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培訓新人時如何講英語備課及教案部分
哦 順便說一來下,我目前上的ABC天卞源英語中心的老師要我明白,若想將英語學好是輕松的~絕對有個符合的研習空間及進修口語對象 最關鍵就是外教水平,標准口音非常重要,不間斷經常口語學習 1對1加強化教學才能有非常.好.的學習效果 課後還要重復復習錄音文檔,把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然後要是真的無口語交談的人的情況 那麼就到旺旺或BBC拿到課余學習材料練習,多說多練一下子口語能力會提高起來,學習效益是必定突飛猛進的;I will join it. Thanks for your invitation.
㈡ 我自攬了一個教成人英語口語的活,怎麼安排課程呢
英語的口語水平和語感有很大關系的,英語的語感很好說出來的英語就會流利些:版
1.要以大量的閱讀和聽力權做基礎。在讀和聽的過程中,積累了詞彙,掌握了句型,熟悉了用英語表達思想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培養了語感。
2.同時,練習英語口語也需要用多種辦法:如大聲朗讀英語對話和文章,朗讀各種句型的例句和口語中最常用的句子,背誦文章及演講,與會英語的人練口語,當然,最好與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練口語。事實上,自言自語亦是練習口語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你把自己說的英語給錄制下來,聽聽自己的錄音,若有問題,再加以改正,效果就會更好。
3.在學英語的過程中,要始終尋找機會說英語。大家在一起就要用英語來交談。這種交談有利於每個人的英語學習,因為大家都有機會運用自己已掌握的英語知識來交流思想,鞏固了已學的知識,並把知識轉化成技能,同時,還能從別人那兒學到新的東西。要想學好英語口語就要多說。
㈢ 小學英語學會如何備課
備課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備課的過程有動、有靜。所謂「動」即教師在備課中要不斷與文本對話、與學生對話、與自己以及同伴對話;所謂「靜」即備課的結果最終以靜態的文本「教案」呈現出來,備課的過程即有形又無形。所謂有形即它最終以看得見的教案呈現出來,供隨後的教學過程參考。所謂無形即教師備課過程中的考慮是沒有辦法用文本形式呈現出來的,比如說鑽研教材、分析學生的需求、選擇教法等,這些無形的內容只有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實際的狀況以及憑借自己的教學智慧才能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這是教師的「內功」,是看不到的,也無法形之於文字的。內功好的人,即文化修養高的,悟性好的,教學經驗豐富的,花的時間會短得多,效率就會高,反之就會低。 一、鑽研教材教材是構成教學活動的重要因素,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共同的依據,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的中介。教材體現了課程的理念和教學大綱的要求,是完成教和學雙邊活動的重要工具。 教材的編排不僅有一定的系統性、科學性,還蘊含著深刻的思想性。作為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教學活動的重要文本資料,教師必須不斷鑽研教材,把握教材內在的系統性,遵循教材的邏輯性,保證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同時教師鑽研教材的目的還旨在開發教材中蘊含的豐富教育資源,擴展教學內容,使教學成為生動的超越文本的生成性建構活動。 1、通覽全局,整體把握教師在拿到一本新教材後,首要的一件事情是通讀教材,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識體系,理解編者意圖,把握教材特點,做到心中有數。惟有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理清了編寫者的思路,教師才能更好地利用教材。打個比方:整體教材就像是花園,其中的每一部分內容每個要求就像花草。惟有在對整個花園的造型瞭然於心,才有可能把每一株花草植在適當的地方,使花園呈現出最美的景色。 從整體上認識教材的編排意圖,明確各部分內容間的相互關系,把握每部分的地位與作用,明確每章節的編排意圖,然後將這些通過分析和理解、咀嚼和消化,內化成教師自己心中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弄清重點、難點和關鍵,三者都需要從教材內容的聯系中去把握。重點是對教材而言的,重點構成每個教學階段的基礎知識和思想方法。難點是對學習主體而言的,是指學生難理解、不易接受的學習內容,由學生現有的能力與教學要求之間的差距形成。關鍵是對學生構建知識體系而言的。是指理解、掌握某一部分知識或解決某一類問題的突破口,它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中介與橋梁。 比如,新標准英語三年起始第四冊:Mole3 Picnic Will you take your kite?讓我們大家一同來分析一下教材,確定這個單元的重難點及關鍵,從我個人的觀點來講:這個單元的教學重點是:一般將來時態: Will you...? We』re going to …那麼對於學生來講,難點是什麼呢?我認為可能是will與be going to 之間的區別及其will and be going to後面的動詞原形的使用。其關鍵在於語法的講解,小學不是不能講語法,必要的時候就必須講語法,而且一定要講明白,講透。這樣所有的重難點就會迎刃而解了。如果不去講明白,總是用be going to, will來進行操練的話,學生就如同在雲里、霧里,不知所雲了。 2、適當處理教材 1:酌情刪減(leave something out) 根據實際情況,比如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教學條件等,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取捨。千萬別害怕挑戰權威,千萬別以為教材是不可修改的「金科玉律」,教材雖是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所得,但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教師才是賦予教材「生命」的人。該「大刀闊斧」時別「手軟」,就像雕刻一樣,除了講究藝術性,更要講究力度,因為我們所要呈現給我們學生的應該是一件適合他們的藝術品。 2:適度修補(amend something)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對教材中不太合適的內容或活動進行修補。 a. 呈現圖片,但不出示對話; b. 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使用」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Who is the girl?」「Is the pen on the desk?」等已經學過的句型達到復習鞏固的目的; c. 在學生回答完問題的基礎上,要求他們重新組織語言,對圖中的內容進行簡單的介紹或描述; d. 讓學生根據圖意,自由表演對話。 整個過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從一句話的回答問題到一小段的簡要描述,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並逐步樹立了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不再把看圖描述或介紹視為「畏途」。 3:合理調整(replace something)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對教材內容的順序進行適當的調整,或前置、或順延,這樣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比如,現實生活中周圍發生了某件重要事情,如兒童節,聖誕節之類,教材中有一個內容相關的單元,如果在延續性和難度等方面沒有太大的問題,就可以提前學習這個單元。 記得有一次,我的同事正在填寫學生的點名冊,驚奇地發現班中一位女生的出生日期剛好是當天,於是就隨口提了一句。當時我正在備課,內容剛好是關於生日聚會的,但那個單元的內容按計劃是下個星期的。本來我還在思索該怎麼引出「birthday」,沒想到「天賜良機」,在確定內容的難度與詞彙量是學生可以接受的情況下,我做出了一個決定,臨時調整教學內容,那堂課,我舍棄了原本的教學內容,而給那個學生辦了個「birthday party」。全班同學在贈送自製禮物活動中,熟練地掌握了「Happy birthday! This present is for you.」等句型,最後我們以一首生日歌結束了這堂課。下課後,那個學生跑過來問我是如何得知她的生日的,看著她紅紅的眼眶,我告訴她:「這是秘密!」直到現在,我都還沒告訴她。
㈣ 成人英語口語該如何教學
成人口復語先學音標和制詞彙,一定要打好基礎。口語是一定需要老師教的,自己學無異於抓瞎,自己說得對不對,不知道,自己進度怎麼樣,也不知道。所以要有老師。㈤ 如何有效地進行英語口語交際教學
21 世紀的中國是一個對外開放中國,是一個更加國際化的中國,對英語人才的培養有著更高的要求。因而,在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目標也與過去有所不同,在小學生的英語能力培養方面更加側重於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而非過去一味地學習單詞、語法、進行題海戰術來達到考試成績高分的目的。我們應當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在小學教育中將英語學習的培養方向轉移到口語交際上才是符合當前英語人才目的培養。
一、當前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英語能力的關鍵時期, 而目前的英語教學中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問題,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一方面,英語教學氛圍不濃厚。 課堂上大多是在使用漢語進行教學活動, 不管是教師的講解還是學生的回答, 都沒有進行英語口語交流的氛圍和環境。 結果,學生口語發音不標准,錯誤多,更有甚者,一些學生不敢說或者不願意說英語, 沒有很好的語言環境進行說話與交流,存在著心理障礙。 很多學生不敢用英語進行表達自己的看法, 所以進行口語交流的機會則少。另一方面,英語口語學習的呆板性。 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有著自身的語言環境,跟我們母語的語言環境不同。 教師在講課時沒有建立很好的語言環境,課堂上仍然是側重對英語語法、知識點的講解,為了應付考試,只是單純地讓學生進行記憶、背誦,忽視學生聽、說、讀等實際運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 這種英語口語教學的方式, 學生學到的東西是呆板的,沒有生氣的,不能進行靈活運用。
二、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1.受環境因素。語言學習是和其環境密不可分的,語言環境是習得第二語言的前提,並創造了學習的快速渠道與進行語言溝通的場所。由此,學生必須在語言實踐中持續的對英語加以運用,才能夠切實提升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然而,現階段學生缺乏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除課堂之外,在實踐中運用英語的機會相當少,導致學生中有英語口語交流方面愛好的寥寥無幾,未形成與他人用英語交流的習慣,口語交際能力止步不前。
2.受學生自身因素。一是心理素質。部分小學生心理素質差,缺乏自信。例如,部分小學生認為自身英語基礎不好,使用時語音、語調不規范,缺乏自信,不敢開口說英語,恐懼被人恥笑,長此以往,英語表達的興趣不斷消減。在離開教師幫助的情況下,部分學生表達不清晰,且害怕表達出來的句子存在語法錯誤,對語言模式的精準性過於重視,難以開口。二是小學生英語知識儲備的制約。小學階段的年齡相對較小,和外部社會接觸與溝通的次數匱乏,思維模式過於形象化,組織語言的水平差,詞彙、語法知識等儲備嚴重欠缺。三是受母語的影響。所有的語言均具備其獨立的語言習慣與語法屬性。如果想使用一種語言進行流暢的溝通,則需要在其語言的表達與思維模式的堅持上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小學生已習慣了運用漢語,在進行英語表達時普遍會在很大程度上將母語里的表達與思維模式套用其中,這實際上對其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形成了很大幹擾。
三、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的課堂教學的對策
1.整合教材,為學生提供他們喜歡的口語交際話題。新教材對「口語交際」相關知識內容和能力培養相比較課改前的舊教材進行了一系列科學、系統的編排。但是新教材里仍不乏一些成人化、城市化的話題。《新課程標准》指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所以,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從生活出發,重視地區差異,尊重個體差異,真正的將教材的教學要求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2.優化課堂,激發學生交際興趣。在一些缺乏教學資源的情況下,教師應備課充分,多花心思,努力為學生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踴躍表達的興趣和慾望。在教學中正確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大膽發言,在一些學生中,有些連漢話普通話都還說不準,對於這些學生更應該加以指導和糾正。
3.主動積極培養學生的課堂責任感。口語交際課堂追求的是一種靈動的課堂氛圍。 靈動的課堂就是指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真正做到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口語交際的教學過程是一種動態的不斷前進和深入的過程,口語交際教學更倡導讓學生主動合作、探究地學習,課堂氣氛追求的是讓學生動心、動口、動腦,以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老師起決定作用的口語交際課堂中, 往往出現重視形式化忽視真實性、 重視個別學生的表現忽視全體參與的傾向性的表現。 學生會為了迎合老師的意願而表達觀點,這樣,口語交際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追求。 培養學生的課堂責任感,意味著要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讓他們擁有自主選擇交際話題的權力,自主選擇課堂形式的權力,自主思考與發言的權力。 賦予了每一位學生課堂主體的權力,才能更好地培養他們的課堂責任感。 讓學生有在課堂上自覺做好自己分內之事的心態, 有對其他同學和老師的許諾認真負責、堅決執行的態度。
4.建設一支專業化的口語教師隊伍,提升小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由於大多數教師雖然從事英語教學多年並有著非常豐富的教學經驗,但他們可能來自非英語專業或者並為經過專業化的口語訓練,他們的口語發音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從而導致小學生的問題發音等現象。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口語教師隊伍,從外引進英語專業人才教師或者將學校里的英語教師進行統一培訓,培訓合格者方可教英語口語這門課程,如此一來,英語教師的整體素質得到很大的提升,小學生們也有了更加專業化的教師對他們進行口語教學,引進的教師將會用更加先進的教學方法對小學生們進行口語訓練,在口語發音上能夠糾正他們以前一些不正確的發音方式,讓他們以更正確的方式開展他們的英語口語訓練,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們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5.多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開展課外活動時除了開設各種體育活動項目,還可以加一項口語訓練。在口語訓練中讓學生輪流講述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或是感興趣的事,或者就平時的所見所聞進行講述。 師生的相互交流不僅可以優化師生關系,更能讓學生喜歡上口語交際,喜歡和老師交流,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就可以更多的對學生加以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英語作為當今世界溝通的常用語言之一,應該受到高度重視。在如今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更為關注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塑造,並選擇可行的方案,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自信心,讓學生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從而切實增強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水平。
㈥ 英語教師如何備課最有效
英語教師如何備課最有效?
【摘 要】 在新課程標准下,英語教師越來越關注如何高效率地備課,本文從三個要素、十二個環節系統地分析了怎樣備課效果最好。
【關鍵詞】 備課三個要素:教材、學生、教師;備課十二個環節: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板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小結、學生作業和教學反思
語言學習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尤其對於廣大中小學生來說,能夠接受系統高效速成的英語教育至關重要。因此,對實施常規教學的英語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英語教學的過程遠非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即「教與學」,而逐漸轉變為「教育」,即「教書育人」,對學生進行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進行綜合訓練,強調了三維目標的突出地位——語言技能目標、語言知識目標、情感態度目標(教育部,2001,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如果把教學過程比喻為中央電視台春節文藝晚會的一個精彩節目,那麼備課相當與表演前的精彩策劃。學生通過學習一個教學內容,不僅學會了語言知識,更能感受到情感熏陶和心智的開發和文化意識的提升。
一、備課三個要素之一:備教材——准確把握和合理利用教材
教材包含有語言學習的內容,是語言知識的主要載體,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策略隱含在教材中。教師不僅要准確地把握這些內容,而且要合理地取捨利用,為完成教學目標而努力。尤其在分析教材這一環節,要找到哪些知識屬於語言類,那些是屬於情感態度類,那些是新知識,哪些是舊知識,重點是什麼,難點是什麼,教材要對學生進行什麼樣的情感教育,要告訴那些學習或者焦急策略,有哪些跨文化交易知識。
下面以《牛津英語》(上海版,山西改編)為例,在Mole2 Unit1 Animals I like的學習中,課文中共呈現了以下動物單詞:monkey,tiger,lion,panda,snake,giraffe,cat,dog,rabbit,elephant,zebra。句子共有8句:Do you like cats? No,I don`t like cats.I like dogs.I like cats.Do you like pandas? Yes, I like pandas. 經過分析,確定出教材內容為:本單元以參觀動物園和寵物店為話題,談論自己對不同動物的喜好,掌握如何談論個人愛好的交際語言,發展口頭交際能力,夾生對動物的了解,關愛動物,進而學會談論其他個人愛好。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之一的語言知識方面,首先必須掌握的四會詞彙有monkey,tiger,lion,panda,snake,giraffe,cat,dog,rabbit,zebra.語法方面要學會使用一般現在時的一般疑問句進行問答:Do you like …?Yes,I like…或者No,I don`t like…和I like …語言功能是互相詢問對動物的愛好,話題目標是想同學介紹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動物。
語言技能方面,能聽懂對方的問句Do you like…?,說的方面是自由進行口語交際。讀的要求是能夠讀懂談論愛好的句子。寫的方面是抄寫、仿寫,進而自己寫出有關個人愛好的句子,同學之間互相了解喜好。
教學策略方面,要幫助學生建立交際意識,並且培養主動參與精神,從談論對動物的喜好,拓展到談論對生活中許多事物的喜好。教學重點是Do you like…?Yes, I like…和No, I don`t like…教學難點是部分動物單詞例如giraffe,zebra,rabbit和elephant。
二、如何備學生——真正地去了解學生。
首先了解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對舊知識掌握了多少,存在那些學習需求,存在的學習問題是什麼。這一切都要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線貫穿起來。因此,教案設計中備學生這一環節中,應當充分採用各種手段調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教師要用激情去感染每個學生。幽默的語言、巧妙的開場白和誇張的動作,都可以作為教學手段,去激活學生的求知慾。只有充分了解任教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才能做到這一點。例如:《牛津英語》(上海版,山西改編)Mole2 Unit1 Animals I like這一課,要充分設計一個主題,如Let`s visit the Beijing Zoo today. We can make friends with some animals. First we know about some of them. 然後利用Do you like…?分別了解學生的不同愛好,此時通過運用不同的語言、體態、輔以滑稽的模仿動物的聲音體態,學生印象會很深刻。要讓學生當主角。可以創設情景,利用小組活動為手段調動學生積極參與。仍以Mole2 Unit1 Animals I like為例,可以教師在每個小組了解一名學生,了解他喜歡或不喜歡哪些動物,再由這名學生了解小組內其他學生,教師選擇綜合表現較好的幾組上講台展示。這樣人人參與,極大地激發例如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設計這一環節上,可以先熱身(Warming-up),唱一首chant、rhyme或者song,甚至講一個英語笑話或繞口令,迅速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復習導入階段(Leading-in)可以在黑板上畫幾幅動物的簡筆畫,利用學生耳熟能詳的What can you see?I can see a/an…同學生問答,逐步導入新授的動物單詞。教師馬上利用Do you like…?提問,直接導入本課知識點:Do you like …?Yes,I like…和No,I don`t like…,這樣巧妙地導入並且過度到新知識。
在呈現(Representation)階段,教師要板書新句型並且領讀,採用各種游戲化方式讓學生反復練習,並且相互對話。在此階段,要加入聽錄音模仿跟讀這一環節,最後讓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馬上背誦下來。在表演深化階段,教師可以依據課本的Do you like…?Yes, I like…和No, I don`t like…,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like與dislike。
注意,教師可以隨時穿插一些小游戲,比如:以小組為單位唱英文歌曲或者用英語報數,說錯者要說一個句子。還可以舉行單詞擂台賽,以在一分鍾內默寫單詞最多者為擂主。還有Guess游戲,讓學生猜猜老師喜歡的動物是什麼,有學生用Dou you like…?連續提問,直到知道結果為止。另外,還可以採用師生問答賽、搶答賽、連鎖問答賽、男女生對抗賽或小組對抗賽等。
最後,還要認真關注學生的學習評價,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家庭作業就包含其中。可以把學生的作業布置為背誦一段文章,抄寫幾個句子,或者自編一段對話,還可以看圖片寫句子,甚至可以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圖畫形式表現出來。在作業的時間上,學生既可以在學校完成,也可以在家裡做完。也可以2人或3人聯合完成一份作業。編筐編簍,全在收口,教師不僅要總結每課的知識點,更要在作業布置上匠心獨運,使整個知識系統完整地為學生所掌握。
三、最後談談教師在備課中的注意事項。
教師應當成為師生互動的創造者、交流機會的提供者、師生積極湖動的組織者和學生發展的支持者、幫助者、指導者和促進者(顧紅梅,2008,《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有效的師生互動》,《學英語報》)。因此,教師要了解自己的教學特色,本著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原則,既彰顯自身特點,又要在備課中體現兼收並蓄的特點,汲取百家之長,豐富自己的教案,逐漸形成特色化、多元化、專業化的教案特色。
但是,再詳細的教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師應當提前預設教學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提前設計一些應對策略。應當想想學生會怎樣回答一個問題,可能出現什麼樣的困難,指定備課預案,使課堂教學始終充滿活力。教師備課生成的不是最後的定案,而只能是預案。教學過程不是限制預案的重新生成,而是為了使他更加具有生成的方向性和有效性。
總之,有效的備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從橫向看,要協調處理好教材、學生和老師這三方面的關系;從縱向看,要始終貫徹十二個大的環節,即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板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小結、學生作業和教學反思。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使自己的英語教學走上高效速成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教育部,2001,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顧紅梅,2008,《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有效的師生互動》,《學英語報》
㈦ 聽覺口語法如何備課
不知道啊,在網路上查
㈧ 英語口語教學的理論基礎(急)
建構主義理論與英語口語教學
山東省淄博市教研室 司洪海
摘 要: 只有加強對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學習,用科學的理論來指導教學,英語口語教學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建構主義的靈活性理論及其隨機通達教學和情境性教學、支架式教學理論可供英語口語教學借鑒。
關鍵詞: 建構主義理論;英語口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536(2005)04-0008-03
中國學生英語開口能力差是我們每一位英語教育工作者必須正視的一個現實問題。改革傳統英語口語教學模式,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水平,增強英語口語教學的實效性,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必經之路。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僅有努力是不夠的,因為力終究是一個矢量,它不僅有大小,更有方向,只有用科學的理論來為英語口語教學導航,解決「啞巴英語」問題才不致於成為空話,這也正是筆者力圖將建構主義理論整合到英語口語教學中來的原因所在。
一、對現有英語口語教學模式的反思
有人認為,很多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差是傳統的英語教學過分強調語言知識教學和閱讀與寫作技能教學所致,因而對各層次的英語教學大綱以及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語言素養提出了種種質疑。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首先,我們不能簡單地把責任推給口語教學與學習的客觀環境。盡管加入WTO的經濟因素客觀上提高了人們對英語口語的重視程度,但能夠獲得去英語母語國家學習英語口語的機會或者大量聘請外籍教師仍不現實。其次,我們不能期望英語教學大綱和教材的改革能夠直接改變英語口語教學的被動局面,因為即使有再好的菜譜、再好的蔬菜、再高級的調料,沒有廚師對火候等過程性操作技巧的把握也不可能烹調出高質量的美味佳餚。
因此,筆者認為只有教師加強對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學習,用科學的理論來指導英語口語教學、指導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和訓練,才能盡早提高英語口語教學的效率。
二、將建構主義理論引入英語口語教學的理由
(一)對建構主義理論歷史淵源的追溯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亞傑(J.Piaget)。作為認知發展領域最有影響的心理學家,皮亞傑創立了關於兒童認知發展的日內瓦學派。皮氏的理論從唯物辯證法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對兒童的認知發展進行了研究。他認為兒童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的(張建偉、陳琦,1996)。一方面,兒童通過同化把外部環境中的有關信息吸收進來,並與自己已有的認知結構結合,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認知結構內;另一方面,通過順應使原有的認知結構因外部刺激的影響而發生改變。其認知結構就在同化與順應過程中逐步建構起來,並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這一循環中得到不斷的豐富、提高和發展。這就是皮亞傑關於建構主義的基本觀點。
20世紀70年代末,以布魯納(J.S. Bruner)為首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將前蘇聯維果斯基(L.S. Vygotsky)的文化歷史發展理論等思想介紹到美國以後,對於建構主義思想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陳琦、劉儒德,1997)。維氏認為高級心理機能來源於外部動作的內化,並且內化的智力動作也外化為實際動作,使主觀見之於客觀,而內化和外化的橋梁便是人的活動。當今建構主義者非常關注如何以原有的經驗、心理結構和信念為基礎來建構知識。他們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對學習和教學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這些應該說得益於20世紀80年代維果斯基思想的廣為流傳。由此種種,目前「在教育心理學中正發生著一場革命,人們對它叫法不一,但更多地把它稱為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Slavin, 1994,轉引自張建偉、陳琦,1996)。
(二)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英語口語教學的可行性
建構主義者以其對學習的基本理解為基礎,就學習內容的選取和組織、教學進程的整體設計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即認知靈活性理論及其隨機通達教學、自上而下的教學設計及知識結構的網路概念、情境性教學、支架式教學等。筆者對其中可供英語口語教學借鑒的部分觀點逐一做了分析:
1.認知靈活性理論(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及其隨機通達教學(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主張,一方面要給學習者提供建構理解所需要的基礎,同時又要留給他們廣闊的建構的空間,以利於其針對具體情境採用適當策略(Spiro et al., 1991,轉引自張建偉、陳琦,1996)。
英語口語教學通常的做法是以會話課教材為教學內容,先分析材料、理解材料,進行語音語法練習、跟讀、背誦,然後一般是看圖講話等模擬練習。這是從掌握語言形式進而使用語言表達思想的教學過程,有不少人是這樣走過來的,但是有更多的人靠這種途徑並未達到熟練掌握口語、流利地講英語的程度。應該說這種做法是採取了一種「復用」型的教學模式,由於只是簡單地由記憶過渡到復用,並未與理性自覺的思維活動進行必要的聯系,就很難達到活用型的脫口而出。依照認知靈活性理論及其隨機通達教學的主張,我們發現:在給學生提供語言形式的復用式訓練的同時,我們還應該創設條件,留給他們足夠廣闊的建構空間,更多地聯系具體情境,使學生的口語學習在模仿強化和熟記的同時更加關註上下文語境和語言形式本身所暗含的語言信息。
2.建構主義所提倡的情境性教學(situated or anchored instruction)強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展示與現實中專家解決問題過程相類似的探索過程,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原型,並指導學生的探索;強調以模擬真實性任務供學生了解自己所要解決的問題,以整體性、復雜性、挑戰性任務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顯然,情境性教學的模擬性正是英語口語教學應竭力追求的教學思路。模擬性探索過程或原型式問題解決過程展示,更是當前普及的英語口語教學模式。只要看看外文書店貨架上琳琅滿目的音像口語教學材料,我們就能感受到人們單純依賴英語口語教材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情境性教學理論對於我們轉變學習觀、教學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正因為如此,如何大膽地取捨教材,如何大膽地汲取各種信息媒介中的英語口語課程資源,已經成為我們目前必須正視和思考的問題。
3.建構主義的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學理論是針對教師和學生在教和學的過程中各自所起的作用而言的:教師引導著教學的進行,輔助學生掌握、建構和內化所學的知識技能,從而使學生進行更高水平的認知活動(Slavin, 1994,轉引自張建偉、陳琦,1996)。也就是說通過支架(教師的幫助)把管理學習的任務逐漸由教師轉移給學生自己,最後撤去支架。
具體到英語口語教學,教師的引導和輔助作用也十分重要。克拉申(Stephen Krashen)的輸入假設理論(Input Hypothesis)認為成人語言習得(acquisition)需要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地接觸可理解的語言輸入(input)(Mason,1999)。盡管目前理論界對於克拉申的理論頗多質疑,但我們無法否認英語學習中語感的存在,無法否認大量輸入對於語感形成的重要作用,因此筆者還是傾向於成人外語學習中習得(acquisition)與學習(learning)並存的說法。聯想到我國英語教學法在傳統教學法與交際教學法之間如何作出選擇的問題,筆者認為我們不應該要非此即彼,而應依照和而不同的原則,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在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做的就是讓學生理解語言輸入,進而保證學生從i階段(習得者的能力水平)移向i+1階段(Mason,1999),即按某種自然順序(natural order)習得的階段。而如何把握「可理解」的尺度是非常關鍵的,是非常需要教師發揮其「支架」作用的。
三、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英語口語教學
(一)激活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積極態度
許多來華從事英語口語教學的外籍教師都有一個共同感受,那就是很多中國學生的害羞心理是需要師生共同突破的第一道障礙。應當說絕大多數學生還是希望能夠流利地說好英語的,無論是為了應試還是為了應用,學習英語口語的動機是毋庸置疑的。那麼怎樣激活學生潛在的積極態度呢?我們不妨在備課階段設計適合學生水平的教學任務,打消其害怕出錯的畏懼心理;同時採取情境性教學設計方案,首先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呈現一定的音像會話資料,必要時點出關鍵的可供學生模仿套用的句型、短語、詞彙,之後按類似模式選題,如以談論個人愛好的「My favorite...」等為題,由學生按照自己的愛好作答,參考教師事先提供的有關材料,用目標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情,進而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使其逐漸放開膽子開口講英語。
(二)熟記常用習語和句型,變復用為活用
英語中的一些習語和句型是應該在學習之初就熟記使用的,可以暫不考慮語法關系。初學者由於還沒有習得英語口語,就應藉助熟記這些習語和句型來進行初步的交際活動。能夠打個招呼,能在有限的范圍內說點什麼,是初學者往往具備的而且不僅僅是出於熱情的復用行為。要想幫助他們保持這種復用積極性,就必須引導他們加強習得訓練,否則他們會逐漸感到難以自如地表達思想感情。此時,教師應輔之以必要的語言分析,用傳統教學法作為「支架」,引導學生自覺地由熱身開始,進入教師設計的任務驅動式問題情境;之後,再指導學生確立目標,或進行發散性詞彙拓展,或進行相關情景、人物及可能的人物相互作用的想像,在開拓學生思路的同時,使學生專注於問題本身而非語言。實際上,當學生意識中不再把語言當作學習活動的明顯目標或者說唯一目標時,我們才能夠說口語教學不再是為了教而教,而是為用而教,為活用而教。
當然,建構主義理論的實質是要求我們從事英語口語教學時,不要忽視學習者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師生之間不是主客體間關系,而是主體間關系,是雙主體。正如克拉申所主張的:一方面學生不自覺的語言習得產生流利話語,另一方面教師的引導又使學生以理性自覺的語言學習而有能力對語言輸出實施監控,保證語言輸出的正確。至於英語口語表達時自覺監控是否來得及的問題,筆者認為問題的解決只有依靠更高水平上的再習得與再監控了,二者如此循環的過程不是波狀起伏的而是盤旋上升的。
參考文獻:
Mason, Timthy. Input Only 〔EB/OL〕.
http://www.timothyjpmason.com/WebPages/LangTeach/Licence/FLTeach/Thunk3_1.htm,25 Sep 1999.
陳琦,劉儒德. 1997. 當代教育心理學 〔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張建偉,陳琦. 1996. 從認知主義到建構主義 〔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75-82
㈨ 初中英語如何備課
如何做好初中英語單元備課 河北省隆化縣第二中學 孟凡芹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化,對教育教學的質量提出了更高標准, 各種相應的措施已逐步而完善地進行著, 在我校單元備課成了本學期的工作重點之一,那麼何謂單元備課? 其優勢在哪?其實,單元備課就是提前對某一單元進行備課---- -即在進行某一單元授課之前所做的准且而精細的准備活動, 避免教學的盲目性和無目的性。這項工作需要教師有熱心,有耐心, 要花費心血去研究它,去設計它,, 其目的都應有利於教學的有的放矢,主次分明地進行。 下面我通過自身的教學體驗,以初中第三冊第七單元為題材, 說一下自己的做法: 做好前後銜接工作 在進行本單元授課之前,要對前一單元的教學情況進行及時總結, 分析取得的成績,總結教學中採取的方法是否得當,效果如何, 以及改進的措施。 本書中的第六單元是一個復習單元是對前一段所學的知識給予總結性 的練習單元,所以學生的成績還是理想的, 但從學生對文章問題的回答來看,還需加強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同時,我們還要看下一單元的內容, 備課時一定要為下一單元的授課做好鋪墊工作。本書第七單元, 除按新課標要求:繼續練習交際英語----意願的表達外, 接觸了新的語法項目-----動詞不定式用法(一),備課時, 要充分利用本單元內容,滲透第八單元語法項目---- 動詞不定式(二)的用法。 (一) 了解本單元在本冊書中的地位 本書共十八個單元,含用三個復習單元。 可見本單元在本冊書中的重要地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是: 學習表達意願的日常交際用語和動詞不定時的用法, 主要話題是科學發明和科學家的故事。 英語教學大綱中要求學生掌握的表達意願的日常交際用語有:I』m going to …, I』ll…. , I』d like to …. , I want /hope to….等。無論是表達意願,還是詢問意願, 動詞不定式這個語法項目都是不可缺少的。 在中考中動詞不定式也佔用一定的比分,因此, 教好本單元內容也是學生學好語言的一個關鍵所在。 (二) 弄清本單元的編排體系及內容 備課之前,弄清本單元的編排體系及內容是必要的, 目的是在備課時能有的放矢,主次分明地進行。 下面看一下第七單元的內容: 第二十五課第一部分是Tina和David之間的對話, 本課對話除學習I am trying to … , I』ll….等表達意願的交際用語外, 還練習表達同意或不同意的交際用語: That』s a funny idea. I think this is a good idea . Good question. That』s a good plan, isn』t it ?等並為第二十六課的學習做了鋪墊:用Thomas Edison said he liked people who had ideas. We just need to keep working on it , and not give up 句型引出閱讀課的主題-----愛動腦筋,契而不舍。 第二十六閱讀課文,描述了發明家愛迪生的一生, 著中介紹了他的求實創新,不懈追求的精神。介紹課文時, 有近十處運用了含有動詞不定式的句子(最好點出或讓學生找出), 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動詞不定式做賓語,賓語補足語和狀語的用法, 以及含有不定式的幾個常用的短語與句型:too…to… ,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 be able to…. .第二十七課第一部分讓學生談論畢業後的打算, 以此操練動詞不定式做賓語的用法。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用問題「 Don』t you think …?」 創設情景,引出含動詞不定式做賓語補足語的答語。 第四部分繼續操練動詞不定式做賓語和狀語的用法。 第二十八課第一部分聽力練習,繼續對閱讀課的內容進行補充,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復習和運用動詞不定式的基本用法, 突出運用不定式進行表達練習。總之課程按排由淺入深, 環環緊扣要點,突出新課標及教參要求。 (三) 教學方法建議 在我們進行完前幾步之後,如何去做就成為教學成敗的關鍵。 我認為,語言教學首先要遵循其內在規律,按新課標及教參要求, 在注重聽的基礎上,應加強口語訓練和閱讀訓練及寫作訓練。 在口語練習中要培養學生對別人所說的話靈活反映的習慣, 並讓學生迅速地將反映形成思想,用相應的英語表達出來。 閱讀教學不能簡單地停留在詞句分析和問題回答上, 教師要通過有計劃的活動讓學生拓寬知識面,獨立運用所學知識, 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在寫作練習中, 寫是檢查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手段,寫的訓練要在聽、說、 讀訓練的基礎上進行。 任務型的寫作練習有助於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下面我說說對本單元的教學方法及建議,在遵循新課標,新理論, 新概念的原則下,在Lesson25中,採用「任務型」 教學方法,給學生指定明確任務-----修理什麼, 並且給出固有句型I』am trying to …./ I』ll …. 供學生使用。在Lesson26中,充分利用本校教學優勢, 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搜集有關愛迪生的生活材料,設計動畫,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寬視野,同時滲透德育教育--- ---刻苦鑽研、契而不舍的精神。在Lesson27 和Lesson 28中,就在班上進行句型操練, 讓學生充分掌握和運用動詞不定式的用法, 同時有針對性地布置寫作練習。 (四) 課時安排 合理的課時安排能有效地達到教學目的,增加教學效果, 按大綱及教學要求,用六節課完成本單元的教學, 但我認為需增加二課時,一節用於動詞不定式綜合練習, 設計成習題形式。一節進行單元測試,突出動詞不定式的用法, 通過考試評價本單元教學效果及成敗原因。 我相信在這種計劃指導下的教學, 每位教師都能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㈩ 初中英語如何備課
初中英語怎麼學?初中英語學習技巧有哪些?
英語是從小學就開始學習的一門課程,但是很多的學生升到初中的時候會發現比較難學,可能會出現聽不懂的問題,那麼初中英語怎麼學?
最後,你可能在學習到難點之後,需要請一個只屬於你的老師,如果你真的想學習好這們課程,小編建議找一個老師,跟著他去學習,這樣你才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幫你躲過英語中的那些錯誤,時間一長你會發現你的英語成長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並且可以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績,希望這篇初中英語怎麼學內容當中的技巧能夠幫助到你,只要按以上的方式學習就可以取得自己想要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