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中生英語口語學習存在的問題"這一課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現狀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覺得,目的性的學習終將不是我們發展英語口語教學的目的,我覺得關鍵是興趣和練習及規范。
㈡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教學策略的研究論文
建議去知網搜索英語口語能力,然後可以搜索到很多的相關論文,以此作為參專考,再結合自己的屬日常教學體驗,在提高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方面所做的實踐性研究,以及自己所採取的教學策略,就可以很好地完成這篇論文了。
㈢ 論文淺談如何提高初中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
英語作為一種國際交流的語言,所以對我們來說不僅是筆下的「筆走龍蛇」,更多的是希望我們能夠直接的表達出來,最好是對答如流,溝通順暢。中國人學英語,曾經就有很多外國人都把國人的英語叫做「啞巴英語」,換一個說法就是認為我們學英語的方法太過於死板,就知道寫書面的從而忽略了口語的重要性。然而,想要把英語講的非常的流利,也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就可以做到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每天都不斷的練習,日積月累的練習才能達到一定的效果。經常聽到有人問怎麼樣才可以提升自己的英語口語呢?下面,我給大家講幾點提升英語口語的方法:
一、先要明白自己的英語處於哪個水平
中國的教育是應試教育,很多學生的共同弱勢點在於平常的書面閱讀水平不錯,但是聽力很差,口語表達能力也不行,書面表達也只算湊合。具體問題還是要具體分析,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有的人聽資訊報道還是能聽懂大部分,但是聽其他的就顯得比較薄弱了。有的人看本專業的書籍速度比較快,看其他行業的內容就很吃力。學英語首先要先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再尋找到合適的方法。
二、要確定自己的發音水平
說好英語,發音是關鍵。不同的英語單詞有不同的念法,不能隨意的讀。舉個例子:單詞RESUME,有的人會讀成RE-'SOOM,別人說RE-SIU-'MAY,你也不知道是什麼。你讀RE-'SOOM,別人也聽不懂你的意思。
三、說英語口語模仿別人說話非常關鍵
英語口語分為語調和語音兩部分。語調比語音重要,但我們國家的英語教學把語調作為重點來教的比較少。阿西吧線上學英語是國內互聯網教學平台比較好的一個平台,很多學習英語口語的愛好者可以直接線上跟專業外教溝通,學習到純正的英語口語發音。為不同群體的人制定不同的英語課程,針對性強,避免盲目教學。
四、購買一台復讀機,用合適自己的磁帶,跟讀訓練
選擇和自己水平匹配的新概念文章,或者借一套帶磁帶的故事小書籍。必須帶有書,文章的篇幅不能太長,生詞量少一點的,簡單的也可以。個人建議用故事類型的書籍比用對話或者新聞聽力材料更好。放磁帶的時候邊看書,每個單詞的意思都要知道,才能理解整個故事的的意思。放一句暫停再跟讀一句,每個句子都這樣跟讀。
跟讀的過程有這幾個點需要注意:
1.開始的時候速度可以慢一點,逐漸的跟上錄音的速度
2.模仿他的發音和語調,要模仿的一模一樣
3.完成一小段之後再從頭開始,反復幾遍 五、同步閱讀
完全掌握文章的發音、語調之後,可以開始在放錄音的時候同步跟讀,盡量讓自己的聲音和他的保持一致,當然還要注意語調語音。要是跟讀的時候斷節或者結巴了也不要緊張,繼續跟讀下去,後面再重復回來讀。
六、不跟讀錄音機,直接朗誦
朗誦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語音語調,朗誦的非常熟之後再選擇另一篇文章。簡單的方法反復,英語口語水平一定會提升上去。
㈣ 關於中學生怎樣學好英語口語的調查報告
* All traces of Peer
㈤ 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英語學習中,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聽、讀、寫、譯等基本語言技能之一,而且社會對於口語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口語教學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引起業內外人士的高度重視。然而由於各種原因,我國口語教學狀況和收效不容樂觀,在實踐中,很多學生感到與外國人進行口語交際有困難,表現得非常膽怯和無法開口,實際交際能力和課程標准中的要求相差甚遠。筆者經過多年教學實踐發現,中學生英語口語實際交際能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班級學生人數過多。我國絕大多數中小學都是實施大班教學,一個班級有五、六十個學生,有的甚至更多。新課程要求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但在人數眾多的課堂上組織全體學生操練口語十分困難,齊讀、分組讀、分角色讀等方式雖然是面對全體學生,但那僅僅是讀書而已;分組操練之後的匯報和表演也只能選擇幾組,大部分學生只是觀眾,學生的表演積極性受到限制,口語練習之後的成就感得不到滿足,口語訓練收效甚微,許多教師覺得很無奈。
第二,英語課堂教學形式和考試形式單一。現行的英語考試偏重於筆試(佔80%—85%)和聽力(佔15%—20%),絕大多數地方的中考沒有口語考試。在這個指揮棒下,什麼最能出成績?很多教師和學生認為,那就是做大量的試題、講解語法。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記筆記,偶爾也有句型操練和小組活動,但那隻不過是小插曲而已,口語訓練沒有得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因為口語的優劣不影響學生的升學。這種教學形式使學生口語水平得不到提高,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口語發展水平,學生也不能感受到口語提高的快樂。因此,學了幾年英語後,他們仍然不能開口說英語。
第三,英語詞彙量貧乏。詞彙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只有語法而沒有大量的詞彙,就不能表達任何思想。對學生來說,擴大詞彙量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許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感到詞彙學習困難重重,經常是記過的單詞沒幾天就又忘了。因此,不少學生語法學得不錯,但由於詞彙量不足,不能用英語和別人交流,給交際帶來障礙。
第四,英語教師自身的口語素質不高。大面積提高口語教學水平的關鍵在於教師,但是很多因素造成了英語教師師資隊伍的參差不齊,不少英語教師所講的英語不夠地道,口語也不夠流暢,教師自身的素質和能力也是限制口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因,它直接影響了學生說的能力的培養。
諸多原因形成了當前「聾啞英語」這一畸形現狀。
那麼,如何實現語言知識到語言能力的成功轉化呢?
筆者就如何在發展學生的口語能力,見證學生的口語成長歷程方面進行了探索,並作了一些嘗試。
一、重視課文的模仿朗讀和背誦
口語訓練中,課文的模仿朗讀和背誦尤其重要。我們的教師很多沒出國學習,口語不是很標准,因而跟讀課文磁帶是糾正學生不正確的發音的有效手段。背誦課文能幫助學生在腦子里儲存詞彙和習慣用語,形成快捷的語流和語感,從而打好堅實的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的基礎,這個過程對以後的學習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它更是發展學生的口語交往能力的保證。要讓學生清楚認識到英語口語能力的形成必須首先有語言材料的大量有效輸入和積累作為基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每天抽查部分學生的背書情況,並就其流利程度和語音語調給一個檔次,記錄下來,每個月給予公布和獎勵,以起到激勵作用。同時我們要抓住這個有利契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二、在課堂上創造說英語的環境
(一)課前五分鍾的口語訓練,促進學生口語的提高
每天學生輪流值日,從而獲得均等的機會來訓練口語,時間2-3分鍾,內容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自由選擇,可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可以是每日報告、有趣的經歷、故事講解、與同學之間的對話等等。在值日生說完之後,必須給下面的同學提兩個問題讓他們回答,這樣就可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也要給該生一個口語分數,並且記錄在冊。這是鞏固知識和形成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得到鍛煉,既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又培養了自信心,給每一個學生展示口語的機會和平台,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樂趣。
(二)以小組為學習單位,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每個學習小組4-6人,注意按學生的英語成績進行合理的組合搭配,課堂上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對話訓練、課本劇表演、問題討論等等,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都有口語實踐的機會,同時優等生可以在小組內起到帶動作用,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小組討論完之後,還要挑選幾組當堂表演或對話,並且讓學生自己評出優勝者予以鼓勵。為了獲勝,學生在上新課之前會自覺預習,這樣一來學生的預習習慣得以養成,真是一舉多得!
(三)鼓勵學生抬頭說英語,大膽展現自己
無論是閱讀課還是對話課,教師都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見的時間和空間。當學生急於說出內心想法的時候,一定要鼓勵學生抬頭說英語,目視對話者,以示真誠和專注,然後說出自己要說的內容。學生在不經意的抬頭之間,暗合了口語習得的規律。在閱讀和模仿之後,有了一定的語言輸入,然後抬頭,重新理順結構,排列片語,以期表達自己。學生可能借用課文或對話中的原句,還可能犯一些語法錯誤,但是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已經把書上的語言融為自己的語言。這個內化的過程至關重要,因為它不僅考驗了學生的記憶,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嘗試著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組織句子,而非簡單地朗讀或背誦。抬頭說英語,使消極的語言接受轉為主動的輸出,完成了一個巧妙的過渡。
(四)開動腦筋,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教師要想方設法營造寬松的語言環境和氛圍,讓學生大膽、主動發表意見,這是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在不同的口語訓練形式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思維能力及創新意識,實現知識從不會—學會—會用的轉化,讓學生積極參與,在練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會成功的樂趣。課堂上的口語訓練形式是多樣的:按人數可以分為單人的、雙人的、小組的,按形式可以分為對話、表演、說唱、討論、辯論、口頭作文、演講、看錄像等等。豐富多變的課堂形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刺激他們用英語表達思想的願望,從而達到從知識向能力轉化的目的。
三、注重課外活動的開展,加強口語實踐
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是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在40分鍾的課堂上操練口語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倡導學生課後多聽多說多唱是很有必要的,實踐證明以下幾種形式是行之有效的。
(一)英語朗讀比賽、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
「競賽是激發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在教單詞拼寫過程中,我通常會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或比賽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枯燥的單詞記憶變得有趣起來,如單詞接龍比賽:move→earn→neighbor→right…看誰接的龍最長。總之通過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目的就是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我們學校每學期都舉辦一次競賽,如英語朗讀比賽、演講比賽等,參加人數不限,可自願報名,並組織學生和教師當評委進行評分。這種活動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大有益處。
(二)英語歌曲比賽、戲劇表演、小品表演
初中學生大多數有著極強的表現欲。在整個節目的演練過程中,既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組織能力,為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表演之後,要對過程進行評價,可以請同學們評出「最佳編導」「最具英語潛質獎」「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歌手」等。我校每年的英語藝術節活動,都要涌現一批優秀的口語和表演人才,我們對這些學生發放榮譽證書,全校學生對這個活動的關注程度不亞於明星演唱會。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三)英語角、校園英語廣播
英語角可以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每周固定一個下午課外活動時間舉行英語角活動,主要以年級為單位,地點不定,可以是校內,也可以是校外。每個小組都選一位組長負責,內容可以由大家討論決定,教師要和他們一起活動,幫助他們開口,並要求組長把每次活動中學生參與情況記錄下來。校園廣播可以為學生播放英語新聞、詩歌、故事和歌曲。營造英語外部環境,這一切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英語表達的能力。
這些形式活潑、內容廣泛的課外活動,既能培養學生的口語交往能力,又能拓寬學生的視野,擴充學生的詞彙量,激發學生說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操作語言的自豪感,還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加強實踐,培養豐富的語感。
四、採用新的口語測試手段,全面推動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
為了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注意朗讀,積極開口,發展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為了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英語學習情況,應將學生的筆試、聽力測試和口語測試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測試體系。常採用的口語測試形式應該是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一)建立學生口語成長有聲檔案
為了記錄每個學生的口語成長的「足跡」,筆者給每個學生建立了口語成長和測試有聲檔案,從學生入學的第一天起就要求每個學生必須准備一盤磁帶,每個月的月底錄下學生自己最得意的朗讀、對話或英語歌曲練唱。每次錄音之前必須將時間和人物交代清楚,交給教師之後,教師應該仔細聽,認真作好記錄,並且對全班進行反饋。對於那些認真的、進步大的學生,教師既要在班級內進行表揚,還要在錄音磁帶上進行鼓勵並錄音,這種有聲檔案的建立,讓教師、學生和家長都可以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口語成長歷程。
(二)口語測試要公正客觀,要及時反饋
口語測試的內容可以包含朗讀、看圖說話、復述、回答問題、口頭作文等。其中口頭作文相對難些,所以必須給學生充分准備的時間。我要求每個學生把每學期的口語測試過程進行錄音。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方面,把進步大的學生錄音再放給全體學生聽,並與前一次的測試作比較,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進步,喚起他們的成就感,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保證成績的公正性,若個別學生對成績評定產生不同意見,也可以把錄音再放給學生自己聽,一起分析。成績記入期中、期末考試總分。還可以請家長聽,並在聽後作簡短的文字反饋,讓家長和學生一起享受孩子口語成長的樂趣。
(三)口語測試不是目的,見證學生的成長是關鍵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口語成績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終結性評價為輔,學生的課前值日發言、課堂上的討論、課外活動的參與、英語歌曲的模仿程度等等,都應該作為口語評價的一個方面,只要能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能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發展,我們就達到了目的。
五、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是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的基本保證
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每一個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師只有具有不懈的自我提高意識、勤奮的鑽研精神,努力提高口語基本功,才能不斷優化自身素質結構,在教育教學中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知識與能力的統一;才能推進口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才能深化英語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才能承擔起創新素質教育的重任。這也是一個與學生共同成長的過程。
㈥ 淺析如何提高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
一、讓學生克服害羞心理,大膽地用英語交流
學生口頭交際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害怕出錯,這是影響學生提高聽說能力的重要因素。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多用鼓勵的語言。如,Have a try, please.等,鼓勵學生大膽地開口講。再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訓練,更要注意英語起始階段的學習。這一起始階段非常重要,上課速度要慢,每一句要讓學生讀准、讀熟,爭取做到張口就來。千萬不可給學生「英語難學」的感覺。一旦學生學會了簡單的常用語,就應該讓他們盡可能在較大的交際范圍內練習、運用,只有堅持不解、持之以恆,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學生們之所以感到害羞,是因為心理上怕犯錯誤,當學生犯錯誤時,教師不要求全責備,否則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壓力,要給予學生信任的目光,多與他們溝通,給予鼓勵,如果表現很好,教師應該給予誠懇的表揚,在教學中應該多說「Good!」, 「Very good!」 , 「Well done!」, 「You are very clever!」等。為了獲取正確的知識,犯錯誤是必要的也是受歡迎的。
為了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採取復述課文和縮寫課文的形式。這不僅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對所學詞彙的掌握,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尤其還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提高教師的口語水平
作為中學英語教師,自己必須不斷地接受教育,以防知識老化,教師自身應大力加強口語訓練,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主動接受新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法的教育,認真鑽研大綱,精心細致地設置語境,使教學內容在具體的情景中呈現,培養學生在所學語言范圍內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培養口語能力
1. 堅持Free Talk,培養口語能力
「Free Talk」是較常用的、能有效培養中學生口語能力方式,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所處的不同階段有針對性地訓練。日積月累,學生逐漸從習慣聽到習慣說,基本上達到人人都會問、會說,日常會話脫口而出。隨著學生詞彙量的增加,知識面的擴大,教學完全可以採用談話方式,充分利用現成的情景進行情景化的說的訓練。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需要,「Free Talk」的主題可包括學校、班級、教師、學習、天氣、交通、家庭、個人愛好等一切可談且學生想談的內容。
教師可要求學生提前准備,並注重對話的整體性和真實性,即不再停留在你問我答的機械性交談,而且要求內容充實,表情語氣到位。學生為了確保會話的完整性和流暢性,便會利用課余時間精心設計、反復操練,極大地調動了學生開口說英語的積極性和對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
2. 堅持用英語教學,培養口語能力
為了使學生的英語與客觀事物建立直接的聯系,提高英語及教學的效果,在英語教學中要盡量使用英語。初學階段,要盡量使用直觀教學、表演等方法,促使學生直接理解英語。隨著學生英語知識的增長和運用英語能力的提高,更應該使用英語進行教學。教師所使用的英語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要利用已學的英語來介紹和表達新的教學內容。隨著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教師應適當增加語言的新鮮血液。
3. 創設語言情景,進行分層次訓練
在一個班級中,由於性格和能力上差異,學生按學習成績或基礎可分上、中、下三個層次,教師應據此對學生進行相應的編排組合,實施英語口語的分層次教學,以避免出現那種「吃不飽」、「跟不上」的現象。要注意設法引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唱、跳、畫等特長的學生往往很想表現自己,可以發動他們和教師一起創設情景。小組活動是操練的有效途徑,小組活動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內容也可豐富多彩,而小組探索和創造性活動又有利於集思廣益和發展求異思維。
四、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創設交際環境
目前普遍存在的現象是班級學生人數多,這樣很難進行個別輔導,也很難全面把握並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有能力的學校可適當分班,讓每個學生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和空間來接受教師的個別輔導。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聘請外教,他們能及時准確地給學生正音,無疑有助於提高學生口語水平,並且可利用電教多媒體參與教學。課外活動是培養和發展形式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它應以發展形式的學習興趣、擴展語言實踐深度和廣度、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語言運用能力為目的,採取多種形式的活動,如朗讀、主持節目、英語角、英語小品、英語演講、英語班會等,使學生進一步開闊視野,擴大口語知識面,不斷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實現從機械操練到交際活動的轉化。
五、研究口試方法,科學有效地開展檢測工作
仔細閱讀大綱要求,確定檢測內容的范圍和廣度。按照各年級各班的不同情況制定先期和後期目標,並在指定後堅持落實,有規律地持續開展測試工作。測試的方式靈活多樣,平時,並認真做好記錄,以供參考;
㈦ 試析新課標下如何培養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
論文摘要:本文從目前中學生口語學習的形狀, 英語教師素質及教學環境等幾方面分析了中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情況,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和途徑,以提高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論文關鍵詞:中學英語 口語教學 教學優化策略新課程標准將語言技能的培養擺在了突出的位置。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以「實用為主,以應用為目的」,培養具有一定的國際適應性和較強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技術應用性人才。隨著英語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口語是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中的重要一環,在英語教育中,它不僅能促進聽力教學的發展,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中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現狀 1.學生方面。中學階段的學生對母語的感知性很強,很多學生難以擺脫母語的思維方式,經常出現「中式英語」。在英語學習中,很多時候就靠老師上課的講解,學生就坐著聽,學生的口難開,這對學生的口語很難得到有效提高。 2.教師方面。目前,我們很多學校的很大一部分教師缺乏再學習培訓的觀念,對先進教學模式又不肯去探試,英語口語教學理念仍停留在過去的認識上,甚至有些教師母語口音很重,在授課中都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在教學中就只有不斷地向學生輸灌知識,而極少在口語上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3.教學環境方面。目前應試教育傾向嚴重,很多學校的口語都不在考試范圍,學校為了升學率,都把英語口語學習給忽略了,口語教學明顯得不到重視。 二、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 1.鼓勵開口,提高自信。「I like losing face!」這是瘋狂英語中的一句名言。英語的教學課堂中,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而不能把他們當做接受大量知識的消極接受者,教師應注意從更多方面來鼓勵學生,有學生口語發音稍微差的,盡量不要有太多的打擊,鼓勵學生開口,以多種活動形式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熱情和自信。 在一個班集體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可能一樣,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性格差異及接受知識水平的能力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性格內向,英語發音不標准,口語基礎水平差,平常不願或不敢開口,甚至還出現有畏懼心理的個別學生。老師就要先給學生做心理工作,找個適當的時間單獨讓學生開口說英語,從簡單的字句開始鍛煉,發現有表現好或者說到標準的字句時,要給予及時的表揚,如此以往,將慢慢的幫助學生樹立了信心,對有說英語有害羞或恐懼感的學生的口語培養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作為英語教師,除了英語理論的講授外,筆者認為更多的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教學中,既注重課內的口語能力展現,也重視課外的口語交際。這兩種渠道的輸入與輸出是循環的,通過課內、課外的聯動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3.優化英語口語學習環境。英語口語教學本質上是技能教學,要想使學生獲得持久的興趣,就要求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以外共同營造良好的英語氛圍。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除了正常的課堂教學外,還應組織多安排些課外活動,多給學生創造一些說英語的環境,如開辟英語角、英語講座、英語演講比賽、英語知識競賽、英語小品比賽、英語歌曲比賽、英語配音比賽、英語電影欣賞等。 此外,還可以在學院教學樓、草坪上及校內外主幹道等公共場所設立一定數量的英語名言錦句,英語指示標語等,從而使整個校園環境英語教學得到不斷地升級、優化。通過優化整個校園環境來感染或影響學生學習英語口語,學生有了一個良好英語學習環境,不僅僅可以方便學生的英語交流,還能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三、加強英語口語學習環境的建設 1.利用多媒體網路技術強化口語教學。隨著計算機網路信息技術的發展,英語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技術,把英語口語教學的相關視頻播放於學生觀看,並要求學生開口對話,在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效率和效果方面都能發揮積極的作用。 多媒體和網路技術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音頻和視頻信號等為一體,這可以提供真實的語言材料,生動的語言交際場景,使學生彷彿置身於豐富的語言環境中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簡單的英語電影、歌曲、演講等,為學生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學習到地道的發音和語調,從而提高了學生英語口語的能力。 2.構建英語口語能力測評體系。目前,許多中學學校沒有系統的口語測評體系,通常的做法只是在期末考試或者中考時增加了聽力考試,對學生沒有單獨的口語考試安排和要求,這容易造成習慣應試教育的學生忽視口語學習。在英語口語教學中,考核測評體系不完善將口語教學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學校在建設英語口語能力測評體系的時候,很有必要參考國內外學校的一些做法,如,實現英語聽說能力測評校與校之間進行資源共享,這有利於完善口語能力測評體系。 總之,在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方面,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培養過程,更需要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教師更是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切實用口語在課堂中教學,用英語口語在現實交際中表達,這樣學生的口語能力才能有效改善提高。
㈧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英語(English)是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下的語言,由26個字母組合專而成,英文字母屬淵源於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淵源於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英語是國際指定的官方語言(作為母語),也是世界上最廣泛的第一語言,英語包含約49萬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