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習教師口語課程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因為教師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所以針對於這樣的課程,對於以後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或者是與家長學生溝通過程中,都有一個良好的積極的作用。
2. 怎樣才能把教師口語這門課程學好
提高英語口語的一些方法:
1大量的讀背,多背誦經典範文,各種英語好的文內章,背的越多容,表達能力越強。
2,口語我認為是死去活來,懂得九個W和一個H,採用多問的方式,還有別人一種表達方式,你要多種,
3,多聽英語材料或磁帶,模仿地道的語音和語調,文章一定要讀,背
4,多做一些類似與句型轉換的題型,懂得外國人的思維方式
5,常去英語角,不到沒有人,我不回來,平常多自言自語,多看外文小說和電影,擴大閱讀量。
3. 《教師口語》一書的《序言》說:「《教師口語》是為強化教師的口語表達能力而新增的專業課程。」
「序言」還是應該用書名號。書名號是用來標明書名、篇名等的符號,而「序言」屬於篇名。比如文天祥有一名篇,是他為自己的《指南錄》寫的序之一,被稱為「後序」。這個後序的標准寫法就是——《〈指南錄〉後序》。你看這個序就用上了書名號。
4. 課程名用書名號嗎如「語文」「數學」「教師口語」
用引號。
因為書名號是一本書的名字,而引號表示文中引用的意思。
課程名用的應該是引號吧..........................
5. 怎樣認識小學教師口語的重要性
教師口語的重要性
通過這第一階段國培的學習,我認為要達到這些要求,教師的熟練英語口語是一個必備條件,教師正確運用簡單的日常口語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非常重要。英語課堂上有部分學生往往聽不懂教師的口語,從而不能理解課堂內容,不利學生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的形成,漸漸對英語失去興趣,甚至厭學。以下幾點是我對教師在課堂上運用英語口語教學的建議:
1、教師的英語課堂用語要簡單易懂,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師要關注每位學生的反應,要切實讓每位同學能在課堂上多說英語,多用英語;教師要積極營造良好的英語課堂氣氛。
2、教師的課堂口語要從本堂課出發,結合教學內容,要為上課服務。
3、英語課堂口語要有變化,教師的日常教學,口語的運用既有相對的穩定性,更要富有變化.教師平時要不斷培養學生的語感,多放課文錄音,英文歌曲等,引導學生去聽懂一些簡單英語,如:Quiet ,please.Listen to me as carefully as you can,等。
4、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上要多用一些鼓勵性的口語,這樣能提高學習英語的信心,也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You did a good job .You are clever.Very good,等。還有如遇班上學生身體不舒服,也應關心他,如問:Did you catch a cold?讓學感到老師的關愛。
總之,教師一切行為要從學生的身心出發,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要為整堂課服務,要培養學生學英語,用英語的能力,教師的口語要能體現本堂課的重點,難點,促進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6. 英語語音學的基本認識,對語音提高的感受,對教師口語這門課的意見
想提高來英語口語水自平,首先要在語音上下功夫,方法是無法取代刻苦的學習。
要大量的閱讀和聽力做基礎,在讀和聽的過程中,積累詞彙,掌握句型,並熟悉英語表達思想的方式,著重培養語感
1.大聲朗讀對話和文章,還有各種句型和口語中常用的句子,並背誦文章及演講。多與別人練習對話,最好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練習。也可以自言自語亦是練習口語。
2.練習口語要大膽說出來,過一段時間後,突然有一天你會自如、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有了大膽說的精神,你才能闖過口語的難關。
3.只會學英語,而不能盡快地去用,那就永遠也學不好英語。要始終尋找機會說英語。可以和你周圍的同學或朋友交流,即鞏固了已學的和 從別人那裡學到新的的東西。
4.在國內學英語缺乏環境,看電影學英語口語是彌補環境不足的好方法。
7. 教師口語設計一段課堂教學口語
你說的是試講么?還是說課?你要講具體哪個科目?
8. 對教師口語的認識 1000字左右
小學數學教師口語評價的問題與對策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為。評價的手段和形式應多樣化,應以過程評價為主。」教師口語評價作為一種即時性評價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管理、導向、調控、激勵的作用,是教育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析當前小學數學教師口語評價存在的問題,研究相應的策略提高教師口語評價的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問題與思考
新課程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評價理念。很多一線教師都能自覺地運用這一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用充滿真情實感、富有啟發和激勵的言語善待每位學生,實現了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目標。但不可否認的是,仍有少數教師的口語評價存在一些問題。
1.評價視角不全面。當前,一些教師往往熱衷於對學生掌握教材上的知識的程度進行評價。其實,在數學學習中,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用數學的思維進行概括、推理、論證的能力用數學語言有條理、清晰、簡潔地進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獲得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也是需要教師進行口語評價的。
2.評價時機不恰當。新課程改革的開放式教學充分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課堂教學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但由於有些教師已習慣於過去「一言堂」式的教學,思維形成定勢,往往抓不住學生靈活多變的思維主線,從而錯過一個個精彩的知識衍生點,失去知識拓展的機會,最終無法實現評價應有的導向功能。如在教學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找規律」一課時,當學生發現了「地面圖形」四種顏色排列的規律之後,有的教師就急於小結,因而錯過了利用評價拓展學生思維的好時機,也沒有及時利用口語評價你真是善於發現的孩子,那如果讓你繼續擺下去,第五行應該怎麼擺呢?」而將課堂推向高潮。
3.評價內容不具體。一些教師在課堂上評價語言隨意性太大,為了評價而評價,把評價當成一種形式。在實際教學中,沒有注意學生存在的個性差異,總是用「你真聰明」「真能幹」「回答得真好,表揚他!」「你說得不對,我再請一位同學說。」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空洞的語言來評價學生。「真好」好在哪裡?「不對」又錯在哪裡?學生不明白。這樣的口語評價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
二、對策與建議
在數學課堂里,學生對問題的回答不僅揭示了學習的狀況,同時他的數學學習水平及所表現的情感與態度也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教師要精心設計評價語,把握最佳時機,強化口語評價的針對性,讓評價的語言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1.擴大視角,精心設計評價
語。教師在進行口語評價時,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發展程度,還要重視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表現和發展,精心設計有利於學生發展的培養行為習慣、激發自主探索、重視激勵、關注團隊的評價語,養成良好的口語評價習慣,讓課堂更具魅力。
(1)培養習慣的評價語。正如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所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然而,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需要教師有意識地、潛移默化地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諸如「他聽得可認真了,善於傾聽他人發言的孩子是會學習的孩子!」「你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等評價語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行為習慣。
(2)激勵發展的評價語。學生的潛能需要教師用口語評價來激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從學習中體驗到成功,並引導學生將這種成功感轉化為新的學習動機,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在教學實踐中,以下一些激勵學生成長的評價語值得借鑒:「你敢於向困難挑戰,我要向你學習!」「你真有毅力,能堅持研究這么久!」「你有自己獨特想法,真了不起!」「你的發現很有價值,你的發現對我們進一步學習有很大幫助。」
(3)鼓勵質疑的評價語。學生敢於質疑,他們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意識,不再「唯書」「唯師」,教師適度的贊美是學生敢於質疑的催化劑。在教學實踐中,「會提問的孩子,就是聰明的孩子!」「小疑有小進,大疑有大進!」「沒關系,大聲地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是一些教師常用的鼓勵學生質疑的評價語。
(4)關注團隊的評價語。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在當前的課堂教學里被廣泛應用。在評價時,將小組視為一個整體進行評價,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例如:「你完成得好極了如果能幫助你的同桌,那就更好啦!」「你是一個很優秀的記錄員不僅把觀察的內容詳細記錄下來了,而且還寫得非常端正、清晰!「你很像一個小老師,不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組也管理得很好。」這些口語評價,既注重了方法的引領,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