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語口語 > 中學英語口語教學實踐

中學英語口語教學實踐

發布時間:2021-02-06 01:43:14

『壹』 論文淺談如何提高初中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

英語作為一種國際交流的語言,所以對我們來說不僅是筆下的「筆走龍蛇」,更多的是希望我們能夠直接的表達出來,最好是對答如流,溝通順暢。中國人學英語,曾經就有很多外國人都把國人的英語叫做「啞巴英語」,換一個說法就是認為我們學英語的方法太過於死板,就知道寫書面的從而忽略了口語的重要性。然而,想要把英語講的非常的流利,也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就可以做到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每天都不斷的練習,日積月累的練習才能達到一定的效果。經常聽到有人問怎麼樣才可以提升自己的英語口語呢?下面,我給大家講幾點提升英語口語的方法:

一、先要明白自己的英語處於哪個水平

中國的教育是應試教育,很多學生的共同弱勢點在於平常的書面閱讀水平不錯,但是聽力很差,口語表達能力也不行,書面表達也只算湊合。具體問題還是要具體分析,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有的人聽資訊報道還是能聽懂大部分,但是聽其他的就顯得比較薄弱了。有的人看本專業的書籍速度比較快,看其他行業的內容就很吃力。學英語首先要先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再尋找到合適的方法。

二、要確定自己的發音水平

說好英語,發音是關鍵。不同的英語單詞有不同的念法,不能隨意的讀。舉個例子:單詞RESUME,有的人會讀成RE-'SOOM,別人說RE-SIU-'MAY,你也不知道是什麼。你讀RE-'SOOM,別人也聽不懂你的意思。

三、說英語口語模仿別人說話非常關鍵

英語口語分為語調和語音兩部分。語調比語音重要,但我們國家的英語教學把語調作為重點來教的比較少。阿西吧線上學英語是國內互聯網教學平台比較好的一個平台,很多學習英語口語的愛好者可以直接線上跟專業外教溝通,學習到純正的英語口語發音。為不同群體的人制定不同的英語課程,針對性強,避免盲目教學。

四、購買一台復讀機,用合適自己的磁帶,跟讀訓練

選擇和自己水平匹配的新概念文章,或者借一套帶磁帶的故事小書籍。必須帶有書,文章的篇幅不能太長,生詞量少一點的,簡單的也可以。個人建議用故事類型的書籍比用對話或者新聞聽力材料更好。放磁帶的時候邊看書,每個單詞的意思都要知道,才能理解整個故事的的意思。放一句暫停再跟讀一句,每個句子都這樣跟讀。

跟讀的過程有這幾個點需要注意:

1.開始的時候速度可以慢一點,逐漸的跟上錄音的速度

2.模仿他的發音和語調,要模仿的一模一樣

3.完成一小段之後再從頭開始,反復幾遍 五、同步閱讀

完全掌握文章的發音、語調之後,可以開始在放錄音的時候同步跟讀,盡量讓自己的聲音和他的保持一致,當然還要注意語調語音。要是跟讀的時候斷節或者結巴了也不要緊張,繼續跟讀下去,後面再重復回來讀。

六、不跟讀錄音機,直接朗誦

朗誦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語音語調,朗誦的非常熟之後再選擇另一篇文章。簡單的方法反復,英語口語水平一定會提升上去。

『貳』 適合中學生的英語口語教學

語口語的話,還是要多說,多聽的;如果是為了中考的話,多做些試卷,把那些版語法題、短語、典型題抄記在腦權子里。英語想要一下子突破還是比較難的,關鍵是堅持,親,不要著急,在這一年裡你好好堅持,中考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的,祝你好運!+%>_<%

『叄』 中學生英語口語提高的方法。

想快速提高英語水平,最關鍵就是外教水平,純正歐美口音(非東南亞)很重要 要多聽多比較 不然學出口音就難改了!學英語啊 和同學現在上課的ABC天卞口語,我覺得還是蠻.好.的 課程針對性強 進步快 有網路就能學英語,不妨做個輕鬆口語測試體驗下吧,若有幫助記得評我最佳哦 ~在現代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隨著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國際間的交流對英語教學的要求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高,加之我國加入WTO和申奧成功,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社會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站在新的舞台上,任何人都無法否定這樣一個事實:國家的繁榮昌盛需要英語;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英語;人類的生存需要英語;個人的成長和事業的成就需要英語。由於我國經濟、文化對外交流的不斷發展,國家不僅需要很多高級人才,更需要大量有文化、能熟練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熟悉業務的各行各業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這一切都使得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盡快掌握所學語言,所謂掌握就是指學生能夠成功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但是,要使用英語交流時能應用自如、能說會道並非朝夕之事。實踐中,很多人往往感到掌握英語很難,「啞巴英語」大有人在尤其是農村中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狀況的低下更令人擔憂,他們既不能開口說,又無法聽懂英語,更不要談用英語進行口語會話或者交際。語言學家佛倫奇(French)認為,口語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現代語言學把書面語看作是口頭語的記錄,口頭語是語言交際最基本的方式。交際語言教學流派也認為,語言即交際。坎德林認為外語學習是「一個高度社會化的活動,活動中學習者處於協商過程當中學習者運用已有知識,與他人分享和優化知識,去學習課程所要求掌握的內容。由此可見英語口語的重要性 擺在我們中學英語教師面前一個刻不容緩的任務是:在教學中如何既完成語言知識的傳授,又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幫助他們提高口語水平呢?一、農村中學英語口語的現狀(一):教師《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要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基本框架,再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建立一個比較成熟和完善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實行教育的現代化。對基礎教育來說,近期一個非常緊迫的任務就是要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即擺脫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扎扎實實地提高國民素質,使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力軍是教師,而一方面,我國絕大部分英語教師都是在國內土生土長的,所講的英語既不地道又不加之知識標准,沒有機會和以英語為母語者對話;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也認為,課堂教學程序應逐漸擺脫有意識的、分析性的學習語言結構的傾向,而朝著交際情景發展,教師要直接為學生提供一種學習環境,在這種環境里,學生得到適當的語言輸入又能參與創造性的交流,教師是指導者,是咨詢者,是顧問。這些都無法使他們能夠勝任課堂交際活動的顧問和組織者的角色。另一方面,目前我國許多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單一,又無法在平時的教學中對那些干擾交際的背景知識及文化因素予以足夠的重視,受傳統教學觀念束縛嚴重,只能機械地將教學模式定為「刺激————反應」 或「讀單詞——講規則——教語法」的句型操練,搞「題海戰術」,片面追求升學率,而這些幾乎完全排除了文化因素的任何考慮,抹殺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師教學的共同弱點是:教學觀念落後,教學方法簡單,往往以「老師講學生聽,老師教學生讀」、「用漢語教英語」的傳統模式機械地進行教學。學生的種種片面認識和部分教師的簡單教育教學方法,使農村中學生英語教學出現了惡性循環,嚴重製約了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因此要想方設法提高農村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難度很大。(二):學校目前,農村中學和中學在教學條件、教學設施、師資力量、生源基礎、學校管理水平、經濟待遇等各方面都可謂天差地別。近年來政府對農村學校的經雖有投入但無異於杯水車薪,農村中學教學設施破舊、教學條件長期得不到改善,學校日常辦公經用僅靠收取學生雜維持舉步維艱,教職工福利待遇經濟收入和中學或沿海地區相比,差距之大令人汗顏。前幾年農村教師工資長期被拖欠、隨意剋扣極大地影響了農村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一大批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高的農村英語教師大量流失到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或想方設法調入中學或改行,造成農村中學英語教師隊資源的青黃不接。農村中學平均每有0多學生,且來自程度不齊的各村完小,基礎知識參差不齊,很多小學由於沒有英語教師,英語課無法開設,即使有開設,師資和教學質量也無從保障。進入中學後,差異更大。(三):學生和社會1.家庭因素農村中學生不同於的中學生,在經濟、文化、意識、學習動機、自信心、知識面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和學生相比,農村學生的父母接受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基本上都

『肆』 如何提高中學英語口語教學文獻綜述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教學領域里仍然存在著一些普遍問題,主要是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教材灌輸,輕教法的改進和學法指導,重理論知識,輕實踐環節。教師講解多於學生操練;英語課堂教學中,使用英語的比例較低,一般中學僅佔用24%;中學英語教師對各種教學法的態度以語法翻譯法的認同度最大。以前,我們根據外語學科的特點,一般採用三個十五分鍾的三段教學方法。即:將一堂課分為三個部分,前十五分鍾用於復習檢查,第二個十五分鍾用於新授課,在這段時間內,教師多用於教單詞,講解語法,講課文,第三個十五分鍾用於鞏固練習。但是,大多情況都是等教師教完單詞,講完語法知識及課文內容,剩下的時間,學生讀了幾遍課文,下課鈴就響了,根本就沒時間讓學生練習會話,所以導致多數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這樣做,既浪費了學生們練習的寶貴時間,又讓學生覺得一堂課乏味,使學生覺得上英語課毫無興趣可言。大部分中學英語教學的方法基本帶有翻譯的特點。教學側重點是語言本身的知識的傳授。盡管學生花了六年的時間學習英語,但他們中絕大部分仍然張不開口,無法將學到的英語應用到實際交流中。
素質教育是在人的與生俱來的天賦基礎上和主要在後天社會環境教育的影響下使每個受教育者都能在德、智、體等方面獲得積極、持久、穩定發展的全面教育。它是一種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當今社會在迅猛發展,尤其是我們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日益加劇。人們與全世界各國的交往日趨頻繁。英語作為國際上最流行的一種交際語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人們想學好英語的目的多種多樣,不再局限於高考這一個目的。而我們作為中學英語教師不但是教學過程的組織實施者,而且是優良品德和行為的示範者。因此在幫助學生掌握和養成學習使用英語的良好習慣時,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讓每個學生都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潛力時,中學英語教師首先就要更新觀念,面向全體,把素質教育貫穿於我們的英語教學中。一個國家人民外語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這個國家國民綜合素質的一個組成部分。素質教育為我們英語教師如何實施素質教育指明了方向。但是要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英語教師就必須正視在當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改變教學模式,全面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
目前我國很多學生筆試能力較強,但口頭表達能力相對落後。例如,有些學生在全國中學生英語競賽中筆試成績相當好,而一旦加上口試,他們卻手足無措,因此我們一定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英語口語教學。學習語言一定要有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而學習環境是要靠人為地去創造的。要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長盛不衰,就必須為學生創造一種「金口常開」的學習環境。在教學實踐中,經過試驗,我們可以採用以下一些方法激發學生講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開口講英語,口語好了,對語法的學習也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
一、堅持每堂課前3-5分鍾的自由會話,強化口語訓練。
1、利用課前幾分鍾讓學生進行口語訓練。課前幾分鍾通常有些同學還沒進入狀態,利用這個時間進行口語訓練,既能達到訓練的目的,又能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迅速將精神集中到課堂上來。我在初中的教學中,經常利用每堂課之前的幾分鍾先讓值日的同學作值日報告,如:Who's on ty today? Is everyone here?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What time is it,now? 等等,再讓這個值日生提問,讓其他學生來回答。或者讓學生按一定的順序進行Free Talk,自由發揮講一段英文。前年開始初三學生中考要參加英語口語人機對話考試,而有的學生初一、初二幾乎沒有進行口語訓練,所以在教學中我堅持讓學生課前進行口語訓練,第一輪自由選擇主題講一段英文;第二輪老師准備一些主題讓學生抽簽,限制學生的主題;第三輪限定準備時間,每天給一個不同的topic,讓學生在課間准備三至五分鍾,然後馬上在英語課前當全班的面講出來。每個學生講完後老師給予簡短評價,而且我登記分數記入學生的平時成績,這樣使學生能夠認真對待這個訓練,而不是敷衍了事,經過一段時間,學生的口語都明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另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課前准備好實物,自由表演對話。如,有的學生拿了一張自己的全家照或者一些旅遊相片,提一些問題讓另外一些學生回答。這樣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提高了學生的日常會話能力,還活躍了課堂氣氛。
2、堅持將課文內容設置情景,讓學生在情景會話中去理解新單詞,新內容。語言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有意義,才會形象生動,也才會有利於理解和掌握,克拉申在《第二語言》一書中指出:「教學第二語言實際上是為了學生創造部分或全部的所學語言的環境。」 英語教學大綱中也強調指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設法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造交際活動情景,以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積極參與語言實際活動。」因此,英語教師應盡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將學生從枯燥的課堂教學引入盡可能真實的交際情景中,提高主體參與性。如筆者在教初中英語第一冊第11單元的There be 句型時,就出示了一幅公園的圖片,裡面有花、樹、動物、人、椅子、河上有船等等,然後對學生們說,同學們,我們去公園里春遊了。Now, look carefully. What's in the park ? 這樣,學生們的積極性非常高,都想爭著說,例如:「There's a bird in the tree .There are some boats on the river .」等等。這樣下來,對於There be句型中be動詞的用法教師只需暗示一下就行了。
3、按座位編排學習小組4-6人,注意上、中、下各類學生組合搭配,每節課以小組進行會話表演、討論、歸納總結、這樣使學生都有實踐的機會,同時優生可以幫助差生,從中又得到鞏固,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小組討論完後,根據時間、內容及哪些組當堂表演,哪些組會話,並及時總結評估。如教There be 句型,上面一個環節完成後,筆者就讓學生們分組將這幅公園圖以小組為單位重新整理一下,變成一個完整的,有邏輯性的一段話,再把它講出來。並歸納一下There be句型的用法。通過一個小組的集體討論,學生們把這個任務完成的非常好。他們能根據圖說出一段比較完整有條理的話,並能歸納出There be句型的用法。筆者認為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既誘發了他們的求知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重點、難點問題,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又使他們對事物很快形成正確的概念,以便牢固掌握,又為以後英語的寫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鼓勵學生大膽講英語,適當容忍他們的錯誤。
學生用英語對話,表演或回答老師的提問時,難免要在用詞和語法等方面出錯誤。教師對學生的錯誤要採取適當的容忍態度。千萬不能一聽到學生講錯了。馬上打斷學生的話,糾正其錯誤,這樣會打斷學生的思路,影響他們的對話或表演,束縛了他們的手腳,並產生不良的、拘謹的心理壓力,使他們處於尷尬的地步。教師應在學生對話或表演完畢後,對學生的表演進行鼓勵性的評價,充分肯定他們的每一個進步及優點,同時委婉地、探討性地指出他們的錯誤。還可以讓其他同學糾正講話者的錯誤,這樣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提高了所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評價時,千萬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三、開展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可吸引大批學生參加英語交際活動。這對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我們教師可在學校開展以下課外活動:
1、校園英語角 「校園英語角」是我們大學時外語系系舉行的一個活動,我覺得這種活動也可以在中學校園里舉行。找一個固定場地,擬訂固定活動時間,以學生會學習部牽頭,英語教師進行適當指導,每次活動都設計一個不同的主題,讓學生自由會話。可以每周一兩次,每次半小時左右,讓學生有練習說英語的環境。
2、英語演講賽 學校英語科可以舉辦「英語演講賽」,每學期一次或每年一次。各年級統一用一個主題。先由各班進行預賽,選出一名優秀代表參加校級競賽。學校分年級評獎,選出優勝者參加市級競賽。
3、英語短劇表演賽 可以舉辦全校「英語短劇」表演賽。各班必須選送一個內容健康、表演時間為5-10分鍾的節目,形式可以是小品,幽默,笑話等等。分年級評獎,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在我第一年參加工作的那年,有一次班會課上,我選了幾位同學進行一個英語表演,然後讓同學討論其中反映的問題,學生的興趣非常高。
4、請外籍教師或外國友人來校講座 我國中學生很少接觸外國人,而我們學英語必須有一定的語言環境,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盡量為學生創造說英語的環境。我建議各間中學邀請一些加拿大、紐西蘭、美國的教師及友好人士來學校講學。傳授一些外國的風俗或日常生活習慣禮儀,我相信很多學生都會有興趣了解的。很多學生也會很想藉此機會用英語與外賓面對面交談,體會一下學英語在生活中的應用和好處,這樣也能夠增強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和信心。我校曾經試過一次,很多學生都主動與外國朋友去說幾句話,而且都覺得心裡美滋滋的。
四、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
現在教育事業在飛速發展,學校不斷地裝備上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教師要充分利用錄音機、實物投影機、VCD光碟及電腦等多媒體設備進行英語教學。這樣學生不但能聽到原汁原味的英語,而且能看到真實的英語交際場景環境,甚至可參與到交際中去。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會不斷增強。美國教育家比格說過:學習者積極參與要比消極接受有利得多。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要想提高中學英語教學水平,要使學生能在英語的聽、說、讀、寫等各方面技能都能得到發展,必抓的一項工作是要為學生創設語言環境,讓其「金口常開」,形成濃濃的學習英語的氛圍,即英語學習不僅僅在課堂。以上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一點體會,意在拋磚引玉。

『伍』 如何巧用趣味情境助力初中學生英語口語教學

陶行知先生說:「教學藝術就在於設法引起學生的興味,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體。」其實,英語中的情境是指一種生活場面。在英語教學中,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然而,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許多教師對創設情境的目的性不夠明確,創設的情境價值不大,有效性不高。那麼,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充分創設趣味情境調動學生的思維和積極性,學會、會學英語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利用教材、簡筆畫、實物等直觀手段,激趣入境
從教材上看,新目標英語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每一單元以問題為中心,通過任務設計的形式,強調對語言的實際運用,並配以富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課本還配有很多孩子們喜歡的卡通圖片等。在課堂上我充分利用教材的有關內容,創設具體、生動、有趣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也可用自製的圖片、簡筆畫、實物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幫助學生理解和認知事物,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較長時間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二、編寫、表演短劇,參與入境
有關研究材料顯示,學習者對學習內容聽到的能記住10%,讀到的能記住20%,看到的能記住30%,做過的能記住70%。這說明學習者各感覺器官主動參與的重要性。學校是小課堂,社會是大課堂。所有小課堂的學習,都是為大課堂的服務的的同學,彼此練習。這樣最終需要社會的錘煉和檢驗。為此,我常採用短劇表演來實現教學目的。因為角色表演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給學生提供語言學習的環境,營造學習氛圍。英語學習中學生的角色表演,既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交際性很強的語言實踐環境。它以學生為出發點,符合學生活潑、好奇、善於模仿和喜歡交際的心理特徵。通過表演,學生在無意中已經主動完成了我們所追求的----讓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但如果重復次數太多,同樣會使學生生厭。因此任何情境一旦使用次數過多,就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以致在課堂上出現「多情反被無情惱」的尷尬。不吐不快演員演戲選擇劇本是關鍵,口語練習選擇話題是關鍵好的話題能使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躍躍欲試,甚至不吐不快、不好的話題會使學生無話可說,興趣索然。所以,老師在組織口語練習之前要精心設計話題。在設計話題時,一是要結合教材的內容,不能完全脫離教材另搞一套;二是考慮學生對該話題的興趣和熟悉程度。
三、運用競賽、游戲等活動,激情入境
課堂節奏有張有弛是初中生年齡特點和用腦衛生的要求。學生不可能整節課保持緊張的狀態。因此,教師在給學生創設情境進行交際時,需要考慮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根據中學生愛玩、好動、好勝心強的特點,教師可設計許多生動活潑的游戲,可以緩解學生的注意力。如猜謎、接力采訪比賽、一分鍾調查比賽等。這些游戲的趣味性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了學以致用和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但如果重復次數太多,同樣會使學生生厭。因此任何情境一旦使用次數過多,就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以致在課堂上出現「多情反被無情惱」的尷尬。於是在課堂中我將直觀教學法、游戲活動法、實踐操作法、講編故事法、體語教學法貫穿於教學始終,每一節課的設計都不雷同,讓學生始終在一種企盼和愉悅中輕松地學習。
四、教學評價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要有恰當的評價體系給以支撐,而評價作為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發展的工具,要貫穿學生的學習活動的全過程。為了使評價能夠有機地融入英語教學過程,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建立開放和寬松的評價氛圍,採取適當的評價方式。在情景教學法的實施
過程中,教師對於每一個教學活動要給予及時的評價,可以是教師對學生、學生對學生、學生自我等方面的評價。對於課堂上的教學活動的評價,基本出發點是尋找學生的優點並給以鼓勵和表揚。當然對於不符合要求的活動,教師要善於捕捉語言信息,給予婉轉的指出或提醒。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根據教學活動,設計一些評價表,通過評價表的填寫,更能反映出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情況。總之,合適的評價能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促進他們的發展。
教學情境的趣味性,是我們教學保持活力的源泉,是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充分發揮自我聰明才智創設趣味情境,不斷激活課堂;同時要關注每一位的學習動態,培養學生創新、合作和實踐的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

與中學英語口語教學實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公的家教老師女演員 瀏覽:788
圓明園題材電影有哪些 瀏覽:806
歐洲出軌類型的電影 瀏覽:587
看電影可以提前在網上買票么 瀏覽:288
有沒有什麼可以在b站看的電影 瀏覽:280
今晚他要去看電影嗎?翻譯英文。 瀏覽:951
林默燒衣服的那個電影叫什麼 瀏覽:133
哈莉奎茵與小丑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09
維卡克里克斯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961
什麼算一下觀看的網站 瀏覽: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瀏覽:296
朱羅紀世界1免費觀看 瀏覽:311
影院容納量 瀏覽:746
韓國最大尺度電影 瀏覽:130
八百電影 瀏覽:844
手機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瀏覽:182
韓國有真做的電影么 瀏覽:237
歐美愛情電影網 瀏覽:515
一個女的去美國的電影 瀏覽:9
金希貞的妻子的朋友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