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語口語 > 高二英語上冊口語

高二英語上冊口語

發布時間:2021-01-14 08:21:41

⑴ 英語專業怎麼樣,我是一名高二學生,英語分數還比較高,而且我覺得我的口語比較好,從小就喜歡說英語。。

翻譯。文本翻譯。或者漢化組

⑵ 我是高二學生想增強英語口語和詞彙量,該怎麼辦在哪能找到英語大量的MP3段子

1背單詞前的准備:
1)下定決心:如果你決定背單詞,一定要堅持走到最後。有很多單詞書會說:使用本書,你將很easy地背下多少多少詞彙,輕松搞定英語四六級考研。實際上,背單詞是一件很累的事。任何方法只能使單詞記得更准,而不會讓人不花力氣就能記住。而許多人剛開始被這些話語打動了,雄心勃勃地要背單詞。到了中段,有很多堅持不下去,紛紛放棄。最終記住的只有a篇的單詞,而最熟的永遠是:abandon。這就會給你造成一種錯覺,讓你覺得自己很沒有毅力,從而使你對背單詞產生恐懼感。我自己背單詞的時候,雖然很多時候很痛苦,但始終堅持到了最後。在背TOEFL單詞的時候,我十分郁悶,別的人都在享受暑假,我卻在大熱天里在啃那6000多個單詞。背了一半的時候,我幾乎要放棄了,但好在還是咬牙堅持下來了,收獲也很大。
為了能堅持下來,我建議大家選擇比較長的假期背。如寒暑假,五一十一等。自己的心理狀態也要調整到最好。一旦開始,就別停,哪怕你昨天背的,今天就忘了(實際上,很常見)
2)選書:選書要有針對性,而且最好不要選按字母排的詞彙書,那比較難背,初次嘗試背單詞的同學不容易堅持下來。我推薦星火和smart的詞彙書。兩本書都是以詞根詞綴來編排的。但初學者不宜過分依賴對詞根詞綴的分析,只能當作輔助手段。當你的單詞量有了一定程度了以後,你自然會自如的運用詞根詞綴來擴大你的詞彙量。就像學中文,你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中文字,你才能去了解偏旁部首。如果覺得兩本書的詞彙太多,可以選擇新東方的vocabulary basic.該書列出了四級的核心詞彙,只有一千多,這也是我所背的第一本詞彙書,基本上夠四級用了。但該書是按字母排的,而且和許多新東方的書一樣,這本書更多的是為TOEFL和GRE准備的,對四六級不是很有針對性。無論你選擇哪一本詞彙書,你都應該買磁帶,它會讓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復習單詞,又可以讓你熟悉美式發音,對參加聽力的考試有好處。
3)背多少足夠:對這個問題,當然是越多越好,但不能太依賴詞彙。其實一個本科生完全有能力掌握七八千的詞彙量。大二的時候用一到一個半月的時間就可以背下四六級的單詞。大家如果有更高要求的話,可以去背雅思或TOEFL詞彙精選,這些都是英語中常用的單詞。大三的時候,如果決定考研,可以開始背考研詞彙;決定考T或G,也開始做准備,那樣壓力就會小很多。背單詞可以提升你的英語能力,但並不能解決你的全部問題。在閱讀的時候,你同樣會遇到很多生詞。有新東方考過G的老師告訴我,有的少兒英語的詞彙他們甚至都不認識。關於閱讀詞彙的問題我後面再講。還有,不要以為背了單詞就等於流利的口語。中國學生往往詞彙量巨大,卻說不出幾句完整的話。其實美國文化程度低的人,可能就認識幾百個單詞,但他們將單詞用得很靈活。解決這個問題,有能力的同學可以關注托福的或雅思聽力的內容,看看native speaker如何用那些小詞的。還可以看看《托福聽力詞彙2000》,背背其中的例句。
4)什麼時間背:睡覺之前和起來之後背,平時沒事的時候也可以隨便看看。前兩個時間背的話,不存在前攝曲線和後攝曲線,背的效率很高。但也不可以拘泥於此。如果在這兩個時間(特別是早上)讓你很沒有精神,不如換時間。總之,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2背的原則
1)由少到多:最開始背單詞的時候,由於對這個還不太適應,可能快不起來,而且記不住。這個時候,完全可以背少一點,每天60個左右,甚至更少。不要聽說考GRE的人每天背200多個單詞,也想學他們,那樣狂背。如果你今天的目標是背500個單詞,卻只背下了50個,你的痛苦將大於你成功的喜悅。但背了一段時間,你背單詞的速度必須加快。有人說,我每天備十個單詞,兩個月背下六級單詞,可以嗎?理論上是可以。但背單詞很枯燥,你老背同一本詞彙書,遲早會很煩的。而背單詞,要一鼓作氣,否則再而衰,三而竭。
2)及時復習:背單詞其實就是遺忘和抗遺忘的過程。及時的復習,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遺忘。根據專家的意見,一般是第1天背完,第2,4,8,15天就要復習。這在你將來無論是背考研,還是背托福和GRE單詞,都是適用的。
3)做題:在第一遍背完詞彙之後,就應該一邊復習一邊做題,之前和之後做效果都不好。
4)閱讀:這也是復習單詞的好辦法,也是中國學生巨大詞彙量的用武之地。讀什麼?對考四六級和研的同學,我強烈推薦《英語世界》。該書的許多編者是四六級和研的出題人,書中許多段子改遍之後,就是真題。21世紀和China Daily也不錯,上面有很多四六級單詞。而想考T和G的,就應該看原文的材料,體會真正的英語思維。閱讀的時候碰到的生詞或者是背過卻忘記的單詞,不要馬上去查字典或文曲星,放過去,除非它多次出現,很影響你閱讀。生詞,你完全可以憑借已經學過的單詞,以掌握的詞根去猜,也可以根據全文去大致地猜。如果你猜不出,just pass it。因為閱讀,你是讀的整篇文章,而不是一兩個句子,你要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意思。很多中國學生閱讀的時候,一個一個單詞點著讀,一個一個地翻譯出來,才能讀懂,這其實練的不是閱讀。我背完四級單詞之後,看了很多原文的材料,猜了很多生詞。其實看了文章的翻譯之後,才知道我一篇都沒有看懂,但這卻練了我的閱讀,從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
3背單詞的方法:
現在以《大學英語詞彙星火式速記.巧記1-4》為例,背四級單詞。該書分30個list,每個有大概80來個單詞(我沒有細數)。第一遍背的時候,首先聽一遍磁帶,跟著讀,同時大致的看看單詞的特徵。跟讀的時候,注意其讀音與拼寫的對應關系。以後碰到生詞,就能大致根據其拼寫知道讀音了。讀完之後,馬上開始系統地背單詞。注意,千萬不要將單詞抄上好幾遍,一來這費時費力,二來背了幾個單詞之後,你的注意力就已經不太集中了。只要讀上幾遍,看看中文意思,讀讀例句就可以了。記不住不要緊,你有很多時間復習,你不必要也不可能一下子全記住。這樣背一個單詞大概需要15秒,難一點的要1分鍾左右,繼續花時間在同一個單詞上的話,你肯定已經分神了。第二天馬上復習,用一張廢的電話卡遮住中文意思,看英文想中文。再提醒一次:記不住不要緊。這種遮中文的方法應該一直堅持下去,直到你不認得的單詞越來越少。背完一遍以後,你可以一邊做題一邊復習,對你不熟的單詞建立起你自己的詞彙書,直到這本詞彙書上一個單詞也沒有。另外,並不是每個單詞都要花相同的力氣。常用常考的記牢就行了。特別是動詞:因為一個句子動詞讀不懂,你肯定就讀不懂了。我會附帶一個詞頻:這是我在太傻上下載的,至於統計的是什麼時候的我就不知道了。背完之後,你可以看看還有什麼不認識。背單詞的時間安排,大家可以參見王鵬的《17天搞定GRE單詞》。至於六級詞彙,背法與此同,但考慮到大家已經有背四級單詞的經驗了,應該要背快一點了,15天弄完。最後,謹記的一點就是:be confident and be youself。始終相信,你是最好的,你一定可以做到。我以前覺得考T和G的人深不可測,能背下那麼多單詞,現在我才發現,原來,我也能背啊。人的力量是無窮的。祝大家考試成功。

⑶ 哪些英語雜志適合高二學生 我英語聽力與口語不好,一般110左右(滿分150)。

建議你學新概念從1冊開始學,每天背一篇文章、聽幾遍聽力。然後背完第一冊開始第二冊,背完第2冊去背第3冊,慢慢你的英語口語就上來了。記住,背的時候要大聲讀出來。
瘋狂英語也可以。

⑷ 我是高二生,想平時自學英語口語,有什麼好的書能推薦給我。

新概念英語。
你高二開始學的話我覺得會受益匪淺。這書我們英語專業的都很喜歡,專但是大學了就沒那麼屬容易靜下心來看。裡面的都是聽短小的,但句子很經典。有1、2、3、4四本吧,你如果基礎好的話就從第2本開始看好了。主要是背啊,會加強你的語感,到一定的時候就會脫口而出了。

⑸ 高考英語口語是在高二考試嗎

不是的,是在畢業後才考的
高考英語的口語成績並不是必須的,只有報考語內言類專業時容才需要。比如英語專業是需要的。不同大學有自己的錄取標准,不代表所有學校都有這個要求。您可以參照每年下發的《高考志願指南》(或者類似刊物),每個大學都會詳細介紹自己的專業招收人數,往年的分數線,如果需要口試成績,會特別標注。

⑹ 英語口語考級2級大概要考一些什麼內容啊我是高二的學生

很簡單的,不用擔心,以前我們是老師直接拿一段文字讓你先熟悉一下,幾分鍾後就讓讓你念。

⑺ 求以前的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高二口語試題

地理會考總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 太陽 地軸
方向 自西向東(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周期 恆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 恆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點(1月初)快遠日點(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時15º(兩極除外)
線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時 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1670KM\小時,兩極為0.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
二: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2)地方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晝越長 ①太陽直射點在那個半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 那個半球晝長,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短 晝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夜現象 晝夜平分
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
隨緯度的變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 離直射點越近高度
隨季節的變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達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歸線之間每年有兩次直射
四: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通常用於俯視圖,判斷依據為: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度,東經度遞增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有極晝現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北緯23º26』,若北極圈有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南緯23º26』
(3)確定地方時 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為18點,依據每隔15º,時間相差1小時,每1º相差4分鍾,先計算兩地的經度差(同側相減,異側相加),再轉換成時間,依據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4)判斷晝夜長短 求某地的晝(夜)長,也就是求該地在緯線圈上晝(夜)弧的長度,這個長度也可由晝(夜)弧所跨的經度數來推算
(5)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區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90º-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
五:晨昏線與經線和緯線
(1)根據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①晨昏線通過南北極可判斷這一天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後
②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晝,可判斷這一天為6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夏至日,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③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夜,可判斷這一天為12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冬至日,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
(2)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相交關系判斷晝長和夜長
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求晝長時,在晝半球范圍內算出該地所在地的緯線圈從晨線與緯線圈交點到昏線與緯線圈交點,所跨的經度除以15即該地晝長,如果圖上只畫了晝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圖中白晝所跨經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該地的晝長
七:區時,地方時的計算
第一步:先求兩地的經度差.
第二步:再求時間差,以每一度經度相差4分鍾來算.
第三步:然後判斷兩地的東西方向,求東用加,求西用減.若求出的時間大於24小時,則減24,日期加1天,若時間為負值,則加24小時,日期減去1天.
第二單元 大氣
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1)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氮—生物體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陽紫外線「地球生命的保護傘」)、水汽和固體雜質(成雲致雨的必要條件)
2):大氣的垂直分層
高度 溫度 大氣運動 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層大氣 2000-3000千米 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
平流層 50-55千米 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運動 臭氧吸收紫外線升溫;有利於高空飛行
對流層 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 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對流運動 天氣現象復雜多變,與人類關系最密切
二:大氣熱力作用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於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雲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在夏季多雲的白天,氣溫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於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
①大氣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截留熱量而增溫,由於大氣對於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能力比較差,但是對於地面長波輻射吸收作用強,所以地面輻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氣吸收
②大氣逆輻射是大氣輻射的一種,方向朝向地面,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二:大氣的熱力狀況
大氣的熱力作用
1)熱力環流: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從圖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壓線向低壓方向(向下)彎曲,高空等壓線向高壓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影響因素: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則風力越大
在單一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風向垂直等壓線,指向低壓
風向 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在三個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始終由高壓指向低壓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氣環流
1)三圈環流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南北移動,對於北半球來說,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②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3)季風環流
地區 東亞 南亞,東南亞
氣候類型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成因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風向 冬季 西北風(亞洲大陸) 東北風(亞洲大陸)
夏季 東南風(太平洋) 西南風(印度洋)
四:常見的天氣系統
1)鋒面系統—冷鋒和暖鋒
冷鋒 暖鋒
概念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
天氣特徵 過境前 單一氣團控制,天氣晴朗 單一氣團控制,低溫晴朗
過境時 陰天、雨雪、刮風、降溫 連續性降水
過境後 氣壓升高,氣溫下降,天氣晴朗 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現在鋒後 降水一般出現在鋒前
大氣舉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風,寒潮,沙塵暴
2)低壓、高壓系統—氣旋和反氣旋(以北半球為例)
氣旋 反氣旋
氣壓 低氣壓(中心低,四周高) 高氣壓(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運動 四周向中心輻合(北逆南順) 中心向四周輻散(北順南逆)
垂直運動 上升 下沉
天氣 多陰雨天氣 多晴朗、乾燥天氣
舉例 台風 長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氣爽」天氣
五;氣候的形成和變化
1)氣候的形成因子(太陽輻射、地面狀況、大氣環流、人類活動)
①不同氣候類型的氣溫特點
l 氣溫的分布,一般是低緯溫度高,高緯溫度低;山上的氣溫比山下低;暖流經過地區的氣溫比寒流經過地區高
l 同一緯度地帶內,由於下墊面不同,不同地點的氣溫狀況不同,其中影響比較的大是海洋和陸地
l 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比較(北半球)
氣候類型 氣溫日較差 氣溫年較差 最高氣溫月 最低氣溫月
大陸性 大 大 7月 1月
海洋性 小 小 8月 2月
②不同氣候類型的降水狀況
l 赤道地區氣流以輻合上升為主,全年雨量充沛
l 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º之間,在副熱帶高壓和信風帶控制下,常年乾旱
l 大陸的西岸有兩種情況,以亞歐為例,地中海地區(亞熱帶),夏季處於副熱帶高壓中心的邊緣,氣流下沉,乾燥少雨,冬季由於副熱帶高壓向南移,此地受西風帶的控制,多氣旋活動,濕潤多雨。歐洲地區(溫帶),終年盛行西風,各月降水量較多,而且比較均勻
l 大陸的東岸,以亞歐大陸為例,處於季風環流的控制下,冬季受來自大陸的冷干氣流的影響,降水不多,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降水較多
l 大陸的內部,以亞歐大陸為例,終年受大陸氣團的控制,降水比較少
l 兩極地區以輻合下沉氣流為主,全年降水少
2)氣候的類型(課本47頁)
3)主要10種氣候類型的判斷(課本48頁)
步驟 依據 因素變化 結論
判斷南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氣溫月份 6.7.8三個月氣溫最高 北半球
12.1.2三個月氣溫最高 南半球
判斷所屬溫度帶 最冷月均溫 最冷月均溫>15℃ 熱帶氣候
最冷月氣溫在0℃~15℃ 亞熱帶氣候或者溫帶海洋性氣候
最冷月氣溫在-15℃~0℃ 溫帶氣候
最熱月<>5℃ 寒帶氣候
確定具體的氣候類型 降水量的年內分配情況 年雨型 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2000mm
溫帶 溫帶海洋性氣候700~1000mm
夏雨型 熱帶 熱帶草原氣候(750~1000mm)熱帶季風氣候1500~2000mm)
亞熱帶 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 溫帶大陸型氣候
冬雨型 亞熱帶 地中海氣候
少雨型 熱帶 熱帶沙漠氣候
寒帶 極地氣候
六;大氣環境保護
(1)全球變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氣溫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燒礦物燃料,②毀林
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沒陸地
②改變各地降水狀況和干濕狀況,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
保護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益,採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2)臭氧層的破壞與保護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類使用製冷設備排放的氟氯烴
危害:①危害人體健康,②對生態環境和農林牧漁業造成破壞
保護措施:減少並逐步禁止氟氯烴等消耗臭氧物質的排放,加強國際合作
(3)酸雨
概念:人們一般把PH值小於5.6的雨水稱為酸雨
成因:燃燒礦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農作物生長,腐蝕建築和文物古跡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減少人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國已經採取了發展潔凈煤技術、清潔燃燒技術等措施來控制酸雨
第三單元 陸地和海洋
一:地殼物質的組成與循環
(1)組成岩石的礦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鋁、鐵
結合
礦物:主要的造岩礦物有石英、雲母、長石方、解石
積聚 岩漿岩(花崗岩,玄武岩)
岩石 沉積岩:具有層理結構,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頁岩,砂岩,礫岩)
變質岩:大理岩,板岩
(2)地殼物質的循環
從岩漿到形成各種岩石,又到新的岩漿的產生,這一過程就是地殼物質循環
二: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
1)地質作用:按能量來源不同,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內力作用:地震、火山爆發、地殼運動、變質作用
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泥石流、滑坡、山崩
2)地殼運動的基本形式及其對地貌的影響
地殼運動 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兩者的關系
水平運動 形成褶皺山系,如裂谷和海洋,東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 以水平運動為主,垂直運動為輔
垂直運動 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陸變遷
3)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論點
(1) 全球岩石圈共分為六大板塊
(2) 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等
(3) 板塊張裂地帶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東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塊相撞擠壓地帶,常形成山脈,當大洋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海溝、島弧、海岸山脈,當大陸與大陸板塊相撞時形成巨大的褶皺山脈
4)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
(1)地質構造的概念: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變形變位
(2)常見的地質構造及構造地貌
褶皺 岩層形態 未侵蝕的地表形態 侵蝕後的地表形態 與人類生產關系
背斜 一般是岩層向上拱起 成為山嶺 不少背斜頂部受張力,常被侵蝕成谷地 儲油構造
向斜 一般是岩層向下彎曲 成為谷地 不少向斜受擠壓不易被侵蝕成為山嶺 儲存地下水
斷層 沿斷裂面兩側岩塊錯位 東非大裂谷、華山北坡大斷崖;上升岩塊:華山、廬山、泰山,下降岩塊: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陽湖。 工程建設遇斷層加固或避開
5)外力作用與地貌
侵蝕 搬運 堆積
流水作用 沖刷地表,如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流水使谷地加深加寬 搬運侵蝕後的產物,如流沙流速降低,泥沙逐漸沉積 流沙堆積形成山前沖積扇,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
風力作用 風蝕溝谷、風蝕窪地 形成戈壁、荒漠 風沙堆積形成沙丘、沙壟、沙漠邊緣黃土堆積,如黃土高原
三;海水的溫度和鹽度
(1)海水的溫度
海水溫度分布規律 水平方向 同一海區 夏季水溫高,冬季水溫低
不同緯度海區 緯度較低處水溫較高,緯度較高處水溫較低
緯度相當海區 暖流經過的海區水溫較高,寒流經過海區水溫較低
垂直分布 水溫由表面向深層遞減,在1000米以下垂直溫差較小
(3)海水的鹽度
①概念:單位質量海水中所含鹽類物質的質量。世界大洋平均鹽度為3.5%
②分布規律:從兩個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低緯和高緯海區遞減。紅海最高(4.1%),波羅的海最低(不超過1%)
③影響因素
影響因素 影 響
降水量與蒸發量 降水量>蒸發量,鹽度較低;降水量<蒸發量,鹽度較高
入海徑流 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區,鹽度偏低
洋流 同緯度海區,寒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低,暖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高
四;海水的運動
(1)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波浪(風浪、海嘯);潮汐;洋流
(2)洋流的形成與分布
風海流:南北赤道暖流,西風漂流,北印度洋季風洋流
按照成因分 密度流:直布羅陀海峽兩側海水流動,紅海與印度洋的曼德海峽
分布 補償流:秘魯寒流
寒流:從高緯流向低緯的洋流,水溫比流經海區溫度低
暖流:從低緯流向高緯的洋流,水溫比流經海區溫度高
北半球:順時針環流
分布規律 南半球:逆時針環流
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逆時針環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順時針,冬季逆時針
(3)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暖流:增溫增濕,如同一緯度地區,暖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和溫度比較高,西歐地區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就直接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有關,如果沒有北大
氣候 西洋暖流,英國和挪威的海港將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海港終年不凍與北大西洋暖流有關
寒流:降溫減濕,如同一緯度地區,寒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和溫度比較低,
沿岸寒流對澳大利亞西海岸、秘魯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環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匯處漁場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漁場、加拿大的紐芬蘭漁場、英
海洋生物 國的北海漁場
上升流的影響:秘魯漁場的形成、東南大西洋漁場
海洋環境污染:加快凈化的速度,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但是別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也擴大了污染的范圍
航海事業:順風順流,例如,北半球的冬季,從波斯灣到紅海的油輪經過阿拉伯海時是順風順流,從大西洋到地中海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時是順風順流
五:陸地水和水循環
(1)陸地水體類型:目前人類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潛水、承壓水
靜態水資源:冰川、內陸湖泊、深層地下水
動態水資源:地表水、淺層地下水
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體,分布於兩極與高山地區,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體,但主要為深層地下水,開發難度較大;動態水是人們開發利用的重點,其中以河流水最為重要。
(2)陸地水的相互關系
水源補給類型 補給時間 補給特點 我國分布地區
雨水 夏秋季節 水量變化大 東部和南部
冰川融水 主要在夏季 補給有時間性,水量穩定 西北地區
湖泊水 全年 有調節性,水量穩定 東部
地下水 全年 水量穩定,與河流有互補關系 普遍
(3)水循環
能量來源:太陽能和重力能
類型:海陸間大循環(蒸發(包括植物的蒸騰),水汽輸送,下滲,地表和地下徑流四個環節,陸地循環,海洋循環
六:生物
(1) 生物的分布和環境
光照:喜光植物和喜陰植物
熱量:從赤道向兩極,熱量減少
從山麓到山頂,熱量減少
水分:從沿海到內陸,水分減少,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帶
(2)對環境的指示作用:駱駝刺表示乾旱的沙漠地區,蓮表示水濕環境,矮牽牛能夠指示大氣中二氧化硫的污染
(3)生物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①光合作用(太陽能轉換成生物能,無機物轉換成有機物),②生物循環促使化學元素的遷移,聯系有機界和無機界,③改變原始大氣的成分,④改變水的化學成分,⑤參與沉積岩的形成,加速岩石的風化,促使土壤的形成,⑥綠色植物的環境效益(吸煙除塵,過濾空氣,減輕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環境)
七:土壤
(1)土壤的概念:是指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
(2)土壤的本質屬性: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
(3)土壤的組成:礦物質(土壤中礦物養分的來源),有機質(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水分和空氣(彼此消長,影響熱量)
(4)土壤的形成
形成過程: 岩石風化過程 低等植物著生過程 高等植物著生過程 土壤
生物對母質的改造作用:有機質的積累過程和養分元素的富集過程,所以生物在土壤的形成過程起著主導作用
八;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1)整體性:地理環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整體,例如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由於距海遠,海洋暖濕氣流難以到達,形成了乾旱的大陸性氣候,由於氣候乾旱,降水少,所以地表水少,多為內流河,由於氣候乾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風化作用強,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氣候變化會導致植被稀少;整體性還表現在某一個要素發生變化會導致整個環境狀態的改變,例如,氣候變暖,導致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最終會淹沒城市河低地
(2)地域差異
分異規律 形成基礎 影響因素 分布規律 主要分布地區
從赤道向兩極 熱量 太陽輻射 沿緯線延伸,經度更替 低緯度地區和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
從沿海向內陸 水分 海陸分布 沿經度延伸,緯線更替 中緯度地區
山地的垂直分異 熱量,水分 海拔高度 從山麓到山頂有規律的變化 海拔較高的山地
第四單元 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
一:氣候資源的特點
(1)特點:普遍存在性,數值特徵,變率大
(2)開發利用
氣候資源與農業:一地的氣候資源往往決定了該地的農業類型和種植制度
氣候 日照與街道方位:街道與子午線成30~60度的夾角
開發 資源與 盛行一種主導風向:工業布局在下風向
利用 建築 風向與 盛行季風區:工業布局在垂直於季風區風向的郊外
城市規劃 已知最小風頻:工業布局在最小風頻的上風向
氣候資源與交通:公路和鐵路的建設(應特別注意沿線的暴雨及其激發的泥石流、大風等出現的強度和頻率,以及凍土、積雪的深度);機場的選址(宜選擇低雲、霧和暴雨出現頻率較少、風速較小的地方,還應與城市保持較遠的距離)。
二;海洋資源
(1)海洋漁業的形成和分布:
、 在淺海大陸架海域,陽光集中,光合作用強,入海河流帶
漁場的 來了豐富的營養物質
形成條件 在溫帶海域,季節變化顯著,冬季底層海水和表層海水交換時,帶來了豐富的營養鹽類
在暖流和寒流的交匯處,餌料比較豐富
世界主 世界主要漁場:課本100圖4.4
漁場的 世界四大漁場:紐芬蘭,北海道,北海,秘魯漁場
分布 我國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漁獲量最多的國家
(2)海洋油氣生產過程:資源勘探(利用地震波探測)、油氣開采(海上鑽井平台)、油氣運輸(管道運輸,船舶運輸)
(3)海洋空間的利用
(4)海洋運輸和港口建設:港口作用:海洋運輸船舶停泊、中轉、裝卸貨物得場所。
腹地:為港口提供服務的區域
(5)海洋環境的主要問題
海洋污染:絕大部分來源於陸地上的生產活動,工業生產的廢
海洋環境 棄物是主要海洋污染物,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業城市附近
保護 海洋生態破壞:人類活動(海岸工程,圍海造陸)以及自然條件的變化(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
主要來源:沿海工業生產和海運航線上的船舶
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 污染區域: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線
及其防治 治理重點:石油泄漏
石油污染的防治:分散、沉降、吸收、圍欄、放任、燃燒
三:陸地資源
(1)陸地資源的類型和特點: 類型:(表4.4)
特點:有限性;利用潛力的無限性;分布規律性;整體性。
(2)陸地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陸地資源是人類進行生產活動的對象;陸地自然資源是人類生產活動得以進行和發展的動力
四:氣象災害
(1)台風
形成:台風是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海區,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
主要災害: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
主要影響地區:亞洲東部,亞洲南部,北美洲東海岸,其中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風發生次數最多,強度最大的海區
發生季節:夏秋季節
監測和防禦:主要是利用氣象衛星監測,到近海後,還可以用雷達監測
(2)暴雨洪澇
形成條件:源源不斷的水汽供應;強烈的上升運動;形成降水的天氣系統持續時間長
主要影響地區:亞洲最多
防禦措施:利用氣象衛星,提高暴雨預報的准確率;工程措施(修築堤壩,整治河道,修建水庫,修建分洪區)和非工程措施防禦(洪泛區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預報警報系統,擬定居民的應急撤離計劃,實施防洪保險)
(3)乾旱
(4)寒潮
原因:由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得大范圍得劇烈降溫,並伴隨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象,寒潮是我國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對農作物危害最大。
五:地質災害
(1)地震
分布: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
能量大小:用震級表示,震級每增加一級,能量約增加30倍,3級以下為微震,5級以上為破壞性地震
要素:震中,震源,震中距,震級,烈度。
(2)火山噴發
火山構造:火山錐,火山口,火山通道
類型: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3)滑坡和泥石流
(4)地質災害得關聯性
①地質災害在成因上得關聯性:一個地域內得地質災害可能有若干種,他們在成因上關聯的,例如,我國的川、滇、黔接壤地帶,形成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為主的災害
②由一種原發性的主災誘發其他災害,例如地震可能誘發火災、海嘯、滑坡、泥石流、瘟疫蔓延等
③人類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施加的影響可能誘發地質災害,例如,人為的破壞地表植被,造成了泥石流;人為大規模的工程活動,造成滑坡等災害。
(4) 防禦措施: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實施一些防禦措施,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減災意識。
第五單元 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1:農業
①農業生產的特點:地域性、季節性和周期性。
②農業的投入:自然條件:光照、熱量、水分、土壤
社會經濟條件:勞動力;生產資料、科技
③農業的分類: 按生產對象分類:種植業和畜牧業
按投入的多少分類:粗放農業和密集農業
按產品的用途分類:自給農業和商品農業
④農業區位因素:氣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場、交通、政策等
⑤農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
區位因素 農業發展
氣候 熱量、光照、降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極大。光熱條件與農作物的分布、復種制度和產量關系最為密切。
水源 年降水量少於250毫米的乾旱地區,灌溉水源是決定性因素。
地形 不同的地形區(坡度、高度),適宜發展不同類型的農業。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適宜發展耕作業,山地適宜發展畜牧業和種植業
土壤 不同的土壤種類,適宜生長不同的作物。如東南丘陵地區分布廣泛酸性土壤,適合種植茶樹
市場需求 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⑻ 請問哪些學生需要參加高考英語口語考試。口語考試形式及內容是什麼只能高三考嗎高一高二可以提前考嗎

高考英語口語考試來有兩種模式自,即「人人對話」模式和「人機對話」模式。「人人對話」模式是一種傳統考試模式考官最後將這四項分數合計為總分。北京、安徽、河北、山東、遼寧等全國大部分地區的高考英語口語考試採取了「人人對話」模式考試。高一高二可以提前考。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口語考試能力等級標准如下:

A等:能用英語就熟悉的題材進行口頭交際,基本上沒有困難。

B等:能用英語就熟悉的題材進行口頭交際,雖有些困難,但不影響交際。



(8)高二英語上冊口語擴展閱讀:

CET-SET 主考在評分時使用以下標准:

准確性:指考生的語音、語調以及所使用的語法和詞彙的准確程度。

語言范圍:指考生使用的詞彙和語法結構的復雜程度和范圍。

話語的長短:指考生對整個考試中的交際所作的貢獻、講話的多少。

連貫性:指考生有能力進行較長時間的、語言連貫的發言。

靈活性:指考生應付不同情景和話題的能力。

適切性:指考生根據不同場合選用適當確切的語言的能力。

⑼ 高二的二級英語考試(口語)有用么班主任說自願考。

一: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
簡稱PETS。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是面向社會,以全體公民為對象的非學歷性英語證書考試,是測試應試者英語交際能力的水平考試。由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各地教育考試院社會考試辦公室負責具體實施。PETS考試與其他相關考試之間的關系是:
1、用PETS-2和4級考試的標准分別來改造高考和研究生考試中的英語考試(非英語專業)(該項工作已基本達到預期目的);
2、用PETS-2和3級考試分別替代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的專科和本科考試中的公共英語考試——英語(一)和英語(二)(該項工作正在進行);
3、用PETS-5級考試替代全國外語水平考試中的英語考試WSK??EPT(該項工作已成功完成)。
PETS等級劃分
公共英語考試等級根據難度由低到高分為一級B、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其中,五級由教育部考試中心選定的高等院校負責,其它級別的考試由各地教育考試院社會考試辦公室負責具體實施。
1、PETS-1:一級是初始級,其考試要求略高於初中畢業生的英語水平(PETS-1B是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的附屬級)。
2、PETS-2:二級是中下級,相當於普通高中畢業生的英語水平(此級別筆試合格成績可替代自學考試專科階段英語(一)。
3、PETS-3:三級是中間級,相當於高中畢業後在大專院校又學了兩年公共英語,筆試合格成績可替代自學考試本科階段英語(二)考試。
4、PETS-4:四級是中上級,相當於我國學生高中畢業後在大學至少又學習了3-4年的公共英語或自學了同等程度英語課程的水平。
5、PETS-5:五級是最高級,相當於我國大學英語專業二年級結束時的水平。是專為申請公派出國留學的人員設立的英語水平考試。

閱讀全文

與高二英語上冊口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公的家教老師女演員 瀏覽:788
圓明園題材電影有哪些 瀏覽:806
歐洲出軌類型的電影 瀏覽:587
看電影可以提前在網上買票么 瀏覽:288
有沒有什麼可以在b站看的電影 瀏覽:280
今晚他要去看電影嗎?翻譯英文。 瀏覽:951
林默燒衣服的那個電影叫什麼 瀏覽:133
哈莉奎茵與小丑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09
維卡克里克斯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961
什麼算一下觀看的網站 瀏覽: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瀏覽:296
朱羅紀世界1免費觀看 瀏覽:311
影院容納量 瀏覽:746
韓國最大尺度電影 瀏覽:130
八百電影 瀏覽:844
手機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瀏覽:182
韓國有真做的電影么 瀏覽:237
歐美愛情電影網 瀏覽:515
一個女的去美國的電影 瀏覽:9
金希貞的妻子的朋友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