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老师要深入钻研授课内容,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注重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激情,富有感染力,能很好地掌控课堂,面向全体,有层次,深入浅出地指导学生学习。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进入一种自主的学习境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融自己的主见于主动发展中。
情景教学设计: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所收获,在课堂设计上也尽量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计一节学生能接受的而且最好是比较新颖的教学情境。
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小组合作的效用:以一带一或一带二,让每一个同学在课堂上都能用英语对话,体验到说英语的乐趣,从而慢慢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1)如何在英语阅读中输入语法扩展阅读
学习英语的方法:到英语国家要想练成一口“洋腔洋调”的英语口语,到英语国家去练习是最有效的办法,这样可以直接与英语本族人交流。但是这也是最昂贵的方式,只是少数人的选择。
到英语角:如果去英语角的目的是学习就不对了。其实应该把那里当作练习英语表达的地方,在那里充分展示自己,建立起说英语的信心,锻炼自己与不同的人说英语的胆量和能力。去那里要的是一种志同道合的氛围。如果没有时间去,你还可以自言自语,把自己想象成两个人在对话。
找外教一对一练习:在国内找外教一对一练习口语跟出国效果差不多,但费用会省很多。现在中国外国人很多,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外国人随处可见。可以主动上去跟他们用英语交流,或者花钱找一个外教一对一专门陪练口语。
多进行口语练习:目前大部分目前还无法出国或者找外教学习英语,而传统英语角在时间、地点、形式上的局限,限制了一部分人学习英语的热情。 为提高英语口语的练习,可以试试电话英语角、网络英语角等形式的练习平台。
英语口语好的人都有这样的同感:从练发音(对腔和调进行大量练习)开始效果甚佳。不要总想着这句话怎么写,怎么翻译。这些都会妨碍口语学习。最后,经验证明,选择好的导师、好的教材,加上科学、理性的学习方法,学说英语没有不成功的!
参考资料网络——如何学习英语
⑵ 如何在英语考试中,做好阅读题
在备考雅思阅读过程中有哪些精读技巧吗?环球教育老师为同学们总结如下,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 定位关键词
在备考雅思阅读过程中,想要掌握精读的能力首先要学会对关键词的定位,可以尝试确定每一段的中心句,明确题目要求,在文中找出对应的位置。
◆ 同义替换
想取得雅思阅读高分,对同义词的掌握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练习过程中进行积累。很多题目会将文章中的内容进行同义替换,这就需要考生对同义词的理解能力。
◆ 攻破长难句
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长难句是雅思阅读中相对较难的部分,很多同学对于句子结构的划分掌握不够充分。在进行雅思阅读练习过程中考生可以对长难句进行积累,开展剖析,找出句子中的定语进行结构划分,逐渐掌握规律与技巧。
◆ 寻找语段中心句
在进行雅思阅读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尝试对每段的中心句进行确认,将这些信息串接成链,最后进行汇总,在答题过程中,可以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当你的精读能力提升后就会认为雅思阅读容易了很多。
不知道以上内容能否对您的雅思备考有些许帮助,如有雅思备考相关问题可以随时在线咨询我们的环球教育老师~~第一时间为您制定计划解答疑问,希望同学们都可以取得理想的雅思分数~
环球教育秉持教育成就未来的理念,专注于为中国学子提供优质的出国语言培训及配套服务。环球教育在教学中采用“九步闭环法”,帮助学生快速提升学习效能,同时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跟进学生学习进程,为优质教学提供坚强的保障。目前,环球教育北京学校已构建了包含语言培训、出国咨询、国际课程、游学考察、在线课程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教育生态圈。相关问题可在线免费咨询,或拨打免费热线400-616-8800~~
⑶ 如何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如何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摘要:阅读能力的提高包括速度的提高和理解力的增强,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精读与泛读的统一运用、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语感等一系列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在有扎实的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方法、阅读实践
阅读是一种书面交际形式,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目的"是指获得阅读理解的能力,"手段"是指从阅读入手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获得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当今社会,国际交往频繁,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知识更新极其迅速,人们常需要用英语阅读书刊、杂志、信函、电传、电报、报告、使用说明书及广告等。并且,计算机网络使人们获取信息和交往的方式和速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英语是国际互联网上使用最多的语言。所以,只有具备用英语获取信息的人,尤其是善于阅读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更多的终身受教育机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制约呢大家的阅读能力,进而影响整个英语水平。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明确阅读能力,改变观念,注重方法。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包括速度的提高和理解力的增强。这都要通过必要的、大量的练习和专门的训练。考生不但要大量阅读涉及各种学科领域、各种题材的读物,扩大知识面,而且要有意识地读一些附有练习题的文章,并进行限时阅读,以便检查、测试自己的阅读能力。熟悉各种题目类型,从而在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应试能力。那么如何在日常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
1.在阅读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1教师更新观念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1.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创造者,学生的变化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学生们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有了强大的英语学习动力,才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文章提出问题或是对内容质疑,学生提出的疑问可能仅是一些简单肤浅的问题,老师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写下来,让同学们大家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解决,教师及时给予支持鼓励,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1.3“授人以渔”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学生讨论之外,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阅读技巧上的一些指导,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效率,节省时间,以期更快,更有效地进行阅读。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始终贯穿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这一思想,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的训练,增大阅读量,并持之以恒。例如,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带的初171班,坚持要求学生每天都做一篇阅读理解或是完型填空,并且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进行检
查落实;而为了对比起见,我所带的初174班,我只要求学生每周做一次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一学期下来,在阅读竞赛中,171班的学生获奖人数比174班多了一倍。可见增大阅读量对阅读训练是很有好处的。所以加强阅读要从平时做起。
2.在扎实的词汇基础上,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
首先要讲究阅读的效率,而效率体现在阅读的速度和阅读能力两个方面。阅读速度过快会使阅读流于形式,影响我们阅读的最终目的,欲速则不达;阅读速度过慢就不能大量阅读,提高不了阅读能力。一般应以每分钟50—60词较为合适。其次,应培养猜测能力和理解读物的深层含义的能力。有时,文章的语言并非都是一目了然,有的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有的曲折迂回,需要推理。所以,学生应培养自己的猜测能力和深层理解的能力,学会从上下文猜测整个句子的意思,领悟文章的内涵,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步骤可以如下:
2.1速读通览全文,搞清中心大意。弄清故事的主要人物(who);发生的时间(when)和地点(where);原因(why)及如何解决问题(how)等。
2.2掌握内容主线,首尾加以串联。要先从宏观入手,掌握中心意思,幷注意说明中心意思的主要事实和细节,抓住关键性词语。
2.3了解全文大意,细心推理分析。要细心地加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推理分析,在全文的大意基础上判断词语的确切含义。
2.4吃透作者意图,归纳中心大意。
2.5培养良好习惯。排除口腔发音动作,通过视觉直接接受文字信号,一目十行,以意群或词组尾单位,注意力集中于关键词、主题句等。
3.培养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任务,一些学者发现,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应该要求学生掌握领读习惯,划读习惯,摘读
习惯,询读习惯,注读习惯,比读习惯和议读习惯。要培养学生这八方面的良好习惯,只能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根据阅读教学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逐渐培养;只有注意阅读中的一点一滴,持之以恒,“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能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阅读习惯。阅读时要去掉杂念,心绪安定,精神专一,要形成一种惬意的心理,造成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像阅读中文小说一样,遇到生词难句是在所难免的,切不可心烦意乱,失去自控能力,而要从容不迫,泰然处之,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包括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两个方面。许多学生在阅读外语时速度很慢,这是由于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所致。例如:
一见到生词就要停下来查字典,不会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 用手指或笔尖指着文章逐词阅读。 在心中默读或小声地逐词朗读。
需要把每句话在心中或口头译成汉语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不会用外语思维,直接理解句子的意义。
以上几种不正确的阅读习惯不但影响阅读的速度,而且影响对文章大意和主旨的正确理解。
提高阅读能力,还必须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有效的阅读技能。一般说来,学生应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下面介绍三种基本阅读方法。
3.1快速浏览,也叫略读 (Skimming)
略读就是快读。目的是通过草草通读和浏览全文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旨,对文章的内容有个总的概念和印象。具体地说,就是略去细节部分,不要花时间琢磨难句和生词,重点阅读开头段、结尾段以及每段的首句和结尾句。这些部分往往概括了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主题思想以及结论。多数情况下,每段的首
句或结尾句就是该段的主题句。如果文章有题目或小标题,首先就要通过读题目或小标题思考一下,从中可以猜到本文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3.2快速寻读,也叫查读 (Scanning)
寻读或查读的目的是要有目标地去找出文章中某些特定的信息或回答阅读理解题所需要的事实或依据。因此,查读时,也要以很快的速度扫视文章,注意与答题内容有关的词句;与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部分则可一带而过。运用这种方法,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掠过尽可能多的材料,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例如,在车站寻找某次列车或汽车的运行时刻,在机场寻找某次班机的飞行时刻,在图书馆查找书刊的目录,在文献中查找某一日期、名字、数字或号码等,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寻读既要求速度,又要求寻读的准确性。具体地说,寻读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针对性地选择问题的答案。例如:在以下阅读理解中
( )1. If you go to Baker’s Coffee House and Cybercafe on Tuesday evening, you can .
A. listen to live music B. eat delicious homemade chips C. get poetry readings
本题只要求得知on Tuesday evening所能做的事情,别的信息我们可以忽略不记。按照寻读法的要求,我们只需要从文中获取这一个具体的信息点,其他的可以略去不读,所以我们从文中得知:poetry readings on Tuesday evening。所以答案选C。
3.3细读 (Reading for Full Understanding)
在含有所需信息的段落或句子中要找到准确的内容,不但需要进一步重点细读有关的词语 和句子,理解其表层意义,还需要对句子进行分析、归纳、推理,
从而了解句子的真正内涵,做出符合逻辑的判断,回答较为复杂的问题。在细读中遇到不熟悉的词语,可通过联系上下文,根据有关常识、背景知识以及利用构词规则来猜测词义。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或结构复杂的长句,可借助语法知识,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搞清主谓关系、指代关系以及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等,从而达到更为深刻准确的理解。
4.掌握语言知识是形成良好阅读能力的重要条件 4.1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
4.1.1突破英语词汇关。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英语词汇非常丰富,单词量大,包括大量的短评和科普词汇。要让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过多的词汇是不切实际的,但英语中最常用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及一些常见的结构词(指介词,连词等)必须训练掌握;还要掌握一些构词法,如词缀,合成,转化等。此外,词义反映了一定的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它们还随着社会文化,民族习惯,语言环境等因素发生一定的变化。
4.1.2突破语法关。语法是词汇构成语言的规则。掌握英语语法,并能把自己的英语语法 知识熟练地应用到英语阅读实践中去,这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英语语法核心主要指句子的基本结构,词类的用法,动词的形式,时态和语态等。社会发展到今天,英语语法也发生了某些变化,特别是句子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在阅读中经常碰到。
5.激发学习英语阅读的兴趣
兴趣就是动力。正如心理学家皮来杰所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产生了储存内心的力量。”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与“乐”实际上就是指学习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过程中应当选择一些饶有趣味的英文读
物,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快乐的情绪,真正地让他们认识到阅读并非空洞乏味的活动,而是一种既可增加知识,又能令人愉快的活动。真正做到“为学所乐”,自觉地克服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从而以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进取的精神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6.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教育与指导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如果教师只注重传授英语知识,不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心理,阅读习惯等,容易使学生在阅读时产生急躁,焦虑,恐惧,恼怒等负情感体验,它们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阅读的效果,从而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产生干扰作用。如果这些负情感体验持久地存在于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势必将影响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教育与指导是完全必要的。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途径:
7.阅读时要注意培养语感
所谓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中词语搭配及句型结构的熟练程度。语感好的人,理解力就强,视读的速度就快。阅读时要留心词语的搭配,即惯用法,必要时可做点标记。读多了,语感自然会好起来。读完一篇文章后,要再回味一下中心思想、人物事件、论点论据等,做到心中有数。对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再回看几次。要留心关键词句,注意弦外之音。在细读文章时,可以边读边用笔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等划出来,例如,凡逢人物就圈起来,看完一数,有几个圈就是几个人,一目了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培养英语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它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使学通过大量以理解为中心的阅读训练(如读后笔答,选择,判断,填充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阅读技巧与能力,以此推动学生的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的思维
能力的发展。只有真正认识到阅读的实质所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不断实践,勇于探索,才有希望使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水平和综合理解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参考书目:
1.肖建芳.影响英语阅读效率的因素及对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8(3).
2. 汪榕培.词义变化的社会和语言原因[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3). 3. 刘善良.顶尖英语强化训练[M].哈尔滨出版社,2001. 4. 朱纯.外语教学心理[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5. 朱葡初.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⑷ 如何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黄丽观 阅读在英语学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来说,阅读可以积累知识,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加强阅读可以使学生提高口语和书面语两个方面运用英语的能力。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阅读和自学英语的能力。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占有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应明确:阅读能力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理解能力有赖于阅读的词汇量、基础语法知识等因素;而阅读速度则有赖于阅读技巧。在英语标准化考试中,试题量大,知识覆盖面宽,如阅读太慢往往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试卷。因此,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速度就显得特别重要。一、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训练中逐步学会正确而有效地阅读方法。因此在阅读训练中,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积极主动地阅读,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能力。使用适当的阅读材料,是提高阅读能力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现在英语语言水平和阶段教学重点,选用适当的阅读材料,力求生词量和难度相当(以不超过课文难度为宜),知识性、趣味性强,以激发学生的注知欲和阅读兴趣。所选阅读材料题材料广泛,应包括科普、社会、文化、政治、历史、地理等,体裁要多样化,应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在阅读训练时,还应充分利用课本,利用课文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思维判断能力。在阅读训练时,还应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既要重视培养朗读能力,又要重视培养默读能力。不但要重视精读,而且要重视泛读,在教学中应做到精读与泛读的结合,不能只重精读而轻泛读,只注意语言形式而忽视对语篇的综合题解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否则,必将造成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二、培养默读的良好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要使学生有意识地抑制发音动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眼睛“回视”,而直接快速地感知和理解文章的意义。学生读英文往往喜欢“念”,有的人还一面念,一面用手或钢笔指着句子读。这样不仅容易疲劳,而且速度也提不高。因此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要求他们在默读时抑制发音器官的动作,避免嘴唇蠕动,注意消除脑子里潜在的词语音印象,还要克服频频回视、用手指或笔“点读”等不良习惯。要教育学生不要逐词阅读,要尽量扩大视幅(eye span),从短语向句子逐步扩张,养成从第一个句子就扫视到第二个句子的阅读习惯。根据心理语言观点,阅读是一个语言与思维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时,应矫正有声阅读和心读,以免浪费时间,影响阅读速度和正常思维。要改变逐词阅读的习惯,培养以语义为单位进行阅读的习惯。同时训练学生抓关键词,就能理解整句的意思,通过理解各句的意思,也就可以理解各段和整篇文章的大意。三、提高阅读速度怎样提高英语的阅读速度?(一)去繁取精,认清主干。培养学生不逐句逐字地看,更不逐字逐句的译成母语,那样做,只会“吃力不讨好”。而是看懂文章的内容大意则可。阅读的关键在于对文章意思的总体把握。要把视线投向句子的重要成分:主、谓、宾。尤其是动词,千万不能错过。要学会找出文章中起点睛作用的关键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的第一个句子或段落的第一个句子或末尾的句,它会有利于你的理解。认清了主干,你就掌握了文章的一半,而这正是阅读所须的理解程度。(二)抓牢熟词,撇开生词生词,能够又快有准确地猜出意思当然最好,若是久思而不得其解耽搁了时间,又影响了情绪,怎么办?最好的方法是:跳过去,不管它。这样做并没有什么损失,何况可能在往下看对文章理解加深时,会恍然大悟地懂得那个词的含义。这时,你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乐趣。总的说来,只要你使用正确的方法,那么你的阅读速度便能大大地提高。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包括认句子的能力。阅读材料是由单词组成的,所以认读单词越强,阅读能力越高。阅读单词时,可以借助读音、构词法正确理解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扩大词汇量,对单词有了一定认读能力后,要注意掌握基本时态和句型,这样认读句子的能力也就提高了。阅读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认识并遵循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去有意识地克服一些坏习惯,进而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我们在阅读时是用眼睛接受文字信号的,眼睛在阅读赛程中不是静止的,而是在间歇地、急促地跳动着。眼球移动时,大脑不能接收有意义的文字符号,所看到的英语单词也只是一片模糊不清的视觉符号。因此,阅读时不应该过于频繁地移动眼球。有的同学不懂得这个道理,往往认为眼球移动得越快,看到的越多,其实恰恰相反。会阅读的人看一行字,眼球只移动一至二次,他们在阅读时有较宽的认知度。因此应该逐渐加宽眼睛的认知度,逐步从一次看一个单词扩到一个短语,以致最后扩大到以句子为单位来进行阅读。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要求是: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2、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3、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和意图等;4、能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并能把握全篇的文脉,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并能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5、能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结合中学生应有的常识正确判断生词和知识的含义。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首先必须有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如一定的词汇量,较扎实的英语语法知识等;此外,还必须具备阅读方面的必要技能,熟练地掌握并运用阅读技巧。在学生掌握了文章基本内容以后,通过进一步对文章进行评价和欣赏,达到题解的深化和感情的反映。鉴赏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读完一篇文章以后,从思想内容、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达到对文章理解更深刻的目的。阅读材料是由许多单词组成的,阅读时应注意词与词的搭配以及意群的组合。遇到生词时,查阅字典固然是个好办法,但如果每逢生词便查词典,则严重影响阅读速度,增加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使大脑易于疲劳。会阅读的人往往善于从上下文中猜测出生词的词义。事实上,我们阅读汉语文章也并不是遇到生词就都查字典,也大都是从上下文中猜测其意思的,英语阅读又何常不是这样呢?因此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应尽量少查或不查词典。总之,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是多读、多思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阅读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在阅读训练时,不但要指导学生读什么,更要指导学生怎么读。要有计划地、系统地讲授有关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并加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独立阅读,积极思维,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⑸ 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达到语言输入与输出的一致性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 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 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情感态度的培养则成了现代英语教学过程中重要目标 之一.鉴于这一点,保持积极的学习热情就成了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兴趣是一种行为动机. 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从而把学习当作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 它能够引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 魅力,并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发挥电教媒体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和多种感官参加活动等长 处,就可以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在乐中学 的目的. 过程: 我所任教的是春晖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今天我主要对自己在去年上的一堂阅读课进行 分析与反思.上课的题材来源于高一上册人较版Unit 8: The Olympic Games.我们在上课铃 声响之前有两分钟的预备时间.为了有效地把学生的思维快速调到英语上来,同时也为了学 生能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了动物奥运会运动项目 的flash.整个flash 生动活泼,音乐节奏感强,同时一个一个的画面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奥 运会的运动项目.为时两分钟的 flash 一下子吸引了学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 即将要学的知识产生了一种向往,也就是说,为上课的内容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效果.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 地吸引住.在上课第一环节中,我叫了四位学生进行上台表演.我事先准备好12 张卡片, 每张卡片上注明了一项运动项目的名称.根据我给出的运动项目,每位学生现场表演三个运 动项目,然后在座的学生根据他(她)的动作猜测这是一项什么运动项目,紧接着再叫一位 学生用英语把这项运动项目写在黑板上.整个教学环节十分紧凑,节奏感强,学生也能很好 地配合老师的教学设计.大约3-4 分钟的表演让学生产生了一种兴奋感,激发了学生对进一 步运动项目的欲望. 接着进入上课的第二环节,我在新课导入上设计了几题关于奥运会的正误判断题.由于 题目比较简单所以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地分辨出哪题正确哪题错误以及错在何处,这让学 生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同时也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学生对本课课文的题材比较熟悉,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自己3-4 分钟的快速阅读.相反,我让学生边听录音边注意课文的一些数字.听完录音之后,我把整 个班级分成四个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竞赛.在比赛前我明确了比赛的规则:屏幕上出现一 个数字,在我说“stand up, please”之后哪组学生先站起来哪组就有回答题目的机会.通 过这个比赛活动,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托尔斯 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 积极参与,努力为本小组争光,在激活学生思维的同时也进行了很好的德育教育. 在对文章有了一个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整个课堂进入了第四个环节:对文章提到的五次 奥运会进行描述.由于上一环节的铺垫作用,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许多学生能独立完成对每 次奥运会的细节描述.因为高一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是有限的,再加上在好多学生身上存在着 “哑巴英语”的现象,好多学生善于笔头表达但对口头表达比登山还难.为了能较好地鼓励 学生独立完成对每次奥运会的描述,我就每一次奥运会给出了相应的提示,让学生能根据我 给出的关键词独立成章.在几个关键词的提示下,好多学生胆子放大了,有些学生自告奋勇 地举手回答.其中有2 位学生的表演让人震惊,他们不仅流利地描述了本次奥运会的状况而 且加上了自己的思想观点.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增强了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的自信,也激发 了学生口头交际的愿望. 至此,学生基本上把握了文章的结构与内容.基于这一点,我让学生用一句话对整篇文 章进行概括.许多学生马上联系到文章的题目,基本上能用一句话将整篇文章的主要意思清 楚地表达出来.这给了许多学生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将会转化成一种学习的动力,推 动着每位学生在英语学习旅途中的健康成长. 新课程目标要求以本为本,但同时又必须超越课本,使学生能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 识较好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真正做学以致用.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 三题讨论题.第一题:从文章最后一段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民具有哪种品质,那么作为学生 我们应该具备哪种品质呢?第二题:如果作者还要续写这篇文章,他将写些什么内容呢?第 三题:2008 年奥运会即将来临,如果要你写一句祝福语,你会怎么写?为了让全班学生都 能对三个问题有一个了解,我把整个班级分成三个小组.讨论的形式采用以四个学生为一个 单位进行讨论.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基本上能做到人人参与,讨论后得出的结论也很有创意. 学生积极的讨论声就证明了学生对这个教学环节的浓厚兴趣. 从课本到课外,再从课外回归到课本.2008 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相聚在北京,而2005 年我们相聚在春晖中学,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机会.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 感,我让学生朗读了一首诗歌,诗歌的题目是“The More We Get Together”,诗歌的主题 是关于我们相聚一堂的乐趣.这首诗歌把整节课带入高潮也对本节课拉下了帷幕.从学生大 声朗读声中,我看到了学生那种回味无穷的样子. 课堂课后一条线,课后的加强对知识的巩固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英语知识的应用也能够 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了延续课堂上对2008 年奥运会祝福语的讨论,我让学生用 书信的形式向春晖中学的校长写一封信,信的内容为:为春晖中学即将到来的84 校庆表达 自己的祝福之情. 反思: 整节课下来,许多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但是在有些教学环节中学生 的参与性并不是很高.同时,有时我谈到某一个话题时扯开去的内容过于脱离课本知识,教 学用语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对学生做出的回答应该有各种各样的鼓励性和表扬性的语言, 而不是一味地说“Good; Very Good”等平乏的词汇.此外,在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上还值 得进一步的思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 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种需要一旦 被满足,学生将会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因此,作为教师,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时必须 充分考虑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地给予调动.“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互动才能得以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和教师的主导性地位才能达到实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就 能在每一堂课上得以体现.
⑹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报刊阅读
如何有效实施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阅读是学生最头疼的问题。很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方法不当。究其原因,也并非与老师完全无关,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更侧重于语篇的分析理解、语法知识点的讲解,而对于阅读方法的培养,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多数学生采用一个单词对应一个汉意,直接翻译成汉语的做法。另外,学生的阅读量少,仅仅局限于课本中安排的篇目以及部分习题中出现的文章,课外读物涉及的少。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激发其兴趣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一、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阅读提出的要求1.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能根据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2.能读懂简单的故事短文并抓住大意;能从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理解简易读物中事件发生的顺序和人物行为;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4.能读懂说明文等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和简单的个人信件。5.能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6.五级目标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可见,在阅读教学上,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之外,还应该增加课外阅读量。二、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1.阅读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进行。如初一、初二的阅读材料,倾向于生活实际功能,如问路、指路、接听电话、天气表达、寻物、招领等;而在初三、初四的阅读材料中,人文情感、社会责任、道德伦理深深隐含在其中。另外,多选择一些与所学课文训练要点相契和的文章,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强化课内学习。2.做好阅读前的必要铺垫和激发兴趣工作。3.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口头的或者书面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此外,老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教会学生粗读文章,以了解大意,并能够快速查找某一特定信息;教会学生分段细读,抓住主要事实、关键语言点,明了文章结构,深度理解。4.学生平时阅读英语文章、报刊杂志以及各级各类考题中的阅读理解部分,务必要做到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文章,不要逐词阅读。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学生在做阅读的时候一开始总是信誓旦旦,下决心要把文章读懂读透。但是在这种观点的指引下,阅读往往就会走入误区,因为太过于注重每个单词、每句话的意思,而忽视了对文章结构的整体理解。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句子都能看懂,但读完文章印象却不深。如何学会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呢?首先,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首句。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内容就是环绕主题。首句很关键,因为首句是文章的导入,点明作者写文章的意图、背景等。其次,要重视每段的最后一句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每段的最后一句常常是该段的结论句,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就往往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养成一种习惯:见了文章的题目,要稍微停顿一下,猜一猜,这篇文章大概会写些什么,如果让我来写,我会怎么写。然后你会饶有兴趣地读下去。(当然,在考试中,为了节省时间,猜测这一环节可以省略。)接着再往下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每段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这样就既把握住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又节省了阅读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5.在平时教学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少学生不会使用工具书,遇到生词,先问老师。乍眼一看,阅读课进行的轰轰烈烈,学生不懂就问,阅读积极性高涨,殊不知,这样的阅读不科学也低效。我们要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提倡学生遇到疑问查找工具书,逐步培养其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老师注重并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是指导学生独立阅读的保障。另外,在阅读过程中老师也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词汇障碍,遇到生词时,如果不影响语义的理解,跳过它,继续阅读,这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不打断阅读思路。有时可以通过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推测词汇的意思,不要一遇到生词就搬词典。6.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略读、寻读、按照意群阅读的习惯及能力,逐步提高其阅读质量和速度。在阅读中要求学生改掉不好的阅读习惯,如用手或者笔指读、出声读、以单词注视点阅读、回视等。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老师可以教材中的文章为例运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阅读教学。7.阅读结束后,老师可以对重难点进行精讲,组织适当的口语和笔头训练,引导学生背诵几个好句子,有能力的同学要求复述文章(选择有价值的文章复述,否则只是增加学生负担)。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靠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所以指导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是很必要的,让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写下有价值的生词、好句子,或者是自己对文章大意的归纳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同时老师要查阅笔记,科学及时地给予评价。为了调动积极性,引导学生更用心地去进行英语阅读,评价可以只是以认真程度、努力程度来进行,不以好坏而论。
⑺ 怎样才是正确的英语阅读方式
传统英语教学中对于接受信息的方式问题有很多。其中最明显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1、一些被动方式对于接受信息加入了明显没有必要的障碍;
2、有些方式没有考虑到中英文在语言方面上的差异造成的。
而这两方面反映到具体的阅读英语能力上表现为很多学生读到一个复杂一点的英语句子不能立刻反映出这句话的意思,即使这句话中的单词都认识的情况下,也不能通过一遍阅读出这句话的整体意思。其实,这都是对于被动式接受信息的能力没有掌握造成的。
一、传统阅读方式的过程剖析
在学校里,很多老师传授的阅读句子的方法往往是通过分析英语句子的语法结构来帮助理解句子的意思。也就是说,当看到一个复杂的英语句子而不能理解句子意思时,首先要分析出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和宾语;以及其他相关的修饰成分——修饰词或是修饰从句。再根据主次意思,按照分析出的复杂结构,把每个分句的意思拼装成整句话的意思去理解。比如以下这个例子:
例句1: The airline instry is cutting its lowest discount fares more widely, more substantially, and earlier this year than it normally does at the end of the summer, a time when travel usually decreases and the instry uses some lower fares to attract passengers.
按照刚才所说的过程,传统的理解方式会通过以下两个步骤:
1.分析这句话的语法结构。
The airline instry (主语)is cutting (谓语动词)its lowest discount fares (宾语)more widely, more substantially, and earlier this year (比较级more…than…结构)than (连词than引导的一个并列句)it normally does at the end of the summer, a time when (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travel usually decreases and the instry uses some lower fares to attract passengers.
2.在清楚了整个句子的语法结构后,对各个语法结构进行翻译,最后再把意思整合到一起理解。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含有比较级more…than…结构的复合句型。主句是“航空行业正在砍掉了它的最低折扣费用”。后面出现了对于形容谓语动词的两个副词的比较级结构:“更广泛地,更充分地,更早地今年”。再往后是连词than引导的对比的内容——“比它通常在夏末的时候的”。最后一部分句子出现了一个时间状语从句“一个时间当旅游经常下降的时候和行业用一些更低的费用去吸引乘客”。
二、传统阅读方式的问题诊断
传统的阅读方式由于要首先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这使得不可能只读一遍句子就能接受句子所传达的意思。同时,由于在阅读时很大的精力都用来关注句子的语法结构,使得通过语法分析出来的句子意思支离破碎,加大的理解的难度。其实,在阅读英语句子的时候首先分析语法结构是多此一举的行为。这种做法看起来是使句子的结构更加清楚,但实际上不但是没有必要,而且还会对正常的理解过程造成障碍。相比之下,在阅读中文句子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涉及到中文的语法,句子的意思接受起来也是自然而顺畅。阅读英文的方式应该是同样的道理。
通过以上的分析,应该知道,正确的阅读方式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标准:
1.一个句子只需要读一遍。
2.真正的阅读理解应该只跟句子的意思有关,跟语法结构是无关的。一切跟语法结构有关的阅读思路一定是事后诸葛亮的分析,根本不是真正的阅读。
3.句子中的单词立刻可以反映出正确的意思,个别单词不认识对于句子整体意思理解不受影响。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很多学生由于长期采用句子结构分析地方法阅读英语句子,一旦不通过语法结构的分析,就无从下手了。其实,做到以上几点并非难事,只要对的阅读方式稍加改动就可以做到了。
三、如何培养正确的阅读方式
如果想摆脱语法的障碍,只读一遍就可以高质量地读出英文句子的意思,需要通过下面的四个方面改变自己阅读的思维方式。以下所介绍的都是根据学生在实际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所作出的可行的解决办法。掌握了这些技巧,会发现在不改变自身英语基础的前提下,可以眨眼间提高阅读的质量。它们对于实际的英文阅读都有着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
1.正确理解句子中的单词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中国学生首先逐个翻译出句子中每个单词的意思;然后把这些翻译出的中文意思连接到一起组成了整句话的意思。这种阅读习惯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考虑到很多英语单词都有多重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肯定是不一样的。而先入为主的翻译单个单词再组合在一起,难免对于整句话的意思理解造成破坏作用。而真正的被动式接受信息应该是句子告诉什么意思,就理解成什么意思,而不是首先自己翻译逐个单词后再去拼凑。因此,正确的单词理解应该是通过句子语境的理解来判断单词的意思,由整体到局部的过程。
根据上述的思路,再来看例句一该如何翻译呢?如果把前半句中的“is cutting”翻译成“正在砍掉”。这样一来前半句就只能翻译成“航空业更广泛更彻底地砍掉了它的打折机票”,意思成了“没有打折,价格增加”了。这明显和后面的“旅游减少,业内用一些低价机票吸引乘客”相互矛盾了。本来就客人减少,机票怎么还能涨价呢?因此“is cutting its lowest discount fares”不能翻译成“切断了它的最低折扣费用”,而应该翻译成“再次降低了它的最低票价的价格”。这样一来前半句意思和后面的“吸引旅客”从逻辑上才一致的。同时在这句话里, “the instry”被翻译成“航空公司”,“fare”被翻译成“票价”也都和背诵的词汇表中的意思有些出入,这些都是为了理解句子整体意思的需要。
因此,例句一的中文解释应该翻译成:
“航空业正在更广泛,更彻底地降低最低折扣的票价,今年比正常在夏末更早,这时候,游客数量下降,航空公司用一些便宜机票去吸引游客。”
2.学会如何断句是摆脱语法分析的有效方式
对于那些英语中结构复杂的长句子,一次接受所有的内容确实有困难。英文和中文在表达意思的习惯上有很大的区别。英语的特点是在一句话中所包涵的内容很多,所以显得句子结构很复杂。相比之下,中文的语法结构简单,相应一句话中表达的意思也就少了。很多英文一句话的内容翻译成中文需要两三句才行表述清楚。因此,对于习惯了句式结构简单的中文的一见到英文的长句子肯定会感觉到不适应。很多人读到句子一半时就被复杂的从句搞晕了或者是读到句子后面的内容时,刚才前面读到的内容已经忘记了。句子太长往往是很多人不能一遍理解英文长句子的首要困难。
了解了中英文的特点后,可以采取把英语句子按照中文的接受习惯断裂成几个中文句子来接受信息。这种方式是对于结构复杂的英语句子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用以下的句子来具体解释一下断句的过程:
例句2:Do you remember all those years when scientists argued that smoking would kill us but the doubters insisted that we didn’t know for sure?
以上这句话一口气读完难免会影响句子意思的理解。其实这句话完全可以在下面画线处断句停顿:
Do you remember all those years/ when scientists argued that smoking would kill us/ but the doubters insisted that we didn’t know for sure?
这句英文被翻译成三个中文句子:
a)还记得在那些年吗?
b)科学家们认为吸烟将会干掉。
c)但是怀疑者认为并不确信。
这样一来,一个英文长句子就可以通过找到断点断成较短的中文句子。理解起来就容易了很多。但同时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在第一遍读句子时,如何判断句子的断点在哪里呢?当读中文的时候,其实只要是感觉到一句话或者是一个意思说完整了,就会在下一个意思开始之前断句。这种感觉的根据还是语意的完整性。这种判别的方法当然也适用于英语句子。虽然每个人的英语能力不同,但是只要是当读英语句子时感觉到一个意思说完整了,就可以在这里断句。
3.学会在英语中加词
由于英文句子的简洁性,当把中文几句话翻译成一句英语时,可以省略重复的部分而变成所谓的复合句,从句或是短语的方式。这时,很多重复的词在合成一句话时就可以省略不写。相反,当把一句英文断成几句中文句子的时候,简洁所省略的内容在断句后显现出句子翻译的不完整,这时就需要根据中文理解的习惯进行加词,使句子意思更为完整。
例句3:However, whether such a sense of fairness evolved independently in capuchins and humans, or whether it stems from the common ancestor that the species had 35 million years ago, is, as yet, an unanswered question.
一) 断句
a)但是,是否感受到公平,这个计划是独立在capuchins或是人类之中。
b)或是否它来自于共同的祖先。
c)物种生活在35,000,000年前的。
d)而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二)断句+加词
a)但是,是否感受到公平,这个计划是独立在capuchins或是人类之中。
b)或是否它来自于共同的祖先。
c)(而这个祖先是)物种生活在35,000,000年前的。
d)而(以上的这些疑问)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加题的目的是在不改变句子本身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恢复从句中省略掉的部分使句子的意思更为完整,更为合理。加词的目的仅是能让连贯句子的语义,使意思理解得更为合理。因此,在加词的过程中可以大胆地加入一些原文没有写出的含义。一些比如“是不是”,“有没有”,“能不能”这样的在中文中根本没有实质性意思的词语可以随意地加入到句子中,而不会改变原句的意思。
⑻ 都说英语阅读要积累单词和语法。单词我知道。但是语法怎么积累呢
单词需要积累这没得说, 语法积累, 可能是指短语和一些习惯性的搭配. 这些确实也需要积累. 初次或前几次碰到拿个本子记下来, 最好记下相关的句子. 及时地再反复回看几遍, 记忆效果比较好.
⑼ 如何作英语阅读以及作阅读的技巧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其实就是真正读懂英文的能力,其中包括利用阅读技能读懂文章的能力,并不是运用某些所谓技巧应试的能力。如果只关注所谓的应试技巧,应试能力可能会有提高,但是,阅读理解能力并不见得有质的提高。而如果具备了较高的、真正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真正读懂文章,同时能够运用某些应试技巧,则肯定可以考出好成绩。英文阅读理解涉及到语篇、段落、句子、词汇四个 层次的理解问题,而其中最根本的是对词汇的理解。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如果掌握的词汇量太小,读一篇文章,处处是生词,则会处处碰壁,文章不可能顺利读懂。英语阅读理解的关键则在于真正读懂文章。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而句子则是表达意思的基本结构。读懂每一句话表达的意思是真正读懂一段话、一篇文章的基础。要快速、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至少涉及到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理解句中每个词汇的意思和相关的词法;二是理解句法结构;三是理解句子和上下文的关系。其中,理解词法和句法结构则是句子水平阅读理解的关键。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而语法则是词汇构成语言的规则。掌握英语语法,并能把自己的英语语法知识熟练地应用到英语阅读实践中去,这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要真正快速地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关键还在于多读,尤其是多读一些难度较大的文章。利用语法知识解决阅读中的困难,通过阅读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有意识地学习、积累,应用阅读过程中所需要的英文词汇、语法知识,才能奠定提高英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阅读理解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关键在于坚持。英文有一句话说得好:“One cannot succeed without perseverance.”。只要目标明确,坚持不懈,并运用成功的阅读策略,英文阅读理解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而具备了真实的阅读理解能力,再掌握一些实用的应试技巧,任何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又怎么能不得高分呢
⑽ 如何培养正确的英语阅读方式 分析句子语法结构
以下所介绍的都是根据学生在实际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所作出的可行的解决办法。掌握了这些技巧,你会发现在不改变自身英语基础的前提下,可以眨眼间提高阅读的质量。它们对于实际的英文阅读都有着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 1.正确理解句子中的单词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中国学生首先逐个翻译出句子中每个单词的意思;然后把这些翻译出的中文意思连接到一起组成了整句话的意思。这种阅读习惯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考虑到很多英语单词都有多重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肯定是不一样的。而先入为主的翻译单个单词再组合在一起,难免对于整句话的意思理解造成破坏作用。而真正的被动式接受信息应该是句子告诉我们什么意思,我们就理解成什么意思,而不是首先自己翻译逐个单词后再去拼凑。因此,正确的单词理解应该是通过句子语境的理解来判断单词的意思,由整体到局部的过程。 根据上述的思路,我们再来看例句一该如何翻译呢?如果把前半句中的“is cutting”翻译成“正在砍掉”。这样一来前半句就只能翻译成“航空业更广泛更彻底地砍掉了它的打折机票”,意思成了“没有打折,价格增加”了。这明显和后面的“旅游减少,业内用一些低价机票吸引乘客”相互矛盾了。本来就客人减少,机票怎么还能涨价呢?因此“is cutting its lowest discount fares”不能翻译成“切断了它的最低折扣费用”,而应该翻译成“再次降低了它的最低票价的价格”。这样一来前半句意思和后面的“吸引旅客”从逻辑上才一致的。同时在这句话里, “the instry”被翻译成“航空公司”,“fare”被翻译成“票价”也都和我们背诵的词汇表中的意思有些出入,这些都是为了理解句子整体意思的需要。 因此,例句一的中文解释应该翻译成: “航空业正在更广泛,更彻底地降低最低折扣的票价,今年比正常在夏末更早,这时候,游客数量下降,航空公司用一些便宜机票去吸引游客。” 2.学会如何断句是摆脱语法分析的有效方式 对于那些英语中结构复杂的长句子,一次接受所有的内容确实有困难。英文和中文在表达意思的习惯上有很大的区别。英语的特点是在一句话中所包涵的内容很多,所以显得句子结构很复杂。相比之下,中文的语法结构简单,相应一句话中表达的意思也就少了。很多英文一句话的内容翻译成中文需要两三句才行表述清楚。因此,对于习惯了句式结构简单的中文的我们一见到英文的长句子肯定会感觉到不适应。很多人读到句子一半时就被复杂的从句搞晕了或者是读到句子后面的内容时,刚才前面读到的内容已经忘记了。句子太长往往是很多人不能一遍理解英文长句子的首要困难。 了解了中英文的特点后,我们可以采取把英语句子按照中文的接受习惯断裂成几个中文句子来接受信息。这种方式是对于结构复杂的英语句子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我们用以下的句子来具体解释一下断句的过程: 例句2:Do you remember all those years when scientists argued that smoking would kill us but the doubters insisted that we didn't know for sure? 以上这句话一口气读完难免会影响句子意思的理解。其实这句话完全可以在下面画线处断句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