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語語法和漢語語法的區別大嗎
英語語法和漢語語法有相同的地方、有相近的,絕對的差異個人覺得並不是很明顯.
英語語法和漢語語法,我個人認為最最關鍵的是能充分了解句子的結構,認清其組成成分,尤其要注意有從句存在的情況.
看到句子先劃分主語的「主謂賓」,然後是主句的「定狀補」,從句本身以一個整體當成主語的一個「定狀補」成分.
然後才是在「把從句恢復成正常語序」的基礎上,按主句的分析方法,分析從句的「主謂賓、定狀補」.
「主謂賓、定狀補」,你應該結合漢語的句子中相應成分的應用習慣進行判斷,建議你可以用初中語文中劃分句子成分的符號和方法來劃分英語的句子.我覺得漢語語法在這點上能對你的英語語法學習有相當大的幫助.
劃分過程中要注意的幾個方面(也是自己書寫英文句子要注意的幾個方面)是:
1、片語搭配:這個只能通過字面的理會、背誦、實際應用來增強對片語的感覺.這個理會過程有個經驗告訴你,就是一些片語前後詞並不是平等的,而是有所強調、有所弱化或否定,比如上面的too..to...強調的是too,著重描述too後面描述的一種狀態的程度,弱化(這里包含否定含義)的是to後面的描述,所以在理解上加入了「不能」這個否定詞.
2、語序顛倒:一般是1)疑問句中「賓、定、狀」成分變為疑問詞提前引起語序變化;2)特殊單詞(如so、neither)提前指代前面描述表示強調;3)從句中謂語以分詞形式提前引起從句的語序顛倒.
3、成分位置調整:某一個句子成分(分詞短語或從句,也有時是名詞)太長,如果保持其位置會引起其他成分的理解的時候,對該成分在其原位置前後做適當的調整.
4、主被動態的分析,這個和漢語是相通但又有所不同,關鍵是要在漢語表述基礎上去嘗試加入「被」的理解,即去體會名詞與動作的單詞描述之間能否加上「被人」的含義.如漢語「花瓶打碎了」在英語上就應該按「花瓶被人打碎了」來翻譯.主動態的分析對「動詞選擇是現在分詞還是過去分詞作從句」的應用有直接的影響.
5、前後一致,主要表現在動詞上,漢語語句中沒有這方面的描述,但是英語語句要突出這個內容.主要在時態、單復數、第三人稱上去注意.單復數、第三人稱的注意完全靠個人細心.時態一致要靠你依據上下文描述對動詞發生時間點的判斷.
當然也會在一些詞的用法上需要注意前後一致,比如前面「漫雪飛舞」說的「No,I haven't」,如果按中文習慣回答yes,就是前後不一致了.
至於固定搭配(如there be、be going to、would like to do)、時態應用什麼的,只能多多記憶,多應用來加強這方面的語感.
『貳』 英語語法和漢語語法一樣嗎
英語是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西日耳曼語支的一種語言,因為歷史發展版,現代英語已經失去了權大多屈折變化。
但古英語仍然相當復雜。
可以這么說,幾乎沒有兩種語言的語法是一樣的。
漢語是分析語,英語是屈折語,語法大有不同。
英語語言學上不屬於主題優先語言,漢語是主題優先的。
英語的疑問句的語序和陳述句大不相同,而漢語的卻比較類似。
英語雖然已經消失了大多數屈折變化,但仍有日耳曼語的強變化動詞的遺存。
對於其他印歐語系的語言來說,英語是一種很特殊的語言。
包括英語的不定式的表達,名詞屬格的變化,和其他印歐語系的語言相比都非比尋常。
英語最復雜的是動詞。
『叄』 ①中國的句子成分的規則適用於英語語法 ②漢語的語法規則與英語語法的區別 ③回答我的問題必有重謝
一、漢語句子成分多數與英語語法相似,學好漢語語法對理解英語語法有一定的幫助。
二、漢語語法的結構順序基本與英語相同,但也有不少區別。例如:
1) 漢語有無主句,但英語除了在特定語境中的省略,主語是必不可少的成分。
2) 漢語的系表結構可以不用系動詞,如 「天氣晴朗」,而英語必須說 It is fine。
3) 漢語的補語是出現在 「得」 字後的形容詞,而英語則是感官動詞或使役動詞後賓語的補足語,漢語把這種復合賓語稱作兼語結構。
4) 漢語有 「聯動」 結構,如 「請你過來瞧瞧」,但英語必須用非謂語動詞 Come to have a look 或並列結構 Come and have a look.
『肆』 總結現代漢語語法的特點,特別是與英語相比
漢語語法化不應受英語語言學理論過多的影響
漢語和英語都經歷過漫長的發展,都處於高度完善的狀態,詞彙分類非常相似,語句結構在表面上也大致相同,從表面上看許多英語語言學理論應該適用於漢語語法學的學科建設,特別是漢語語句的解析是完全可以套用英語的句法解析模式的。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漢語語法化不應受英語語言學理論過多的影響,因為漢語與英語相比在構詞造句方面具有許多本質上的差異。
例如,我們暫時認定英語句子「All of us believed him honest.」翻譯成「我們都相信他誠實」。從表面上看這兩個句子結構幾乎完全相同,可以認定這兩個句子的結構都為SVOC,其中S為主語、V為動詞、O為賓語、C為補語。但經過仔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許多可能是因為本質不同而帶來的不同之處。
第一,在英語語句結構中人群與其他事物一樣,在主語結構中可以被任意劃分,如,some of us, any of us, all of us, the great majority of the people。而漢語則不同,人群一般都作為整體充當主語,在謂語中用「完全」、「大都」等副詞來履行英語中的「some of 」、「all of 」等成分的職責。在漢語中我們一般不會用「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來做主語,而用「我們大多——」、「我們當中多數人——」等結構代替。「我們當中有一些人不同意你的看法。」這樣的句子才是典型的漢語語句。
第二,英語的動詞有詞形的變化,漢語的動詞則沒有。例如,在漢語句子「我們都相信他誠實。」中,「相信」一詞沒有任何詞形變化,因此我們單從這個句子來看可以認定「現在,我們都相信他誠實。」是正確的理解。但是在英文句子「All of us believed him honest.」中,由於「believed」為動詞「believe」的過去形式,我們只能認定「過去,我們都相信他誠實。」是正確的理解。因此,可以相信,漢語中的動詞根本不具有許多英語中的動詞在語言表達中擔當的語法功能,所以英語的句法解析模式和規則,甚至其他語法范疇中的某些規則、解析方法可能不適合於漢語語法化相關的學術研究工作。
第三,在英文句子中「All of us believed him honest.」中,「honest」作為賓語補語成分存在,但在相應的漢語句子「我們都相信他誠實。」中,「誠實」一詞就不應該作為賓語補語成分存在,因為那樣會使漢語的語法規則復雜化。為了說明這一點,再取一個英文句子「All of us believed that he was honest.」來進行進一步的分析。雖然它也可以直譯成「我們都相信他是誠實的」,但是我們同樣可以把它譯成「我們都相信他誠實」。這是因為漢語具有一個英語語法根本不具有的語句特徵,漢語的句子中可以沒有動詞而只有形容詞,也就是說,漢語中只要有形容詞便可以構成完整的句子,如「他誠實。」和「他是誠實的。」一樣,都是完整的句子。因此,既然漢語的語句具有這一特徵,那麼依據簡化的原則,在漢語中句子「我們都相信他誠實。」和句子「我們都相信他是誠實的。」就應該具有同樣的句法結構,其中「他誠實」和「他是誠實的」都應視為完整的句子、相同的成分存在於各自的復雜句中,而且「他誠實」中的「誠實」一詞是謂語成分,而不是賓補成分,「他」一詞也應視為主語,而不是賓語。這樣的解析才符合漢語的特點。相反,如果受英語句法解析模式過多的影響而認定漢語句子「我們都相信他誠實。」中的「誠實」作為賓語「他」的補語,那麼漢語語法就會因為英語的特點而被人為地復雜化了。總而言之,在漢語中單獨一個形容詞就可以作為完整的謂語,就因為這個英語語句不具有的特徵,完全可以把漢語中SVOC這樣的句法結構變為「主語+動詞+簡單句」的句式而使漢語語法盡量簡化。英語之所以具有SVOC的句式,是因為英語句子只有在存在動詞的情況下才能被視為完整的句子。因此,英語具有SVOC的句式是適應了英語的特徵,但漢語不具有這個特徵,我們採用這種句式可能並不適合漢語自身的特點。
第四,最關鍵的是,如果我們用「S、V、O、C、A」這些句子成分為漢語句子做句法解析。那麼有些句子我們將很難分析其句法結構。例如:
(1)老王太極拳打得特別好。
(2)我們中有一些人贊成你的看法。
在第1句中,我們把「老王」一詞當作主語,那麼「太極拳」一詞應該是何種句子成分呢?在第2句中,如果「我們中」是狀語,那麼「有」和「贊成」哪一個是主要的動詞呢?我們沒有任何線索來判斷,因為漢語的動詞只有一種詞形,也就是說,漢語的動詞根本就沒有原形和與之相區別的其他形式這一劃分。如果認定「有」一詞為第二句的主要的動詞,那麼第二句可能會出現兩個主要的動詞,因為動詞「贊成」表達的是句子的主要內容。
綜上所述,雖然英語和漢語在句法結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於二者在組詞造句上存在著許多本質上的重大區別,各自都有一些獨有的句法特徵,因此漢語句子的語法解析應以漢語自身特點為基礎建立一套適合漢語自身特點和發展規律的句法解析模式。
句法解析模式是任何一門語言語法學的重要學術領域,它往往包含和體現了一門語言與其他語言在許多語法范疇內的語法內容的不同之處,也就是說,這些不同之處往往也會造成不同語言,特別是在語言文字構成形態方面有重大區別的語言在句法解析模式有重大區別,甚至完全不同。
語法學幾乎是所有語言語言學體系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內容是其他分支語言學科的學術成果的集中體現,實質上是以其他分支語言學科的學術成果為基礎進行學術研究而得到的,語法學的內容體現了語言的基本特徵和發展軌跡。
由於英語和漢語是兩門有重大區別的語言,不論是文字形態還是組詞造句都有本質的區別,二者的所有分支語言學科都必定有不同的內容,過多地受英語語言學學術成果的影響,特別是過多地受英語語法學,尤其是句法解析模式的影響,必將使漢語語法化的進程嚴重受阻,使漢語語法化的方向很難正確把握。
因此,漢語語法化不應受英語語言學理論過多的影響。
『伍』 現代漢語語法與英語語法的區別
1 首先說時態 中文是用副詞以及虛詞來說明的,但是英語是用結構的
比如i have had my coat cleaned 中文 我洗回好了我的答大衣
不管是你在洗還是洗好了,你用的都是洗,而用「了」來表示動作已經完成,而英語顯然不是這樣的
2 其次,詞性與在句中充當的成分
比如 中文的「發展」可以當動詞,可以在中文中當主語,當謂語
但是develop只能在句中當動詞使用 也就是基本英文里你是什麼詞性和句中成分基本一一對應的,但是中文不是
個人認為這兩個是最大的區別,別的語序之類的都還好。語序其實就牽扯到de 's這種,一個是從前往後,一個是從後往前。
『陸』 中文語法與英語語法的區別
1、概念不同
英語語法是針對英語語言進行研究後,英語語法系統地版總結歸納出來的一系列權語言規則。
現代中文語法是對於現代中文內在的表達規則進行分析、整理和解釋的理論。
2、詞語不同
英語語法:名詞(noun)是指人或事物的名稱。代詞(pronoun)用於代替名詞等。數詞表示數量或順序等。分為基數詞(cardinal number)和序數詞(ordinal number)。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形式。感嘆詞是用來表示說話時表達的喜、怒、哀、樂等情感的詞。
中文語法:名詞,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詞。動詞,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可能意願及心理活動的詞。形容詞,表示事物性質、狀貌特徵的詞。數詞,表示事物數目的詞。量詞,表示事物或動作的單位。代詞,能代替事物名稱的詞。擬聲詞,模擬事物的聲音的詞。
3、句子構成不同
英語中要求主謂一致,漢語中沒有。在英語句子里,謂語受主語支配,其動詞必須和主語在人稱和數上保持一致。
『柒』 現代漢語是採用英語的語法嗎
漢語與英語的區別相當大,但是依然有相似處可尋。就詞類方面說,漢語與
英語有不少相同之處,漢語和英語都有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和代詞
等。但是詞類的使用上還存在很大的不同。例如,漢語動詞靈活,可單獨使用,
可連續使用,也可疊用,而英語則不能重疊使用。另外,英語動詞受人稱、時態
等限制,詞形也隨之而發生變化。翻譯時須視情況作出相應的變化。如果在-一個
漢語句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詞,譯成英語時,要麼使用動詞的非謂語形式,
要麼加連接詞使其成為並列成分,要麼使動詞變成其他形式,如名詞、介詞短語
等,有時也可省略某個動詞。英譯漢時則注意把這些句子變為擁有兩個或兩個以
上動詞的句子。英漢兩種語言中都有名詞,但是,英語名詞詞形隨單復數發生變
化。漢語名詞除..們」為標志的復數外,幾乎所有單、復數的形式都是相同
的。英語里存在大量的冠詞,而漢語卻沒有。英語的冠詞通常分為定冠詞和不定
冠詞兩種,分別用the, a或an表示。定冠詞表示特指某事或某人。不定冠詞表
示泛指。但是定冠詞有時也可用來表示泛指。
漢語與英語在句子成分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漢語有主語、謂語、賓語、狀
語、定語以及補語六大句子成分。英語中沒有補語,漢語中補語所表示的意思英
語中放到狀語里去了,英語中的表語所表達的意思漢語中用賓語來表示。從主語
方面來看,它們又存在不同。英語中有用there和it做主語來引導的句子,而漢
語中沒有這樣的用法。再比如漢語中,我們有時把主語與賓語倒過來句子仍然成
立,十分靈活,而英語中主語和賓語不可互換。另外,英語多被動句,而現代漢
語多為主動句,被動句較少。在句子結構方面英語與漢語都存在無主句,即沒有
主語的句子。但是相較而言,漢語中的無主句比英語中的無主句多得多,英語中
的句子結構較為完整。
漢語與英語在詞序方面上的差別非常大。從語序方面講,英語和漢語都採用
「主語+謂語+賓語」的排列順序,但在運用時仍有許多不同的地方。例如:
1.英語的修飾語(如定語和狀語)的位置比較靈活,可出現在被修飾成分之前
或之後,如果修飾語是短語或分句則需要放在被修飾成分之後,而漢語的修飾語
無論是詞,還是片語或分句都放在被修飾成分之前。
2.為了取得句子形式上的平衡,或是為了強調某個成分,英語中往往採用倒
裝的辦法,而漢語里則沒有倒裝的情況。
3.英語句常把判斷性或結論性的部分放在句子的前面,漢語則放在句子的末
尾。
4.如果一個句子有幾個並列詞語,詞義有輕重強弱之分,英語的排列順序是
先輕後重,先弱後強,漢語則相反。
『捌』 中文語法與英語語法的區別
1、概念不同
英語語法是針對英語語言進行研究後,英語語法系統地總結歸納出專來的一系列語屬言規則。
現代中文語法是對於現代中文內在的表達規則進行分析、整理和解釋的理論。
2、詞語不同
英語語法:名詞(noun)是指人或事物的名稱。代詞(pronoun)用於代替名詞等。數詞表示數量或順序等。分為基數詞(cardinal
number)和序數詞(ordinal
number)。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形式。感嘆詞是用來表示說話時表達的喜、怒、哀、樂等情感的詞。
中文語法:名詞,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詞。動詞,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可能意願及心理活動的詞。形容詞,表示事物性質、狀貌特徵的詞。數詞,表示事物數目的詞。量詞,表示事物或動作的單位。代詞,能代替事物名稱的詞。擬聲詞,模擬事物的聲音的詞。
3、句子構成不同
英語中要求主謂一致,漢語中沒有。在英語句子里,謂語受主語支配,其動詞必須和主語在人稱和數上保持一致。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英語語法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漢語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