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語語法 > 英語動詞進行體的語法意義與用法

英語動詞進行體的語法意義與用法

發布時間:2021-01-09 03:30:43

❶ be的用法

be
be
AHD:[b¶]
D.J.[bi8]
K.K.[bi]
v.(動詞)
第一和第三人稱單數陳述語氣過去動詞形式 was[w¾z, w¼z] [w…z ] 非重讀時 第二人稱單數和復數以及第一和第三人稱復數過去陳述語氣詞 were[wûr] were的過去虛擬語氣詞過去分詞 been[b¹n] 現在分詞 be.ing[b¶「¹ng] 第一人稱單數現在陳述語氣詞 am[²m] 第二人稱單數和復數以及第一和第三人稱復數現在陳述語氣詞 are[är] 第三人稱單數現在陳述語氣詞 is[¹z] 現在虛擬語氣詞 be
v.intr.(不及物動詞)
To exist in actuality; have life or reality:
有,存在:存在於現實中;有生命或現實性:
I think, therefore I am.
我思故我在
To occupy a specified position:
在:占據一個特定的位置:
The food is on the table.
食物在桌上
To remain in a certain state or situation undisturbed, untouched, or unmolested:
處於,持續:保持某一種狀態不受干擾、沒被觸碰、沒被干涉妨害:
Let the children be.
隨這些孩子們去
To take place; occur:
舉行;發生:
The test was yesterday.
昨天進行了測驗
To go or come:
去或來:
Have you ever been to Italy? Have you been home recently?
你曾經去過義大利嗎?最近你回過家嗎?
Usage Problem Used as a copula in such senses as:
【用法疑難】 是:在下面的意義上作系動詞使用:
To equal in identity:
是:介紹相等的身份:
「To be a Christian was to be a Roman」(James Bryce)
「如果是個基督徒就等於是個羅馬人」(詹姆斯·布賴斯)
To have a specified significance:
具有特殊意義:
A is excellent, C is passing. Let n be the unknown quantity.
A表示優秀,C表示及格。n表示未知數
To belong to a specified class or group:
類:屬於一個特定的階級或團體:
The human being is a primate.
人類是靈長類動物
To have or show a specified quality or characteristic:
是:具有或表現出特定的性質或特點:
She is lovely. All men are mortal.
她是可愛的。人難免一死
To seem to consist or be made of:
似乎是由…組成或製成的:
The yard is all snow. He is all bluff and no bite.
院子里全是雪。他只會虛張聲勢
To belong; befall:
屬於;遇到:
Peace be unto you. Woe is me.
願你平安。我真傷心
v.aux.(助動詞)
Used with the past participle of a transitive verb to form the passive voice:
與一個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連用,形成被動語態:
The mayoral election is held annually.
市長選舉每年都會舉行
Used with the present participle of a verb to express a continuing action:
與動詞的現在分詞連用,表示一個持續不斷的動作:
We are working to improve housing conditions.
我們正努力改善住房條件
Used with the infinitive of a verb to express intention, obligation, or future action:
與動詞不定式連用表示傾向、義務或將來的動作:
She was to call before she left. You are to make the necessary changes.
她打算在離開前打電話。你要做出必要的改變
Archaic Used with the past participle of certain intransitive verbs to form the perfect tense:
【古語】 與某些不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連用,形成現在完成時態:
「Where be those roses gone which sweetened so our eyes?」(Philip Sidney)
「那些令人賞心悅目的玫瑰花哪裡去了?」(菲利普·悉尼)

Middle English ben
中古英語 ben
from Old English b¶n * see bheu…-
源自 古英語 b¶n *參見 bheu…-
See am 1 , is , etc. for links to other Indo-European roots
參見 am1 , is等,因為同其它印歐語根的聯系

be, breathe, exist, live, subsist
The central meaning shared by these verbs is 「to have life or reality」:
這些動詞共有的中心意思是「具有生命或現實性」:
Her parents are no more.
她的父母去世了。
A nicer person has never breathed.
世上活著的人里再沒有比他更好的了。
He is one of the worst actors who ever existed.
他是有史以來最差的演員之一。
Human beings cannot live without food and water.
沒有食物和水人類不能生存。
The benevolence subsisting in her character draws her friends closer to her.
存在於她性格中的仁慈吸引她的朋友們接近她。

Traditional grammar requires the nominative form of the pronoun in the predicate of the verb be : It is I (not me ); That must be they (not them ), and so forth. Even literate speakers of Modern English have found the rule difficult to conform to, but the stigmatization of It is me is by now so deeply lodged among the canons of correctness that there is little likelihood that the construction will ever be entirely acceptable in formal writing. Adherence to the traditional rule in informal speech, however, has come to sound increasingly pedantic, and begins to sound absurd when the verb is contracted, as in It's we. · The traditional rule creates particular problems when the pronoun following be also functions as the object of a verb or preposition in a relative clause, as in It is not them/they that we have in mind when we talk about 「crime in the streets」 nowadays, where the plural pronoun serves as both the predicate of is and the object of have. In this example, 57 percent of the Usage Panel preferred the nominative form they, 33 percent preferred the accusative them, and 10 percent accepted both versions. But H.W. Fowler, like other authorities, argued that the use of the nominative here is an error caused by 「the temptation . . . to assume, perhaps from hearing It is me corrected to It is I, that a subjective [nominative] case cannot be wrong after the verb to be. 」 Writers can usually find a way to avoid this problem: They are not the ones we have in mind, We have someone else in mind, and so on. See Usage Note at I 1we
傳統語法要求系動詞謂語中的代詞用主格形式be : It is I (而不是 me ); That must be they (而不是 them ),等等。 即使現代英語有文化的人也發現很難遵守這個規則,而It is me 的烙印現在已深刻地印入了判斷是否正確的准則之中, 以致很少有可能使這種用法在正式書面語中被完全接受。但是在非正式講話中奉行傳統規則已經日益變得象在賣弄學問。並且當系動詞被縮減時,就象在It's we 中一樣,聽起來反而象是不合語法的。 當代詞跟在be 後面做動詞賓語或做關系從句中的介語賓語時,傳統的規則就象在 當我們談到當今「街上的犯罪」時,他們不是我們心中所想的那些人, 句中復數代詞同時充當is 的賓語和 have 的賓語。 在這個例子中57%的用法使用小組更喜歡用主格形式they, 33%更喜歡用賓格形式them, 而10%則兩種都接受。但是象其他的權威一樣,H.W.福勒爭論道,在這里用主格是一個錯誤,它之所以錯是因為「多半聽到了It is me 都被改正成 It is I 而拿不定主意,以為主格的情況在動詞 to be 後面不可能錯。」 作家們常常能夠找到一個辦法來避免這個問題:他們不是我們所想的人,我們腦子里想的是另一些人等等 參見 I1we

❷ 在英語中什麼是主語、謂語、賓語、狀語、表語、定語、補語、賓補

1、主語(subject)是句子敘述的主體,一般置於句首,可由名詞、代詞、數詞、名詞化的形容詞、不定式、動名詞和主語從句等來承擔。

2、謂語(predicate)說明主語所發出的動作或具有的特徵或狀態,一般由動詞來承擔。謂語是對主語動作或狀態的陳述或說明,指出「做什麼」和「是什麼」或「怎麼樣」,謂語動詞的位置一般在主語之後。

3、賓語(object),又稱受詞,是指一個動作(動詞)的對象或接受者,常位於及物動詞或介詞後面。賓語分為直接賓語和間接賓語(間接賓語也稱賓語補足語)兩大類,其中直接賓語指動作的直接對象,間接賓語說明動作的非直接,但受動作影響。

4、定語(Attributive)是用來修飾、限定、說明名詞或代詞的品質與特徵的成分。定語主要有形容詞此外還有名詞、代詞、數詞、介詞短語、動詞不定式(短語)、分詞、定語從句或相當於形容詞的詞、短語或句子。

5、狀語,英語中,修飾動詞、形容詞、副詞等的句子成分叫狀語(adverbial)。狀語的功用:說明地點、時間、原因、目的、結果、條件、方向、程度、方式和伴隨狀況等。狀語一般由副詞、介詞短語、分詞和分詞短語、不定式或相當於副詞的詞或短語來擔當。其位置一般放在句末,但也可放在句首或句中。

6、英語補語(Complement)的作用對象是主語和賓語,具有鮮明的定語性描寫或限制性功能,在句法上是不可或缺的,是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最常見的是賓語補足語。名詞、動名詞、形容詞、副詞、不定式、現在分詞、過去分詞都可以在句子中作補語。

7、表語(predicative)是用來說明主語的身份、性質、品性、特徵和狀態的,表語常由名詞、形容詞、副詞、介詞短語、不定式、動詞的-ing、從句來充當,它常位於系動詞之後。如果句子的表語也是由一個句子充當的,那麼這個充當表語的句子就叫做表語從句。

8、賓語補足語指在英語中有些及物動詞,接了賓語意義仍不完整,還需要有一個其他的句子成分,來補充說明賓語的意義、狀態等,簡稱賓補。賓語和它的補足語構成復合賓語。而復合賓語的第一部分通常由名詞或代詞充當,第二部分表示第一部分的名詞或代詞發出的動作或身份、特徵等,稱為賓語補足語。

(2)英語動詞進行體的語法意義與用法擴展閱讀

基本形式:簡單句的基本形式是由一個主語加一個謂語構成。其它各種句子形式都是由此句型發展而來,如五大基本句型:

1、主語+謂語(s.+predicate),這種句型簡稱為主謂結構,其謂語一般都是不及物動詞。

2、主語+系動詞+表語(s.+link v.+predicative),這種句型稱為主系表結構,其實聯系動詞在形式上也是一種謂語動詞,系動詞與表語一起構成了復合謂語。

3、主語+謂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s.+predicate+oi.+od.),這種句型可稱為主謂賓賓結構,其謂語應是可有雙賓語的及物動詞,兩個賓語一個是間接賓語,一個是直接賓語。

4、主語+謂語+賓語+賓語補足語(s.+predicate+o.+o.c.),這種句型可簡稱為主謂賓補結構,其補語是賓語補語,與賓語一起即構成復合賓語。

5、主語+謂語+賓語(s.+predicate+o.),這種句型可稱為主謂賓結構,它的謂語一般多是及物動詞。

參考資料:

網路--英語語法

❸ 怎樣學好英語

怎麼樣才能學好英語第一點:興趣

興趣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道理大家應該都是明白的。其實孩子一開始對英語都是比較感興趣的,只是時間久了他們的注意力就被其他的事物分散了。所以一定要想辦法激發起孩子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來,方法也是有很多的,小孩子都是喜歡玩耍、喜歡看電視的,那麼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做引導,比如孩子可以在游戲中輕松愉快地掌握英語,那麼也可以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等等。

怎麼樣才能學好英語第二點:「聽」和「說」

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其實都是從「聽」開始的,就像是我們學習母語是一樣的,每個孩子從咿呀咿呀學語到會說話,基本上都聽了一兩年的中文,他們的耳朵已經完全適應這門語言了,所以之後學說中文是很簡單的。但是國內的孩子學習英語比較缺乏這樣的環境,但是也應該從大量的「聽」入手,可以多聽一些英文歌或者是英文磁帶。再就是「說」和「聽」其實是分不開的,在聽的時候可以跟著讀練習發音,這樣有助於真正掌握這門語言。

怎麼樣才能學好英語第三點:閱讀

閱讀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能力,堅持閱讀可以幫助積累不少的詞彙量,更是可以在英文故事書或者是英文名著中,領略到不一樣的世界,更是可以學習到不少的英語知識,對於英語學習的幫助可以說是很大的。

❹ 請問一下在英語中動詞,副詞,名詞,介詞的用法(也就是他們的定義和用在什麼詞之後)

動詞:
動詞時表示動作或狀態的詞。在英語中,每個句子中必須有一個動詞來擔當謂語,說明主語「是什麼」或「做什麼」。動詞有人稱、數、時態、語態和語氣的變化。
用法:
當句子是一般過去時態的時候,動詞(包括be動詞)跟在主語之後(注意動詞要變過去式)
當句子是一般現在時態的時候,動詞(包括be動詞)跟在主語之後(注意動詞要根據人稱的變化而變化,當主語是但是第三人稱是,要用單三形式)
當句子是一般將來時態的時候,動詞跟在「will」或「be going to do」的後面

副詞:
副詞是指在句子中表示行為或狀態特徵的詞,用以修飾動詞、形容詞、其他副詞或全句,表示時間、地點、程度、方式等概念。
在動詞、助動詞、情態動詞之後

名詞:
世界是由萬事萬物構成的,這些事物各有名稱,表示這些名稱的詞叫做名詞。名詞可以表示人、事物的名稱或抽象的概念。
用法:
名詞前可由冠詞或其他限定詞來修飾
名詞有主格(作主語)、屬格(作定語,表示所屬)和賓格(作賓語)。一般情況下,名詞的主格和賓格是相同的,其屬格一般是在其後加's或使用「of+名詞」結構。

介詞:
用來表明名詞、代詞(或相當於名詞的其他詞類、短語或從句)與句中其他詞的關系的詞叫作介詞,介詞是虛詞,不能重讀,不能單獨做句子成分,需要和他後面的詞共同充當句子成分。介詞後面的名詞、代詞或相當於名詞的部分稱為介詞賓語,建成介賓。

同志,這可是我辛辛苦苦從語法書上找的,可不是從網上查的,你可一定要珍惜我的勞動成果啊!

↖(^ω^)↗加油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O(∩_∩)O~

對了,還有這些
語序
結構上來講,英語是「主動賓」(SVO)語言。在簡單陳述句中,它一般是遵從主語、動詞、賓語加句號的形式。即:

Tom [主語] eats [動詞] cheese [賓語].
Mary sees the cat.
總體上來說英語是中心語前置的語言,也就是說一個短語的重心在其開頭。如:

ran quickly (動詞短語)
to the store (介詞短語)
名詞短語是主要的例外,為中心語後置:

blue house (形容詞 + 名詞)
Fred's cat (所有格 + 名詞)
所以,基本簡單句的語序一般為(除去冠詞和其他限定詞):形容詞1 - 主語 - 動詞 - 副詞 - 形容詞2 - 直接賓語 - 形容詞3 - 間接賓語。

語序變化一般用在疑問句(Did you go to the store?)、主動被動語態變化(The car was bought by John)及詞語或語法上的強調(主題化)中。

名詞
英語中,名詞一般描繪人物、地點、事物與抽象觀點等。英語的名詞總體上來說沒有格變化,但有限定和數量差別。如:

the(定冠詞):the house指一幢明確具體的房子(例:「the house I was born in」)
a/an(不定冠詞):a house只是簡單指一幢房子(例:「A house is a building for living in.」)
單數:the house指一幢房子
復數:the houses指一幢以上房子
英語中,沒有專門用來限定兩個或三個的名詞數字。

名詞的種類
名詞可分為專有名詞(Proper Noun)和普通名詞(Common Noun)。

專有名詞
指個人、事物、地點、團體、機構或國家的專有名稱的名詞叫專有名詞。專有名詞的第一個字母必須大寫,如:

人名:Peter、Harry、Bush
英語主要有兩個情況需要格變化:所有格依附詞(以前叫做撒克遜屬格)和代詞體系。在名詞短語末尾附加依附詞,用來指示所有格,如:

The king's daughter's house fell.
King後方的第一個<'s>顯示這個女兒是國王的;第二個<'s>並不依附在daughter上(很多人對此是混淆的),而依附在The king's daughter整個名詞短語後。

另一方,英語在代詞中保留了古日耳曼語的名詞變格體系,參看下方表格。請注意,近代英語中第二人稱單數thou1已經很少使用,在方言、宗教、詩歌或修辭等場合中才會出現。日常生活中普遍用you代替。

人稱: 第一單數 第二單數1 第三單數 第一復數 第三復數 第二復數 疑問詞
主格 I thou he, she, it we they you who
賓格 me thee him, her, it us them you whom (非正式:who)
屬格 mine2 thine2 his, hers, its ours theirs yours whose

在第三人稱代詞上也殘留下一些陰陽性變化。性用在生物上,一般是遵循生物學上的性變化;用在事物上,則根據社會歷史傳統變化(如「船」在英語中經常當作陰性看待)。He用來指代陽性名詞;she用來指代陰性名詞;it用來指代不確定性的名詞和非生物。普遍認為用「it」來形容人類既不禮貌又不符合語法(形容嬰兒時除外);一些英語使用者願意用「they」來指代性別不明或與語境無關的人,另一些人願意用稍稍復雜一些的「he or she」。這種場合很少會引起混淆,因為說話人想要表達的意思從語境中就能夠體現出來。

動詞
英語中,動詞一般描繪動作和狀態等。與相對簡單的名詞相比,動詞分為時態、情態、語態等,也根據人稱變化。

動詞中的人稱
英語中的動詞人稱變化較少。與其他歐洲語言不同,單從英語的動詞變形很難看岀來主語是何人稱。結果就造成,英語中一般必須明確主語名詞和代詞,否則會造成混淆。大多數規則動詞依照下方的格式隨人稱變化:

詞干:listen
第一人稱單數:I listen
第二人稱單數:You (Thou) listen (listenest)
第三人稱單數:He/She/It listens
第一人稱復數:We listen
第二人稱復數:You listen
第三人稱復數:They listen

動詞中的語態
英語動詞有兩種語態:主動和被動。基本形式是主動語態,遵循上方討論過的SVO格式。被動語態的變化是,改變動詞形態,將主語和直接賓語對調,然後在主語前附加「by」,如:

2 這里是英語語法的歸納,所有西日耳曼語支的語言都如此。

主動:John heard the music.
被動:The music was heard by John.
這種改變在語義上的效果是,這個動作會被「去人格化」,不會再受具體主語的限制。有的時候這種用法也用來強調句子中的直接賓語。

動詞語氣/式
英語的動詞有四種語氣/式:陳述、祈使、條件和虛擬。陳述式是最簡單的,也是最基本的形式。

陳述式簡單說來就是圍繞動詞主動語態的敘述。
祈使式用在命令、請求中。要求使用動詞原型,如「Listen!」、「Sit!」、「Eat!」等。祈使語氣在英語中僅岀現在第二人稱的情況。主語(你/你們)一般不說,因為句義中已經表達了出來。有時候也使用呼格,避免產生歧義,如「Sit, John.」
條件式用來表達假設性陳述,或回應虛擬的命題(見下方的虛擬語氣)。表達方法是使用助動詞could、would、should、may與might加動詞原型,如:
He goes to the store.
He could go to the store.(他有能力去,[而且或已經承諾要去,或還沒有承諾。])
He should go to the store.(他應該去,但還沒去。)
He may go to the store.(他已經被允許去了,[而且或已經承諾要去,或還沒有承諾。])
He might go to the store.(並不確定他是否會去,而且暗示會受到條件變化的影響。)
請注意,對大多數使用者來說,「may」和「might」已經沒有分別,都用來表達上面說的「might」這個意思。
虛擬語氣用來表達反事實(附加條件)的敘述,經常出現在假設性陳述中。典型的用法是,用助動詞「were」加上動詞的現在分詞<-ing>。
I am eating, so I shall sit.(事實/陳述)
Were I eating, I should sit.(反事實)
If they were eating, they would sit.(附加條件的反事實/假設)
Truth be told...(虛擬)
If I were you...(虛擬)
當這些語氣用在時態中,情況會明顯復雜。不過,日常用語中一般不會嚴格遵守虛擬語氣的格式,而且也將條件式限制在簡單現在和簡單過去時中。

動詞時態
英語有很多動詞時態,全部這些都只是表明動作發生的時間;不過同大多數日耳曼語一樣,這些時態最終可以劃為四種:現在和過去的直陳與虛擬。使用「to be」和「to have」,再加上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就可以創造岀各種復合時態。英語中有12個主要時態,都來自於三時(過去、現在、將來)和四體(一般、進行[或未完成]、完成、完成進行)的交叉組合。(在被動語態中,有一些組合會極少岀現,尤其是「將來完成進行時」。)下方是一些主要英語動詞時態的例子。

主動詞根據人稱變化的時態:

一般現在時:
「I listen.」對很多動詞來講,這個時態用來闡述習慣或能力。

助動詞根據人稱變化的時態:

現在進行時:
「I am listening.」表達現在正在進行的動作。要表達這個意思,在英語中需要用到現在進行時,但在其他大多數語言中只用一般現在時就可以。請注意,這種形式在英語中也可以表達將來時,比如「We're going to the movies tonight」。

過去進行時:
「I was listening.」表達在過去某時刻持續進行的動作。

現在完成時:
「I have listened.」通常表達一個動作在過去某一時刻發生了,動作已結束。

現在完成進行時:
「I have been listening.」表達一個動作在過去某一時刻發生,並一直延續到現在。

一般將來時:
「I shall listen」或「I will listen.」表達一個動作會在將來發生,或說話人表示要完成某個行動。3

將來進行時:
「I shall be listening.」表達將來的某個持續進行的動作,此動作現在還沒有開始。(使用will可以表達主觀願望。3)

主動詞和助動詞都不根據人稱變化的時態:

不定式:
「to listen」與其他動詞連用,如「I was to listen to the story」。

一般過去時:
「I listened.」在英語中表達某個動作在過去發生,而不是現在(不同於其他一些語言中的不定過去時)。

3 這里是英語語法的歸納,所有西日耳曼語支的語言都如此。

過去完成時:
「I had listened.」表達某個過去的動作在過去某一時刻之前已經完成。

過去完成進行時:
「I had been listening.」表達一個動作在過去某一時刻發生,並一直延續到過去另一個時刻。

將來完成時:
「I shall have listened.」表達一個動作會在將來某一時刻之前完成。

將來完成進行時:
「I shall have been listening.」表達一個動作會在將來某一時刻開始,並一直延續到將來另一時刻。

虛位與類助動詞
另外,「do」的各種形式也用在否定句、疑問句和對一般現在時與一般過去時的強調句中:

"Do I go?" "I do not go." "I do go!"
"Did I go?" "I did not go." "I did go!"
進行形式「going to」也會用在將來時內:

"I am going to go."
"I was going to go."

其他

分類
時態、體(又稱「態」或「相」等)和語氣/式之間的區別並不十分明確,也有很多別的分類意見。例如,許多分析人士不接受英語有12個時態的說法。那6個「進行」(又稱連續)的形式經常統統放入一個大的「體」分類下討論,而不被當作「時態」;同時這種觀點也認為一般過去時和過去進行時屬於同一個時態。另外,很多現代英語語法書都認為英語並沒有將來時態(或將來完成時)。贊同這種觀點的有近年來最大最復雜的兩本語法書:

Biber, D., S. Johansson, G. Leech, S. Conrad & E. Finegan. 1999.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Harlow, Longman.
Rodney Huddleston & Geoffrey Pullum. 2002. The Cambridg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ambridge, CUP.
Huddleston和Pullum(頁數209-10)的主要論點是英語沒有將來時態,因為無論從語法上還是意義上來看,will都是一個情態動詞。Biber等人走得更遠,指岀英語僅有兩個時態,過去和現在;他們將帶有have的完成形式作為「體」來討論。而Huddleston和Pullum則將帶有have的完成形式作為「二等時態」來分析。

不規則動詞
英語中很多動詞的變位遵循這一段開始說明的規則,但英語中還有很多不規則動詞,分為兩種:

「外表不規則」
實際不規則
「外表不規則」是指雖然第一層看上去不規則,但實際上也遵循另外一種變位規律。這一組動詞是古日耳曼語母音交替變位體系的遺留物。一般來說僅包括非典型的一般過去式。例如:

I meet ~ I met ~ I had met
I read ~ I read ~ I had read
I lead ~ I led ~ I had led
I swim ~ I swam ~ I had swum
I sing ~ I sang ~ I had sung
I steal ~ I stole ~ I had stolen
而實際不規則的動詞,不能根據母音交替的規律來判斷如何變位。最常見的例子是be。下方是這個詞的動詞變位方式。其他時態的可以從這基本四個中推導岀來。

人稱: 第一單數 第三單數 第一復數 第三復數 第二
不定式 to be
一般現在時 I am He is, she is, it is We are They are You are
一般過去時 I was He was, she was, it was We were They were You were
現在進行時 I am being He/she/it is being We are being They are being You are being

不規則動詞包括「eat」、「sit」、「keep」等其他很多。有一些變化方式是根據廢棄的詞根而來,或者根據已經改變意思的詞根而來。其他的方式從來自於古母音變音的規律,這些規律的音位結構已經變化,也受到了語法變化的歪曲影響(如keep變為kept)。有一些來源不詳,可能會追溯到原始印歐語言的時代。

英語語法其他主題

形容詞與副詞
形容詞修飾名詞,副詞修飾動詞(和形容詞)。並不是所有語言都區分這兩種詞,但英語從語法上和構詞上都將它們分得一清二楚。語法上來講,形容詞放在要修飾的名詞前面,而副詞放在要修飾的動詞前後都可以。英語也有將形容詞變為副詞的方法:附加後綴「-ly」(並移到句子中合適的地方)。

變換詞性的方法還有很多。名詞很容易就能換為動詞:先移到句子中合適的地方,再根據動詞變位規則進行變化。名詞也可以轉化為其他類名詞(<-er>、<-ist>),表達狀態的名詞(<-ness>),或形容詞(<-ish>)等。 動詞可以變為形容詞(<-ing>),副詞(<-ly>),或名詞(<-er>)。

這些方式讓英語選詞可以更加靈活,可以擴展詞彙量,還可以重新組和詞彙以便附加各種微妙的含義。

你慢慢看看吧

↖(^ω^)↗加油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O(∩_∩)O~

❺ 英語中完成體和進行體為什麼可以共現,同一個語法范疇的各個形式不是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的嗎

這樣的動來作只是部分完成,仍然還自在進行著。
比如說吃了一半i have been having my breakfast.,
看了一半i have been watching TV for half an hour.,
下了2個小時雨it has been raining for 2 hours,
等了3個小時i have been waiting for you for 3 hours。
住了10年。i have been living here for more than 10 years.
這些動作都依然在持續。其特點多為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感覺。完成和進行當然是互相對立的,
但是部分完成和進行確實可以共存。這就是傳統語法里的所謂完成進行時態。其實,再加上部分兩個字,就更清楚的表達了這個意思。也就不至於讓初學者產生疑惑了。所以,我把這種時態叫做部分完成仍在進行時態。其結構就是have been +doing.特點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❻ 英語時態

靜態動詞指表示相對靜止狀態的動詞。
如前所述,這一類動詞通常只能用於非進行體,不能用於進行體。根據詞彙意義,靜態動詞又可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動詞be(是)和動詞have(有)。例如可以說:
He is tall.他身材高大。
He has a nice house.他有一幢漂亮的房子。
而不可以說:
* He is being tall.
* He is having a nice house.
值得注意的是,be和have有時也可用於進行體。不過,這時它們已不是靜態動詞,而是動態動詞了。試比較:
He is kind.(is是連系動詞,表示狀態)
He is being kind.
(being是動態動詞,being kind相當於 act-ing in a kind way)
上述第一句表示某人的性格特徵,含義是「他秉性善良」,而後一句通常不表示性格特徵,而是指眼下的情況,含義是「他正在友善地對待某人」。我們還要進一步比較,為什麼可以說 He is being kind,而不可以說*He is being tall呢?在這里存在著與 is being搭配的形容詞的類別問題。英語的形容詞就詞彙意義來說可分為兩類:靜態形容詞(如tall,short,big,small,beautiful, ugly等)和動態形容詞(如careless,clever, foolish, helpful,impatient,kind,thoughtful等)。大多數的形容詞是靜態的,只有少數才是動態形容詞。也只有這少數動態形容詞才可以和be的進行體連用,表示一種暫時的情況:
He is being foolish.
=He is behaving foolishly.他正在作出愚蠢的行為。
He is being impatient.
=He is acting impatiently.他正在顯出不耐煩的樣子。
have的用法也有類似的情況。試比較:
Go away.We are busy.We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走開。我們正忙。我們有許多事情要做。
Wait for me.I'm still having my breakfast.
等等我。我還在吃早飯呢。
在上述第一例中,have作「有」解,是靜態動詞;在第二例中,have作「吃」解,是動態動詞,因而可用於進行體,I'm still having my break-fast=I'm still eating my breakfast。在這里,have的用法與 be還略有不同。be只有用於進行體時才是動態動詞,而have(不作「有」解釋)本身就是動態動詞,既可用於進行體,也可用於非進行體。例如我們可以說:
We have lunch at 12.我們12點吃午飯。
We are having lunch.我們在吃午飯。
上述兩例中的have都作「吃」解,從而都是用作動態動詞。

第二類靜態動詞是含有靜態動詞be和have的意義的動詞,如:
belong to 含義是 be the property of(屬於)
concerm 含義是 have relation to(與……有關系)
contain 含義是 have(包含有)
cost 含義是 be equal in value to (價值為)
depend on 含義是 be dependent on(依靠)
differ from 含義是 be different from(不同於)
matter 含義是 be of importance(要緊)
own 含義是 have(有)
resemble 含義是 be like (相像)
這一類靜態動詞通常都不可以用於進行體。例如:
That belongs to me.那是我的。
不能說:*That is belonging to me.
It doesn't matter to me.這對我無關緊要。
不能說:*It isn't mattering to me.
第三類靜態動詞是表示五官感覺的動詞,如 hear, see, feel, taste,smell等。這一類動詞通常用於非進行體。例如:
She doesn't hear very well.她聽覺不太好。
不能說:* She isn't hearing very well.
Do you see that tree?你看到那棵樹嗎?
不能說:*Are you seeing that tree?
當hear和see不用於表示五官感覺的意義時,便是動態動詞。例如hear可以作「審問」解,是動態動詞,既可用於非進行體,也可用於進行體:
Which judge will hear the case?哪位法官審問這案件?
He is hearing the case.他正在審理案件。
see也有類似的情況:當see用來表示「會面」、「訪問」、「參觀」等意義時,是動態動詞。可作以下用法:
We saw the World's Fair.我們參觀了世界博覽會。
We will be seeing a few friends.我們將訪問幾位朋友。
當feel,smell,taste用於表示被動意義時是靜態動詞,通常都不可用於進行體。例如可以說:
The soup tastes good.這湯味道不錯。
The pot feels hot.這壺摸著是熱的。
Roses smell sweet.玫瑰花聞起來是香的。
而不可以說:
* The soup is tasting good.
* The pot is feeling hot.
*Roses are smelling sweet
如果這些動詞用於主動意義便是動態動詞,從而可用於進行體。例如:
He is tasting the soup. 他在品嘗這湯。
He is feeling the pot.他在用手摸壺。
He is smelling the roses.他在聞玫瑰花。
當feel用以表示人體感覺時,用進行體或者用非進行體,意義上無甚差別。例如:
A:Are you feeling better?你感到好點嗎?
B:Yes,I feel fine now.是的,我現在覺得舒暢了。

第四類靜態動詞是表示心理或情感狀態的動詞,如 believe,consider (=believe),expe ct(=suppose),feel (=think),find(=consider),forget,hate,hope,imagine,know,like,love,mean,mind (=object),notice,prefer, regret,remember, suggest,suppose,think,understand,want,wish等。這類動詞通常也都不用於進行體。例如:
I don't believe it.這我不信。
不能說:* I'm not believing it.
I know he's clever.我知道他聰明。
不能說:*I'm knowing he's clever.
這類動詞,其中有一些也可用作動態動詞,但是意義不同。試比較:
Do you mind if I open the window?我開窗你不會介意吧?
Is anyone minding the baby while you're out?
你外出時有人在照看孩子嗎?
前一例的 mind= object(反對),不能用於進行體。後一例的 Is …minding=Is… looking after(照看),根據表意需要採用進行體或非進行體均可。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說所有上述四類靜態動詞通常都用於非進行體,若用於進行體,應該說已由靜態動詞轉化為動態動詞。但是,這個結論也不能太絕對化。必須指出,有少數幾個靜態動詞間或也可用於進行體,其含義稍有改變,但仍為靜態動詞。

盡管有上述種種「例外」,對初學者來說,首先應該記住:靜態動詞通常只能用於非進行體,不能用於進行體。
-------------------

不知道上面這段是不是對你理解靜態動詞不可以用於現在進行時有一定的幫助了.其實,語法這個東西很微妙的.一般而言,你首先要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之後,才具備學習語法的實力.因為語法是抽象的,沒有具體的知識作為鋪墊的話,很難理解的.所以我建議你多讀一些英語的小文章,從短的,簡單的開始讀起,大概讀個一百篇左右再去看語法,就差不多了.
而且你不適合一上來就看張道真的語法書,那太深了,最好先從高中的語法學起,買幾本針對高中生寫的語法書,這樣看起來會比較容易理解.

❼ 英語語法和美語語法有什麼區別

英語和美語的區分:對於美國英語與英國英語的區別,大多數中國人將二者混淆,回其實他答們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在單詞拼法、習慣用語、數字表達、應用文寫作等諸多方面都存在著差異,甚至同一個詞在英、美語中會表示不同的概念或是同一概念在英美語中會用不同的詞來表達,比如「地鐵」一詞在英國和美國就分別用Underground和Subway來表示,類似的詞彙還有很多,像Football在英國表示「足球」,在美國則表示「橄欖球」,美國人往往習慣用Soccer來表示「足球」。我國的傳統英語教育一般採用的是英式英語教材,無論從單詞拼法還是音標發音上都在傳授英國英語的習慣。但是不能否認的是,美國英語在中國潛移默化的影響要遠遠超出英國英語,美語伴隨美國文化在全球的傳播而風靡。同時,由於美語本身具有的強烈的現代感、語法要求和詞彙使用上靈活隨意、注重口語化的語言思維習慣,所以更容易被中國年輕人接受,被語言學家稱為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語言種類。

❽ 做英語閱讀理解有哪些技巧

做英語閱讀理解的技巧有:

1、若針對舉例子、人物言論出題,需要查找例子以及人物所說的句子前後的內容,然後與各選項逐一核對。

2、在出現一些關鍵詞,如however,but,moreover, therefore,thus時,要特別注意句子前後意義的轉折、遞進、因果等關系。

3、細節理解題的答案一般是同義替換項或者同義轉換。

4、選項中有絕對語氣詞的一般不是答案。如: must,never, the most, all, merely, only, have to, any, no,completely,none, 等。但不是絕對,也有例外。

5、注意選項中的副詞、形容詞和介詞短語等與原文是否一致。如:must, may, often,should, usually,might, most,more or less,likely,all, never, few等存在程度不同,經常被偷換,往往被忽視。

6、注意干擾項特點:與原文內容相反;與原文內容一半相符,一半不同;敘述過於絕對化;原文沒有提及。

(8)英語動詞進行體的語法意義與用法擴展閱讀:

閱讀積累要提高閱讀水平,詞彙量與短語量非常重要。所以要提高閱讀水平,我們就得學會積累詞語。我們不妨這么做:在通讀全文後看第二遍,遇到生詞盡可能根據上下文來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就查詞典,然後將這些詞抄寫在一本可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

每當有空時,就拿出這個小本子來背誦記憶。這樣做不但不費時,而且效果也很好。因為不時地接觸、反復地記憶,詞彙量會增加得很快。

另外,句子都能看懂,但讀完文章印象卻不深,這就牽涉到對文章框架結構的整體理解。首先,要重視文章的標題和文章的首句,因為文章的標題或首句就是文章的主題,文章的內容就是圍繞主題展開的;

其次,文章的結尾句往往是這篇文章的結論或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再次,善於標注文章關鍵句,可以幫助你掌握文章的全貌,理解文章的主題。很多題目就是圍繞它們而設計的。

❾ 英語動詞語法

1.一般現在時和現在進行時的區別

一、概念不同:

一般現在時表示主語經常性和習慣性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也表示說話者的能力及自然現象。而現在進行時表示說話時(瞬間)正在進行的動作,也表示目前或現階段一直進行的動作。如:

She often does her homework in the evening. 她經常在晚上做作業。

She is doing her homework now. 現在她正在做作業。

二、在構成方式上的不同:

一般現在時中謂語動詞的構成有以下三種情況:

①be動詞的一般現在時形式:am,is,are.

②動詞have的一般現在時形式:have,has.

③其他行為動詞的一般現在時形式有動詞原形或第三人稱單數形式。

而現在進行時中謂語動詞的構成是:am/is/are+動詞的-ing形式(現在分詞)。

三、時間狀語不同:

一般現在時的時間狀語主要有: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never,every day,on Sundays,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等;

現在進行時的時間狀語主要有:now,these days,this week,at the moment等,有時句首有「Look!」、「Listen!」或「It』s+時刻」等詞、句存在。如:

We play football in the afternoon.我們在下午踢足球。(一般現在時)

My mother is reading a newspaper now. 我媽媽正在看報紙。(現在進行時)

四、感情色彩不同:

一般現在時往往不帶任何感情色彩,語氣比較肯定。現在進行時常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並多與always, often等副詞連用。如:

Mr. Li works hard in the factory. 李先生在工廠工作努力。(說明事實,語氣比較肯定)

Mr. Li is always working hard in the factory.李先生在工廠工作一直很努力。(表示贊揚)

五、用語范圍不同:

某種表示情感、意識(如want,like,know等);表示「有」的have等動詞,一般不用於現在進行時,但可用於一般現在時。如:

我現在就想回家。

誤:I am wanting to go home now.

正:I want to go home now.

他有一台電腦。

誤:He is having a computer.

正:He has a computer.

六、時間范圍不同:

這兩種時態所表示的時間范圍都可能有「過去——現在——將來」的意味,但相對而言,一般現在時持續的時間較長,甚至無限。而現在進行時持續的時間較短,可能片刻完成。如:

She comes from Shanghai. 她是上海人。

She is coming from Shanghai.她正從(或即將從)上海來。

2.現在完成時和一般過去時的用法
have(has)+過去分詞(done)
現在完成時用來表示現在之前已發生過或完成的動作或狀態,但其結果卻和現在有聯系,也就是說,動作或狀態發生在過去但它的影響現在還存在.
一般過去時不強調影響到現在,只強調動作.例如:
I have lost my pens.
我丟了鋼筆(還沒找到).
I lost my pens.
我丟了鋼筆(但可能找到了).

一般過去時,過去完成時的區別

過去完成時 概念:(表示過去的過去)指過去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有延續性),對過去有影響,現在沒影響了。
其構成是had +過去分詞構成.
例如:
I had lost my pens.
我丟了鋼筆(以前沒找到,現在找到了).
I lost my pens.
我丟了鋼筆(只知道這個動作).

3.現在完成時和現在完成進行時:
在比較這兩個時態時,關鍵在於對現在完成進行時的基本概念是否理解,因為對於現在完成時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理解了。
現在完成進行時是一兼有現在完成時和現在進行時二者基本特點的時態。由於它有現在完成時的特點,所以它可以表示某一動作對現在產生的結果或影響。由於它有現在進行時的特點,所以它也可以表示某一動作的延續性、臨時性、重復性、生動性乃至感情色彩。
現在就現在完成進行時的這些特點和現在完成時作一簡單的比較:

(1)現在完成進行時和現在完成時皆可表示動作對現在產生的結果,但前者所表示的結果是直接的,而後者所表示的則是最後的結果。如:
We have been cleaning the classroom.(a)
We have cleaned the classroom.(b)
(a)句可譯為「我們打掃教室來著。」其直接結果可能是:我們身上都是灰。(b)句可以譯為「我們把教室打掃過了。」其結果是:現在教室很清潔,可以用了。又,(a)句表示教室剛剛打掃過,(b)句則可能表示教室是昨天打掃的。
Be careful! John has been painting the door.(a)
John has painted the door.(b)
(a)句表示約翰剛剛把門油漆過,現在油漆還未乾,所以你要小心。(b)句則無此含義,油漆可能已幹了。

(2)現在完成進行時有時有延續性,現在完成時往往沒有。如:
They have been widening the road.(a)
They have widened the road.(b)
(a)句的意思是他們在加寬馬路,但尚未完工。(b)句的意思則是已完工了。有時現在完成時有延續性(如一些屬於持續體的動詞),但無臨時性質。如:

Mr. Smith has been living in London since 1978.(a)
Mr. Smith has lived in London since 1979.(b)
(a)句有「史密斯先生在倫敦久居」的含義,(b)句則沒有。

(3)但現在完成進行時並不總是具有臨時的性質,如:
My moth! er has been teaching English for twenty years.(a)
My mother has taught English for twenty years.(b)
(a)句在此並無臨時性質,但較口語化。(b)句則較為正式。又,(a)句表示動作現在仍在繼續.並將延續下去,(b)句的動作是否延續下去,須由上下文決定,但在一般情況下都是延續下去的。

(4)現在完成進行時往往表示動作在重復,現在完成時則常常不帶重復性。如:
Have you been meeting her lately?(a)
Have you met her lately?(b)
(a)句有「經常相會」之意,(b)句則沒有。(b)句如與often,every day等時間狀語連用,當然也表示動作在重復。

(5)現在完成進行時比較生動,有時含有明顯的感情色彩,而現在完成時往往只說明一個事實,一種影響或結果,平鋪直敘,沒有什麼感情色彩可言。如:
What have you been doing?(a)
What have you done?(b)
(a)句表示驚異。(b)句只是一個問題。

Have you been waiting long?(a)
Have you waited long?(b)
(a)句較(b)句生動。又,(a)句比較口語化。

I have been wanting to meet you for long.(a)
I have long wanted to meet you.(b)
(a)句比(b)句更親切,更有禮貌。

Recently Mary has been doing her work regularly.(a)
Recently Mary has done her work regularly.(b)
(a)句顯然是在表揚瑪麗。(b)只說明一個事實。

下面還有一例,頗為有趣:
Who's been eating my apples?(a)
Who's eaten my apples?(b)
(a)句有強烈的感情色彩,表示憤怒不滿,(b)句只是希望回答的一個問題。又,(a)句兼有進行時態,所以有「蘋果未被全部吃光」的意思,(b)句是完成時態,說明「蘋果一個不剩了」。

4.一般現在時和現在進行時表將來的用法:
下列動詞:come, go, arrive, leave, start, begin, return的一般現在時表將來。這主要用來表示在時間上已確定或安排好的事情。
The train leaves at six tomorrow morning.
When does the bus star? It stars in ten minutes.
用現在進行時表將來時(表示按計劃安排要發生的事件。)

一般現在時代替將來時

時間狀語從句,條件句中,從句用一般現在時代替將來時
When, while, before, after, till, once, as soon as, so long as, by the time, if, in case (that), unless, even if, whether, the moment, the minute, the day, the year, immediately
He is going to visit her aunt the day he arrives in Beijing. 他一到北京,就去看他姨媽。

現在進行時表將來時常有「意圖」「安排」或「打算」的含義。這種現在進行時比較生動,給人一種期待感。
它常表最近或較近的將來,所用動詞多是轉移動詞。如:
(1) I』m going. 我要走了。
(2) When are you starting? 你什麼時候動身?
表將來的現在進行時除用於轉移動詞外,亦可用於某些非轉移動詞。如:
(1) I』m meeting you after class. 課後我找你。
(2) What are you doing next Sunday? 下星期你打算干什麼?
但偶爾也表示較遠的將來。如:
When I grow up, I』m joining the army. 我長大了要參軍。
表將來的現在進行時有時含有「決心」的意思,多用在否定結構中。如:
(1) I』m not going. 我不走了。
(2) I』m not waiting any longer. 我不再等了。
有時也用在肯定結構中。如:
I』m backing out. 我要打退堂鼓了。
用這種現在進行時與對方講話時可變成命令,不過語氣比較溫和。如:
(1) You are staying. 你留下吧。
(2) Don』t forget: you are taking part too. 不要忘記:你也要參加。
同現在一般時一樣,現在進行時也可在時間、條件或原因狀語從句中表示將來。如:
(1) when you are passing my way, please drop in. 你什麼時候路過我們家,請進來坐。(用於時間狀語從句)
(2) If they are not doing it, what I am I to do? 如果他們不幹,那我該怎麼辦?(用於條件狀語從句)
表示將來的現在進行時也可用在間接引語中,表示說話人相信它將是事實。如:
He said he is going tomorrow. 他說他明天走。
表將來的現在進行時有時從屬於將來時態。如:
(1) On election night we』ll be telling you what』s happening in various places in this country. 到了選舉的夜晚,我們將把全國各地的情況告訴大家。
(2) when I have time, I』ll come down to the school to see how you』re both doing. 我有空時,會來學校看你們倆的學習情況。

5. will/shall的基本用法: 由助動詞「 shall/ will +動詞原形」構成, shall 用於第一人稱, will 用於第二、第三人稱,而美式英語在陳述句中無論什麼人稱,一律用 will .表示「純粹的將來」:
①表示將要發生的動作或情況,常帶有表示將來的時間狀語,如 tomorrow, next week, in two days, from now on 等。如: It will be fine tomorrow. 明天天氣晴朗。
②表示預料將要發生的動作或情況。如:
You will feel better after having this medicine. 吃了這葯,你就會感覺好些的。
③表示由於習慣傾向而會經常發生的動作,本用法中的 will 要重讀。如:
Boys will be boys. 〔諺語〕男孩畢竟是男孩。
2. 表示「帶有情態意義的將來」,用來表示意圖,用 will 來表示。如: I will be more careful next time. 下次我要更加小心。
I won't go shopping this afternoon, but she will. 今天下午我不想去購物,但她想去。
will 在疑問句中,用來表示有禮貌地征詢對方的意見。如: Will you have some more tea? 要不要再喝點茶?
What shall we do this weekend? 本周末我們要干什麼?

用 be going to 表示:
be going to 相當於一個助動詞,與其後的動詞原形一起構成句子的謂語,表示近期將要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如: I'm going to see a film this afternoon. 今天下午我想去看電影。
①「 be going to +動詞原形」表示主觀上打算在將來某個時間要做某事。如: Her mother is going to buy her a new bike. 她媽媽要給她買輛新自行車。
②「 be going to +動詞原形」還可以表示說話人根據已有的跡象認為將要發生的事。如: It's going to rain. 快要下雨了。

❿ 現在進行時的用法

基本用法

現在進行時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

現在進行時的構成是:主語+be動詞(am /is /are)+動詞ing形式〔現在分詞〕

1. 肯定句:主語+be動詞(am /is /are)+動詞ing+其他。

2. 否定句:主語+be動詞(am /is /are)+not+動詞ing+其他。

3. 一般疑問句:be動詞+主語+動詞ing+其他。

肯定回答:Yes,主語+ be.

否定回答:No,主語+ be not.

4. 特殊疑問句:特殊疑問詞+一般疑問句

回答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回答。

註:is not可以縮寫成isn『t,are not可以縮寫成aren』t,但是am not在現代英語中不可以縮寫。在現在進行時里,所有的be動詞都是am、is、are,be動詞後面的動詞一定是ing形式。

(10)英語動詞進行體的語法意義與用法擴展閱讀:

1、有些動詞從結構來看是現在進行時,但卻是表示將要發生的事,而不表示動作現在正在進行。這些動詞往往是一些表示位置移動變化的動詞,如:go,come,leave,fly,move,start,begin,arrive,stay,return 等。

◇Next month my family is moving to Beijing.

下個月,我家就要搬到北京去了。(搬的動作並非現在發生,而將在下個月發生。)

◇My aunt is leaving for Shanghai at eleven o'clock tomorrow morning.

明天早上十一點我嬸嬸將離開去上海。

2、並不是所有動詞都有進行時,一些動詞一般在句中不能用現在進行時態,而應用一般現在時。這些動詞往往是等表示情感狀態、知覺認識、願望或短暫性的動詞。例如:see(明白),know(知道;了解),want(需要;想要),like(喜歡),hear,have(有),think(想;認為),hope,hate 等。

3、在時間、條件狀語從句中,有時可用現在進行時代替一般將來時。

◇When you are passing my way,please drop in.

你什麼時候路過我家,請進來坐。

4、著名學者周海中教授曾經指出:作為表語時,英語介詞可以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例如:

He isatwork.. (他正在工作。)

The house isonfire! (房子著火了!)

The road isunderconstruction. (路正在修。)

閱讀全文

與英語動詞進行體的語法意義與用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公的家教老師女演員 瀏覽:788
圓明園題材電影有哪些 瀏覽:806
歐洲出軌類型的電影 瀏覽:587
看電影可以提前在網上買票么 瀏覽:288
有沒有什麼可以在b站看的電影 瀏覽:280
今晚他要去看電影嗎?翻譯英文。 瀏覽:951
林默燒衣服的那個電影叫什麼 瀏覽:133
哈莉奎茵與小丑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09
維卡克里克斯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961
什麼算一下觀看的網站 瀏覽: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瀏覽:296
朱羅紀世界1免費觀看 瀏覽:311
影院容納量 瀏覽:746
韓國最大尺度電影 瀏覽:130
八百電影 瀏覽:844
手機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瀏覽:182
韓國有真做的電影么 瀏覽:237
歐美愛情電影網 瀏覽:515
一個女的去美國的電影 瀏覽:9
金希貞的妻子的朋友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