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做英語教師(口語方向)
其實你跨專業考研考研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你想教口語的話你可以去一些英專語培訓機構試試,大學高屬中的話基本不太可能,因為他們都需要純正的外國人,不光可以教純正英語還可以透過他們了解外國人的文化傳統和思維方式,顯得學校檔次也高,而且現在找跟英語相關 的工作都需要專業的英語證書,像專業八級等,雅思托福等並不是所有國內的都承認。你也可以先去新東方等培訓機構申請一下助教,或許以後真能當上口語老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祝你好運!
㈡ 求一個英語教師經常用的口語詞
bla bla bla是「等等,之類的」的意思,說話者想省略接下來的相似的東西或者不想再說下去了,就會說bla bla bla 老外經常會說這個,就像咱們說「...什麼什麼的」
㈢ 淺談如何提高英語教師口語教學的能力2300字
當前社會,英語一直有著很重要的角色,時至今日,英語己成為課堂教學和日常生活中。英語的教學目標其實就是學以致用,讓學生在長期發展包括以後走向社會的過程中能夠多一條途徑。傳統的英語教學特別注重語法的正誤,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則是不聞不問,可是說學習的是啞巴英語,因此我們不僅要完成小學英語的基本教學任務,而且還應讓學生主動開口說英語。筆者根據自己多年來教學實踐經驗,談談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進行小學英語的口語教學。
一、良好的教學環境是口語教學的基礎
環境的好壞與口語有著直接的關系。中國的運動員出國打職業聯賽,一開始都是帶著翻譯的,在國外2~3年後,就可以不需要翻譯了。因為那邊有口語的環境,所有人都在說外語,每天自己耳濡目染,也會有所進步,久而久之,口語自然就上來了。因此讓學生大膽地說出來。首先,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徵,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出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天性活潑好動、無所顧慮、敢想敢說、求新求異。所以教師在上課時,需要盡可能多的使用抑揚頓挫的語氣輔上豐富的面部表情,適當運用肢體語來組織課堂教學,給學生創造開放寬松的教學環境。
教師要盡量利用課文的插圖,通過肢體語言和圖片讓學生理解、反饋、表達課文的中心思想,讓教學情趣橫生,增添藝術效果。其次,硬體設施很關鍵,教師的環境和學生前後座位也很關鍵,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有一個專門的英語教室。如果沒有,那麼就要在教師的布置上多下功夫,讓學生有一個學習英語的氛圍,讓學生在進教師的瞬間就想說英語。創造個有豐富的思維,利於問題解決的教學環境。最後在教學方式上,要將之前被動的教受變成主動的學習,將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使學生敢於大膽開口說英語,營造個民主的、寬松的學習氛圍,為問題的展開作好鋪墊,達到最有效的學習。這樣有利於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討論和交流。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又可以消除學生的緊張感,鍛煉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充分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小學階段的孩子活潑好動,整體面對枯燥無味的26個字母,時不時的說說外國的語言,長期以往,新鮮感過後必然顯得枯燥無味。哲學上說興趣是推動人探究事物的主要原動力。而對於頭腦中沒有明確求知慾望的小學生,只有教學的內容有興趣,學生才會喜歡這個內容,才能激起他們探索的新鮮感,保持持久動力。因此教師就要善於發現學生喜歡學的、要求學的知識內容,真正做到讓「快樂教育」的理念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實現願學、樂學的理念。隨後,學生有學習的原動力,當學生有追切學習願望時,才能自覺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國外研究者認為,母語是潛意識、無意識的兒童學習過程,兒童的語言學習其實首先選擇無意識的語法規則。因此國外學者認為,相對於母語的其他語言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興趣是積極學習的重要因素,尤其小學階段的學習,更依賴於興趣的指導。過於嚴格的有意識的聽、說、讀、寫的訓練與句型結構的學習,會使他們感到索然無味,失去耐心與興趣,導致厭學。所以小學課堂的教學必須遵循興趣主導原則,選擇一些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話題來引導學生。好的教師會在學習英語的初期,在活躍課堂氛圍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唱歌、跳舞、跟讀、肢體語言來模仿、理解所學的外語,而當學生有了較好的基礎或者說有一定量的積累時,實際操作則應是課堂的重點。中高年段的英語教學更看中教學的氛圍,師生之間更要有輕松,真實的交流,貼近生活。其次,教學形式要活潑有趣,使學習氣氛變得輕松愉悅。讓學生在古板、嚴肅、單調、乏味的學習環境中解脫出來,消除學習疲勞,並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以此來激發學生的長效學習潛能。
三、豐富課堂教學活動,提高課堂口語效率
教師為主體的「聽說」教學方法與手段,只能讓課堂變得枯燥。根據新課標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快節奏、靈活多樣的。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英語小品、歌曲、自由對話等也能提高學生口語交流的頻率。特別在復習階段的口語對話,更能促進學生知識的鞏固,形成一個反饋和提高的階段。哲學中的一些理論提倡情境性教學,認為這種教學「應使學習在與現實情境相類似的情境中發生,以解決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我們知道語言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在英語教學中要根據生活來設置語言情景讓學生在模擬環境下扮演不一樣的角色來從而提高英語的表達能力。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高於抽象思維能力,對生活中直接接觸的事物比較了解。書本中所學,課堂中說教的內容相對容易忘記,因為小學生的思維仍以感性思維為主,自然、真實、貼近實際生活的語言交際情景能夠使學生從心理上消除對所學英語知識的陌生感,能讓學生感覺是從自然中獲得充滿了親切的、人情味的普通生活,並逐漸讓孩子適應生活、獲得經驗、發展提高能。總之讓學生玩中有學,學中有玩,在各種游戲中鍛煉口語能力,在這種輕松有趣的課堂教學環境中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就會高漲,而且說起英語來也會越來越流暢。這種多樣的教學方式的設置更貼近學生,更真實自然,使學生產生了運用英語的真實需要,他們躍躍欲試,就會自覺主動地去開口實踐使整個課堂教學豐富多彩最終在愉快的氣氛中完成學習任務實現目標。
㈣ 英語口語教師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詞彙,發音,語法,這些都挺重要的,特別是發音,發音好不好直接決定了口語老師的層次
㈤ 英語口語具備的素質
你說的做口語老師是指在哪教學的老師呢?一般國內的中小學老師都算是精讀老師吧,沒有專門的口語老師,大學里有專門的口語課,但是你是本科畢業的話進不了大學當老師,可能有些大學當行政人員可以。或者你是說進私立學校或外語培訓學校當口語老師。那麼具體你需要具備什麼能力要看你所在的崗位面對的是什麼學生。
一般來講作為老師,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作為英語口語老師,在專業方面,不只是要口語好,需要各種基本的英語知識都要有,然後口語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更突出才行。教學經驗方面,要學習專門的教育理論教學法知識,更要在實踐中鍛煉積累經驗。然後還要有科研能力。最重要的還要有熱情,有愛心,願意為學生心甘情願奉獻一生。還需要慢慢培養自己多方面的技能和素養。雖然是英語老師,但是只要是老師就要對什麼都知道一點,因為用語言表達的東西包括方方面面,你要懂政治哲學經濟歷史地理文化風俗社會常識等等。
作為大學生,你可以先從小事做起,比如練習英語和漢語書法,板書,學習發聲,你的英語口語好,不代表你站在大課堂上,面對幾十幾百人講話時,你發音不走形。學著做課件,現在是多媒體時代。學習畫簡筆畫,三筆兩筆勾畫出想要的形象。學習唱歌跳舞彈奏某種樂器,上課的形式就可以多樣了。學習好漢語知識,和多種語言,能在對比中教學,遇到掌握不同語言的學生你都能說個一二。多多多多多多去聽優秀教師的課,多和他們請教溝通。最重要的是自己親自多講點課,在實踐中會發現很多新問題的。然後再回頭來看以前讀過的那些教育理論和教學法的書,你會有新的體會的。
每次講課一定要設計好每一分鍾,每一面板書,甚至練好每個要寫上黑板的字。
真的想做個好口語老師,本科學歷還是不夠的。只有英語專業的知識也是不夠的。當好老師是終生努力的結果。加油!
㈥ 老師,怎麼樣才能讓英語教師口語練好呢
在聽錄音的前提下,要敢於說出你的話,可以在英語課上,早讀課上等等。一定要敢!
㈦ 英語課堂上老師常用的口語。
要多讀。不懂虛心的去問老師。祝你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