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语语法 修辞疑问句 新概念 谢谢
新概念第四册第22课有一句话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Could any spectacle, for instance, be more grimly whimsical than that of gunners using science to shatter men’s bodies while, close at hand, surgeons use it to restore them?
这是一句修辞疑问句。
修辞疑问句作为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在人际交往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讲话者借助疑问这一形式表达了他对事件强烈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因此修辞疑问句实际上是强调的陈述.
对这种间接言语行为的识别需要分析修辞疑问句的生效条件和它的预设,对其所传递的交际信息的理解需要听话者结合语境和修辞问句的功能进行推理.
修饰疑问句是为了取得一种修辞上的效果而提出的,它实际上相当于陈述句,一般不需要回答,但肯定结构表否定,否定结构表肯定。这种疑问句如属一般疑问句,用升调;如属特殊疑问句,则用降调。如:
What more do you want? 你还想要什么呢?
(意即你不应再想要什么了,应知足了)
=You shouldn’t want any more.
What do I care? 关我什么事?(意即我才不在乎呢?)
= I care nothing.
Who doesn’t know? 谁不知道?(意即谁都知道)
=Everybody knows that.
修辞疑问句的句法特征和转换:
1、 肯定型
有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类型,以肯定形式出现,可转换成否定形式。
Can you marry her?
=You cannot marry her.
Is that the way to treat your job?
=That is not the way to treat your job.
Are you consoling me?
=You shouldn’t console me.
Who cares about the result?
=Nobody cares about the result.
How can you buy this car?
= You cannot buy this car.
What difference does it make?
=It makes no difference.
2、 否定型
有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类型,以否定形式出现,可转换成肯定形式。通过否定来渲染气氛,强调语气。
Didn’t you inform her of the truth?
= You should have informed her of the truth.
Isn’t this girl pretty?
=This girl is pretty.
Shouldn’t you appreciate us?
=You should appreciate us.
Who cannot do it?
=Everyone can do it.
Why don’t you tell me the truth?
=Tell me the truth.
3、 特殊性
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着自问自答型,以引起读者注意,增加新闻价值和说服力。
Does it really matter what a few politicians or academics say?
Probably not.
所以上述的那句话可以理解为:
Could any spectacle, for instance, be more grimly whimsical than that of gunners using science to shatter men’s bodies while, close at hand, surgeons use it to restore them?
=Could any spectacle, for instance, be more grimly whimsical than the spectacle that gunners use science to shatter men’s bodies while, close at hand, surgeons use it to restore them?
=The spectacle that gunners use science to shatter men’s bodies while, close at hand, surgeons use it to restore them could be the most grim and the most whimsical.
⑵ 英文歌曲的语法和修辞
北京奥运歌曲,YOU AND ME,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唱的
歌词: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mily
Travel dream
A thousand miles
Meeting in Beijing
Come together
Put your hand in mine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mily
赏析:
第一句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mily
这里介宾前置专,重点着重ONE WORLD,与北属京奥运主题ONE WORLD相呼应
第二句Travel dream
A thousand miles
Meeting in Beijing
将主语动词提前,省略真主,MEETING IN BEIJING这里独立主格结构,实际省略( WE ARE NOW )MEETING IN BEIJING,也与ONE DREAM相呼应
⑶ 语法研究里包括修辞么
提要 中国现代语法学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路程,如果把整个中国现代语法学看作是一种“修辞行为”的话,那么,正如任何修辞45-N都有说话者与听话者的关系问题,语法学也有一个“说”和“听”的关系变化问题,由此考察,中国现代语法学史的发展便大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自《马氏文通》到《中国文法要略》,其特点是“说话者”亦即研究者数量很少,“听话者”亦即对这些理论研究感兴趣的读者也不多;第二个阶段大致是自《语法修辞讲话》到《语法讲义》,其特点是研究者数量略增而听话者数量激增,第三个阶段则是自“新时期”以来,其特点是研究者数量激增.而“听话者”数量却锐减。而这与语法研究对于研究意图及其有效性的关注与否是密切相关的。
关键词语法学史修辞行为 说话者 听话者 市场细分
任何语法都具有修辞性,这可以说已经成为语法学者的共识。那么,对语法的研究是否也存在某种修辞性?如果存在,则语法研究的修辞性对语法研究有什么影响?本文将由对中国现代语法学史的考察加以讨论。
一
1898年《马氏文通》的出版,可以看作是中国现代意义的语法学的起点,由此,中国现代语法学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历史,这100年的历史给今天的语法研究积累了很多极其宝贵的经验,也带来了许多教训,对此,汉语语法学尤其是语法学史的学者作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总结工作。现有的汉语语法学史的工作,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著作编年史研究,亦即把语法学的著作按年份先后逐一评述,一种是历史分期史研究,将整个语法学史研究分为若干历史阶段。邵敬敏先生曾经出版过一部《汉语语法学史稿》,至今或许仍然可谓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其中把汉语语法学史分为:
1、前汉语语法学的酝酿时期(西周——1898年)
2、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1898——1936年)
3、汉语语法学的探索时期(1936——1949年)
4、汉语语法学的描写时期(1949——1976年)
5、汉语语法学的创新时期(1976年——)
这既是一种著作史的考察,也是一种学人史的考察,同时,更是一种理论史、方法史、问题史的考察,或者说是研究范式史的考察。
作为研究范式史的考察,通常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历史分期的时间起讫,二是对每一历史时期的特征概括。众多的语法学史著作的具体论断并不相同,但有两点却相当地一致,这就是:第一,其中几乎都洋溢着“历史=进步”的乐观精神,这种乐观自然有其道理,但是,“历史并不仅仅等于进步”却似乎并未得到充分的注意;第二,几乎所有的著作都是局限在语法学内部来考察语法学史,从外部考察语法学史的变迁似乎也未得到应有的注意。
对于汉语语法学史,修辞学者也或多或少曾经有过一些评述,不过,这些的评述基本上都是讨论汉语中语法与修辞的关系、评介“语法修辞结合论”的讨论过程等。
这里,我们则试图换一个视角看问题。
我们曾经指出:任何语言的使用过程都可以看作是一种修辞行为,语法研究既是一种理论探索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语言的使用过程,这种过程自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修辞行为。这里的所谓修辞行为并非是传统修辞学所谓的“修辞是一种装潢”的行为,而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言语主体出于某种意图构建并发出一段话语,并努力使另外的言语主体接受并理解这一话语,从而作出合乎发话者意图的有关联的反应,这样的一个事件。”在这里,任何修辞行为在根本上都是人类行为的一种,任何修辞行为都是一种意图性行为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换言之,我们语言学关心的、需要并可能分析的修辞行为不但是有一定的意图的,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效果。
由此而论,语法研究也应该是一种“说话者”表达意图并希望“听话者”作出合意性的反应的行为。
那么,语法研究的这种修辞性主要表现在何处呢?
二
既然任何修辞行为都是“一种‘说话者’表达意图并希望‘听话者’作出合意性的反应的行为”,则语法研究的修辞性首先就体现在语法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只关系到说话者这一个方面,而是牵涉到说话者与听话者的关系的问题。
如果把整个中国现代语法研究看作是一种“修辞行为”的话,那么,正如任何修辞行为都有说话者与听话者的关系问题,语法研究也有一个“说”和“听”的关系变化问题。
根据语法研究“说”和“听”的关系变化,加以考察,中国现代语法学史的发展便大抵可以分为这样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898——1949。其中最具有代表性著作大致是《马氏文通》。根据对《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甲编)》的统计,从1900年到J949年,中国语法学论文共发表205篇,平均每年约4篇;作者包括思想界的胡适、哲学界的李镜?也、文学界的朱自清、许杰等1 1 1位,平均每人约2篇,其中发表论文最多的有王力(17篇)、黎锦熙(16篇)、陈望道(11篇)、吕叔湘(10篇)。发表的报刊既有《新青年》、《世界日报》、《晨报副刊》等大众传媒,也有《中国语文》、《国文月刊》等专业刊物,这些报刊的发行量多则数万份,少则数百份。
由此而言,这一时期特点是:
(1)“说话者”亦即研究者数量很少;
(2)“说话者”亦即研究者的身份却相当广泛;
(3)“听话者”亦即对这些理论研究感兴趣的读者也不多;
(4)尽管读者并不太多,由于作者的身份的社会领袖性和读者在当时社会中的精英性,在社会中实际的影响依然是重要的。
第二个阶段,1950——1976(其中1966——1976几乎是一个空白)。根据对《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乙编)》的统计,其中“语法”部分收录的论文1013篇论文,涉及作者约600人。这一时期最值得关注的是《语法修辞讲话》在当时全中国最重要的大众传媒《人民日报》连载。孙玄常曾经指出:由此为标志的语法研究与学习的“范围之广,风气之盛,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实不仅是空前的,几乎可以肯定的说也是绝后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再也不会有那样的传播效应了。这一时期的特点:
(1)“说话者”依然较少;
(2)“说话者”的身份却相当广泛;
(3)“听话者”的数量之多不但是空前的,基本也是绝后的;
(4)在社会中实际的影响也是空前的。
第三个阶段,(1977——)。根据对“中国知网”的统计,用“汉语语法”为关键词检索,在“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仅仅从2000年到2006年,检得的文献达431篇;在“全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从2000到2006年,检得的文献是2404篇;而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从1979到2006年,检得的文献数更是高达20368篇,作者上万人。其中从2000年到2006年,达到9771篇,年均约1400篇。考虑到有相当一部分期刊与论文集并未收入“中国知网”,因此,实际每年生产的汉语语法论文数可能在2000篇以上。出现了一批语言
⑷ 【语法】【英语】这句话是比喻的修辞,还是固定用法
为您解答
拟人用法,让人感到物体很亲切,一展主人对其的感情。
⑸ 学习语法修辞的作用与意义
额。。。是语法复和修辞的作用么制?。。。语法即语言组织法则。什么词能充当什么成分,英语句子的结构等等都是语法里面的内容。简单直白点说修辞的作用就是:看得懂和会用。英语文学里面作者会使用大量的修辞像明喻、暗喻、借代、拟人、头韵等等;如果是英专的话语法修辞是必考的内容。“会用”的话,写作里面其实我们也不会去用也不敢,待会改卷老师看不懂,也会没分的。
⑹ 英语语法学习,英语比喻的修辞手法,你知道的有几种
在英语语法中,关于比喻的修辞手法大致有四种,分别是明喻,暗喻,提喻以及借喻。学会这几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对英语文章的写作和英语阅读理解大有帮助。
【1】首先是明喻(Simile):
明喻是将具有共性的不同事物作对比。这种共性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
标志词常用
like, as, seem,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 such
as等。通过明喻,作者能够通过读者熟悉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不熟悉的对象,从而表达出作者的特定情感或者态度(mood or
attitude)。请看以下例子:
Wit without learning is like a tree without fruit.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2】
暗喻(Metaphor):
暗喻与明喻非常类似,也是讲具有某个共同特征的两个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但是不用as,as…as,as
if,like,seem等的比喻词。与明喻相似,隐喻能把描述的对象更形象的呈现给读者。因为不使用比喻词,所以通常我们会更加关注与隐喻背后的引申义,而不是仅仅是它的字面义。
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it is a bad supper.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3】
借喻(Metonymy):
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The kettle boils. 水开了。
The room sat silent. 全屋人安静地坐着。
【4】
提喻(Synecdoche)
提喻用部分代替全体,或用全体代替部分,或特殊代替一般。
There are about 100 hands working in his factory.
他的厂里约有100名工人。
He is the Newton of this century.
他是本世纪的牛顿。
⑺ 英语中的情景省略,语法省略,修辞省略解释举例
英语中为了避免重复,句子中的某些部分可以省略,常见的省略有下列14种情况: 1、并列复合句中某些相同成分的省略 He often regards English as easy and (he often regards)French as difficult. 他常把英语看作是容易学的,而法语是难学的 2、在用when,while,if,as if,though(although),as until,whether等连词引导的状语从句中,如果谓语有be,而主语又跟主句的主语相同或是it时,则从句的主语和be常可省略 When(water is)heated,water is turned into vapour. 水加热时变成气体 3、在than,as,no matter what(who等)分句后面常可省略某些成分 They do not use more water than(it is)necessary. 他们使用的水没有超出需要量 4、在know,think,consider,suppose,find,belive,say,decide等动词后面所接的宾语从句中,连接词that常可省略 I think(that)it will clear up this afternoon. 我想今天下午天会转晴 5、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作宾语用的关系代词whom,which,that常省略;在以the same...as和such...as引出的某些定语从句中,也可以省略与主句相同的成分 This is one of the best films(that)I‘ve ever seen. 这是我所看过的最好的电影 6、在以there is开头的句子中,修饰主语的同位语从句的连接词常省略,修饰主语的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作主语,有时可以省略 There is a table(that)stands in the corner. 墙角处放着一张桌子 7、用so,not或其他手段来替代上文或问句中的一部分或整个句意 --Can he do this work?他能做这件工作吗? --I think so. 我想他行 8、在某些动词后的宾语补语和主语补语中可将to be省略 These books are thought(to be)very valuable 人们认为这些书很有价值 9、在“the+比较级...the+比较级...”结构中,有时可省略be或there be 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is),the greater the pressure(is)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10、某些动词在接that从句时,不用与之搭配的介词 We agreed that is was a mistake. 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错误 11、用to表示前述动词不定式,其后面有关成分省略 You may go home if you like(to)你如果想回家就可回家 12、在某些虚拟语气的句子中可以省略should I suggest that he(should)study more English before going abroad. 我建议他出国前多学点英语 13、在用so+that连接的从句中,常省略so或that We are very tired,(so)that we had better hurry home. 我们很累,所以我们还是赶快回家去吧 14、省略介词in的几个固定词组 He spends his evenings(in)studying English 他把晚上的时间花在学英语上
⑻ 英语中的比喻句用what的语法
what 形比喻句1. A is to B what X is to Y A 之于B,如同X之于Y。 eg.The pen is to a writer what the gun is to a fighter.作家的笔犹如战士的枪。2. what X is to Y,A is to B. A对于B , 正如X对于Y。 eg. What sculpture is to a block of marble, ecation is to the soul.教育对于心灵,就像雕刻对于大理石一样。
⑼ 语文语法句子修辞手法有哪些
常见的有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反复、顶针、引用等。比喻又分明喻、暗喻、借喻;比拟又分拟人和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