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怎麼這么難?明明是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TA為什麼不理解我?下面看兩個案例:
案例一:優秀孩子,得靠打
小白媽媽最近很煩惱,她上小學的兒子,不是在學校里調皮搗蛋,跟同學打架,被叫家長,就是在家裡寫作業不想寫,總是得她摁著才能寫。
兒子的成績當然不好,每次成績下來,她都焦慮不已,為兒子的成績著急上火,對他進行各種口頭教育,但好像兒子對寫作業和上學越來越反感了。
她說,你看玲玲(好朋友的女兒),多聽話,假期早就預習完課本,做足了練習,開學後還每周寫雙份試題,怪不得人家學習總是名列前茅。
她說,看來,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只有加強控制了,實在不行,我就給他一頓打,看他聽話不聽話。
提示:要尊重孩子發展的規律,順勢引導,高壓手段只會適得其反,不會有好結果。
案例二:你不優秀,只是懲罰不夠
琳琳爸爸自小刻苦讀書,從農村考了出去,當上了市裡的小學教師,後來有了一個女兒。
他一直信奉刻苦努力,為了女兒將來有個更好的前途,一直對她要求很嚴格,女兒不聽話的時候,就是一頓打。
從小到大,女兒很少有機會在外面玩耍,從來都是在家裡看書學習,好在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表哥還算滿意。可是到了重點高中就不行了,好學生太多,競爭太激烈,女兒從名列前茅慢慢滑倒了中等。
他又氣又急,連罵帶懲罰,讓女兒加倍努力,好容易成績又提了上去。可是女兒卻對成績很焦慮,高考的時候,因為壓力過大,成績比往常差了一大截,上不了好學校了。
他知道成績後,恨鐵不成鋼地打了女兒一巴掌,這一巴掌卻毀了女兒。從此以後,女兒每日把自己關在屋中,整日發呆,誰也不理。
時間長了,他終於覺出異樣,發現女兒精神出了問題,帶女兒去看病,已經晚了,女兒得了嚴重的憂鬱症。他很後悔,帶著女兒去看了很多醫生,花了很多金錢和精力,可是他的女兒再也不能恢復從前了。
這個聽話的好孩子,因為父親給的學習壓力過大,不堪重負,得了抑鬱症,自閉,從此不能正常生活。
為了所謂的「優秀」,把孩子的一生都毀了,值得嗎?
如何積極培養出「優秀」孩子?
1.首先,父母要著力提升自己
這樣做有兩大好處,一是減少焦慮,不再將焦點只放在孩子身上,二是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好榜樣。
2.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父母給孩子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跟成績、表現無關,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感受到父母是愛他的。
3.成為孩子的朋友
不用父母的身份壓制,跟孩子平等,做他的朋友,傾聽他的喜怒哀樂,給他無條件的愛。
4.多聽、少說教
跟孩子交流時,要多聽,少說教,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真的把你當朋友,把他的心裡話跟你分享。
5.適當放手,讓孩子獨立
別試圖知悉一切,控制一切,適當放手,引導孩子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培養他的獨立性。
6.引導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
父母要循循善誘地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這將對他一生的發展都有幫助。
7.順應孩子的天性,讓他的愛好自由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強求孩子的愛好,順著他的天性培養興趣,這樣做的效果事半功倍。
8.不比較,看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展,別總拿孩子跟人家的孩子比較,要看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
「
家長首先要把心態放平和,接受孩子的一切,找到孩子的優點,不必過於苛求孩子,畢竟孩子的身心健康最重要。
②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優勝教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內容觀點及真實性歸屬於原作者。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B. 你曾立下過哪些flag
年初的時候,信誓旦旦,今年要多讀幾本書,然而最近兩個月,我一頁書都回沒有翻過,床頭的那些答書已經積了一層灰。前兩天逼迫自己拿起一本來讀,翻了兩頁,便昏昏欲睡;而一拿起手機,又覺得自己充滿了活力。宋代黃山谷說:「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我現在應該面目全非了吧。
C. 請教好的學習方法!~怎樣使自己的成績變得更加突出高分!!~~
說下我的個人觀點吧,雖然我初三的時候成績沒你這么出色。
語文:語言這東西需要積累,但是不一定要強迫自己背住,對一些喜歡的句子,多點心思就好了。遇到各種不理解的句子,更不要憋著勁去背,有些東西體會了自然而然就會銘記。
英語:這個東西不背不行啊,但是特別偏的東西不用去過分下功夫,比如超長的單詞啊,單詞不常用的意象啊,之類的。做題什麼的,不要太多,尤其不要找各種怪題,要不會與記憶產生沖突。如果是語法方面的問題,買本語法表解,挑中考用的東西背背,尤其是例句,熟練了以後經常可以套用例句來解題。
數學:我初中數學飄飄忽忽的,也是110左右。不知道你是什麼類型的,是悟性極高的那種,還是十分勤奮那種。不管怎樣,這個是要做題的。我原來用過一本叫尖子生的題,有些難度,做做難些的題,練練心態,不要急,從你說的情況看,升到115很輕松。
物理:我剛上高中從來沒及格過,後來逐漸就上來了。我的觀點是:對於初中的各種情況,能理解的話,就將理論與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鏈接起來。實在不理解的,就死背下來,而這種東西通常也不會讓你特別靈活的去運用。
化學:初三剛學化學的時候,我經常在70分以下。後來下了點功夫背,成績就上去了。化學被老師稱作理科中的文科,這點應該沒什麼異議,主要就是背:各種反應,各種現象,用心背基本就能學好。
我的成績沒有你這么犀利,但是我覺得因為這樣我才有很多體會:
1.對於平時考試,做不出來就不要糾結,尤其是比較靠前的題目。緊張與急躁經常聯系在一起,越是急於求成,越是渴望盡可能的完美,就越容易失誤。尤其是你這樣排名靠前的學生,心裡對於排名上的追求稍微減小一些,或許會更容易成功。畢竟最後上北大清華的不是只有第一名,成績拔尖就好,不一定是那個最頂尖的。
2.不要過度勞累。作為初中生,學習之外有點業余愛好就足夠了,不要把生活填的太滿。我原來的同學,考到年級第一,但是她的生活安排的緊張的嚇人。過度的充實其實並非最好的生活方式,課堂上不去分心,每天又留有一些時間學習以保持狀態,其他的盡情的放鬆吧,這樣對於效率應該會有好處的。
3.脊椎、脖子、眼睛。這個純粹是出於我個人經歷而給出的提醒。有些人體質好,不容易出問題,但是像我一樣脆弱的人也有。這些部位一旦出了問題,對於寫題時的注意力很有影響。保護脊椎,要注意坐姿,除了形體美之外,還會對將來是否有一些骨病有影響。脖子,這個出問題的不多,但是一旦出起來也是十分不舒服,比落枕還難受,這個跟坐姿有關系,同時和眼睛是互相影響的。如果眼睛近視了,就要離書本近去看,而這樣又對脖子不好。脖子不好,為了舒服有時會趴在桌上,這樣對眼又不好。總而言之,該休息就休息,學習什麼的該擱置就擱置,不要為了和別人比成績而過分地勞累。
這是我的想法,於你的學習生活完全無用的話盡可略去
D. 葉嘉瑩:歸國執教40載,畢生積蓄全不留,甘守清貧與古詩為伴,後來呢
一間小屋、淡飯粗茶,所有生活所需都一律從簡。當別人問起她,為什麼要把全部財產捐出去而不給自己留點積蓄時,她卻回答:「我有中國詩詞作伴,我不孤單」。
E. 小四門怎麼復習呢
1、要學會以課本為基礎,結合自己做的筆記、試卷等梳理自身學習情況,找出掌握的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等,然後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具體的去一點一點的去攻克、落實。哪塊內容掌握的不好就多花點時間,復習的時候要系統化,不要東一下西一下,最後啥都沒復習好。
2、可以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眼腦直映式的高效閱讀學習復習方法。速讀記憶的練習見《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的閱讀、學習效率低的話,可以好好的去練習一下。
3、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做題的時候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遇到錯的題(粗心做錯也好、不會做也罷),最好能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獨立的錯題集(錯題集要歸類),當我們進行考前復習的時候,它們是重點復習對象,保證不再同樣的問題上再出錯、再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