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的一種重要形式,它和寫作一樣屬於書面能力。閱讀要求的是理解和領悟能力,寫作要求的是運用和表達能力。讀和寫的關系相當密切,互為促進。只有通過對讀的逐步領會,才能轉化為寫作的正確表達。
閱讀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學習閱讀材料中涵蓋的語言知識,理解材料內容,從
何謂理解英語閱讀與寫作的關系
而培養並提高閱讀效率的教與學的活動。英語閱讀教學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1.英語閱讀教學可以為寫作儲備豐富的語言知識。
扎實的語言基本功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必備條件,它包括詞彙、語法、固定句式、固定搭配、習慣用語等方面的基本知識。這些基本知識又主要是在長期的閱讀中建立、鞏固和積累起來的。閱讀教學是擴大學生詞彙量有效途徑:對於中國學生來講,學習英語的第一大難關就是英語詞彙。學生的作文水平難以提高,感到有話說不出來,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其詞彙量的限制所造成的。而一個學生的詞彙量的大小又直接取決於起閱讀量的大小。一方面,通過閱讀教學,學生可以加深對已學單詞的理解和記憶,使這些詞彙在多次的接觸和運用中得到鞏固。根據信息加工理論,對信息多一遍識記,也就多一遍加工,學生對已學的單詞多接觸一次,他們的理解就加深一次,對這些單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及其用法也就會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從而加深它們的記憶。書面語言是寫作者在書面輸出信息過程中使用的語言。英語格言、警句、固定表達、習慣用語均屬書面語言的范圍。書面語言與口頭語言相比較,更有穩定性的特點。學生通過閱讀教學,可以積累一些英語格言、警句,記住一些習慣用語,固定句型,從而豐富自己的書面語言,為英語寫作是構建一個更大的英語語料庫。 2.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
語感是人們直接感覺和領悟語言的一種能力。英語語感的形成來源於大量的語言實踐。在語言實踐中,人們通過看或讀廣泛地接觸語言材料,積累語言知識,於是語言知識作為信息呈現於認知機能,使之逐漸產生對英語語言的直覺認知,從而克服漢語的干擾,形成英語的思維定勢。很顯然,英語閱讀教學對培養學生英語的語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分析材料在體裁、結構、內容、語言上的特點,結合各種課堂活動,指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閱讀;學生通過和英語不斷的接觸,自然而然地形成對英語的知覺認知,從而養成一定的英語語感。在英語寫作中,就有可能自覺的排除漢語的干擾,有效遏制中式英語現象。
3.英語閱讀教學可以提供廣泛的寫作素材
素材是指作者從生活中收集到的、尚未加工提煉的各種客觀事物和生活現象。積累素材,就是作者將通過各種感知活動所攝取的人、事、物、景在大腦中記憶中儲存起來。離開了人的感知活動、實踐活動、素材是無法進行的。素材是文章的血肉,寫作必須言之有物,所以,寫作離不開素材的積累,如果沒有大量的素材積累,寫作者便無法寫出內容豐富,詳實感人的文章。英語閱讀教學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最重要途徑之一。這是因為通過英語閱讀教學,可以開拓學生視野,增加學生閱歷,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 4.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培養寫作技能
寫作技能的培養提高是離不開閱讀教學。下面就兩個方面來談閱讀教學對提高寫作技能的影響。1)通過篇章理解培養構建篇章的能力。閱讀和寫作都是建立在語篇的基礎上的,思想的交流,信息的傳遞並不是簡單的「詞彙+語法」。可以說,脫離了篇章結構分析的閱讀教學,
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往往是支離破碎的。這里所說的建構篇章的能力是指作者根據自己的寫作意圖,為文章謀篇布局的能力,也就是寫作者安排文章整體框架和段落層次的能力。這種能力對作文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因為即使詞語再准確,內容再生動,沒有一定的篇章知識和構建篇章的能力,就會有文無篇。而這些篇章知識,建構篇章的技能是可能在閱讀教學中獲得和發展的。閱讀模式告知我們:高一級的信息都影響著低一級信息的加工。所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可以採用自上而下,先見森林後見木的閱讀方式,首先通過閱讀,揣摩作者的意圖,把握文章的整體框架結構,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文章的各個段落層次的分析,領悟文章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邏輯聯系及寫作者所採用的各種銜接手段,領會文章的各種表現手法和謀篇布局上的特點,並藉以掌握英語寫作的內在規律,採取自上而下的思維方式,明白組句成章的各種原則,進而增強篇章意識,學會從宏觀的角度構築文章的框架結構,為將來的英語寫作準備必要的技能。2)通過模仿培養寫作技能。閱讀的過程,也就是模擬寫作的過程,在閱讀課堂上學生要解譯出寫作者發送出來的各種信息,達到交際的目的,就得參與到寫作者的角色里去,把閱讀材料當作全面了解寫作者的範文,領悟寫作者在範文中採用的各種寫作手法和表達技巧。然後在多種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採用寫提綱、改寫範文、模仿範文進行寫作訓練等活動中,反復借鑒、模仿寫作者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技巧。在反復的實際運用中,熟能生巧,形成學生自己的寫作技能,為進一步的獨立寫作創造條件。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最為關鍵的一環,英語閱讀教學在發展學生的能力中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通過閱讀教學,它既可以促使學生儲備豐富的語言基本知識,培養語感,為學生英語作文提供廣泛的寫作素材,同時又能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寫作技能,從而對學生英語作文綜合能力的提高產生重大影響。
『貳』 大學英語綜合教程126頁的閱讀
你的題目呢??
『叄』 求大學英語綜合教程和閱讀教程課後答案及譯文
只有綜合教程的答案和譯文,發給你了~
『肆』 英語閱讀與寫作教程第2冊課後答案,余玲麗是總主編的,謝謝各位大神
答案家論壇好像在整理這個答案,在大學答案的外語欄目下面就可以看到了
『伍』 急求全國外國語學校系列教材《英語(閱讀與寫作教程)》答案初一第一學期
買本教師用書來抄就行了
『陸』 求英語閱讀與寫作教程答案
http://www..com/s?ie=gb2312&bs=she+%CB%AD%B8%FC&sr=&z=&cl=3&f=8&wd=%D4%C4%B6%C1%D3%EB%D0%B4%D7%F7%BD%CC%B3%CC&ct=0自己看哈
『柒』 英語(閱讀與寫作教程)5答案
哇哦 我也在做耶。。。有緣哈><
其實答案可以買到的 書店有。。(具體答案叫什麼我忘了 反正也是董校長的一本書啦···)
如果你不想買的話等我做好了傳給你怎麼樣哈哈哈 人工的哦~><
『捌』 自考英語專業綜合英語和英語閱讀怎麼學習
■ 要注重寫的練習。強調聽和說,聽,說領先,是對的;經常閱讀,大量閱讀,也是必要的。但對於排在"四會"末尾的"寫",千萬不要認為它可有可無。"寫"在學英語的過程中有其特別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是寫一篇短文,就得思考內容和觀點,組織材料,安排層次,斟酌詞句,這是極好的鍛煉。而且寫對語言的正確性和表達的准確性的要求比口語要高些,因為可以考慮和修改。這對提高語言質量十分有益。
■ 要關心中國文化。中國人都應關心中國文化,主修英語或別的外語的朋友們更要注意對中國文化的學習和鑽研,因為在外語上用很多時間,可能會忽略中國文化的學習,結果是對所學語言國家的情況和文化特點知道得多,而對中國的文化特點知道得反而少。中國文化源遠流 長,有很多寶貴的成份,我們應該珍視這份遺產,努力予以發揚光大。
英語專家張中載談英語學習方法。
■ 學語言光聽不說,光讀不寫,是學不好的。現在,有不少學生只知戴著耳機聽英語,埋頭讀英語書,卻不開口朗讀,背誦名篇,名段,不開口練著說英語,也不動
手做筆頭練習,寫英語文章。只有語言的"輸入"(通過聽,讀吸收語言),卻無語言的"輸出"(通過口頭和筆頭表達思想,應用學到的語言),是學不好語言的。 ■ 學語言同學文化分不開。通過語言學英語國家的文化,通過文化學語言要聽讀題材廣泛的書籍和文章(歷史,文學,傳記,科技,經濟,政治,軍事等),在提高語言水平的同時增長各種知識,並學到另一種文化的精華。
【英語專家梅仁毅談英語學習方法】
■ 要學好英語,就要對語言本身及語言所傳達的各種文化信息感興趣。當您讀到或聽到別人用簡潔的英語表達深奧的思想時,興奮不已,立即記住,這就表明您已對語言產生了興趣。沒有這種興趣,難以在語言學習中登堂入室。
■ 學習英語從一開始就要重視語音,語調。發音,語調,重音,停頓,不求完美,但要基本正確。否則,將影響聽力及口語,從而是語言失去交流的功能。
■ 簡易讀物對打好基礎極有用,要多讀。 一是數量要多,至少讀四十本。二是要重復讀,選出十至十五本,讀三遍,讀到許多問題印在腦子中。設想一下,別人能用一千五百到兩千詞彙寫出幾十本書來,如果我們能把這些表達方式掌握住,能夠表達多少內容!
■ 在基礎階段後期,或高年級,要努力背誦名篇,比如說,背50-100篇。無論從語言還是內容來說,這都是精華。背熟了,對了解西方文化,對研究文字的運用都有好處。
【英語專家吳冰談英語學習方法】
■ 學習外語和學習任何知識一樣,是不能投機取巧的。首先要有刻苦的精神和持之以恆的決心。
■ 語言是有聲的,因此一開始就要把語音的基礎打好。發音正確,別人才能聽懂您的話,同時也便於您通過"聽"來學習新的知識。
■ 我們常說的"英語基本功"包括聽、說、讀、寫這四個相關的方面,學習時要盡量平衡發展,如果其中一項過差,會從總體上影響外語水平的提高。如今僅電視一個渠道就有許多"聽"的節目,可"讀"的書更多。至於"說"和"寫"完全可以自己練習。沒有人對話,可以採用英語思維的辦法跟自說。"寫"這可以通過記日記來提高,一天記一件事,可以寫"聽"到或"讀"到過的,這樣就復習了從"聽"和"讀"中獲取的語言知識。
■ 學習外語"懂得了"不等於"掌握了"。如對中國人來說,理解she和he二字並不難,但用起來卻每每出錯,因此要常練、多練、反復練。 ■ 語言是與文化緊密聯系的,不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即便能說英語,在交流中也難免產生誤解和其它困難。
■ 學英語除了肯下功夫外,還要動腦筋總結英語特點,比較英語和漢語的"同"和"異"。看到了"同"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不過,需要注意學習和掌握的還是"異"的部分。
■ 要想學好英語,得不怕麻煩勤查外國人為初學者編寫的單語詞典,因為使用雙語詞典時,大多數人常圖方便只看中文,而英語解釋不但更加准確,而且通過看英語解釋還能復習常用詞彙和表達法,可謂"一箭雙雕"。
【英語專家陳琳談英語學習方法】
■ 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情況下,外語是不可能"習得"的(但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必須盡量創造習得環境),只能"學得"。必須下艱苦的功夫。我一向主張要"背"。不僅兒童,成人更加要背。且看鄭板橋在《自敘》中所說:"人咸謂板橋讀書善記,不只非善記,乃善誦耳。板橋每讀一書,必千萬遍。舟中,馬上,被底,或當食忘匕著,或對客不聽其語,並自忘其所語,皆記書默誦也。書有弗記者乎?"一代大師尚且如此,何況我輩凡人,更何況他背的大概不是外語。
■ 一般學習外語的,都知道有所謂"精讀"和"泛讀"。殊不知,在聽、說和寫這其他三"會"上,也都要作精和泛的工作。說的啰唆些:要有精聽和泛聽、精說和泛說、精寫和泛寫。精泛兩種功夫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學習語言,在讀、聽、說、寫四會中,固可因工作的需要而有所側重,但最好還是能全面掌握。英國16世紀思想家培根曾說:"讀書使人充實,交談使人機敏,寫記使人精確"(這里交談包括聽和說)。可以看出,學會讀、聽、說、寫一種語言,不僅是掌握語言能力以作為工具的問題,更加關繫到一個人素質的培養。
【英語專家劉承沛談英語學習方法】
■ 學英語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接觸了多少英語和什麼樣的英語。閱讀的語言材料最容易得到,因此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各種有用的書,好書。
■ 朗讀和聽寫是學外語最有效的訓練方法,基礎階段必須堅持。千萬不能因為現行各種英語測試不考這兩項而放棄。
■ 不要小看世界名著的英文簡寫本。基礎階段讀它三,四十本才會體會到學英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及早學會用英-英詞典。這是因為英漢詞典多半不解釋詞義,只給對等詞,而兩種語言的詞彙並不是可以完全對等的。
【英語專家危東亞談英語學習方法】
■ 學習英語,就是要學習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呂叔湘先生說過,英語是英語,漢語是漢語。這個提法相當尖銳,意思是告誡中國學生,要分清英語與漢語的表達方式,不要把二者混同起來。林語堂先生也一再強調過英文的表現法,並饒有風趣的說,在英文里只有"花聞香",沒有"花香"。
■ 改革開放以來,學習英語的人越來越多,學習的客觀條件也在不斷改善。但是,學習的人在主觀上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不夠自覺注意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結果自己所掌握的英語質量不高,或可說毛病不少。
■ 大家都說要學"地道"的英語。所謂地道英語就是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從這個角度看來,地道英語並不是什麼玄遠的東西,在我們日常接觸的英語里就有,在許多課文里就有,在不少錄音里就有,就等我們去發現,去學習。
■ 然而,要發現和學到地道英語,也就是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不是一下就做得到的。首先,要學會分辨什麼是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英語作為一門外國語,其中必然有許多難點和特點。這些難點和特點理應受到重視,但是說來奇怪,中國學生往往忽略 過去,不予重視。
■ 這個現象主要是由於缺乏正確指導。正確指導可以來自兩方面:一是教師,二是參考書籍。對廣大自學英語的人來說,藉助參考書籍尤其重要。參考書籍,如詞典、語法書、用法書以及講作文修辭的書,都會告訴我們在學習和使用英語時應當注意什麼。我們如果把從參考書 籍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聽說讀寫實踐中去,常作英漢對比,日積月累,最終就不但能辨別出而且能掌握住英語特有的表達方式。
【英語專家高厚坤談英語學習方法】
■ 一般人查詞典為了弄懂詞的意義,而有些人卻把字典當作有趣、消閑的讀物。據多位作者所述,錢鍾書先生就是這樣一位讀者。他把重的拿不動的大辭典挨著字母逐條細讀;他在漫長的旅途上手捧一本別人認為"索然寡味"的英文字典,怡然自得的讀了一個月;他在去英國的輪船上以約翰遜博士的《英文詞典》伴隨,深得其中的樂趣,自稱趣味之深,有不足外人道者。我想如果我們有這種精神鑽研一本英文詞典,我們在許多方面都會有很大的長進。
■ 林語堂曾眷戀《簡明牛津辭典》和《袖珍牛津辭典》,稱之為"枕中秘"。他認為這兩本詞典對詞的取捨是根據讀者的需要,同時又把詞當做活的材料,舉出實例,十分有用。其實,隨著辭典編撰學的發展,幾十年來好的英文詞典層出不窮,尤以供母語為非英語的讀者用的學習詞典(learner s dictionary)不斷出現為最。例如《牛津高級現代英語詞典》、《朗文當代英語詞典》、《錢伯斯大眾英語學習詞典》、《柯林斯精選英語詞典》等等---釋義深入淺出("朗文"釋義所用詞彙約2,000個),例證精當深度,語法簡明扼要,辨析饒有情趣。對英語學習者來說,其實用性已超出了林語堂的枕中秘。您不妨取其一二當作讀物,讀到不忍釋卷。,甚至須臾不可離,那麼語言也就學到手了。其中"柯林斯"最淺近,"牛津"、"朗文"有雙解本。
【英語專家熊德倪談英語學習方法】
■ 學習英語(或任何一門外語)沒有任何捷徑可徒,老想找捷徑的人是永遠學不好的,要想學好必須定下心來打一場持久戰。
■ 不要忙於"對口"(學專業英語)。如果基礎沒有打好,甚至英語還沒有入門想學好專業英語是絕對不可能的。
■ 我總喜歡把學習英語比作一場圍攻戰。被圍攻的是您腦子里的母語,攻打這個堡壘的是英語大軍。您指揮軍隊攻破一道又一道防線,直至拿下您頭腦中這個頑強堡壘---母語。
■ 學英語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方法,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有大量的實踐,都必須在聽說讀寫方面下苦功夫。
■ 要從閱讀中學到好的,地道的英語,我們不防讀細一點甚至對好的句子、段落加以背誦。但閱讀不應該只限於寫一些漂亮句子,更重要的是得到知識,不僅是專業知識,而且是廣泛的人文知識,這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所在。
■ 在50年代初我提出要"read for information."因為當時材料少得可憐。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廣闊的閱讀天地,因此我提出要"read for pleasure."當您達到這個境界,您會發現您的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再也不會為"如何學好英語"這個問題而苦惱。
【英語專家秦秀白談英語學習方法】
■ 好學生都不是在課堂上由老師"教"出來,而是靠老師在課堂內外"導"出來的。就學習英語而言,不要把"寶"都押在課堂教學上,而要靠自學。We liv
e in and by language.要學會在生活中學英語。生活的范圍有多大,您的英語學習天地就有多麼寬廣。誠然,您周圍的語言環境是漢語,但您完全可以自己創造虛擬的"英語世界"。常問問自己:這層意思或這個事物用英語該怎麼表達?在這種場合或情景下,"老外"會說些什麼話?帶著這類問題去讀書,去請教他人,就能"立竿見影"。有了這種意識,您就會發現:您走到哪裡都可以學英語,一輩子都在學英語。
■ 要讀大量的英文小說。就英語學習而言,一部英文小說其實就是英語建構的一個"虛擬世界"。那裡有人,有人的心靈和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揭示,有人與自然、與社會的沖突和調和。走進一部英文小說,您實際上就已經"生活"在一個"英語世界"里了,還愁沒有東西可學?經典作品要讀,寫得好的當代通俗小說也要讀,因為後者的語言更新鮮,更有時代感。
【英語專家陶潔談英語學習方法】
■ 學習英語跟做任何學問一樣,沒有捷徑可走,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
■ 學習英語首先要打好基礎。從語音語調做起,多聽錄音多模仿,一定會有收益。學習語言有一個積累過程,在聽、說、寫、讀四項基本技能中,閱讀是關鍵。應該大量閱讀簡寫本文學名著和其他簡易讀物,培養對英語的感性認識,了解英語社會的文化背景知識。如果把自己 感興趣的文章或詩歌或名篇背下來,那對以後寫地道的英語會有很大的好處。
■ 學習英語是為了使用。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要想方設法使用自己學到的東西。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英語復述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和用英語寫日記。這兩種辦法可以促使我們在閱讀時有意識的尋找我們想用的語言素材和表達方式,而長期堅持的結果會提高我們理解原文的 能力和用英語正確表達思想的能力。
【英語專家黃源深談英語學習方法】
■ 大量閱讀對英語學習至關重要,沒有大量閱讀很難學好英語。現今學生的一個通病是閱讀量太小,拘泥於短文章上的"精耕細作",產生不了語感,因而口筆語都缺少外國味。多讀文學作品和外國報刊不失為一劑良葯。
■ 寫作最能使人感到英語學習上的不足,最能提高對語言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好的作文是(學生)寫出來的,不是(老師)改出來的,多寫才能出文章。寫作在開始時往往是苦事,一不堅持就會放棄,因而需要毅力。寫作應輔以大量閱讀,寫作中出現的錯誤能通過閱讀自我 糾正。
■ 英美人都反對背字典,因而對說本族語的人來說,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大量的閱讀足以使英語詞彙得到多次重復,直到被掌握。而我國的英語學習者情況就不同了,生活在漢語語言環境里,英語的閱讀量往往不足,難以在自然的語境中通過重復掌握該掌握的全部詞彙。因此中 國學生的詞彙量往往偏小, 對聽、說、讀、寫造成很大障礙。我主張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如大三學生)不妨背一背詞典,細水長流,不要貪多,貴在堅持。背的同時要不忘閱讀,使背過的詞彙在閱讀中得以鞏固。掌握的詞彙一多,學習者便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玖』 請問學科英語的教育綜合和寫作與翻譯應該買什麼參考書看
教育綜合就買師大規定的參考用書。背那一本就夠了。寫作與翻譯不用買。平時積累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