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合理開展微課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突破,互聯網、移動通訊網路等迅速普及,人類社會也進入了微時代,微博、微信等充斥著人們的生活,改變著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微課也應運而生,在教育教學領域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沖擊著傳統的課堂教學,為當前各門課程的教學增添了與眾不同的精彩,也賦予了新時代教育教學工作嶄新的特點。
所謂微課,是指基於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五至八分鍾內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音頻或者視頻。在教育教學中,微課所講授的內容呈「點」狀、碎片化,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微課不僅適合於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符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
小學英語作為一門基礎教育階段重要的必修課,自然也少不了微課應用的嘗試與探索。下面,我將結合小學英語教學實踐,根據自己對微課的思考與認識,淺談幾點應用微課開展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教師可在課前預習中引入微課
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將重難點的語法知識拍攝並製作成微課,對其進行收集、整合並將它們放到學校網站上。每次當學生接觸新知時,教師可事先安排學生利用晚上時間,在家上網進行觀看預習,讓學生先感性認識學習內容,促使學生在觀看過程中進行思考,將所遇到的疑問帶到課堂上,與老師、同學們共同探討。微課在這里成為重要載體,不僅可以反復觀看,隨機控制,而且可以利用網路技術進行統計,真所謂兩全齊美。
例如:教師在教學一般過去時之前,可以設計通過一個老人進行回憶的方式來敘述故事,其中穿插過去時的字幕,讓學生在視聽感官的帶動下,輕松明白一般過去時的概念,再在故事的結尾幫助學生小結並出示相應習題,學生在觀看微課的同時,自己先試著練習,並且在觀看完畢後,還可以給老師的博客留言,提出自己的建議和不理解的地方,從而使教師更具針對性地准備第二天的授課。
二、教師可在新課導入中引入微課
新課引入在整個課堂里尤為重要,引導得恰當,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眼球。所以,教師可在這一環節里引入微課,利用微課的直觀、畫面動感、針對性強等特點來設計一些新穎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迅速引入主題中來。這樣,不但解決了教師口述引導、任務式引導等不吸引學生興趣的教學形式所帶來的麻煩,而且還可以引導學生互相協作,真正意義上達到「翻轉課堂」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植物生長部分時,教師可以提前錄好西紅柿生長的微課,一步步演示怎麼種植西紅柿,並字幕出示每個步驟的英文表達,讓學生在短短的五分鍾之內體會每一步每一個環節的表達。另外,還可以把課下學生種植西紅柿的小錄像加進來,學生定會被同學的種植過程深深吸引,達到新課程導入的良好效果。
三、教師可在對話練習環節中引入微課
1. 依「綱」端正認識,把握對話教學本質。
「綱」即新課程標准。新課程標准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之一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應通過大量的專項和綜合性語言交際活動,形成語言交際能力,為真實交際奠定基礎。教師在進行對話教學時除了要求學生掌握教材提供的語言材料外,更應引導、鼓勵學生將所學語言運用於實際生活,充分彰顯語言的交際功能。
2. 依「本」設計練習,提升練習的內在價值。
「本」即對話文本。英語中的對話文本大致可分為情景型、結構型和信息型三大類型。
在對話教學的鞏固與拓展階段,教師應盡量避免模式化的課文表演,而應以對話文本為依據,合理選擇和設計練習的形式與內容,鼓勵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從聽、說、讀、寫多個角度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比如,常見的對話文本有情景型、結構型、信息型。以情景型對話文本為例,其特點是情景性很強,語言點重復性不大,可替換性不強。針對這類對話,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課前用錄像機錄好學生的表演來創設情景,鼓勵學生在課堂中表演對話。如,Halloween中可用錄像記錄學生購買萬聖節所需物品,並在學生表演之後,教師在微課中注入西方關於這個節日的文化,以及外國節日與中國節日的區別。使學生對對話的感覺不再是平面的理解,而是真實的立體感受。
總之,微課短小精悍,一個議題,一個重點,都是針對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而設計,非常適合學生自學。時間和地點可以自由選擇,有很大的自主空間,只要有學習的願望即可實現。它適應不同的學生,視頻播放快慢也可自主調節,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基礎和接受程度控制視頻的快慢。由於視頻可以反復播放,使那些平時反應慢又羞於發問的學生能夠從容地反復觀看,更好解決了後進生的轉化問題。
另外,製作微課就是微研究的過程,一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製成微課,簡單實用,本身就是一個教學反思的過程,能有效促進教師的業務成長。微課便於互聯網和移動設備的傳播,方便了教師之間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的交流,有利於教師進行知識管理,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學效果。微課製作簡單,形式新穎,通過微課可進行資源的積累、分享和交流,可有效提高教師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並提高教師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能力。
② 怎樣利用多媒體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目前,小學英語教學搞得轟轟烈烈,在課堂中隨時可以看到:用英語說、講、唱、演的場面,小學生,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英語非常感興趣.看到這些成就我們感到欣慰.但同時,困惑也隨之而來,表現一:閱讀資料初級階段側重聽、說技能得培養而忽略了對詞彙得認讀和拼讀,導致了高年級時接觸篇幅長得閱讀材料,一遇到單詞或新句式,立即產生了畏懼感.表現二:學生閱讀策略培養得方法單一,把閱讀教學當成一般課文教學,如講解生詞,羅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不厭其煩分析語法等.表現三:補充閱讀材料,由於小學生使用英語環境面狹小、頻率低、手頭資料少、課外補充閱讀難以控制,導致學生閱讀能力遠遠沒有得到提高,閱讀興趣不濃.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目標 英語是傳輸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一個人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往往決定了他吸收信息的數量和質量.《新課標》指出成功的英語教學要依賴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在閱讀訓練中,它可以幫助學生得到樂趣,收獲信息,培養能力,養成良好掌握技巧,擁有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方法例談 1、從生活實際入手,中高年級課本中已經出現了let』s read,Fun house繞口令等閱讀材料,同時所列功能項目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內容,突出了語言學習與學生生活經歷相聯系,突出「用」字.2、層層推進,逐步操練.在小學階段,我們強調抓住英語教學的三個要點:興趣+情景+活動,使學生產生閱讀的慾望,實現訓練任務向實踐型任務的過渡,培養語言運用能力,解決閱讀材料少的問題,同時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3、視聽著手,解決問題.問題推動學習,通過解決問題來感知整體的閱讀材料.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藉助課本圖片,通過多媒體得方式呈現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錄音,遵循循序漸近得原則,盡量做到:提問、誘發學生感興趣問題;提問設計須有「度」;提問設計應「巧」.4、過程指導,適當調控.閱讀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閱讀的效率.小學生剛接觸英語,要靠老師正確得指導,具體培養方法有:默讀、根據意群認讀、猜詞的習慣,最終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閱讀.5、滲透異國文化,擴展閱讀空間.語言具有豐富得文化內涵,英語學習中有許多跨文化的因素,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英語的學習和使用.因此通過文化背景滲透來培養文化意識,有助於學生真正學好、用好英語. 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還需注意問題 1、要授之以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僅僅傳授知識是不夠的,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能力. 因此英語閱讀教學中要突出「學」字,從讓學生「學會」轉到培養學生「會學」,授之以法. 2、要增加語言實踐量,延伸英語閱讀空間,括寬閱讀內容視角,擺脫傳統的英語閱讀教材的束縛,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 3、要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人格教育,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當前素質教育得目標之一. 總之,正確的閱讀教學方法有利於學生提高閱讀技能,提升綜合素質,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③ 如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活動設計
讀中活動是英語語篇教學的主體,也是英語語篇教學的中心環節,其主要任務是經過閱讀理解文本大意,理清文本思緒,從而獲取文本的詳細信息或細節性信息。這一過程中,教員能夠依據篇章構造、言語各層次之間的關系、句法、詞彙等設計一些帶有整體性、層次性、梯度性等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從而協助學生由表及裡、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按部就班地解讀語篇,探求語篇的意義。
1. 導讀型問題。英語語篇教學倡導讓學生從整體角度學習和了解所學言語資料。導讀型問題是在整體呈現語篇之前,教員依據完好的語篇情節提出的概括性和整體性問題,用來協助學生快速把握語篇的宗旨大意,從而培育學生整體閱讀的習氣。
2. 梳理型問題。梳理型問題是在學生整體初步感知語篇的根底上,教員依據本人的教學思緒,緊緊抓住語篇的主線而設計的一些主幹性問題,這些問題的設計是協助學生理清語篇脈絡的關鍵,是學生全面、深化了解語篇內容的前提。這些問題要層次清楚,邏輯性強,注重學生的認知開展過程,有力地撐起了語篇的「骨架」,使得整個語篇主幹清楚,全文的言語與情感有了向心力,許多貌似系統的信息被這些問題串連在了一同,協助學生理清了了解語篇的思緒,提升了記憶語篇的效果。
3.細節型問題。由於小學英語語篇內容大都簡單,思想情感也比擬粗淺,所以許多教員常常只注重整體性問題和主幹性問題的設計,疏忽細節型問題的設計,招致設計的問題粗心大意,從而使得語篇的了解淺層化。細節型問題是教員依據語篇中的一些細小而關鍵的字、詞、句提出的一些關鍵性、蔭蔽性的問題(如以what, who, when, why, how等提出的問題),旨在培育學生靜心閱讀,捕捉文本的細節信息,引領學生正確控制語篇內容,從而到達全面透徹天文解語篇的目的。
④ 微課的設計與製作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是怎樣應用的
微課是一種以學為主,對學習內容與學習目標進行設計,具有實用性、可操作性和實踐性強的電子學習視頻。微課教學打破了單一媒體傳遞知識的抽象性,使得學習更生動、具體與形象化。微課更以其「短、小、精、活」的優勢,消除了小學生學習時間與接受能力的局限,培養小學生英語教育聽、說、讀、寫能力,進一步滿足了外語學習的認知心理能力。 我們應考慮到小學生學習時間與學習能力的局限,結合教學內容與知識目標進行微課學習,有利於學生快速把握英語學習,促進知識的遷移。
1、通過flash課件師生同唱歌曲,營造英語課堂教學氛圍。
英語教材中有大量的英文歌曲和童謠。這些歌曲或童謠和每單元的教學內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從和教材配套的光碟中可以找到相應的flash課件。學生喜歡學唱這些歌曲及童謠,一方面學生自己的身心得到放鬆,另一方面師生共同打造了英語的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進入激昂的學習狀態。我組織學生看著PPT上的flash畫面齊唱歌曲《Animals》, 這首歌曲和教學內容相關,學生邊用手打節奏邊演唱歌曲,音樂旋律優美,節奏歡快,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忘卻了煩惱和憂慮,自然而然的進入了學習狀態,情緒飽滿,勁頭十足。
2、巧用微課進行鞏固練習,提高語言操練效果。
每節課都應該有充足的時間用來進行鞏固練習,恰當的運用微課可以起到節約時間、提高效率的作用,發揮微課反饋及時性的優勢。
聽力訓練:這是一個有關介紹職業的英語課。我用PPT呈現flash課件,組織學生觀察六幅圖片並預測將會聽到有哪些關鍵詞,然後播放課件讓學生聽兩遍錄音,第三遍播放錄音時及時使用暫停鍵,組織學生跟讀模仿,同時拖拽數字選項到當前的圖片上,呈現正確答案。最後我安排了一個拓展活動,我用PPT呈現這六幅圖片,用數字編號做成觸發器,學生選擇圖片說出職業名稱,根據學生的表述教師點擊觸發器呈現有關的句子。
祈使句訓練:我用PPT呈現出七組需要連線的圖片和祈使句。我先詢問學生在騎自行車時遇到紅燈亮時該怎麼辦,紅燈變成綠燈時怎麼辦,隨著學生的回答我點擊滑鼠進行連線示範,然後組織學生在書上進行練習,最後師生一起核對答案,隨著學生說出圖片對應的祈使句,我點擊滑鼠呈現答案,學生的正確率100% 。
No smoking. Stop. Go.Smile. Don』t touch. No talking. Don』t walk on the grass.
詞彙訓練:我用PPT呈現flash課件,邀請一名學生用滑鼠拖拽單詞進行圖文匹配,隨著她的操作其他學生一起說出球類,然後組織全體學生在書上進行圖文匹配,最後我把書上的插圖呈現在PPT上,組織學生按照順序一起說出答案,隨著學生說出單詞,我點擊滑鼠,單詞按照設定路線飛入到畫面中的相應位置,學生的正確率100% 。
例如,在《小學英語》(譯林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有一首「Do you like purple grapes?」的歌曲。教師在教學生常這首歌曲後,讓學生自己去創作有關「喜歡的水果」的歌曲。在創作的過程中,各小組成員圍坐成一圈,你一言我一語地為本組的歌曲獻計獻策。有的學生的創作歌曲是:「Do you like yellow bananas, yellow bananas, yellow bananas,?Yes,I like yellow bananas,.Oh,they』re long and sweet。」有的學生創作的歌曲內容更加豐富,他們借用第一單元描述動物的形容詞:「Do you like pig pineapples,small pineapples,sweet pineapples.Oh,they』re fat and cute。」這些學生吧菠蘿形容為「胖菠蘿」、「可愛的菠蘿」。當然,在創作的過程中,當有的學生無法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教師可以給予及時的幫助。
例如,《小學英語》(譯林版)三年級下冊Unit 3「Is this your pencil?」第三課時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運用舉行「Is this\that…?」和「Is this\that your…」來談論身邊的物品。
在學生談論卡通人物Bobby和Sam在美國課上准備了許多文具用品後,教師拿出四個外表非常有趣但一眼看不出來是什麼文具的物品(如下圖),請學生猜測。
學生看到這些漂亮有趣的東西感到非常好奇和興奮,爭先恐後地詢問老師:「Is this\that a …?」在傾聽學生提問的過程中,老師並沒有立即給出答案,而是鼓勵更多的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學生一再猜測之後,教師才揭示答案。
T:Look,Is this a rubber?
S:Yes,it is.
T:Is this an ice-cream?
S:No,it isn』t.It』s a ball pen.
T:Is that a pair of glasses?
S:No,it isn』t.It』s a ball pen,too.
T:Is that a pencil case?
S:Yes,it is.
此時,學生已經了解這些有趣的物品是什麼文具了,但是並不知道它們是Bobby還是Sam的,所以教師繼續引導學生:「如果你想知道它們是Bobby還是Sam的?那麼,怎麼提問呢?」
學生自然而言地就問了「Bobby \Sam,is this\that your…」等句子。最後利用多媒體展示「人機對話」,學生最終獲得答案。這樣,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又能提高他們的語言素養。
⑤ 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有效閱讀
引導為先,培養興趣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在於著重培養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能力,這需要教師充分運用各種道具和小物件,對學生在閱讀學習上進行引導,增強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在准備教材的時候,可以先將文章的內容進行改編,改變成具有故事性、對話性的表達方式[2]。通過這種故事性強的文章,引導學生讀英語閱讀的認可,在學生今後的閱讀過程中逐漸形成這種分解文章的習慣,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對英文的學習和理解。
2 培養整體英語閱讀技巧
小學是學習英語的入門階段,尤其是在英語閱讀上,往往存在一些閱讀技巧上的不足,在一些更加深入性的文章上,文章不同角度,不同意思層面更加對學生設置了難度。在把握英語閱讀層次上時,教師的作用很大,教師在通讀文章整體意思後,需要先將文章中心思想傳達給學生,這能有效幫助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整體把握。
要更有效地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不僅僅只專注於英語閱讀上,還要將聽、說、讀、寫全面掌握,一起相輔相成,達到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最大化。
3 擴充英文閱讀資源
一直以來,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英語閱讀主要通過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受其他條件的影響,在課堂外,學生往往缺少進行英語閱讀學習的環境,導致學生英語閱讀學習過於被動[3]。這時候,學校應該積極為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提供資源,為學生准備豐富多彩的閱讀渠道,基於小學生喜歡圖文並茂的讀物,小學英語教師可以迎合小學生的心理,將一些故事讀本、連環畫分享給學生,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喜愛。
學校和教師還可以將英語閱讀方式有組織地向課外拓展,例如,策劃籌建學校的英語閱讀角,學生之間互贈英語閱讀材料,每周安排學生閱讀一些有趣味性的文章,然後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在同學之間分享英語閱讀的體會,之後對所有的故事性文章加以整理,展開討論,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定期舉辦英語閱讀方面的競賽,提高學生之間的英語閱讀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主要在於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理解上的能力,為學生在今後英語學習過程中打下基礎,在各方面教學資源的共同努力下,使我國小學英語教學質量變得更加實用有效,為學生搭建一個理想的提高英語閱讀的平台。
⑥ 如何將微課應用於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
微課是一種以學為主,對學習內容與學習目標進行設計,具有實用性、可操作性和實踐性強的電子學習視頻。微課教學打破了單一媒體傳遞知識的抽象性,使得學習更生動、具體與形象化。微課更以其「短、小、精、活」的優勢,消除了小學生學習時間與接受能力的局限,培養小學生英語教育聽、說、讀、寫能力,進一步滿足了外語學習的認知心理能力。 我們應考慮到小學生學習時間與學習能力的局限,結合教學內容與知識目標進行微課學習,有利於學生快速把握英語學習,促進知識的遷移。
1、通過flash課件師生同唱歌曲,營造英語課堂教學氛圍。
英語教材中有大量的英文歌曲和童謠。這些歌曲或童謠和每單元的教學內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從和教材配套的光碟中可以找到相應的flash課件。學生喜歡學唱這些歌曲及童謠,一方面學生自己的身心得到放鬆,另一方面師生共同打造了英語的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進入激昂的學習狀態。我組織學生看著PPT上的flash畫面齊唱歌曲《Animals》, 這首歌曲和教學內容相關,學生邊用手打節奏邊演唱歌曲,音樂旋律優美,節奏歡快,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忘卻了煩惱和憂慮,自然而然的進入了學習狀態,情緒飽滿,勁頭十足。
2、巧用微課進行鞏固練習,提高語言操練效果。
每節課都應該有充足的時間用來進行鞏固練習,恰當的運用微課可以起到節約時間、提高效率的作用,發揮微課反饋及時性的優勢。
聽力訓練:這是一個有關介紹職業的英語課。我用PPT呈現flash課件,組織學生觀察六幅圖片並預測將會聽到有哪些關鍵詞,然後播放課件讓學生聽兩遍錄音,第三遍播放錄音時及時使用暫停鍵,組織學生跟讀模仿,同時拖拽數字選項到當前的圖片上,呈現正確答案。最後我安排了一個拓展活動,我用PPT呈現這六幅圖片,用數字編號做成觸發器,學生選擇圖片說出職業名稱,根據學生的表述教師點擊觸發器呈現有關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