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英語語法怎麼教
感覺小學好像不要什麼語法吧,如果你教那麼小的孩子,請教好他們的專發音吧,啟蒙英語老師的屬發音可能要讓這個孩子帶著一輩子的,就算到了大學,有的人還是一發音就一種家鄉腔,中國腔,學的是語言,起碼要讓老外能明白吧,讓孩子們敢於說出口,是小學老師的成功啦~您真是負責任的老師,才會想方設法去尋找教學方法~
B. 小學英語語法具體該怎麼教規則要講嗎
我小來學在鄉下上的,不正源規,不過英語老師挺負責,重點是單詞和朗讀,考試也幾乎是課文,但音標和一些簡單的語法是要講的 日常英語 短語什麼的要記
小學重要的是語感的培養 多放磁帶 多跟讀 多記單詞 就差不多了
C. 淺談如何在小學高年段滲透英語的語法教學
言則,雖然小學階段淡化語法系統的學習,但要在日常開展的英語教學活動中,逐步滲透,引導孩子們學習簡單的英語語法。怎樣安排小學的英語語法滲透性的教學,使其既有利於小學生的學習,又符合他們的認知規律呢?這是值得我們小學一線英語教師關注、思考的。【關鍵詞】基礎教育 小學高年段學生主體語法滲透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它的語法規則。我們學習和掌握母語不用過多地強調語法,是因為我們接觸和使用母語的機會很多,可以自然形成語感和習得語言,但學習英語就不一樣了。由於多數的中國孩子缺乏習得英語的語言環境,他們一般只在有限的時間和機會里接觸和使用英語,很難自己習得正確的語法規則。因此如果在教學中不給學生強調這種語言的內部規則,必定會影響到英語學習效率的提高,進而影響學生准確地、成功地運用該語言進行交流。那麼是否要到中學才需要進行語法教學呢?不是的,因為初中的英語教學充斥著大量的語法,如果小學階段的教學不著眼於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不處理好與初中的銜接問題,孩子們上到中學就會感到迷茫,產生了「小學的英語學習能說能背就行了,怎麼中學的英語這么難學,這么多的語法怎麼記憶呢?」的想法,鑒於這原因,我認為小學高年段的英語必須滲透語法教學。如何進行有效的滲透教學呢?本人總結了近幾年的一些做法,可供大家參考:一、以熟背課文為基礎,給予語法學習的養分。不少人認為,語法的教學是單一的背語法、做練習的過程,他們認為語法學習和讀書、背課文是兩回事,真的這樣嗎?不,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它的語法提煉也必須以熟背課文為基礎,如果沒有課文為基礎而單純地要學生死記硬背語法知識,學生們通常會背了語法也不知道怎麼用,「知其言,而不知其所以言」。但是有了課文為基礎,倘若一時不明白或忘了某個語法點,他們也能從熟背的課文中得到提示。因此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要堅持先教授了課文,並要求學生熟讀或背誦之後,再引導學生提煉語法知識。二、以學生「發現」為主,教師「歸納」為輔。任何一種的教學活動都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但傳統語法知識的教學,往往是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然後做筆記、做練習,接著回家背。這種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教法常常只是對優生起作用,而後進生則是囫圇吞棗,教學效果通常不好。但倘若那個知識是經過學生自己大腦的加工和整理而形成的,他們會吸收得更好,記憶也就更深刻持久。所以教學中我很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充分理解和內化語法規則,掌握好其用法,然後幫助他們逐步建構起清晰完整的語法知識圖式。比如,講解There be句型時,我先在黑板上板書重點句: There is a river in the park. 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river. There are some boys near the river.我把be動詞is和are 畫上直線,再把第一句的river,第二句的water,第三句的boys畫上波紋線,然後讓學生自己觀察,小組交流,然後請代表匯報討論結果,並由小組其他成員舉出例句來。孩子們很喜歡這種學習語法的方式,每逢這樣的活動,他們的興趣很容易被激發,大家總能各抒己見,不肯認輸地說看法、舉例子,當語法點被擊破時,他們稚嫩的臉上常常掛著成功的喜悅。三、以學生的知識水平為依據,逐步豐富、擴充語法點。教與學都不是一步而就,它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為教學的效果受學生的生理、心理及已有的知識水平影響。語法是語言內部規律的總結, 在小學階段滲透語法教學不是從語法到語法,而是要幫助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上升到理性認識,最後讓學生在理性認識的基礎指導下進行語言實踐。小學階段的英語實際就是對英語知識的感性積累階段,因此英語語法的學習也一樣,也必須由潛入深,逐漸深化,逐步積累。例如在教學like的意思與用法時,我是這樣一步一步進行的:A.四年級上冊出現I like music. 我讓學生能口頭熟練地說:I like…B.四年級下冊出現What』s the weather like? 我讓學生能口頭熟練地問答。C.五年級上冊出現What』s your father like? 我讓學生回憶起四年級學過的like相關的句子I like music.和What』s the weather like? 我問學生:「結合What』s your father like? 那麼like的有哪兩種意思呢,它的用法你們都領會了嗎?特別是What+be+主語+like? 可以概括為表達什麼意思?」聰明的學生很快就歸納出這句型的意思是「問某事物的外表特徵」。然後我又問:「大家一起思考一下,這里的「主語」可以是什麼呢?能舉例嗎?」一些大膽的學生舉例:What』s your school like? 我馬上給予了高度的表揚。並接著馬上問:「能怎麼回答?」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由淺入深地弄懂了一系列句子的意思和用法,並且很自然地把這幾個句子聯系起來記憶。在以後的對話或考試中,學生無論接觸到其中的哪一句,另外的句子油然記起,真的起到了「一石多鳥」的作用。四、以語言交際為目標,讓語法知識回歸原本。語法的掌握與運用並不是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學習語法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和運用語言。事實上,我們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學習和運用著語法。靜態的、封閉的語法知識是在運用中為動態的、開放的、創造的交際活動服務的。語法是幫助實現交際目的的手段,語法最終要化為我們自己的語言,才具有實際意義。因此教學中,我很注重用多種的教學方法,靈活設計課堂教學活動,通過豐富的情景創設來活化語法,讓語法項目巧妙地融入到語言活動中去,從而幫助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孤立和零碎的語法知識轉化為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特別是面對高年段的孩子,我要求他們在說英語時腦袋要「動」起來,想一想說對了嗎?做到心、口、腦一起動,開始的時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如果堅持住了,語法知識將能很好地服務到了口語交際中,語法也就回歸了原本。五、以靈活多變的評講方式為依託,滾動鞏固語法知識。與初中的教學一樣,小學生也要進行學習內容的測試,測試後教師也會進行試卷評講。評講的方式有很多種,比較普遍的是教師講解,學生更正答案,這種方法比較省事、省時。但學生聽與沒聽、懂與不懂、有沒有動腦思考……這些教師都無從驗證,效率當然就無法保證。靈活多變的評講方式能給學生新鮮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評講的效率自然就能提高。1、學生當「小老師」的評講方式。如果長期是老師評講,學生聽多就會生厭,因為英語語法有別於語文、數學,英語語法是單一的,如果總是教師講,不但說話的語音語調差不多,而且往往上半句沒說完,一半的學生已猜到下半句是什麼,這樣的評講方式「乏味」,但如果輪流地讓學生來當小老師去講解,就不一樣了,他們的嗓門有的洪亮;有的溫柔;語調有的快速;有的緩慢……同樣的語法點,用他們的嘴說出來就是不一樣,大夥聽得就是有味兒。2、以小組為單位的評講方式。我喜歡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活動,並且很注意組內成員的搭配與合作。有效的組內學習活動所產生的作用遠大於教師和學生個人的功效:在小組活動里,大家都要開口,優生積極地承擔著帶動後進生的工作,後進生的表現同樣影響著小組的評分,所以大家都能自覺地參與學習活動。在試卷評講的學習活動中,我是這樣做的:優生負責難的題目,容易一點的題目則由後進生負責,全班做裁判,說得好的小組將集體得到獎勵,在集體榮譽感的驅動下,人人都爭相表現。學習與競爭氣氛濃厚,評講的效果總是很不錯的。 總而言之,我們教師的要從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入手,貫徹新課程標准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全面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學活動符合他們的本能與天性,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孩子們綜合、准確運用英語的能力。
D. 小學階段英語有哪些基本語法需注意
1.Hello 的用法:
Hello 的意思為「您好」 ,一般可作為熟人,親朋好友之間的打招呼用語,語氣比較隨便,例如:
Hello,Li Hua!你好,李華。
Hello,Tom!你好,湯姆!
Hello 也可以用以引起某人注意,常用在打電話時或者在路上碰見熟人時,相當於中文中的「喂」,有時也可用Hi 來代替hello ,但前者顯得更隨便。
2.What's your name?的用法:
當兩人初次見面互相詢問姓名時,可用What's your name?來提問,回答時,可用My name is ….來回答,接著反問對方時,可用And what's your name?來提問。例如:
Hi!What's your name?
Hi!My name is Lucy.And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Wang Ying.
你好,你叫什麼名字?
你好,我叫露西。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王英。
句中的What's是What is的縮寫形式。
3.Good morning,class (teacher).的用法:
Good morning,class.同學們好。
Good morning,teacher.老師好。
這是上午上課時,老師和全班同學互相問候時用語。Good morning 是上午問候時的用語,多用於熟人,朋友或家人之間,是比較正式的問候用語。句中問候語放在前面,稱呼語則要放在後面,並用逗號隔開。例如:
Good morning.Mr.White.懷特先生,你好。
4.英語字母:
英語中有26個字母,每一字母有大寫形式和小寫形式兩種。大小寫形式如下:
A a B b C c D d E e F f G g H h I I
J j K k L l M m N n O o P p Q q R r
S s T t U u V v W w X x Y y Z z
1.Are you…?的用法。
這是一疑問句型,意思是「你是……嗎?」用來詢問姓名,職業,身份等,例如:
Are you a worker?你是一名工人嗎?
Are you a student?你是學生嗎?
回答時用Yes,I am.(是的,我是。)或者No,I'm not.(不,我不是)來回答,注意Yes和No後面都有逗號,不能省略。
2.Nice to meet you.的用法:
這是兩位初次見面相識後的用語,意思是「見到你很高興。」見面相識可由自我介紹,第三者介紹或者詢問相識。例如:
Hello!I'm Xiao Hua.
Hello!I'm Xiao Li.
Nice to meet you,Xiao Li.
Nice to meet you,too,Xiao Hua.
你好,我是小華
你好,我是小李。
小李,見到你我很高興。
小華,見到你我也很高興。
3.Where is …?的用法:
這一句型表示「某物或某人在什麼地方」。它同中文的句型結構不一樣,where在前,而某物或某人在後,例如:
Where is my book?
我的書在哪兒?
It's there.
在這兒。
Where is Tom?
Tom在哪兒?
He is here.
他在這兒。
句中的where is可以縮寫成「where's」。
4.am,is和are 的用法:
這三個詞都是「是」的含義,但用法比中文中的「是」要復雜,英語中的am,is 和are都是be 的變化形式,根據不同的主語選用不同的動詞,主語I 用am,表示復數的主語和單數「you」則要用are,其它則用is。
I am a teacher.我是教師。
You are a worker.你是一個工人。
You are students.你們是學生。
She is Miss Gao.她是高小姐。
This book is mine.這本書是我的。
【與熟人打招呼】:
英美人一天中見面都要打招呼,根據一天中不同的時間選用不同的說法,早上和上午時說Good morning,下午時說,Good afternoon,晚上見面時則要說Good evening。對方也用相同的問候語來回答。例如:
Good morning,Mr.Green.
Good morning,Miss Li.
【Sorry 的用法】:
Sorry 表示「對不起」或「抱歉」,用於對自己的過錯,失誤,不能做某事或者不能提供對方的請求時常用sorry或者I'm sorry來表示。例如:
Can you spell your name?你能拼一下你的名字嗎?
I'm sorry.I can't.對不起,我不能。
What's the time,please?請問幾點鍾了?
Sorry,I don't know.對不起,我不知道。
【Excuse me 的用法】:
這是用於向某人詢問一件事或提出請求而打擾某人時的用語。意思是「對不起」,「請問」。例如:
Excuse me!Where is my bag?對不起,我的包在哪兒呢?
Excuse me!Are you Teacher Wang?對不起,請問你是王老師嗎?
【What's …的用法】:
這個句型用於詢問某人叫什麼或者某個東西是什麼,例如:
What's this?It's a book.
這是什麼?這是一本書。
What's your name?你叫什麼名字?
My name is Lucy.我叫Lucy.
英語語法
名詞
名詞可分為專有名詞與普通名詞,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簡單名詞與復合名詞。學習本章後要求學員掌握可數名詞復數的變化形式,特別是名詞的不規則復數形式的變化;掌握復合名詞的復數形式;掌握名詞所有格的構成及用法;注意區分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
冠詞
冠詞置於名詞之前,用來說明名詞所指的人或事物,它不能離開名詞而單獨存在。英語冠詞有:
1. 定冠詞:主要功用為特指,表示同類中的某一人或某一類人和物。
2. 不定冠詞:主要功用為泛指,指某類人或物中的任何一個或某一個。
3. 零冠詞:它是名詞中的一種無形冠詞,用在一般所謂的不定冠詞的場合。有三類名詞使用零冠詞:復數可數名詞,不可數名詞(用單數形式)及專有名詞。本章要求熟記與冠詞有搭配關系的常用習語以及一些不用冠詞的固定片語。重點學習定冠詞+單數形式的名詞;不定冠詞用於物質名詞、抽象名詞、形容詞最高級及序數詞;不定冠詞的位置;零冠詞用於名詞;零冠詞用於 零冠詞+帶定語的名詞結構。
代詞
代詞是代替名詞或起名詞作用的短語、分句和句子的詞。代詞分為人稱代詞、物主代詞、反身代詞、相互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關系代詞、連接代詞和不定代詞等。本章要求學員掌握多種代詞的形式和用法,特別是人稱代詞、物主代詞、疑問代詞、關系代詞和不定代詞。注意all ,every,each 的區別;any,some的區別;every-body,evreone,one的區別;no one,none的區別;both,two第比較;other,another的比較。
數詞
數詞是表示數量的詞,數詞的兩個類型是基數詞和序數詞,前者表示多少;後者表示第幾。本單元要求學員掌握基數詞和序數詞的用法;分數與小數及年、月、日、時刻的表示用法。
動詞的時態(一)
在英語中,不同時間發生的動作或情況要用不同的動詞形式表示,這種形式叫做時態。本單元要求學員掌握一般現在時(重點是單數第三人稱he,she,it用作主語時的動詞詞尾變化形式),現在進行時(be+V-ing),一般過去時(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式是學習的難點),及現在完成時(have/has+過去分詞)的構成和用法,特別是一般現在時與現在進行時之間的比較及一般過去時與現在完成時之間的比較。
動詞的時態(二)
本單元繼續講授動詞的時態,要求學員重點掌握一般將來時、將來進行時、將來完成時、過去進行時、現在完成進行時、過去完成進行時及過去完成時等七種常用時態的構成和用法。弄清一般將來時及將來完成時的區別;現在完成時與現在完成進行時的區別;過去完成時的用法及其與過去完成進行時的區別。
被動語態
英語語態是動詞的一種形式,用以表示主語和賓語之間的關系。語態分為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主動語態表示主語是動作的執行者;被動語態表示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或動作的對象。本單元要求學員掌握七種時態形式的被動語態的結構及用法;掌握帶短語動詞及帶情態動詞的被動語態結構、含有復合賓語的主動結構變為被動結構及被動語態與過去分詞作表語之間的區別。
情態動詞
情態動詞表示說話人的語氣或情態。它們與不帶to 的動詞不定式短語連用,表示可能、許可、能力、義務、推測等。本單元要求學員重點掌握主要情態動詞can,may might,have to,should,ought to,shall,will,dare,need,would 等的用法。
非限定動詞
非限定動詞又稱非謂語動詞,即在句中不能單獨作謂語,不受主語的人成和數的限制。非謂語動詞有三種,即不定式、分詞和動名詞。本單元要求學員掌握三種非謂語動詞的基本形式和用法;掌握不定時的被動式;不帶to 的不定式;三種非謂語動詞的復合結構(即帶邏輯主語的不定式、分詞和動名詞)的形式及用法;現在分詞與過去分詞的區別;動名詞與不定式的比較;現在分詞與不定式的比較等。
虛擬語氣
語氣是一種動詞形式,用以表示說話者的意圖或態度。虛擬語氣表示所說的話只是一種主觀的願望、假設或建議等。虛擬語氣可以用在非真實條件句、主語從句、賓語從句、表語從句、同位語從句和定語從句中。本單元要求學員掌握虛擬語氣的基本形式和用法;掌握情態動詞用於虛擬語氣;;了解含蓄條件句;掌握虛擬時態與謂語動詞時態的關系等。
形容詞與副詞
形容詞是用來描寫或修飾名詞的一類詞。在句子中,形容詞可用作定語、表語、主語補足語、賓語補足語、狀語、獨立成分等。副詞是用以修飾動詞、形容詞、其它副詞以及全句的詞,表示時間、地點、程度、方式等概念。副詞的位置比較靈活,有的可放在句首、句中或句末的任一位置;有些表示程度的副詞,如often,always,never等,常用在句中,它們的位置又與動詞有無助動詞有關,多數副詞皆置於謂語動詞之後,如有賓語,則置於賓語之後;在疑問句中,副詞一般只能放在句中或句末;在祈使句中,多數副詞置於句末;有時表示序列的副詞位於句首。本章要求學員掌握形容詞和副詞的比較級的構成、用法及有關的常用句型,了解副詞在句中的基本位置及形容詞與副詞的比較等級的特殊用法。
介詞
我們經常在名詞或名詞短語、代詞或動名詞前用介詞表示人物、事件等與其它句子成分的關系。介詞後面的名詞或相當於名詞的詞語叫介詞賓語。介詞可表示地點、時間、比較、反對、原因、手段、所屬、條件、讓步、關於、對於、根據等。介詞及其賓語構成介詞短語,在句中擔任後置定語、狀語、表語等語法成分。本單元要求熟記常用介詞及介詞與其它此類的搭配。
基本句型結構
句子按其結構可分為簡單句、並列句和復合句。只存在一個主謂關系的句子叫簡單句,即一個主語部分和一個謂語部分組成。當我們需要把你個意思連在一起時,可用標點符號或等立連詞或連接副詞把幾個簡單句連接成一個並列句。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同等的。當一個句子由一個逐句和一個或從句構成時,這就是復合句。復合句的主語往往可以獨立存在,從句則只作一個句子成分。本單元重點掌握疑問句,弄清楚各種疑問句的結構及用法,能正確完成附加疑問句部分,能回答各種疑問句。掌握簡單句、並列句及復合句的句型結構;學會簡單句與並列句、簡單句與復合句、並列句與復合句的轉換;學會將直接引語變為間接引語;掌握名詞從句的用法。
定語從句
定語從句在句中作定語用,修飾句中的某些名詞或代詞。被定語從句修飾的詞叫先行詞,先行詞一般為人、物或事件。定語從句一般皆放在先行詞之後。引導定語從句的關聯詞為關系代詞或關系副詞。關系代詞在定語從句中可用作主語、賓語、定語等;關系副詞在定語從句中作狀語。本章要求掌握重點是定語從句的用法,及正確使用定語從句的關系代詞和關系副詞。
狀語從句
狀語從句是擔任狀語成分的從屬句,一般由從屬連接詞和一些能表示從屬關系的詞和結構來連接。狀語從句根據其用途分為時間、地點、原因、結果、程度、目的、條件、讓步、方式狀語從句等。本單元重點掌握狀語從句的用途,掌握正確使用引導狀語從句的從屬連詞,注意狀語從句的時態變化。
It 引導結構
It 既是代詞又是引詞。作代詞時,它可作人稱代詞、指示代詞、非人稱代詞,用於前指、非確指或習語中。作引詞時,它本身無實義,只起先行引導的作用。可作形式主語或形式賓語,真實地主語或賓語是不定式、動名詞或名詞從句,它們則放在後面。It 也用於強調句結構。如想強調某個詞或部分,可用it is (was)+強調部分(主語、賓語或狀語)+that(who)…的強調結構。本章要求了解代詞 it 和引詞it 的各種用法,重點掌握it 用於前指或後指;引詞it 用於強調結構。
第十七單元 詞序、倒裝、省略
英語有五種基本結構,主語+謂語、主語+聯系動詞+表語、主語+謂語+賓語、主語+ 謂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主語+謂語+賓語+賓補。其它各種句子皆由此五種句型轉換、縮略或擴展而成。倒裝飾相對於句子的正常語序而言的,將句子的其它成分提至主語之前。如果在主語之前是整個謂語部分,就稱為全倒裝;如只是謂語的一部分,如系動詞、助動詞、情態動詞等,或是句中任一強調部分,就是部分倒裝。為了避免重復,英語句子有時一個或更多的成分會被省略,這樣的句子就稱為省略句。省略部分常是主語、謂語或謂語部分、賓語、主語和謂語、不定式、冠詞等。
本單元要求了解句子的正常順序,掌握省略與倒裝的正確使用及它們的結構、詞序與方法。
構詞法
詞法研究的對象是各種詞的形式及用法。英語主要有四種構詞法:前綴法、後綴法、轉化與合成。此外還有一些次要地構詞法。本單元要求熟記基本的構詞法,具備辨別英語詞類的能力。掌握名詞的復數、形容詞、副詞及動詞各種形式的 變化,並能通過具體的語言環境及詞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來實現它們的詞類轉化。
E. 10分鍾的小學英語語法課怎麼講.
翻一下小學英語書了解一下
小學語法難易程度如何
然後挑選一個較為熟悉的語法知識點為切入點
十分鍾還要進行活動(
⊙
o
⊙
)啊!語言表達上面風趣幽默一點實際一點吧~~
加油~~
F. 如何有效地進行小學英語語法教學
很多人認為我們從未特意學習過語法,卻一樣把中文說得自如、流暢,所以學英語也不用專門學習語法。殊不知,中文是我們的母語,接觸和使用的機會很多,可以自然形成語感和習得語言,不必專門學習語法。而英語就不一樣,學生缺乏習得英語的語言環境,如果不了解該語言的內部規則,終究會影響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所以說,掌握系統的語法知識,才能提高英語的學習效率。
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如何才能保持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又讓其掌握一定量的枯燥的語法知識呢?
一、情理無痕交匯,生動呈現語法
這里的「情」是指語言學習的情景,「理」則指語法規則。就語法教學而言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教學中直接談論語法規則,語法教學目的直接明顯,稱為顯形語法教學;另一種在教學中避免直接談論所學的語法規則,主要通過情景讓學生體驗語言,通過對語言的交際性運用歸納出語法規則,稱為隱性語法教學。顯然,對於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採用隱性語法教學更為合適。在小學階段,學生剛接觸英語,語言積累和儲備不夠豐富,不能以講解的形式向學生灌輸語法知識,因此創設情境,在情境中不斷重復呈現相關語言,給學生大量的相同結構的語言輸入,是幫助學生感知語法結構,形成語法意識的最佳途徑。
情景可根據語法內容的不同而精心設置。
(一) 以舊帶新,做好鋪墊
語法教學中,教師不要直奔主題,急於求成。應注意激活學生的元認知,將學生原有的知識激活,從學生已具備的語法能力人手,找到最近的切入點,把新授的語法項目巧妙地融入語言活動中,並進行從舊知到新授,從簡單到復雜的層層鋪墊,讓學生在語言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學習語法。
如:在教學第三人稱單數的一般疑問句: Does she/he like…?及其回答時,教師首先可以從復習Do you like…?入手。教師通過對話,復習並掌握這一句型。當學生們對這一知識點已能熟練運用時,教師就順勢轉換人稱詢問,T: Boys and girls, does Jiang Yingying like…?教師再引導學生回答「Yes, she does.」或「No, she doesn』t.」這樣由學生熟悉的第一人稱、第二人稱轉換到第三人稱,將新舊知識按照一定的邏輯有機結合起來,活化了語法教學。
(二)游戲引入,激發興趣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而語法知識則是抽象的、枯燥的,這不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因此,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必須化抽象為具體,把某一知識點具體為學生既熟悉又感興趣的素材。在游戲活動中呈現語法知識。
例如:在教學副詞fast, ,slow的比較級時,我告訴大家「Today let』s have some running races.」同學們一聽,在英語課上進行跑步比賽,興趣來了,個個都躍躍欲試。比賽結束後,我適時引出今天比較級的新授內容:Cheng Xiang runs faster than Zhou Ruyi. Zhou Ruyi runs slower than Cheng Xiang.簡簡單單的一個比賽,用時不多,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語法知識在一種隱性的狀態下傳遞給了學生。這樣一定比讓學生單純地背語法規則要強得多。
(三)藉助現代媒體,化難為易
有些不易呈現的情景在現代媒體的幫助下突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通過場景的快速切換,有效地調動和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化難為易。在教學6A第三單元,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一般過去時,如何化解這一難點。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出示了一張圖片,學生觀察後, T: Where』s the lamp? S: It』s on the desk. T: Where』re the earphones? S: They』re on the sofa.點擊滑鼠,台燈消失。T: Where』s the lamp now? Is it on the desk? Ss: No. T: But it was there just now. 點擊滑鼠,耳機消失。T: Where are the earphones now?Are they on the sofa? Ss:No. T: But they』were there a moment ago. 這樣,藉助媒體,通過觀察、對話,有效地幫助學生初步感知了be動詞一般過去時的用法。
二、預設語法形式,操練實踐語言
在教師剛開始介紹了某一種語法規則或現象後,有必要進行一些簡單的、重復率較高的練習,讓學生將學到的新知識經過一個替換的過程添加到自己的知識庫中。因此運用預制語塊建立框架,基本句型結構反復使用、反復操練,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達到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地步。
如:教學Whose gloves are they? They』re my sister』s時,教師設置了尋找失主的語言環境,在這個情景中,學生不斷地操練句型。已具有初步概括能力的小學生很容易從這個語塊中推斷出gloves是可以替換部分,Whose … are they?是充當的框架,可以用這個框架詢問對方這是誰的東西。學生可以用這個框架生成很多句子。在多次的練習中學生也自然獲得了語法形式能力。
三、積極引導學生,自主總結語法規則
陶行知先生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於教,而在於教學生學。」在語法教學中,雖然教師的講解是必不可少的,但這並不意味著語法課就是教師滿堂灌得過程。課堂上,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會學」英語知識。小學階段出現的語法知識一般來說都比較簡單,只要教師引導得法,通過大量的有效的語言信息輸入,使學生在自然、豐富的語言環境中自主討論,他們完全有能力自主歸納出語法規則。
例如:在教學一般將來時be going to do 的用法時,教師先示範本周末的計劃I』m going to have a picnic. 轉而要求學生說說自己的周末計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大量練習be going to do 的句型結構。最後以填空的形式出示一份Nancy一家的周末計劃書,Hello, I』m Nancy. The weekend is coming. I to pick apples on the farm. My brother
to make a model ship. My parents to cook nice food for us. 我要求學生以group work 的形式自由討論出答案,並總結一般現在時的句型結構。由於有了以前三種時態的學習經驗,以及剛才教師的示範和學生的大量練習的基礎,同學們討論熱烈,很快找到了答案和結論,隨後教師作適當的補充。就這樣,一個難點就在學生們積極參與思考,自主探索及歸納規則中化解了。而且給學生的印象特別深刻。
教學的過程是我們實踐的過程,也是我們進行探索前進的過程。我們在實踐中應結合自身的經驗,不斷地去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就語法而言,只要我們關注小學生的特點,創造生動有趣、重在實踐的語法教學模式,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G. 小學英語中語法怎麼教
英語語法點整理
1.人稱代詞
主格: I we you she he it they
賓格: me us you her him it them
形容詞性物主代專詞:屬my our your her his its their
名詞性物主代詞: mine ours yours hers his its theirs
H. 怎樣教小學生英語語法
這問題有點大。
小學生不教語法的。
在小學階段或是學前三、四回歲的時候,接觸答英語,就是通過大量的聽和說(模仿)來學習的。
如:「茶」這詞,小孩渴了,他會說:我要茶,這時家長如果在遞給他茶的同時,說:給你tea.
小孩就會對這詞有一定的認知,在不斷地重復下,小孩對這詞達到完全認知的時候,他渴時,他自然會說:我要tea. 可能開初時,發音不是很准,但得到糾正的情況下,自然會慢慢地順利說出這詞。我們這是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在三年級時,就是通過大量的聽和說要完成教學的。(讓我糾結的是,好象老師不太讓學生聽和讀,只放兩遍錄音,就讓學生自己讀了,結果回家,我聽下小孩的發音,基本上都不準。)
到了小學高年級的時候,可以講些基本的句型,書上都有的。
語言的學習,只有通過大量的聽和不斷的模仿,不斷的出錯,不斷的糾正,一步步走向正確的。
我們如果回頭看一下,就知道我們學漢語也是這樣的。只是在教學中,過多地強調教,而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學,自己讀,自己出錯,老師點評一下,然後還是學生自己糾正,自己提高。何樂而不為呢。
I. 應該怎樣講解小學英語語法
小學語法不來要深入,應該注意培養自語感。有時間多練練情景對話吧……這時候最重要的是讓學生不僅知道英語詞句的中文翻譯,而且聽到英文能在頭腦里構想出對應的形象和場景,像腦子里在放動畫片一樣,否則學生就會死記硬背。
J. 如何講解小學英語語法
小學英語學習主要是抄練習口襲語,沒有必要特別強調語法,如果真的有必要的話,就簡單告訴他們常見的用法,或者讓他們背誦一下片語,短語,和句型。讓他們像數學公式一樣的練一下,會模仿就行。試一下 小學語法主要是四個時態 小學英語的語法不必過分強調,重在創設出各種各樣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悟語法的存在。過分強調語法的話,學生反而會產生厭倦情緒。 推薦參考奧風英語的 小學語法完全突破 視頻教程,網路即可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