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一样吗
英语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的一种语言,因为历史发展版,现代英语已经失去了权大多屈折变化。
但古英语仍然相当复杂。
可以这么说,几乎没有两种语言的语法是一样的。
汉语是分析语,英语是屈折语,语法大有不同。
英语语言学上不属于主题优先语言,汉语是主题优先的。
英语的疑问句的语序和陈述句大不相同,而汉语的却比较类似。
英语虽然已经消失了大多数屈折变化,但仍有日耳曼语的强变化动词的遗存。
对于其他印欧语系的语言来说,英语是一种很特殊的语言。
包括英语的不定式的表达,名词属格的变化,和其他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都非比寻常。
英语最复杂的是动词。
❷ 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有什么不同
其实汉语的语法在英文中是被称为句法的。句法就是从基础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入手,进而研究整个句子的构造。只有基础的句法搞明白了,英语的语法自然就会用了。
❸ 汉语语法,英语语法 是如何产生的(感谢万分,十分紧急)
汉语语法和外语语法
现在大家都在学习外语,一般都是学习英语。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的区别相当大,学习汉语语法的时候,千万不要用英语语法来套汉语语法。凡是事物都有一致的地方。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都是事物,当然也有一致性。比如说,汉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人家英语也有。你会说"学生们热爱伟大的祖国",人家就会说"pupils love great motherland",一句话里面三种词都出现了。汉语里头有主语、谓语、宾语这些玩意儿,英语里头也有。上面那句话,"学生们"是主语,英语的主语是pupils;汉语的谓语是"热爱",英语的谓语也是love;汉语的宾语是"祖国",英语的宾语也是motheland;汉语的定语是"伟大",英语的定语也是great。你看,都一样,用英语语法来分析汉语难道不可以吗?
碰到两种语言一致的地方,当然凑合。为什么不说是"可以"而说"凑合"呢?因为严格说来,是不可以的。人家的主语、谓语等等,同汉语的主语、谓语等等都不完全一样。就拿前边提到过的he works来说吧,人家的主语he同谓语works在人称、数方面必须一致,汉语有这些名堂吗?没有。汉语的主语同英语的主语不是一码事,汉语的谓语跟英语的谓语也很不相同,所以严格说来,碰到了一致的地方,是不可以用一种语言的语法知识去分析另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说"凑合",是因为大体一致,把那些不同的地方扔掉不管,用这种语言的语法去说明那种语言的语法,也只能说是凑合着用吧。 而碰到两种语言不一致的地方,那就决不能用这种语言的语法去套那种语言的语法,连凑合都不可能。大家平时在课堂里学习,英语语法讲得多,汉语语法讲得少,同学们对英语语法知识更为熟悉,对汉语语法知识反倒生疏。一用语法知识去分析问题,就很容易用英语语法知识去分析汉语的句子。比如英语里有a pioneer 's red scarf(一个少先队员的红领巾),人家的a是冠词,汉语里有冠词吗?没有,谁要是把汉语的"一个"说成是冠词,岂不让人笑掉大牙?英语里没有量词,谁要是把a cup of water(一杯水)的cup,把a piece of news(一条消息)的piece说成是量词,老外们也决不会认帐,那个a就说明它们是名词。这说明,用这种语言的语法知识去分析另一种语言的语法,是要碰钉子的。所以学习汉语语法,一定要注意同英语语法的区别。
第一,在词类方面不一样。
汉语的名词里头有方位词,如"里、内、外、上、下、前、后、左、右、中"等,其中的几个在英语里溶入了介词,如in、on、behind,有的成了形容词,如inner、outer、outside、middle。因此,见到了汉语的方位词,就不能说它们是介词或形容词。
汉语的许多动词后面能够加?quot;着、了、过",于是有的同学便认为"着"是现在时,"了、过"表示过去时,这就是照套的结果。汉语的"着、了、过"可不是表示"时态"的,因为用了"着、了、过",既可以表示现在、过去的事情,也可以表示将来的事情。"他昨天吃着饭还看书呢",如果说这?quot;着"是"过去时","他明天看着电影还会想到我的",如果说这个"着"又是"将来时",那汉语里还有什么时态呢?"他明天吃了饭到我家来""他后天吃过饭到我家来",这"了、过"是"过去时"吗?显然不是。
人家的形容词也跟咱们的不一样。political study(政治学习)、American films(美国电影)、brown overcoat(棕色大衣),"政治、美国、棕色"在人家那里是形容词,咱们可不能把汉语的"政治、美国、棕色"当作形容词看待,它们在汉语里都是名词。一些同学老是把"中国人民"的"中国",把"经济形势"的"经济"当作形容词,就是这么造成的。
汉语里的许多形容词可以做状语,如"勤奋学习""认真工作""严厉批评"的"勤奋、认真、严厉"都是做状语的形容词。英语的形容词绝对同状语无缘。例如hard study(勤奋学习)、work seriouly(认真工作)、criticise severely(严厉批评),人家的"hard、seriouly、severely"都是副词,咱们就不能跟着人家把"勤奋、认真、严厉"说成副词了。
词类方面还有许多差别,这里只能举一些例子。
第二,在句子成分方面不一样
汉语里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六大句子成分。英语里缺个补语。汉语用补语表示的意思,英语把它放到状语里去了。英语里面有个表语,汉语把它放到宾语里头去了。所以,两种语言的句子成分都是六个。我们见到"他在这儿逗留了三个小时"(he stayed here three hours),就不能把"三个小时"当作状语了,因为它在汉语里是补语。见到了"他是学生"(he is a pupil)就不能说"学生"是表语,而应当说它是宾语。
汉语的主语和英语的主语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英语里有用句首引导词there和用it做主语的句子,汉语里可没有。如there is a picture on the wall(墙上有一幅画)、it is rainning(下着雨呢)。这当然不会导致我们按英语语法去分析汉语。成问题的是,汉语里的某些主语,在英语里是宾语或者定语。如"这几件新衣服他想要",按汉语语法来分析,"这几件衣服"是主语,可是在英语里只能说成he wants some new dresses,"some new dresses"非做宾语不可.,除非用被动式。
两种语言的宾语也不一样。在汉语里,有"一匹马骑两个人""一张床睡两个人""一间屋子住两个人""一锅饭吃十个人"这一类的句子,"人"是宾语。到了英语里,"人"非做主语不可。碰到这种情况,就不能跟着人家说"人"是主语了。当然,这几句可以说成"两个人骑一匹马""两个人睡一张床""两个人住一间屋子""十个人吃一锅饭",这就跟英语相像了。汉语的一部分主语和宾语可以围着谓语转圈。更有意思的是"老头晒太阳"和"太阳晒老头"意思差不多,"冰雪覆盖着大地"和"大地覆盖着冰雪"意思几乎一样,谁在动词前头谁就是主语,谁在动词后头谁就是宾语。英语里很难有这样的用法,除非是用被动式。汉语的某些主语和某些宾语可以倒过来,倒过去,十分灵活,我们就不要跟着英语语法把放在汉语动词前头的受动者当作汉语的宾语了,而应当把它们当作主语;也不能跟着英语语法把放在汉语动词后面的主动者当作主语,而应当看成宾语。汉语的主语、宾语是由位置决定的。 其他的句子成分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汉语里有把字句,如"他把书包拿走了","把书包"要分析为状语。英语里根本就没有把字句,英语的"书包"(schoolbag)在这句话的译文当中只能做宾语。英语的定语、状语等可以用从句表示,汉语没有地道的从句。例如we sha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Nanjing was liberated(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南京解放的那一天),在汉语里,"南京解放"是主谓短语做定语,英语用的是定语从句when Nanjing was liberated,因此,见到了主谓短语做定语,就不要说那是定语从句。
第三,句式方面不一样
英语里当然有一些非主谓句,如Plane!(飞机!)Wonderful!(妙极了!)但是这样的句子极少。汉语里面的非主谓句要多得多。除了一个词构成的非主谓句(如"火!""好!""滚!")之外,汉语里有大量由各种短语构成的非主谓句,如"好球!""我的帽子呢?""我的老天爷呀!""这个王老师!""你这个小鬼!""瞧你!""下雨了。""刮风了。""他奶奶的!"见到这样的句子,我们管它们叫非主谓句,不要因为人家把"下雨了"说成it is rainning,就说汉语省略了主语,也不要因为人家把"我的帽子呢?"说成where is my cap?就说汉语省略了谓语和宾语。
汉语里有一种主谓谓语句,非常特殊,英语里没有这样的句式。?quot;他脸色苍白""这个人鼻梁很高""这艘军舰,舰身长110米""这里的树,杨树居多""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谓语都是主谓短语。因为翻译成英语,肯定会翻译成"他的脸色苍白""这个人的鼻梁很高""这艘军舰的舰身长110米",于是就有人认为"他脸色苍白"的主语是"脸色"而不是"他",认为"这个人鼻梁很高"的主语是"鼻梁",也不是"这个人",认为"这艘军舰,舰身长110米"的主语是"舰身"而不是"这艘军舰"。这样的分析都是不符合汉语的特点的。这几句可以在中间加个"的"翻译成英语,那么"这里的树,杨树居多""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quot;中间能够加"的"吗?"这里的树的杨树居多""这样的人血馒头的什么痨病都包好!"就不成话了。可见"他脸色苍白"这样的主谓谓语句是汉语里头的一种句子,跟"他的脸色苍白"这种主谓句不一样,可千万不要先翻译成英语,然后根据英语来给汉语的句子划分句子成分。
前面说过,汉语里的复句,没有地道的从句,有一点像?quot;从句"倒是有的。如"那儿有一个人,他手里拿着一本书",翻译成英语是there is a man,who is taking a book in his hand,于是有人便认为"那儿有一个人,他手里拿着一本书"是主从复句,里头的"他手里拿着一本书"是定语从句。这样的分析也是不符合汉语语法的。在汉语里,"那儿有一个人,他手里拿着一本书"是并列复句。
上面只是举例性的谈到了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的区别,其实两种语言的语法,区别多得很。一句话,就是不能用人家的语法来套咱们的语法,汉语语法有它自己的的特点。
❹ 英语的语法和中文的语法有什么区别
汉语是汉藏语系,英语是印欧语系,两者差别很大。
汉语是意合语言,重在语义回,不讲求语言形式答,讲究“形散而神不散”,比方说,名词没有格的变化,也没有性数配合,动词不分人称,也没有时态,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汉语被认为是没有语法,没有词类的;但英语是形合语言,以形式为主,它的人称代词与动词均具有固定的句法形态来标定,英语已经算是比较简略的了,德语法语的语法规定得更严格更死板,而且他们本国人也觉得自己国家的语法很愚蠢。所以,还是我们的汉语博大精深些~
❺ 中文语法与英语语法的区别
1、概念不同
英语语法是针对英语语言进行研究后,英语语法系统地版总结归纳出来的一系列权语言规则。
现代中文语法是对于现代中文内在的表达规则进行分析、整理和解释的理论。
2、词语不同
英语语法:名词(noun)是指人或事物的名称。代词(pronoun)用于代替名词等。数词表示数量或顺序等。分为基数词(cardinal number)和序数词(ordinal number)。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感叹词是用来表示说话时表达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词。
中文语法: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可能意愿及心理活动的词。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
3、句子构成不同
英语中要求主谓一致,汉语中没有。在英语句子里,谓语受主语支配,其动词必须和主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❻ 现代汉语是采用英语的语法吗
汉语与英语的区别相当大,但是依然有相似处可寻。就词类方面说,汉语与
英语有不少相同之处,汉语和英语都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和代词
等。但是词类的使用上还存在很大的不同。例如,汉语动词灵活,可单独使用,
可连续使用,也可叠用,而英语则不能重叠使用。另外,英语动词受人称、时态
等限制,词形也随之而发生变化。翻译时须视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化。如果在-一个
汉语句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译成英语时,要么使用动词的非谓语形式,
要么加连接词使其成为并列成分,要么使动词变成其他形式,如名词、介词短语
等,有时也可省略某个动词。英译汉时则注意把这些句子变为拥有两个或两个以
上动词的句子。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名词,但是,英语名词词形随单复数发生变
化。汉语名词除..们”为标志的复数外,几乎所有单、复数的形式都是相同
的。英语里存在大量的冠词,而汉语却没有。英语的冠词通常分为定冠词和不定
冠词两种,分别用the, a或an表示。定冠词表示特指某事或某人。不定冠词表
示泛指。但是定冠词有时也可用来表示泛指。
汉语与英语在句子成分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汉语有主语、谓语、宾语、状
语、定语以及补语六大句子成分。英语中没有补语,汉语中补语所表示的意思英
语中放到状语里去了,英语中的表语所表达的意思汉语中用宾语来表示。从主语
方面来看,它们又存在不同。英语中有用there和it做主语来引导的句子,而汉
语中没有这样的用法。再比如汉语中,我们有时把主语与宾语倒过来句子仍然成
立,十分灵活,而英语中主语和宾语不可互换。另外,英语多被动句,而现代汉
语多为主动句,被动句较少。在句子结构方面英语与汉语都存在无主句,即没有
主语的句子。但是相较而言,汉语中的无主句比英语中的无主句多得多,英语中
的句子结构较为完整。
汉语与英语在词序方面上的差别非常大。从语序方面讲,英语和汉语都采用
“主语+谓语+宾语”的排列顺序,但在运用时仍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例如:
1.英语的修饰语(如定语和状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出现在被修饰成分之前
或之后,如果修饰语是短语或分句则需要放在被修饰成分之后,而汉语的修饰语
无论是词,还是词组或分句都放在被修饰成分之前。
2.为了取得句子形式上的平衡,或是为了强调某个成分,英语中往往采用倒
装的办法,而汉语里则没有倒装的情况。
3.英语句常把判断性或结论性的部分放在句子的前面,汉语则放在句子的末
尾。
4.如果一个句子有几个并列词语,词义有轻重强弱之分,英语的排列顺序是
先轻后重,先弱后强,汉语则相反。
❼ 汉语与英语的语法有何区别
很大的区别,汉语没有核心的成分,而英语必须有谓语才能成句,这是本质区别
汉语和英语作为两种高度发达的语言就其思维本质而言大同小异,仅仅在思维的角度上稍有区别。
比如汉语英语都有两种基本的句型:
1. 主系表; 即什么是什么
2. 主谓宾。 即什么做了什么
例如:
主系表示例:
汉语: 我是一个学生。
英语: I am a student.
主谓宾示例:
汉语:我爱你。
英语:I love you.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从大的方面而言,从主谓宾等主干输出顺序而言,中英的表达顺序是一致的。只是对于一些附属成分,如修成主语、宾语等主干的定语而言,中英文采取的不同的方式,即中文采取了前置的方式,而英语采取了后置的方式。
中英文定语示例:
中文:这就是我想要的那本书。 定语前置
英语:This is the book that I wanted. 定语后置
之所以很多人觉得英语语法和中文语法会有很大的不同,其本质是没有真正的理解英语语法,同时作为两种高度成熟的语言,英文能表达什么意思内涵,中文就一定也能表达同样的意思内涵,所以英语有这样的语法,中文也相应的有对应的语法。就好比很多人说英语有时态,中文怎么没有时态呀?此话大错特错!中文同样有时态,比如中文同样有:
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一般将来时态、一般过去将来时态;
现在不定时态、过去不定时她、将来不定时她、过去将来不定时态;
现在进行时态、过去进行时态、将来进行时态、过去将来进行时态;
现在完成时态、过去完成时态、将来完成时态、过去将来完成时态;
现在完成进行时态、过去完成进行时态、将来完成进行时态、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态;
中英文时态是严格的一一对应的,中国学生之所不知道中文存在这样的时态,是应为当局者迷,就好像鱼儿不知道自己在水中一个道理。
❽ 汉语有语法吗和英语一样吗
语法是人抄们根据一种语言总结出来的规律。所以,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有语法规律的,要不然怎样能被人学习掌握呢?汉语也是有语法的。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所以语法方面有挺多的区别。比如,英语由动词的形式变化来表现时态,而汉语用“着”“了”“过”等助词来表示。
❾ 中文的语法与英文有什么不同
据我所知 ,中文复一开始应制该是没有语法的 ,语法这个东西是从西方引进的,在中国以前连标点符号都没有,更妄论语法了 。
如果你是对英语真正感兴趣,应该就不用太多理会语法问题,自己找点英文文章多读读,以后再用英语的时候,“语感”就特强烈了,这也是为什么国人自己说汉语并不会在说每句话前想想正确的排序是什么,谁在谁前头。
当然,如果你学英语是有一点过目的的,那么不妨多看看语法,有时候你可以把英语语法和中国文言文语法作类比,很有意思的。
参考资料:
http://..com/question/26174013.html?si=2
❿ 现代汉语语法是英语来的吗
汉语本身最初并没有自己的语法著作,但是在长期的约定俗成使用中,也形成了语法规则。到了清代末期,马建忠著《文通》,后称《马氏文通》,这本著作开建了中国的语法学。该书以古汉语为研究对象,把西方的语法学成功地引进中国,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汉语语法体系。马建忠参照拉丁语法体系,同时结合汉语的特点,创建了汉语的语法体系。
而现代汉语语法学又是从古汉语语法学脱胎而来,因此可以说,现代汉语语法学系统是借鉴了拉丁语的语法学,但并不局限于英语语法学。
这里需要明确一点:现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学是不同的概念,现代汉语语法是现代汉语的结构规范,没有现代汉语语法学,人们也在遵循着语法的很多规则。而现代汉语语法学,是对现代汉语语法现象加以归纳整理形成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语法。
因此,科学地讲,现代汉语语法学了西方语言,而现代汉语语法是汉语本身的构成要素,并不是“舶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