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語文語法知識與英語語法異同點
我自己的理解(精簡精華版):語文中有主謂賓定狀補,
而英語中基本的有主謂賓,定語、狀語,還有表語(中文語法中沒有)
但有補語,如賓補,主補
以下是轉載(詳細版):
建議你看 http://ke..com/view/328219.html?wtp=tt
上面的是*英語*
下面的是*語文*
主語:一個句子的發生動作的主體
謂語:一般是動詞充當
賓語;表示動作發生的對象
舉個例子~ 我吃飯
我是主語 吃是謂語 飯是賓語
定語:一般是形容詞充當 修飾主語和賓語
狀語:表時間、地點、狀態、方位等等的限制補充的成分
補語:補充說明賓語的(好象是吧 記不清了)
舉個例子~ 昨天晚上在飯館里我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昨天晚上在飯館里是狀語,我是主語,吃是謂語,一頓豐盛的是定語,晚餐作賓語。
(只能這么講了,要不太復雜了說不清楚,以後多揣摩揣摩就自然會了!)
文言文句式~最重要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再看它和我們現在說的話有什麼不同,在判斷是定語後置還是賓語前置或是介詞短語後置~
舉個例子~
「忌不自信」
按字面意思講是「鄒忌不自己相信」但用現代人的話講是「鄒忌不相信自己」,所以它就是把賓語提前了,所以叫賓語前置,屬於倒裝句的一種。
「蚓無爪牙之利」
按字面意思講是「蚯蚓沒有爪子牙齒的鋒利」但用現代人的話講是「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牙齒」所以是把定語放後面了 屬於定語後置,也是倒裝。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按字面意思講是「著就是戰勝別國在朝廷上」但用現代人的話講是「這就是在朝廷上戰勝別國」所以古語里是把介詞短語也就是狀語放在後面了,所以叫介詞短語後置,也叫狀語後置。也是倒裝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
……者……也 一般都是判斷句,表示對某一對象作出性質、身份、狀態上的判斷。所以上句是說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惑的人,表職能,所以是判斷句。
「晉軍函陵」
按字面意思講是「晉國軍隊駐扎函陵(地名)」 實際上應該是「……駐扎(在)函陵」 它省略了介詞「在」 所以是省略句。
以上是知道里另一個人的回答
語文語法知識
1、詞類:有實詞與虛詞兩大類。
(1)實詞:表示實在的意義,能夠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能夠獨立成句。
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不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詞例外),它們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系。
A、名詞:表示人和事物名稱的詞。表示人的名稱,如同志、作家;表示具體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學;表示時間名稱,上午、夏天;表示處所名稱:上海、中國;表示方位名稱:上、下(簡稱方位詞)
名詞的語法特點:①表示人稱的名詞,可以在後頭加「們」表示多數②方位詞常用在其他名詞後頭,組成表示處所、范圍或時間的方位短語③名詞一般不受副詞修飾。
B、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
表示動作、行為:坐、聽;表示存現、消失或發展變化:有、發生;表示心理活動:愛、恨;表示使令:叫、讓;表示可能、意願(能願動詞):能、會;表示趨向(趨向動詞):來、去;表示判斷(判斷詞):是。
動詞的語法特點:①動詞一般受副詞「不」的修飾。②動詞後面可以帶「著、了、過」,表示動態。③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時間短暫或嘗試的意思。④判斷詞「是」主要是聯結句子的主語和賓語。⑤能願動詞後面不能跟名詞,能願動詞可以和後面的動詞一起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⑥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
C、形容詞:是表示事物的形狀、性質、狀態的詞。
表示事物形狀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質的:漂亮、結實;表示事物狀態的:快、慢;
形容詞的語法特點:①一部分形容詞可以用重疊形式來加強語義。②大多數形容詞可以受副詞「很」修飾。
D、數詞:是表示數目的詞。
表確數(表示分數,整數和倍數);表概數:幾、許多;表序數:第一、老三;數詞的語法特點:①數目增加,可以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倍數表示②數目減少,只能用分數,不能用倍數。
E、量詞:是表示事物和動作、行為單位的詞。表示事物單位的量詞叫數量詞。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量詞叫動量詞。表示事物單位的:個、只;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次、回,有時也借用某些名詞來表示,如:腳、年;
量詞的語法特點:①量詞經常和數詞連用,組成數量短語,也稱為數量啟數量詞。②表示物量的數量詞常用在名詞的前面。③表示動量的數量詞數量詞常用在動詞的後面。
F、代詞: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詞。
代詞分為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三類。代詞的語法特點:①第二人稱的敬稱「您」不用於復數,如果需要表示復數,就用「您幾位」「您諸位」②第三人稱復數代詞「他們」可專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們」則專指女性③注意「我們」和「咱們」用法的區別。「我們」指說話人,有時也可以包括聽話人;「咱們」一定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④指示代詞「那」用於遠指,「這」用於近指⑤代詞用得不恰當,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詞:一般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行為、動作或性質、狀態的程度、范圍、時間、頻率、情勢、語氣等。
表示範圍:都、全;表示語氣:可、倒;表示否定:不、沒;表示時間:剛、恰好;表示程度:很、極;表示情勢:彷彿、漸漸。
副詞的語法特點:①副詞主要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在動詞、形容詞前面作狀語。②副詞有時用在形容詞後面,補充說明程度、結果,作補語。③副詞不能修飾名詞、代詞。
H、連詞:是用來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詞。一般連詞:和、與、並、或、及;關聯詞:主要用來連接復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雖然 但是。
語法特點:①一般連詞的前後兩部分可以調換而基本意思不變。②關聯詞的主要在復句中進行運用。
I、介詞: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
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
自、從、以、當、為、按照,
由於、對於、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於
除了、同、對、向、往、朝……
用在名詞、代詞前,組成介賓短語後,修飾、補充「動」「形」要記牢。
J、助詞:是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起輔助作用的詞。助詞可分三類:結構助詞、動態助詞、語氣助詞。結構助詞:的、得;動態助詞:著、了、過;語氣助詞:的、了、嗎、吧、呢等。
K、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等聲音的詞。如啊、嗯等。語法特點:一般獨立成句,用逗號或感嘆號隔開。
L、擬聲詞:是摹擬人或事物的聲音的詞。語法特點:在句子中相當於一個形容詞。
(2)、詞類的辨別:
①區分名詞和非名詞,名詞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區分形容詞和動詞,形容詞可以用「很」來修飾,動詞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除外)③區分形容詞和副詞,形容詞能修飾名詞,前面能加「很」;副詞不能修飾名詞,前面不能加「很」。④區分連詞和介詞,前後能互換的是連詞,前後不能互換的是介詞。⑤區分動詞和介詞,作謂語中心語的只能是動詞,組成介賓短語修飾、補充動詞、形容詞的是介詞。⑥區分語氣助詞和嘆詞,語氣助詞一般用在句尾,嘆詞往往獨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區分介詞和副詞,介詞後面跟名詞、代詞,副詞後面是動詞或形容詞。
2、短語:是由詞和片語合而成的語言單位。
(1)、並列短語:由兩個或由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等並列組成的短語,基本結構有名+名、名+代、代+代、動+動、形+形、數量+數量。特點:①並列短語前後的詞性一致。(名詞和代詞除外)②並列短語兩部分之間是平等關系,沒有修飾、限制關系。③並列短語中的詞一般顛倒過來意思不變。④並列短語中詞和詞之間可以直接組合,也可以借用虛片語合。
(2)、偏正短語:定義參見課本。基本結構:①中心語是名詞時,修飾限製成分是定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名、數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語是動詞或形容詞時,修飾語是狀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動、副+動、數量+動、副+形。
(3)、動賓短語:動詞後邊帶上一個受動詞支配的詞,組成一個短語,這種短語叫做動賓短語。基本結構:動+名、動+代。特點:①動賓短語前邊的動詞直接支配後邊的名詞、代詞,後邊的名詞、代詞受前邊的動詞的支配,它們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②動賓短語中受動詞支配的名詞、代詞,是賓語。③賓語一般在動詞後面回答「誰」、「什麼」的問題。④使用動詞短語時,要注意動詞和賓語意義上的配合,否則造成動賓不搭配。
(4)、補充短語:包括動補短語和形補短語兩大類。語法特點:①在動詞、形容詞後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是補語,用<>表示。②這類短語的中心語在前,前後兩部分是被補充和補充的關系。③補語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邊補充說明怎麼樣、多久、多少等問題。④有的補語前頭常用結構助詞「得」。
(5)、主謂短語:定義詳見課本。基本結構:名(代)+動、名(代)+形、名(代)+疑問代詞、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數量,如紙三張。特點:①主謂短語前邊的詞表示「誰」或「什麼」,後面的詞說明前邊的詞「怎麼樣」「干什麼」或「是什麼」。前後兩部分是被陳述和陳述的關系。②使用主謂短語加上語氣,書面上加上標點就是一個單句,表達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賓短語:由介詞和它的賓語構成的短語。基本結構:介詞+名詞、介詞+代詞。語法特點:①介賓短語在句子中作為一個整體充當句子成分。②介賓短語在為主中心語前做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③介賓短語有時也做定語,後頭必須帶「的」。
(7)、「的」字短語:由動詞、形容詞、動賓短語加上「的」構成。基本結構:動詞+的、形容詞+的、動賓短語+的。特點:①「的」字短語在句中相當於一個名詞。②「的」字短語一般常做主語、賓語。
3、單句:
(1)、單句分類:按句子結構分為主謂句和非主謂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語氣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2)、單句的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3)、分析步驟: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謂,先把句子一分為二,分成主語和謂語,一般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後;第二步,找賓語,有的句子有,有的則沒有,動詞支配的對象就是賓語;第三步,壓縮句子找中心語,中心語是受修飾、補充或能支配賓語的主幹成分;第四步,找定、狀、補語。定語到主語中心語的前邊和賓語中心語的前邊去找,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前面,補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 常用分析單句成分的符號見課本。
(4)、句子主幹:是指把定語、狀語、補語壓縮後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語的中心語,謂語的中心語和賓語的中心語組成。摘取句子主幹時,謂語中心詞前有否定詞語(不、沒、沒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詞語放在主幹中;碰到中心語是並列短語時,要把整個並列結構摘出來。
4、復句:復句是由兩個或幾個意義上相關、結構上互不包含的單句形式組成的句子。
(1)、如何區分單、復句:①復句的分句間互不為成分,這是區分單、復句最重要的一點。復句的分句之間結構上互不包含,就是說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沒有句子成分之間的結構關系,這是復句的本質特徵,也是復句和單句的最根本的區別。②不能看只有一個主語就斷定不是復句。③凡是一個主語管幾個動詞,只要中間用逗號或分號表示停頓,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復句。④有些關聯詞既可以用在復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單句中。如:只有熱愛工作的人,才能熱愛生活。(單句)
(2)、復句的類型:主要有並列、遞進、選擇、轉折、因果、假設、條件這幾種類型。判斷復句關系,關聯詞很重要,有一個順口溜把難記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塊,請牢記。
「不是」「而是」是並列,「不是」「就是」是選擇,
「尚且」「何況」是遞進,「盡管」配「還」是轉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設,
「無論」「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講條件。
(3)、二重復句:結構上有兩個層次的復句。組成主要有三種情況:單句+復句、復句+單句、復句+復句。劃分步驟:先看有幾個分句,著鍵是看有幾個主謂結構;找准句子的第一層(找的方法:①找統領全句的關聯詞語。看關聯詞統領的范圍,看關聯詞覆蓋到哪兒。②從分句間的松緊關系看,松的就是第一層③復句中有分號的地方往往是第一層。)總之,要一直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單句為止。
5、修改病句:
(1)、句子成分殘缺:句子缺少了應該具備的成分,影響了意思的表達,就成了一種結構不完整的病句。常見的成分殘缺通常有主語殘缺、定語中心語中心語殘缺等。
(2)、句子成分搭配不當:主語和謂語的搭配,要注意謂語能不能正確的陳述主語;動詞和賓語的搭配,要注意動詞表示的動作行為能否支配賓語表示的事物;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要注意對中心語的修飾是否合適。
(3)、語序不合理:漢語的各種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較固定的,如主語在謂語前頭,賓語、補語在動詞、形容詞後頭,定語、狀語在中心語前頭,幾個遞加的定語、狀語也有一定的排列順序。
(4)、句式雜糅:不同的句式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達只能使用一種句式。把兩種說法,兩種句式雜糅在一起,往往會造成結構上的混亂。
(5)、前後表達不一致:在表達上不合情理,前後矛盾或前後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後矛盾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用詞前後矛盾,同一句內使用了兩個含義相反的詞語。另一種是前後情況的表達,互相矛盾。
(6)、其他情況:指代不明、誤用詞類、重復羅嗦、濫用否定詞、用詞不當。
6、修辭:
(1)、常用的修辭方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無疑而問、自問自答)、反問
(2)、句式的變換和選擇:
①句子按用途,可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陳述句是告訴別人一件事;疑問句是詢問別人一件事;祈使句是用來要求別人做或不做什麼的句子;感嘆句是用來表示某種強烈的感情的句子。
②句式的轉換:主動句和被動句的轉換、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轉換。句式轉換應注意的問題:A、句式變換,只是換一種說法,換一種句式,不改變句子的原意;B、肯定句變否定句,一種方法是找反義詞加「不」,還可以變雙重否定句。
❷ 相比白話文,文言文的語法跟英文最接近嗎
【實詞】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 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關鍵。學習文言實詞,應特別注意它在語法上的三個主要特點:一是一詞多義,二是詞義的古今變化,三是詞性的活用。 【虛詞】虛詞沒有實在意義,一般不能充當句子成分,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少數副詞如「不」、「也許」、「沒有」等可以單獨回答問題),只能配合實詞造句,表示種種語法關系。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五類。文言虛詞在整個文言詞語中雖然只佔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語法作用卻很大。文言文中的許多句式是以虛詞為標志的,如判斷句「......者......也」、被動句的「為......所......」等虛詞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頻繁,而且它的解釋也相當靈活。主要常用的虛詞有:之、其、於、以、而、則、乃、若、且、者、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雖、雖然、然而、然則、也。矣、乎、哉、焉、耳等。過去曾先以意義為標准,意義實在的叫實詞,意義空虛的叫虛詞。現在以功能為主要依據,認為:能夠充當句子成分(當然有詞彙意義、語法意義)的是實詞,不能充當句子成分,只有語法意義的就是虛詞。 主語:主語是執行句子的行為或動作的主體,如「我寫字」中的「我」,就是主語,它做出「寫」這個動作。謂語:謂語是對主語動作或狀態的陳述或說明,指出「做什麼」、「是什麼」或「怎麼樣」. 謂語動詞的位置一般在主語之後。舉例中,「寫」就是謂語。賓語:是指一個動作(動詞)的接受者。舉例中,「字」就是賓語。定語:定語是用來修飾、限定、說明名詞或代詞的品質與特徵的。 主要有形容詞此外還有名詞、代詞、數詞、介詞短語、動詞不定式(短語)、分詞、定語從句或相當於形容詞的詞、短語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語。狀語:狀語是句子的重要修飾成分。狀語是謂語里的另一個附加成分,它附加在謂語中心語的前面,從情況,時間,處所,方式,條件,對象,肯定,否定,范圍和程度等方面對謂語中心進行修飾或限制。英語中的狀語修飾動詞、形容詞、副詞等的句子成分。補語:補語是述補結構中補充說明句子的結果、程度、趨向、可能、狀態、數量等的成分。就這么多了,希望能幫到你。
❸ 英語語法和中文語法之間的共通之處
漢語和英語作為兩種高度發達的語言就其思維本質而言大同小異,僅僅在思維的角度上稍有區別。
比如漢語英語都有兩種基本的句型:
1. 主系表; 即什麼是什麼
2. 主謂賓。 即什麼做了什麼
例如:
主系表示例:
漢語: 我是一個學生。
英語: I am a student.
主謂賓示例:
漢語:我愛你。
英語:I love you.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從大的方面而言,從主謂賓等主幹輸出順序而言,中英的表達順序是一致的。只是對於一些附屬成分,如修成主語、賓語等主幹的定語而言,中英文採取的不同的方式,即中文採取了前置的方式,而英語採取了後置的方式。
中英文定語示例:
中文:這就是我想要的那本書。 定語前置
英語:This is the bookthat I wanted. 定語後置
之所以很多人覺得英語語法和中文語法會有很大的不同,其本質是沒有真正的理解英語語法,同時作為兩種高度成熟的語言,英文能表達什麼意思內涵,中文就一定也能表達同樣的意思內涵,所以英語有這樣的語法,中文也相應的有對應的語法。就好比很多人說英語有時態,中文怎麼沒有時態呀?此話大錯特錯!中文同樣有時態,比如中文同樣有:
一般現在時態、一般過去時態、一般將來時態、一般過去將來時態;
現在不定時態、過去不定時她、將來不定時她、過去將來不定時態;
現在進行時態、過去進行時態、將來進行時態、過去將來進行時態;
現在完成時態、過去完成時態、將來完成時態、過去將來完成時態;
現在完成進行時態、過去完成進行時態、將來完成進行時態、過去將來完成進行時態;
中英文時態是嚴格的一一對應的,中國學生之所不知道中文存在這樣的時態,是應為當局者迷,就好像魚兒不知道自己在水中一個道理。
示例:
一般現在時態:
中文:我天天去學校。 (常態,長期不變的動作狀態)
英文: I go to school every day. (常態,長期不變的動作狀態)
現在進行時態:
中文: 我在吃飯。(非常態,又叫進行態,可以感知動作的延續)
英文:I am eating. (非常態,又叫進行態,可以感知動作的延續)
從以上示例你可以看出,中英文時態是嚴格的一一對應的。只是英語語言要求更加嚴格,「時「和」態」必須要嚴格的形式進行區分,如:
中文:我不是天天去學校。 (「時」的概念沒有明確的形式表達,而是通過對話的語境進行表達,天天並沒有說是現在天天,還是過去天天,還是將來天天)
英文: I don't go to school every day. (do表達「時」; go表達「態」 )
現在進行時態:
中文: 我在吃飯。(「時」的概念沒有明確的形式表達,而是通過對話的語境進行表達)
英文:I am(時) eating(態).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英語語法和中文語法沒有多少區別,只不過在學習語言的時候,我們對母語的語法視而不見,對英語的語法又沒有學透,直接導致中英理解的時候不能達到思維的同頻共振,因此而誤以為中英語法和思維有很大區別。
關於英語語法,依舊有太多的同學會有太多的疑問和困惑,可以參考如下帖子,看完基本就明朗了。
很多同學經常問一些英語該如何學的問題,如單詞該如何學、語法該如何學、口語聽力該如何學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現在針對這些問題逐一列出並給予解答如下:
1. 什麼是英語思維?
答:英語思維從字面上理解有兩種意思,一種是用英語進行思維,一種是英語所蘊含的思維。後者即英語的思維方式、思維角度,也就是指蘊含在英語語法規則中的思維及其原理。所以要正確地使用英語進行思維的前提是我們必須首先要掌握英語語法中的思維及其原理。
2. 什麼是英語語感?
答:語感是對語言的感覺,是指在學習和使用英語的過程中所獲得的感性經驗。語感並不能等同於語言規律,只是對語言規律的一種朦朧的感性認知,所以很多時候你的語感並不靠譜。很多人想通過大量的聽說讀寫來建立和強化語感,並寄希望於能最終獲得英語思維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或者說是事倍功半的。
3. 什麼是語法?
答:語法是語言的法則,是語言規律的高度凝練。語法和語言是共生共存關系,有了語言也就有了語法。
4. 為什麼母語不用學語法,而英語卻要學習語法?
答:之所以母語不用學習語法是因為我們生活在母語環境中,每日耳濡目染,同時自出生時起伴隨著成長,父母逐字逐句地教,逐字逐句地糾正,從而在無數次的重復中不知不覺內生了母語的語法規則。而英語作為一門外語,我們僅僅在英語課堂上才能獲得一點有限的練習,幾十個學生面對一位老師,不能象學習母語一樣得到大量有效的練習和矯正,所以無法像母語一樣內生正確的英語語法規則。因為無法自然地內生,但是又需要這套語法規則來約束和保障我們正確地使用英語,那麼只有去學習語法規則。
5. 語法為什麼那麼難?
答: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傳統的英語教學並沒有真正地理解英語語法,並沒有建立起完整、系統的英語語法體系,也沒有真正認識到英語語法規則所蘊含的思維本質,因此導致在英語教學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造成大量語法概念的理解混亂模糊、語法結構撕裂散亂、致使原本簡單系統的語法體系支離破碎,漏洞百出。
語法之所以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書店大部頭的語法書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動輒上千頁,厚厚一大本,更有甚者分成數冊,試想有幾人能耐心看完?無形中給讀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形成了英語語法非常復雜難學的印象。
英語語法很簡單,初中以上基礎的學習者數十課就可以理解學透、系統掌握,而無需耗費數十年時間學習。
6. 學了多年英語,為什麼還是看不懂、寫不出、說不了?
答: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是因語法和單詞基礎不夠扎實造成的。英語文章由句子組成,句子由主、謂、賓、定、狀、補語組成,謂語是句子的核心,有各種時態和語態的變化,所以如果語法扎實,那麼謂語部分無論如何變化,都可以正確地寫出。謂語之外的其它部分由單詞、短語、從句進行相應的語態和時態變化作為上述句子的成分。語法和單詞不扎實就會直接導致聽說讀寫的障礙。
7. 英語學習有捷徑嗎?
答:俗語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做任何事情都有其捷徑,都要有一個科學的規劃和安排,而不可貿然開始。比如有的同學以單詞入手,手捧詞典從第一頁開始背起,沒有多久就放棄,然後再次開始,再次放棄,直到最後徹底放棄;有的同學以語法入手,面對眾多語法圖書茫然無措,隨機選擇一本厚的開始學起,看不到一半也放棄了;還有很多同學以大量的泛聽、泛看、泛讀、泛背入手,以為量變終能導致質變…結果苦不堪言,收效甚微。
英語學習是有捷徑的,這條捷徑就是借鑒和學習別人已有的經驗和積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不是盲目地重走前人已走過的漫長探索之路。英語學習可以是快樂的,正確高效的英語學習應該按照如下順序:
1.首先學透語法,建立起完整系統的英語語法體系,即建立起英語語法的全局視野。這時在你的頭腦中已經建立起一台強悍的英語語法處理器,英語閱讀和寫作的語法障礙已經消除,你就真正進入了英語學習的高速公路。那麼如何快速高效地學透語法,參見《英語思維:10節課建立完美的英語框架體系》視頻課程和同名圖書《英語思維:解密英語語法的原理》。
2.語法障礙消除後,剩下的就是聽說讀寫以及單詞的學習了,這時最佳的英語學習方法就是通過大量精看、精學每一集原聲影視劇來全面提升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
語法和思維可以很快建立,詞彙和聽說讀寫則需要終生學習。
8. 學英語沒有語言環境怎麼辦?
答:有了語言環境也不一定能夠說好,大量的海外華人不能夠流利地使用英語,有很多身在國外卻報名國內的在線視頻課程來補習英語,甚至有把小孩送出國的父母又把小孩領回國學習英語的例子。原因很簡單,因為英語基礎太弱,交流了幾次,自己聽不懂,老外也不明白,導致彼此都不願意再進行交流。有大量沒有出過國沒有英語環境的人英語卻掌握得非常好,所以沒有英語環境並不是最重要的。
但是英語環境確實非常重要,沒有英語環境,就好比學習游泳卻沒有游泳池。這時就需要我們自己創造英語環境了。那麼如何創造英語環境呢?答案就是看原聲影視劇。原聲影視劇擁有最原生態的英語環境,口語純正、發音標准、詞彙量巨大、都是日常工作生活中最實用的單詞、口語,拿來就用。而且可以快進,可以快退、有聲音、有畫面、有情節,不認識的單詞可以暫停查詞典。還有什麼樣的語言環境能夠比原聲影視劇更好呢?看一遍不夠,看兩遍、三遍、十遍、二十遍,直至看到你脫口而出。還有什麼對白會不理解,什麼單詞會不認識呢?
9. 學英語找外教好嗎?
答:在教大家開口說英語和練習一些簡單的對話方面,外教有其優勢,但是在教單詞和語法方面,外教和中教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如果讓外教來教語法,那麼僅僅就語法中的一些常見術語學生都難以理解,更不用說去全面理解系統的語法講述和解釋了。讓外教教我們英語語法就好比讓我們教老外中文語法,我們大多數人對中文語法都是視而不見、習以為常的,大多數的外教對英語語法也是如此,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對自己在熟悉不過的母語語言的語法反而稀里糊塗。所以我們無需盲目的迷信外教,同時英美人也並沒有真正地理解英語語法的內在本質和彼此關聯,並沒有建立起完整、系統的英語語法體系,所以不要神化外國人對英語的理解,正是因為英美人混亂的語法認知才導致我們中國人學習英語如此艱難。
在看原聲影視劇學習口語和找外教學習口語之間,無疑看原聲影視劇的效果要好得多,性價比也更高。當然如果要口語實練,還是找外教練習最好。
10. 如何看原聲影視劇學習英語?
答:前面已經講過如何利用原聲影視劇給自己營造語言環境,那麼如何看原聲影視劇呢?
首先是原聲影視劇的選擇,對於基礎薄弱的同學可以選擇一些內容簡單,有雙語字幕的原聲影視劇,比如兒童題材的影片如《奇幻精靈》《小鬼當家》等,對白較少,情節較容易理解。也可以選擇一些經典影片如《羅馬假日》《阿甘正傳》等,多看幾遍可以提高對原聲影視劇的興趣。基礎較好的同學就可以選擇時間稍短、難度較大的原聲影視劇如《生活大爆炸》《人質》等,內容豐滿、情節有趣、對白量多,詞彙豐富。 20分鍾的原聲影視劇認真地精看往往需要60分鍾的時間,所以時長盡量選擇在30分鍾左右的,不然完整地看下來會比較疲倦。
第一遍泛看,以輕松的心情享受原聲影視劇,熟悉劇情,這樣才能寓學於樂。
第二遍精看,看懂每一句台詞,查閱每一個生詞,不放過每一句俚語。
第三遍精看,在第二遍的基礎上已經輕鬆了很多,繼續鞏固第二遍的成果,熟悉有用的口語和重要的生詞。
第四遍泛看…
......
第十遍泛看…基本可以脫離屏幕。
十遍看下來,劇中的生詞基本消滅了,劇中對白基本掌握了。當所看的劇集越多、遍數越多,遇到的生詞反而會越來越少,口語聽力卻會越來越好,每一集所需看的次數也會越來越少。如能邊看影視劇,邊記筆記,反復鞏固,則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口語訓練除了在看劇時同步練習,還可以在休息時、散步時,邊走路邊回憶、邊練習,效果更佳。
小說、文章、只有文字,沒有聲音、沒有畫面、看一遍都不易,很少有人能堅持看兩遍、三遍、十遍,但是看原聲影視劇可以。
最後,看原聲影視劇學習英語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已經消除了語法障礙,不然還是需要先學透語法。
歡迎添加訂閱號:生活大爆炸精學筆記 (thebigbang01)和老師一起精學每一集生活大爆炸。
11. 英語單詞需要死記硬背嗎?
答:英語單詞不需要死記硬背,死記硬背讓人痛苦,學習一樣東西,一旦讓人痛苦,那麼一定就有問題。英語單詞的學習和記憶只有像母語詞彙學習一樣,自然而然、循序漸進,才能真正掌握。凡是死記硬背、急功近利地學習,遲早都會忘記。說到這點很多人會想到有這樣的一些課程,一個月記住5000單詞,一個月記住10000單詞這樣的速成班,其都是急功近利,淺嘗輒止的表現,往往是蜻蜓點水,混個眼熟,應付考試,考試結束了,所學也就還掉了。記憶詞根詞綴的方法不可取,大量的詞根詞綴記憶和理解已不容易,更何談大量的單詞記憶,每個單詞都有眾多用法、意義、詞性、片語搭配,如何能在短短一月內記憶掌握。想想我們學漢字的時候有大量去記憶偏旁部首嗎?有對偏旁部首追根溯源,一探究竟嗎?當然如果喜歡並且時間充沛則另當別論。
單詞不用死記硬背,那麼怎麼學習呢?
如上所述,在影視劇中學習,在不斷的重復中記憶。不要放過每一個生詞,與每一個生詞親密接觸、全面了解,這好比進入一個新學校,面對新同學,只有彼此親密接觸一番、觀察一番,他們的音容笑貌、性格特點、姓甚名誰、在多次的相見中,便如春風化雨般逐漸印在心裡。這才是真正的學習單詞,這才算真正的掌握單詞。
當然如果為了應付考試,想短期混個眼熟的也可以考慮速成班。
12. 我們學英語能達到英語母語者的水平嗎?
答:我們可以無限接近,但是很難達到,想想老外能像我們一樣欣賞《紅樓》《三國》《唐詩》《宋詞》嗎?很難!我們學習英語也是一樣很難達到英語母語者的水平,單單從詞彙上我們就很難達到他們的水平。
上圖為英語母語者年齡詞彙量分布圖,由上圖我們就可以看出,英語母語者3-8歲已經擁有了10000左右的詞彙量,8-18歲擁有20000左右的詞彙量,18-38歲擁有了近30000的詞彙量,一些專家學者的詞彙量更是達到了50000-100000的數量。
而我們的5000詞彙量、10000詞彙量怎麼能和英語母語者的5000、10000詞彙量相提並論呢?
經常有人問能否聽懂原版影視劇這個問題,原版影視劇的聽力難度比英語新聞的聽力難度要高的多。英語新聞的播報有固定的模式,固定的詞彙,發音清晰,語速一致,干擾較少;而原版影視劇就不同了,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背景音樂、不同的口音、不同的語速、不同的題材、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歷史、不同的方言、不同的俚語,抑揚頓挫、大小高低……,想想我們看國產片,有時都需要看看字幕,何況是英語呢?
但是不要因為難以企及就放棄,至少我們可以交流,可以閱讀、可以欣賞,可以娛樂、可以工作、可以環游世界。所以無需給自己太大壓力,無需制定一個難以企及的目標,學習英語為我所用,為我所樂。
13. 英語學習遭遇瓶頸期,該如何自我提升呢?
答:英語學習遭遇瓶頸期的同學大多已經學習了多年英語,對英語的使用和理解已經有了相當的積累。但是在繼續學習英語的道路上,卻發現無論自身如何努力,他們的英語能力都很難再提升了,他們找不出問題所在,彷彿遭遇了一堵透明的牆,無法逾越、無從下手。
具體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1. 詞彙:他們發現縱然自己記憶了大量單詞,也許5000左右、也許10000左右,但是使用時總發覺自己的詞彙量捉襟見肘,明明都認識使用時卻想不到或者不能夠靈活應用。
2. 語法:他們發現縱然自己諳熟了語法規則,但無論是口語還是聽力、閱讀還是寫作,使用時總覺得不能得心應手,表達和理解時總覺得意猶未盡、很多時候甚至猶豫不決。
通過以上兩方面我們可以看出,其根本原因還是英語的單詞和語法沒有真正掌握所造成的。所謂的單詞量大其實是一種假象,大量的單詞僅僅限於認識的層面,其眾多詞性和詞義根本沒有掌握。所謂的諳熟語法其實也是一種假象,對眾多語法規則的理解不過是浮光掠影、淺嘗輒止,其實並沒有真正地理解其本質,因此在運用的時候就會僵硬機械,而不能靈活運用。 所以還是要從根本出發,打牢單詞和語法基礎,做到真正地掌握每一個所學單詞的詞性和詞義,真正地理解和吃透每一條語法規則的本質。當你真正掌握龐大的詞彙量、真正建立起英語語法的框架和體系之後,在配合大量原版影視的學習和訓練,最終量變導致質變,讓你的英語學習浴火重生。
14. 兒童是學習語言的天才嗎?
答:兒童學習一門語言需要漫長的時間,需要父母師長無數次的重復和矯正才能慢慢掌握,其過程往往需要十數年之久。而成人因母語能力的建立以及已有大量事物的認知,通過採取科學的方法,卻可以快速的學習和掌握一門外語。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成人的語言學習能力要遠勝過兒童。 可以用學習編程來類比學習語言,在你初次學習C++語言的時候,你會學習的較慢(好比兒童),而當你掌握了C++之後,再去學習Java時就會覺得非常的容易了(好比成人)。成人學習語言的時候往往被工作、生活等所干擾,也沒有兒童學習語言時的環境和父母師長無微不至的指導矯正,所以無法做到像兒童學習語言時的專注和自然,因此給大家造成了兒童是學習語言天才的假象。
15. 如何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答:英語不可當成學業和任務來學,而是因為喜歡或真的為己所用而學,這樣就有了學習英語的動力。那麼如何才能獲得這種動力呢?喜歡周遊世界嗎?不懂英語似乎寸步難行;喜看英美大片嗎?能看懂原版字幕那豈不是很酷;喜歡國外游戲嗎?不理解英文說明讓人抓狂;想做編程高手嗎?英文太差也會困難重重……,讓你想學習英語的理由還有很多很多……,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莫過於看原版影視更好,隨手可得的片源,廣泛的題材選擇(愛情、戰爭、警匪、傳記、記錄等等)、精彩的劇情、異域風光,在給你帶來歡樂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提升了你學習英語的興趣。所以當你對學習英語的興趣還不是那麼濃情蜜意的時候,那麼就多看原版影視吧。
❹ 關於語文和英語之間的關系
語文和英語雖然是兩門不同的課程,但它們之間也有關系,青年朋友如能充分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這無論是對目前的學習,還是今後的成才,都會起促進作用。
前幾年,我們學校從有些省市招收了一批英語拔尖的學生,准備作為重點對象培養。可是進校沒幾個月,這些同學慢慢就落後了。什麼原因呢?經過一番了解,才發現這些學生平時愛好英語,中學單科突進,卻很不重視語文學習,閱讀和表達能力差。過了一年,還發現這批學生中有的英語課程竟然要補考。針對這種情況,我說了這樣的話:「欲考復旦大學英語系,若語文不及格,英語再好也不能錄取。」有些青年朋友對這話感到不可思議,但事實給我們的教訓是深刻的。為了對青年人和國家負責,我覺得就這方面談一些看法是有必要的。
為什麼要重視語文學習呢?語文是學習工具,是基礎,就象蓋樓房學要打地基一樣。英語是一門國際普通話,是語言類課程,而語文,即中文,也是語言類課程,英文和中文是有聯系的。作為一個有文化素養的青年,學會爭取運用祖國的語言,應該是起碼的要求吧。語文水平低,一篇英語,你翻譯成中文也看不懂。怎麼學好英語,你要解英語題,特別是閱讀題和選擇題,連題目說的是什麼意思都弄不清楚,解題非錯不可。語文水平提高了,閱讀能力增強了,不僅有助於學習英語,還有助於學好其他科學知識。為什麼呢?因為語文也是一門科學,其他科學和語文一樣,都要通過語言來表達。
攀高貴在少年時。青年人正處在身強力壯時期,記憶力好,思維敏捷。希望大家在學好英語的同時,也要把語文學好。
❺ 語文和英語一樣都有語法,兩者之間的語法是不是完全一樣如何學習各自的語法
大同小異:語文中有主謂賓定狀補,
而英語中基本的有主謂賓,定語、狀語,表語(中文語法中沒有)但有補語,如賓補,主補。
下面是別人知道里的答案,供你參考:
主語:一個句子的發生動作的主體
謂語:一般是動詞充當
賓語;表示動作發生的對象
舉個例子~ 我吃飯
我是主語 吃是謂語 飯是賓語
定語:一般是形容詞充當 修飾主語和賓語
狀語:表時間、地點、狀態、方位等等的限制補充的成分
補語:補充說明賓語的(好象是吧 記不清了)
舉個例子~ 昨天晚上在飯館里我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昨天晚上在飯館里是狀語,我是主語,吃是謂語,一頓豐盛的是定語,晚餐作賓語。
(只能這么講了,要不太復雜了說不清楚,以後多揣摩揣摩就自然會了!)
文言文句式~最重要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再看它和我們現在說的話有什麼不同,在判斷是定語後置還是賓語前置或是介詞短語後置~
舉個例子~
「忌不自信」
按字面意思講是「鄒忌不自己相信」但用現代人的話講是「鄒忌不相信自己」,所以它就是把賓語提前了,所以叫賓語前置,屬於倒裝句的一種。
「蚓無爪牙之利」
按字面意思講是「蚯蚓沒有爪子牙齒的鋒利」但用現代人的話講是「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牙齒」所以是把定語放後面了 屬於定語後置,也是倒裝。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按字面意思講是「著就是戰勝別國在朝廷上」但用現代人的話講是「這就是在朝廷上戰勝別國」所以古語里是把介詞短語也就是狀語放在後面了,所以叫介詞短語後置,也叫狀語後置。也是倒裝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
……者……也 一般都是判斷句,表示對某一對象作出性質、身份、狀態上的判斷。所以上句是說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惑的人,表職能,所以是判斷句。
「晉軍函陵」
按字面意思講是「晉國軍隊駐扎函陵(地名)」 實際上應該是「……駐扎(在)函陵」 它省略了介詞「在」 所以是省略句。
❻ 文言文和英語在語法上有沒有相似之處
I think a lot about the old days.
❼ 本人對於語文和英語的語法結構非常不懂,能否以簡單的方式告知,如 文言文中狀語後置啊、賓語前置
表語:表語是用來說明主語的性質, 身份, 特徵和狀態。
表語須和連系動詞一起構成句子的復合謂語。
副詞:
副詞是一種用來修飾動詞,形容詞,副詞或全句的詞,說明時間,地點,程度,方式等概念。如:often往往,here這里,very很,quickly很快地。
一般來說:
1。修飾動詞的詞語就是副詞,如beat it heavily中的「heavily」就是副詞,修飾「beat」,狠狠地打擊。
2。還有的副詞是修飾形容詞的,常常表示程度。如extremely beautiful中的「extremely」修飾形容詞「beautiful」,極其漂亮的
3。還有的副詞本身就是修飾副詞,和修飾形容詞類似。
4。較特殊情況的副詞可以放在句首,表一種伴隨狀態,
如「Fortunately,I managed it in time"中的fortunately。幸運的,我最後及時的完成了(那件事情)
一、副詞是一種用來修飾動詞,形容詞,副詞或全句的詞,說明時間,地點,程度,方式等概念。副詞在句中可作狀語,表語,短語。一般的副詞除固定副詞外,其他副詞加後綴-ly,但有些如ugly、friendly則不是副詞。
分類:
1、 時間和頻度副詞:
now,then,often,always,usually,early,today, lately, next,last,already,generally,frequently, seldom,ever,never,yet,soon,too, immediately, hardly,finally,shortly, before, ago,sometimes, yesterday.
2、 地點副詞:
here, there, everywhere, anywhere, in, out, inside, outside, above, below, down, back, forward, home, upstairs, downstairs, across, along, round , around, near, off, past, up, away, on.
3、方式副詞:
carefully, properly, anxiously, suddenly, normally, fast, well, calmly, politely, proudly, softly, warmly
4、 程度副詞,放在被修飾詞之前:
much,little, very,rather,so,too,still, quite, perfectly, enough, extremely, entirely,almost, slightly.
5、 疑問副詞,一般放在句首:
how, when, where, why.
6、關系副詞,一般放在句首:
when, where, why.
7、連接副詞:
how, when, where, why, whether.
以上是英語語法結構知識
1、詞類:有實詞與虛詞兩大類。
(1)實詞:表示實在的意義,能夠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能夠獨立成句。
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不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詞例外),它們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系。
A、名詞:表示人和事物名稱的詞。表示人的名稱,如同志、作家;表示具體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學;表示時間名稱,上午、夏天;表示處所名稱:上海、中國;表示方位名稱:上、下(簡稱方位詞)
名詞的語法特點:①表示人稱的名詞,可以在後頭加「們」表示多數②方位詞常用在其他名詞後頭,組成表示處所、范圍或時間的方位短語③名詞一般不受副詞修飾。
B、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
表示動作、行為:坐、聽;表示存現、消失或發展變化:有、發生;表示心理活動:愛、恨;表示使令:叫、讓;表示可能、意願(能願動詞):能、會;表示趨向(趨向動詞):來、去;表示判斷(判斷詞):是。
動詞的語法特點:①動詞一般受副詞「不」的修飾。②動詞後面可以帶「著、了、過」,表示動態。③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時間短暫或嘗試的意思。④判斷詞「是」主要是聯結句子的主語和賓語。⑤能願動詞後面不能跟名詞,能願動詞可以和後面的動詞一起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⑥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
C、形容詞:是表示事物的形狀、性質、狀態的詞。
表示事物形狀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質的:漂亮、結實;表示事物狀態的:快、慢;
形容詞的語法特點:①一部分形容詞可以用重疊形式來加強語義。②大多數形容詞可以受副詞「很」修飾。
D、數詞:是表示數目的詞。
表確數(表示分數,整數和倍數);表概數:幾、許多;表序數:第一、老三;數詞的語法特點:①數目增加,可以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倍數表示②數目減少,只能用分數,不能用倍數。
E、量詞:是表示事物和動作、行為單位的詞。表示事物單位的量詞叫數量詞。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量詞叫動量詞。表示事物單位的:個、只;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次、回,有時也借用某些名詞來表示,如:腳、年;
量詞的語法特點:①量詞經常和數詞連用,組成數量短語,也稱為數量啟數量詞。②表示物量的數量詞常用在名詞的前面。③表示動量的數量詞數量詞常用在動詞的後面。
F、代詞: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詞。
代詞分為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三類。代詞的語法特點:①第二人稱的敬稱「您」不用於復數,如果需要表示復數,就用「您幾位」「您諸位」②第三人稱復數代詞「他們」可專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們」則專指女性③注意「我們」和「咱們」用法的區別。「我們」指說話人,有時也可以包括聽話人;「咱們」一定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④指示代詞「那」用於遠指,「這」用於近指⑤代詞用得不恰當,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詞:一般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行為、動作或性質、狀態的程度、范圍、時間、頻率、情勢、語氣等。
表示範圍:都、全;表示語氣:可、倒;表示否定:不、沒;表示時間:剛、恰好;表示程度:很、極;表示情勢:彷彿、漸漸。
副詞的語法特點:①副詞主要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在動詞、形容詞前面作狀語。②副詞有時用在形容詞後面,補充說明程度、結果,作補語。③副詞不能修飾名詞、代詞。
H、連詞:是用來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詞。一般連詞:和、與、並、或、及;關聯詞:主要用來連接復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雖然 但是。
語法特點:①一般連詞的前後兩部分可以調換而基本意思不變。②關聯詞的主要在復句中進行運用。
I、介詞: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
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
自、從、以、當、為、按照,
由於、對於、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於
除了、同、對、向、往、朝……
用在名詞、代詞前,組成介賓短語後,修飾、補充「動」「形」要記牢。
J、助詞:是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起輔助作用的詞。助詞可分三類:結構助詞、動態助詞、語氣助詞。結構助詞:的、得;動態助詞:著、了、過;語氣助詞:的、了、嗎、吧、呢等。
K、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等聲音的詞。如啊、嗯等。語法特點:一般獨立成句,用逗號或感嘆號隔開。
L、擬聲詞:是摹擬人或事物的聲音的詞。語法特點:在句子中相當於一個形容詞。
(2)、詞類的辨別:
①區分名詞和非名詞,名詞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區分形容詞和動詞,形容詞可以用「很」來修飾,動詞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除外)③區分形容詞和副詞,形容詞能修飾名詞,前面能加「很」;副詞不能修飾名詞,前面不能加「很」。④區分連詞和介詞,前後能互換的是連詞,前後不能互換的是介詞。⑤區分動詞和介詞,作謂語中心語的只能是動詞,組成介賓短語修飾、補充動詞、形容詞的是介詞。⑥區分語氣助詞和嘆詞,語氣助詞一般用在句尾,嘆詞往往獨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區分介詞和副詞,介詞後面跟名詞、代詞,副詞後面是動詞或形容詞。
2、短語:是由詞和片語合而成的語言單位。
(1)、並列短語:由兩個或由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等並列組成的短語,基本結構有名+名、名+代、代+代、動+動、形+形、數量+數量。特點:①並列短語前後的詞性一致。(名詞和代詞除外)②並列短語兩部分之間是平等關系,沒有修飾、限制關系。③並列短語中的詞一般顛倒過來意思不變。④並列短語中詞和詞之間可以直接組合,也可以借用虛片語合。
(2)、偏正短語:定義參見課本。基本結構:①中心語是名詞時,修飾限製成分是定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名、數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語是動詞或形容詞時,修飾語是狀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動、副+動、數量+動、副+形。
(3)、動賓短語:動詞後邊帶上一個受動詞支配的詞,組成一個短語,這種短語叫做動賓短語。基本結構:動+名、動+代。特點:①動賓短語前邊的動詞直接支配後邊的名詞、代詞,後邊的名詞、代詞受前邊的動詞的支配,它們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②動賓短語中受動詞支配的名詞、代詞,是賓語。③賓語一般在動詞後面回答「誰」、「什麼」的問題。④使用動詞短語時,要注意動詞和賓語意義上的配合,否則造成動賓不搭配。
(4)、補充短語:包括動補短語和形補短語兩大類。語法特點:①在動詞、形容詞後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是補語,用<>表示。②這類短語的中心語在前,前後兩部分是被補充和補充的關系。③補語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邊補充說明怎麼樣、多久、多少等問題。④有的補語前頭常用結構助詞「得」。
(5)、主謂短語:定義詳見課本。基本結構:名(代)+動、名(代)+形、名(代)+疑問代詞、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數量,如紙三張。特點:①主謂短語前邊的詞表示「誰」或「什麼」,後面的詞說明前邊的詞「怎麼樣」「干什麼」或「是什麼」。前後兩部分是被陳述和陳述的關系。②使用主謂短語加上語氣,書面上加上標點就是一個單句,表達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賓短語:由介詞和它的賓語構成的短語。基本結構:介詞+名詞、介詞+代詞。語法特點:①介賓短語在句子中作為一個整體充當句子成分。②介賓短語在為主中心語前做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③介賓短語有時也做定語,後頭必須帶「的」。
(7)、「的」字短語:由動詞、形容詞、動賓短語加上「的」構成。基本結構:動詞+的、形容詞+的、動賓短語+的。特點:①「的」字短語在句中相當於一個名詞。②「的」字短語一般常做主語、賓語。
❽ 古文也可以翻譯成英語嗎古文和古英語有什麼關系
古文當然可以來翻譯成源英文了,中國的古文的話和古英語沒有聯系,但是兩者都是有一些現在已經不用的詞彙。比如古英語的thy,等於現代英語的the
另外,如果你隨便用鍵盤打字,翻譯成英語是可以翻譯的,只是也和你打出來的中文一樣,什麼都不通
❾ 文言文語法為何與英語極其相似
無論是背誦背誦中國古典或英文單詞,背誦不管你用什麼方式都進行再回來後,漆面肯定回會被遺忘,所以在「重復」答的關鍵是單詞!也許你每次回來的時間很短,即使你只是看了一眼,這就夠了,使用一段時間後的時間被零碎完成。經過比這更再三,那個東西會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這是我的經驗,也有科學的依據。我想學習和進步!
❿ 關於古漢語和英語的語法的問題
呵呵
我教英語的
你知道我的語法是怎麼講的嗎?》
我先講的就是漢語的語法
怎麼可能沒有相通之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