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在英語四級的長篇閱讀,可以重復選某一項嗎比如有9段總共,10個句子,10個句子中有幾個對應的是
可以重復選一項噠~遇到過這種題~不要想著一一對應,只用一次,覺得自己找的對,有依據,一般就是對的。
Ⅱ 英語四級信息匹配題可以有重復選項嗎''是一定有重復的還是偶爾有呢
英語四級信息匹配題是沒有重復選項的。大學四六級改革之後新鮮出爐的信息匹配題(也叫長篇閱讀題)是不沒有重復選項的。
英語四級考試中信息匹配題共15個段落分別用A-O標記,文章後面給出10道小題,題號分別用46-55標出。要注意的是:信息匹配題不是按照順序出題原則,也就是說第一題答案可能在最後一段,最後一題答案可能在第一段。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即CET-4,是由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全國性英語考試。考試的主要對象是根據教育大綱修完大學英語四級的在校專科生、本科生或研究生。大學英語四、六級標准化考試自1986年末開始籌備,1987年正式實施。
(2)英語閱讀十項選擇擴展閱讀:
英語四級信息匹配題技巧:
做這類題先看看選項,心裡對每個選項大概的翻譯一下,然後在每個選項中找關鍵詞,不能只找一個,要多找幾個關鍵詞,也不要找文章的核心詞做關鍵詞。
尤其注意數字與英文的替換;同義詞替換;選項中的年份時間;文章中的轉折詞;有些文章中的關鍵人物以及他們所做的事和說的話等,在做的時候注意每段的開頭和結尾,可以對段落有一個大概的認識與了解。
最後在做的時候一定要心無雜念,注意力集中在題上。一定要多多練習,平常多積累,多背誦。
考試題型分布:
1、寫作(佔全試卷分值15%)
2、聽力理解:
①短篇新聞3段 :7題選擇題,佔全試卷分值7%;
②長對話2篇 :8題選擇題,佔全試卷分值8%;
③聽力篇章3篇:10題選擇題,佔全試卷分值20%;
3、閱讀理解:
①詞彙理解(佔全試卷分值5%)
②長篇閱讀(佔全試卷分值10%)
③仔細閱讀(佔全試卷分值20%)
4、翻譯:
①漢譯英(佔全試卷分值15%)
Ⅲ 英語六級的段落匹配題,是十五個段落,十個選項,是每個段落都要有匹配的選項嗎還是只要選滿十個就行了
不是每個段落都要有匹配的選項,是只要選滿十個就行了。
題目意思其實不是說有十五個段落,十個選項,為每一個段落尋找匹配的選項。
這里題目所說的十個選項實際上是十句話。題目要求選擇出這十句話所出現在哪個段落,或者說總結了哪個段落的大意,甚至可以說就是為這十句話選出和它相關的段落。
題目上說的可能選擇一個段落不止一次,意思是可能給出的十句話里有兩句話都出現在了同一個段落里,所以一個段落就會被選擇兩次。而且題目說的是可能,就是指有的卷子是這樣,有的可能不是,不是六級題目有毛病。
(3)英語閱讀十項選擇擴展閱讀:
做題技巧:
瀏覽題目,劃關鍵詞。
由於題目順序與原文不同,所以考生不能按照傳統的題文同序方法做題,同義轉述和細節題的特點要求考生能迅速找到文中的細節信息。所以,建議採取先看題後看文章的策略。在瀏覽題目時,要注意劃出句中的關鍵詞,通過快速閱讀題干中的若干條細節信息,迅速了解文章主旨大意,從而能在回頭閱讀文章時加快速度,節省定位時間。
回到原文,先做較易題。
長篇閱讀文章一般是說明文或議論文,這類文章都有嚴密的邏輯性,題干提供的信息表述中通常會出現一些指示性詞語。一些題目中會有數字、時間、特殊字體(如大寫字母、斜體等)等有明顯特徵的定位詞,這些題目較容易,考生只要在文中找出含有相應明顯特徵的段落,即可迅速匹配,選出正確答案。
關注同義轉述,完成剩餘題目。
十道題目中約有60%的題目是沒有明顯特徵關鍵詞的,這類題目往往考查考生對同義轉述的敏感度,通常同義轉述的途徑有改變詞性、使用近反義詞、變換句式等,考生可以根據第一步劃出的關鍵詞,在第二段選擇之後剩餘段落中尋找相應的同義轉述對應點,完成所有題目。
Ⅳ 怎樣讀老年大學,報名手續怎麼辦
一般老年大學報名有以下兩種報名方式:
1、網上報名。登陸當地老年大學的官網進行報名。
2、現場報名。攜帶本人二代身份證原件及簽字筆到當地老年大學報名點現場報名。
一、報名須知
1、報名條件:凡身體健康,無重大疾病,年齡在45周歲以上的的離退休人員和社會老年人,均可報名入學。另年齡在80周歲以上者要求入學的,需本人提供一份區級以上醫院的近期體檢報告,且由家屬簽字同意或陪讀方可入學;
2、報名注意事項:
①學校實行學期報名收費,報名費用均不含書費、資料費、外出寫生交通費等;
②新入學學員需攜帶本人身份證和一寸免冠彩色照片到各系報名,謝絕他人代替報名;
③在讀老學員應於每學期末提前報名,並繳納下一學期學費,逾期不報者將視以新學員對待;
④每名學員限報兩門學科,在學習名額允許的情況下,可再多選報一門;
⑤已報名繳費的學員應妥善保管好收據,並持收據按規定時間、地點上課,未經允許不得自行調班、串班聽課,學校不接收旁聽、試聽學員;
⑥學員入學後,必須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學校不承擔學員的身體意外和物品安全等方面責任,學校有權勸退不服從管理的學員;
⑦凡報名繳費的學員,必須按時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思想方面的學習。
(4)英語閱讀十項選擇擴展閱讀:
老年教育和義務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一樣,都屬於「終身學習」的概念范疇。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為了消除社會對老年教育的偏見,歐洲出現的第一所老年大學被命名為「第三年齡大學」。繼續教育既是老年人的需求,也是他們的權利。
對老年人積極的包容尤其是信息化的包容,是一個社會健康平等的應有之義。隨著「銀發浪潮」加速到來,「第三年齡」教育需求變得龐大而迫切。
國務院辦公廳於2016年10月就印發了《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推進老年教育事業的發展。現在要做的是加快政策措施落地的步伐,起碼要跟上老年人需求增長的速度。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者,政府應該搭起架子、兜住底子,盡可能使社會文化資源多向老年人傾斜一些。作為教育系統的神經末梢,相關部門應敏銳感知需求水溫的變化,扶持自學習組織,讓小環境自成氣候。
當然,公共決策部門也應「開門辦教育」,主動引入更多社會資本與社會力量,共同做大老年教育這一產業蛋糕,為老年人提供更加豐富和優質的精神食糧。
Ⅳ 英語六級考試各個題目的分值分別是多少
英語六級總分:710分
一、英語六級聽力占整套試卷的35%,共248.5分。
1、短篇新聞共7小題,每小題7.1分。
2、長對話共8個題目,每小題7.1分。
3、聽力篇章共10個小題,每小題14.2分。
二、英語六級閱讀理解占整套試卷的35%,共248.5分。
1、選詞填空共10個題,每小題3.55分。
2、長篇閱讀共10個題,每小題7.1分。
3、仔細閱讀共10個題,共2篇,一篇5個題,每小題14.2分。
三、英語六級翻譯漢譯英佔整套試卷的15%,共106.5分。
四、英語六級寫作占整套試卷的15%,共106.5分。
(5)英語閱讀十項選擇擴展閱讀:
機考改革
1、聽力比重加大
和傳統筆試重閱讀有很大不同的是,機考更注重聽力,聽力比重佔70%。
作文部分也融入了聽力要求,首先要看一段視頻,看懂了視頻以後在作文里簡單描述視頻內容,並闡發自己的觀點。「如果沒有聽懂視頻,作文就根本無從下手。」
2、增加跟讀環節
在聽力部分後面增加了跟讀的環節,需要考生對著計算機的麥克風重復之前聽到的對話,以此考查考生的口語是否標准。所以在考試前,考生們需要調試計算機的麥克風音量。
3、機考試題的變化
純粹聽力的題目仍然和新四級紙筆考試一樣,占據35%的比重,而跟讀題可以劃入聽力口語的范圍,其他除純粹閱讀以外的題型都是或以聽力材料或以閱讀材料作為話題引入或答題基礎的,並不能完全並入聽力板塊。
純粹閱讀的題目從新四級紙筆考試的35%降至30%,但仍有其他題目可能與閱讀有關。整體來看,閱讀不能小視,聽力更是如此。
上機考試的新四級是以聽和讀全面帶動說與寫,這也從語言學的角度更好的印證了輸入與輸出的關系。
Ⅵ 要分科了是選擇文科好還是選擇理科好呢
學文科還是學理科是很多高中生非常糾結的問題,他們害怕一個決定影響了自己一生。那麼學文科好還是學理科好呢?下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進行了整理,希望對大家選文科理科的時候有所幫助。
1學文科好還是學理科好
在學校和家長中間有這樣一種看法,認為學文科沒有前途,首先是因為提高成績實在太難,高考考不好影響將來上大學,而且就算考上大學由於沒有一技之長也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事實上文科與理科僅僅是通向事業顛峰的兩條路,對它們的選擇只是選擇了一種工作方式,而此後自身的前途和命運都只能靠自己去把握,並不是路向左右的了的。選擇了理科,並不意味著已經捧上了金飯碗;選擇了文科,也同樣不會註定一個人的默默無聞。無論是學文還是學理,如果在新的環境中無法找到前進的激情和動力,不能使事業更上一層樓,那麼這個人就是失敗者,無可辯駁的失敗者。
如果對某方面特別喜愛,那麼在這個方面必有過人之處。有突出的成績作後盾,在高考中便沒有理由不取得好成績。如果自認為秉賦平庸,天資駑鈍,文理科成績不相上下而且都並不十分出色,那麼為了將來的前途就只好精打細算的權衡利弊了。
沒有什麼遠大的奮斗目標,理想就是考上大學找個好工作,那麼就以高考為最終目標,綜合的考察自己的水平、學校的師資以及歷年來高考升學的情況,然後再作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首先看學校的學風,如果是重理輕文,高考重點放在理科上,那麼就選擇理科。理科相對強大的師資力量,以及大多數學生進行交流鑽研的整體學習氛圍,都可以保證你在高考中更大的成功幾率。然後還是要看自己的感覺,如果對於某一科特別厭惡,這一科成績特別差,那麼在選擇的時候就可以將它排除掉。總之高考是公平的,它提供給考生相同的機會,無論文科還是理科只要付出努力就完全可以取得好成績。
2如何選擇文科還是理科
文科比較生活化,對於地理歷史等有許多發人深省的地方,可以深究,理科相對公式化,與生活不太貼近,選擇就要看興趣了。如果沒有興趣,就會失去動力,這樣成績也不會提高。
文科理科從近因來看確實是問了以最佳實力去高考,取得最好成績,是一種最優方案的配置。但絕不是根本的原因和目的。選好科是為了上什麼樣的大學、學什麼樣的專業,直至畢業後找什麼樣的工作和整個職業規劃。所以,學生在選科時也要預見和考慮考取一定分數後自己想填報什麼大學、何種專業,根據自己的意願和各大學招生政策來調整選科方案。
但從目前中國發展狀況和社會形勢來看,理科的發展程度相對比文科要快,空間領域相對比文科要廣一些。多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的科技和經濟發展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但政治和文化領域並沒有什麼大的突破,所以一定時期內,理工科相對於人文社科的優勢還是會保持下去。