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英语语法课
如何上好初中英语课?这一直是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和英语教育工作者所不断探求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于该问题的探讨更凸显其重要性。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体验、调研、分析和理性的思索,我认为,要想上好初中英语课,作为教师除了要仔细研读新课标,加强理论学习,充分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理念, 并把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工作的实际,以提高教学工作的实效。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还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切实把握教材实质内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上好初中英语课的前提
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要体现在各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材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的主要文本,因此,要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并逐步使自己具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那么,教师该如何把握和处理教材呢?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通读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确定整体教学目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必要时在跳出教材但基于教材的原则下,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2. 准确把握每单元的教材内容,了解与其联系的前后内容,确立该单元的教学目标.
3. 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的要求,合理划分课时,准确把握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在分课时备课时要注意以下四点:①具体确定课时目标;②准确定位教学重点、难点;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选择教法、学法;④根据需要设计活动形式,选择实用的辅助教具。
下面我们就以《新课标初中英语补充教程》中的Unit 3 Numbers 的第一课Lesson 11中 的Part A为例加以说明。 (原文: Unit 3 Numbers Lesson 11
A. Listen, read and say
1. Li Jun: What’s that over there, Zhou Bin?
Zhou Bin: It’s a football. And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Li Jun: Then let’s go and play it. OK?
Zhou Bin: All right.
2. Zhou Bing: I’m tired, Li Jun. What’s the time now?
Li Jun: It’s six
Zhou Bin: It’s late. Let’s go home.)
在拿到本课的教学内容时,我们首先要确定本课所在的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什么?通览该单元内容后,我们不难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将熟练掌握Numbers:1?15英语表达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这十五个些数字来表达:时间/刻、年龄、数学运算中的加/减法及其算式。而本课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其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它是关于两个孩子谈足球和踢足球时所发生的事情,其中心内容是:询问时间及建议某时该做某事。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可以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让学生学会在适当的情境中使用“?What’s the time ?--It’s…”来询问和表达时间;以及用--Let’s…… ---OK./ All right”.来建议听话人与说话人一起做…及其应答。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已经掌握1--10这10个数字为基础,再使用一个大闹钟作为直观教具,让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整点来复习数字1?10,同时也可以教授其后的两个数字11、12。然后自然引出“?What’s the time?---It’s…”让学生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操练,并在操练“?What’s the time now?---It’s…”的同时又可呈现“---Let’s.... ---All right/OK.”然后,再利用Lesson3中的四幅图画为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指导学生整体操练“---What’s the time now?---It’s …am./p.m.---Let’s get up/go to school/ go home/ go to bed.”在学生熟练掌握上述句型之后,再创设情境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句型“?What’s this/ that?--It’s …”来谈论足球及整体呈现Part A1的内容,再利用“---What’s the time now?---It’s …am./p.m-----Let’s go and play football”整体操练Part A. 我想以这样的方式处理教材比直接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从第一个对话教起更能突出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也显得自然、水到渠成,同时锻炼学生思维使其日臻系统和缜密。
二.教学活动的设计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是激发学生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保证
在教学中任何形式的活动都应该是为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因此,这些活动应该指向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果教学活动偏离,或者脱离了教学目标,再好的教学形式也不会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善于把教学活动的形式和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下面我想用我所听过的两节课例加以说明。
课例1. 教学内容: 《新课标初中英语补充教程》中的Unit 1 Lesson 3 Part C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生词:shirt, coat, jacket, dress, apple, orange的听、说、读、写。
活动形式: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表示上述单词的图画
教师的操作过程:教师请会画男式衬衫的、外套的、 夹克衫的…的学生在到黑板上画出,其他的同学在座为上画。这样有7--8个学生到黑板上画了起来,其余的学生在座位上画,该活动一直延续了10分钟左右。当黑板上的学生全回到座位上之后,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是,师生共同评价黑板上的画儿的优劣。当教师发现黑板上没有人画出男衬衫时,她又叫了一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男衬衫,其余的学生在座位上无所事事,画完之后她又和学生一块又对该画作一番品头论足,这又用去了5分钟左右。然后,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黑板上的画,利用其直观性来辅助教授以上新单词,在教完单词之后,她不是利用学生手里的画来巩固所学的生词,而是又叫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再练练这些画儿。
我们都知道,新课标倡导学生的体验与参与,在教学中提倡活动或任务型教学途径,因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语言做事,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的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有些教师就认为“任务型教学途径”就是“让学生活动起来”对于活动的内容和效果是否真的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发展能力,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等实质性问题却忽视了。正如在本节课的课堂上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了多次画画的任务,但教师并没有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与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发生紧密的联系,学生把课堂上大量的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毫无目的的画画、评画上,使这节课几乎变成了美术课。学生画画的活动几乎完全脱离了英语语言教学的实践,未能达到通过画画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目的。可见,这样的活动和任务,是为活动而活动,并没有真正体现“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所以它是无效的、徒劳的。
课例2. 教学内容: 《新课标初中英语补充教程》中的Unit 4 shopping Lesson 17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在实际购物的场景中正确使用: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What About you?; How much…? 等常用的购物交际用语。
活动形式:在学完本课新内容后,让学生设置模拟商店,每3---4人组成一购物小组,进行自由购物。
操作过程:师:Boys and girls, take out the things you have brought here on your desks.(拿出你们带来的各种东西,放在你们的课桌上) Let’s open some shops, and your classmates will go to your shops to buy some things they need.(你的同学将到你的店里来买他们所需的东西),3 or 4 students can make up a group freely, each of you must be the shop assistant once, and you must serve your coustomers well.(你们可以3?4人自由组成小组,每人都要扮演一次售货员,一定要好好为你的顾客服务哟!)Ten minutes later, I’ll ask some of you to act your dialogues out.
(在教室布置完任务之后,学生们都饶有兴趣地在组内练习起来,教师在教室巡视、倾听,并时而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10分钟后学生们都积极地要求到教师前面去表演、展示。有的同学表演的购物场景与课文内容相同或相似,更有部分同学进行了创新,把所购物品扩大到生活中各种他们可以涉猎的范围,学生非常兴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从这一课例可以看出,该项活动的目标指向明确,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真正体验了用所学语言可以做事的成就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这样的活动不仅富有情趣,而且更富有实效。
三.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较为真实的、有意义的情景,是使课堂充满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情景又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情景是指用语言进行听说和读写交流信息的社会环境。狭义的情景是指语篇或语段中的上下文语境。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任何运用语言的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没有情景的言语交际活动是难以实现的,或者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英语要在情景中学,要在情景中教。没有情景的英语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难以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更不利于使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尽力利用实物、图片、词语卡、简笔画、投影仪、录音、场景、体态语言、多媒体等手段,创设呈现、讲解、操练和运用英语的情景。在情景中呈现新知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欲望;在情景中讲解语言知识可以使语言知识化难为易,生动形象并且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情景中操练知识可以训练学生快速反应的能力,易于学生形成娴熟的技能;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情达意的正确性和流利性,又可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条理性和得体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英语教学中,只有真实的、有意义的情景才能真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激发并保持学生参与语言活动的热情,英语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我曾经听过这样的一节英语课,授课内容是:译林版初中英语第三册 Lesson 11 中的Sample B,(原文内容是:
April: Tom, what do you think of my picture?
Tom : Do you call that a picture?
April: Yes. I think it’s a nice picture. It’s better than yours.
Tom: Well, the house and the fruit trees are nice, but the horse is not.
Jack: Oh? I don’t think so. I like the horse and the cows in her picture. They look so real and the tractor is good, too.
April: Oh, thank you, Jack..)
该教师在呈现本课内容时也创设了情景,他是这样做的:师:同学们,大家都看过中央电视台一套刚刚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静静的艾米河》吧?生:看过!(大部分学生回答道)师:好看吧?生:好看!师:故事发生在何处?生:在内蒙古大草原。师:草原美不美?生:美!师:我知道我们班所有的学生都非常善于速描。下面请大家画一幅大草原的图画好吗?生:好!师:下面开始画吧。5--6分钟之后,教师叫部分学生把自己画好的画进行展示,并评价谁的画像与不像。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甚至显得有点无序。但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与本课的教学内容相关的只是利用学生的作品来呈现:horse,cow和tractor三个生词。接下来,教师就让学生听本课的录音。听完之后,让学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你们听到那几个东西? 2.录音里有哪几个生词你们能听出来吗? 3.你们的画中有没有录音里听到的东西?如果没有,请把他们给补上。4. 我让你们画这幅画的目的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确是为学生创设了情景,但是,仔细研究他的情景创设的整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他浪费了学生那么多的时间只为呈现三个生词,这种情景的创设是否真的有意义?不禁令人质疑。其实教师是完全可以使这一创设情境的的过程变得生动而十分有意义的。他不妨试着这样操作:在和学生谈论美丽的草原之后,让学生放飞思维,用自己的笔描绘出自己头脑中的美丽的草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画中的内容呈现本节课的生词,对于自己画的东西,再学习用英语来表述它学生肯定兴趣盎然。到此并非情景的终结,我们仍然借助于谈论不同学生的作品来呈现、讲解、操练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1.----What do you think of (that piture)?---It’s (a nice picture). 2.It’s better than (yours). 3.--- Do you call that a picture?这样课堂的场面肯定会很热烈,更重要的是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较为真实的情景中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而另外一位教师在教授《新课标初中英语补充教程》中的Unit 5 Lessson 21 的 Part A2
(原文内容:Li Jun:
Welcome to our party!
Li Hong:
All : Happy birthday, Li Jun! Happy birthday ,Li Hong!
Li Jun:
Thank you!
Li Hong:
Bob : Here’s a present for you, Li Jun.
Li Jun : Oh, it’s a lovely toy car. I like it. Thanks.
Bob : That’s OK!)
她是这样创设情境的,首先用两幅图画呈现 party和birthday party 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同时呈现和操练生词及短语:party,at the party, have a party, a birthday party。接着教师又创设下一个真实的情景:师:---Whose birthday is it today in our class ?(今天我们班谁过生日?)Please stand up.这时,有一个名叫高东的男孩站了起来。该教师立刻走到那个男孩跟前,并面带微笑说道:---Happy birthday, Gao Dong!高东也马上反应道:---Thank you! Miss Wang!所有的学生都认真地看着、听着。虽然---Happy birthday, …!---Thank you!…!是本课的新内容在这个真实的情景中学生一下子就可以理解,教师再把稍加点拨,学生就可以掌握,并且教师又有学生刚刚掌握的“---Shall we …?”鼓励学生使用它。教师启发说:“---Shall we say ‘Happy birthday to Gao Dong together?’”于是学生很兴奋地齐声说:“‘---OK! Happy birthday, Gaodong!”高东也很激动地答道:“?Thank you!”接下来教师又为呈现和操练“赠送生日礼物”,创设了情景。师:---Boys and girls, today is Gao Dong’s birthday. What shall we do for him? 学生们兴奋地献计献策,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使用“?Shall we….?”当有的同学建议到:“---Shall we have a party for Gaodong?”老师立即答到:“--- Great!Let’s have a birthday party for Gao Dong!”同时,教师里响起了同学们熟悉的“Happy Birthday Song”,教师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生日蛋糕、蜡烛、糖果、水果、饮料、小礼物等。这样,在浓郁的生日聚会的气氛中教师很容易地教、学、练、运用了有关生日聚会时常用的用的交际用语。课堂气氛生动、真实、亲切、充满活力,教学效果相当理想。
四. .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地能力,对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英语及英语的运用,对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利用教科书之外,还应积极开发、利用其他教学资源,如:直观教具和实物、录音录像资料、报刊杂志、多媒体光盘资料,…甚至是课堂中参与观摩的教师们…等等,以拓展学用渠道,提高教学的实效。如何积极开发与合理高效地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资源呢?除了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外,教师和学生也应该努力合作,共同开发。因此,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根据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的需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和自己共同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我曾经听过这样的一节课,授课的内容是:译林版,初中英语第五册 Lesson 11 Sample C。在导入新内容之前,教师首先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来的有关澳大利亚的信息资料。只见同学们自己搜集的资料,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地图、图片、照片、明信片、邮票、…文字资料等等。同学们采集这些资料的途径各异,有的是从网上下载的、有的来源于报纸和杂志、有的是从朋友、亲戚处借来的…。资料搜集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了解和学习澳大利亚有关知识的过程。所以,当教师让学生介绍一些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澳大利亚的情况时,许多学生说的倒真有那么回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呈现课文内容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相关的背景知识作基础了。在学完课文知识以后,教师又让学生拿出预先要求他们所带的旅游照片和旅游纪念品,引导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结合本课所学的知识以“Travel in…”为题,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曾旅游过的某一地方。许多学生有切身感受和直接的体验,又有已学会的语言知识作为支撑,所以在陈述的过程中充满自信,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潜能,提高了他们参与语言实践的兴趣和效益。
总之,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指导学生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语言实践,并抓住各种机会,使英语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英语的过程,这对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留出空间, 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灵魂
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和交流是每节英语课的灵魂。由于学生各具特点,只有实现自主学习,才能真正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让其放任自流。要使学生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程度,教师首先要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条件,即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语言材料,并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理解、学习和运用这些语言材料的能力。教师还要根据所学的语言内容设计出能够使用所学语言的情景,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完成交际任务。所谓给学生留出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空间,就是要为他们留出足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因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依存的,要使学生有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空间,那么在有限的一节课的时间里,教师就不能占据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来讲解有关语言的知识,让学生失去可实践的时间和可动脑的余地。一般来说,教师占用大量时间来讲解语言知识的目的无非是:“疑难解析”、“加深印象”、“巩固基础”…等。事实上要达到以上目的,讲解并非是唯一的途径,教师应充分估计学生的能力,不必事事躬亲,只要是学生能通过上下文理解的内容教师就不必“疑难解析”;只要是通过活动能让学生掌握的内容就可省去讲解;只要学生经过努力就可求解的教师就不必急于公布答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能准确把握教材,发现可留给学生的空间,在课堂上努力通过设计应用性的交流活动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机会。只有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才能使学困生有弥补不足的机会,使学有余力者有发展特长的时机,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是成功教学的重要因素。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依赖于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伙伴关系。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和热爱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起师生间沟通的绿色通道。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中互学互帮、乐学善学,教师则乐教、爱教、会教。“爱其师,则信其道”,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用自己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高尚的人格,乐观向上的精神,树立起自己在学生心目中崇高的形象,用爱心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英语的兴趣,点燃学生对英语的热爱的火花,并且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对英语的热爱的火花形成燎原之势。
要上好初中英语课除了做好以上几点之外,我想在我们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还有许多许多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发掘,去总结。用正确的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以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㈡ 初中英语,主要学了那些语法点
一.动词时态:
(1):一般现在时
(2):一般过去回时
(3):现在进行时
(4):过去进行时
(5):一般将来时答
(6):过去将来时
(7):现在完成时
(8):过去完成时
二.介词
(1):简单介词
(2):复合介词
(3):短语介词
三.句子
(1):分类(简单句 并列句 复合句)
(2):成分(主语 谓语 宾语 表语 状语 定语
补足语)
(3):句型(陈述句 祈使句 感叹句 疑问句)
四.复合句
(1):名词性从句
(2):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3):名词从句
(4):状语从句
(5):定语从句
五.单词
(1):名词
(2):动词
(3):代词
(4):副词
(5):数词
(6):形容词
(7):冠词
(8):连词
六.其他
(1):被动语态
(2):情态动词
(3):虚拟语气
(4):非谓语动词
(5):主谓一致
㈢ 如何突破初中英语语法教学难点
我现在已经高抄中了,英语学得还袭是不错的吧,推荐一些自己的学习方法。
关于初中的语法,其实很简单,如果是要针对语法专门突破的话,首先基础必须牢固。
句式结构(主谓宾定状补等等)要清楚,还有情态动词,助动词等。这是必须掌握的。而初中的要求就到这里
初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语法点,定语从句,现在完成时,比较级,感叹句等。对于这些,首先要明白是什么意思,比如句式结构,用于什么情况,特殊注意点之类的。然后再适当做一些练习(星火英语不错)。
另外可以看一些课外读物(推荐《书虫》),就是增强所谓的语感了,还有一些单词量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㈣ 例谈怎样有效进行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一、歌诀法学习be动词
Be动词的用法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第一个语法项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切忌反复强调什么是语法、语法的重要性、语法是学习的难点等,以免学生对语法感到高不可攀,从一开始就对语法望而却步,无所适从。
对于be动词的用法,教师可以深入浅出,由学生脱口而出的常用句子,如I am Lily. What is your name? He is 11 years old. How are you?等,通过自我介绍,或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好友等开始,在使用中强化am、is、are的用法,再引导学生使用儿歌的形式归纳其用法,最后教师集众家之长给予总结:我(I)用am, 你(you)用are,is用于他、她、它,我们(we)你们(you)他们(they)是复数,无需考虑都用are。也可以归纳为儿歌:一单用am二单are,is连着三单他她它,复数后面跟着are。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这几句简单有趣的歌诀,用起来更是简单易行。因此,在做用be的适当形式填空时,就可以杜绝有些学生不问青红皂白清一色填am、is或are,凭运气或许能懵对一个的应付做题或随便答题的不良现象。
二、歌诀法学习现在进行时
现在进行时是七年级学生易错的语法项目之一,要么是使用时丢掉be(am /is /are),要么动词后不知道加-ing, 这一语法错误在书面表达中出现率最高,在口语中也不少见。由此,现在进行时的用法教学中不容小觑。
现在进行时表进行,结构be(am /is /are)加动-ing; am /is /are用哪个,随主语人称而变更。现在分词动-ing多变化,多数直接加-ing。两种情况要记清:哑e结尾应去e、重读闭音节要双辅,之后再加-ing。三个动词(die、tie、lie)是特例,dying、tying和lying要牢记。现在进行时很重要,学习切莫当儿戏。
这首儿歌虽然冗长了点,但全面概括了现在进行时的重要地位,蕴含了这一语法的结构和现在分词的构成变化,点出了易错点和难点,且拓展了die、tie、lie的现在分词形式,内容全面,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并实现高效学习的目的。
三、歌诀法学习名词复数
名词的单复数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另一大重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对于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已经够麻烦的了,可数名词还得兼顾单、复数,复数形式的变换虽有规律但也千头万绪,如果一一让学生记忆,会事倍功半,更容易混淆。如果将知识编成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歌诀,不仅可以避免费时、低效,而且可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学语法,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初中英语中,以f(e)结尾的名词众多,其复数形式又变化不一:有的直接加-s,有的要变f(e)为-ve,再加-s。教学时可以借助一个兼具故事性的儿歌:妻子持刀去杀狼,小偷吓得心发慌,躲到架后保自命,半片树叶遮目光。借助儿歌学生可以轻松记住以f(e)结尾的名词wife、knife、wolf、thief、shelf、self、life、half、leaf,这些名词要变f(e)为-ve,再加-s,其他的都直接加-s即可。
再如,有关“某国人”的复数形式有时也让学生举棋不定。其实只需要让学生记住三句儿歌即可解决这个棘手难题:中(Chinese)日(Japanese)不用变,英(Englishman)法(Frenchman)原音迁(将man改为men),其它(American、Canadian)-s添。
教学中,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也不难发现学生总是在photo后加-es的屡见不鲜。其实,只需要让学生记住“两人(黑人Negro、英雄hero)吃两菜(西红柿tomato、土豆potato)”加-es,其余的都直接加-s就万事大吉,这样学生就不会见到字母o结尾的名词,就习惯加-es构成复数形式了。
教学英语中借助歌诀法学习的内容不止这几个语法项目,其他的语法如感叹句、祈使句、句法结构、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等都可以编成儿歌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诵读儿歌,轻松学英语。也可以结合其它学生所喜爱的形式如游戏法、表演法、竞赛法等进行教学,使课堂增趣加味,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其乐学。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敢于创新,走出循规蹈矩的模式,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一个又一个障碍。希望各位同仁善于探讨和总结出类似于“歌诀法”的良药,治愈学生英语学习的不治之症。这些方法从教学中来,再回到教学中去,让我们的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有效,天天进步。
㈤ 认真回顾《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用问答》这门课,课程中提出用什么方法教语法
认真回顾《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用问答》这门课,课程中提出用什么方法教语法?你认为用什么方法教语法最有效?
1.要求:自己组织语言
提交者: 韩丽静 提交时间
看了这节课,听了专家的讲解,对语法教学有了几点感悟。在汉语环境下学习英语,适量的语法学习可以促进语言的习得,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的系统。教师应注意语法教学的原则,抓住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途径,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主要任务是通过看、听、说、玩、演、唱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基本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并且通过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培养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好基础。由此看来,英语教学似乎只要让学生通过听听、说说、唱唱、读读、做做,学会简单的英语对话或者用英语进行简单描述日常生活就达到了教学目的,语法教学可有可无,真的这样吗·
其实不然,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的规则。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学习和掌握母语因为能够接触和使用的机会很多,可以自然形成语感和习得语言,不必专门学习语法。学习英语就不一样,学生缺乏习得英语的语言环境,一般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和机会里接触和使用英语(如:课堂),很少有其他机会接触和使用英语,而且学习一种外语,如果不了解该语言的内部规则,终究会影响学生准确地、成功地运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语法学习本身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语法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语法是帮助实现交际目的的手段。要真正掌握语言,就必须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语法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英语教师应注意语法教学的原则,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讲究语法教学原则,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天性,针对现行教材中的语法内容和要求,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让英语语法教学生动起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交际性原则。
英语语法的交际性在于语言呈形象化、交际化。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不应在孤立的单词或句子中进行教学,而应在交际活动中将零碎的语法点和真实有效的语境相结合,从视、听、说入手,在听说实践中使学生发现、掌握语言规律。通过设计、创造交际性语言环境,运用课件、实物、图片、表演、动作表情等,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组织真实、半真实的交际活动,把语法点和交际性语境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贴近生活实践的语言材料中感知、理解和学习语言,在语言交际实践中熟悉语言结构,发展言语技能,培养初步的交际能力。
(二)实践性原则。
语言学习,离不开实践和反复练习。只有把所学语法知识运用到实际语言交际中,语法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语法学习才有意义。正所谓:只有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这是语言学习的成功秘诀。因此,语法教学必须重视语言的实践性。小学英语语法主要出现在单词、句型和短小的文章中,因而语法教学要结合这些具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体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语法教学要做到精讲多练,适当点拨,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形成语感,从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多样性原则。
英语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单词、句型、对话或短小的课文形式出现,而且每一种感性材料和特定情景都为某一语言项目或语法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灵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丰富的情境创设活化语法,让语法项目生动起来,并且巧妙地融入语言活动中,从而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孤立和零碎的语言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法学的多样性原则就是主要体现在为一种语法项目设计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或为多种不同的语法项目设计多种不同的与其相适合的活动方法。比如:用对比、图表、歌谣、游戏、顺口溜等方法把枯燥的语法规则变成形象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语法知识。
(四)阶段性原则。
语法是语言内部规律的总结,学习英语要了解其基本语法。初中阶段的语法教法不是从语法到语法,而是要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让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指导下进行语言实践。小学阶段的英语实际处于对英语知识的感性积累阶段,在教学中教师应好好把握这一阶段性原则。
二、讲究语法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一)在情景中学语法,增强语法学习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英语语法教学中,我们必须化抽象为具体,把某一知识点具体为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的素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和实物等具有形象生动和直观等特点,有效地避免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对学习主要是感性认识的小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很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能动性,而且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在活动游戏中学习语法,增强语法学习的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1.通过故事情节增强语法学习的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兴趣是动力,是最好的老师。语法教学通常枯燥而且乏味,但如果将教学内容用故事的方式体现出来,就似乎一下子解决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学生对教师的讲述及莫测的情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故事的重复也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学生的语法结构。通过讲述精彩的故事,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温馨友好的氛围中培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能动性,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歌谣增强语法学习的生动性,调动学习能动性。
儿童天性活泼,爱唱爱跳,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会被感兴趣的东西所吸引。歌谣轻快的节奏、简单的文字,能深烙在孩子脑海里,让孩子自然朗朗上口并反复吟唱,不仅促进他们在轻松自如的状态下主动学习,而且能减轻他们的负担,增强记忆力,使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通过竞赛活动增强语法学习的生动性,调动学习能动性。
在教学时可以把语法教学融入其中,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和思维。在这样的竞猜活动中,学生掌握了语法的结构和功能,学会了用所学内容表达意义,增强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三、在任务活动中学习语法,内化语言结构,增强语法学习的交际性。
任务型教学强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和知识表达有意义的思想,而不是仅仅把重点集中在学习语言形式。教师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活动中运用语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让学生体会和领悟到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内化语言规则,而且能有效提高其语用能力。
四、通过对比归纳学习语法,强化语言结构,增强语法学习的知识性。
对比法是把学生容易混淆或犯错的相关语法点呈现出来,引导他们对其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找出关键点并加以突破,使学生最终理解和掌握这些语法知识。
归纳法,即教师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然后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就能使语法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这一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逐条讲解灌输语法规则,学生只记笔记不思考、少练习的教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除了以上几种语法教学方法以外,还有游戏法、图表法、集中法等。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把它们结合起来,多种方法一起运用,教学效果会更理想。
总之,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教师都要注意“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点到为止,注重运用”,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在教学中巧用各种途径,让学生在练中有悟,在练中获得听、说、读、写等语言运用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英语语言习惯,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总之,在了解自己学生的前提下,适合他们就是最好的。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㈥ 初中英语课堂,该不该给学生讲语法知识呢
我是一个职高生,中考就是败在英语上的,就是因为老师讲语法,让我搅不清楚,所以我建议内不要讲,多讲经容典短语,让学生多背经典文章.当然,有时候必须要讲语法,像完形填空.这时就要讲,不但要讲,还要多讲,讲清楚,讲明白.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
㈦ 几种有效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一)加强语境教学方法应用
英语语法的学习情况是通过学生在语言应用中体现出来的,英语语言是以其独有的文化和环境背景为依托的,因此语法的教学也要注重情景的创造和介绍。初中英语教学中队语法的教学一般都是从理论结构上进行讲授,但是每一语法都是有其语境的,语境的运用实际上非常重要。初中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突出文章的背景介绍,语法教学中突出语境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何时应用何种语法,从而真正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二)应用情景对话模式开展英语语法教学
语言的最强大功能就在于交流,我国中小学的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对语法的学习必须要积极主动才能真正的学进去和掌握住,依照初中生的水平,只有通过生动的实际的情景才能学到兼具理论和实践性的英语语法。初中英语教师要改变传统僵化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生动的充满互动的情景开展英语语法的教学,让学生张口进行英语对话,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用英语表达,在情境中学生更加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成为主体,也能得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三)教学中应用现代多媒体
英语学习尤其是语法学习是十分枯燥的抽象的,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利用课件展示图片或者播放动画、视频等方式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通过经典外文影片的观影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语法的实际应用。Look
at the picture.What are they
doing?同时,多媒体还可以用来展示内容丰富的课件,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做好课程设计,力求让学生在课件中可以看出清晰的语法结构体系。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应用在练习等多方面,多媒体教学能够使枯燥无味的英语语法教学变得富有趣味性,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英语语法教学还可以应用精讲精练、经典美句赏析背诵、游戏学习等多种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应用上述对策开展英语语法教学时,需要注意结合初中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等因素,要选择与初中生生活相关的并能够引起初中生兴趣的话题和情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㈧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语法是研究词形变化及句子结构规律的科学,也就是研究词法和句法。中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然而由于英、汉语法有所差异,给我们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带来很大困难,英语教师对于这些差异应该心中有数,把它们作为重、难点,进行防患于未然的讲练,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英、汉语法对比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英语有词形变化,而汉语则没有这种变化。例如:在英语中有名词单数变复数的词尾变化,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之分,物主代词有其名词和形容词形式,形容词、副词有比较等级,动词有人称、数、时态、语态、语气等各种变化。还有英语中词与词的搭配都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的搭配就有不同的含义,如动词、介词、冠词、连词都有此现象,而掌握各种词不同搭配的含义,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另外,英、汉两种语言的语序也有一些差异,如疑问句的语序、有些定语和状语的位置与汉语不同。那么,在语法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要抓住语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好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把下面这些语法现象给学生讲清楚,让他们熟练掌握且能灵活运用。 1. 动词to be 和to have的各种用法,每当出现一种新的用法,都要予以归纳、分析、对比。 2.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感到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是英语的各类词形变化。所以,要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树立英语的某些词类有词形变化的概念,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要反复操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主要有以下这些词形变化的内容。 (1)名词单数变复数,特别是不规则变化的名词复数。 (2)人称代词的主格和宾格形式。 (3)形容词性和名词性的物主代词形式。 (4)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形式。 (5)动词的四种基本形式。 (6)动词的时态。在教学动词时态时,应特别注意助动词,尤其是在构成疑问句和否定句时助动词do(does, did), be(am, is, are或was, were), have(has, had)等的用法和位置的特点,要反复予以讲练,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和牢记与各种时态连用的时间状语。同时,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对各种时态进行归纳、分析和对比,明确其用法和构成上的特点。 (7)动词的被动语态。要在被动语态的概念、形式和用法上下功夫,多做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互相转换的练习,提醒学生注意转换后的一致关系和动词谓语的构成形式。 3. 注意动词不定式的教学,要求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动词不定式的基本形式和书本上要求的各种用法。特别要注意在使役动词或感官动词后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的用法。 4. 注意抓好介词的教学,最好让学生在词组和文章中记忆和掌握介词,教师要经常把学过的介词的用法加以归纳。 5. 让学生搞清楚句子的类型。 6. 在各种从句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各种从句的关联词语、主句和从句的时态一致问题等。 其次,为了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的语法规则,既要让学生多练,又要练习得法。 练习得法是指在练习内容上抓住重点和难点,紧扣教学目的;练习的安排应本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机械性到活用性的原则。 为了多练以形成熟巧,只做书本上的练习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根据班级情况补充适当的练习。语法练习形式很多,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具体选择采用哪种练习形式。常用的几种练习形式有: 1. 巩固练习。主要是用来培养学生辨认、识别某条语法规则的形式、概念和用法。例如:说明词类、句子成分、句子种类、一致关系、修饰关系、某项语法规则的形成及用法,替换成分、时态、语态、名词的复数等。 2. 复用或活用性练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语法规则的能力。例如:填空:按提出的语法条件填空(可填冠词、介词、代词、词组、动词时态、语态、非谓语形式、复合句中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等级等,还有选择填空、完形填空等);模仿造句,连词成句,改变句子种类或形式:肯定句变否定句,陈述句变疑问句(包括对划线部分提问),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简单句与复合句互变等等;按提出的语法要求造句;正误选择;加前后缀的构词练习;英汉互译等。 最后,要重视语法的复习工作。 中学英语教材是依据语音、词汇、语法综合教学的原则编排的,语法教学内容都分散地编在每册教材中。语法分散的优点是分散了难点,缺点是使语法知识零乱、不系统,所以教师就应当有计划地进行复习整理工作。例如:每讲一个新的时态,就要把学过的时态都拿出来归纳整理,像滚雪球一样,使语法知识不断增加,形成一个整体。可以采取经常性复习和定期复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语法复习。经常性复习主要是通过讲新带旧、新旧联系的方法;定期复习可以在单元结束后、期中、期末进行,或是在初中毕业之前进行全面复习。所以,在上语法复习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复习内容要重点突出,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语法内容的难易程度确定。 2. 复习不能是旧材料的重复,教师应为复习提供新内容,力争使学生对语法复习感到新颖有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复习内容、练习形式。 3. 要把复习语法和提高语言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尽量利用学生新学过的词或词组复习旧的语法知识。 4. 复习方法要灵活多样。利用图片或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对某语法规则进行复习,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5. 教师还可以根据授课内容,把某项语法规则制成图表形式,张贴在教室内,使学生抬头就能看见,便于学生复习记忆。同时,还可对学生提出要求,在若干时间内熟记图表中的规则,并辅之以检查。 作者:庞光成
㈨ 初中英语中的易错的语法点,越多越好
说比较会常考的就是:
mean to do 打算做某事 eg: i didn't mean to hurt you!
mean doing 意味做某事 eg: in london,missing a bus means waiting an hour.在伦敦错过一班车意味着要再等一个小时。
不过我建议楼主这样归类记比较好,先记 动词+doing 这一类,后再记加 to do 的,才不会乱!
第一类 :动词+ing
admit 承认 appreciate 感激,赞赏 avoid 避免 complete 完成 consider 认为 delay 耽误 deny 否认 detest 讨厌 enre 忍受 enjoy 喜欢 escape 逃脱 prevent阻止 fancy 想象 finish 完成 imagine 想象 mind 介意 miss 想念 postpone 推迟 practise 训练 recall 回忆 resent 讨厌 resist 抵抗 resume 继续 risk 冒险 suggest 建议 face 面对 include 包括 stand 忍受 understand 理解 forgive 宽恕 keep 继续
楼主觉得好我再追究,有事出去下。。
㈩ 初中英语课堂,该不该给学生讲语法知识呢
我是一个职高生,中考就是败在英语上的,就是因为老师讲语法,让我搅不清楚,所以内我建议不要讲容,多讲经典短语,让学生多背经典文章.当然,有时候必须要讲语法,像完形填空.这时就要讲,不但要讲,还要多讲,讲清楚,讲明白.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