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語和英語有多大差別
其實德語學習和英語學習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但是都作為外語難免讓初學的同學把他們相關聯起來,所以這里我們也就試著作下比較,希望對那些立志學德語的同學能有所幫助~
(一)兩種語言的概略比較
學習過英語的同學,應該對當初初學英語(入門)時的種種困難記憶猶新,從字母、單詞的強化識記、背誦到國際音標以及種種發音規則的記憶,再到各種語法一項一項的學習,直至高中畢業學習完全部語法,到了大學再一課一課強行記憶個幾千單詞,最後全力一博對付四六級。
總體感覺入門的時候最難,以後則是一個時間的問題。相比之下,德語的入門應該更難,記憶量應該更大。所謂的難主要源自於德語比英語的語法結構要更復雜,源自於德語對古代語言傳統保留了更多的繼承,而英語語法結構則相對更簡潔、更現代化。其實就這一點而言,現代漢語的語法體系應該是最現代化的,最簡潔的。所以很多外國人學習漢語的時候往往在聽說上很容易上手,因為現代漢語的語法太簡明了,而對於外國人而言,漢語的真正難點則在於方塊式的象形文字的書寫和記憶。
所以就語法的難度而言是:德語大於法語,法語大於英語,英語大於漢語。而英語之所以能成為世界最通行的語言,一方面確與英語國家的經濟地位有關,而另一方面作為交流工具而言,英語的確從語法上講是相對最簡單的,而其書寫便捷的方式又是漢語不易趕超的。正是基於上述兩個原因英語才最為通行。
最後,給大家學德語的三個小建議:
第一,德語規律性特別強,要注意總結歸納,不要死記硬背;
第二,要帶著興趣學;你過去肯定對德國什麼地方感興趣,比如德甲聯賽,那就把所有球隊所在地和一些足球術語的德語說法背下來;再比如你如果對德國歷史上那些哲學大師、科學巨匠感興趣,就把他們和他們的作品背下來,以後到德國,也好很快找到知音。
第三,學習德語就必然要用到辭典,你到德國後就發現,大到很多專業詞彙、小到生活中的俚俗用語,辭典都有收錄,而且基本沒有過時。
總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夠把德語學好。
② 哪種語言和英語最相似
德語、荷蘭語和英語比較相近,其次是法語(主要是詞彙方面互借的比較多)
關系介紹:
1、德語、荷蘭語和英語同屬於日耳曼語族的西日耳曼語支。因此,德語/荷蘭語和英語之間的親緣關系遠密切於與法語、西班牙語(這二者屬於羅曼語族)、俄語(屬斯拉夫語族)之間的關系。
舉例說明:
1、德文的Haus相對的英文的house,發音幾乎完全相同。部分德語家庭成員的稱呼如:Mutter,Bruder和Onkel,對比的英語是mother,brother和uncle(德文的名詞一律大寫)。其他有關家庭成員名稱的德語說法也很容易學:像Vater,Schwester和Tante在英文里指的就是father,sister和aunt。
2、荷蘭人長期以來是一個航海民族,所以荷蘭語在世界很多語言中留有痕跡。許多荷蘭語航海詞彙,英語中源於荷蘭語的詞有:deck(甲板),yacht(遊艇)easel(畫架),freight(船運的貨物),furlough(休假),brandy(白蘭地),cookie(家常小甜餅),cruller(油煎餅),waffle(蛋奶烘餅),maelstrom(大漩渦)issinglass(魚膠)和Santa Claus(聖誕老人)。
3、紐約市中許多地名,例如Brooklyn(布魯克林),Flushing(弗盧勝),Harlem(哈萊姆),Saten Island(斯塔騰島)和Browery(鮑厄里),提醒人們想起這些地方是荷蘭在新阿姆斯特丹的舊殖民地。
(2)最新德語英語比較語法擴展閱讀:
學習德語語法書籍推薦:
1、《常用德語英語對比語法》全面地敘述了現代德語和英語中的各類語法現象。書中每一章節都把德英兩種語言中相似的語法現象進行比較,並強調了兩種語言中容易混淆的不同之處,同時還配有許多雙語對照的例句,幫助讀者系統、清晰地同時掌握德語和英語的語法知識。《常用德語英語對比語法》相當於德語和英語兩本語法書的結合,是學習外語極佳的工具書。
2、同濟留德預備部編寫的新求精德語強化教程系列 為德語實用性學習的學生編制的,裡面的課程安排的相當科學合理,而且由淺入深,是學習德語的入門級書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常用德語英語對比語法
③ 德語與英語的語法相同嗎
不盡相同,學過德語的英語學生會發現英語語法原來這么簡單。當然英語好對學內德語有幫助。
以下回答 非本人容原創,供參考。
古英語的語法是德語,後來慢慢加入法語和羅馬義大利語的元素慢慢簡化.
德語的語法以名詞的性數格來劃分.在不同的時態中選擇不同的格的同時,根據單詞在句子中擔當的成分也要換格.要命的是介詞搭配的格都不一樣,不及物動詞也可以有賓語= = 連形容詞都要變格.而英語中對格的保留只存在於所有格和賓格上.
與英語不同的是,句法上德語非常簡單~
只要保證謂語動詞放在第二位,其他的成分你願意放哪兒就放哪兒~德語裡面好多單詞跟英語長的都很像,讀音不同而已.
再就是~德語的讀音相當~規則了,根據單詞就能讀。
④ 法語德語英語說起來是不是很像語法一樣嗎
都屬於一個語系的,法語和英語單詞拼寫很像,但音標不同,德語發音較簡單
⑤ 英語和德語語法的異同
兩種語言有很多相似之處.不同的是:賓語在德語中叫四格,不同人稱詞尾的變化有很大內的不同,這些都容要記,還有人三物四,英語中就沒有.動詞二位,英語中也沒有.系動詞的用法也不同.名詞的性也要記啊,以及充當三格四格的變化.
⑥ 德語和法語哪個和英語語法比較近,學了之後會不會影響英語
是的。
德語和法語的語法相對於英語難點。但是英語的語法相對於德語和法語比較的瑣碎。內最容難得應該是德語。我沒有學過法語,雖然一直都想學的。德語的語法人稱分一二三四格,形容此為在不同的格此為都要變位。動詞有規則變化和不規則變化,從第一人稱到第三人稱,以及人稱復數都不一樣。每一句話都有一個句框,要把句子框在裡面。動詞和名詞後都有固定的介詞搭配,如果在有介詞的情況下。其實還有很多糾結的地方。但是如果你去學了,你就會發現其實也不會很難的。德語相對於英語來說有點好處,不用音標,發音基本規則。不過法語還是有音標的。
如果要去學的話,不要緊張,沒有傳說中那麼的難。
⑦ 說德語的人方向感和次序感更強,說英語的人則更重視動作本身。根據英國最新研究結果,不同語言語法上的—
【答案】A。解析:第一空,通過首句的對比可知,此處表示不同語言在語法上的差別,A項「回差異」、D項「區別答」均可。B項「特點」僅強調自身的特徵,而非不同語言之間的差別,排除。C項「對比」強調的是比較的過程而不是結果的差別,排除。
第二空,對應前文的「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在不斷的熟悉中,會獲得認知能力的拓展。對比A、D兩項,「潛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影響而發生了變化,更加側重影響,與「獲得認知能力」形成對應。 「不知不覺」不體現影響,且「潛移默化」與「耳濡目染」經常會同時出現,作為正確答案的概率較高,因此「潛移默化」語義更加豐富,且常作為正確答案,相較之下,用於此處更加合適。
故正確答案為A。
⑧ 德語的語法對英語形成的影響是怎樣的
學過抄德語你就知道。原來英語這襲么簡單呀~
古英語是德語,後來慢慢加入法語和羅馬義大利語的元素慢慢簡化。
德語的語法以名詞的性數格來劃分。在不同的時態中選擇不同的格的同時,根據單詞在句子中擔當的成分也要換格。要命的是介詞搭配的格都不一樣,不及物動詞也可以有賓語=
=
連形容詞都要變格。而英語中對格的保留只存在於所有格和賓格上。
與英語不同的是,句法上德語非常簡單~
只要保證謂語動詞放在第二位,其他的成分你願意放哪兒就放哪兒~德語裡面好多單詞跟英語長的都很像,讀音不同而已。
再就是~德語的讀音相當~規則了。哪怕你不認識,根據發音都能讀的很棒
⑨ 德語好學嗎根英語比起來呢
德語跟英語比起來是比較難學的語言,但還是相對好學的語言。
所謂「Osten oder Westen, mein Haus ist am besten.」學德語還是在家自學的感覺最好。
學德語和學任何語言一樣,分為兩個階段,一個叫做語音階段,一個叫做基礎階段。
一、語音階段。
德語是一種拼音文字,一般不用國際音標標音,只需掌握了發音規則,便可拼讀單字。德語有30個字母,其中8個母音字母,24個輔音字母。
1. 認識輔音。
B b 雙唇緊閉,舌尖抵下齒,舌面平放,送氣,沖開阻塞,聲帶要振動。
C c 唇齒微開,舌尖抵住下齒,軟齶抬起,形成阻塞,用力送氣沖開阻塞,不振動聲帶。
D d 唇齒微開,舌尖和上齒齦構成阻塞,送氣沖開阻塞,振動聲帶。
F f 下唇輕貼上齒邊緣,氣流通過唇齒中間的縫隙發生摩擦,不振動聲帶。
G g 唇齒微開,舌尖抵住下齒,軟齶抬起,形成阻塞,送氣沖開阻塞,振動聲帶。
H h 舌尖輕觸下齒,唇齒微開,不振動聲帶,氣流經過聲門摩擦,由口腔而出。
J j 唇齒微開,嘴角略向後咧,舌尖向下接近下齒,舌前部向硬齶抬起,送氣通過舌面與硬齶之間的縫隙形成摩擦,聲帶要振動。
K k 唇齒微開,舌尖抵住下齒,軟齶抬起,形成阻塞,用力送氣沖開阻塞,不振動聲帶。
L l 唇齒微開,下顎略垂,舌尖抵住上齒齦,氣流通過舌兩側和臼齒之間的縫隙,振動聲帶。
M m 雙唇輕合,舌尖近下齒,舌面自然平展,軟齶下垂,氣流通過鼻腔,振動聲帶。
N n 唇齒微開,舌尖貼上齒,軟齶下垂,送氣通過鼻腔,振動聲帶。
P p 雙唇緊閉,舌尖抵下齒,舌面平放,送氣,用力送氣沖開阻塞,聲帶不振動。
qu 先發k,緊接著發w。
R r 唇齒張開,下顎略垂,舌尖抵住下齒, 舌面後部抬起,小舌自然下垂,送氣使小舌顫動,振動聲帶。
S s 雙唇略啟,上下齒稍微離開,舌尖輕抵住下齒,送氣通過前舌和上下齒之間的縫隙產生摩擦,振動聲帶(在詞中和詞尾時不振動)。
ß 雙唇略啟,上下齒稍微離開,舌尖輕抵住下齒,送氣通過前舌和上下齒之間的縫隙產生摩擦,不振動聲帶
T t 唇齒微開,舌尖和上齒齦構成阻塞,用力送氣沖開阻塞,不振動聲帶。
V v 下唇輕貼上齒邊緣,氣流通過唇齒中間的縫隙發生摩擦,不振動聲帶。
W w 下唇輕貼上齒邊緣,氣流通過唇齒中間的縫隙發生摩擦,振動聲帶。
X x 發k和s的復合音。
Y y 唇齒微開,嘴角略向後咧,舌尖向下接近下齒,舌前部向硬齶抬起,送氣通過舌面與硬齶之間的縫隙形成摩擦,聲帶要振動。
Z z 舌尖先貼住齒齦,然後略下降,氣流泄出口腔,形成破擦音。
2. 認識母音。
A a 口張大,舌自然平放,舌尖抵住下齒。
Ä ä 唇齒張開,咧嘴呈扁平形,舌尖輕抵下齒,舌前部向硬齶抬起。
E e 唇齒張開,咧嘴呈扁平形,舌尖輕抵下齒,舌前部向硬齶抬起。
I i 唇齒微開,舌尖緊抵下齒,嘴角往後咧,舌前部向前抬起。
O o 雙唇前伸撮成圓形,舌尖近下齒,舌面向軟齶抬起。
ö 舌位如發e,唇型如發o,雙唇前伸撮成圓形。
U u 雙唇前伸撮成圓形,舌尖近下齒,舌面向後硬齶抬起。
ü 舌位如發i,唇型如發u,雙唇前伸撮成圓形。
y在字中、字尾時,相當於母音ü。
五個母音字母和三個變母音字母在後面無輔音字母或只有一個輔音字母時,念的是它們的名字,即發出它們的長音:zu Bad mir Bete
視覺型單字,後面只有一個輔音字母的母音字母要發出聲音,即短音:ab an des fit was
3. 輔音連綴:
chs Wachs
ds Abends
nk Dank
sp Speck
st Stahl
ts nichts
tz Litze
4. 母音組:
aa 口張大,舌自然平放,舌尖抵住下齒。
ee 唇齒張開,咧嘴呈扁平形,舌尖輕抵下齒,舌前部向硬齶抬起。
ie 唇齒微開,舌尖緊抵下齒,嘴角往後咧,舌前部向前抬起。
oo 雙唇前伸撮成圓形,舌尖近下齒,舌面向軟齶抬起。
5. 復合輔音:
ch 唇齒微開,嘴角略向後咧,舌尖向下接近下齒,舌前部向硬齶抬起,送氣通過舌面與硬齶之間的縫隙形成摩擦,聲帶不振動。ch前面的母音要發出聲音,如ech、ich。
ch 唇齒微開,舌尖抵住下齒,後舌向軟齶胎氣,送氣通過舌面和軟齶之間的縫隙產生摩擦,不振動聲帶,ch前面的母音有時念名字,有時念聲音:ach och auch
ck 只發一個k的音,前面的母音要發出聲音,即短音。
dsch 雙唇向前伸出,上下齒微開,舌尖抵住上齒齦,氣流通過時,沖開阻塞,從舌尖、上顎、齒與雙唇之間的縫隙摩擦而出,聲帶要發生振動。
dt 只發一個t的音。
ng 唇齒微開,舌尖近下齒,舌面抬起貼住硬齶,軟齶下垂,送氣通過鼻腔,振動聲帶。
ph 下唇輕貼上齒邊緣,氣流通過唇齒中間的縫隙發生摩擦,不振動聲帶。
sch 雙唇略向前伸出,稍微撮攏,上下齒微開,舌尖向上齒齦抬起,送氣通過舌尖、上顎、齒與雙唇之間的縫隙,聲帶不振動。
ss 雙唇略啟,上下齒稍微離開,舌尖輕抵住下齒,送氣通過前舌和上下齒之間的縫隙產生摩擦,不振動聲帶。
th 只發一個t的音。
tsch 雙唇向前伸出,上下齒微開,舌尖抵住上齒齦,氣流通過時,沖開阻塞,從舌尖、上顎、齒與雙唇之間的縫隙摩擦而出,聲帶不振動。
6. 母音加h的發音。
ah 口張大,舌自然平放,舌尖抵住下齒。
äh 舌位如發eh,下顎下垂,口張大,近於發ah的口型。
eh 唇齒張開,咧嘴呈扁平形,舌尖輕抵下齒,舌前部向硬齶抬起。
ih 唇齒微開,舌尖緊抵下齒,嘴角往後咧,舌前部向前抬起。
oh 雙唇前伸撮成圓形,舌尖近下齒,舌面向軟齶抬起。
öh 舌位如發eh,唇型如發oh,雙唇前伸撮成圓形。
uh 雙唇前伸撮成圓形,舌尖近下齒,舌面向後硬齶抬起。
üh 雙唇前伸撮成圓形,如發uh,舌位如發ih。
7. 特殊母音組。
ai、ei、ay、ey,雙母音,由a向ih滑動。
au,雙母音,由a向uh滑動。
äu、eu,雙母音,由o向üh滑動。
er,發弱母音e的音,雙唇微開,嘴角不向後咧,下顎自然下垂,舌面平放。
二、基礎階段。
德語是一門屈折語,其語法特點如下:
德語的詞按語法功能分為13類:冠詞、名詞、代詞、形容詞、數詞、動詞、連詞、介詞、副詞、語氣詞、情態詞、感嘆詞、擬聲詞。前六類有詞形變化,稱為可變詞類;後6類無詞形變化,稱為不變詞類。
德語中的名詞第一個字母必須大寫。德語名詞有3種性(陽性、陰性和中性),除了直接對人的名詞的性比較規則外其它的詞的性往往沒有規律。德語還有4個格(主格、賓格、與格、所有格)和兩個數(單數、復數)。在使用中,除名詞本身發生某些變化外,主要依靠名詞之前的冠詞、代詞、形容詞和若干數詞的變化來表示名詞在句中的性、數、格。學習名詞就要記住它的性,並且要和冠詞一起記住。
動詞的變位包括人稱、數、時:包括現在時(präsens)、過去時(Präterium)、將來時(Futur I)、現在完成時(Perfekt)、過去完成時(Plusquamperfekt)和將來完成時(Futur II)、語態(主動語態、被動語態)、語式(直陳式、命令式、虛擬式)的變化。如表示現在發生的事用現在時,表示過去的事用過去時,在間接引語時用第一虛擬式等。德語的動詞可以分為弱變化、強變化和混合變化動詞,學動詞時必須要學習它的變位形式。
德語句子結構的特點:
動詞謂語為句子的核心,它要求各格的賓語或介詞賓語和各種補語。
在普通陳述句中,主語或其他句子成分居句首時,謂語動詞總是居第二位。如果謂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即由可變部分(時間助動詞或情態助動詞)和不可變部分(動詞的不定式或第二分詞)構成,則可變部分居第二位(在有些句子中居第一位),而不變部分居句尾,這是德語特有的謂語「框架結構」。
句法的另一個特點是從句中動詞謂語位於句末,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順序是:連詞或關系代詞—主語和句子其它成分—動詞謂語。
⑩ 德語的語法和英語的一樣嗎有什麼區別.
德語的語法抄比英語復雜多了!
比如:
德語的冠詞是根據名詞的性來決定的
形容詞的詞尾變化有48種
介詞有的支配第2格,有的支配第3格,有的支配第4格
連詞後面的語序有的是正語序,有的是反語序
有情態動詞的句型,真正的動詞要放在句末
......
想要自學德語,要先找一本基礎的教材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