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英语和汉语的语法恰好相反
其实都是主谓宾定状补这几个句子成分。
表达习惯会有不同,比如形容专词,汉语属习惯把重要的形容词放在后面,英语放在最前;版汉语基本是正常的主动句式,英语经常是被动句式;英语忌讳重复,能简单说的就简单说;英语的从句博大精深,有很多内容,但都不离主谓宾这个基本句式。
另外口语就比较多变权了,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从基本句式慢慢演变过来的。
2. 中文语法与英语语法的区别
1、概念不同
英语语法是针对英语语言进行研究后,英语语法系统地版总结归纳出来的一系列权语言规则。
现代中文语法是对于现代中文内在的表达规则进行分析、整理和解释的理论。
2、词语不同
英语语法:名词(noun)是指人或事物的名称。代词(pronoun)用于代替名词等。数词表示数量或顺序等。分为基数词(cardinal number)和序数词(ordinal number)。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感叹词是用来表示说话时表达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词。
中文语法: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可能意愿及心理活动的词。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
3、句子构成不同
英语中要求主谓一致,汉语中没有。在英语句子里,谓语受主语支配,其动词必须和主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3. 与英语相比,现代汉语语法具有哪些特点
第一,现代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一般不通过形态变化来表示特定的语法范畴(如性、数、体、时、态、格等)。例如:汉语的“他”不论做主语、宾语还是定语,形式上都不会发生变化,但英语中的“他”却分别有“he”、“him”、“his”三种形式。
第二,现代汉语运用虚词表达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例如:汉语的“吃饭”是述宾短语,“吃的饭”是偏正短语;“吃着饭”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吃了饭”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在英语里,词性和时态往往都是通过形态变化来体现的,并不借助虚词;如果变换虚词,改变的大多是语义,结构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例如:“in
the
air”指“在空中”,“onthe
air”则指“在广播中”。
第三,现代汉语的词、短语、句子的结构方式基本一致。例如:词“头疼”、短语“身体好”和句子“他身体好”都是主谓结构。但在英语中,词、短语、句子的结构方式却各不相同:词性随形态变化而变化;短语和句型在结构上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汉语的“骑车”,在英语中可以用述宾短语表达“ride
bike”(充当谓语),也可以用介词短语表达“by
bike”,如果做主语,就要表达为“to
ride
a
bike”或“riding
a
bike”。
第四,现代汉语语序灵活,与语法结构、语法意义关系密切。由于现代汉语的词、短语、句子的结构方式基本一致,所以一旦组合关系发生改变,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也会随之改变。例如:“总结经验”和“经验总结”前者是述宾短语,后者是主谓短语。英语的短语属于固定搭配,语序不能随意变化。例如:“beautiful
girl”不能说成“girl
beautiful”,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第五,现代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复杂。英语的词类同句法成分有简单的对应关系,一般说来,名词做主语、宾语或定语,动词做谓语,形容词做定语,副词做状语。但汉语的词类主要是通过语法功能来判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汉语的“学习”属于动词,既可以做述语“学习文化”,也可以做主语“学习要下苦工夫”,还可以做宾语“喜欢学习”。
第六,现代汉语的语气词丰富,可以表达丰富的语法意义。例如:汉语的“了”、“吗”、“呢”、“嘛”、“吧”、“的”都是语气词,各自具有不同的语法意义。相比之下,英语的语气大多借助语调来实现,陈述句一般为降调,疑问句一般用升调。
4. 学习英语和汉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语言环境造来成的我源们学习英语的方法很不得当 想咱们小时候开始从来都没有学过汉语的语法什么的吧 都是听说开始学习的汉语 和外界的交流使我们不知不觉就知道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很容易啊~但是英语呢?不知道楼主是什么时候怎么学的 我猜想大多数人的轨迹路线都是从语法单词开始往脑子里灌 成天抱着习题册不停地做题 整天思考这个句子什么结构 那个题为什么不能用这个词组 但是你看汉语考试咱们考什么 考的不是语法 考的是对文章的理解 英语整天就是盯着那题 老师反复强调这个怎么不对 那个怎么对 甚至有时候答案就是一切 有些东西就很模糊地讲过去了
共同点就是单词 词汇的积累吧 像老师让咱们背成语 是教咱们怎么用词准确 恰当 得体 语文也是让我们通过文字来理解作者的意图 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而大学英语专业精讲词语也是教精确用词什么的(我不是英语专业 没有发言权)我想这大概是相同点吧
总的来说我认为不同点就是英语学习基本是为了考试而不注重交流 汉语是注重交流而(学生 包括我在内啊 呵呵)不注重考试 目的不同导致的过程与结果都不同 恩 大概是这样吧
5. 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一样吗
英语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的一种语言,因为历史发展版,现代英语已经失去了权大多屈折变化。
但古英语仍然相当复杂。
可以这么说,几乎没有两种语言的语法是一样的。
汉语是分析语,英语是屈折语,语法大有不同。
英语语言学上不属于主题优先语言,汉语是主题优先的。
英语的疑问句的语序和陈述句大不相同,而汉语的却比较类似。
英语虽然已经消失了大多数屈折变化,但仍有日耳曼语的强变化动词的遗存。
对于其他印欧语系的语言来说,英语是一种很特殊的语言。
包括英语的不定式的表达,名词属格的变化,和其他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都非比寻常。
英语最复杂的是动词。
6. 英语和汉语中的语法问题!
建议好好学习一下“主谓宾定状补”汉语英语是相同的,语法方面,学好这回个对于句子结构答的解剖非常有帮助……祝你成功
句子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句子成分要清楚。
句子主干主谓宾,枝叶部分定状补。
定语用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还有助词的地得,帮助区分定状补。
7. 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的区别大吗
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有相同的地方、有相近的,绝对的差异个人觉得并不是很明显.
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我个人认为最最关键的是能充分了解句子的结构,认清其组成成分,尤其要注意有从句存在的情况.
看到句子先划分主语的“主谓宾”,然后是主句的“定状补”,从句本身以一个整体当成主语的一个“定状补”成分.
然后才是在“把从句恢复成正常语序”的基础上,按主句的分析方法,分析从句的“主谓宾、定状补”.
“主谓宾、定状补”,你应该结合汉语的句子中相应成分的应用习惯进行判断,建议你可以用初中语文中划分句子成分的符号和方法来划分英语的句子.我觉得汉语语法在这点上能对你的英语语法学习有相当大的帮助.
划分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也是自己书写英文句子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是:
1、词组搭配:这个只能通过字面的理会、背诵、实际应用来增强对词组的感觉.这个理会过程有个经验告诉你,就是一些词组前后词并不是平等的,而是有所强调、有所弱化或否定,比如上面的too..to...强调的是too,着重描述too后面描述的一种状态的程度,弱化(这里包含否定含义)的是to后面的描述,所以在理解上加入了“不能”这个否定词.
2、语序颠倒:一般是1)疑问句中“宾、定、状”成分变为疑问词提前引起语序变化;2)特殊单词(如so、neither)提前指代前面描述表示强调;3)从句中谓语以分词形式提前引起从句的语序颠倒.
3、成分位置调整:某一个句子成分(分词短语或从句,也有时是名词)太长,如果保持其位置会引起其他成分的理解的时候,对该成分在其原位置前后做适当的调整.
4、主被动态的分析,这个和汉语是相通但又有所不同,关键是要在汉语表述基础上去尝试加入“被”的理解,即去体会名词与动作的单词描述之间能否加上“被人”的含义.如汉语“花瓶打碎了”在英语上就应该按“花瓶被人打碎了”来翻译.主动态的分析对“动词选择是现在分词还是过去分词作从句”的应用有直接的影响.
5、前后一致,主要表现在动词上,汉语语句中没有这方面的描述,但是英语语句要突出这个内容.主要在时态、单复数、第三人称上去注意.单复数、第三人称的注意完全靠个人细心.时态一致要靠你依据上下文描述对动词发生时间点的判断.
当然也会在一些词的用法上需要注意前后一致,比如前面“漫雪飞舞”说的“No,I haven't”,如果按中文习惯回答yes,就是前后不一致了.
至于固定搭配(如there be、be going to、would like to do)、时态应用什么的,只能多多记忆,多应用来加强这方面的语感.
8. 英语的语法和中文的语法是相同的吗
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英语简单句五种基本类型有专门的"主语+系动词+表语"结构.而汉语都在"主谓宾"中.
9. 直到最近我学习了一篇英语文章之后我才知道英语和汉语一样必须有语法,英语怎
是的,都有语法,不过英语语法和汉语的差别很大,需要破除惯性思维,才能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