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語文課如何進行快樂教學
保亭縣南林中心小學高海忠2011年
生:有老爺爺。
生:有小孩子。
生:有扛著工具的人。
教師的話剛落音,學生紛紛舉手。有幸站起來的學生模仿的語氣都是維妙維肖,整個課堂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生:我認為他很孤獨。因為我爸爸媽媽去老遠打工了,我星期天一個人在家裡就覺得很孤獨。
生:我可能會哭。
生:我一定是非常想家,想爸爸媽媽。
生:那我會更想家裡人的。我想回到家裡跟全家人在一起快快樂樂地過年。
這是我自己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小片斷。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發言積極,但心情並不是歡快的,因為詩中的情感和學生聯想起的個人感受都不是一種愉快的情緒。
列舉這兩個小片斷就是為了說明一點,這就是:快樂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是可行的,運用得適當的確能讓孩子輕松愉快地提高學習效率;但快樂教學並不是處處都可以通用的,它受著教學內容等條件的限制。
在課程改革步入理智性反思的今天,人們已經開始對近幾年熱議的理念和盛行的做法進行檢點,以求顯長揭短、揚長避短。於是,人文性與工具性又有了主次之爭,建構主義也有了假說之談;小組合作學習遭遇非議,快樂教學受到質疑。溫儒敏一發表不宜籠統提快樂教育,有的人連不宜籠統都沒有理解,就把有效的快樂教學與不布置作業,甚至連訓練都不敢提的所謂的快樂教育混為一談,主觀地認為學習不會是一件快樂的事,快樂絕對不存在於學習過程中。
出於對客觀的課堂教學事實的尊重,也為了讓人們對快樂教學真正有所認識,這里就不揣淺陋,談一點對快樂教學的理解和了解,一並就教於方家。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快樂教學與刻苦學習的關系。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快樂的解釋是感到幸福或滿意,刻苦的意思是很能吃苦。柳斌認為我們所實施的快樂教育的核心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自覺性,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滿懷信心地進取向上,從而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生動活潑地主動得到發展。作為一種能讓教師和學生都感到幸福和滿足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快樂教學在心理科學中屬於情緒情感的范疇,而刻苦學習是說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不怕苦、能吃苦,依賴的是頑強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品質,這在心理學中歸屬於意志的范疇。從邏輯的角度來說,不同范疇中的兩個概念是不構成對立的,所以我們應該明白,快樂教學和刻苦學習並不是互相矛盾的。既然這兩者之間不構成沖突,那它們是不是可以整合共存呢?我認為,語文快樂教學的關鍵在於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主動正向的心理體驗。學生以明確的學習目的為指向,被趣化的學習內容和活潑的學習方式所吸引,所以即使其學習的行為和態度表現得十分刻苦,但其主觀上的心理感受是快樂的。這與人們日常生活中那些以苦為樂、樂此不疲的表現是相同的。由此可見,快樂教學與刻苦學習並不是互相排斥的,是完全可以整合共存的。我們沒有理由以提倡刻苦學習為由而否定快樂教學。
其次,我們來看看快樂教學的歷史淵源。快樂教學的思想源遠流長,擇其要者,在國內,兩千多年前的教育賢哲孔夫子就不僅把樂學作為學生學習的最高境界,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而且提倡寓樂於教育者自修與教學的一切活動中,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述而》);五百多年前的王陽明也認為快樂是人心之本,兒童的教育要考慮到他們樂嬉遊而憚拘檢的特點,使其趨向鼓舞,心中喜悅,主張順應兒童性情,培養其樂學的情緒,並在方法上採取誘、導、諷的栽培涵養之方。在國外,十九世紀五十年代英國教育家斯賓塞就對快樂教育進行了系統研究;二十世紀,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和諧教育,保加利亞心理學家洛扎諾夫研究的暗示教學法,都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營造愉快而不緊張的氣氛,使學生通過有意識和無意識的協同心理活動,感到學習是一種滿足求知慾的快樂;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根據自己的研究也作出了教學是使得教師與學生都得到快樂的論斷(《大教學論》)。從尊重歷史的角度來看,快樂教學是沒有理由被否定的。
再次之,我們來看看我國近些年在快樂教學中的研究。快樂教學的熱研起先是針對由片面追求升學率,使學生因學業負擔過重而苦學並導致厭學甚至輟學等一系列具體的教學問題的。在研究中影響較為深遠的有北京一師附小的快樂教育。該校的做法是:從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入手,在激發學生興趣、教學環節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具的使用,課上練習的設計等方面以設問為突破口,改革課堂結構,讓學生學有所得,抓住課文特點,採用變式教學,讓學生學中有樂,深挖教材,在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結合中,讓學生學有所獲;從發揮學生的優勢學科入手,讓學生喜愛每個學科,學好小學階段的每門學科,為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打下基礎,從發揮教師的特長,提高課堂教學藝術入手,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還有上海第一師范附小的愉快教育。該校的主要做法是在教學中實行三多多啟發、多直觀、多引導學生動腦動手實踐;倡導三鼓勵鼓勵提問、鼓勵辯論、鼓勵創新;建立講、練、評三結合並以練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保證學習任務都能在課堂教學中完成,減輕了學生課外作業負擔,使他們得以愉快地學習,愉快地成長。另外,無錫師范附屬小學構建的樂學教學模式,太原東華門小學的課堂積極化教學模式,上海楊浦三聯小學的三段五步式主體教學模式,上海閘北和田二小的動樂愛教學模式,陝西蒲城趙米香老師的快樂教學實驗等也都有一定的影響。北京特級教師趙景瑞通過快樂教育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的課題研究,分析了快樂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的特點,探索了實施快樂的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設計策略、教學操作策略和教學評價策略,還構建了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的教法庫和閱讀教學的學法庫。從尊重教育科學的角度來看,快樂教學也是不應該遭到否定的。
最後有必要指出的是,語文快樂教學和其他任何一種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一樣,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在教學內容方面,對於那些感情基調並不輕松的課文,比如《十里長街送總理》、《歌唱二小放牛郎》、《靜夜思》之類,我們就不適宜採用快樂教學的方法;對於那些需要學生靜靜地默讀以求領悟的內容,快樂教學的課堂教學氣氛也是不適合的。
總之,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在教學中既不能因為快樂教學遭到質疑就放棄對快樂教學的實踐和研究,也不能牽強附會非得課課都要採用快樂教學的方法,要以科學務實的態度認真分析語文教材中的快樂因素,研究小學語文快樂教學策略,努力追求快樂教學思想和方法的有效落實、高效落實,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快樂地成長。
❷ 淺議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愉快教學
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回效答的教學方法;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只有在吃透課標、深鑽教材、研究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備課,在教學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❸ 如何創設愉快的教學情境
語文來科三亞市田獨鎮自田獨小學 王財[摘要]以新課程理念為宗旨的教育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強調教師的引導性、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為輔,創設良好的語文教學情境,使學生樂學、好學,寓教於樂,寓學於樂,提高教學效
❹ 怎樣讓小學生的英語學得輕松,愉快
小學生正處在心理、生理發展的旺盛時期,天真活潑、好說廣泛、求知慾強、可塑性大。因此,為了喚起學生的無意注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積極挖掘,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快樂因素,採用相應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津津有味、輕松愉快的教學活動中,自覺主動地學習知識,接受教育。孟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從「知之者」到「好之者」達到「樂知者」的境界,是學生的最佳心理狀態。怎樣才能使學生好而知之,樂而知之呢?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地實施愉快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造愉快融洽的學習氣氛,消除學生心理障礙。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在學習時情緒容易興奮,也容易變得厭倦。他們傾向於自我導向,全神貫注於自己的世界,如果感興趣,他們就能夠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課堂教學設計時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的不同,從不同角度選取素材,切忌盲目設計。
一、醞釀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教師自身的情感、修養、品質,會直接地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良好的情緒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催化劑。我每堂課都以飽滿的情緒、生動的語言去創設一個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教學情境,吸引每個學生。例如,課前做個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游戲,聽聽能使學生產生聯想的音樂,讓學生在寬松、自然、愉悅的氛圍中進入課堂,當每位學生都與老師的情緒產生共鳴、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時,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都能得以發揮,自覺自願,主動地進行學習。
二、創設符合學生特點的問題情境
設計情境已引起教師的重視,越來越多的老師在設計課堂時都把把數學問題生活化、趣味化,增加學生的感性經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逐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材中處處含有探究的內容,生活中的情景,它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去挖掘教材並結合實際,創造性地將教材中的知識結論變成探究的問題,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學生發現數學、喜歡數學,並讓學生置身於問題情景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發現並主動獲取知識,才能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素質。例如,在位似圖形的教學中,設計了自製幾何圖片的幻燈放映,使學生親臨其境,真正理解位似圖形的定義、特徵、性質。
三、選擇學生喜愛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教師單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直觀上下工夫還是遠遠不夠的,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形象性的矛盾,還應充分利用直觀教學的各種手段,「直觀」具有看的見,摸得到的優點,「直觀」 有時能直接說明問題,有時能幫助理解問題,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學生從學習中得到無窮的樂趣。教師要同學生一起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並保證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習者積極參與,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在參與中表現。更重要的是要用數學知識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影響學生,感染學生。例如,在幾何體三視圖的教學中,我准備了各種幾何體,讓學生從三個不同的角度進行仔細觀察,每個幾何體都有三種不同的平面圖形——三視圖。這樣學生很輕松地掌握了幾何體三視圖,並能准確地畫出三視圖。因此,教師應盡量給學生提供可進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學生有了問題才會有探究,只有主動探究才會有創造,問題情境是促進學生構建良好認知結構的推動力,是體驗數學應用,培養探究精神的重要措施。在教學時,教師多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主動學習,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途徑,調動學生眼、口、手、腦、耳等多種感官參與認知活動,探究知識規律,為知識的內化創造條件。
四、多關心數學基礎差的學生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現實是否符合個人需要而產生的態度和體驗。情感具有動力、調節、感染、遷移等多種功能。積極的情感,可增強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活動能量,促使人們積極地行動,提高活動效率。因此,要多關心差生,多與差生談心,不歧視冷淡差生,增加對差生的感情投入,善於發現差生的閃光點,加以肯定,使差生由厭學化為願學、樂學。在課堂教學中,我注意分檔提問,讓差生有機會表現自我,回答力所能及的問題,並及時對差生給予肯定和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學生長期保持一種充滿自信、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增加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慾,
五、恰到好處的評價藝術。
表揚是老師對學生一種肯定,是學生成功的一種標志。 「好表揚」 是每一個學生共同的心理特點。因此,我在教學中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中的表揚可以用點頭表示肯定、贊許;也可以用鼓勵的話來激勵;還可以用大家鼓掌、獎給智慧星等形式。表揚應注意情感效應,對學生而言,不管是教師的表揚,還是學生的表揚,他都渴望得到,獲得成功感,因此,表揚應以激勵為主。例如,當學生的想法有道理,但表達得不夠清楚,這時教師可以說,「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師已經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說得更明朗些,那大家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試試看。」如果學生的想法完全錯誤,也應用委婉的口氣說:「看得出,你正在積極思考,但這種結論是錯誤的,沒關系,再想想。」如果有的學生的想法出乎老師的意料,但又有道理,教師可以欣喜地說:「好!有創新,老師也從你的想法中長了見識。」當然激勵的語言要注意恰到好處,千萬不要言過其實,給人帶來虛假的感覺,同時也要注意避免機械重復一些套語,如「好」「好的」「很好」「你真棒!」等等。
總之,我相信:只要我們深鑽細挖教材,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層次的、有階梯的設計教學,讓學生輕松愉快地走進課堂,讓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都能經過自己的努力,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得到愉快的情緒體驗和心理上的滿足,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激勵他們能獲得更多的成功。
❺ 怎樣創造輕松愉悅的英語課堂
首先,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諧的班級氛圍是英語課堂生動有趣的基礎。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是一種平等的朋友式的關系。為貼近學生生活,走進學生心靈,我經常和學生談心,玩耍,分享快樂。我會利用課間和學生打一會兒羽毛球,使學生感到師生關系的親近融洽。有一次上課前我和一位學生聊天,偶然得知他圍棋下得很好,我請教道:「可不可以教教老師呀?」「當然可以啦。」那位學生熱情友善地答道。通過這種方式我不僅了解到每位學生的興趣特長,還可以在不經意間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在課堂上我會經常對有特長的學生進行贊賞,從而拉近我們心靈間的距離。
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我會兼顧到每位學生。為調動全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我會特別留意那些平時不愛發言的學生,多提問他們,多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如果他們回答對了,我會鼓勵他們說「非常好」。如果他們回答錯了,我也會鼓勵他們說「有勇氣發言就很棒」。鼓勵會給予他們更多的自信。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得到肯定和賞識,體驗到進步和快樂,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就會更高。學生通過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活躍了課堂氣氛,體會到了英語課堂學習的趣味性。
其次,創設情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是使英語課堂生動有趣的關鍵。比如我講 How to make a hamburger 這一課時,先讓全班學生分組,每八個學生為一組圍坐在桌子旁邊。我事先讓每個學生都帶一個漢堡來,學生看著各自所帶的五花八門的漢堡,頓時興奮起來,都在談論著這些漢堡的用途。我讓學生安靜下來,將課前准備的一些生菜、肉餅、奶油、西紅柿等材料拿出來,並用英語向學生介紹這些材料。學生都饒有興趣地看著、聽著,並很快地學會說「lettuce leaf ,the cooked meat patty, ketchup, tomato」這些單詞。我邊向學生演示製作漢堡的過程邊說:「First, open the hamburger bun,then put the cooked meat patty on the bottom half of the bun. Nest put a slice of tomato on top of the meat patty. Then put a lettuce leaf on top the tomato. After that place the top bun on the lettuce leaf. Finally put some ketchup on the top bun.」演示完就讓學生自己動手做漢堡,學生興致勃勃地做起來。學生做好漢堡後,我先找一個英語口語好的學生用英語介紹漢堡的製作過程。在他表述有困難時,我會給他提示。在我的鼓勵和幫助下,他順利地用英語表述完漢堡的製作過程。之後我讓每個學生輪流用英語向本小組同學介紹漢堡製作過程。開始時學生有些緊張,擔心不能用英語表述整個過程。我鼓勵他們「Don』t worry, you can help each other.」在小組其它成員的幫助下,每個學生都能夠把漢堡的製作過程用英語表述下來。每位學生都積極地參與了課堂教學活動,實施了小組合作學習。最後每一組選一個代表用英語講一下製作漢堡的過程。各組都選了英語口語表達較好的同學,選手們都認真地展示自己,課堂氣氛很活躍,英語課堂煥發出活力。
再次,電子白板在課堂中的靈活運用是英語課堂生動有趣的媒介。電子白板的使用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互動式電子白板在呈現多媒體資源的同時,可以直接在所呈現的圖片、文字上進行「標注」「書寫」和進行各種人機交互操作。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中的資源建立自己的資源庫,根據教學的需要隨時查找、提取、修改和增添教學資源,並通過電子白板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學生可以親自在白板上操作,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在教how to make a hamburger這一課時我將課文對話中出現的句子故意打亂,讓學生現場利用白板筆拖拉句子重新排序(見下圖)。(打亂的句子)
A: put the cooked meat patty on the bottom half of the bun.
B: open the hamburger bun.
C: put the lettuce leaf on top the tomato.
D: put the slice of tomato on top of the meat patty.
E: put some ketchup on the top bun.
F: place the top bun on the lettuce leaf.
學生走上講台用筆在白板上進行隨意的拖動。學生操作的各種結果都能展現在屏幕上。如果一個學生做錯了,其它學生就會指出來,課堂氣氛很活躍。我根據學生做題的結果適時給予講解,充分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反復練習,達到熟練掌握並鞏固的目的。電子白板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思維,使英語課堂生動有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綜上所述,在教學實踐中我認真學習,積極探索,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充分動起來,提高英語課堂吸引力,使英語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❻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怎樣進行愉快教學
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學生評價決定著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情感,決定著教師對待學生的舉止言行,決定著教師對待學生的考察方式。在美術教學中學習評價是對美術學習效果的價值判斷,是激勵學生學習,改進教師教學的手段,是美術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而如何進行有效評價也是我們值得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評價、有效、評價方法
在平常的小學美術教學中,面對學生的表現,美術老師們經常給予的評價是:「你說得很好」、「想得不錯」、「畫得太好啦」;針對學生的美術作業,大多數教師的做法是憑主觀印象在下課前匆匆判個「優」「良」等級,或打個分數。偶爾指出幾個畫得好的同學,希望大家向他們學習,沒有受到表揚的同學頓感失落。一節美術課就這樣結束了,學生們興味索然。
那問題的症結在哪兒?——不是教師的專業能力,也不是學生的學習態度,而是單調的「一人評價、一次評價、一個標准評價」課堂教學評價。
《美術課程標准》在論述美術作業評價時指出:「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並使學生明確需要克服的的弱點與發展方向。」具體的說:對學生美術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要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強化評價的診斷、發展功能以及內在激勵作用,弱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那麼美術課程中該怎樣去實施有效的評價,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學生自我評價方面
在評價的過程中,不光是老師作出正確的評價,更要讓學生全面的參與進來,讓學生自己來發現美,讓他們發現自己作業中的優點和缺點,讓學生感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對自己的缺點也要正確對待,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的完善,培養學生不斷進取的精神,美術涵養得到不斷的發展。在課內課外多開展自評、互評和評價小組,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這樣的評價更有說服力。讓每個學生能夠自主地發揮能動性,盡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創造力。總之,多鼓勵,少指責;多贊揚,少批評,讓學生認識到他們想像創造的成果能夠得到別人的承認和肯定,以此來培養他們健康向上的創新心理品質。以下是我嘗試的幾種自我評價法,與大家一起分享:
1、自主評價法
兒童的內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往往愛把自己的情感、認識毫不保留地傾瀉於紙上,有時老師們不一定能看懂、理解他們的作品,甚至無法評高低。所以,練習完成後老師們可讓學生把作品張貼在作業展示台上,然後提出「三問」:a、「你覺得誰的作品最吸引你?為什麼?」b、「你是怎麼想才畫出來的?」c、「你覺得今天又有了哪些收獲?」。第一個問題是讓學生自己做老師,從自己的角度去分析、評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提高了他們對美的鑒賞能力。第二個問題是提供給相對「差」的學生,讓他進行自我評價,說說自己為什麼喜歡這樣去表現。(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以便教師能夠了解他繪畫時的心理過程,使作品的客觀評價闡發出深刻的內涵,為學生的人格發展奠定基礎)。第三個問題是引導全體學生進行知識小結和行為反思,大都指向能力與情感,如:認真聽講、積極與他人合作、發言有創意、工具准備齊全等。通過學生積極的參與,學生可認識自己的價值。這樣就減少了我們美術評價的盲目性、主觀性和隨意性,使教學有了一定的指向性。
2、自己打分和小組打分
這種相互給作業打分的評價方法學生也是很感興趣的。就是學生在完成的作業上首先給自己打分。可以給自己打100分,但要說出打100分的理由。然後,小組內或班級內展開相互打分,都要說出給別人打分的理由。其實,在這里,打多少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講一講、說一說、評一評,培養他們善於發現自己和別人身上優點及不足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3、「推銷員」與「訂貨單」
作為美術教師,常常會碰到評價學生的手工類作品,那這類作品如何評價更有效呢?我常常會採用舉辦一個「展銷會」的方式,效果還不錯。就是在「展銷會」上,請每個同學或小組代表講述自己作品的優點(自評),並「推銷」自己的作品(訓練口頭表達能力和自我表現意識);然後,老師發給每人一張「訂貨單」,請同學們參觀、訂貨。得到「訂貨單」最多者,就獲得了成功。最後,讓成功者談談自己成功的秘訣,與大家一起分享。
二、老師在美術活動表現方面給予的評價
傳統的美術教學評價,只是教師對作業的批改,評價方式顯得單一、無趣。當教師把作業發下去後,看到的是優、良、合格等簡單的評價方式,漸漸的學生對你的評價失去了興趣。美術作業不能像語文、數學一樣簡單分出對和錯,所以說我們的評價不能如此簡單。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富有想像力的思想要及時地加以肯定,做好正確的引導。多鼓勵,多表揚,給學生充分的自信,使他們能大膽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別忘了,課堂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老師。是學生展示自己的舞台。美術作業展示的是每一個學生不同的個性,美術作品評價沒有統一的標准,應該尊重不同學生的學習差異,個性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應有不同的評價標准,在學生達到基本要求的同時使學生獲得各自個性特色的發展。我們所要培養的是具有創新精神,富有個性的學生。下面來介紹幾種課堂活動中比較有效的方法:
1、分層評價法
新課程下的評價關注學生的需求、愛好、發展速度和發展軌跡,發展的目標具有一定的個體性。所以教師們要依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依據學生的不同需要,正確判斷其發展潛力和方向,為每個學生提出適合其發展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和評價標准。在平常的教學實踐中可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嘗試採用分層評價,效果會較好:對優等生的見解獨到,運用「標新式」評價,表揚他「有新意」;對中等生的一般見解,運用「肯定式」評價,鼓勵他「解答正確」;對學困生的見解有誤,運用「移情式」評價,以贊許的目光,寬容的微笑,親切的動作,傳遞「你有進步」的信息,多用大拇指,少用小拇指,讓每個學生在自己的跑道上不斷前進。
2、語言評價法
在學生課堂繪畫製作時,應採取「先肯定後指正」的評價方法,此法從兒童心理學出發,使學生樂意接受。「你的人物造型畫得真不錯,沒有多少人能比得上,但如果給他加些笑容,將會吸引更多的觀眾。」「你畫的這個小朋友真讓人喜歡,如果在他身邊再添些其它的小夥伴,他會很開心的,你喜歡許多小朋友們跟你玩嗎?」「啊呀,你的手真巧,這個小公雞是你做的嗎?你真棒,想想看,要是給大公雞穿上花衣裳,它一定會很感謝你的。」「通過你的畫面,同學們都知道你動了許多腦筋,你如果能把畫處理得干凈一些,你就是他們學習的榜樣。」讓鼓勵點亮孩子們的自信,讓點撥啟迪智慧,使師者真正成為了孩子們學習的引導者。
三、學生美術作業評價
美術作業的評價方式應是多種多樣,不同層面的。美術作業的評價主要是為了使學生發現繪畫中出現的錯誤和不足,然後得以改正。我們的評價不是對學生的畫作出簡單的評判和鑒定,這不是美術老師的職責,到象是美術評論家了。我們的評價首先應對學生的勞動成果給予充分的肯定,要讓學生有自信,充分利用好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挖掘出每一位學生對畫畫的潛力。對於學生有獨創性、有創意思維的作業要給以及時表揚和肯定。作為一為美術老師,首先,不要以專業的目光來要求學生,以畫的像不像和技法作為單一的評價,如果是這樣的要求,那麼我想學生肯定無法使您滿意,最後學生僅有的自信和天真就會被你磨滅了,原本小朋友都是比較喜歡畫畫的,使他們失去對畫畫的興趣。其次,對學生的作業不能做出簡單的評價,應該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作品為什麼得到這樣的評價,優點在哪裡,缺點在哪裡,怎樣在今後的作業中改善。使學生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提高,那麼我們的教學評價也有了意義。再次,也不能一味的表示肯定,一味的鼓勵。美術作業的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的肯定,課程改革綱要標舉「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這一價值目標,每個學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點、學習類型和發展方向的潛在人才,教師就應當選擇相宜、多樣的評價方法。不妨可以試試下面的這些方法:
1、實物評價法
當一種評價方式實行一段時間後,學生們往往會失去剛開始的熱情,使評價失去吸引力。所以,作為教師,就必須要及時更換評價方式,以適應兒童好奇、喜歡新事物的心理,再次激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有時「優」「良」等級制符號用多了,學生對此會麻木。於是,在作業的評價上可換用實物來展示評價。可以用印章和一些剪、畫出來的小東西來表示,如:印朵小紅花表示你的畫真美,粘個大拇指表示你真棒,畫面飄拂的小紅旗表示你要加油。誇張、有趣的實物,不僅學生看著喜愛,而且還體現了美術課的特點。有時還可貼學生中流行的一些小飾物。這樣一來,學生相互攀比著比以往學得更有興趣,畫得更認真了。
2、符號評價法
曾經在學生中徵求意見:「你們願意老師用什麼方法來批改美術作業?」,討論後達成協議:採用特定的符號進行暗示(如:○代表顏色,☆代表構圖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在畫面的背面畫上色彩或構圖符號,標明滿意、較滿意、不夠滿意等,一次評價不滿意還可取回再修改再評價。這種動態式的作業批改方法,注重了學生的自我評價,使學生做作業的熱情高漲,經常有學生找老師對作業進行多次批改。
3、評語評價法
如果說符號是評價的一種手段,那麼評語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動力。在期末綜合評定學生作業時,老師們可採取評語與學生學習感受有機結合的方法:老師的評語則是對學生階段性學習的一種肯定和總結;學生的學習感受是對個人階段性學習的回顧與希望,也是對老師教學的一種要求和檢驗。
❼ 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現愉快課堂
那麼英語教師應該怎樣做,採取怎樣的方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英語課堂呢?本人覺得應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興趣是高效課堂,學生學好英語的先決條件
1.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這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本條件
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認為,教育不能沒有愛,猶如池塘不能沒有水。小學生有很強的親師心理,他們通常「愛屋及烏」,如果喜歡老師則對你所教的課格外重視,興趣盎然,反之則不然。
2.創造各種有利條件,採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愛上英語課
在教學中,我也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習興趣:
(1)猜英語謎語或說英語笑話,讓學生樂在其中,並有所收獲。比如:
Teacher: Here are two birds, one is a swallow, the other is sparrow. Now who can tell us which is which?
Student: I cannot point out but I know the answer.
Teacher: Please tell us.
Student: The swallow is beside the sparrow and the sparrow is beside the swallow.
通過講笑話讓學生輕松學習單詞,短語,句子。
(2)利用游戲,激發興趣。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課堂教學中用游戲教學貫穿課堂教學中,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中常用下面這些游戲服務教學:
A.聽指令做動作
這個游戲可訓練學生聽祈使句並快速反應的能力。教師可快速說出一些祈使句, 如:Touch your head(eye, ear, nose …).Put up your hands. Close your eyes. 等,學生聽到後便做這一動作。最快最準的獲勝。可以用來發出指令的詞句還有:Touch your book(your pen, the desk …)。Open the door(your book …)。Hold your book(pen, pencil …)。Wash your face(hands, teeth…)等。這個游戲也可以用競賽的形式進行,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組抽一名學生,一起到前面做動作,做錯了就被淘汰,最後剩下的一人(或兩人)為優勝。給該組(或該兩組)記10分。然後各組再抽另一名學生上前繼續進行。
B.傳話
每一縱排為一組,全班分成若干組。老師分別發給每一組最後一排的學生一張紙,上面寫一句話。在老師說「開始」後,最後一排的學生即用耳語把紙上的話告訴前面的學生,這位學生再把聽到的話告訴前面的學生……這樣依次進行下去。最後第一排的學生把所傳的話寫到黑板上或說出來。傳得最快,最准確的組獲勝。
C.賓戈游戲(Bingo)
每個學生准備一張紙,並在上面畫一個井字,將紙分成九格,然後教師隨便念九個學過的單詞,學生邊聽邊將單詞寫在格子中,隨便填在哪格里都好。學生填好後,教師再打擾次序逐個念這九個單詞,學生邊聽邊在聽到單詞上畫圈,當畫的圈在橫行、豎行或對角線上成為一條直線時,學生就可邊喊「賓戈(Bingo)」邊將紙舉起讓教師檢查,最先喊「賓戈」寫得准確的獲勝。這個游戲還可以用於數詞,也就是說,教師可以隨意念九個數詞來代替九個單詞,讓學生填入格子中。
(3)利用歌曲,激發興趣。融音樂與英語為一體。這樣不僅能活躍學生學習英語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少小學英語學習內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達,這有助於激發興趣和分散難點。在唱歌過程中可以根據歌曲內容進行問答或分角色對話,使得學生樂在其中。
(4)運用直觀教具,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興趣,提高效率。小學生認知水平有其特殊性,他們對直觀呈現的東西更易感興趣,直觀教具最易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它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活化教材,將圖像、聲音、文字、動畫結合於一體,刺激學生的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以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二、建立規范、使用的課堂學習小組,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作用
幾年來我們不斷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根據教材和學生心理特點,探索使用4―2―1快樂教學法,讓學生輕輕鬆鬆地學習英語,打造高效課堂,走「輕負擔,高質量」的教學之路。每學期開始,將全班學生按照性格、愛好、學習能力等方面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四人。各個小組,根據學生的綜合能力,依次編為No.1、No.2、No.3、No.4。No.1是正組長,No.2是副組長,組長幫助No.4,副組長幫助No.3。
4―2―1快樂教學法中的「4」,是指4人一組的互助合作學習小組,要求這4個人,人人都能當「小教師」,在小組活動中能按組內序號No.1、No.2、No.3、No.4輪流領讀、講解、表演等;「2」是指小組內的4人再兩兩展開活動,鞏固、消化所學知識;「1 」是指學生個人的自主學習,強調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
通過運用4―2―1快樂教學法,可以使英語課堂教學由原來教師的單打獨斗,變為現在學生的小組互助合作,全員參與。4―2―1快樂教學法,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打造活潑、快樂、省時、快節奏、高效的課堂,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縮小兩級分化,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使教師充分享受教學的快樂。
三、課後延伸是課堂高效的保障
小學生英語課堂上,氣氛活躍,通過各種活動的設計,師生其樂融融,但是一離開課堂就幾乎聽不到學生說英語用英語,在,這樣的情況尤為突出,如何能讓孩子們在課後用英語,說英語,使得課堂教學效果得以保障。我覺得應設計別具一格、喜聞樂做的英語作業,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英語活動。本人在課後是這樣實施延伸的:
1.讓學生錄一錄
布置學生回家錄音,跟磁帶反復模仿,練習地道的口語,然後錄到磁帶中帶到學校,進行評選。這樣做學生興趣很高,無形中練習了口語和聽力。
2.讓學生畫一畫
長時間寫單詞學生毫無興趣,可以布置一些變寫為畫的作業,比如學習身體各個部分,學慣用品,動物,食物都可以讓學生回去畫圖,並配上單詞。
3.讓學生演一演
每學完一個單元,讓小組成員就學到的知識進行拓展,排成英語小短劇並進行表演。
4.讓學生說一說
每個星期舉行一兩次「英語角」活動,讓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組合在一起,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總之,英語是一門語言,需要雙邊的活動才能得以提高,「默默無聞」是學不好英語的。教師應安排課後的作業活動,使課堂的習得在課後中得到實踐鍛煉。只有這樣,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才得以提高、發展。
❽ 愉快教學法的技巧
愉快教學是個大概念。凡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掌握知識、技能的教育教學方法,都屬於愉快教學。
愉快教學得到了國家教委的肯定,也為廣大教師所接受。愉快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做法,注意發揮情感的作用,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減輕了學生負擔。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於1854年就提出了「快樂教育」的思想。他認為學習如果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即使無人督促,也能自學不輟。他的理論完全符合心理科學,因此,根據他的理論創造的各種課堂快樂教學法,在英國教育界普遍得到師生的歡迎。
最近幾年來,我國廣大小學教師和研究工作者,針對小學生天真活潑、好唱好跳的特點,不失時機地利用兒童智力發展的最佳期,積極挖掘教材本身所蘊含的快樂因素,把快樂引進課堂,創造了不少式教學方法。這里粗做一些搜集和整理,以供學習借鑒。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游戲是兒童的天堂。做游戲可以滿足他們愛動好玩的心理,使他們的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穩定,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在游戲中,兒童的情緒始終很高漲,並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著。例如,根據初入學兒童對學習活動的過程和方式最感興趣,而對學習的內容和結果不大注意的特點,適當採取一些具有游戲因素的練習,如:投籃比賽、小鳥回家、對號入座、數字排隊等游戲,更能吸引和保持兒童的注意力。
一位教師上思想品德課《橫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時,將學生帶到學校附近的三岔路口進行現場教學。首先,他引導學生看清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位置;再指導學生觀察來往車輛怎樣在紅綠燈的指揮下「前進」和「停車」;接著引導學生看清人行橫道線,明確為什麼要走人行橫道線的道理;然後請交通民警叔叔現場講述發生車禍時的慘狀;最後按交通規則的要求,讓學生練習排隊橫過馬路。這種通過現場活動進行教學的方式,比坐在課堂上單純講交通規則要生動形象得多。
游戲,是最受兒童喜愛的一種活動。在語文、數學課中常用的游戲,就有「套圈答題」、「抽簽背詩」、「找朋友」等100多種,效果很佳。 一位教師給五年級上體育課,教材規定的內容是:①投擲沙包;②障礙跑游戲。他以語文課《董存瑞捨身炸暗堡》為基本內容,設計了一堂有故事情節的體育課,分為「踴躍參軍→苦練殺敵本領→捨身炸暗堡→歡慶隆化解放」四個步驟進行。結果,這堂課對學生有很大的感染力,不但達到了體育教學的要求,而且加強了與思想品德教育、語文、音樂、舞蹈等方面的橫向聯系。
記得一位教育家說過:「故事是兒童的第一大需要。」雖然這句話比較誇張,但生動的故事確實令人終生難忘。故事中有生動的情節、豐富的情感,寓知識於故事之中,不僅能吸引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也符合學生形象記憶的特點。 討論探究式即教師圍繞某一問題,組織學生討論、爭辯,讓他們各抒己見,互相啟發補充,使問題獲得完善的解決;或者提出多種解答方案而後通過集中思維,篩選出最佳的答案。在引導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求異、求活,鼓勵創新。
如《避雨》這篇課文,介紹了一位農村女氣象員熱愛本職工作的故事。第三自然段有這么一句:「雨下得正緊,而那姑娘選了草棚最邊的一處地方站著躲雨。」教學時,有個學生提出:「她為什麼要選最邊上站著?」教師因勢利導,組織討論。一個學生說:「草棚小,人又多,姑娘來遲了,站不進去,只好站在草棚的最邊上。」另一個學生立即反駁:「這篇課文寫的是女氣象員的優秀品質,她是把最好的地方讓給大家,表現了她先人後己的好風格。」第三個同學說:「這個姑娘是位有心計、熱愛本職工作的氣象員,她站在邊上是為了能清楚地觀察天氣變化的情況。下面一段寫她勸大家不要離開草棚,結果真的又下起大雨來了,就是證明。」三個學生,一個比一個答得貼切,互相啟發,使大家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一位數學教師上《質數與合數》時,基本上不講話,只使用手勢。首先,他出示黑板上的要求:①必須用乘法;②限用整數;③不能用「1」。接著教師寫出:4=?學生答:4=3+1。教師搖搖頭,用手指點不能用「1」。學生思索後又答:4=2×2。教師滿意地點點頭。然後教師用同樣的方式出示:6=3×2,8=4×2,9=3×3……接著他出示:3=?要求學生根據上面的形式寫出來,學生搖頭寫不出。教師便在「3」的後邊寫上一個「質」字。教師又用同樣的方式出示:2=?5=?7=?學生均表示不能按黑板上的要求寫出來。最後教師問了一句話:「你們發現了這些數有什麼特點?」學生紛紛發言,教師歸納小結,闡明質數與合數的概念。這堂課採用「無聲」的方式教學,新穎獨特,使學生感到趣味盎然。
低年級兒童喜愛猜謎,如果能把某些數學教材內容編成謎語,讓兒童用猜謎的方式鞏固所學知識,既可調動其積極性,又可通過謎語的分析綜合,培養其思維能力。如:教了鍾面的認識後,教師出示下面的數學謎語,並放一段音樂,音樂結束後讓學生說出謎底,並說明為什麼?
(1)兄弟兩個來競走,哥哥腿比弟弟短,弟弟走了十二圈,哥哥剛好走一圈。
(猜一物名)(時針、分針)
(2)說上午不是上午,說下午不是下午。太陽當空照,兩針合一處。
(猜一鍾點)(12點)
(3)公雞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鬧盈盈,長針短針成一線,請問這時幾點整。
(猜一鍾點)(6點) 這是一種類似「智力競賽」的教學方法。教師把要教授的內容編成競賽題,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搶答記分或當場評論表揚。這種教學方法的特點是使學生通過競賽理解閱讀內容,獲得有關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使用這種方法時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學生心理,精心編制好競賽題。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根據這一特點,教師應有意引進競爭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練習鞏固時,教師盡可能運用知識競賽的形式,將學生應該理解的內容,設計成一個個小問題,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搶答比賽,並在黑板一角開辟出一個記分欄,將每個小組的積分隨時顯示出來。還可以開展速算比賽、奪紅旗比賽、摘紅花比賽、接力比賽、背口訣比賽等等,使全班學生個個全力以赴,踴躍參加。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主要是培養了他們自覺學習的習慣。
如教完《古詩二首》後,教師可採用兩種競賽方式使學生當堂消化和鞏固所學的知識。一是接力背講《暮江吟》。如第一個學生背誦:「一道殘陽鋪水中。」第二個立即做解釋:「夕陽斜照在江面上。」第三個接著背誦:「半江瑟瑟半江紅。」第四個又解釋:「江水有一半是綠色,一半是紅色。」就這樣讓學生依次把這首詩背講完畢。二是接力默寫《楓橋夜泊》。教師將黑板劃分成四塊,學生分成四組,然後讓每組同學像接力賽跑一樣,以粉筆為接力棒,一人默寫一個字,直到默完這首詩為止。最後教師組織學生評議,比一比哪組背誦流利,講解和默寫正確。在激烈的競爭中,學生們情緒高昂,學得生動,記得牢固。 音樂,不僅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還具有啟迪人的智慧、促進智力發展的特殊功能。保加利亞心理療法專家、哲學博士扎諾夫指出:「讓大腦在每分鍾60拍的古典音樂中放鬆,然後再集中精力,能使大腦靜靜地想像,並幻想自己來到景色優美的地方,使自己的心境得到良好的刺激,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大腦大腦左右兩半球協調一致地工作,使心跳、腦電波取得和音樂同步的節奏。」因而,課堂上響起節奏適當的音樂,無疑會提高教學的效果。
低年級學生特別喜歡唱歌、跳舞,如果把一些教學內容有機地改編成教學歌曲,則是一種很好的輔導學習方法,因為歌曲能加深記憶。一般來說公式、概念容易忘記,而編成歌曲卻使人終生難忘,只要一哼歌曲,就想起來了。這是因為好的節奏和旋律已經和有關教學的歌詞一塊兒記在學生的大腦中了。
兒歌深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它文字簡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讀好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從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把教材的主要概念、法則等基礎知識,編成兒歌讓學生學習,有利於概括知識、揭示規律。 這種教學方法即讓學生親自動手運用某些具體材料來驗證課文中的某個道理,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用實物、模型按課文要求作表演,以喚起形象思維,培養學習興趣。使用這種方法時,實驗演示要密切配合課文的聽、說、讀、寫訓練,防止上成常識課和藝術課。
利用教具、學具進行實驗,讓學生動手動腦看一看、擺一擺、想一想等等,感知學習內容,形成愉悅表象,由表象聯想發展到思維和創造性想像,讓學生動中促思,玩中長知,樂中成材,使學習內容在有趣的體驗中牢牢記住。心理學家認為:「智慧出於手指尖上。」贊科夫甚至把操作能力列為智能培養和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電化教學,是現代科學技術在教學上的運用,具有「形、聲、光、色」等特色,是得天獨厚的先進教學手段。它能優化教學過程,促使教學從單純的知識傳授型向德智體美整體教學轉化。
電化手段,可以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靜態的內容動態化,復雜的內容簡單化,深難的內容通俗化。小學階段的兒童對具體、形象、鮮明的內容比較感興趣,因此電化教學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心理規律,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❾ 請幫忙翻譯英文: 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激趣」藝術 ——愉快教學,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
An analysis of the art of "Interest Stimulating" in pupils' music teaching
---- Happy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upils' music teaching
[Abstract]: Interest is the beat teacher and it's important to cultivate pupil's interest in music learning. It's the key point to place more importance on pupil's interest in music and cultivate it on all sides. Teachers should cultivate pupil's interest based on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 teaching to achieve the goal of molding personality in Quality-oriented Ecation.
[Key words]: pupil's music teaching teachers happy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est stimulating
純手打版~望採納~O(∩_∩)O ~
❿ 如何將愉快教學法融入英語教學中
首要的任務是要擺正師生以往不平等的關系,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特別在中學,由版於中學生的心理權發展還極不成熟,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會產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課堂上,教師不能擺著「師尊」的「架子」,語言應該友善親切,態度應該和藹可親,一改自上而下的傳授方式,無論是講授知識還是與學生交談,輔導學生時,都應充分尊重和熱愛學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