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怎樣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口語是傳遞信息的主要渠道。隨著人們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要求人們必須具有高質量的口語交際水平。《課程標准》指出:「口語交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那麼如何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呢?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兩點: 1、示範引導,提高說話能力 創設說話情境,使學生有表達的慾望,這是說話訓練的第一個環之後,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示範,加以引導,讓學生循序漸進,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例如,在教學《狼和小羊》這一課時,狼和小羊的對話很形象,講到此處,我引導學生想一想,你能當這個狼嗎?試試好么?然後,教師進行示範:狼很想吃小羊的樣子。在教師的啟發示範下,大家爭先恐後,躍躍欲試,在嘗試中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 2、辯論賽場,激發表現慾望 辯論,彼此用一定的理由來說明自己對事物或問題見解,揭露對方的缺陷,以使自己的觀點有立足之地。辯論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個亮點。可以幫助學生發展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在辯論中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精心篩選,嚴密組織語句,鍛煉了自己的聽、說、讀的能力。如教學《放棄射門》時,我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用新課標的教育理念,營造課堂辯論的氣氛,辯論的觀點上「福勒放棄射門,到底應不應該?」正方和反方學生在辯論過程中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還可以使用自己查找到的資料。這樣,課堂顯得非常熱鬧,學生們的表現都非常精彩,言辭犀利,很有「辯論」的味道。整個教學從教師的包辦中走出來了。教師沒有任何暗示性的語言偏袒某一方,課堂上,教師成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服務者,學生不再感到發言是一種痛苦,一種無奈,一種負擔,而是自己用智慧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Ⅱ 如何培養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在日常英語教學中,一些英語教師常常抱怨:「某某學生英語作業、考試成績都很不錯,就是上課不舉手,不敢發言。」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學生筆試成績好,口語卻很差,有的學生雖然參與積極性較高,但一到當眾說話時,就抓耳撓腮,畏畏縮縮,還有的學生自由表達時語言流利,一到正式發言就吞吞吐吐、結結巴巴等。諸如此類的「聾啞英語」現象俯拾皆是。那麼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幫助學生走出啞口無言的尷尬境地呢?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通過分析阻礙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因素,試圖找到培養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方法。
一、影響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因素
(一)「恐講心理」的影響
小學生一般都比較膽小,羞於說英語。很多學生怕開口說錯,受到教師的責備和同學的嘲笑,這種恐懼心理給他們帶來了焦慮和緊張感,導致他們說話時吞吞吐吐、結結巴巴。
(二)缺乏真實的語言環境
小學生接觸真實語言環境的機會非常少,他們平時只是在英語課上短短四十分鍾時間里接觸英語,而且教師在課堂上也較少使用英語教學,「用漢語教英語」這種傳統模式的教學導致學生養成一種用漢語思維的習慣,嚴重製約了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
(三)學生的「惰性心理」
英語學習需要學生課後花時間去聽、去說、去練,要勤奮好學。但大部分學生比較懶,課後對英語不聞不問,有些學生看到周圍人都不練口語,也就心安理得隨大流了,不願意花精力去練習口語,口語訓練受到了嚴重的局限性。
(四)學生的詞彙貧乏
由於小學生的英語水平實在太有限了,詞彙量並不多,或者說比較貧乏。比如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求學生描述一張圖片,很多學生能用中文將圖片表達出來,但用簡單的英語句子來描述圖片卻使他們感到很困難,這就直接影響了他們口語的表達。
二、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方法
(一)激發學生英語交際的興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如何激勵、喚醒和鼓舞。」我認為這對於口語教學是非常具有指導意義的。所以我著重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激勵學生,培養學生對於英語的興趣。興趣的引發可從多個方面入手。教師留給學生的印象非常重要。教師舉止得體、態度和藹會讓學生增加對這門課程的好感;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賞識會成為學生進步的動力。此外教師自身的水平也很重要,教師豐厚的知識底蘊能增加學生的信任,因此教師要涉獵多方面的知識,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以使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游刃有餘。同時還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方式來讓學生感受英語語言的魅力,如英文故事、英文歌曲等……
(二)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
許多學生甚至家長都認為小學生學英語太早,或者乾脆認為學英語沒用。「我又不出國,只要學好漢語就夠了。」「他們還小,英語以後可以學好。」但他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在人才濟濟、全面發展的今天,英語是多麼重要,許多外商的投資以及大量商品的進出口都需要用語言來交流,沒有流利的口語又怎能很好地溝通呢?因此學英語勢在必行,作為英語教師我們首先應讓學生明確這一點。
(三)構建和諧的語言環境
「說」是一個主動、積極表達的過程。在課堂上,教師要給予學生積極評價,應努力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說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教師不能總讓機會光顧活躍者,應適當留一部分機會給那些想說不敢說的學生,鼓勵他們大膽開口,增強其自信心。學生開始說英語時難免會有些緊張、害怕、害羞,教師應熱情鼓勵,及時幫助,適當引導。每當學生能正確流利地表達,教師要有一定的肯定和表揚。久而久之,這些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另外,學生初學說英語出錯是難免的,教師要寬容對待學生的錯誤。糾錯時應該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切忌隨意打斷,更不能訓斥指責。教師要創建一種開放的、和諧的語言氛圍,讓學生愉快地融入到英語的環境中,使學生從敢於開口、易於開口到樂於開口,在不知不覺的練習中,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四)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英語交際的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能夠充分表現自我的氛圍,可為每個學生提供更多的交際機會。小組成員在小組內能夠進行充分的語言、思維及膽量的訓練。通過交流,他們能夠大膽地將自己的見解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在交流中逐步學會主動與別人交往,並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可以通過做游戲、表演等方式來操練句型,增強口語交際的興趣,提高交際能力。
此外,重視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對教師而言,還應做到更新觀念、更新方法這兩個更新。新課改要求英語教師應有與新世紀發展相適應的改革意識、創新意識。因此,在小學英語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深刻理會課程標準的精神,了解教育改革動態及不同流派英語教學的特點,充分發揮備課組的作用,組織教師集體學習研討,在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應用能力的同時,克服班級人數多、英語學習環境不成熟等困難,特別加強小學生口語交際教學和訓練。
總之,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對小學生英語口語的訓練決不能急功近利,而必須持之以恆。只要教師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愉悅的交際氛圍,並適時和適度地加以引導和點拔,就一定會使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獲得較大的提高。
Ⅲ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口語表達,如果真的要以熟練交流為目的,要遵循幾點:
1,詞彙的記憶,要熟練到像自己名字一樣才可能在日常口語中用得上。這,很重要。
2,聽力的訓練。聽得懂才能交流,所以聽懂是交流的先決條件。關於聽力,很多人的誤區是,聽力要等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實施,否則聽不懂毫無意義。事實上這話說得也不是沒道理,但是你等那個時候再訓練聽力晚了點,所以聽力還是要從小抓起。特別是跟隨教材一起的配套磁帶或是光碟,是很好的聽力素材。開始聽不懂沒關系,只要努力聽清楚每句話,能聽得出每個單詞的發音便可,久而久之,即便不會的單詞也能聽出其發音。就像我們漢語中不會的字詞,不懂也能復述,甚至能揣摩出大意。
3,說。最佳的便是生活中有懂英語的,將口語交流運用到生活中,這樣會事半功倍。但是,一般家庭做不到,很多家長不懂英語,懂的也基本打不到交流的程度,那怎麼辦?建議,1),將學過的單詞穿插進漢語交流中。比如,我的pencil(鉛筆)哪裡去了?
2),簡單的句子,作為日常交流說出來。例如日常用語一百句,那都是日常最簡單,最常用的,家長不會,那三五遍,三五十遍之後也就懂了。作為家長,要積極配合,給孩子營造出一個使用英語的空間。哪怕是讓孩子當老師教你……學以致用,如果語言不用於交流,那母語也會變得生疏,更何況是第二語言?!
3),動畫片。英美的動畫片是學習英語聽力和純正口音的好素材。首先動畫片是針對孩童的,語言設計上也是比較簡單的,很適合初學者。其次是,什麼老師也沒辦法比專業的配音演員的口語表達更純正!!
4,課本劇。先將課文背熟。要知道,背單詞不如背句子,背句子不如背課文。將所有學過的課文都要背下來,比只被單詞更有效。英語課文都是對話形式,這就給演繹課本劇提供了先決條件。然後,組織幾個同學,來排練演繹課本劇,範本便是跟隨課本訂的錄音磁帶。沒有同學願意來,那就家長配合了。再不行,就鼓勵孩子,一身兩角。
總之,英語是交流工具,要用到生活中。沒有語言環境,就要創造出環境。若非如此,真的很難讓口語達到一定程度。
小孩子在語言習慣形成階段學習語言,只要方法得當,一般都有說一口流利英語的機會,這是成年人無法比擬的。如果,家庭教育能抓的起來,比花錢更有效,起碼可以不讓花的錢白費掉。
Ⅳ 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口語教學
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口語教學分為操練與對話:
一、操練
操練的方法用以下幾個變化步驟:
1. 開始時,讓大家齊聲跟著說,這可以增強大家的自信心,鼓勵人人開口。
2. 先讓半個班跟著說,然後讓另半個班跟著重復說。如操練問答,可以讓半個班問,另半個班答,然後再調換一下角色,以免單調。
3. 讓排、行或小組重復。當少數人說時,教師能比較容易地聽清他們說得怎樣。
4. 最後,叫個別學生單獨說。因為之前他們已經做了很多練習,再讓他們自己試著說就不會感到緊張。教師要盡量多表揚少批評,少指出口語練習中出現的小錯。
5. 波浪式操練。這種方法如同石子投入池塘所產生的波浪一樣,讓一個小組說一個句子,然後這個小組與另一個小組一起說一個句子,這兩組又與第三組一起說一個句子,以此類推,逐漸擴展,增加練習的人數,加大練習量,推廣准確的語音、音調,起到鞏固作用。
6. 分段操練。若操練一個句子,學生跟著說有困難,就可以用這個方法。比如:
教師:many.
學生:many.
教師:How many?
學生:How many?
教師:How many days?
學生:How many days?
教師:How many days are there?
學生:How many days are there?
教師: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
學生: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
這樣學生學起來會感到輕松容易,還可提高興趣。
7. 傳話操練。此方法帶有游戲性,老師先小聲對第一個學生說一個句子,接著挨個直行往後傳,直到最後一個學生大聲地說出傳至的句子來。然後用此方法抽幾個直行比賽,對能將句子正確傳至最後一個同學的直行給予表揚或發給小獎品。
8. 連鎖操練。在連鎖操練時,A問B一個問題,B回答,B再問C,C回答後再問D,以此類推。進行連鎖操練時,有時不必按座位順序,可以任意提問。這樣做可以使全班學生始終處於積極的狀態。
二、對話
至於對話,我們可以採用以下幾種形式:
1. 教師與學生的對話或學生與學生一問一答的簡單對話。如:
A: What's your name?
B: My name is Tom.
2.教師與學生或學生與學生多次問答以訓練學生進行較長的對話。如:
A: How tall are you?
B: I'm 155cm.
A: How tall is your father?
B: He's 170 cm.
這可以包括問候和其他內容的對話。重要的是,學生在進行這樣的對話時應提供自己真實的信息,而不是背誦課文里的句子,這樣便會促使學生運用語言表達實際的意義。
3.「連珠炮似的提問」。教師快速口頭提問,要求學生迅速反應,作出回答。如:
A: How are you?
B: Fine, thank you.
A: Which school are you in?
B: I'm in Dongxiu Primary School.
A: Which class are you in?
B: I'm in Class Two.
4.「扮演角色」的對話。小學生喜歡表現自己,在這類對話中,讓學生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或者想像自己處在各種各樣的場合。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到學好英語口語能夠充分地表現自我的好處,從而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總之,通過課堂操練和對話,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可以上一個台階,自信心也可得到增強,養成說英語的好習慣。
Ⅳ 急要小學英語教老師口語表達演講稿,謝謝大家
I teach mu students to use classroom English.
Ⅵ 如何培養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賊不同來的階段創造機會,提自高口語水平,認真設計問題,是小學階段加強口語的有效方法。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發展的最佳年齡階段, 口語訓練要多樣化,讓句型烙印在學生的腦海里,儲存到他們大腦「語言庫」中,以發展他們的語言,提高說話能力,形成「脫口秀」。利用游戲活動,發展口語能力.小學生活潑好動,愛唱愛跳。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會有很大的幫助
Ⅶ 淺談如何開展小學英語口語教學
如果母語是漢語,先要開個家長會,說明白外語是個什麼東西,怎麼才能幫助專孩子學。就算是屬外國人教的孩子,到了家裡,家長問:學英語啦?是。這個英語什麼意思?就這一個問題,孩子就白學了!從此以後,聽了英語那個大腦就只會用早就會的漢語來思維不管會不會的英語了!不論怎麼再改都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