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证语法教学弊端的例子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吸收了现代语言的教学思想,强调语言功能、意念、结构、话题相结合,改变了传统教材中以语法为线索的编排体系。现代高中英语教材的编排模式,曾一度使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片面追求教学中的交流化,不重视或不进行语法教学,致使英语教学中语法被淡化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放在了课程目标结构的中心位置,并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各方面明确了高中英语实施的目标。但是,很多在一线工作的教师面对教材和高考还是困惑和无所适从:现在究竟要不要教语法?教授过程中该如何教授语法?学生该如何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语法知识?从狭义来看,“语法是研究词形变化和句子结构的科学。”“学语法是为了掌握语言,不能为学语法而学语法”,“语法的学习不能脱离语言的全面实践。”这是我国公认的英语语法界权威张道真老师的论述。这里我们一定能得到一些启示,其实,不重视或不进行语法教学是对语法教学的误解。
事实上,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为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流打基础的。语法是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手段,缺乏语法知识会严重影响运用能力。因此,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是很必要的。关键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看语法、教语法。
一、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误区
实施新教材的几年来,大部分高中教师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忽视语法教学的倾向。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分追求教学过程的交际化,不重视或根本不讲语法,使学生丧失了最基本的分析句子结构、把握曲折附加成份的能力,在言语交际中,遇到与课文内容一致的,张口就来,十分流利,稍加变换便错漏百出,在书写练习和测试中,动笔就错,语言的逻辑和规范性及变通能力较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大概有如下几点:1.片面理解大纲精神,轻视语法教学。教学法的改革,首先是观念的更新。多年来,“淡化语法教学”的口号喊得很响。新大纲对语法项目的要求降低了,强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许多教师把语法教学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但是,语法尽管失去了以前的中心地位,并没有丧失应有的功能。《大纲》中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基本的语法和句法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要发挥好工具的作用,必须掌握其基础语法知识。
2.片面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忽视知识的传授。英语作为一种外语,对我国的广大中学生来讲,学英语的语言大环境与学母语的语言大环境差异很大,加之师资水平,教学设施,办学条件等诸多因素,使英语教学具有特殊性。因此,单纯强调“熟能生巧”,让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结构,是不现实的。学生要获得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必须借助于对语言规律的掌握,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而要掌握语言规律,则必须通过语法教学这条必由之路。
二、对改革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思考
1.更新观念,正确处理好语法教学和英语教学的关系。语法是语言使用的规则,对语言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语法教学历史悠久,而至今人们仍对其众说纷纭,事实上语法教学并不是一种时尚。西方的语言学家Stern(1992)指出:不能简单地把语法教学等同于“过时”或“落后”。另外著名英语教科书专家亚力山大也说过,交际法要求用语言做事,用语言做事就必须运用语法结构和词汇去达到交流的目的。我们要承认语法教学有一定的作用但又不能把它当成唯一可用的策略。“一种语言形式会有多种意义,同样,一种意义也可由多种形式来表达”(田贵森,2000),因此老师要利用语法教学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语言形式,以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不同的意义,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目的。
2.统一认识,强调巩固教改成果与语法教学并重。教改给外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使外语教学如虎添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位于课堂活动的中心位置是外语教学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和观念。这些新形成的观念要珍惜,要巩固。但鉴于外语教学的特殊性,我们必须统一认识,要从单纯的“习得”观念,即“淡化语法”的误区中走出来。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等强化语法规则是没有错的,但必须是在教师对语法知识的明示传授之后方可进行。所以,教授语法不必羞羞答答,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大纲中规定的语法知识进行讲解,给学生一个可以去进行模仿和操练的模式 对于那些相对难掌握的句法知识,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讲解和训练。我们切不可为了顺应潮流而“淡化语法”。三、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的具体实施
1.语法教学情境化,生活化,增加语法课的趣味性。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语法课一定要设法弓I起学生的兴趣。《新课标》和其他研究文献也都提出语法教学不是目的,要将语法现象置于有意义的、真实的情境中。
(1)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语法教学应在让学习者充分接触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在丰富、典型、正确的感性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必要的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从而使学习者获得准确的理解。感性材料不足或不够典型,就很难使学习者形成明确的概念和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总是就地取材,或用同学们熟悉的生活中的鲜活的话语作为讲解语法的例子。用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可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并利于学生记忆。
(2)创造必要语境进行练习和运用。学习者在初步掌握一定的语法要点之后,还必须通过大量变换练习提高熟练程度,并在相应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高考语法考查也总是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因此,在孤立的句子中机械地进行的语法教学是错误的。我们应把语法结构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材料中,真实的交际情景中,去感知、理解、记忆,从而达到灵活运用,自然掌握的目的。
古往今来,任何技能学习都离不开练习,没有练习就没有熟练的技能。语言学家Krashen主张通过习得活动发展口语交际能力,习得活动也就是练习,只是强调了在一定情景中运用语言。语言学习是一种乐趣,但首先是艰苦的劳动,再生动的练习也难免被厌烦。因而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法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练习的多样性,要做到练习的多样性,首先使用不同的练习形式。例如跟读或跟讲练习、替换练习、转换练习、改句练习、问答练习和翻译练习等。然后是练习中的语言材料应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这样的练习才是有意义的。
2.突出重点,精讲易懂。
外语语法教学要想重点突出,就要精讲。一节课要解决哪个语法要点,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时老师发现参考书或语法书上有很多好例句,就搬到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内容显得很充实,但针对性不强,可能会适得其反。英语教师为了讲明某个语法要点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列举适当的例句,例句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讲得越细越好。教师应注意精讲,教给学生的语法形式应尽量简单明了。例如在定语从句的教学中,什么是定语从句,它的位置,定语从句应由哪些关系词引导,什么情况下可以省略关系词等,就不必祥讲,因为课本上已经讲清楚了,教师应该对学生最感困难的关于如何选择关系词讲清楚讲透彻。告诉学生选择关系词第一要点是看先行词,第二是根据所要选择的关系词在定语从句中所作的句子成分。并给出合适的例句,另外还须重点讲清定语从句在应用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3.运用归纳法(inction)和演绎法(dection)。归纳的过程即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演绎的过程即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这也是两种比较常见的语法教学方式。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显然,新课标在倡导我们用归纳法的方式鼓励学生从一些事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而不是完全由老师告诉规则。
4.注重以新带旧,更好地掌握。高中新教材是以初中英语教材为基础的,在语法编排上有连续性、反复性。为此,在学习高中新的语法项目的同时应注重以新带旧,温故知新,有计划地复习巩固学过的语法知识,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引导。例如,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部分,既有人称、时态变换,也是复合句的再现与延伸。
5.通过阅读文章,使学生掌握语法。语法的学习不能脱离语言的实际。因此要想全面掌握语法,可以通过阅读文章其中出现的相关的语法现象,这样更能加深对语法的掌握例如在定语从句的语法教学中,老师介绍什么是定语从句以及它的构成以后,通过在本单元的Reading部分“让学生先阅读文章”然后找出文章中所有定语从句的句子,接着让学生就文章中的句子分析总结”归纳出定语从句的规则,然后老师进行补充,使得学生能够在文章中掌握语法,在平时的阅读材料中也是一样让学生找出文中的难句子进行分析。
6.加强试题革新,促进语法教学。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反馈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书面解答技巧的一种教育手段。现行的英语试题虽已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基本上采用标准化试题模式,主客观试题比例不合理等。为适应标准化考试的需要,为了达刘所谓的分数,老师依然是全力以赴地做题、讲题,津津乐道地讲A、B、C、D选项的区别,煞费苦心地辨析词语、长篇大论地讲语法规则,训练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做题高手,但他们的实际交际能力并没多大程度的提高,结果多半还是“哑巴英语”,不利于英语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笔者建议在试题中尝试调整主客观的比例,加大主观题的比重,增大客观题的选择项,优化试题类型,使考试考查既要有笔试,也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真正实现英语的全面测试,培养学生提高实际运用语言能力,而不是单纯为获得证书。
语法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从自己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选择适当的语法呈现方式,并且要同时指导学生学习外语语法的方法,例如:(1)善于自己发现错误。因为自己发现的错误,会记得更牢并能很好的纠正它,所以不要等别人来指出你的错误,要努力靠自己去发现它;(2)学习语法规则。学生们一定要背会,记熟语法规则;(3)避免重复错误。要帮助学生首先学会和理解这些规则,做些适当练习,多看看语法书和教科书,不懂就问,从而避免重复错误;(4)通过文章学语法。学生们可以多阅读文章,从活生生的语境中总结和复习已学过的语法规则;(5)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耐心学习,下苦功学语法,切不可操之过急。
总之,语法的教学不能为语法而教语法,要讲练结合,更不能丢弃语法而不管,要在实践中增加语言输入,在适当的情景中达到灵活运用语法规则的目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上来源于又要区别于传统的语法教学。要记住的是:学生要掌握这些语法规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往往需要不断反复才能达成。语法教学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我们不需要也不希望所有的学生都成为语言学家。
2.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新课程改革已提出改变传统语法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传授,淡化语法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淡化语法不等于不讲语法。所以我认为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
所谓意识,是指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人能够自觉地以知识、概念、思想等观念形态在头脑中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并且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体现出人的主动性。而语法意识是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实现对词和句表现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让我们看下面的实例: 三年级Unit 10补充习题
Listen and judge: 图片显示一纸盒牛奶,听力内容为 A: Some milk? B: Yes,please .
一位学生回答说:我认为是错的,理由是milk后面没有加s,我们所学的Some cakes \Some eggs 后面都有s 。这个孩子有可贵的语法意识,他已经注意到some后面是可数名词的复数这一语言形式。有些老师会认为三、四年级的孩子还小,语法对他们来说太深奥,就忽略语法意识的培养,其实不然,在此阶段的教学中,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准确的理解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的含义,some后面既可以加可数名词也可以加不可数名词,但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们感知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是有区别的,名词有单数与复数的区别。如果在孩子刚接触英语时不逐一渗透相应的语法知识,何时渗透呢?语法意识对指导儿童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2、 让语法教学充满生动性、交际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用概念话的语法术语,或更多的运用演绎法来开展儿童语法意识的培养并不恰当,这就要求我们利用课堂,更好的使用教材,让孩子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运用演示、模仿、故事、对话和其他活动形式的教学方法,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实现对词和句的表现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3、运用归纳法,促进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仅仅依靠单纯的模仿来学习英语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可以使学生越学越明白,越学越轻松,从而激起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师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使学生对某一语法现象理解更透彻,使语法更容易被学生掌握应用。如基数词变序数词的规则。
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语法教学对学生是大有裨益的,这需要我们所有的英语老师不断的努力。
3. 请反思自己的高中英语语法词汇复习课教学存在哪些问题
我的高中英语语法和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教学中来给学生上语法知识是令人头疼的事,英语好多语法概念非常抽象剪不断理还乱,比如非谓语动词,我每次在教学非谓语动词时尽量做到把非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以简洁明了的方式给学生呈现,然后精选试题做到精讲精练加以巩固,有时用归纳法有时用演绎法,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去和学生共同探讨学习,即便是当堂专题课效果不错,作业准确率也不错,但一到考试试题,学生的解题综合分析能力明显不尽人意。当然回想自己读高中是那时也是最怕非谓语动词这个语法项目,一直到了大学毕业才明白其实非谓语动词的运用就这么简单。我想以后的语法教学中尽量让学生通过更多情境英语,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采用生动有趣实用的一些例子给学生巩固训练,同时也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琢磨归纳感悟。针对不同的语法项目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避开单调无效的语法讲练,让学生针对相似易混的语法的项目进行比较,比如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中的同位语从句。when, where , why 副词和who whom, which, 等代词,在初中学习的句子里when will you go home ? when 是疑问副词,在宾语从句里Can you tell me when you will go home ? 是连接副词,when在定语从句里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when I stayed with you. 是关系副词等等加以区别比较运用。总之,自己要不断总结教学语法的方法,达到更好教学的效果。
至于词汇教学,目前也是大多数老师最棘手的教学项目,平时有时很难避免用简单的方法:比如听写默写,有时学生即便是反复听写学生还是记不住词汇。我想今后教学词汇尽可能用多种有趣的方法,比如,单词接龙,单词字谜游戏,相似单词整理,如: effort , effect, affect, afford. 单词字母增减学习法,如:eel---heel---wheel , be—bee—beer 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基本发音,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词汇掌握词汇,尤其是熟词生意, 如:blank, stand, promise, express, escape, cover, kill, blue, cross 。等等。无论如何,教学就是一个和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
4.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你是老师吧?
就我在上回答过的一些问题,我给点建议:
1、作为老师,自己先理解语法的初衷;
2、高中有语法可以教的,别全部推给初中老师,如果你的学生英语语法基础普遍差,制定计划从头教。如果还说得过去,鼓励基础差的自学+向学得好的同学请教;
3、除了教学生高中必要的语法知识,多举例句,告诉学生相应的例句要怎么用语法知识理解。别局限课本上的句子。我当年高考的时候,发现卷子比课本上要难。
4、语法熟悉后,布置学生写几个句子练习,下次课抽查。
5、每个周至少让学生写两篇英语作文。锻炼正确的语法表达,别把学会的单词放一边。内容可以随便。
6、推荐学生看一些适合的书籍,比如高级书虫一类的,高一下学期应该看得懂。就让他们当小说读。
7、教学生怎么记单词,单词要记住的是发音+词性+搭配+使用场景。鼓励学生多背单词,不局限于,课本上那几个单词。此处我插一点台湾地区的教学标准,高中毕业,分数要差不多,词汇要求8000,考高分老师建议12000。记忆单词,不要一天10个一年3600个这样的想法。一天至少100。词汇书我推荐,当代美国语料库5000,10000,15000,20000。记忆到10000以上就差不多。
8、作为英语老师,有责任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想办法让他们知道英语学会了有大用,必要的时候。例子可以点开cnn,bbc网站给他们讲解。或找一些国外资料作为辅助手段。
9、鼓励学生多交流,这种交流可以在课堂上直接进行。列为教学计划的一部分。你做点评官。
最终,英语学习是个长期过程,英语教学是个综合性的课题。想教好语法,学生要方方面面都到。尤其要给学生信心,给他们找到学的兴趣。才算成功。
5. 如何解决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课前准备充分,是教师形成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内信心的基础。其次容,进行教学要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纯净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数学知识高尚的情趣。
6. 中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怎么解决
写论文就要专业一点
尽量写能用上术语的、
如错误分析,母语迁移,(主要可用于分析口语,语法,写作)
可参考SLA的专业书,
推荐一本,Brown teaching by principles
7. 中学语法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语法是研究词形变化及句子结构规律的科学,也就是研究词法和句法。中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然而由于英、汉语法有所差异,给我们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带来很大困难,英语教师对于这些差异应该心中有数,把它们作为重、难点,进行防患于未然的讲练,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英、汉语法对比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英语有词形变化,而汉语则没有这种变化。例如:在英语中有名词单数变复数的词尾变化,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之分,物主代词有其名词和形容词形式,形容词、副词有比较等级,动词有人称、数、时态、语态、语气等各种变化。还有英语中词与词的搭配都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的搭配就有不同的含义,如动词、介词、冠词、连词都有此现象,而掌握各种词不同搭配的含义,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另外,英、汉两种语言的语序也有一些差异,如疑问句的语序、有些定语和状语的位置与汉语不同。那么,在语法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要抓住语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好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把下面这些语法现象给学生讲清楚,让他们熟练掌握且能灵活运用。 1. 动词to be 和to have的各种用法,每当出现一种新的用法,都要予以归纳、分析、对比。 2.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感到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是英语的各类词形变化。所以,要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树立英语的某些词类有词形变化的概念,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要反复操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主要有以下这些词形变化的内容。 (1)名词单数变复数,特别是不规则变化的名词复数。 (2)人称代词的主格和宾格形式。 (3)形容词性和名词性的物主代词形式。 (4)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形式。 (5)动词的四种基本形式。 (6)动词的时态。在教学动词时态时,应特别注意助动词,尤其是在构成疑问句和否定句时助动词do(does, did), be(am, is, are或was, were), have(has, had)等的用法和位置的特点,要反复予以讲练,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和牢记与各种时态连用的时间状语。同时,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对各种时态进行归纳、分析和对比,明确其用法和构成上的特点。 (7)动词的被动语态。要在被动语态的概念、形式和用法上下功夫,多做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互相转换的练习,提醒学生注意转换后的一致关系和动词谓语的构成形式。 3. 注意动词不定式的教学,要求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动词不定式的基本形式和书本上要求的各种用法。特别要注意在使役动词或感官动词后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的用法。 4. 注意抓好介词的教学,最好让学生在词组和文章中记忆和掌握介词,教师要经常把学过的介词的用法加以归纳。 5. 让学生搞清楚句子的类型。 6. 在各种从句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各种从句的关联词语、主句和从句的时态一致问题等。 其次,为了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的语法规则,既要让学生多练,又要练习得法。 练习得法是指在练习内容上抓住重点和难点,紧扣教学目的;练习的安排应本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机械性到活用性的原则。 为了多练以形成熟巧,只做书本上的练习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根据班级情况补充适当的练习。语法练习形式很多,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具体选择采用哪种练习形式。常用的几种练习形式有: 1. 巩固练习。主要是用来培养学生辨认、识别某条语法规则的形式、概念和用法。例如:说明词类、句子成分、句子种类、一致关系、修饰关系、某项语法规则的形成及用法,替换成分、时态、语态、名词的复数等。 2. 复用或活用性练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语法规则的能力。例如:填空:按提出的语法条件填空(可填冠词、介词、代词、词组、动词时态、语态、非谓语形式、复合句中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等级等,还有选择填空、完形填空等);模仿造句,连词成句,改变句子种类或形式:肯定句变否定句,陈述句变疑问句(包括对划线部分提问),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简单句与复合句互变等等;按提出的语法要求造句;正误选择;加前后缀的构词练习;英汉互译等。 最后,要重视语法的复习工作。 中学英语教材是依据语音、词汇、语法综合教学的原则编排的,语法教学内容都分散地编在每册教材中。语法分散的优点是分散了难点,缺点是使语法知识零乱、不系统,所以教师就应当有计划地进行复习整理工作。例如:每讲一个新的时态,就要把学过的时态都拿出来归纳整理,像滚雪球一样,使语法知识不断增加,形成一个整体。可以采取经常性复习和定期复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语法复习。经常性复习主要是通过讲新带旧、新旧联系的方法;定期复习可以在单元结束后、期中、期末进行,或是在初中毕业之前进行全面复习。所以,在上语法复习课时应注
8. 英语语法教学!!!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主语,谓语,状语,定语,宾语
如:
I
love
you.中I是主,内love是谓,you是宾
注意,在句子中第一个出容现的动词一般作谓语(包括Be动词和助动词)
Who's
that
girl
on
the
red
bicycle.这里,on
the
red
bicycle表示的是一种状态,我们称之为状语(状语有地点状语,与时间状语),这个句子就是典型的状语后置句.
那么什么叫定语呢,在语文中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的,英语中也一样。(a
red)
apple
这个词组中括号内部分就作定语用.
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的词语,如
He
moves
so
slowly.这里的slowly就充当副词
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的,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代词如:
it
,him
,her,them
,they,you,I.we.us.he.she,....用来代替人的代词我们叫作人称代词,用来指物的我们叫作指物代词,别的代词,如:Which
one?
这里one
就是一个代词
我也只能讲到这,以后上课的时候的时候少开点小差,你会听到这些知识的
9. 2.进行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时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我们从未特意学习过语法,却一样把中文说得自如、流畅,所以学英语也不用专门学习语法。殊不知,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接触和使用的机会很多,可以自然形成语感和习得语言,不必专门学习语法。而英语就不一样,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如果不了解该语言的内部规则,终究会影响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说,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才能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才能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让其掌握一定量的枯燥的语法知识呢?一、情理无痕交汇,生动呈现语法 这里的“情”是指语言学习的情景,“理”则指语法规则。就语法教学而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称为显形语法教学;另一种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称为隐性语法教学。显然,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采用隐性语法教学更为合适。在小学阶段,学生刚接触英语,语言积累和储备不够丰富,不能以讲解的形式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因此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不断重复呈现相关语言,给学生大量的相同结构的语言输入,是帮助学生感知语法结构,形成语法意识的最佳途径。 情景可根据语法内容的不同而精心设置。(一) 以旧带新,做好铺垫 语法教学中,教师不要直奔主题,急于求成。应注意激活学生的元认知,将学生原有的知识激活,从学生已具备的语法能力人手,找到最近的切入点,把新授的语法项目巧妙地融入语言活动中,并进行从旧知到新授,从简单到复杂的层层铺垫,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语法。如:在教学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疑问句: Does she/he like…?及其回答时,教师首先可以从复习Do you like…?入手。教师通过对话,复习并掌握这一句型。当学生们对这一知识点已能熟练运用时,教师就顺势转换人称询问,T: Boys and girls, does Jiang Yingying like…?教师再引导学生回答“Yes, she does.”或“No, she doesn’t.”这样由学生熟悉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转换到第三人称,将新旧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有机结合起来,活化了语法教学。(二)游戏引入,激发兴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语法知识则是抽象的、枯燥的,这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必须化抽象为具体,把某一知识点具体为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的素材。在游戏活动中呈现语法知识。例如:在教学副词fast, ,slow的比较级时,我告诉大家“Today let’s have some running races.”同学们一听,在英语课上进行跑步比赛,兴趣来了,个个都跃跃欲试。比赛结束后,我适时引出今天比较级的新授内容:Cheng Xiang runs faster than Zhou Ruyi. Zhou Ruyi runs slower than Cheng Xiang.简简单单的一个比赛,用时不多,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语法知识在一种隐性的状态下传递给了学生。这样一定比让学生单纯地背语法规则要强得多。(三)借助现代媒体,化难为易有些不易呈现的情景在现代媒体的帮助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场景的快速切换,有效地调动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化难为易。在教学6A第三单元,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一般过去时,如何化解这一难点。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张图片,学生观察后, T: Where’s the lamp? S: It’s on the desk. T: Where’re the earphones? S: They’re on the sofa.点击鼠标,台灯消失。T: Where’s the lamp now? Is it on the desk? Ss: No. T: But it was there just now. 点击鼠标,耳机消失。T: Where are the earphones now?Are they on the sofa? Ss:No. T: But they’were there a moment ago. 这样,借助媒体,通过观察、对话,有效地帮助学生初步感知了be动词一般过去时的用法。二、预设语法形式,操练实践语言在教师刚开始介绍了某一种语法规则或现象后,有必要进行一些简单的、重复率较高的练习,让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经过一个替换的过程添加到自己的知识库中。因此运用预制语块建立框架,基本句型结构反复使用、反复操练,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地步。如:教学Whose gloves are they? They’re my sister’s时,教师设置了寻找失主的语言环境,在这个情景中,学生不断地操练句型。已具有初步概括能力的小学生很容易从这个语块中推断出gloves是可以替换部分,Whose … are they?是充当的框架,可以用这个框架询问对方这是谁的东西。学生可以用这个框架生成很多句子。在多次的练习中学生也自然获得了语法形式能力。三、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总结语法规则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在语法教学中,虽然教师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法课就是教师满堂灌得过程。课堂上,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英语知识。小学阶段出现的语法知识一般来说都比较简单,只要教师引导得法,通过大量的有效的语言信息输入,使学生在自然、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自主讨论,他们完全有能力自主归纳出语法规则。例如:在教学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 do 的用法时,教师先示范本周末的计划I’m going to have a picnic. 转而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周末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大量练习be going to do 的句型结构。最后以填空的形式出示一份Nancy一家的周末计划书,Hello, I’m Nancy. The weekend is coming. I to pick apples on the farm. My brother to make a model ship. My parents to cook nice food for us. 我要求学生以group work 的形式自由讨论出答案,并总结一般现在时的句型结构。由于有了以前三种时态的学习经验,以及刚才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大量练习的基础,同学们讨论热烈,很快找到了答案和结论,随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就这样,一个难点就在学生们积极参与思考,自主探索及归纳规则中化解了。而且给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 教学的过程是我们实践的过程,也是我们进行探索前进的过程。我们在实践中应结合自身的经验,不断地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就语法而言,只要我们关注小学生的特点,创造生动有趣、重在实践的语法教学模式,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望采纳,谢谢。
10. 为什么说英语语法教学是基于语法学习而存在的
通过语学习才会逐渐有成套的语法理论体系形成,从而才能形成一种可以用于传授的语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