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培養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賊不同來的階段創造機會,提自高口語水平,認真設計問題,是小學階段加強口語的有效方法。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發展的最佳年齡階段, 口語訓練要多樣化,讓句型烙印在學生的腦海里,儲存到他們大腦「語言庫」中,以發展他們的語言,提高說話能力,形成「脫口秀」。利用游戲活動,發展口語能力.小學生活潑好動,愛唱愛跳。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會有很大的幫助
B.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的口語交際能力
《義務教育小學英語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由此可見,使學生具備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是我們當前進行課改的行動准則。在英語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學生英語素養形成與發展之必需。但目前的口語交際教學存在著低效的問題,所以如何切實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成為我們急待解決的問題。
一、概念的提出
所謂口語交際,即交際雙方為了一定的目的,運用恰當、准確、規范的口頭語言,採用一定的方法,進行思想交流的言語活動。口語交際是雙向互動的過程,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口語交際」最先出現在外語教學,它採用了崛起於70年代的交際教學法,以培養交際能力為目的,對於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很有效果。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在課堂內創設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運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這充分體現了兒童愛新奇、好動的特點,突出了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小學英語教學應該把培養學生的交際意識放在首位,學生只有在頭腦中形成用英語進行傳遞信息和交流感情的學習動機,才能在學習中產生強烈的興趣和持久力,從而大大地促進學習。
二、口語交際教學的必要性
具備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適應現代社會人際交往需要的基本素質。新一輪課程改革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從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理念出發,將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隨著北京申奧的成功、中國國際影響力的逐步提高,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日益密切,人們對口語交際能力越來越重視,外語越來越成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工具學科。社會需要人們具有用英語表達思想和理解別人的能力,需要人們具有運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
因此,作為培養未來社會人才基礎的小學英語教學,理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其口語交際能力的關鍵時刻。教師應盡可能地把所學的課本內容變為真實的情景讓學生操練,鍛煉學生的口語,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具體做法如下
一 優化學習氛圍,以熱情感染學生。
英語是一門生動活潑的語言,上好一節四十分鍾的英語口語課就像是在烹飪一盤菜餚,而活躍的氣氛正是整堂課的色香味。因此在課上就要求教師盡可能的採用多種手段,如歌曲、游戲、表演等等,學生在歡唱英文歌曲時,無形中已經培養了良好語音、語感、語調。在這些不斷變換的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放鬆了心情,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同時解決了學生怕說英語的心理難題。
如在三年級第一單元,學完What』s your name?這個句型後,我組織了「找朋友」的游戲,先讓全體學生講自己的姓名寫在小紙條上,教師把所有的紙條收上來後打亂再發給學生。這樣每個學生收到的紙條上都有一個不是自己的姓名,然後學生拿著紙條去尋找各自的朋友,要求用到句式What』s your name?去詢問別人,另外如「小貓釣魚」、「Miss Gao says」、「傳話」等諸如此類的小游戲都能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游戲的天地中無拘無束地說。
二.創設情境,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小學生學習的動機很多都是來自興趣的, 教師在給學生創設情境進行交際時, 需要考慮情境形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根據小學生愛玩、好動、好勝心強的特點,教師可以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創設語言情境,這種活動情境,可以使學生自始至終在引導學生完成具體任務中學習語言,讓學生為了特定的任務去進行特定的語言活動,從而獲得和積累相應的知識和學習經驗。
(1)英語朗讀比賽、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
「競賽是激發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在教單詞拼寫過程中,我通常會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或比賽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枯燥的單詞記憶變得有趣起來,如單詞接龍比賽:move→earn→neighbor→right…看誰接的龍最長。總之通過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目的就是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2)在角色表演中培養學生說英語的慾望。
角色表演是學生運用新、舊語言知識,就某一話題通過情景創設,發揮想像,進行分角色表演的活動。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現實生活的真實場景,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運用學過的知識,改編一個課文或自編一個對話,然後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演。在教學中通過這樣的形式,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主動、創造性地投入學習,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溶入到豐富、真實、自然的語境中,讓學生有目的地使用語言進行交際,從而鞏固和加深對語言的掌握。通過角色表演,小學生的口語學習不再是機械重復許多含有某個具有語法功能的句子,而是讓學生主動、積極地開口講話,讓學生有講的願望,有話可說,通過對話來解決真實世界的真實問題。
例如三年級的小朋友學了幾個小動物的單詞,可以讓他們戴上頭飾模仿小動物的動作說動物單詞:「I』m a cat」 再學幾聲貓叫「喵喵」;「I』m a bird」再學小鳥飛一下;這樣小朋友的興趣就一下子被激發了。因為小朋友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暫,只有讓他們邊做邊學,邊玩邊學才能讓他們不覺得枯燥,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
又如教授hamburger、hot、dog、orange、 juice、ice cream等食物和I like……的句型時,因為幾乎每個孩子都有上KFC店裡買食物的經驗,所以就可以將教學情景設計為:在KFC店裡,小組成員用I like……向waiter或waitress買自己喜歡的食物,如果教師事先讓學生收集一些優惠券,效果會更好。由於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激起了學生強烈的熱情與興趣,每個學生都躍躍欲試,非常愉快地完成了交際任務。
(3) 肢體感知情景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愛動是孩子的天性,將活動與學習科學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耳、動手以及動表情,以積極主動的心理狀態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
我們知道學生對新穎、新異事物會產生很濃的興趣,教師可抓住學生剛開始學英語的時機,進行一些「肢體語言」的情景教學,這樣也會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直觀情景,伴隨著老師講話而產生的語氣、姿勢、表情,有著強烈的解釋性和提示性,它不僅有助於老師更准確更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也是排除母語為中介,把事物與英語直接連接的有效手段。
如在教「rabbit」時,教師兩手分別舉起兩根手指頭,兩腳蹲著做跳的動作,這樣,一隻小兔的形象就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也模仿教師,他們邊做動作邊說英語。學生還可以做其他動作來模仿不同的小動物,並用英語來猜動物的名稱。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人人都在參與、學習。學生在玩、說、學的情景教學中深深感到「英語真有趣」。
(4) 讓演唱歌曲、韻律詩也成為課堂上的重頭戲。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要求小學生整堂課的說英語,是不現實,必須加入豐富的說、唱內容,以調整心態。所以,每堂課我都會教唱一首英文歌或韻律詩,提高他們的興奮點。除了歌曲,我還把新單詞、舊單詞,都編成韻律詩來說,如:卡片在手,小詩就出:One,two,three,dog,dog,dog;One,two,three,cat,cat,cat,邊拍手或拍桌子邊做出模仿動作,很快10個小動物的單詞在表演中復習完了。
3. 拓展渠道,自我實踐。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是主渠道。但這還不夠。語言具有交際性,只有在實踐過程中,語言的魄力才能體現出來。這就需要通過課外的實踐,即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因此,我們除了重視通過課堂教學加強口語交際訓練,還需要引導、組織學生在課外開展英語口語交際的實踐活動.即要在日常生活中創設英語學習的大情境,形成英語學習的氛圍。比如,師生見面時教師要主動與學生用英語打招呼,進行簡單的交流,營造學以致用的情境;布置創新性的作業,如調查、填寫表格、出英語板報、 用英語格言布置教室等,營造了創作情境,又激發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總之 「熟能生巧」,說多了,學生自然會滔滔不絕,也自然有了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對話的能力。多說英語以達到善於交際是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也是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深化。口語能力的培養符合學生學以致用的原則,符合新課程標准發展學生能力的要求,培養過程也是學中用,用中學的過程。
C.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常常聽到教師們這樣抱怨:「某某學生作業、考試都不錯,就是上課不舉手,不喜歡發言。」我們也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學生筆試成績好,口語卻很糟;在交際活動中,吞吞吐吐、結結巴巴等等。分析起來,大都是以下原因:學生對口頭表達不感興趣,表達時注意力不集中,學生的個性差異。那麼怎樣才能解決學生口語表達中存在的問題呢?
一、培養口語表達的興趣
語言作為一種工具,其最終目的是為了交際。我們中國的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個最大障礙就是不敢開口說。學生只有在自己能開口說英語並能駕馭所學的語言知識時,才會有成就感和滿足感,因此,不遺餘力地培養學生的興趣成了教師的首要任務。 二、在課堂中
(一)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組織好課堂教學
(1)教師應堅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激發學生「開口說話」。一開始學生不習慣教師用英語講課,這時,教師要堅持用英語來組織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說的速度可慢些,要多次重復,讓學生反復聽,反復感受。漸漸地,學生熟悉了教師的語言,就能融入英語的氛圍。 (2)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如圖片、模型和實物等,是極好的非條件刺激,其教學效果之佳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在教水果單詞一課時,把水果放進包里,讓學生Touch and guess,張嘴搶著說,教完後,通過速記、快速瀏覽所學的水果單詞和圖片,然後很自然地說出。在教英語單詞時,讓學生眼看圖片和詞形,口讀耳聽詞音,就能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因為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都參與了學習活動。
(3)活化教材,讓學生體驗生活。課文多以對話為主,結合生活實際,可以利用教材,創設情景,開展情景教學語言實踐活動。如,學了Asking The Way後,我利用教室的桌椅,布置成為一條條馬路,讓學生像走到馬路上一樣,使學生在逼真的情景中練習對話,這樣的交流體現了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的有機結合,使初學者在體驗了生活的同時,自然習得語言知識。
(4)多媒體教學進入英語課堂。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幫了英語教師一個大忙。能夠綜合利用視聽覺,使學生感受到語言和音響的不斷沖擊在大腦皮層產生較強的反射,留下較深的印象,另外,他鮮活的畫面,可愛的動畫,都吸引了孩子的眼球。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給學生提供,「敢說」的氛圍
由於生活環境和語言環境的影響,一些學生膽小、害羞,沒有當眾大膽、清楚表達的習慣和膽量。因此,教師應把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大膽地讓學生的嘴巴動起來,培養和訓練學生要敢於表達。我在教學中,組織了以下活動: (1)聽聽、說說、做做
例如,在教完1-10的數字後,我讓孩子們拿出籃球,如果老師發出的指令是:「Ten」,則學生邊拍球邊用英語數數,這樣既玩了球,又復習了數字,一舉兩得。 (2)演演、說說、唱唱
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適時地教一些英語歌曲,既可以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又可以增強記憶,活躍氣氛。 (3)聽聽、說說、畫畫
例如,在學習hot, cold, rainy, windy等表示天氣情況的單詞的同時,引導學生用簡單的圖畫來表示單詞的意思。如:戴草帽或搖扇子表示hot,打傘或穿雨衣表示rainy。
D.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農村小學由於受思想觀念、經濟條件和地域環境等方面的制約,學生普遍不愛說英語,不敢說英語,無處說英語。但面對當前的教育形勢,農村孩子那種「啞巴英語」的學習方式,已嚴重阻礙了他們的求學之路。一、阻礙農村小學口語交際能力的因素(一)恐講心裡的因素農村的孩子一般都比較膽小,很多學生怕開口說錯,受到老師的責備和同學的嘲笑,這種恐懼心裡常導致學生說話時吞吞吐吐、結結巴巴的。(二)學生的惰性心裡英語學習需要學生課後花時間去聽、去說、去練,要勤奮好學。但有部分學生懶學,課後對英語不聞不問 ,只是局限於課上的一點時間,口語訓練受到了嚴重的局限性。(三)缺少英語交際的氛圍農村小學生的語言學習和習得的主要環境就是課堂,而且由於受師資力量的局限,老師在課堂上的英語課堂用語用的較少,口語練習也局限於書本上機械地操練,缺乏和學生間思想上、情感上有意義的交流。(四)重視程度不夠在農村,仍有許多家長認為學習英語知識知識為了應付考試,以筆試的成績來衡量英語學得好壞。在課程表上,每班英語課也只有幾節課。一旦臨近期末,這些課還要改成語文或數學課。而且很多家長都外出打工,對孩子的督促也不夠。(五)學校的教學資源不足在農村小學里,學校根本沒有語音室,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並不多,且有些教師也不是專業的教師,所以不能很流暢地說英語,用英語上課。(六)學生的詞彙貧乏。由於小學生的英語水平實在太有限了,所知道的詞彙並不多。可能對教師所說的單詞或句子都不明白,或者是一知半解,從而有可能導致學生對英語失去興趣。二、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一)通過朗讀背誦,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古人有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如何將語言材料運用自如,首先以語言材料的積累為前提。而積累、存儲更須有大量反復朗讀、背誦、記憶、理解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擴大視野,在腦子里儲存詞彙、習慣用語、英語國家的生活習慣、人文歷史知識,通過視、聽更多種器官參與快速地形成聽說的能力。1、通過朗讀背誦形成語言、語感。在農村小學缺乏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下,熟讀精彩範文,是一種有效節約大量教育投入的切實可行的方法。學生在朗讀中提高了語言節奏感,發現語言的美,使學生不僅理解說話人的思想內容,還能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在課文琅琅上口的同時,語感也得到培養。朗讀既是讀也是聽也是講。因此,堅持朗讀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口語質量。2、通過朗讀、背誦培養語言使用的自信心。人的自信心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生活、學習、實踐中逐步形成的。老師在課堂中加強朗讀、背誦的語言訓練是培養學生語言使用的自信心的有利契機。如果利用課堂這個時間,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學生大聲朗讀,積極背誦範文、精彩語段和習慣用語,大好堅實的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的基礎,形成自信心,對以後的學習都是十分有益的,它更是發展學生的口語交往能力的保證。(二)重視課堂用語是使用1、強化教師使用課堂用語的意識和技能訓練。眾所周知:教師能否合理使用課堂用語,這體現教師的綜合素質,是科學基本功的問題。恰到好處地使用英語來組織課堂教學,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對發展學說的口語交際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因為課堂用語能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師生創設一種語言學習的環境。讓學生真實感受語言的交際性、趣味性和意義性,對語言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推廣課堂用語的關鍵在於教師能否熟練運用課堂用語。英語老師基本功欠扎實的現象是導致英語語境形成,良好語音、語調、語流正面示範不足的主要原因。能否推廣課堂用語應從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個人業務水平做起。2、在教學中強化課堂用語的使用。教師在課堂中應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地向學生灌輸課堂用語,加大學生聽的力度,先慢慢說、反復用、流利講,從而使教師的語言技能逐步提高、學生聽力水平逐漸提高、學習興趣得到激發並適應從聽到主動講英語 、用英語去思維、用英語去表達個人意向及個人情感的狀況。教師應指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口語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如情景對話、興趣小組、英語角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三)立足課堂,營造民主氣氛,體現學生主體作用。作為教師,吧愛寓於教學之中,通過語言、動作、表情、姿態傳給學生,使學生體驗到親切、溫暖、幸福的情感,有效地消除他們學習英語的為難情緒,形成敢說、愛說英語的局面。同時,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間的學習意志,增進情感交流,學生學習的興趣漸濃,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就有了良好的開端。尤其是對那些性格膽小的學生,教師要多給予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使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英語課堂中,教師通過帶領學生做英語游戲、延長英文歌曲、進行說唱練習,給學生講英語小故事,講中西方文化差異等方式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可以教英語兒歌。在唱歌過程中,可以根據歌曲內容進行回答或角色對話,體現歌曲中的情境,讓學生從機械、呆板、單調、緊張的學習環境中解脫出來,消除學習疲勞,並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提高學習的興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產生的言語活動,口語交際離不開特定的語言環境。農村孩子與外界有關英語方面的內容接觸得很少,他們學習英語的時間大多是在學校里,所以教師應充分利用一切時間和機會為學生創造一個交際訓練環境。如何創設情境呢?1、挖掘教材內涵創設情境教材本身蘊含著豐富的情境內容,安排了大量的兒童歌曲、游戲和淺顯易懂的趣味故事,這要我們教師充分去挖掘教材內容,激活學生樂學情趣。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兒童一般是依靠形、色彩、聲音和觸覺來思考的。」因此採用直觀教學至關重要,可採用實物或模型、圖片和簡筆畫、動作等創設直觀情境。如教學動物單詞時,教師出示動物玩具教學單詞後,再讓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課前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動物玩具帶來)。這樣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有話可說,不拘謹。學起來倍感真切、興趣盎然 ,再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口語水平。又如在黑板上畫一個鍾,問學生:「What's time is it? 」,回答"It's nine o'clock"。再畫出Amy上英語課的畫面,學生接著說:「It's time for English class。」由於簡筆畫為教學提供了恰如其分的語言情景,給學生創造了聽、說訓練的機會,還能減少或不使用母語,因此有助於使學生在英語的環境中提高聽說的能力。2、運用多媒體模擬、拓展情境在英語教學中,可以把書本中的知識運用多媒體豐富多彩的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形象,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的視覺感受和聽覺感受有機地結合起來,感受到純正地道的英語。3、開展生動有趣的游戲,豐富教學情境兒童與游戲有著天然的聯系。如學完單詞後轉動快樂大轉盤,操練句型時幸運大抽獎等等,極大地滿足了學生享受歡愉、尋求知識、發揮創造等心理需要。(四)注重實踐,提高口語交際能力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交際工具。口語交際作為一種技能、技巧的訓練,他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如:現在學生學會了較多的日常用品、水果、動物單詞,我們就可以要求學生在平時生活中,用學過的單詞借東西,介紹自己、家庭,碰到老師同學用英語打招呼等,這不僅增加了他們口語練習的機會,而且使他們對這種語言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養成良好的運用英語的習慣。(五)利用多種形式,加強口語訓練英語口語交際的訓練既可以結合課堂教學、生活實踐進行,還可以根據需要組織專門的訓練活動,他的訓練方式是豐富多彩的,訓練的時空也不受限制的。常見的訓練方式主要有每日報告或自由交談、角色扮演、自由交際表演、英語角。(六)家校聯系,雙管齊下學生在學校的時間畢竟有限,一定要充分利用家庭這一陣地。經常利用家訪、電話等形式,向家長講述當今社會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和英語在小學階段的重要地位,要求他們支持並督促子女學習英語,為子女學習英語創造必要的條件,組織開展好學習型家庭。三、提高農村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應注意的事項(一)要幫助學生逐步擺脫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在學習、掌握、運用語言的過程中逐步減少母語的運用,在有能力的情況下都盡量用英語進行交流,並有義務要求同伴說英語。(二)在口語交際時,對於學生在語音、詞彙和語法方面出現的一些小錯誤,只要不影響意義的表述和口頭交流的正常進行,教師均應採取包容和寬松的態度,在糾錯時也要注意保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隨時間消滅可能引起學生焦慮情緒的各種負面因素。(三)為學生創設的交際活動要基本適合學生,因為活動難度大會打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並給一些英語基礎差的學生帶來更大的心理障礙。總之,英語口語訓練應本著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形式上由單一到多樣、從形象到抽象的原則進行,使學生從敢於開口、易於開口到樂於開口,盡一切努力來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只有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使農村的孩子不再害怕學習英語,才能大膽、主動的開口說英語,用所學到的書本知識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願,才能使學生愛說、會說、說得准、說得好!
E. 小學英語教學論文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英語口語
在中國的英語課堂上,有很多學生不願開口說話,擔心自己開口會說錯,會遭人恥笑。這樣「回不語」的學生在課堂上答始終處於被動位置。根據這一點,教師應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可漸漸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漸漸地讓學生產生想用英語表達的願望。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高於抽象思維能力,對生活中直接接觸的事或物比較了解,而對只限於書上看到,學到的容易忘記。基於此英語對小學生來說是一門從「零」開始的學科,教師要絞盡腦汁把這虛無縹緲的東西在學生腦中留有深刻印象,就得靠依靠現實的生活情景了。一方面,增強學生的形象記憶;另一方面,增強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在教What are you doing?時,設置一個情景:讓一個學生捧著本書,然後回答:I』m reading 。這樣既實際又貼近生活,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口語表達的流利程度。
F. 如何培養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
「語言作為交際工具,只有在人際交往中才能真正掌握」。口語訓練是英語教育的重要內容,是英語教學義不容辭的職責。口語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需要教師花大力氣的難點,學生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怕開口,羞於開口的現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採取多種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樂說,會說,善說.作為英語教師,應當尋求對策,加強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1.英語口語交際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無法實施起來的原因 1.1 基礎知識薄弱,學生無法開口。豐富的交流需要豐富的知識支撐。大部分小學生英語英語詞彙量很少, 他們甚至不會讀口語句,更談不上進行口語活動。而且有部分學生在口語練習過程中明顯的表現的很緊張,焦慮,甚至害怕。在焦慮畏懼等的影響下,學生用於記憶和思維加工的能量減少,使學生的語言輸出效率降低。在課堂上學生常常表現為沉默,無法開口。 1.2 課堂脫離語境,學生不敢開口。交際教學思想認為,語言學習的成功在於將學生放在一個需要用目的語交際的語境之中。由於母語的影響,學生平時缺少像學習母語時真實的語言環境,英語口語練習也往往是教師控制的、機械的操練。師生間、生生間、學生和文本之間缺乏信息上、情感上有意義的交流,學生缺少輕松愉快說英語的氛圍。學生在課堂上不樂於參與、不敢開口。 1.3 班級人數較多,學生沒機會開口。由於師資力量的缺乏,現在大多數學校是大班教學,即每班有超過三十個學生,相當多的班級甚至達到五六十個學生,學生間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這些給教師組織口語訓練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在課堂上許多學生沒機會開口。 然而教學實踐證明,小學英語課堂仍是說英語、用英語交流的主渠道。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就必須從課堂教學抓起,了解學生在口語交際中存在的問題並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對症下葯,多方位、多角度地實施切實有效的訓練方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優化小組學習,發揮評價激勵功能。讓課堂教學「活」起來,讓全體學生「動」起來,讓學生真正地「說」起來。 2.1 實物創設情境。小學生智能發展尚處於低級階段。他們觀察事物往往比較粗略,正像克魯普斯卡婭曾經說:「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完全不會觀察,可以這樣認為,他們的眼睛不用來看,耳朵不用來聽。教師的任務就是教他們學會看、聽、感覺。」因此,在教低年級小學生說話時,要在英語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多說、多練。但是低年級的學生反復單調地操練,會變得枯燥乏味,學習效率低。如果通過具體表演和反復做游戲,那麼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習熱情。例如,我在教學Is this a\an ……?這個句型時,把它和以前的句子連起來組成一組小對話,通過實物作道具來完成。我事先准備好蘋果、梨、香蕉、動物(玩具)、汽車(玩具)等裝在一個小紙箱里,然後請一個學生上來,被蒙著眼睛從箱里拿出一件物品,其他同學便問:「What is it ?」他則猜測:Is this a/an---?若說錯了,則繼續猜。直到猜對為止。這樣同學們就來興趣了,爭著想來一試。又如,在教學到別人家做客,主人和客人在進門時的對話,我就地取材,讓一個學生做客人,在門外站著。一個學生做主人,在教室內站著。客人敲門(按門鈴),主人問:「Who is it? 」客人在門外回答:「It′s me.」或「I′m┅┅」然後主人開門說:「 Come in,please .Sit down ,please.」 雖說這個對話比較簡單,但低年級的學生要說好、練好也要花時間才能做到。採用這種情景對話能使學生的興趣倍增,爭著來練習,表演對話。在真實的生活背景下學習並運用了語言,不知不覺中發展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教會他們觀察,真是一舉多得。直觀形象的實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易於學生觀察。 2.2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交際情景氛圍。口語交際課在進行教學時用人或實物體現不出氣氛,就需要多媒體製作軟體來幫助完成課堂教學。電影、電視、廣播等媒體語言對學生口語發展影響不可低估。要讓學生從小學會理解、分析、判斷這些媒體傳播的信息、選擇和利用合適的信息源,逐步培養學生的陳述、說明、辯論的能力,培養人際和諧交流的態度。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具有生動、形象、逼真的特點,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十分感興趣。根據口語交際內容,為學生營造一個想像的空間,這不僅有利於學生捕捉說話內容,還有利於他們現場發揮,使他們表達更逼真、更生動。 2.3 學生表演創設情境。交際是語言的最基本功能,聽說過程是一個理解和口頭表達的交際過程。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蘇霍姆林斯基語)對於那些內容有趣、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的兒童文學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等,低年級學生往往表現出濃厚興趣,如果讓學生充當故事中的主人公創設故事情境,更能誘發他們的創造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小表演,活化課文插圖,進行情景教學,把學生帶入模擬的生活環境之中,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學生們在「真」實情景中,把課文里的英語真正地和生活結合起來。例如,在學習《Shopping》時,讓學生分別表演售貨員和顧客,還准備了很多道具。這樣創設情景,步步引人入勝,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如臨其境,觀察、想像和表達能力都能得到最充分的發展。隨著學生們神情動作的再現,既鍛煉了學生的表現能力,又鍛煉了學生「說」的能力。學生們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覺主動實踐,促使多種感官參加活動,有助於英語詞彙和實物實景的直接聯系。學生們嘗到了成功的甜頭,積極性自然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交際過程中得到提高,交際習慣也在表演過程中得到了培養。 3.加強學生的記憶能力的培養 英語口語對小學生來說是一種抽象的記憶材料,小學生學習與記憶英語口語多靠機械模仿,反復跟讀,這樣,記憶效果差,導致記憶過程缺乏興趣,影響記憶的積極性,這成為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同時,也造成由於記不住,導致不會說,從而影響了口語交際能力發展,因此,在教學中,對學生記憶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須的。那麼,應該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訓練和培養小學生英語口語的記憶能力呢? 3.1 直觀教學 ,眼見為實。人總是通過感官獲取各種信息來感知周圍世界的存在,所以視覺在學習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我在教過程中准備了各種各樣的單詞卡片、頭飾、圖片等,在教每一個新單詞學生都能親眼看見,這樣也不需要花時間去解釋含義。如:我在教動物單詞時,我把實物教具---動物玩具帶進課堂,並讓他們模仿小動物的聲音和動作,比一比誰是模仿秀中的冠軍。孩子們都雀躍起來,模仿得非常好,課堂的氣氛也相當活躍。帶著大家一起認識各種動物,邊認識邊做動作,幫助加深記憶。 3.2 玩中有學,學中有玩。愛玩是孩子的本性。我就利用這一點,注意讓學生在各種游戲中慢慢習得單詞,而不是死記硬背單詞。我把要掌握的單詞以圖片、頭飾、動作等各種不同形式展現給學生,實行整體大量輸入,根據不同學生的記憶特點,他們會或多或少記住不同的單詞。在他們對很多的單詞似懂非懂的情況下,採用各種游戲形式進行滲透,如Pass the card (傳卡片)、Do the action (聽音做動作)、Find your friend (找朋友)、Draw and Colour (畫一畫塗一塗)等,在游戲中通過多聽、反復感覺,從而在腦海里的印象就加深了,這樣不僅可能讓學生盡情投入到游戲中,還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和負擔,給學生一個輕松和諧的語言環境,也使得課堂充滿活力。 4.重視激勵性教學評價,增強口語交際興趣 口語交際課上,一定要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因為學生有興趣,才有交流的動機;有興趣,思維才會活躍。而培養興趣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激勵」。人的深層需要都有渴望別人賞識的願望,小學生更是如此,他們需要老師常用肯定和表揚的方式來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對他們充滿信任,讓他們充滿自信。對於小學生來說,批評是一種阻礙其發展的因素。孩子一旦受到了批評,他就會覺得自己在這方面不行,對這門學科產生恐懼感,也就不會積極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所以從小不僅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要設法消除孩子生理、心理障礙。俗語說:「自己是最大的敵人。」只有戰勝自己,才能獲得勝利。所以課堂教學中,鼓勵性的話語對小學生來說很重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培養孩子對於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這樣他們才有信心繼續學下去,如:在一次教學復習單詞時,我請了一位上課很少發言的同學,他非常緊張,不敢回答。我一直用信任的眼光看著他,並對他說:「I believeyou 。」(我相信你。)遇到他回答不上來的尷尬局面,我就請其他同學幫忙,發揚友愛互助精神,這樣也打破了孩子回答不上來的尷尬局面,之後同學們都以熱烈的掌聲鼓勵他,此後,每節課他都積極發言。另外,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為學生准備各種精美的獎品,滿足小學生成就感,鼓勵他們努力學習英語,以此增加學習動力與興趣。所以,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多表揚少批評,多激勵少指責。教師要耐心地聽學生發言,不要輕易打斷學生的思路;要善於發現學生微小的進步,及時肯定,不要輕易挑剔學生這個詞「不規范」,那個詞「有毛病」,即使某個詞說錯了,也要允許或提醒他重新換個詞再說。小學生初練口語,往往語無倫次,更需要教師的細心呵護。 總之,英語教學應以素質教育為目標,重點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的技能和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以達到大綱要求,改變目前英語教學的落後狀況,把英語課上成名副其實的英語實踐課,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課堂模式,使學生從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轉為積極的使用者,為今後進一步學習英語打好基礎。
G.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的口語能力
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是信息的第一載體,而口語又是人們最廣泛應用、最內經濟容簡便的表達方式和交流手段。「教師是吃開口飯的」,流利的口語是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之一。英語教師其標志性特點之一:就是他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相對其他科目的教師較強。但在此基礎上,存在這么一個問題: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或在生活中,運用英語口語的表述較少,導致師與生、生與生、師與師之間的英語表述尚未能脫口而出。針對這個問題,筆者展開了一系列的探討與研究,找出了一些相關的提升方式,現歸納如下:
H. 怎樣有效開展小學英語口語教學
一.情景式口語教學法——讓學生想說
在中國的英語課堂上,有很多學生不願開口說話,擔心自己開口會說錯,會遭人恥笑。這樣「不語」的學生在課堂上始終處於被動位置。根據這一點,教師應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可漸漸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漸漸地讓學生產生想用英語表達的願望。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高於抽象思維能力,對生活中直接接觸的事或物比較了解,而對只限於書上看到,學到的容易忘記。基於此英語對小學生來說是一門從「零」開始的學科,教師要絞盡腦汁把這虛無縹緲的東西在學生腦中留有深刻印象,就得靠依靠現實的生活情景了。一方面,增強學生的形象記憶;另一方面,增強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在教What are you doing?時,設置一個情景:讓一個學生捧著本書,然後回答:I』m reading 。這樣既實際又貼近生活,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口語表達的流利程度。
再者,小學生愛玩、愛動、好表現自己,因而把課文的對話創設成情景,讓學生用表演的形式進行交流,學習語言是最恰當不過了。如復習「Let』s eat」(這一單元時,教師可利用實物、圖片等創設情境,讓學生們進入到餐廳里,再以「Old MacDonald has a farm」這首歌,營造了一個氣氛,接著把帽子戴上,此時教師變成了「waitress」(女侍應),手裡的書變成了侍應手上的托盤,而學生們則變成了顧客,讓學生嘗試向我提出各種要求:如I like hamburgers. I like hot dogs. Can I have some cakes? 也嘗試著讓學生提出各種建議,如:Have some juice. Have some ice creams等。還要嘗試著運用上各種禮貌用語,贊美用語,如Thank you. You』re welcome. Oh, it』s nice. I like it 等。學生們興趣濃厚,他們在模擬的情景中嘗試交流並進行交際,活學活用地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了。
二.直觀式口語教學法——讓學生會說
直觀的教具在教學里一向手到重視。在一些學校多媒體設備不完備,資源缺乏的情況下,直觀教學是極為有效的教學手段,尤其是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低年級兒童心理學表明低年級兒童在學習外語時心理和生理上有很多優勢,短時記憶力強,好奇心重,模仿力強但較為直觀,缺乏抽象能力。因而通過直觀教學則能彌補這一不足。利用教具可以使教學方法多樣化,容易引起和保持學生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教授(Fun of English 3A) Unit3 This is my father. 是在教水果類單詞時,老師可自帶一些水果,或者可讓學生帶一些,讓學生有直觀感受到單詞所對應的實物,同時對照實物練習口語的過程中,減少了學生內心中對英語單詞的翻譯過程,能直接見實物將英語單詞脫口而出,學會用用語表達,從而做到快速而又自然地運用單詞,而並非死記硬背式的單純記憶。
對於高年級的英語口語教學中,可利用圖片,掛圖等直觀教具,結合講故事,復述等教學方法來充分練習學生的口語,從而在說的過程中鞏固句型,語法等,例:Fun of English 5B)Unit4 Halloween,該單元中目標在與學生能運用句型;「What do you like?」,「Do you like…?」,「I like…」在A部分的教授中,可以利用掛圖,學生聽錄音的基礎上,用講述的口氣,將課文內容講述給學生,並且讓學生理解後根據掛圖提示復述出課文內容,以講故事的形式完成教學,還可以讓學生用所學過的內容,靈活的編寫。
三.游戲式口語教學法——讓學生敢說
游戲的過程是激發學生興趣,並最大限度的保持這一興趣,使學生資源,愉快地說英語的一種教學方法。在課堂英語教學中,採用游戲是練習學生口語的一種很有效的手段。首先,所用來的游戲應符合以下三條基本標准,1)它們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並使課堂教學多樣化;2)它們能增加學生對外語的理解;3)它們將誘導學生去說這種新的語言。其次,採用的游戲應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於低年級學生可採用些簡單的,易操作的游戲。例如:在復習水果單詞時,先把水果放在一隻盒子里,讓學生閉上眼睛用手去摸一摸,讓學生猜一猜盒子里裝的是什麼,然後讓學生用英語說出該水果的名稱,接著要求學生找一找該單詞的「好朋友」;或者出示字母卡片,讓學生排隊組成一個個水果單詞。這些活動比單純讓學生讀單詞有效得多。
對於高年級學生來說,則要組織些有難度的游戲,並有適當的獎懲制度。在學生明白游戲規則後,應盡量多的給學生參與的機會。由學生自行組織並參與其中。如,Fun of English 5B Unit6 A PE lesson中對指令的學習,可由老師師范,先發號指令「Put your hands on your shoulders」,「Touch your nose with your finger once」,而後,由學生自己發號指令,其餘學生做,做錯的給予懲罰;或是讓學生分成6~8組上前表演。一個到兩個學生發號指令,其餘組員按指令做動作來練習。
對於游戲的選擇上可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同時可有選擇的改變,結合直觀教學手段,呈現實物,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說英語,用英語來交流,達到「寓教於樂」。
英語口語的教學不僅僅限於教學,在小學教育中低年級英語的課時約每周三節,中、高年級每周英語課時為4節。因此,可以看到除了完成正常的英語教學任務外,用於學生練習口語,開口說英語是少之又少。盡管教師在課堂中盡可能多的讓學生開口練習口語,但這些時間是非常少的。再者,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是與周圍環境的脫離,在課余時間形成良好的英語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最有效地便是開展英語課外活動。它形式多樣,靈活多變,很能激起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多方面發展英語才能。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活動課時間給學生欣賞一些英語卡通片,利用課前和課上的五分鍾,教學生一些簡單的英語歌曲,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感受英語氛圍,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的環境。教師只有在英語教學中真正將視、聽、說相結合,讓學生敢於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才能達到英語口語的提高。
四、兒歌式口語教學——讓學生樂說
兒歌是少兒口頭傳唱的歌謠,它在任何一種語言中都是語言的啟迪,是孩子們最有效的學習工具。英語兒歌由於內容豐富生動,語言淺顯,節奏明快,是活在孩子們口頭上的英語文學。它很容易激發少兒的學習興趣,保持少兒的學習動力,是非常適合孩子門學習的一種形式,也是英語口語教學的一種方法。
為了增加學生的語言素材,教師可以把一些孤立的單詞用兒歌串連起來,幫助學生記憶,並運用,讓學生在課餘生活中不知不覺得喜歡上用用語進行口頭表達。下面筆者就將自己在教學中經常使用的幾類英語兒歌作簡單介紹:
1.聯想式兒歌:兒童自言自語,用英語兒歌表達自己感興趣的的事物。
Birds, birds, fly, fly, fly;
Birds, birds, I like birds.
Cats, cats, catch, catch, catch;
Cats, cats, I like cats.
2.對話式兒歌:兒童之間一唱一和,以對兒歌的方式展示一段真實的生活情境。
Matter, matter, what』s the matter?
Cold, cold, I am cold.
Jacket, jacket, here』s a jacket.
Thank you, thank you.
Not at all.
Six, six, six o』clock;
Up, up, get up.
All right, all right.
Goodbye, goodbye.
Seven, seven, seven o』clock;
School, school, go to school.
OK, OK.
See you, see you.
3.問答式兒歌:兒童一問一答,可以就有趣的問題自問自答,也可以互相問答。
Doing, doing, what am I doing?
Sweeping, sweeping, I am sweeping.
Doing, doing, what am I doing?
Washing, washing, I am washing.
……
Blue, blue, what is blue?
Sky, sky, sky is blue.
Green, green, what is green?
Grass, grass, grass is green.
以上四種口語教學方法只有綜合使用,循序漸進,互為補充,相得益彰,才能讓學生的英語表達逐步從「不想說」「不會說」「不敢說」「不願說」的尷尬處境中走出來。
總之,英語口語教學不只是使學生系統的掌握了英語日常口語,了解了語言的文化含義,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學生思辨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提高學生運用知識,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提出見解的能力。
I. 小學英語老師口語不好,怎麼提高
學習英語是一個系統工程,聽說讀寫四門功課,每一項都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來系統的訓練,沒有一蹴而就成功的。就中國學生而言,最難提升的恐怕是口語了。關於學習英語的建議也應該要從如何提高口語水平來展開。
首先,想喚醒一下大家都知道的一個道理,也就是學習英語的正確步驟。說是喚醒,是因為這是個大家都懂,但卻常常被忽略的邏輯。如果按練武功來說,聽和說就是內功,而讀和寫就是外功,內功不強,外功就是花架子。而就內功而言,聽是最基本的輸入,說則作為最常用、最實用的輸出功能。簡單來說,在日常交流中,只要英語說的好,沒有人會在意你是否會讀和寫,也就在潛意識中承認了你的英語水平。而聽得懂、說得明也正是讀和寫的基礎,這就是語言本身發展的基本規律。舉個簡單的例子,想必大家在小的時候都是先學會說話,再學會讀書寫字的吧?!既簡單又重要的道理,希望大家能夠重視。
數據顯示,在雅思、托福等國際標准化考試中,考生通常會被口語部分拉低分數。所以說對於中國學生而言,口語能力是亟待提升的。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三。一是不重視,從中國的教育體制來說,考試得高分永遠是第一重要的,四六級高分通過,確無法開口交流的大有人在。二是投入時間少,反思自身的學習過程,無論是應試備考還是休閑看書看電影,投入在練習口語的時間少之又少,再加上在國內缺少口語交流環境,這種情況更是雪上加霜。三是學習方法不對,近年來確實大家有意識的想注重自己口語的訓練,看美劇學習日常表達方法、花錢報口語課程班、利用假期上口語集訓班,還有在XX APP上練習和朋友圈打卡,各種方法層出不窮,但卻發現收效甚微。
為大家總結了以下六點提升口語能力的方法:
在初級階段,堅持的跟讀和模仿可以提高你的發音和流暢度,但需要注意選材,這里給大家推薦兩種學習英語口語的材料,一種是知名人士在某發布會上的演講,另一種是TED論壇的演講。有兩個好處,一個是他們會在裡面講故事,這個是讓你平時交流中信手拈來的一些好的句式。二是他們在演講中會說出很多很有哲理的金句,如果你能運用到日常表達中,將會給人很深刻的印象。
很多人可能會忽視這個問題,但聽和說本身就是並行的,不要抱怨總說聽不懂,有的時候問題不在聽不懂,而是聽不清,根本原因是你不知道這個單詞的正確發音是什麼,當然也就不知道對方所表達的內容了。磨耳朵就是讓你的耳朵對英語這個語言行程條件反射,英語新聞廣播、英文歌曲都是非常好的工具。只有聽懂了,你才能給對方正確的反饋。
每天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情,都可以用英語去思考,嘗試在腦子里用英文表達出來,逐步建立自己的英文思維,同時,還可以在遇到自己不會的單詞時,把它記錄下來,逐漸積累自己陌生的單詞和表達方式,這些單詞都是你自己積累的,可比某某日常生活用語、日常生活單詞來的更貼近你的生活。長此以往,你會發現英語造句並沒有那麼難,而且生活中常用的詞彙量也將大大的提升。
看似神經質,但其實是對口語練習非常有幫助的一件事情。敢於把自己所想表達出來是學考口語的第一步,不斷每天的堅持訓練,將使你在用英語表達的時候放鬆下來。常常有人在遇見外國人明明知道怎麼說確不敢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已經很久沒有張口說英語了。每天堅持張口,你才能在關鍵時刻脫口而出,哪怕對方是鏡子中的自己。
相信很多大學都有來自母語是英語國家的留學生,不妨大家找一個外國語伴,當真正面對外國人,用很簡單的英語去聊一些事情的時候,能使你放鬆下來,交流過後能讓你找到交流的自信「原來我也能跟外國人如此愉快的交流」,慢慢你自然會把面對外國人的緊張度降下來。另外,不用每次見面特別固定一個話題,隨便聊聊就好,過程勝過內容。
以上的五種方法,雖然可以自學,逐步讓你提升口語。但往往專業的指導不但能讓你的學習進度加快,更重要的是可以糾正你表達中存在的細節問題,會讓你從業余選手晉級為專業選手。在外教的選擇上需要尤為注意對方的教育背景、學歷以及談吐,有語言學背景的外教最好,因為他將更善於利用科學的方法教授英語。不是外國臉就能教好外語,就像你中文說的這么好,也無法教中文一個道理。總結起來,口語學習除了長期堅持,更重要的是要接受專業的人的指導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提升。怎麼能讓你產生對學習口語的興趣、怎麼引導你正確的開口講英語、怎麼能用英語愉快的與別人交談等等,在口語學習中都是尤為重要的,雖然人工智慧、AI發展迅猛,並已經逐漸融入日常生活,但十幾年教學經驗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被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