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國英語口語測試大賽的獎狀有用嗎
在一些外企會注重口語能力,所以還是有用的
Ⅱ 求以前的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高二口語試題
地理會考總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 太陽 地軸
方向 自西向東(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周期 恆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 恆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點(1月初)快遠日點(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時15º(兩極除外)
線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時 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1670KM\小時,兩極為0.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
二: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2)地方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晝越長 ①太陽直射點在那個半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 那個半球晝長,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短 晝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夜現象 晝夜平分
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
隨緯度的變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 離直射點越近高度
隨季節的變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達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歸線之間每年有兩次直射
四: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通常用於俯視圖,判斷依據為: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度,東經度遞增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有極晝現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北緯23º26』,若北極圈有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南緯23º26』
(3)確定地方時 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為18點,依據每隔15º,時間相差1小時,每1º相差4分鍾,先計算兩地的經度差(同側相減,異側相加),再轉換成時間,依據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4)判斷晝夜長短 求某地的晝(夜)長,也就是求該地在緯線圈上晝(夜)弧的長度,這個長度也可由晝(夜)弧所跨的經度數來推算
(5)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區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90º-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
五:晨昏線與經線和緯線
(1)根據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①晨昏線通過南北極可判斷這一天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後
②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晝,可判斷這一天為6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夏至日,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③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夜,可判斷這一天為12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冬至日,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
(2)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相交關系判斷晝長和夜長
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求晝長時,在晝半球范圍內算出該地所在地的緯線圈從晨線與緯線圈交點到昏線與緯線圈交點,所跨的經度除以15即該地晝長,如果圖上只畫了晝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圖中白晝所跨經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該地的晝長
七:區時,地方時的計算
第一步:先求兩地的經度差.
第二步:再求時間差,以每一度經度相差4分鍾來算.
第三步:然後判斷兩地的東西方向,求東用加,求西用減.若求出的時間大於24小時,則減24,日期加1天,若時間為負值,則加24小時,日期減去1天.
第二單元 大氣
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1)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氮—生物體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陽紫外線「地球生命的保護傘」)、水汽和固體雜質(成雲致雨的必要條件)
2):大氣的垂直分層
高度 溫度 大氣運動 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層大氣 2000-3000千米 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
平流層 50-55千米 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運動 臭氧吸收紫外線升溫;有利於高空飛行
對流層 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 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對流運動 天氣現象復雜多變,與人類關系最密切
二:大氣熱力作用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於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雲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在夏季多雲的白天,氣溫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於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
①大氣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截留熱量而增溫,由於大氣對於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能力比較差,但是對於地面長波輻射吸收作用強,所以地面輻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氣吸收
②大氣逆輻射是大氣輻射的一種,方向朝向地面,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二:大氣的熱力狀況
大氣的熱力作用
1)熱力環流: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從圖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壓線向低壓方向(向下)彎曲,高空等壓線向高壓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影響因素: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則風力越大
在單一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風向垂直等壓線,指向低壓
風向 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在三個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始終由高壓指向低壓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氣環流
1)三圈環流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南北移動,對於北半球來說,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②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3)季風環流
地區 東亞 南亞,東南亞
氣候類型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成因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風向 冬季 西北風(亞洲大陸) 東北風(亞洲大陸)
夏季 東南風(太平洋) 西南風(印度洋)
四:常見的天氣系統
1)鋒面系統—冷鋒和暖鋒
冷鋒 暖鋒
概念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
天氣特徵 過境前 單一氣團控制,天氣晴朗 單一氣團控制,低溫晴朗
過境時 陰天、雨雪、刮風、降溫 連續性降水
過境後 氣壓升高,氣溫下降,天氣晴朗 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現在鋒後 降水一般出現在鋒前
大氣舉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風,寒潮,沙塵暴
2)低壓、高壓系統—氣旋和反氣旋(以北半球為例)
氣旋 反氣旋
氣壓 低氣壓(中心低,四周高) 高氣壓(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運動 四周向中心輻合(北逆南順) 中心向四周輻散(北順南逆)
垂直運動 上升 下沉
天氣 多陰雨天氣 多晴朗、乾燥天氣
舉例 台風 長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氣爽」天氣
五;氣候的形成和變化
1)氣候的形成因子(太陽輻射、地面狀況、大氣環流、人類活動)
①不同氣候類型的氣溫特點
l 氣溫的分布,一般是低緯溫度高,高緯溫度低;山上的氣溫比山下低;暖流經過地區的氣溫比寒流經過地區高
l 同一緯度地帶內,由於下墊面不同,不同地點的氣溫狀況不同,其中影響比較的大是海洋和陸地
l 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比較(北半球)
氣候類型 氣溫日較差 氣溫年較差 最高氣溫月 最低氣溫月
大陸性 大 大 7月 1月
海洋性 小 小 8月 2月
②不同氣候類型的降水狀況
l 赤道地區氣流以輻合上升為主,全年雨量充沛
l 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º之間,在副熱帶高壓和信風帶控制下,常年乾旱
l 大陸的西岸有兩種情況,以亞歐為例,地中海地區(亞熱帶),夏季處於副熱帶高壓中心的邊緣,氣流下沉,乾燥少雨,冬季由於副熱帶高壓向南移,此地受西風帶的控制,多氣旋活動,濕潤多雨。歐洲地區(溫帶),終年盛行西風,各月降水量較多,而且比較均勻
l 大陸的東岸,以亞歐大陸為例,處於季風環流的控制下,冬季受來自大陸的冷干氣流的影響,降水不多,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降水較多
l 大陸的內部,以亞歐大陸為例,終年受大陸氣團的控制,降水比較少
l 兩極地區以輻合下沉氣流為主,全年降水少
2)氣候的類型(課本47頁)
3)主要10種氣候類型的判斷(課本48頁)
步驟 依據 因素變化 結論
判斷南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氣溫月份 6.7.8三個月氣溫最高 北半球
12.1.2三個月氣溫最高 南半球
判斷所屬溫度帶 最冷月均溫 最冷月均溫>15℃ 熱帶氣候
最冷月氣溫在0℃~15℃ 亞熱帶氣候或者溫帶海洋性氣候
最冷月氣溫在-15℃~0℃ 溫帶氣候
最熱月<>5℃ 寒帶氣候
確定具體的氣候類型 降水量的年內分配情況 年雨型 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2000mm
溫帶 溫帶海洋性氣候700~1000mm
夏雨型 熱帶 熱帶草原氣候(750~1000mm)熱帶季風氣候1500~2000mm)
亞熱帶 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 溫帶大陸型氣候
冬雨型 亞熱帶 地中海氣候
少雨型 熱帶 熱帶沙漠氣候
寒帶 極地氣候
六;大氣環境保護
(1)全球變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氣溫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燒礦物燃料,②毀林
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沒陸地
②改變各地降水狀況和干濕狀況,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
保護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益,採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2)臭氧層的破壞與保護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類使用製冷設備排放的氟氯烴
危害:①危害人體健康,②對生態環境和農林牧漁業造成破壞
保護措施:減少並逐步禁止氟氯烴等消耗臭氧物質的排放,加強國際合作
(3)酸雨
概念:人們一般把PH值小於5.6的雨水稱為酸雨
成因:燃燒礦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農作物生長,腐蝕建築和文物古跡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減少人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國已經採取了發展潔凈煤技術、清潔燃燒技術等措施來控制酸雨
第三單元 陸地和海洋
一:地殼物質的組成與循環
(1)組成岩石的礦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鋁、鐵
結合
礦物:主要的造岩礦物有石英、雲母、長石方、解石
積聚 岩漿岩(花崗岩,玄武岩)
岩石 沉積岩:具有層理結構,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頁岩,砂岩,礫岩)
變質岩:大理岩,板岩
(2)地殼物質的循環
從岩漿到形成各種岩石,又到新的岩漿的產生,這一過程就是地殼物質循環
二: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
1)地質作用:按能量來源不同,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內力作用:地震、火山爆發、地殼運動、變質作用
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泥石流、滑坡、山崩
2)地殼運動的基本形式及其對地貌的影響
地殼運動 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兩者的關系
水平運動 形成褶皺山系,如裂谷和海洋,東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 以水平運動為主,垂直運動為輔
垂直運動 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陸變遷
3)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論點
(1) 全球岩石圈共分為六大板塊
(2) 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等
(3) 板塊張裂地帶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塊相撞擠壓地帶,常形成山脈,當大洋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海溝、島弧、海岸山脈,當大陸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巨大的褶皺山脈
4)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
(1)地質構造的概念: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變形變位
(2)常見的地質構造及構造地貌
褶皺 岩層形態 未侵蝕的地表形態 侵蝕後的地表形態 與人類生產關系
背斜 一般是岩層向上拱起 成為山嶺 不少背斜頂部受張力,常被侵蝕成谷地 儲油構造
向斜 一般是岩層向下彎曲 成為谷地 不少向斜受擠壓不易被侵蝕成為山嶺 儲存地下水
斷層 沿斷裂面兩側岩塊錯位 東非大裂谷、華山北坡大斷崖;上升岩塊:華山、廬山、泰山,下降岩塊: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陽湖。 工程建設遇斷層加固或避開
5)外力作用與地貌
侵蝕 搬運 堆積
流水作用 沖刷地表,如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流水使谷地加深加寬 搬運侵蝕後的產物,如流沙流速降低,泥沙逐漸沉積 流沙堆積形成山前沖積扇,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
風力作用 風蝕溝谷、風蝕窪地 形成戈壁、荒漠 風沙堆積形成沙丘、沙壟、沙漠邊緣黃土堆積,如黃土高原
三;海水的溫度和鹽度
(1)海水的溫度
海水溫度分布規律 水平方向 同一海區 夏季水溫高,冬季水溫低
不同緯度海區 緯度較低處水溫較高,緯度較高處水溫較低
緯度相當海區 暖流經過的海區水溫較高,寒流經過海區水溫較低
垂直分布 水溫由表面向深層遞減,在1000米以下垂直溫差較小
(3)海水的鹽度
①概念:單位質量海水中所含鹽類物質的質量。世界大洋平均鹽度為3.5%
②分布規律:從兩個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低緯和高緯海區遞減。紅海最高(4.1%),波羅的海最低(不超過1%)
③影響因素
影響因素 影 響
降水量與蒸發量 降水量>蒸發量,鹽度較低;降水量<蒸發量,鹽度較高
入海徑流 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區,鹽度偏低
洋流 同緯度海區,寒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低,暖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高
四;海水的運動
(1)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波浪(風浪、海嘯);潮汐;洋流
(2)洋流的形成與分布
風海流:南北赤道暖流,西風漂流,北印度洋季風洋流
按照成因分 密度流:直布羅陀海峽兩側海水流動,紅海與印度洋的曼德海峽
分布 補償流:秘魯寒流
寒流:從高緯流向低緯的洋流,水溫比流經海區溫度低
暖流:從低緯流向高緯的洋流,水溫比流經海區溫度高
北半球:順時針環流
分布規律 南半球:逆時針環流
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逆時針環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順時針,冬季逆時針
(3)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暖流:增溫增濕,如同一緯度地區,暖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和溫度比較高,西歐地區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就直接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有關,如果沒有北大
氣候 西洋暖流,英國和挪威的海港將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海港終年不凍與北大西洋暖流有關
寒流:降溫減濕,如同一緯度地區,寒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和溫度比較低,
沿岸寒流對澳大利亞西海岸、秘魯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環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匯處漁場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漁場、加拿大的紐芬蘭漁場、英
海洋生物 國的北海漁場
上升流的影響:秘魯漁場的形成、東南大西洋漁場
海洋環境污染:加快凈化的速度,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但是別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也擴大了污染的范圍
航海事業:順風順流,例如,北半球的冬季,從波斯灣到紅海的油輪經過阿拉伯海時是順風順流,從大西洋到地中海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時是順風順流
五:陸地水和水循環
(1)陸地水體類型:目前人類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潛水、承壓水
靜態水資源:冰川、內陸湖泊、深層地下水
動態水資源:地表水、淺層地下水
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體,分布於兩極與高山地區,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體,但主要為深層地下水,開發難度較大;動態水是人們開發利用的重點,其中以河流水最為重要。
(2)陸地水的相互關系
水源補給類型 補給時間 補給特點 我國分布地區
雨水 夏秋季節 水量變化大 東部和南部
冰川融水 主要在夏季 補給有時間性,水量穩定 西北地區
湖泊水 全年 有調節性,水量穩定 東部
地下水 全年 水量穩定,與河流有互補關系 普遍
(3)水循環
能量來源:太陽能和重力能
類型:海陸間大循環(蒸發(包括植物的蒸騰),水汽輸送,下滲,地表和地下徑流四個環節,陸地循環,海洋循環
六:生物
(1) 生物的分布和環境
光照:喜光植物和喜陰植物
熱量:從赤道向兩極,熱量減少
從山麓到山頂,熱量減少
水分:從沿海到內陸,水分減少,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帶
(2)對環境的指示作用:駱駝刺表示乾旱的沙漠地區,蓮表示水濕環境,矮牽牛能夠指示大氣中二氧化硫的污染
(3)生物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①光合作用(太陽能轉換成生物能,無機物轉換成有機物),②生物循環促使化學元素的遷移,聯系有機界和無機界,③改變原始大氣的成分,④改變水的化學成分,⑤參與沉積岩的形成,加速岩石的風化,促使土壤的形成,⑥綠色植物的環境效益(吸煙除塵,過濾空氣,減輕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環境)
七:土壤
(1)土壤的概念:是指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
(2)土壤的本質屬性: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
(3)土壤的組成:礦物質(土壤中礦物養分的來源),有機質(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水分和空氣(彼此消長,影響熱量)
(4)土壤的形成
形成過程: 岩石風化過程 低等植物著生過程 高等植物著生過程 土壤
生物對母質的改造作用:有機質的積累過程和養分元素的富集過程,所以生物在土壤的形成過程起著主導作用
八;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1)整體性:地理環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整體,例如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由於距海遠,海洋暖濕氣流難以到達,形成了乾旱的大陸性氣候,由於氣候乾旱,降水少,所以地表水少,多為內流河,由於氣候乾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風化作用強,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氣候變化會導致植被稀少;整體性還表現在某一個要素發生變化會導致整個環境狀態的改變,例如,氣候變暖,導致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最終會淹沒城市河低地
(2)地域差異
分異規律 形成基礎 影響因素 分布規律 主要分布地區
從赤道向兩極 熱量 太陽輻射 沿緯線延伸,經度更替 低緯度地區和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
從沿海向內陸 水分 海陸分布 沿經度延伸,緯線更替 中緯度地區
山地的垂直分異 熱量,水分 海拔高度 從山麓到山頂有規律的變化 海拔較高的山地
第四單元 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
一:氣候資源的特點
(1)特點:普遍存在性,數值特徵,變率大
(2)開發利用
氣候資源與農業:一地的氣候資源往往決定了該地的農業類型和種植制度
氣候 日照與街道方位:街道與子午線成30~60度的夾角
開發 資源與 盛行一種主導風向:工業布局在下風向
利用 建築 風向與 盛行季風區:工業布局在垂直於季風區風向的郊外
城市規劃 已知最小風頻:工業布局在最小風頻的上風向
氣候資源與交通:公路和鐵路的建設(應特別注意沿線的暴雨及其激發的泥石流、大風等出現的強度和頻率,以及凍土、積雪的深度);機場的選址(宜選擇低雲、霧和暴雨出現頻率較少、風速較小的地方,還應與城市保持較遠的距離)。
二;海洋資源
(1)海洋漁業的形成和分布:
、 在淺海大陸架海域,陽光集中,光合作用強,入海河流帶
漁場的 來了豐富的營養物質
形成條件 在溫帶海域,季節變化顯著,冬季底層海水和表層海水交換時,帶來了豐富的營養鹽類
在暖流和寒流的交匯處,餌料比較豐富
世界主 世界主要漁場:課本100圖4.4
漁場的 世界四大漁場:紐芬蘭,北海道,北海,秘魯漁場
分布 我國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漁獲量最多的國家
(2)海洋油氣生產過程:資源勘探(利用地震波探測)、油氣開采(海上鑽井平台)、油氣運輸(管道運輸,船舶運輸)
(3)海洋空間的利用
(4)海洋運輸和港口建設:港口作用:海洋運輸船舶停泊、中轉、裝卸貨物得場所。
腹地:為港口提供服務的區域
(5)海洋環境的主要問題
海洋污染:絕大部分來源於陸地上的生產活動,工業生產的廢
海洋環境 棄物是主要海洋污染物,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業城市附近
保護 海洋生態破壞:人類活動(海岸工程,圍海造陸)以及自然條件的變化(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
主要來源:沿海工業生產和海運航線上的船舶
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 污染區域: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線
及其防治 治理重點:石油泄漏
石油污染的防治:分散、沉降、吸收、圍欄、放任、燃燒
三:陸地資源
(1)陸地資源的類型和特點: 類型:(表4.4)
特點:有限性;利用潛力的無限性;分布規律性;整體性。
(2)陸地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陸地資源是人類進行生產活動的對象;陸地自然資源是人類生產活動得以進行和發展的動力
四:氣象災害
(1)台風
形成:台風是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海區,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
主要災害: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
主要影響地區:亞洲東部,亞洲南部,北美洲東海岸,其中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風發生次數最多,強度最大的海區
發生季節:夏秋季節
監測和防禦:主要是利用氣象衛星監測,到近海後,還可以用雷達監測
(2)暴雨洪澇
形成條件:源源不斷的水汽供應;強烈的上升運動;形成降水的天氣系統持續時間長
主要影響地區:亞洲最多
防禦措施:利用氣象衛星,提高暴雨預報的准確率;工程措施(修築堤壩,整治河道,修建水庫,修建分洪區)和非工程措施防禦(洪泛區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預報警報系統,擬定居民的應急撤離計劃,實施防洪保險)
(3)乾旱
(4)寒潮
原因:由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得大范圍得劇烈降溫,並伴隨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象,寒潮是我國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對農作物危害最大。
五:地質災害
(1)地震
分布: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
能量大小:用震級表示,震級每增加一級,能量約增加30倍,3級以下為微震,5級以上為破壞性地震
要素:震中,震源,震中距,震級,烈度。
(2)火山噴發
火山構造:火山錐,火山口,火山通道
類型: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3)滑坡和泥石流
(4)地質災害得關聯性
①地質災害在成因上得關聯性:一個地域內得地質災害可能有若干種,他們在成因上關聯的,例如,我國的川、滇、黔接壤地帶,形成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為主的災害
②由一種原發性的主災誘發其他災害,例如地震可能誘發火災、海嘯、滑坡、泥石流、瘟疫蔓延等
③人類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施加的影響可能誘發地質災害,例如,人為的破壞地表植被,造成了泥石流;人為大規模的工程活動,造成滑坡等災害。
(4) 防禦措施: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實施一些防禦措施,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減災意識。
第五單元 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1:農業
①農業生產的特點:地域性、季節性和周期性。
②農業的投入:自然條件:光照、熱量、水分、土壤
社會經濟條件:勞動力;生產資料、科技
③農業的分類: 按生產對象分類:種植業和畜牧業
按投入的多少分類:粗放農業和密集農業
按產品的用途分類:自給農業和商品農業
④農業區位因素:氣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場、交通、政策等
⑤農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
區位因素 農業發展
氣候 熱量、光照、降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極大。光熱條件與農作物的分布、復種制度和產量關系最為密切。
水源 年降水量少於250毫米的乾旱地區,灌溉水源是決定性因素。
地形 不同的地形區(坡度、高度),適宜發展不同類型的農業。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適宜發展耕作業,山地適宜發展畜牧業和種植業
土壤 不同的土壤種類,適宜生長不同的作物。如東南丘陵地區分布廣泛酸性土壤,適合種植茶樹
市場需求 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Ⅲ 全國英語口語測評大賽要獲獎,需到什麼等級
我參加這個比賽的第一屆人士,有一張獎狀和一個語音測評評級,我雖然得獎了,但是語音測評才是B級,覺得有點傷。。。
Ⅳ 全國英語能力競賽和全國語文能力競賽口語考什麼
這還不簡單、用口說就行了
Ⅳ 2019年中學生雙英杯創新能力英語口語大賽有答案嗎
同學,你好!
我們沒有答案的哦!
如果你有試卷的話,可以拍照給我們看看,我們幫你解答分析一下。
Ⅵ 幫我一下:全國各項有關英語比賽的比賽時間。口語筆試的都包括。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概況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教育部關於英語課程改革的精神;培養全國中小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鼓勵在英語學習中成績突出的學生,獎勵開展素質教育活動成績突出的教育機構,推動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工作廣泛深入開展;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發展中心和團中央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聯合創建的全國青少年健康成長陽光工程與中央統戰部台灣會館經貿文化交流中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中國國際青少年文化交流協會等單位共同參辦的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原全國青少年英語口語大賽(已至第八屆))以面對面英語交流測試的形式考察評判全國中小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水平的賽事;該項賽事是專門為全國中小學生設計的純英語應用能力競賽考試體系。競賽自啟動以來,得到了全國各地相關學校、外語培訓中心和關心青少年教育事業的文化機構的大力支持,全國各地幾十萬青少年積極響應,踴躍參加,2010-2011年度全國競賽現已啟動,望更多中小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影響力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隸屬於全國青少年健康成長陽光工程中國模範學生展示活動,是中小學生展示英語素質技能的重要窗口,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和傳播力。競賽活動旨在為全國中小學生搭建一個激勵英語學習、培養思辨能力、展現綜合風採的舞台,同時為中西文化架起一座促進文化溝通、增進國際交流的橋梁。通過競賽,拓展學生外語學習的空間,使其在提高語言水平的同時了解西方文化中的先進思想,提高文化素養;通過競賽,引導學生關注與思考中國傳統文化,在中西文化思想的對比中,展示中華文明的魅力與價值,樹立傳播中華燦爛文明的使命感;通過競賽,讓世界聽到中國的聲音,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通過競賽,推動我國外語教學的發展,提高教學水平,優化教學內容,培養和發現新世紀國家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外語人才,為國家的建設與發展貢獻力量。
面向社會的競賽考試一般沒有指令性作用,它通過其可信度和有效度獲得社會認可,選手自願參加競賽,競賽考試取得相應成績即可獲得相應證書。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證書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發展中心、團中央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全國青少年健康成長陽光工程工作委員會、中國國際青少年文化交流協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央統戰部台灣會館經貿文化交流中心等行政機構、教育機構以及眾多社會單位認可,具體化在以下方面已獲公眾認可:
為教育、培訓機構英語教學效果和學生英語能力的檢測手段之一;
為中、小學英語教師英語口語達標提供測評標准;
是部分地區小升初的參考資料之一;
是部分地區教育行業招聘和選用人才提供英語口語能力測評依據;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特點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是國內第一個引進國外英語應用能力考試體系作為競賽評定標准。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的競賽考試都實行一對一的交流形式,與人機對話或群述的考試方式相比更顯科學和人性化。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為標准化競爭性水平考試,所有選手參照同一評判標准,競賽考試的成績與人數的多少無關,只與選手的水平高低相關。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的多層次、多類別、幽默風趣的考評方式更能夠調動選手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側重語言溝通的交流與表達,選手能在競賽考試的過程中快速提高自己的英語表達水平,非常有利於孩子以後的成長和發展。
純口語的考試體系,避免了一些學生在筆試上的不足,更有利於學員的發揮。在競賽考試過程中,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話題進行交談,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對學生真正的做到了全面真實的考核。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作為水平競賽,是對學生英語水平的切實評分。
競賽組織工作程序
競賽組織工作程序分為地方選拔賽和全國總決賽兩個工作階段。地方選拔賽(時間為2010年9月至12月間)包括各分賽區開展競賽活動的宣傳、報名、培訓以及地方初賽和地方復賽等工作。全國總決賽(時間為2011年寒假)包括賽前輔導點評和全國總決賽。
參加競賽的選手可到各地方工作機構(分賽區或選送單位)報名參賽;通過地方(區域)競賽選出的各組別獲獎選手可參加全國總決賽。
(一)地方初賽
在各地方工作機構(賽區或選送單位)的組織協調下,由參賽學校(即地方初賽賽點)負責組織實施,每個地方初賽賽點應有不少於20人參賽,各參賽學校應保證本校符合參賽資格的學生有公平的報名參賽機會。
比賽環節為筆試、即興演講和回答問題兩部分,題目由賽點自定編輯。(題目和評分標准可參考全國總決賽)
評委組成:評委人數不少於2人。比賽前應召開評委會,討論並貫徹評分標准,以保證比賽的規范性、公平性與公正性。
(二)地方復賽各地方工作機構(賽區或選送單位)組織承辦,競賽地點由地方工作機構選定,全國組委會將派專員觀摩部分地區的競賽。各地方工作機構自行決定各地方初賽進入地方復賽的名額。
比賽環節:筆試、定題演講、即興演講、回答問題四部分,題目由地方工作機構自定編輯。(題目和評分標准可參考全國總決賽)
評委組成:評委人數不少於3人,其中具有講師以上職稱不少於1人。比賽前應召開評委會,討論並貫徹評分標准,以保證比賽的規范性、公平性與公正性。
(三)全國總決賽
全國組委會承辦,地方分賽區協辦,比賽地點暫定在北京。
參賽資格:地方復賽獲獎選手參加全國總決賽。
評委組成:評委人數不少於4人,其中外籍評委不少於1人,中國籍評委具有講師職稱不少於1人。比賽前應召開評委會,討論並貫徹評分標准,以保證比賽的規范性、公平性與公正性。
評分辦法:根據提供的<>(《英語應用能力測評認證》)評分,評委的平均分為選手得分;比賽不採取淘汰制,初復賽成績相加為選手最後總成績;前5位選手的成績在第5位選手結束演講後,經評委商議後統一公布;其餘選手演講結束後當場亮分。(考試大綱和評分表見附件)
【分組輔導點評】由老師進行身份、級別、組別等數據的確認,向選手講解競賽考試流程及賽前心理輔導,輔助分析選手口語水平缺陷以及注意事項等。
【定題口語測試】
選手根據考試大綱先就個人感興趣的話題事先填寫《話題表》。
第一部分指令,考生根據考官的要求做相應回應。
第二部分闡述,考生對所選題目進行闡述。
第三部分對話:考官與考生就所選題目與考生進行談論。
【即興口語才藝展示】選手根據自身的准備情況,以英語為主題的素材,以唱歌、跳舞、樂器演奏、講故事、朗誦(不限制)等表現形式在3分鍾內展示英語口語應用能力水平。
每位參賽選手根據英語應用能力水平(通過三個環節的考評)可以取得相應的《英語應用能力測評認證證書》,並根據該認證考試的分值給予選手金、銀、銅、優秀獎的頒發。
競賽考試大綱
(一)幼兒組競賽考試大綱
【交際能力】
(1)與考官相互問候,
(2)用適當的動作表明聽懂了考官簡單的指令或要求,
(3)用幾個詞或單個詞簡單回答考官所提問題或要求,
(4)聽懂考官簡短、簡單的問題、要求和陳述,並以相應的動作做出反應,給予肯定或否定的簡短回答,
(5)用熟記的片語和短句交流。
【語言功能】
(1)相互問候
(2)說出姓名和年齡
(3)辨認和說出所示物品的名稱
(4)告別用語
(5)表述人或物的位置
(6)表達時間和日期
(7)表達「能」與「不能」
【語法】
(1)祈使句用詞:如go,come,show,point,give,touch,stanp
(2)疑問詞:What?Howmany?Howold?
(3)指示詞:this,that
(4)簡單的形容詞,如:small,?big,?green
(5)限定詞:a,?the,?my,?your,?his,?her
(6)代詞:I,?you,?he,?she,?it,?they
【詞彙】無具體要求
【語音】
(1)單音發音正確
(2)單詞發音可識別、聽懂
?
(二)小學A組競賽考試大綱
【交際能力】
(1)聽懂考官簡短、簡單的問題、要求和陳述,並以相應的動作做出反應,給予肯定或否定的簡短回答
(2)用熟記的片語和短句交流
(3)使用基本詞彙、片語描述個人的情況或場景
(4)就對話方最基本的情況提問
(5)理解簡單的問題和要求並做出相應的反應和回答
(6)用簡單語句就日常生活情況進行簡單交談
(7)就個人基本情況、日常生活和活動進行交談
【語言功能】
(1)表述人或物的位置
(2)簡單描述人、動物、物品和地點、場景
(3)表述簡單的事實
(4)告知擁有的物品
(5)簡單提問有關個人情況的問題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概況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教育部關於英語課程改革的精神;培養全國中小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鼓勵在英語學習中成績突出的學生,獎勵開展素質教育活動成績突出的教育機構,推動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工作廣泛深入開展;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發展中心和團中央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聯合創建的全國青少年健康成長陽光工程與中央統戰部台灣會館經貿文化交流中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中國國際青少年文化交流協會等單位共同參辦的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原全國青少年英語口語大賽(已至第八屆))以面對面英語交流測試的形式考察評判全國中小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水平的賽事;該項賽事是專門為全國中小學生設計的純英語應用能力競賽考試體系。競賽自啟動以來,得到了全國各地相關學校、外語培訓中心和關心青少年教育事業的文化機構的大力支持,全國各地幾十萬青少年積極響應,踴躍參加,2010-2011年度全國競賽現已啟動,望更多中小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影響力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隸屬於全國青少年健康成長陽光工程中國模範學生展示活動,是中小學生展示英語素質技能的重要窗口,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和傳播力。競賽活動旨在為全國中小學生搭建一個激勵英語學習、培養思辨能力、展現綜合風採的舞台,同時為中西文化架起一座促進文化溝通、增進國際交流的橋梁。通過競賽,拓展學生外語學習的空間,使其在提高語言水平的同時了解西方文化中的先進思想,提高文化素養;通過競賽,引導學生關注與思考中國傳統文化,在中西文化思想的對比中,展示中華文明的魅力與價值,樹立傳播中華燦爛文明的使命感;通過競賽,讓世界聽到中國的聲音,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通過競賽,推動我國外語教學的發展,提高教學水平,優化教學內容,培養和發現新世紀國家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外語人才,為國家的建設與發展貢獻力量。
面向社會的競賽考試一般沒有指令性作用,它通過其可信度和有效度獲得社會認可,選手自願參加競賽,競賽考試取得相應成績即可獲得相應證書。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證書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發展中心、團中央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全國青少年健康成長陽光工程工作委員會、中國國際青少年文化交流協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央統戰部台灣會館經貿文化交流中心等行政機構、教育機構以及眾多社會單位認可,具體化在以下方面已獲公眾認可:
為教育、培訓機構英語教學效果和學生英語能力的檢測手段之一;
為中、小學英語教師英語口語達標提供測評標准;
是部分地區小升初的參考資料之一;
是部分地區教育行業招聘和選用人才提供英語口語能力測評依據;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特點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是國內第一個引進國外英語應用能力考試體系作為競賽評定標准。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的競賽考試都實行一對一的交流形式,與人機對話或群述的考試方式相比更顯科學和人性化。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為標准化競爭性水平考試,所有選手參照同一評判標准,競賽考試的成績與人數的多少無關,只與選手的水平高低相關。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的多層次、多類別、幽默風趣的考評方式更能夠調動選手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側重語言溝通的交流與表達,選手能在競賽考試的過程中快速提高自己的英語表達水平,非常有利於孩子以後的成長和發展。
純口語的考試體系,避免了一些學生在筆試上的不足,更有利於學員的發揮。在競賽考試過程中,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話題進行交談,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對學生真正的做到了全面真實的考核。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口語大賽作為水平競賽,是對學生英語水平的切實評分。
競賽組織工作程序
競賽組織工作程序分為地方選拔賽和全國總決賽兩個工作階段。地方選拔賽(時間為2010年9月至12月間)包括各分賽區開展競賽活動的宣傳、報名、培訓以及地方初賽和地方復賽等工作。全國總決賽(時間為2011年寒假)包括賽前輔導點評和全國總決賽。
參加競賽的選手可到各地方工作機構(分賽區或選送單位)報名參賽;通過地方(區域)競賽選出的各組別獲獎選手可參加全國總決賽。
(一)地方初賽
在各地方工作機構(賽區或選送單位)的組織協調下,由參賽學校(即地方初賽賽點)負責組織實施,每個地方初賽賽點應有不少於20人參賽,各參賽學校應保證本校符合參賽資格的學生有公平的報名參賽機會。
比賽環節為筆試、即興演講和回答問題兩部分,題目由賽點自定編輯。(題目和評分標准可參考全國總決賽)
評委組成:評委人數不少於2人。比賽前應召開評委會,討論並貫徹評分標准,以保證比賽的規范性、公平性與公正性。
(二)地方復賽各地方工作機構(賽區或選送單位)組織承辦,競賽地點由地方工作機構選定,全國組委會將派專員觀摩部分地區的競賽。各地方工作機構自行決定各地方初賽進入地方復賽的名額。
比賽環節:筆試、定題演講、即興演講、回答問題四部分,題目由地方工作機構自定編輯。(題目和評分標准可參考全國總決賽)
評委組成:評委人數不少於3人,其中具有講師以上職稱不少於1人。比賽前應召開評委會,討論並貫徹評分標准,以保證比賽的規范性、公平性與公正性。
(三)全國總決賽
全國組委會承辦,地方分賽區協辦,比賽地點暫定在北京。
參賽資格:地方復賽獲獎選手參加全國總決賽。
評委組成:評委人數不少於4人,其中外籍評委不少於1人,中國籍評委具有講師職稱不少於1人。比賽前應召開評委會,討論並貫徹評分標准,以保證比賽的規范性、公平性與公正性。
評分辦法:根據提供的<>(《英語應用能力測評認證》)評分,評委的平均分為選手得分;比賽不採取淘汰制,初復賽成績相加為選手最後總成績;前5位選手的成績在第5位選手結束演講後,經評委商議後統一公布;其餘選手演講結束後當場亮分。(考試大綱和評分表見附件)
【分組輔導點評】由老師進行身份、級別、組別等數據的確認,向選手講解競賽考試流程及賽前心理輔導,輔助分析選手口語水平缺陷以及注意事項等。
【定題口語測試】
選手根據考試大綱先就個人感興趣的話題事先填寫《話題表》。
第一部分指令,考生根據考官的要求做相應回應。
第二部分闡述,考生對所選題目進行闡述。
第三部分對話:考官與考生就所選題目與考生進行談論。
【即興口語才藝展示】選手根據自身的准備情況,以英語為主題的素材,以唱歌、跳舞、樂器演奏、講故事、朗誦(不限制)等表現形式在3分鍾內展示英語口語應用能力水平。
每位參賽選手根據英語應用能力水平(通過三個環節的考評)可以取得相應的《英語應用能力測評認證證書》,並根據該認證考試的分值給予選手金、銀、銅、優秀獎的頒發。
競賽考試大綱
(一)幼兒組競賽考試大綱
【交際能力】
(1)與考官相互問候,
(2)用適當的動作表明聽懂了考官簡單的指令或要求,
(3)用幾個詞或單個詞簡單回答考官所提問題或要求,
(4)聽懂考官簡短、簡單的問題、要求和陳述,並以相應的動作做出反應,給予肯定或否定的簡短回答,
(5)用熟記的片語和短句交流。
【語言功能】
(1)相互問候
(2)說出姓名和年齡
(3)辨認和說出所示物品的名稱
(4)告別用語
(5)表述人或物的位置
(6)表達時間和日期
(7)表達「能」與「不能」
【語法】
(1)祈使句用詞:如go,come,show,point,give,touch,stanp
(2)疑問詞:What?Howmany?Howold?
(3)指示詞:this,that
(4)簡單的形容詞,如:small,?big,?green
(5)限定詞:a,?the,?my,?your,?his,?her
(6)代詞:I,?you,?he,?she,?it,?they
【詞彙】無具體要求
【語音】
(1)單音發音正確
(2)單詞發音可識別、聽懂
?
(二)小學A組競賽考試大綱
【交際能力】
(1)聽懂考官簡短、簡單的問題、要求和陳述,並以相應的動作做出反應,給予肯定或否定的簡短回答
(2)用熟記的片語和短句交流
(3)使用基本詞彙、片語描述個人的情況或場景
(4)就對話方最基本的情況提問
(5)理解簡單的問題和要求並做出相應的反應和回答
(6)用簡單語句就日常生活情況進行簡單交談
(7)就個人基本情況、日常生活和活動進行交談
【語言功能】
(1)表述人或物的位置
(2)簡單描述人、動物、物品和地點、場景
(3)表述簡單的事實
(4)告知擁有的物品
(5)簡單提問有關個人情況的問題
(6)描述日常活動、事情和天氣
(7)簡單地指示方向和地點
(6)描述日常活動、事情和天氣
(7)簡單地指示方向和地點 不是很全啊。
Ⅶ 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技巧有哪些
提高英語口語能力可以多跟著復讀機說,也可以使用英語口語軟體,有條件的可以多與專外國屬人英語交流,平時注意養成良好的英語思維。Ⅷ 全國英語口語測評大賽成績等級劃分
這是2013年版本的等級標准參考量表,據說是2016年有新版本等級量表了!!!
Ⅸ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c類決賽怎麼准備,是要筆試和口試嗎,分別怎麼准備求高手指點
決賽筆試滿分均為150分(主觀題佔90分,客觀題佔60分),其中聽力均為30分。決賽口試滿分為50分。本賽題既考查大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側重考查大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閱讀能力和智力水平。本次競賽將借鑒國內外英語測試新題型及測試方法,在保持題型相對穩定性和連續性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競賽內容將進一步加強英語「雙基」考查力度,並加強考查「能力」的取向,完善初、決賽聽力測試和決賽口試,加大語篇層次上的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同時將設計一些考查智力和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賽題,以增加賽題的區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