星火英語的語法全解 挺不錯的
另外 應該版把課本上的重點權句型和發的買的冊子上的句型 固定搭配理解並記會
這樣應該有助於你英語的提高
我認為 學英語做重要的是詞彙 要擴大詞彙量 每天至少做一篇閱讀
上課認真聽 每天學過的在睡覺之前要復習 另外 最主要的是堅持
只有這樣 才能提高你的英語成績

加油吧 ! 我也是名高中生 希望這個能幫助到你

❻ 如何學習每日一句英語口語

"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幫你提高口語:

第一、模擬。提高口語能力的第一步就是模擬生活里的情節,模擬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的語音和語調。

第二、朗讀。提高口語能力的第二步是大聲朗讀。朗讀也可以說是第二模擬,所以也需要有意識地以磁帶里的語音、語調去朗讀。在朗讀時,可以把自己的聲音錄下來,認真聽一聽,並進行比較,找出差距,發現自己的弱點。

第三、復述。復述是在模擬、朗讀之後的一個再創作的過程,它比背誦要難。可以盡量用自己的話復述朗讀、聽過的或閱讀過的,也可以完全擺脫原文,組織、創作材料內容。對於程度較差的人,可以先復述原文的中心思想,一句、兩句話即可。然後,由少至多。復述是在沒有人對話的情況下提高口語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第四,背誦。練習口語不免背誦一些東西,但很多人不喜歡背誦。不過,背誦一些名篇偶是非常有必要的 .基礎較差的人一定要背誦一些常用的句型和表達方式。第五,堅持用英語寫日記。用英語寫日記無論是對提高口語還是提高英語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http://apps.hi..com/share/detail/53600241

❼ 每日一句英語口語怎麼樣

建議每天看《英語沙龍》或《21世紀英語》報,《21世紀英語》報要難一些。開始可能會不太容易看下去,但只要堅持下來,每天都看,可能一個多月就能比較順利的看下來了。堅持半年到一年,你的閱讀水平就會提高非常快,而且單詞量也會增加很大。在看的時候,要有意識的提高速度,並且不要因為個別單詞就停下來,關鍵是理解整句意思、整段意思。閱讀提高了,其實很多問題(如作文、閱讀理解、完形填空)就解決了。另外,語法知識和詞彙是基礎。
以下是我以前總結的英語學習方法,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學英語有訣竅,一是方法,二是興趣,三是努力。方法多種多樣,好的方法能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在學習的時候要總結方法,同時多學習別人的好方法。興趣則是更主動、更持續地學習的重要要素之一,如果對英語沒有興趣,就要想方設法培養興趣,讓它變成你所喜歡的事情,讓你總想去學,總想把它學好。有了好的方法和濃厚的興趣,如果不努力,仍然不能學好英語,在一定程度上,英語的學習效果與所花時間成正比,所以要每天堅持,持之以恆。終能學好英語。
以下是幾點英語學習方法的總結(有自己的學習總結,也有別人的好方法)。
一、 讀
每天都應堅持讀。
1、 朗讀:一般文章讀2~3遍,帶著理解去讀,而不只是為讀而讀。
2、 背誦:好的文章應背熟,以記住好詞好句,同時培養自己的語感。
3、 速讀:文章第一遍用最快的速度讀完,以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並逐漸培養不翻譯直接理解英文的能力。
4、 精讀:文章第二遍應精讀,以達到對文章的准確理解,並熟悉語法結構,加深單詞記憶。也可選擇部分文章速讀,對於較好的文章精讀。
5、 泛讀:每天看1小時左右的英文報紙,在有興趣的基礎上閱讀能力會有很大提高。遇到不會的單詞在不影響文章理解的情況下可以略過去,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如果想記憶單詞,則可查詞典,多次查閱記憶便能記住單詞。(堅持一兩個月就會有明顯效果)
二、 聽
1、 從最初級的聽力入手,聽懂每個單詞、每句話、每段話及每篇文章。逐步增加難度。每天至少半小時。
2、 跟讀英語,一方面加強聽力,一方面訓練口語,同時還能培養語感。注意發音的准確性。
三、 寫
1、 每兩天寫一篇英文日記或作文。
2、 用英語寫信或E-mail。
3、 注意語法的應用和詞彙的記憶。
四、 語法
1、 從基礎到高級,掌握每一個語法點,並作詳細筆記。筆記所記的都是自己所會的,直到把所有語法細節都掌握。
2、 對於不熟悉的語法知識點應反復復習運用,直到掌握為止。
五、 詞彙
1、 每天記憶100~150新單詞,並復習前一天的舊單詞。對於生疏的舊單詞,可記錄下來,安排適當時間記憶。
2、 所有單詞記憶完一遍之後緊接著再記一遍,三四遍並不為多。重復是記憶單詞的最好方法,也是很多記憶的根本方法。
3、 結合例句記憶單詞,效果最佳。記憶單詞應注意力集中,
六、 練習
1、 大量的練習可以鞏固所學知識。
2、 通過練習可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增加詞彙量,加強對語法的掌握。
我覺得,要提高英語成績不能光注重量的問題,應該學會歸納,撿精。試取質的優勢。應該先把基礎打扎實,不能在考試中在最簡單,最易得分的題上失手,其次是選好的文章、閱讀來看,也可以背,這樣長時間會形成語感。對閱讀有很大的幫助。我的英語一向不錯,一直都是用這個辦法做的,應該蠻有效
多把自己的壓力轉變為動力,相信自己能行。

❽ 有道詞典里的每日一句語法是否正確。。求助

並不只是有道的翻譯有問題,這個世界上就沒有完美的翻譯,其它東西都值得信賴

❾ 何凱文的每日一句有語法錯誤嗎

看看詞彙書吧,越早看越好,可以在當當或者智閱網看看,何凱文2017《考研英語必考詞彙突破全書》

❿ 英語口語大全匯總每日一句

以下是英國人常用口語的一些句式

1、「Can I get a…」

英國人吐槽:當某些人想要什麼東西時,我經常聽到他們說:「Can I get a…(我能要一個……)」這讓我大為惱火。這里又不是紐約,又不是90年代,你以為你是在Central Perk里演《老友記》啊,真是的!

英式表達:Please can I have/ I』d like to order the…

2、「least worst option」

英國人吐槽:下次要是有人跟你講XXX是the 「least worst option」(最好選擇),你就告訴他們對於他們來說最最最好的選擇是滾回去學語法。

英式表達:The lesser of two evils/the better of the two

eg:I think going with him is the better of two evils/is the better of the two options。

3、」two-time」 and 「three-time」

英國人吐槽:我經歷過的漸漸滲入到英語里的短語(特別是播音員使用的)是「two-time(兩次)」和「three -time(三次)」。難道double啊triple啊什麼的都徹底消失了么?從語法上來說,這根本構不成短語,而且用在口語中更糟糕。每次聽到或者看 到它我就心跳加速。這對我的健康造成了威脅,因為基本每天都要經歷這些。我去!

英式表達:double,triple,quadruple,quintuple

Eg:a double occurrence (not a two-time occurrence)

4、24/7

英國人吐槽:使用24/7來表達「全天候」,不如就朴實地說「all day, every day」。

英式表達:All the time/constantly。

Eg:He plays video game the whole time/he constantly plays video games. (不要:he plays video games 24/7!)

5、「deplane」

英國人吐槽:我不能忍受的就是「deplane」這個詞,意思就是下飛機,用法是這樣的:「You will be able to deplane momentarily(您很快就能下飛機了)」。

英式表達:「deplane」這個詞英國人全然不用,連我也只能猜出是什麼意思!正確的詞: disembark, get off the plane。

6、「wait on」

英國人吐槽:有次我讀了一個朋友就在車站等車的消息「waiting on a train」,他所表達的意思是火車一直沒到站,而我卻以為朋友在車上。

英式表達:Wait on = wait for. Wait for train, not wait on a train。

7、「It is what it is」

英國人吐槽:「It is what it is。(這就是事實。)」 同情同情我們吧!

英式表達:不如說:That』s just what』s happened. That』s just how it』s turned out。

Eg:We tried everything to make the situation easier, but that』s just how it』s turned out。

8、「fanny pack」

英國人吐槽:敢不敢提fanny pack(腰包)啊?

英式表達:Fanny Pack = Bum bag. 美語中的fanny是屁股的意思,但英式英語中fanny的意思就指女人的生殖器,慎用! But fanny packs/bum bags aren』t really around anymore, they』re not considered to be cool!

9、 「Touch base」

英國人吐槽:「Touch base(聯系)」——這讓我不停地哆嗦。

英式表達: Touch Base = 意思不大清楚,get in touch/get in contact/make contact with s.o 都更好點。

10、「physicality」

英國人吐槽:「Physicality(物質性)」真的是一個詞嗎?

英式表達: Physicality是泛指物質的physical state/condition. Use 「physical」state instead!

Eg:You will be able to disembark the plane shortly/ you』ll be able to get off the plane shortly。

閱讀全文

與英語每日一句語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公的家教老師女演員 瀏覽:788
圓明園題材電影有哪些 瀏覽:806
歐洲出軌類型的電影 瀏覽:587
看電影可以提前在網上買票么 瀏覽:288
有沒有什麼可以在b站看的電影 瀏覽:280
今晚他要去看電影嗎?翻譯英文。 瀏覽:951
林默燒衣服的那個電影叫什麼 瀏覽:133
哈莉奎茵與小丑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09
維卡克里克斯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961
什麼算一下觀看的網站 瀏覽: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瀏覽:296
朱羅紀世界1免費觀看 瀏覽:311
影院容納量 瀏覽:746
韓國最大尺度電影 瀏覽:130
八百電影 瀏覽:844
手機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瀏覽:182
韓國有真做的電影么 瀏覽:237
歐美愛情電影網 瀏覽:515
一個女的去美國的電影 瀏覽:9
金希貞的妻子的朋友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