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语语法 > 英语语法的象似理据

英语语法的象似理据

发布时间:2021-01-09 21:16:39

❶ 什么是语言的任意性

任意性是语言符号最本质的属性,而规约性,包括具体语言的理据性和象似版性等非任意性,是权作为任意性的限制而存在的。语言的强制性、系统性、共时与历时、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言的价值等等,都是从任意性出发采考虑的。索绪尔在确立任意性原则时,并没有否认或排斥象似性、理据性等非任意性的存在,而是强调任意性的第一性以及一切均由任意性出发并同任意性相互作用,促使语言按照自身的规律不断运行。

❷ 语义理据为什么是语言的发展

索绪尔承认,任意性原则,哪怕在语言的词汇层面上也不是绝对的,至少有两种词不完全任意。一是具有“语音理据性”(phoneticmotivation)的象声词,感叹词,只是这两种词在语言的词汇总量中很少,可算普遍任意性中的例外;二是具有排列方式的理据性复合词或词组,如“十五”“苹果树”。全世界的语言中都有“声音像似”(phoneticiconism)。但是这种语音像似,在任何语言中都过于零散,无法构成语言的基础。

皮尔斯的符号学一开始就不以语言为符号范式,于是符号与其对象之间的关系,就显示出各种“本有的”连接。皮尔斯认为,根据与对象的关系,符号可以分成三种:像似符号(icon),标示符号(index),规约符号(symbol),前两种是有理据性的符号。

此后,符号学界发现语言中理据性范围相当大。乌尔曼进一步指出语言中有三种根据性:语音理据性(即拟声理据);词形理据性(衍生词理据);语义理据性,指的是各种修辞性语言,尤其是比喻与转喻(Ullmann1962:81)。有论者认为,一旦语言“风格化”,就可能获得根据性(Merrim1981:54)。瑞恰慈就认为仪式性(ritualistic)的语言是有理据的(RichardsOgden&Wood1923:24—47)。费歇甚至认为语法是一种“图表像似”,因为语法实际上是意义的同型结构,与意义相应(Fisher2010:279—298)。由此,乌尔曼几乎推进到了最后一步:“每一个习用语,都有任意武断的词,也有至少部分有理据,即透明的词”(Ullmann1962:7)。但是在这些中外论者看来,语言中理据性再多,也都是部分的、偶发的。

近年有些符号学家提出应当建立普遍理据性,或符用理据性。(赵毅衡)

参见:任意性,克拉提鲁斯论

延伸阅读:Ullmann1962,1964,Fisher2010;赵毅衡2011

❸ 语言的理据性是语言的象似性吗

有区别

❹ 英语叠词的语音象似性

fixated on the idea that a crime had been committed

❺ 什么是象似性

1.象似性和任意性的对立
关于所指(signified)和能指(signifier)之间的关系,自古希腊以来就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方式。在回答“感观所感受到的现象(phenomena)和指代这些现象的词汇(words)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一问题的时候,柏拉图(Plato)认为:词(words)很自然也很必要的与其所指代的物体(objects)的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受制于宇宙的结构;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则认为语言与其所指现象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不受任何社会习惯的影响。语言符号象似性与任意性的对立由此而来(Bell,1991:84)。
索绪尔奠定了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1916)一书中,他以“Tree”为例,明确指出语言符号(linguistic sign)的二重性:语言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arbitrary),不存在任何逻辑证明,人为的(man-made),规约性的(conventional)。(Saussure,2001:67)通俗的说,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在索绪尔思想的影响下,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们从音、词、句等层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这些都是在抽象的语言层(langue)展开的,因为索绪尔认为具体的言语(parole)涉及到太多的变数,显得杂乱无章,无法进行科学全面的考查。所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们注重对语言形式结构(formal structures)研究的思想归根结底是受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论断的影响。可以说结构主义语言学是对亚里斯多德语言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另一方面,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功能语言学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并证实:语言形式与其意义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语言是现实世界经由人类认知加工而形成的结果,语言结构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知觉和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和概念结构,也就是说,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语言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也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同时,语言的存在总是为了满足人类与客观世界、思维交往的需求,所以语言总是能够反映出客观世界的某些特征,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着相当的联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的象似性。这跟柏拉图自然主义语言观一脉相承。
形式主义语言观与功能主义语言观的对立、形式和认知的对立,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对立。形式主义语言学家们从语言任意性的立场出发,认为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独立自足的体系,所研究的抽象的语言内部结构和形式,完全不受外界干扰,否认语言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映射关系,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这一封闭的任意的语言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质疑。本文秉承语言象似性的观点,语言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交流系统,是人际交往的媒介,是人类认知的工具,也是人类思维、文化的载体,语言在音、词、句、篇等层面上与其所指代的物体都有着很大的象似性,当然,这种象似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主观认知的心理事实上的象似,是人类对事物本身的一种状态的认知。

2. 声音层面的象似性
在具体讨论语言在声音层面的象似性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具体的译例。
原文: Indivial human existence should be like a river——(1)small at first, narrowly contained within its banks, and rushing passionately past boulders and over waterfalls.(2)Graally the river grows wider, the banks recede, the waters flow more quietly, and in the end, without any visible break, they become merged in the sea, and painlessly lose their indivial beings.(编号及斜体为笔者所加)
罗素的这段以河流喻人生的文字被很多人奉为经典,大多数读者都能欣赏其中蕴涵的哲理。如果细加分析,我们还能发现蕴藏其中的独特音效。我们都知道,河流在发源处或者上游地带,水势凶猛,呼啸向前,遇到阻碍只能使其奔腾的更有力;而到了中下游至将入海的地方,落差减小,水势趋稳,少了开始时的气势和喧闹,代之以娴静和平稳。文中不仅文字优美,而且从用词的音效方面也完全传达了河流的两个阶段特征。在(1)中,元音以前舌单元音为主,大多比较短暂,急促,并且声效清脆,响亮,利索,完美的传达出了河流在水势较急时的声响效果;而辅音则以爆破音和丝擦音、破擦音为主,并且这些辅音多出现在词首,短促有力,使河流在上游奔腾向前、所向无阻的气势以及由此产生的紧迫感得以完美展现。而在(2)中,元音中双元音和长元音占了绝大多数,并且其发音部位靠近舌的中后部,读起来平缓;辅音中多辅音叠加,并且大多数辅音在其发声的过程中气流所受到的阻力较小,口形也比较放松,没有了(1)的那种紧迫感,再辅以平缓的双元音和长元音,整个词、句读起来从容悠长,跟河流在中下游乃至入海处平静悠闲之感完全一致。吕俊(2001:98)在谈论这段文字时说:“当我们不考虑意义而只着眼于声音时,就已经感觉到前面不仅节奏急促,而且语音上诸多的短元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给人以急促、受局限的感觉;而后来节拍缓慢下来,一系列长元音也让人感到轻松舒缓。”
通过上面的例子及其分析,我们不难知道:语言在语音层面上的确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象似性,语言在语音上的确能够反映出客观世界的某些特征,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人们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或意义上,但在文学作品中许多文学家都很注重用语音反映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一句脍炙人口,但就像朱光潜先生(1997)说的一样,如果将其说成“当年我离开的时候,杨柳在风中摇曳”,诗味顿消,究其原因,无外乎在于“依依”二字的声音效果上:从声音层面将人内心的缠绵之情、不舍离去之意和盘托出,在这里音效以及语音所指之物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如下:语言在声音层面有着很大程度的象似性,这一点在文学作品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3. 词汇层面的象似性
词汇和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在词汇层上的象似性也大多是通过一定的语音表现出来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模拟外部世界的形状表现语言的象似性。
词汇的语音象似性体现在语音直接象似和象征象似两个方面。
(1)语音直接象似:这类词主要包括拟声词(onomatopoeia)——即模拟自然声音而构成的词。索绪尔在谈论语言任意性特征时也不得不承认:拟声词具有相当的象似性。拟声词和其意义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具有直接象似性。它们或者直接模仿声音,如猫叫声是moo , miao、murmur , susurrous等;或者是声音所代表的事物,如cuckoo(杜鹃)、hum(活跃状态)、knock(敲门动作)、butubutu(摩托车)。在各自语音系统的规约下,拟声词常因语言不同而异,所以鸡叫声英语是cockadoodledo,法语是cocorico,德语是kikeriki.波兰语是kukuryku.日语是kokekokkoo.不少人以拟声词在数量上有限、并且因语言的不同而各异为由,认为就算是具有一定象似性的拟声词在本质上也是任意的。不过如果我们稍做对比分析便能发现:虽然对同一种事物的拟声会因语言的不同而相异,但它们在发声上还是非常接近的。
(2)象征象似:以英语为例,英语中有些词汇的某些字母组合在发音上与所指之间存在着近似的模仿或这些音素的联合容易让人产生某种特定含义的联想。因此有些学者称之为联觉(phonaesthesia),即某个语音或一组语音与某个意义相连。这种联系方式有多种,可以从音到音,也可以是从音到体积、光线、运动和距离等的联系。如下面几组例子:
“gr-”:常表示“沉闷而令人不决的声音”,如groan , growl , grumble,grunt、grouse.
“-ump”:常表示“沉重地碰击”,如mp、thump、bump、clump、stump.
“sk-”:常指与表面的接触,如skate, skin, skid, scrape, scratch, scour
“fl-”:往往与闪耀的或移动的光线有关,如flare , flicker , flame ,flash , flick
“gl-”:与fl-类似,如glare , gleam , glisten , glint , glow , glitter
“-are”:暗示强烈的光线,如flare、blare、glare、stare
“sl-”: 常与滑、滑动有关,如slide、slick、sleek、slip、slope、slither

4. 句法象似性
我们这里所指的象似性在很多场合下并不是绝对的与客观世界的实际情况完全一致,更多的是语言表达形式与人类的认知心理状态的一致性,这在句子层面表现的非常突出。
在表达同一个命题意义(propositional meaning)的时候人们通常有多种句式选择,因此我们在关注语言所传达的命题意义的同时,更要注意语言所附带的联想意义,于是一定的句式究与人类一定的认知心理及情感原型便联系在了一起,构成了语言在句式上的象似性。比如文体分析:一定的句式结构总是跟一定的文体,或者说跟相关的领域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反映出一定的话语范围。而且在文学文体中,一定的句式不仅通过其文字传达相应的信息,很多时候句式本身也传达着丰富的内容。王东风(2007)在谈论被动语态及其变译的问题时指出:文学语篇中所出现的被动句式在表述一定命题意义的同时,其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语篇功能、诗学功能,也就是说句式本身跟一定的意义或功能具有象似性。《简爱》第五章讲述的是主人公小简爱离开了她舅妈的住所,一大清早孤零零的被送往了遥远陌生的异地去上学。文中在描述小简爱离开的那一段文字中,句式多被动,如:
My trunk was hoisted up.
I was taken from Bessie’s neck.
Thus I was severed from Bessie.
连续的被动句式将小简爱的舅妈冷酷、在舅妈家所受的虐待以及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悲惨遭遇完美的映射在了读者的心里。

5. 结语
我们从功能和认知的角度出发,认为语言具有相当程度的象似性,这并不是要完全推翻或者否定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观点,我们不能在肯定一方语言任意性的同时全盘否认语言的象似性,同样本文虽然在谈论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但并不意味着否认语言符号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英语词汇的音、形、义之间虽有“任意性”的一面,但更多是存在着高度的语音、词形、词义和词源的“象似性”的一面,象似性应该被视为语言的本质属性。当前,从语言的象似性入手,从语言反映客观世界、满足人类认知和交际需求为着眼点所开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语言本体的认识,对语言、翻译等众多与语言有关的领域都会有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语言的象似性在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对语言象似性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强化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❻ 象似性是什么

象似性关于所指(signified)和能指(signifier)之间的关系,自古希腊以来就存在着两种截然回不同的认识方式答。在回答“感观所感受到的现象(phenomena)和指代这些现象的词汇(words)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的时候。

柏拉图(Plato)认为:词(words)很自然也很必要的与其所指代的物体(objects)的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受制于宇宙的结构;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则认为语言与其所指现象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不受任何社会习惯的影响。语言符号象似性与任意性的对立由此而来(Bell,1991:84)。

(6)英语语法的象似理据扩展阅读:


象似性的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这种系统:一是组成规则,二是运转规则。

1、语言系统的组成规则主要表现为结构的层次性,就是说,语言是一种分层的装置,可以从低到高、或者从下到上分出若干个层次,使音、义以及由音义相结合而组成的符号“各就各位”。

2、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的结合体,因而音与义自然处于最下层。“音”本来是一条混沌、模糊的线性音流,犹如笑声哭声、虎啸狼嚎,分不出音的结构成分来;“义”的情况也是如此,混沌、模糊,分不出意义的界限。



❼ 英语语法的问题

该题涉及现在分词词组作状语,意义上相当于一个状语从句。
现在分词短语可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原因、结果、条件、方式或表示主句动作发生的伴随情况,相当于一个状语从句或并列分句。一般说来,这种结构的逻辑主语就是句子的主语。下面分述如下:
一、作时间状语
如果现在分词的动作和主谓语的动作同时发生,分词用一般式,有时其前可以加上连词while或when,使表示时间意义更为明确。例如:
(When)Hearing the news,they all jumped with joy.(=When they heard the news,they...)
听到这个消息时,他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While)Walking slowly across the grass,he pointed the gun at the lion and fired.
他慢慢地走过草地,把枪对准狮子就射击了。
如果现在分词的动作结束之后,谓语动词的动作才发生,现在分词应用完成式。
Having watered the flowers(=After/When he had watered the flowers),he began to cut the grass.
他把花浇好后,开始割草。
二,作目的状语
The six blind men stood there begging for a meal.(=in order to beg for a meal)六个瞎子站在那儿要饭。
三,作结果状语
Her husband died ten years ago,leaving her with three children to look after.她丈夫十年前去世了,撇下她和三个孩子。
四、作伴随状语
含义是:它所表达的动作或状态是伴随着句子谓语动词的动作而发生或存在的。例如:
All night long he lay awake,thinking of the problem.(=and thought of the problem)
他整夜躺在床上睡不着,思考着那个问题。
五,作原因状语
现在分词短语作原因状语,尤其是be,feel,know,recognize,fear等状态动词的现在分词(短语),以及现在分词的否定式用作状语时,通常表示
原因。例如:
①Being sick(=Because I was sick),I stayed at home.我因病呆在家中。
②Not knowing her address()=Because I didn't know her address),I can't write to her.由于不知道她的地址,我没法给她写信。

❽ 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之辩

语言来的任意性是指:指称与所指之间自没有必然的联系,通俗点讲,就是一个词语与这个词语所指的实物之间是随意的。比如说,我们把狗这种动物叫做“狗”。“狗”这个词和狗这种动物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只是一种代号而已。
但有的人对这种任意性产生质疑,根据他们的说法,象声词(如“汪汪”)和狗叫声之间就有着很大的相似性。由此推出语言的相似性。
但是,如果我们想想,狗叫声在英语里是"wow",和我们的“汪汪”就很不一样。如果语言真的是相似性的话,那么在各种语言里应该是一样的了,这是很不可能的。

❾ 英语语法现象 S,says someone,VO 这里的says someone是指someone

是someone。能,基本一样

❿ 英语语法是怎么形成的

一、语法的起源 古希腊哲学家及思想家柏拉图被认为是开创了语法研究的先河。在他的对话录《克拉底鲁斯篇》中,出现了语言符号起源的两种影响深远的观点,即语言符号起源于自然,名称与事物之间存在着理据性关系;语言符号与代表的事物或对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语言的形成系约定俗成。很显然,这是对语言起源及词语与其意义之间关系的两种对立的争论。后来的很多哲学家纷纷对语言的起源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任何名称都不是根据本质产生的。而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们则认为名称是按本质形成的,最初的语音是对事物的模仿。这两种观点在后来的语言学发展中都得到了体现。 除此之外,柏拉图提出了包括名词和动词的词类系统,这种划分在后来所有的语言描写中一起作为句法分析和词的分类中语法区别的主要依据。亚里士多德增加了第三类句法成分,并对词下了正式的定义:词是句子的组成部分,它具有自身的意义,但不能再分为有意义的单位。其学派还提出了“整齐论”,认为词形和语法结构都有规则,语法形式与语义是平行的,提出八品词,即动静词,动词、冠词、代词、前置词、副词、连系词、连接词;而斯多葛学派提出“参差论”,认为词形的单复往往和语义的单复数不对应,语法性别往往与自然性别不一致。 由狄奥尼修斯.特拉克斯编撰的第一本语法书《希腊语法》和阿波罗尼奥斯的希腊句法共同奠定了两千年来传统语法的基本原则。 二、语法的发展 1.古罗马和中世纪时期 古罗马时期,由于希腊语和拉丁语的结构是极其相似的,所以很多古希腊语言学的理论、争论及分类被应用到拉丁语中。瓦罗是众多拉丁学者中最具有创新性的一位。他的语法巨著《论拉丁语》,把语言研究划分为词源学、形态学和句法学,并首次把派生结构和屈折结构区分开,还发现拉丁语名词的夺格。继瓦罗之后,普里希恩在他的《语法范畴》中将词类进行了划分,但是这一划分删去了冠词而增加了叹词。 欧洲中世纪语言研究的突出成就是经院哲学与拉丁语法相结合而产生的思辨语法。他们认为所有语言的结构底层都有一种共同的,或者叫做普遍的语法,这种语法不是以语言形式为基础,而是以理性的法则为基础。 2.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 这一阶段的语言研究出现了很多新的语言学思想,如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法国的保尔-罗亚尔学派是著名的理性主义语言学派,试图寻求存在于一切语言中的普遍性语法原则,并认为人类共同的思维结构存在于共同的语言结构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德国的洪堡特,把世界语言(除汉语外)分为屈折语、粘着语和综合语三种。而经验主义认为人类习得语言是通过从人类出生开始听取周围环境语言,然后加以模仿的简单过程。这一争论一直影响着包括语言学在内的很多学科的理论思想。 英语语法的研究开始于17世纪末及18世纪初阶段。最早的研究之一是年由约翰.乌尔利斯用拉丁语所写的《英语语法》。他认为英语有现在和过去两种时态,而所有其他的时间和体的区分是受情态动词的影响。他的英语语法理论对早期英语语法有着重大影响。直到18世纪中期,才出现了第一本被人们广泛赞誉的英语字典和第一本详尽的英语语法书,他们分别是由塞缪尔.约翰逊博士编撰的《英文字典》和由主教罗伯特.罗斯编撰的《英语语法简介》。 19世纪欧洲的语言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标志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丹麦的拉斯克和德国的雅各布.格林认为语言是系统地改变的并且可以通过语音系统的对比发现这种改变的变化过程。格林兄弟的研究表明英语来源于德语,为现代语言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对现代语法的探究 现代语言学的历史开始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他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不仅明确语言研究的范围,也确立语言结构分析,即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论基础。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他认为语法理论中最基本的范畴是单位、结构、类别和系统。范畴与实际语言材料的联系以及范畴之间的相互联系是由级阶、精密阶和说明阶完成的。语言最基本的功能是概念功能、交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它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采用的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公理化的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以此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是形式主义语言学的代表。四、结语 从特拉克斯的语法概念到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可以看出语法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甚至一个语言学家或者是一个语言学流派在不同的时期对语法所持有的理论观点都是不同的。语法的改变发生在各个方面,音素、词素、单词和语法规则可能会借用、增加、丢失或者改变,同时,单词词条或词串的意义可能延伸、缩小或转移。语法的改变如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斯说的,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没有任何事物会静止不变,静止不变的只有改变。 这是语法形成发展的历史。

阅读全文

与英语语法的象似理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公的家教老师女演员 浏览:788
圆明园题材电影有哪些 浏览:806
欧洲出轨类型的电影 浏览:587
看电影可以提前在网上买票么 浏览:288
有没有什么可以在b站看的电影 浏览:280
今晚他要去看电影吗?翻译英文。 浏览:951
林默烧衣服的那个电影叫什么 浏览:133
哈莉奎茵与小丑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509
维卡克里克斯演过哪些电影 浏览:961
什么算一下观看的网站 浏览: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浏览:296
朱罗纪世界1免费观看 浏览:311
影院容纳量 浏览:746
韩国最大尺度电影 浏览:130
八百电影 浏览:844
手机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浏览:182
韩国有真做的电影么 浏览:237
欧美爱情电影网 浏览:515
一个女的去美国的电影 浏览:9
金希贞的妻子的朋友 浏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