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提高英語口語發音應選用怎樣的書籍和教材
因此,口語能力的強弱取決於:
1、思維能力的強弱,特別是與口語有關的思維的條理性、敏銳性與靈活性,這是關鍵。
2、准確、迅速地組織言語(選詞、造句、組段、構篇)能力的強弱,這是基礎。
3、運用語言的能力的強弱,這是前提。
根據口語表達循序漸進的一般規律,口語訓練的重點應是培養敏銳的思維和強烈的語感。具體包括:
1、語音。學會科學發聲方法,能用准確、響亮、流暢的英語進行口頭表達。
2、語調。能藉助聲音高低升降、抑揚頓挫的變化來表達復雜的感情,掌握停連和輕重、抑揚和明暗、快慢和松緊等一般的朗讀技巧。
3、詞彙。能掌握比較豐富的口語詞彙。
4、語脈。說話能做到有條有理、語言流暢、上下貫通、一脈相承。
5、語境。說話注意目的、對象、場合,合乎規定情景的要求,講禮貌、有針對性。懂得口語修辭。在會話中有隨機應變的能力。
此外,還要懂得口頭言語的輔助手段-- 表情、姿勢、 動作等態勢言語的運用。
由於書面語和口語是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為提高口語的表現力,可在說話訓練之前先進行一章朗讀、朗誦訓練。聽和說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吸收、表達兩者不能偏廢,所以口語訓練體系中也應包括。通過以上訓練,掌握一定的朗讀朗誦技巧,培養准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朗誦一般作品的能力,特別注意培養強烈的語感。
3、聽力訓練
培養聽的注意力、理解力、記憶力和辨析力,提高聽知能力,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
4、口語表達基本方式訓練
進行敘述、描述、評述、解說等口語表達基本方式的訓練,培養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迅速轉化的能力,結合進行語調、語脈的訓練。
5、會話型言語訓練
言語形式有會話型和獨白型兩類。會話是指兩個以上的人圍繞一個或幾個話題一起說話的形式,如交談、座談、辯論、審訊等。會話時參加者是互為聽、講者的,因此後面的發言常常受到前面發言的制約。另外,由於當面交談,大量態勢語代替了言語表達,會話者的言語結構往往不嚴謹、不完善,省略句較多。
可進行如下訓練:通過交談和辯論兩種會話言語訓練,了解它們的一般特點、注意事項,結合進行應變能力和禮貌用語的訓練,從而在會話中有效地培養隨機應變的能力。
6、獨白型言語訓練
獨白是指一個人單獨發言而其他人都作為聽眾的言語表達形式,如:講故事、作報告、講課、演講、講解員的解說等。獨白言語一般不在進行過程中跟聽眾問答交流,因此要求在事先要周密地了解聽眾的要求並系統地組織好發言內容和有關態勢語。獨白是一種高層次的言語形式。
可通過講故事和演講兩種獨白言語的訓練,了解它們的一般特點、注意事項,結合進行運用態勢語的訓練,這類訓練很有利於培養思維的條理性和連貫性。
7、即興小品訓練
即興小品要求表演者按照規定的題目和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不用或少用道具,通過言語和動作的表演,展現社會生活中的某個瞬間或片斷,表達一個簡單的主題。
嚴格地說,小品應該是話劇藝術表演訓練的一種形式,但由於它具有綜合的特點,對訓練思維的創造性、敏捷性、條理性、言語表達的准確性、形象性、流暢性,以及應變力,乃至姿勢的綜合運用等等,都有很大的好處,所以我們要想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更上一個層次,這種形式的訓練也要加以採用。
懂得了英語口語表達的規律,並不等於就有了一口流暢的英語表達口才,就好象讀了介紹游泳的書並不等於一定會游泳一樣,關鍵還是要在長期的時實踐中持之以恆地艱苦磨練。這種訓練不同於我們平時常聽常說的那種日常英語口語訓練。日常的英語口語訓練與之相比簡單得多,所用的詞彙量及話題所涉及的深度都是相當有限的。而真正高層次的英語口語交際所需達到的流暢性、條理性、敏銳性和靈活性並不是常練一些日常用語就能達到的,其中用到的詞彙量也因話題的深入和多樣而大大增加了。
所以,要想真正地提高英語口語,說一口流利而又有水平的交際英語,得有對英語口語表達感興趣作為前提,懂得以上的規律,重視運用以上的訓練步驟,加上長期的艱苦訓練,才會有成效,才會達到目的。聽力訓練,當然,在訓練過程中,聽和說是無法截然分開的。
因此,英語口語訓練體系可按以下順序安排:
1、語音訓練
在學習英語語音知識的基礎上加強語音訓練,進行方音辨正練習。通過學習,打好英語語音知識,有一定的辨音能力,能用英語正確、清楚、響亮地表達。
2、朗讀朗誦訓練
進行呼吸、發聲與共鳴訓練,吐字納音的訓練,以及各種朗讀朗誦技巧的訓練,學會常用文體的朗讀、朗誦,懂得在朗誦中恰當使用態勢語
㈡ 如何學好英語口語及語音
英語口語音標是基礎,如果學音標的話我不建議你上網去看什麼音標表(點擊就可以發音的那個),找老師學,若不想的話,我可以給你一個視頻,那挺不錯,很形象你應該很快學好!
另外呢?多讀,培養語感,同時多的去模仿。多聽也很重要。讀好文章講求流利但是,流利不等於麻木得快,很多人麻木的快讀,那根本不是讀文章而是讀單詞,自己辛苦,聽的人更辛苦!
http://www.56.com/w46/play_album-aid-7191413_vid-NDI2OTIzODM.html
㈢ 怎麼樣練習英語口語
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就要先了解英語口語表達的過程是怎樣發生的。大家知道,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口語表達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和生理過程,是思維藉助詞語按一定句式迅速轉換為有聲言語的過程。因此,口語能力的強弱取決於:
1、思維能力的強弱,特別是與口語有關的思維的條理性、敏銳性與靈活性,這是關鍵。
2、准確、迅速地組織言語(選詞、造句、組段、構篇)能力的強弱,這是基礎。
3、運用語言的能力的強弱,這是前提。
根據口語表達循序漸進的一般規律,口語訓練的重點應是培養敏銳的思維和強烈的語感。具體包括:
1、語音。學會科學發聲方法,能用准確、響亮、流暢的英語進行口頭表達。
2、語調。能藉助聲音高低升降、抑揚頓挫的變化來表達復雜的感情,掌握停連和輕重、抑揚和明暗、快慢和松緊等一般的朗讀技巧。
3、詞彙。能掌握比較豐富的口語詞彙。
4、語脈。說話能做到有條有理、語言流暢、上下貫通、一脈相承。
5、語境。說話注意目的、對象、場合,合乎規定情景的要求,講禮貌、有針對性。懂得口語修辭。在會話中有隨機應變的能力。
此外,還要懂得口頭言語的輔助手段-- 表情、姿勢、 動作等態勢言語的運用。
由於書面語和口語是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為提高口語的表現力,可在說話訓練之前先進行一章朗讀、朗誦訓練。聽和說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吸收、表達兩者不能偏廢,所以口語訓練體系中也應包括。通過以上訓練,掌握一定的朗讀朗誦技巧,培養准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朗誦一般作品的能力,特別注意培養強烈的語感。
3、聽力訓練
培養聽的注意力、理解力、記憶力和辨析力,提高聽知能力,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
4、口語表達基本方式訓練
進行敘述、描述、評述、解說等口語表達基本方式的訓練,培養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迅速轉化的能力,結合進行語調、語脈的訓練。
5、會話型言語訓練
言語形式有會話型和獨白型兩類。會話是指兩個以上的人圍繞一個或幾個話題一起說話的形式,如交談、座談、辯論、審訊等。會話時參加者是互為聽、講者的,因此後面的發言常常受到前面發言的制約。另外,由於當面交談,大量態勢語代替了言語表達,會話者的言語結構往往不嚴謹、不完善,省略句較多。
可進行如下訓練:通過交談和辯論兩種會話言語訓練,了解它們的一般特點、注意事項,結合進行應變能力和禮貌用語的訓練,從而在會話中有效地培養隨機應變的能力。
6、獨白型言語訓練
獨白是指一個人單獨發言而其他人都作為聽眾的言語表達形式,如:講故事、作報告、講課、演講、講解員的解說等。獨白言語一般不在進行過程中跟聽眾問答交流,因此要求在事先要周密地了解聽眾的要求並系統地組織好發言內容和有關態勢語。獨白是一種高層次的言語形式。
可通過講故事和演講兩種獨白言語的訓練,了解它們的一般特點、注意事項,結合進行運用態勢語的訓練,這類訓練很有利於培養思維的條理性和連貫性。
7、即興小品訓練
即興小品要求表演者按照規定的題目和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不用或少用道具,通過言語和動作的表演,展現社會生活中的某個瞬間或片斷,表達一個簡單的主題。
嚴格地說,小品應該是話劇藝術表演訓練的一種形式,但由於它具有綜合的特點,對訓練思維的創造性、敏捷性、條理性、言語表達的准確性、形象性、流暢性,以及應變力,乃至姿勢的綜合運用等等,都有很大的好處,所以我們要想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更上一個層次,這種形式的訓練也要加以採用。
懂得了英語口語表達的規律,並不等於就有了一口流暢的英語表達口才,就好象讀了介紹游泳的書並不等於一定會游泳一樣,關鍵還是要在長期的時實踐中持之以恆地艱苦磨練。這種訓練不同於我們平時常聽常說的那種日常英語口語訓練。日常的英語口語訓練與之相比簡單得多,所用的詞彙量及話題所涉及的深度都是相當有限的。而真正高層次的英語口語交際所需達到的流暢性、條理性、敏銳性和靈活性並不是常練一些日常用語就能達到的,其中用到的詞彙量也因話題的深入和多樣而大大增加了。
所以,要想真正地提高英語口語,說一口流利而又有水平的交際英語,得有對英語口語表達感興趣作為前提,懂得以上的規律,重視運用以上的訓練步驟,加上長期的艱苦訓練,才會有成效,才會達到目的。聽力訓練,當然,在訓練過程中,聽和說是無法截然分開的。
因此,英語口語訓練體系可按以下順序安排:
1、語音訓練
在學習英語語音知識的基礎上加強語音訓練,進行方音辨正練習。通過學習,打好英語語音知識,有一定的辨音能力,能用英語正確、清楚、響亮地表達。
2、朗讀朗誦訓練
進行呼吸、發聲與共鳴訓練,吐字納音的訓練,以及各種朗讀朗誦技巧的訓練,學會常用文體的朗讀、朗誦,懂得在朗誦中恰當使用態勢語
參加口語班 可點擊LOGO咨詢我們
㈣ 怎樣練習英語口語語音語調
多聽錄音並模仿,最好有文字材料,自己先讀一遍,在聽錄音對照。
電影多看些動畫片,單詞簡單,發音清楚。如《瘋狂農庄》等
㈤ 英語口語的練習方法
模仿和環境
模仿是為了更好的發音
而環境是為了讓你更加自如的是用地道的表達方法
㈥ 英語口語怎麼訓練
提高聽力和口語的一個可行方法:
多聽原聲磁帶,同時手不離筆,適時標注停頓,事後研究每一處停頓的理由---基本上是按照意群停頓的.有節奏地讀,甚至讀出以英語為母語的人能讀出的味道也不是不能實現的.不妨經常大聲朗讀,同時錄下自己的朗讀,之後,先自己聽,再請別人聽,共同探討你朗讀的亮點與瑕疵,再與原聲相比較,必然有很大的進步.朗讀英語其實同朗讀漢語一樣,需要抑揚頓挫,需要情感,多看外文電影,多看國際頻道的外國人主持的節目,多聽聽優秀演講辭或總統演說磁帶,會對你有幫助.
在任何可以講英語的場合一定要大膽開口.
有沒有機會在美國生存、發展下去,關鍵是要看有沒有機會去表達自己,和別人交流。如果你學的是啞巴英語,到了美國你將十分困難。而目前我們的大學英語教育是有缺陷的。學一種語言,交流是目的,而不是語言本身。我們往往把英語僅僅當做一門知識在學,從小學到大,到最後,還是不會說英語。
語言的交流與掌握大量的詞彙、句型、語法是兩回事。就語言本身的知識來說,我們已經過關了。我們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來運用英語,只有在交流中我們才能與對方進行思維密碼的相互破譯。同樣的話在不同的語言交流環境中所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我建議要把我們學習的目標收縮,把追求大而廣的英語知識轉化為追求一種定量性的技巧,我認為有6種技巧,是美國人和美國人之間交流的關鍵性東西,如果我們能掌握這6種技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國人的思維,從而學好口語。
如何用英文簡單界定一個東西的技巧。美國人和美國人交談80%是想告訴對方這個事物是什麼。我們的課本盡管詞彙難度不斷加深,但思維邏輯結構卻只停留在一個水平上。中國人常說Where is the book(這本書在哪兒)?很少有人說What is a book(書是什麼)?而美國的小學生就開始問:What is the book?這種Where is the book只是思維的描述階段。但是我想連大學生也很難回答What is a book?因為中國傳統英語教學模式沒有教會學生表達思想的技巧。
如果已經學會界定,但理解還有偏差,那就要訓練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用不同的方式解釋同一事物)。一種表達式對方不懂,美國人會尋找另一種表達式最終讓對方明白。因為事物就一個,但表達它的語言符號可能會很多。這就要多做替換練習。傳統的教學方法也做替換練習,但這種替換不是真替換,只是語言層面的替換,而不是思維層面的替換。比如,I love you(我愛你)。按我們教學的替換方法就把you換成her,my mother等,這種替換和小學生練描紅沒有什麼區別。這種替換沒有對智力構成挑戰,沒有啟動思維。這種替換句子的基本結構沒變,我聽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聽不懂I love her。如果替換為I want to kiss you,I want to hug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或者給對方講電影《泰坦尼克》,告訴對方那就是愛,這樣一來對方可能就明白了。這才叫真正的替換。也就是說用一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或者一個表達式對方聽不清楚,舉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來表達,直到對方明白。
我們必須學會美國人怎樣描述東西。從描述上來講,由於中美的文化不同會產生很大的差異。我們描述東西無外乎把它放在時間和空間兩個坐標上去描述。美國人對空間的描述總是由內及外,由里及表。而中國人正好相反。從時間上來說,中國人是按自然的時間順序來描述。我們描述一個東西突然停住時,往往最後說的那個地方是最重要的。美國人在時間的描述上先把最重要的東西說出來,然後再說陪襯的東西。只有發生悲劇性的事件,美國人才在前面加上鋪墊。這就是中國人和美國人在時間描述上的巨大差別。
要學會使用重要的美國習語。不容易學、易造成理解困惑的東西就是「習語」。比如北京人說蓋了帽兒了,外國人很難理解,這就是習語。所以和美國人交流時,能適當地運用美國習語,他馬上就會覺得很親切,也很愛和你交流。那麼什麼是習語?就是每個單詞你都認識,但把它們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學會兩種語言的傳譯能力。這是衡量口語水平的一個最重要標准。因為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語。很多人都認為學好外語必須丟掉自己的母語,這是不對的。
要有猜測能力。為什麼美國人和美國人、中國人和中國人之間交流很少產生歧義?就是因為他們之間能「猜測」。我們的教學不提倡「猜測」。但我覺得猜測對學好美國口語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個詞你沒有聽懂,你不可能馬上去查字典,這時候就需要猜測來架起一座橋梁來彌補這個缺口,否則交流就會中斷。
中國人學習口語講究背誦,背句型、背語調,結果就是很多人講口語的時候講著講著眼就開始向上翻,實際上是在記憶中尋找曾經背過的東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測的話,我想也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以上就是我所說的學會用美國人思維方式的6個技巧。中國學生如果能做到這6點,用較短的時間肯定能學好口語。
再說說英語語音的問題。我們中國人不需要鑽牛角尖,一定追求發音像一個本地人,只要我們的發音不至於讓對方產生誤解就可以了。我們在平時,不需要迷信什麼科學方法,只需要記住一點:模仿。但一定要模仿標準的英語或美語。在模仿的基礎上,每天保持1個小時的自我口語練習,這個練習必須假想一個雙向交流的場合,即彷彿有人與你交流一樣。
㈦ 英語語音學的基本認識,對語音提高的感受,對教師口語這門課的意見
想提高來英語口語水自平,首先要在語音上下功夫,方法是無法取代刻苦的學習。
要大量的閱讀和聽力做基礎,在讀和聽的過程中,積累詞彙,掌握句型,並熟悉英語表達思想的方式,著重培養語感
1.大聲朗讀對話和文章,還有各種句型和口語中常用的句子,並背誦文章及演講。多與別人練習對話,最好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練習。也可以自言自語亦是練習口語。
2.練習口語要大膽說出來,過一段時間後,突然有一天你會自如、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有了大膽說的精神,你才能闖過口語的難關。
3.只會學英語,而不能盡快地去用,那就永遠也學不好英語。要始終尋找機會說英語。可以和你周圍的同學或朋友交流,即鞏固了已學的和 從別人那裡學到新的的東西。
4.在國內學英語缺乏環境,看電影學英語口語是彌補環境不足的好方法。
㈧ 怎樣練習英語口語比較有成效
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就要先了解英語口語表達的過程是怎樣發生的。大家知道,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口語表達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和生理過程,是思維藉助詞語按一定句式迅速轉換為有聲言語的過程。因此,口語能力的強弱取決於:
1、思維能力的強弱,特別是與口語有關的思維的條理性、敏銳性與靈活性,這是關鍵。
2、准確、迅速地組織言語(選詞、造句、組段、構篇)能力的強弱,這是基礎。
3、運用語言的能力的強弱,這是前提。
根據口語表達循序漸進的一般規律,口語訓練的重點應是培養敏銳的思維和強烈的語感。具體包括:
1、語音。學會科學發聲方法,能用准確、響亮、流暢的英語進行口頭表達。
2、語調。能藉助聲音高低升降、抑揚頓挫的變化來表達復雜的感情,掌握停連和輕重、抑揚和明暗、快慢和松緊等一般的朗讀技巧。
3、詞彙。能掌握比較豐富的口語詞彙。
4、語脈。說話能做到有條有理、語言流暢、上下貫通、一脈相承。
5、語境。說話注意目的、對象、場合,合乎規定情景的要求,講禮貌、有針對性。懂得口語修辭。在會話中有隨機應變的能力。
此外,還要懂得口頭言語的輔助手段-- 表情、姿勢、 動作等態勢言語的運用。
由於書面語和口語是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為提高口語的表現力,可在說話訓練之前先進行一章朗讀、朗誦訓練。聽和說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吸收、表達兩者不能偏廢,所以口語訓練體系中也應包括。通過以上訓練,掌握一定的朗讀朗誦技巧,培養准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朗誦一般作品的能力,特別注意培養強烈的語感。
3、聽力訓練
培養聽的注意力、理解力、記憶力和辨析力,提高聽知能力,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
4、口語表達基本方式訓練
進行敘述、描述、評述、解說等口語表達基本方式的訓練,培養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迅速轉化的能力,結合進行語調、語脈的訓練。
5、會話型言語訓練
言語形式有會話型和獨白型兩類。會話是指兩個以上的人圍繞一個或幾個話題一起說話的形式,如交談、座談、辯論、審訊等。會話時參加者是互為聽、講者的,因此後面的發言常常受到前面發言的制約。另外,由於當面交談,大量態勢語代替了言語表達,會話者的言語結構往往不嚴謹、不完善,省略句較多。
可進行如下訓練:通過交談和辯論兩種會話言語訓練,了解它們的一般特點、注意事項,結合進行應變能力和禮貌用語的訓練,從而在會話中有效地培養隨機應變的能力。
6、獨白型言語訓練
獨白是指一個人單獨發言而其他人都作為聽眾的言語表達形式,如:講故事、作報告、講課、演講、講解員的解說等。獨白言語一般不在進行過程中跟聽眾問答交流,因此要求在事先要周密地了解聽眾的要求並系統地組織好發言內容和有關態勢語。獨白是一種高層次的言語形式。
可通過講故事和演講兩種獨白言語的訓練,了解它們的一般特點、注意事項,結合進行運用態勢語的訓練,這類訓練很有利於培養思維的條理性和連貫性。
7、即興小品訓練
即興小品要求表演者按照規定的題目和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不用或少用道具,通過言語和動作的表演,展現社會生活中的某個瞬間或片斷,表達一個簡單的主題。
嚴格地說,小品應該是話劇藝術表演訓練的一種形式,但由於它具有綜合的特點,對訓練思維的創造性、敏捷性、條理性、言語表達的准確性、形象性、流暢性,以及應變力,乃至姿勢的綜合運用等等,都有很大的好處,所以我們要想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更上一個層次,這種形式的訓練也要加以採用。
懂得了英語口語表達的規律,並不等於就有了一口流暢的英語表達口才,就好象讀了介紹游泳的書並不等於一定會游泳一樣,關鍵還是要在長期的時實踐中持之以恆地艱苦磨練。這種訓練不同於我們平時常聽常說的那種日常英語口語訓練。日常的英語口語訓練與之相比簡單得多,所用的詞彙量及話題所涉及的深度都是相當有限的。而真正高層次的英語口語交際所需達到的流暢性、條理性、敏銳性和靈活性並不是常練一些日常用語就能達到的,其中用到的詞彙量也因話題的深入和多樣而大大增加了。
所以,要想真正地提高英語口語,說一口流利而又有水平的交際英語,得有對英語口語表達感興趣作為前提,懂得以上的規律,重視運用以上的訓練步驟,加上長期的艱苦訓練,才會有成效,才會達到目的。聽力訓練,當然,在訓練過程中,聽和說是無法截然分開的。
因此,英語口語訓練體系可按以下順序安排:
1、語音訓練
在學習英語語音知識的基礎上加強語音訓練,進行方音辨正練習。通過學習,打好英語語音知識,有一定的辨音能力,能用英語正確、清楚、響亮地表達。
2、朗讀朗誦訓練
進行呼吸、發聲與共鳴訓練,吐字納音的訓練,以及各種朗讀朗誦技巧的訓練,學會常用文體的朗讀、朗誦,懂得在朗誦中恰當使用態勢語
★★★參加口語班 點擊下面的鏈接 參加免費口語體驗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