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正確認識英語語法在語言教學中的作用
有語言學家說過:「語言是語法化的詞彙。」也就是說,語言是按照語法規則組織起來的詞彙。一句話表達得是否正確,主要是看它是否符合語法規則;任何一個錯句,都能從語法上找到原因。因此,學好語法是學好一門語言的基礎。
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上面倡導要淡化語法教學,要重視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實施這么多年來,老師們普遍感到學生准確應用英語的能力下降了很多,特別是「寫」的能力。大部分學生寫的英語作文「慘不忍睹」。這實際上是淡化語法教學所產生的嚴重後果。
學習母語不學語法只要「浸泡」得多就能學好,但在我國英語畢竟是一門外語,連第二語言都不是,只靠「浸泡」而不通過學習語法知識來幫助理清規律,至少對於相當多的學生是不適用的。一些沒有學好語法的學生去美國上學,他們整天「浸泡」在英語環境中,「聽」、「說」的能力提高了不少,但很多人「寫」的能力卻鮮有提高。
語法差的學生,總是感到自己的英語一塌糊塗。許多學生英語從「差」中逆轉過來,就是從學好語法開始的。只有學好了語法,才能寫出語法正確、句式靈活的句子來;只有學好了語法,才能讀懂文章中的長難句;只有學好了語法,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聽」、「說」能力。語法是什麼?語法是幫助你解決「寫」、「讀」、「說」、「聽」中遇到的困難的知識的總稱,語法是指導你正確使用英語的精華知識。
但現在許多人都害怕英語語法。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盛行的教學理論在作怪,學校教學過於淡化語法教學,過於強調語言的「習得」,導致學生的語法基礎較差。另一方面,是因為沒有合適的語法資料。教材上的語法講解,「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總是放不下架子,就是講一點,其深度比考試的難度要低得多,根本靠不住。書店裡的語法資料,一類是語法大家們編的,旨在解釋一些語法現象,本來就不是給高中學生看的,有些知識學生看了沒有用,有些知識學生根本看不懂。再一類就是一些名校編的資料,由於編寫有時間有限、稿酬是按編的頁數給的,這類資料大部分粗製濫造,總是先籠統地講解一下,再弄點題一湊就好了。結果是,考點沒講清,練習針對性又不強,學生前學後忘,印象不深。
本書由有二十多年教學經驗的一線教師所編,原是編者在平時教學備課中精細編寫的教學講義,經過多年修改完善,日臻系統、成熟。發到網上後,成為熱門資料,在熱心讀者的推薦下,獲得出版社的正式出版。在編排上,本書有以下特點:
一、針對性強。在編寫時,用的是「歸納」法。先下載近十幾年的高考真題,按考點逐題歸類,歸類時特別注意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和易混點。最後再在需要的地方加上必要的講解,因此重點、難點突出,詳略得當,針對性強。
二、選題經典。書中絕大部分練習題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高考真題。在選擇練習題時,主要是從其典型性、思維容量和所含語言點是否豐富,寫作是否能用,裡面是否含有完形填空可能出的詞等多個方面考慮。因此也有相當多的題是保留了十幾年前的題而舍棄了近幾年的高考題。
三、題量科學。我們發現,針對每個考點的練習量如果過大的話,效果也不好。練習量少的話,譬如兩三個,我們就可以輕松自如地在腦中翻動、回味這些題,效果反而更好。因此,就忍痛刪去了許多來之不易的好題。
四、重視習題排序。有人說,像這樣把同類型的題編排在一起,學生容易猜到答案,而不去思考。於是我們就做了一個實驗,我們把不同類型的題混在一起,但再看時,發覺做後效果反而不好了,做後印象不深、規律在腦中不清晰。然後又把題按類型編排,同類型的題列在一起,再看一下,感覺真好!學知識同如向某個空間放東西一樣,有條理了就好放也好找,雜亂了就不好放,用時也不容易找到。科學家對大腦的研究也表明,信息在腦中存放、排列是有規律的。
五、考點目錄化。本書編了詳細的目錄,分為「章」、「講」和「考點」三個級別。老師想講解某個知識點或者學生想查看某個知識點的講解時,可以藉助目錄輕松找到。
六、練習題型多樣化,適用於多個題型的備考。本書每一節分為兩部分。「考點精講精練」先按考點進行簡明講解,然後以單選題的形式強化所學考點知識。「綜合技能提升」以單句改錯、語法填空、漢譯英三種形式對所學的重點語法知識再進一步鞏固。這部分的練習題,大部分來自高考真題,但又不拘泥於高考真題,可以從根本上來提高學生做短文改錯、語法填空、書面表達的能力。「長難句分析技巧」一章介紹的「七字秘訣」是破解長難句的鑰匙,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高中英語語法通霸》的這種編排,適合全國各省考生的使用。學生一看就懂,一做就會,有效地解決了語法學習中費時低效的問題。老師利用這本資料,可以使語法課不再空洞乏味。學生利用這本書,可以使語法學習變得有趣高效,優生可以利用此書來鞏固自己的學科優勢,待優生可以利用此書來實現英語上的徹底逆轉。
本書使用方法:
與其看好多書,前看後忘,還不如反復把一本書看熟。因此,在心中要樹立「我要把這本書上所有的題都做熟」這個目標,要有「只要把這本書學好,我的語法就是最棒的」這種信念。本書的使用方法:認真做、反復看。
做: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從前到後按順序全做;如果時間不允許的話,可以挑自己不太懂的專題或重點專題有針對性地做。
查:在做別的資料上的練習遇到難題時,可以藉助本書前面的目錄方便地找到相應的考點,裡面有講解、有針對性的練習,從而有效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
讀:還有同學花費大量時間來「讀」這本書,效果也非常好。「讀」並不是死記硬背,因為「讀」可以使「看題」的速度慢下來,從而可以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理解掌握語法規律。本書所選習題大都語言點豐富,讀熟後對提高寫作能力和做完形能力的幫助也很大。
使用此書的注意事項:
速度要慢:要讀完每個選項,既要知道為什麼要選這個,也要知道為什麼不選那幾個。
標記難題:對做錯的題或一些好題,要做上標記,以便隨後復習。
及時復習:對標記過的題,還有用粉紅底紋標記出的概念及要點,都要及時復習,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要反復復習,這樣才能確保學習效果。
要「有效」學習:一章完全學會弄熟後再學下一章,這樣才有成就感。學習最忌諱半生不熟,前學後忘。
② 如何讓初中英語語法教學變得簡單
很多教師認為語法教學不能和交際相結合,重視了語法,就無法讓學生開口交流;重視了交際功能,語法講解就不到位。其實不然。我們可以採取很多方式使語法和交際相互依託。 1、 創設信息溝,在真實情境中開展語法教學 人們的交際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進行的,這是因為人們表達思想和吸收信息的需要是由特定的言語情景激起的。從上述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通過只張嘴不出聲的方式以及聽兒童說話和看模糊圖片等方式為學生創設了使用間接引語的必要情境,應為人們在聽不見、聽不清、和看不清等情況下需要轉述,學生就非常自然掌握了間接引語。 2、 利用游戲,在聽說讀寫中鞏固語法 在該案例中,教師利用觀察、聽辨等游戲的形式,使學生在自然掌握語法要點的同時又達到了訓練聽、說、讀目的,在最後的作業中,又落實到了寫。 3、 在任務中,運用所學語法內容,使交際更自如流暢 在學生了解相關語法項目的基本結構和表意功能後,教師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任務,將抽象的語法融入生活情景中;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會和領悟語言形式的表意功能,使所學的語法規則在真實交際中得到運用,從而達到內化規則和有效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案例中,在學生掌握了間接引語的規則後,學生在完成friendship任務時,交流就會更加自信流暢。 (二)改變傳統的語法教學模式,優化語法教學 傳統語法教學中採用「定義---講解---釋疑---練習」的方法是低效的。語言習得的研究證明,明白語法規則和能說出、寫出正確的語言是兩回事。很多學生對語法術語說的頭頭是道,但在真實運用中仍然錯誤百出就是因為教師在教學中強調了定義講解而忽視了運用的結果。 1、觀察—發現—討論—歸納—鞏固—運用 這樣的語法教學方法符合語言習得的規律。過多講解定義只能使學生一頭霧水。如以上案例,教師沒有講到任何有關間接引語的定義,學生通過語境,先會講,讓後討論歸納它的規則,再運用,就已基本掌握簡單的間接引語。就好比我們學習母語,我們在流利地使用母語後,才了解什麼是主、謂、賓;甚至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主謂賓,但這不妨礙他們交流和表達。 2、句型仿寫、固定框架,化難為易 人的語言器官以習得語言深層結構而獲得語言能力,有了語言能力就能生成語言行為,進而正確地運用語言。在很多復雜的語法教學中,如:定語從句、賓語從句、條件狀語從句等,句型結構的仿寫,無疑是最好的方法。如案例中,教師沒有過多講解,而是讓學生在模仿中使句型框架深入其腦海,這樣的方法不僅高效,而且避免學生對抽象的語法術語產生望而生畏的感覺。比如定語從句是九年級的語法要點,也是個難點。但是如果我們採用句型仿寫,固定框架的方式,八年級的學生,甚至七年級的學生也能掌握。 我通常採用佳句模仿的形式,如:paris sounds like a city that i could enjoy.學生就會說出不同程度的句子來。如:wenzhou sounds like a city that i could enjoy. shanghai sounds like a city that i could live in. basketball sounds like a kind of sport that i can play.等等。等到框架穩固後,再讓學生了解它的名稱和定義就會水到渠成。 (三)重視學習策略的培養,體驗學習的樂趣 1、通過觀察、歸納,讓學生體驗付出到收獲的樂趣 如案例所示,教師採用了歸納法,整個過程都以培養學生觀察和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體驗到探究的樂趣。 2、自主學習,是學生樹立自信心,提升學習興趣 在案例中,教師在learning strategy和homework兩個環節中,都給學生創設了自主學習的機會,因為這兩句話的間接引語該學都不是他們目前要學的內容。但學生發現自己能夠獨立解決時,他們應該是欣喜且驕傲的,這樣使他們在今後學習更難、更復雜的語法時,依然信心百倍。 新目標英語只是我們所使用的教材,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勢必會被新的教材所替代;同樣,英語語法也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不斷發生變化;甚至英語課程標准,隨著社會的進步,也會進行不斷的修改。但有一點不會變,語法教學都將是外語教學的重點之一。
③ 幾種有效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方法
(一)加強語境教學方法應用
英語語法的學習情況是通過學生在語言應用中體現出來的,英語語言是以其獨有的文化和環境背景為依託的,因此語法的教學也要注重情景的創造和介紹。初中英語教學中隊語法的教學一般都是從理論結構上進行講授,但是每一語法都是有其語境的,語境的運用實際上非常重要。初中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突出文章的背景介紹,語法教學中突出語境的分析,從而幫助學生認識到何時應用何種語法,從而真正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
(二)應用情景對話模式開展英語語法教學
語言的最強大功能就在於交流,我國中小學的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也在於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對語法的學習必須要積極主動才能真正的學進去和掌握住,依照初中生的水平,只有通過生動的實際的情景才能學到兼具理論和實踐性的英語語法。初中英語教師要改變傳統僵化的課堂教學氛圍,營造生動的充滿互動的情景開展英語語法的教學,讓學生張口進行英語對話,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用英語表達,在情境中學生更加能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成為主體,也能得到更多的知識和信息。
(三)教學中應用現代多媒體
英語學習尤其是語法學習是十分枯燥的抽象的,因此有必要在教學中利用課件展示圖片或者播放動畫、視頻等方式來提高學習的趣味性,通過經典外文影片的觀影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語法的實際應用。Look
at the picture.What are they
doing?同時,多媒體還可以用來展示內容豐富的課件,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做好課程設計,力求讓學生在課件中可以看出清晰的語法結構體系。多媒體課件還可以應用在練習等多方面,多媒體教學能夠使枯燥無味的英語語法教學變得富有趣味性,對於提高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英語語法教學還可以應用精講精練、經典美句賞析背誦、游戲學習等多種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應用上述對策開展英語語法教學時,需要注意結合初中生的年齡和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等因素,要選擇與初中生生活相關的並能夠引起初中生興趣的話題和情境,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能力為目標開展教學。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④ 英語語法的功能的有哪些
。把單詞組成句子。連接作用
⑤ 語法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沒
我認為:在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不能片面強化或淡化語法教學,而要考慮如何優版化語法教學。英語教學中語權法教學屬於一個難點,語法知識輸入或深或淺是一個度。當前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兩種不良傾向:一是偏重語法知識的講授,過分強調語法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教師在課堂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把詳盡的語法規則灌輸給學生,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運用所學語法知識,原本多元的語言學習也變得枯燥無味。二是淡化語法教學,忽視語法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上盡力避開語法規則的講解,不歸納和提煉語法知識,只設置大量的交際任務和活動,讓學生在完成任務和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和體驗語法知識,導致學生由於缺乏系統的語法學習,在課堂上形成的短暫習得逐漸淡化,對各種語言現象模糊不清,無法建構語法體系,阻礙了學生交際能力的發展和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⑥ 如何把握英語語法教學
一、語法教學的困境
英語語法一般較枯燥。人教版的教材每一單元都有一項語法知識。而傳統的英語語法教學,教師都會在課堂上一味地對學生進行語法知識的灌輸,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反復詳細講解語法規則,具體採用語法知識的講解,句型分析,專項訓練,以及最後的習題講解等傳統的模式,學生只是機械地操練,缺少在真實語言情境中運用的機會,這勢必會導致學生在語法的學習中存在很多問題。有些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來掌握學習的內容,理解了所學的語法規則,老師在旁邊一點即通。但是一旦自己獨立解題或者分析句子成分時,就把握不大。我通常的做法是對其進行集中的講解和分析,讓學生做一些練習,再對典型錯誤進行分析,最後再讓學生把易錯題抄寫在糾錯本上,利用課余時間翻看以前做錯的題目,不定期地鞏固加強以往所學的語法知識。同時,讓學生課後能背會各種語法規則,再配以大量練習進行操練,最終達到教學目的。但是,這樣的結果是學生學的累,教師教的累,而往往事倍功半。於是,在課余時間我和同事以及學生進行了溝通交流。通過了解,我發現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語法項目紛繁復雜,每個單元都有新的語法項目,重現率低,使用機會少,學生見了覺得生疏。其次,語法教學成為語法知識的單一羅列和講解,單調、乏味,學生提不起來興趣。課堂氣氛非常沉悶,久而久之,學生厭倦了學習英語語法的興趣,產生畏難情緒。因此非常有必要探索實施有效的語法教學的方法和途徑。
二、解決困境的策略
為了解決這一些問題,課標中指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和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在中學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要以教材為基礎,靈活運用其中的知識點。但同時,又不能過度地依賴教材,應把教材中的知識點與現實的使用結合在一起,轉化成學生容易掌握的學習內容。這就要求把語言形式和內容結合起來,把語法規則和靈活運用結合起來。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際生活出發,倡導實踐、參與、合作和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因而,在實施新課改下的語法教學必須體現發現探索、任務活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理念。
為了適應新課改的理念,在語法教學中我們應注意少學條條框框的語法規則,多學如何使用語法;培養學生的規范的能力與敏感度。而且,語法教學不是簡單的要學生記住一些語言規則,而是通過有意識的學習某一語法現象,將語言的形式與其意義、交際功能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際的語言運用中去內化語言規則,從而達到學生能准確運用語言,進行有效交際的目的,充分發揮和體現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以下兩種方法可供大家參考:
1.情景教學法
在語法教學中,運用對話的方式,經過幾次對話後,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總結規則,老師再給出情景,提供學生操練的機會。在情景中教學語法能幫助學生全面掌握目標語法的用法,為在實際交際中准確而得體地表達打下基礎,使學生通過觀察、感悟、運用來內化語法知識,提高語法教學的有效性。如在講解高一教材中「prefer」時,我就設計了這樣幾個對話: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apples or pears?
I like apples better.
Good! That means you prefer apples to pears. What does she prefer?
She prefers apples to pears.
通過情景設置,以幾句對話的形式,讓學生明白了「prefer」這個單詞的含義,接著我又對學生進行了反復的操練,通過這些操練,讓學生熟練地掌握了「prefer」的意義及用法。
2.敘述法
為了促進學生對所學語法點的掌握,使其逐漸形成語法技能,教師必須精心設計任務和場景,讓學生在這些口語或者書面任務中練習所學的語法知識。比如,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有一個語法是關於:表方位的介詞或副詞放在句首的倒裝結構。我根據自己和學生的位置,進行敘述:
On my left stands the door, on my right is Li Lei, in front of me sits Zhou Yang, behind me is the blackboard.
我敘述完後,讓學生根據我的句型,敘述自己的位置。這樣,在不斷的敘述中,學生自然而然地了解了這一倒裝結構。這種方法促使學生認真觀察、思考,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很好地實踐了所學的內容。使他們有機會根據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有意義地使用語言,會引起他們的興趣,也有助於語法的學習。
另外,為了更有效地吸引學生,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所教語法項目的交際功能,將語法教學與聽、說、讀、寫活動結合起來,可以運用圖片、動畫或實物來激發學生興趣。而且,為了更直觀地認識某一語法,教師還可以運用歸納、運用的方法,讓學生先找出和某一語法有關的句子,加以朗讀,然後,從特定的語境中歸納出語法規則,最後加以運用。
總之,英語學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語法是語言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准確理解和准確輸出語言的前提。語法教學要克服其枯燥性,非真實性,例句簡單化,公式化的特點,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准確分析學生的難點並實施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語言習得環境,便於其激發主動參與的願望和渴望學會的熱情。充分發揮,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使其理解所學語法現象,已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⑦ 談談語法在教學中的作用
英語和漢語屬於不同的語系,二者的語法區別很大。英語學習中出現的許多錯誤,往往是由於漢語語法習慣在自學者的頭腦中已經根深蒂固,對英語語法的學習產生了種種干擾。要排除這種干擾,最好的方法是經常對比英語與漢語語法的異同。現舉數例:
人家問你:"haven't
you
read
this
book?"(你沒有讀過這本書嗎?)如果回答是否定的,依照漢語的習慣,回答通常是:"是的,我沒有讀過。"但說英語,你就得說:"
no,i
haven't."
漢語說"一萬",英語卻說"十個千(ten
thousand)";漢語說"兩億",英語則說:"二百個百萬(two
hundred
million)"。兩種語言關於數目的表達是大不相同的。
英語說:"she
is
too
tired
to
run
on."譯成漢語卻說:"她太累了,不能再跑了。"這中間要加上"不能"這個否定詞。
我們只有掌握了這些區別,才有可能把語法學到手。可見在語法學習中,自覺地運用語法是很重要的。
(4)進行大量的語言實踐。
英語語法學得好不好,主要不是看你讀了多少語法書,記了多少條語法規則,而是要看你在實踐中能否正確掌握所學的這些語法規則——能聽懂,說得好,寫得好,理解得好,譯得准確。要達到這個地步,除了在必要的語法理論指導下進行大量的語言實踐以外,是沒有什麼速成的辦法的。
我們常聽到學習的人抱怨說:"這個項目一講就懂,一用就錯。"這句話說明一般的語法理論知識並不難懂,但就是難用。要掌握好一個語法項目,就得靠多聽、多說、多寫、多讀、多譯,也就是做反復的、大量的、多樣化的練習。
"學習英語有沒有捷徑?"我們認為是沒有的。練習得越多,實踐得越多,所學的內容就掌握得越牢。
⑧ 簡述語法教學的基本步驟
一.活化教材資源在新課標下的理論背景
英語課程標准 (實驗稿)(以下簡稱新課標)將 「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 」規定為英語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可以說,合理有效地利用和開發課程資源是達到課程目標的重要保證,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所謂的課程資源是指形成課程的要素來源,或者實施課程所需要的所有資源。我們的新課標與過去的舊課標的根本區別在於理念。新課程發展的核心是新課程理念的落實。所以能否把國家意志轉化為教師教學的行為,這是新課改能否成功的關鍵。然而在很多學校出現了這種現象:「課程標準是新的,教材是新的,課堂教學卻是濤聲依舊。」這種在新船上賣舊船票的現象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一個問題,許多教師並未去好好地學習和領悟新課標的精神,更無從說起在教學中體現這種精神了。他們的學生觀和教師觀仍然以過去的經驗為主,所以在課堂中,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被動接受的現象還是非常普遍,課程資源只不過成了他們教學中的一個工具而已。其實新課程理念是課程設計者蘊涵於課程之中,程理念是課程的靈魂和支點。沒有體現課程理念的課堂就象沒有支撐的大廈,頃刻即倒,經不起學生的推敲,更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筆者深刻地意識到這一點,在平常不僅經常研究教材,更注意在教學中滲入新課程理念,但決不淪為教材的奴隸,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讓教材靈動起來,來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僅以自己在各方面的嘗試為例,談談活化教材資源的體會。
二.靈活運用教材資源的實踐
(一)師生通力合作,靈活處理課程資源,在閱讀課上形成學習共同體。
閱讀是高中階段英語教學的重頭戲,常常會對學生說:得閱讀者得天下。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通常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學生進行各種閱讀技能的強化訓練。但筆者認為,這種突擊訓練並不一定會取得好效果。假如教師能夠把握教材的編排體系,仔細研究教材的內在聯系和特點,挖掘學生經驗和教材之間的關系,調動學生的體驗慾望,讓教師和學生共同開發課程資源,共創共生,形成「學習共同體」,那麼閱讀就是真正的教師引導下的學生在讀,其效果會事半功倍。也就是說,教師這時既不是個 explainer,也不是個involver,而是個enabler 。.教師應著眼於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努力設計切實可行的活動,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閱讀理解技能的訓練,充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首先在高一,教師應特別向學生強調,在閱讀時不能斷章取義,一定要根據上下文,並聯系文章的主題,來進行對文章的字詞句的理解。而學生在初中時是絕對沒有這樣的意識的,所以教師在閱讀課中應經常性的通過教學步驟來滲透這樣的理念。如筆者在 NSEFCI的 Unit 1 的教學中選取一些難懂的字詞句,讓學生思考幾分鍾後發表意見,最後集體討論以確定含義。例如:
1. while walking the dog,you were careless and it got loose and was hit by a car. P1
2. your friend,who doesn』t work hard ,asks you to help him cheat in the exam by looking at your paper. P1
3. are you afraid that your friend would laugh at you ,or just can』t unnderatand what you are going through? P2
4. as the moon gave far too much light ,I didn』t dare open a window . P2
5. Another time five months ago,I happened to be upstairs one evening when the window was open. P2
6. Anne said that she had grown crazy about nature because she had been indoors too long. P3
7. I don』t want to end the friendship, but I hate others gossiping.what should I do ? P6
8. But that』s no reason to throw away your friendship with this boy. P6
9. That way you will show them that you are more grown up than they are. P6
上面所列的句子雖然結構簡單,其劃線部分也都是常用語,但這些詞句在文中卻有特殊的含義。經過討論,學生明白了句中劃線詞語的深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Walk-----cause sth to walk
2. Cheat-----act dishonestly or unfairly
3. Go through----experience
4. Light---the light of the sun
5. Happen to do -----do sth by accident,not on purpose
6. Grow crazy-----become crazy,go crazy
7. End ------finish
8. Throw away ------end,finish
10. grow up------mature ,developed
當然在掃除了文章的絆腳石後,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利用課文材料進行細節理解的訓練了。根據不同文章的體裁,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注意從不同的角度關注材料的細節,並獲取有用的信息。比如說,閱讀記敘文時,教師應要求學生把握其五個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經過和結果;閱讀人物傳記類文章時,應注意抓住文章的主線,注意時間詞和方位詞的運用,人物年齡和出場順序以及人際關系;閱讀說明文和科技小品類文章時,教師應要求學生注意文中事物的名稱,日期,數字,比較,功能和作用等;閱讀新聞報道時,教師應先確立行文方式是順敘,倒敘還是插敘,對文中的數據不能簡單的累加。所以,教師應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和細節設計問答,填空,排序和填表等練習。以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為例,筆者在第二段的教學活動中有步驟地,由淺入深地設計了幾個活動。
Find out all the people related to the Amber Room from the text.
Frederick I
Frederick William I
Peter the Great
Catherine II
The Nazi German
找出了相關人物後,接著下一個任務:
Frederick I :was made for
Frederick William I and Peter the Great:as a gift of Friendship,become part of ,serve as
Catherine II:have moved to ,add… to…
The Nazi German:at war secretly stole
這樣,琥珀屋就輾轉幾人之手,最後散落民間,不知所終了。筆者給學生的任務看似在例舉人物,實則抓住了琥珀屋的歷史主線,人過境遷,學生一目瞭然,再加上幻燈的動態顯示,學生可在理完文章後根據關鍵詞復述,有很好的提綱挈領的作用。另外教師還可按照文章的具體內容,列表分析。如在 unit 4中,在講到 Para 3 時,筆者設問: 「How was the earthquake?What』s the attitude of the people?」要求學生用兩個形容詞來概括。學生很快地能說出:The people were shocked by the terrible earthquake.
How terrible was the earthquake ?
75%
The factories and buildings were gone.
90%
The homes were gone.
two
Dams fell .
Tens of thousands of
The cows never give milk again.
half a million
Pigs died
millions of
Chickens died
這些活生生的數據生動地向學生展示了這次自然災害的破壞性,學生通過對數據的搜尋,不僅被這些看似枯燥實則有力的數字震撼,也懂得了以後寫作中數據的用途,真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啊!教師一次次地創造與設計,其實是在鼓勵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參與語言實踐活動,他們的言語技能得到發展,他們也通過了合作,調查,討論,交流,思考,感悟到了英語的價值,達到了學習的目的。這種教師主動讓賢與學生,減少對學生時空佔領的教學才真正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正如Jim Scrivener所說的:Teaching is about working with other human beings. This teacher knows about the subject matter and about methodology,but also has an awareness of how indivials and groups are thinking and feeling within her class.
(二)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開發學生主動探究語法精神
傳統的語法教學往往是教師先講解和歸納語法規則,然後讓學生做大量的練習熟悉規則,以達到鞏固所學語法規則的目的,這種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式很難使學生熟練的掌握語法規則與用法,也不利於學生理解此語法的語用功能。所以筆者主張用探究式學習的方式來教學語法,而且效果不錯。
教材的語法部分彌補了NSEFC教材中此部分在編排上的不足,體現了語法知識的系統性和 連續性。下面僅以定語從句和間接引語在教材中的位置為例,對比說明SEFC和 NSEFC 教材的語法部分在編排體繫上的不同。
教材名稱
語法項目
出現位置
編排內容
編排方式
SEFC
定語從句
高一上:unit 7.10.13.23
高二下:unit 14,19
高一上:學習各種定語從句
高二下:復習各種定語從句
對話和課文中出現,language study 中集中講解和操練,checkpoint 中歸納與總結。
間接引語
高一上:unit 1,unit 5
高二下: unit 13
高一上:學習間接引語
高二下:復習間接引語
NSEFC
定語從句
Unit 4,5,6,10
Unit4,9,10,15, 21,22
高一上:學習各種定語從句
高二下:循環復習
語境中呈現,課文中深化(個別項目在Warming up中滲透,如定語從句), Grammar 中集中學習和運用,checkpoint中復習和鞏固。
間接引語
Unit 1,2
高一時學習陳述句,疑問句的間接引語,再接著學習祈使句的間接引語的用法。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SEFC和 NSEFC教材的語法部分在編排結構上有以下不同:
(1)NSEFC教材更注重語法項目的集中學習;而SEFC教材中語法項目的編排則表現出較大的跳躍性,它往往分散於幾本書的單元教學中,不利於學生的歸納與總結。
(2)NSEFC更注重語言意義上的呈現,其次才是形式;而SEFC則比較注重形式的呈現。
(3)NSEFC教材語法部分的編排以訓練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目的,句型的呈現和練習都為語言運用服務;而SEFC的語法部分則安排了許多無實際意義的機械性操練,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因此,NSEFC 新課標下的語法教材資源已經體現了集中出現,循環往復的特點,這就能讓學生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學習此項語法知識,符合中國學生學習外語的認知規律,能讓教師在重視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構建學生的語法知識體系。所以對於教師來說,充分利用這有利條件,注重探究研究,化解疑難知識便成了教師備課時的一個重要環節。而探究法是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的重要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例如定語從句的用法一直是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嘗試運用探究法,從定語從句的結構,定語從句的功能等幾個方面進行探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下面以定語從句中關系副詞的使用為例,簡述筆者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實施探究式學習的過程。
(1) 確立探究主題:定語從句中關系代詞的使用。探究形式為自主探究的小組活動。
(2) 由unit4的課文Earthquake中的內容引出問題。As you know,before the earthquake,there were some natural signs. But did the people think much of them?yeah,they thought little of them. What did they do that night? They went to bed as usual. At 3:42 the earthquake broke out. It was heard in Beijing . How far is beijing from Tangshang.It is one hundred kilometres away. So you can imagine how terrible the earthquake was.
(3) 活動1:在黑板上呈現The people in Tangshang went to bed as usual.
They thought little of a lot of natural signs.
The earthquake was heard in Beijing.
Beijing is three hundred kilometres away.
要求學生把四句話並成兩句定語從句, 給出正確答案,並鼓勵學生給出理由。
The people in Tangshang ,who thought little of a lot of natural signs,went to bed as usual.
The earthquake was heard in Beijing,which is three hundred kilometres away.
(4) 活動2:利用多媒體播放一隻小鳥正在築巢的動畫,提問 what』s the bird doing?yes ,he is making his nest.why should he rebuild his nest? That』s because his home was blown up in the typhoon.引導學生把它們連成一句定語從句。The bird ,whose home was blown up,is rebuilding his nest now.
(5) 活動3:再呈現另一幅圖片,一個女孩打開一間面朝大海的小屋的窗戶。問:「which kind of room did the girl order?」 she booked a room. Its windows face the sea.這時引導學生講出這個特殊的定語從句:she booked a room whose windows face the sea .
然後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比較以上的定語從句,匯報討論結果,總結歸納使用關系代詞的定語從句的特徵。小組1的同學發現在從句中先行詞是人的話要用引導詞 who 。先行詞是物的時候要用 which。當然小組2 和3的同學也發現,從句需要一個定語時,要用引導詞whose。再給學生幾分鍾後,學生又有了新的發現,whose既可以表示某人的,也可以表示某物的。最後學生進行總結性陳詞。筆者在最後進行歸納:在定語從句中需要做主語,賓語和定語的時候,我們需要用關系代詞來指代這個先行詞。在這次探究式學習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深感以下幾點:首先教師要調動學生探究的主動性 ,也要給與學生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同時也要體現教師的適度參與和調控,時刻強調學生的合作和交流。我們知道,課程改革要培養學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終生學習和創新的能力,而這種探究式的學習,正是培養了學生的這些能力。
(三)靈活處理教材,適時調增刪改
在新版教材的教師教學用書中,編者談到詞彙教學時說:要真正掌握詞義和詞的用法,還必須通過有情景的課文教學,並結合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才能達到。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詞彙在教學中要注意要在意義和語法形式方面注意上下文的邏輯關聯。學生只有在真實的語境才能真正理解詞彙的含義。基於此種原因,教師在教材處理時的創造性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比如在閱讀課中導入中,教師往往會用到本課中出現的新單詞和片語,但缺乏語境的導入只會顯得蒼白無力,所以如何創建語境,讓學生能夠既學到新詞,又掌握它們的用法,又能自然而然導入到新課,是教師首先面臨的問題。本人在NSEFC 教材的處理中,嘗試了一種新方法—series stories(系列故事)。每一單元一個故事,故事之間有一定的聯系,也能獨立存在。編故事給了教師發揮創造性的空間,也給了學生以舊引新,以新習舊的機會。如在第一單元中,筆者引出了故事的主人公,city mouse and country mouse,以它們的生活為主線引發故事,在他們詼諧幽默的對話中,既復習了課文中的一些詞彙,如walk the dog,get loose,go through等,又復習了間接引語,在教師的描繪和提問中,學生練習了陳述句和疑問句的間接引語形式。在第二單元中,country mouse and her son ,Shake,引出 I wander if…,be crazy about等片語。在第三單元的閱讀課中,筆者編了shake and her GF 的故事,來引出了很多片語和生詞。具體如下:
Series stories III
The country mouse loves the country life very much,but her son ,Shake doesn』t. She encourages him to make an effort to work hard and live in the city. And he does. As time goes by ,he becomes a handsome boy and studies in a key unversity in the city.He enjoys the city life very much. In the unversity ,he meets a beautiful girl named Angel. She is so lovely that he falls in love with her at first sight.One day ,they go shopping together.you know, when the season changes ,a lot of clothes are on sale.Angel finds a beautiful dress at a reasonable price,so she bought it without hesitating .The next morning ,a cold air comes ,but Angel makes up her mind to wear the beautiful dress.Shake tries to peruade her to put on more clothes: 「 Angel ,it is too cold to wear a summer dress in such a cold day.」
「Is it not beautiful on me ?」
「yes .it is pretty beautiful,it』s just made for you.But,…」
「No but.I love it. So you can』t persuade me to take it off.」Angel doesn』t change her mind ,then they cycle to school.Angel sits on the bicycle,behind her boyfriend,when the cold wind blows ,Angel begins to shake, 「Angel,now you』re Miss Shake.」
「oh ,I』m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in the world.」 What can Shake say to such a stubborn girlfriend? Once she makes up her mind ,she never changes it. The second day,it is still cold,Angel insists she wear the dress ,the only reason is that maybe she can』t wear it any more this year ,she should take this chance. This time Shake doesn』t persuade her ,because he knows he will fail. They also cycle to school.On the way ,it begins to rain cats and dogs. Both of them got wet and caught a bad cold,of course, including Angel. Finally ,they go to see a doctor. The doctor gives them some medicine ,and persuade them to put on more clothes to keep warm.Angel nodded her head , 「ok,I won』t ignore your advice,I』ll follow it.」 You see ,now the stubborn Angel is persuaded by the doctor ,that means she gives in finally.
故事有著生動的情節和豐富的詞彙,並且生詞的復現率高,語境貼切,學生容易受到當中情節的感染,爾後去理解故事中的生詞和片語,與此同時,舊片語和單詞的再現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溫習了功課,極好的體現了以舊引新,以新習舊的原則。在此故事的基礎上,筆鋒順勢一轉,「Actually ,there are a lot of stubborn people in the world,are you ?today we』ll meet another stubborn girl,yeah,you know ,wangwei .由此進入了新課,這樣文章中的生詞障礙已基本清除,學生便能開始對文章脈絡的清理。是的,單詞表中的單詞是死的,可是我們可以把他們靈動起來,這就是教師需要靈活處理教材資源的原因所在。
在新教材中,教材仍以單元劃分,但改變了每個單元設四課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若干板塊。如warming up, pre-reading,rea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 ,summing up,learning tip等。雖然每個單元有一個統一的主題,但沒有具體的課時安排,更沒有分課時的教學內容安排;他的每個單元內容非常豐富,但某些單元的內容缺乏系統性,零散的分布在各個板塊中,內容跳躍,鬆散,不利於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另外,每個單元都設計了一些任務型活動,但每個活動孤立的存在,缺乏必要的邏輯聯系。所以假如教師沒有樹立正確的教材觀,未能靈活地使用教材,這就談不上真正的教學設計,也就是說,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和課標要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對教材進行適當地調整,增減和改編,從「教」教科書轉向「用」教科書,真正做到依託教材而非依賴教材,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⑨ 英語句法功能什麼意思,和語法功能有什麼區別
嚴格說來,句法強調文字,語法強調口語。這些都不是漢字的概念,而是胡翻瞎譯出來的,沒有辦法!
⑩ 英語句法功能什麼意思,和語法功能有什麼區別
語法包括詞法和句法,語法功能指詞法功能和句法功能兩種,所以句法功能是語法功能其中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